中秋时朋友请看电影,说有一部灾难片很好看,本来对这种题材的并不感兴趣,后朋友介绍说这是属于中国式救援的灾难片,值得一看。
于是我们在假期最后一天进了影院。
因为事先看了些评价,说很好哭,劝带点纸,幸好听劝带了纸巾。
影片节奏很快,刚开始就发生渗水事故,情况紧急,看的我好紧张。
剧情一步步的紧张展开,一刻也不放松,唯一轻松的时刻是大巴上卖保险的,哦卖保险的是白客演的,看到他就想到万万没想到。
男主角的飙车,攀岩,跳机都好刺激。
男主父亲牺牲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哭了,真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逆行者负重前行,致敬每一位英雄!
整体观感,场面震撼,特效逼真,剧本很弱,台词不行,演技基本在线。
从场面来看,制作方确实花了很大力气,无论是实物布景,还是合成后期,无论宏观还是细节,都做得非常好,与灾难动作片的题材相符。
这样的好处是能将观众很快带入情境,群山巍峨壮丽让人热血沸腾,悬崖峭壁又让人心跳腿软,雨中场景也很真实。
如此辉煌宏大的场面,剧本却弱得不像话,故事毫无新意,没有包袱,没有较大的反转,高潮部分也很平淡。
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桥段,观影毫无乐趣。
很多人诟病洪翼舟在山路十八弯的情况下碰碰车一般的车技,还有最后父子俩无任何防护措施和工具徒手攀爬近九十度的悬崖,这两段确实太过魔幻,太脱离现实,毫无说服力。
这还是编剧的锅,哪怕给他们安排一幅手套一把斧头呢,还能在悬崖峭壁上站着都难的情况下,靠踩老洪的背飞爬上去。
这纯粹是拿观众开玩笑,把观众当智障。
而且洪父坠崖时的处理也是理解不了,明显吊着威亚的姿势,还来敬个礼,我……。
算了,我是文明人。
这样的处理手法,让人无法共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编剧不理解我们的国情。
我们不相信超级英雄,因为人人都可能是超级英雄。
比如那个再隧道里牺牲的消防员,他给我带来的震撼和感动更大。
因为他的牺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就在昨天2022年6月1日长沙一家早餐店爆炸一名年仅22岁的消防员牺牲),向他们致敬。
而洪翼舟这般一人拯救世界的孤单英雄,西方人或许更推崇。
说回演技,朱一龙爆发力还是不错的。
父子隧道吵架那场戏,我真的流泪了。
朱一龙这场戏的台词和情绪都表现得很好。
还有就是说服公认炸隧道的那场戏,我也感动了。
这种群像的气氛烘托得很到位,陈数的那个拥抱非常有力感人。
黄志忠演技无需质疑,配角的戏份不重,人物塑造得不错。
陈数演技很棒,眼神到位,但非常遗憾的是脸的人工痕迹太重,特别是永久微笑唇,让整个人物塑造大打折扣。
所以女演员真的不要轻易动刀子,得不偿失。
还有很多大牌的配角,没有出彩也不拉垮。
其实还是编剧功力不够,不然大巴车里的几个人物好好刻画可以很有看头。
朱一龙的资源越来越好,本人也能沉下心来拍戏,演技尚可,应该说整体还算不错。
但缺点也很明显,特别是台词功力不够,吞音,听得人非常难受,这一点要是不改,对他进一步提升影响很大。
还有表演痕迹重,人物刻画不够自然,还需要不断的打磨和提升。
再次向消防员致敬!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这些上古传说,蕴含了中国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果说以上几人,还存在着“超凡”英雄的神话色彩。
那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电影《峰爆》中丁总举的这两个例子,则更加符合我们普通人在与天灾对抗中,展现的坚强与韧性。
正如《峰爆》里的洪翼舟父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平凡人的家国情—— 小家亲情,含蓄动人;国家大义,慷慨壮烈。
传承不仅是职业,更是精神的延续
出口的山洞在方前,但中间阻断那么宽的地方是无限深谷。
父子两人如同蜘蛛人,在峭壁横顶上攀爬飞渡。
这一幕让我无比震撼。
老洪手里只有牺牲的消防员身上的简单装备,他随手取材,以石片卡缝里固定绳索;小洪带着装备,电钻定点,矫健的身姿与老洪何其相似。
老洪是老铁道兵,洪翼舟对父亲,表面怨怼,内心更多是爱与崇拜。
从小,父亲教他登山,教他游泳。
