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应该值个6分,但是最后警察一枪把李元锡爆头,减0.5分。
这片子的惊悚感怎么说呢?
就像一直在挠痒但总不够用力。
最吓人的还只是几个jump scare式的镜头。
让人费解的是女主和金科长到底啥关系?
金科长又不是鬼,不是真的附身。
是因为他们同样的性格和杀人气质?
金科长到底在公司出现没?
为什么被杀的同事们眼中一会是女主一会儿又是金科长?
这完全说不通啊。
恐怖,惊悚片里关于凶手作案,总是把凶手神化得跟超人一样,神出鬼没,像是会隐身,又像是会瞬移。
不管是部长在楼梯里又是看见楼下吐烟,又是看到打火机,听到关门,凶手一下上面一下又到下面,还是职员们发现办公室里不寻常的怪异,总是找不到原因…………你既然要拍办公室,既然要让绝大多数身为打工人的观众感受到日常场景中的惊悚,但凡此种种不合逻辑,都让人想吐槽胜于感同身受。
看到大家说女主演技很好,回想一下,确实很不错。
《办公室》这部电影,通过金先生杀害全家的事件,将观众引入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就是在职场中,老好人往往是被淘汰的那个人。
在电影的开始,我们看到,金先生回到家里的一幕,母亲在看电视,媳妇在准备晚饭,儿子虽然腿不好,但是也是乖巧懂事的,吃饭的时候母亲给儿子夹菜,通过这一幕,给观众展现的是一个极为和谐幸福的一家人,这让很多人对金先生杀害自己的家人感到不解。
再看我们的女主,从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女主上班坐地铁,转公交,赶电梯,可见每天的上班路上都是无比的艰辛,但是每天依然在努力奋斗,从她与警察的交谈中不难发现,她从初中就不说家乡话,就为了以后能在首尔上班,可见她是多么想能在首尔扎根下来,看她租的房子,都是偏远地方,邻居都是酒鬼之类的人,可见女主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但是依然想过好生活。
即使女主再努力的工作,也很难得到同事的认可,看同事对她的评价,完全就是一种不在乎的态度,还说不自然,这也许就是当地人对外地的歧视吧,后面来的新实习生,其实也没有那么努力工作,但是同事却评价很高,在办公室中,也只有金先生对她态度最好,可惜金先生却被开掉了,可见,在韩国企业办公室中如果都是老好人,是要被淘汰的。
还有电影的结局,一直都以为是金先生杀了同事,最后却在地下找到了尸体,警察也去了女主住的地方,电影结局中警察为什么要包庇女主,其实我感觉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警察也比较同情女主,知道女主来首尔生活的不容易,如果继续追查下去,女主这辈子也没有什么希望,也想让女主能重新生活下去。
二、男主本身也是职场的人,如果继续追查下去,也很有难度,索性就这样定案,帮了女主,自己也可以升职,这样也最好。
这部电影能得到6分的评价实属不易,整个电影的情节还是相当精彩的,也给我们展示的办公室职场的残酷性,正是同事之间的这种冷漠杀害了金先生,即使这样,女主还是要去面试,还是要去再找下一份工作,可见,只有自己主动去适应这个才会,才能在职场中继续发展。
虽然主角是个杀人犯,但她确实压抑到了极点,而且找不到一个出口释放。
同事的排挤,领导的训斥,新来的实习生比她漂亮比她会来事儿,她转正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于是在绝望中举起了屠刀挥向了领导和同事。
相比自灭全家的金科长,好歹她是向外发泄。
伤害毁灭自己和亲人是最懦弱的行为,而且让人心寒。
反转的结局让人深思,到底应该努力工作一心向上,还是坠入地狱成为恶魔,似乎后者才是正确的选择。
社会复杂,黑白不分,人心不古,只能阴狠到底。
确实不会让人惊悚,也不恐怖,但是却让我看完了。
榜示题材的电影很多,虽然故事老套却让人有很深的代入感,虽然高于生活却有非常合情合理,最后的冤案也让人有一种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警察其实已经知道了是女孩杀的人但是他却妥协了,这就是生活。
在生活面前,真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况且杀人的才真的是若是群体。
现代人紧张的节奏,让人窒息,生活的压力让人无所适从。
我和同事们们在休息的时候看一只苍蝇想从玻璃窗户冲出去,但每次都装在玻璃上,他说:前途是光明的,出路是没有的。
这不就是电影中那些老黄牛的心理写照吗?
刚好老婆在为工作的事烦心,看完之后就对她说,明天辞职!
生活要过,日子也要过,赶紧调适一下自己吧!
抖音上无意间看到这部片子,据说那个抖音官只会剪辑一半吊胃口,我就干脆不看了。
直接搜这部电影,实话说,我以为是什么犯罪杀人片,冲着这个往下看。
其实,还真挺恐怖的,尤其那个眼神空洞的科长,现在回想还觉得慎得慌。
像个幽灵一样,总在办公室飘荡。
鬼片看多了,免疫了。
现在看看真人杀人犯还真挺带劲。
中间有点小反转,目不转睛看完,反正是觉得这部片子不错。
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杀人手法不够残忍,哈哈哈。
韩国的企业实属不易。。
结局很让我意外,难道女主再去杀光下一个倒霉公司的销售部?