长大后,他的职业,也是选择了和老洪同一领域,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基建人。
在洪翼舟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老洪的一些特点:拗劲、口是心非、善良、勇敢、负责……等等。
他们于对方的了解,比我们想象得深。
老洪看到小洪穿登山鞋,虽然因耳聋没有听到,但急得一把扯住他的脚,他对小洪要做的事已经有数。
正如小洪笑着对他说,他要做一件很牛的事,如果换了父亲,也一定会这么做。
大是大非面前,父子的选择、行动从来一致。
他们是民众,也是战士。
明知前路艰险,宁愿负重前行,只为拯救生灵。
暴雨中徒手攀爬峭壁,父子身上,满满都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
这样的精神,自古到今,传承永续。
小家亲情,含蓄动人;国家大义,慷慨壮烈
洪氏父子之间表现出的中国式亲情,也引起了周围许多人的共鸣与讨论。
内心深爱,但表达含蓄甚至是回避表达,容易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
因此,笔者看来,小洪一直怕水,实质上他的恐惧,是认定造成妈妈死亡责任在于自己,也是害怕父亲的责怪与失望,这样的恐惧20年来从未消散。
也因此,当他连连质问父亲敢说从未怪过自己么,是积攒了20年的情绪爆发与失控,像是变回了那个悲痛万分又不知所措的12岁孩子,泪流满面地宣泄。
飞机上老洪执意给小洪穿鞋,可以说是这对父子感情最浓烈的表现了。
这时的洪翼舟,有些不知所措,但又有着小得意,下意识转头看旁边的机长,像是小孩终于得到大人赞扬的一瞬,希望向周围人炫耀的表情。
当老洪一把抱住他,他完全释怀。
父子之间的和解,不仅在于他们深埋于心的关怀,更是基于对民众的大爱。
危急时刻,洪翼舟做出攀登高峰送炸药的决定,他的判断是只有自己能做这件危险的事情,才能以最小的牺牲,拯救整个县城的人民。
而他也明知自己上去之后会下不来,这一刻,他深深理解了老洪一直以来所做的事。
老洪选择以自己为脚点,让小洪飞跃横渡。
如果换个位置,小洪也会做出同样选择!
“能吃苦,敢牺牲”!
老洪与小洪,那些受伤后仍一遍遍扛着炸药以及去县城参与救援的普通工人,那些修建了十年视隧道为自己孩子含泪但掷地有声喊“炸”的中铁建领导,载着县长大喊“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那辆逆向前行的车,那位为了救孩子被山洪埋没的人民教师……我们看到这些画面热泪盈眶,我们感动于中国式救援,那是因为国人身上“国家大义”深入骨髓,天灾面前,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而这些人,给我们带来的,就是珍贵无比的——希望!
“妈妈说,你有什么愿望,可以大声对着幽幽峡谷讲。
他会给你最有力的回响,他会陪着你跟你一起唱。
峡谷说,我想要去远方,飞到天边,带回永久的太阳,把家乡的每一个地方都照亮。
勇敢向前就能看到希望……” 感谢《峰爆》,谢谢朱一龙先生、黄老师等电影主创人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个既燃又无比感动的影片!
说说我的感受吧,首先这部片子歌颂铁道兵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编剧一定要拉出去毙了,他编的是什么玩意?
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我下面就列举几点。
1、我也是在工地上的,我也挖过隧道,他那边专报完成之后放炮都没有把人疏散出去,直接就这报了合理吗?
那边融水了,这边超前地质预报人员直接就跳到水里面,这个时候不应该是要疏散人员吗?
2、真不要放那么多回忆,杀什么小时候,爸爸不回来,儿子12岁骑个车,带着妈妈从桥上摔下去,结果妈妈淹死了,然后对水就产生了恐惧心理,我看是编剧心里有疾病吧。
3、男主角现实当中要像他这样不要命,早死的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这边地震塌陷结果他老人家开个汽车到处跑,哪里山上掉石头下来就往你那里开,危险驾驶,一边开着车,一边拿电脑去搜索资料。
像男主角这样的,不死才怪呢。
4、整部电影我不知道陈数演的这个领导是什么级别的,但是现实当中的抢险救灾绝对不像他这样,什么叫做大局观?
什么叫做领导能力?
根本没有在他身上体现出来,在他嘴里只有进度,只有投资。
让我看的最尴尬的一个地方就是要炸隧道那些挖隧道的工人不同意我就纳闷了,炸不炸隧道,需要那些工人同意吗?
上头领导,救灾指挥部一声令下,你的隧道不炸也得炸,炸也得炸,这都得为大局服务,这是强行煽情啊。
5、还有男主角的女朋友,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而且他真正的职业到底是什么?
抢险救灾能看到她去疏导,小孩子能看到她,到山底下去接男主的爸爸能看到他,他到底是干啥的?
还有他和男主角住的那个房子我看着真不能忍,做一个在一线施工的工人,我绝不相信在工地里有像他们那样的房子小清新啊,你知道工地里的板房都是什么样子的吗?
6、现在在工地里当一名工人都这么不容易了吗?
都要有那么强的世界级的攀岩技能,一方炸药不应该是救援的人或者爆破弓去放吗?
难道非要男主角强行在大雨天去攀爬那几乎90度的岩壁。
还有男主角他老爹也过去爬,是怎么回事儿?
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有那么厉害的攀岩技能吗?
下大雨你就不说,男主角最后踩他一脚他掉下去就正常的,老打野早就掉下去了,那是人爬的吗?
是正常人没有带任何防护措施能爬的吗?
开玩笑啦。
7、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地质灾难应急响应。
还有那个炸弹的当量得有多大,才能把一座山一瞬间给他炸垮莱娜放的是小核弹吧,那不是TNT当量炸药了,绝对是核弹才能轰的一下,把那山整个都炸碎。
8、男主角的体能一直是个谜,大冬天的不吃不喝,在山洞里兜了那么久,到最后攀岩完之后往地上一躺,结果女朋友的一个电话,那就是纵身一跃管的前面有几十米我就往那直升飞机方向跳过去。
男主角是超人哪。
本来想评个三星,但是评论区一水的4星5星,所以评个2星来拉下平均值, 先说下为什么,没看电影的时候我对这部电影也是无限期待,但是看下来感觉很是微妙,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看似是质量上乘的作品,但是并没有这么好, 首先我觉得这个电影不能叫做峰爆应该叫做勇敢父子不怕困难,全篇看起来不是灾难片而是对于父子间的感情描述大于灾难片的描述,首先第一次的槽点,在地下河的时候,前面没有路不敢往前探,朱一龙和他父亲的对场戏的台词,母亲去世应该都有责任最后是儿子独自承担,演的还行但是这个台词写的太烂了, 第二个我觉得是最大的槽点就是陈数的演技,明明是个领导但感觉像是靠关系进来的,表现出来的决策还有领导能力不像是带着干工程干了10年的领导,还有坐着飞机去救人的时候有一个动作,把手机带过去,喊朱一龙接电话,因为朱一龙没空去接电话还一拳气鼓鼓的锤了一下,有点出戏,这个时候正常情况不都是先干重要的事情么,她演起来基本就是靠吼,没有一点演技,也不是没有演技,而是演起来没有一点层次, 还有一个小槽点,张国立在解决山体滑坡双拳叉腰站在屏幕前,像是在说可把我厉害坏了,又让我出戏了一回,
防杠声明: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当时《峰爆》刚上映的时候,我接受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好评,我关注的几个影视区up主都疯狂安利,但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评价,随后豆瓣开分6.7,貌似也没有那么好。
所以,我不抱任何期待,走进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就这水平,豆瓣也能上6?
《峰爆》是灾难片?
自信点,把“片”字去掉。
个人评分:45/100说实话,这“灾难片”真的把我看笑了。
本着欲抑先扬的基本原则,让我们先说说影片的优点。
首先是作为灾难片,营救的戏份还是很多的,基本上都把影片铺满了——一场接一场的高潮段落使得情节推进极快,对于那些抱着看爽片期待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还是比较友好的。
编剧在相关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做足了功课,作为行外人,我感觉救援的戏码还是比较专业的。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演员的演技。
先声明一下,本人不是朱一龙的粉丝,但是他在影片中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完全担得起主角的分量。
其他配角的演技也没的说,基本就是全员演技派,没有因为某人演技下线而让人出戏的情况。
其余的地方……真的,可以用“灾难”二字形容了。
首先就是灾难场面——既然是灾难片,那么就要先看灾难场面能不能打,可惜的是,《峰爆》,它真的不行。
首先是真正的大场面真的不多,除了开头的地陷和结尾的炸山,其他的真的不算什么大场面吧。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吹“场面壮观”,真正的大场面电影咱见的还少吗?
好莱坞的《独立日》《2012》《后天》《末日崩塌》,国内的《流浪地球》,哪个揪出来不能吊打《峰爆》?
行,题材限制大场面拿不出来,好歹咱把特效整好点行吧?
遗憾的是,《峰爆》在这一点上依旧拉胯。
毫不夸张地说,《峰爆》的特效与目前的业界顶尖至少有30年的距离。
同样是灾难片,《流浪地球》的特效水平真的不算顶尖,但是人家至少让人看不出假来。
但《峰爆》中的特效是肉眼可见级别的假,看某些特效场面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我在看动画片。
据说(只是据说哈,不要当真)这片的特效是某个很厉害的团队做的,看这成片效果一定是没给特效团队尾款。
以上是硬件上的问题,但本片软件上的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到了不忍直视的地步。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情节上的逻辑失误,简直了……灾难片的情节可以简单,但是筛子一般的逻辑真的难以容忍。
来,我们细数一下这片子的逻辑问题:首先是男主洪翼舟(再次申明一下,朱一龙的表现是不错的,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锅编剧背)逃难的时候,那么大的地方就往洞里钻,他是自信地认为那个地方不会被堵死,还是他与老爸产生了某种心灵感应?
还有洪翼舟与老爸起争执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地方是要显示洪翼舟多么nb,但是这个争执点就是一个高中地理,他老爸四十多年铁道兵连高中地理都不懂,这合理吗?
再有,男主对水有恐惧不敢下水,但是看到老爸下水了就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还成功克服恐惧救出老爸找到了出口,二十年的恐惧要克服,真的这么容易吗?
还有,指挥部在发现山体滑坡方向有变之后,有人说“炸隧道才是唯一的方法”,还引发了一场炸隧道还是保隧道的争论,结果男主一从洞里出来就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成功“发现”了大山后面还有小山,国家的测绘和地质专家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非要男主出面才能发现更好的方案?
到最后我也不知道隧道到底炸没炸隧道(也许是后面我看不下去转而看手机了没发现),商量炸隧道的事情是水时长,还是搞强行煽情?
这些都不算最离谱的,最离谱的就是最后男主在下雨天徒手攀岩,天降大雨不光看不清岩壁还很滑,关键是当时还是冬天,就几度的气温还淋着雨,手早就失温抓不住了,攀岩高手Alex都不敢这么玩,而我们的男主竟然还能爬那么久,除了男主是蜘蛛侠我想不到其他的解释。
结尾男主都累得瘫地上不动了,竟然还能冲刺跑扒到飞机上,还能扒住了,编剧是不知道直升机周围有气流吗?
开挂了吧这是!!!
除了情节的漏洞,这部电影的人物设置也很拉胯。
基本上所有的人物都是工具人,全部为推进剧情而服务。
大事件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
不存在的!
尤其是男主的女朋友,这个人物真的是非常迷惑——对剧情推进几乎没有作用,删去她的故事线对影片基本没有影响,戏还那么多,是留着最后煽情用的吗?
哦对,没有女朋友的激励,男主不可能活着出来,原来是为了硬捏大团圆结局用的。
在情节的编织方面,编剧也没有交出一份很好的答卷。
正如《故事》中所说:“激励事件只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
本片开场就是小灾难,而影片的主线灾难情节在开场十来分钟之后就出现了,提早灾难情节的好处就是提升节奏和观众的紧张感,坏处就是人物的情感铺垫不足,要编剧在后面想法设法地找补回来,这其实挺考验编剧的功力,但是以本片编剧的水平来看,这种玩法他真的hold不住。
男主到底有多爱他的女朋友?
光靠开头秀恩爱可看不出来。
工人们对隧道的感情到底多深?
光靠动员的时候几句反对是不能全面表现的。
《峰爆》的情节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洪翼舟洞穴救援,另一条是指挥部商量灾难应对。
前者还藏有一条父子关系的支线,尚有起承转合,后者就是简单的情节推进,戏剧冲突干瘪无味。
而且,为什么洪翼舟要掉进洞里,除了救爹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男主的智慧下线一会,不然电影演四十分钟就全剧终了,这还怎么捞钱啊。
《峰爆》对于灾难片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本片只学来了优秀灾难片的营造紧张感的方式以及国产片的“光荣传统”——强行煽情,故事塌得一塌糊涂。
有人说(还是有名气的我非常认可的影视区up主),《峰爆》是国产灾难片的新标杆,以后国产灾难片照着这个拍一准没错。
我真的无法苟同他的观点,我只能说,要是以后的国产灾难片都走这种路线,那么国产灾难片 要!!!
完!!!
蛋!!!
最后,我还是想多说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影片中所有的重大问题全部是男主解决的(至少是他出主意),其他人充其量算是主角路上的工具人或点缀,有些甚至连点缀都不算,删掉都无伤大雅——这难道不算个人英雄主义么?
整天想着宣传集体主义价值观,却只能交出这样的故事,这合适吗?
建议去学习隔壁的《流浪地球》,那是真正的集体主义。
现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主流电影不仅仅是普通的电影,还乘载着输出中国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向国外输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但是通过电影进行价值观输出并不是简单喊喊口号、说教说教就行,那是宣传片干的事,电影是靠故事服人的。
要想让别人尊重或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先要让别人认同我们价值观下的故事是好故事。
回首过去,那些火出圈,火出国门的电影,像《流浪地球》《叶问》《哪吒之魔童降世》《战狼2》故事都不错,起码没有太大的漏洞。
还有近年中国送到奥斯卡的片子,虽然与那些真正有竞争奥斯卡实力的电影还有所差距,但起码都有一个好故事的支撑。
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只会强行煽情,以为把代表中国价值观的东西简单地拍出来就行,故事本身要么漏洞百出、要么说教意味浓厚。
这样的故事也许能打动一些中国观众,但用来文化输出显然是不行的。
这确实令人担忧。
我希望,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真正宣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优秀类型片越来越多,也希望我的这个希望,有一天不仅仅是一个希望。
就这样,收工。
本月11号的点映我看了,虽然看过花絮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影片还是惊到我了。
影片极具视觉 冲击力的特效,演员极具张力的表演,整部影片极具高尚的大爱都是看点。
通过这场地质灾害以及面对危险时老洪和小洪父子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尤其是小洪在飞机上告别老洪“要去做很牛的事”这句话令人泪目。
影片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意义,“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总之,这是一部优秀影片,值得一看。
🎬 《峰爆》灾难当前,人民至上,中国式救援徐徐展开。
亲情爱情家国情纵横交错,诸多抉择间如何考量与进退,人民的生命、国家的荣誉、父子的传承、感情的羁绊。
当一位老兵贡献出他的,最后一份力量与责任时,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泪目动容!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舍小家为大家,以生命守护生命,以平凡之驱对抗残酷的自然之力,用智慧与力量缔造出生命的奇迹!
在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而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从新冠疫情到河南洪水,灾难面前,迎难而上;抉择面前,人民至上;这绝不只是电影宣传语,而是一次又一次被实践验证的朴素事实,是实实在在的大国担当!
致敬每一位铁道兵与如今的铁路建设者,致敬中国基建人!
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
你们是国家的脊梁,因为有了你们,才创造出如此壮丽恢弘的大好河山。
峰爆 (2021)5.6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动作 灾难 / 李骏 / 朱一龙 黄志忠
如果不想看影评长文,要浓缩一下《峰爆》的观后感,那么两个字就够了:燃!
泪!
这是一部燃点跟泪点一样多,让人看完既热血沸腾又热泪奔流的灾难巨制、情感巨制。
先说燃点。
1. 震撼恢弘的灾难场面其实不止是灾难场面,影片中风景秀丽的山间小镇、幽深复杂的溶洞地貌、日夜施工的隧道工程……全都是实景搭建、实景拍摄,配合后面山崩地裂、排山倒海的灾难场景,再加上绝佳的后期音效,以实为主,虚实结合,带来了极致的视听震撼;自然的伟力、人类的渺小、濒死的恐惧、获救的希望,所有的这一切,在恢弘场面的加持下,都显得荡气回肠、动魄惊心。
2. 热血澎湃的家国情怀为免剧透,不能描述太多的细节,但一句“灾难面前、人民至上”,一句“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已足够点燃热血。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是一部灾难片,但更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在近几年现实的震灾洪灾疫情中感受到的点滴温暖和感动,和所有国人深藏在内心、平时无由表达的大爱,在剧中都能找到最汹涌澎湃的共鸣。
面对家国之殇,无论是屈子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林公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是电影中洪翼舟舍生忘死勇攀危岩时,一句铿锵有力的“值得”,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数千年而下,一脉相承、铭心刻骨。
这,是铁道兵精神,是基建人精神,也是泱泱华夏的民族精神啊!
3. 大国实力的真实呈现峰爆是一部灾难片,但不是纯架空虚构的故事,尤其是涉及到基建及救援相关。
根据前期了解到的信息,在影片中出现的所有硬件软件、设备器材、系统架构等,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看似科幻,实为现实!
基建狂魔绝非浪得虚名,大国实力与有荣焉!
感谢峰爆,让对铁道兵和中铁建的前世今生几无了解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基建狂魔背后的实力与强大、奉献与牺牲!
4. 众志成城的中式救援作为一部写实风的灾难片,在电影中,无论是爆破研究室主任洪翼舟、还是生活在山间小镇的普罗大众,所有人皆为肉体凡身,没有金手指,没有幸运神,在天崩地裂式的自然伟力面前,看似如蝼蚁蜉蝣、不堪一击。
然而正如片中丁总所说:“面对灾难时,西方人是诺亚方舟,而我们,从古至今,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古语有云:“人心齐,泰山移”,当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当科技为主、经验为辅……当从上而下,所有的人,都拧成了一股绳。
谁说人力不可征服自然,谁说齐心不能创造奇迹?!
蜉蝣可撼树,愚公可移山,精卫可填海,洪工,亦可炸山!
这是中国式的救援、中国式的精神,也是中国式的奇迹!
行文至此,还是想俗套地说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
再说泪点。
(友情提醒,请备好充足纸巾,最好带手帕,环保耐用)影片中的泪点很多,总结一下,家国情之外,不外乎亲情、爱情。
无情岁月,有情人生。
5. 引爆泪点的亲情牵绊电影中一反常规套路,穿插在灾难片中,浓墨重彩展现的,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而是触动大部分国人痛感神经的亲情牵绊。
老洪和小洪的故事里,多少人感同身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似强大的洪翼舟,脖子上有摘不下的平安扣,内心中有抚不平的伤痕。
寓意平安的平安扣,却如一道枷锁,将已届而立的洪翼舟,牢牢禁锢在了12岁的某一天。
带着对父亲的怨、对母亲的愧、对自己的恨,他沉默地度过了那么多年。
平安扣,是他的心结,也是他的心魔。
当小洪与父亲冷淡疏离的时候,多少人内心隐痛、如见自身?
当小洪崩溃痛哭的时候,多少人跟着泪下如雨、湿了衣襟?
当小洪扔下平安扣的时候,多少人终于也如释重负、同被治愈?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洪翼舟和他的父亲由隔阂日深、互不理解,到放下芥蒂,不顾生死、挺身而出,他们在救灾,他们在拼命,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与往事握手言和,疗愈自己。
一场灾难,无意中解开了父子心结,成全了父子情义。
从抱怨、冷漠、疏离,到理解你、认同你、成为你。
老洪啊,你一定也会为儿子骄傲吧!
6. 互为支撑的美好爱情小洪和小靳的爱情,在影片中着墨甚少,但依然荡气回肠。
喜欢这样的爱情。
顺境时,一个调皮的轻吻。
绝境时,一个催泪的电话。
如果说,父亲的爱,给了洪翼舟飞天遁地的雄健翅膀。
那么,小靳的爱,又何尝不是洪翼舟向死而生的坚强力量!
最好的爱情,也就是如此了吧!
岁月静好时,晨昏共处,温暖相伴。
大难来临时,彼此支撑,各自坚强。
没有剧照,放演员花絮照……感想太多,一篇影评无法尽述,待二刷三刷之后,再作梳理吧!
峰爆,让我看到了勇气之极致、热血之极致、深爱之极致!
为家国,可舍生忘死、摧山蹈海!
为苍生,可逢山挥翼、遇水行舟!
谁能不爱这样的英雄?
谁能不爱这样的人民?
谁能不爱这样的中国!!!
★附楚辞体诗歌《洪翼舟记》和五言诗《父子英雄颂》,致敬所有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平凡英雄!
最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峰爆》,这部电影以自然灾害为背景,讲述了铁路建设和救援过程中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总体来说,《峰爆》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国产灾难大片。
首先,电影的情节非常紧张刺激,从头到尾都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无论是隧道崩塌的场景,还是岩体滑坡的瞬间,都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压力。
其次,影片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
主演们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朱一龙饰演的洪翼舟和黄志忠饰演的老铁道兵队长。
他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让人感到敬佩和感动。
此外,电影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之处。
比如老铁道兵队长的手电筒成了他的信仰象征;而小洪为了让母亲放心地离开现场而故意说“我有喜欢的人”等情节都十分感人至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峰爆》所传达的精神内核也是值得称赞的——生命至上,团结一心抗灾救灾。
在面对大自然灾害的挑战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无助然而只要携手共进勇往直前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峰爆》这部影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还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峰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让我完全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成功地展示了中国军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民族凝聚力。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祝愿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
总的来说我觉得《峰爆》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优秀之作希望大家都能走进电影院亲身体验这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感觉演员的演技和剧情的设计都特别可以
特效确实拉,好像还是韩国的,堪比网大,一星过了,整体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整体还可以,父子线有点尬,最后太过煽情了倒是被陈数感动到了
张译客串705
煽情太拖拉,有些地方不切实际,还好。
看了点映。总体超出预期。尤其是影片前段,特别好,当时觉得这片子要爆。然后从隧道里怕水那一块,开始拉垮,创伤拉锯没完没了,对话尴尬。爆破隧道的演说可以更加合理。父亲牺牲那个特写真的没必要。不喜欢领导那些剧情。其实后半段剧情没问题,删去十分钟,会更紧凑好看。
想给两星的…想要表达的太多,每一段单拎出来都还不错,但堆砌在一起就很突兀奇怪。父子情,很感人,但前面烘托得那么危急,来哭一出,抱歉缓不过来。爱情,放弃的莫名其妙也突然满血…奇怪,太奇怪了
我坐在第三排,画面看起来特别爽,就是有些转场看起来有点晕,等出了4D场再去看一遍。
有被小洪和小卢的爱情给震撼到,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灾难面前,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生命至上,其他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电影传达出的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万千民众面临险境的危急时刻,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朱一龙把平凡和不平凡的微妙平衡把握得很到位,可以说让人为之动容。他把洪翼舟这个角色演的挺有层次感,用信念的力量支撑着完成任务,筋疲力尽后倒下,最后又重燃生的希望,这样起伏的情绪其实挺难把控的,朱一龙把大银幕对演员的高要求完全扛住了,和洪翼舟的适配度很高。
死都快死了,还在拍视频,敬业
【260/166】多位老戏骨及实力派演员的友情出演让这部电影星光灿灿,再辅以不少震撼的视觉效果,给电影增色不少!这部电影也很好的体现出了“灾情之下,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但是有些部分存在着跳跃以及一些特效戏份过于夸张!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PS:致敬铁道兵们🙏
二刷了一遍,还是热泪盈眶,铁道兵精神永垂不朽。故事讲得不错,中国特色的灾难片,有人民,有奉献,有众志成城,有人民子弟兵,最重要的,还有党的领导,不偏废其一,宏大叙事照这样拍,还是挺有希望的。朱一龙的演技没有垮,表现还是不错的。槽点主要是两个:其一,特效部分还是差了点意思,溶洞里的暗流、石头炸开的场景,有点糙;其二,陈数扮演的丁总,在艰难时刻有两段演讲台词,拍板决定炸隧道和雨中说服工人炸隧道,还是太生硬了,差了点意思,就差直接上政治课了,不太像领导讲话。甚至,拍板那一段,不用台词可能会更好。我估计是,在电影历史上,几乎都是男领导,突然安排个女领导,编剧都不知道怎么写台词了。
这就是中国特色超级英雄吗
挺有情怀,演员演技不错,剧情还是有些不合逻辑的地方。
感觉导演有点过于追求灾难片的节奏了,为了剧情节奏把人物更饱满的那部分戏舍弃了,但这部剧的很多高光剧情真的很需要一些铺垫,比如炸隧道,小洪和老洪洞里那场戏,还有后面的徒手攀岩和扒飞机。铺垫不够,就显得缺少合理性,电影再长一些就好了。
场面宏达,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处。👍 👍 👍
攀岩段太假,跳飞机架太假
令人尴尬的煽情远不如那些小温暖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