我看完的感觉是女主压力太大精神分裂,金杀完全家给女主的刺激很大,唯一一个对她友善的上司做出如此血腥的事情激发她内心的另一个人格,她杀人的时候就是金作为她的人格。
比如金不在工位上却跟她聊天,等她再回看电脑显示的只有报告;她跟金都淋雨;握着同一把刀,感觉像念珠;洗身上的血时背影是金;每个同事看到的是金,不如说成她认为同事看到的是金。
同事恐惧,没想到唯唯诺诺的女主有那么恐惧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邻居说女主拿刀的样子,正是她人格切换的时候。
这种想法回顾影片,也有逻辑不通的地方,只是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类似题材在90年代的港产片里有出现过,不过创意和讽刺力度难及这部韩国片来得高明和尖锐。
心理惊悚类型元素相当成功地融入到这个现实主义风格的剧本里,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凭借巨大的悬念紧紧吸引住我的观影兴致,尽管还是有一惊一乍的镜头如期而至。
本片导演洪元灿曾是《追击者》《黄海》等多部作品的编剧,此次亲自执导的处女作在气氛营造方面依然是一丝不苟。
男杀手和女实习生两条线索的处理可谓此消彼长,互为补充,不断将恐惧感和惊悚程度推向顶峰。
尽管看到中间就基本上可以猜出凶手,而且我对反转的结局不大满意,但这种类型片的处理手法却跟影片主题契合得相当精准:办公室政治的本质永远是勾心斗角,毫无退路的命运注定了这是一场轮回不断的悲剧。
当然,这部电影更适合让公司主管或财团领导来看看,他们的心情一定会更加复杂吧!
去年看了预告片就一直期待了,音乐加突然的惊悚场面确实达到了一定的吓人效果,但是没有什么悬疑元素,高雅星演技不错,可是里面有的设定不科学,那个警察应该猜到都是美来做的才对,可是并没有再调查,全部算在那男职员头上就草草结案了,看前面还觉得这警察应该蛮正直的,结果也只是为了升职??
不过感觉警察对美来有异样情感,同情?
电影最后美来准备去面试别的公司了,但可以猜想到如果她没有改变还是会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不过经历了之前的事情后心里还会正常吗?
组员们即使亲眼看到眼前要杀自己的人是谁,每个人都还是会幻想成是金科长,这种偏见着实可怕,不过这也证明他们确实做了很多对不起金科长的事吧。
这电影里面最可怜的就是金科长了,努力了那么久不仅没得升职还被辞职了,最终因此精神崩溃到杀掉家人和自己,死后还被所有人幻想为躲在公司里的杀人犯,唉说是一个组的,其实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竞争,都只是在为自己而工作,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所迫吧。
在公司里太老实会被欺负;不管多努力,如果不知变通没创新也不会被看重;如果你做的好但是遇到一个抢功的上级,可能你辛苦所得的成果会被别人夺走。
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
现实如此残酷,还没踏入社会的我有点慌了...
警察:你怎么没有家乡口音?
实习生:因为我想以后待在首尔。
警察:首尔并非功成名就之地啊。
如果把首尔换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句话依然成立。
杀人只发生在电影里,现实中更多的是选择忍气吞声。
但是“杀人”事件每天都在职场上发生,“杀”的是锐气,“杀”的是尊严,“杀”的是自由,“杀”的是人生。
职场不公平时刻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尤其让人胆寒。
大城市的生活固然美好,但在大城市生活就避免不了竞争,职场如战场,勾心斗角,利益纠纷,弱肉强食的世界,活下来的人才是暂时的胜利者,但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被后来者顶替的风险,压力无处不在,总有扛不住压力的时候。
如果有一天扛不住了,是否可以全身而退呢?
房贷,车贷,家庭,孩子,老人……岂能说放下就放下!
金先生杀了老婆孩子,还要淡定的回到公司自杀,资本扭曲员工的人性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实习生跟金先生是一样的人,老实,和善,上进,但就是不会搞好人际关系,处处谨小慎微反而给人造成一副不够自信,不太靠谱的印象。
越想得到工作,却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没有盼头,周围人一副伪善的样子,一边看你很努力一边还在嘲笑你的努力,这样的日子如何不让人心寒,如何不让人想要拿起一把刀,一把杀人的刀!
所以实习生爆发了,她拿起刀,尽情的捅向所有嘲笑她的人。
杀人者,也是被害者。
一开始让我怀疑李未来是精神分裂是在郑在日被杀的那个晚上,我本来以为凶手会是金炳国,但是警察到现场后发现只有李未来一个人在办公室,这就有点意思了。
回过头想想发现其实处处都有暗示,比如在便利店里面李未来和金炳国一样都把咖啡的盖子打开,分开放着发呆,以及监控摄像头明明拍到金炳国进公司后再也没有出来过,那么郑在日被杀的那天他看到金炳国湿漉漉地从外面进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李未来从便利店出去的时候,没有把伞带上,所以淋雨的人是李未来,或许她那个时候的人格是金炳国,所以郑在日的眼中和李未来的眼中,她就是金炳国。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天花板。
那天中午李未来在那间会议室睡着了,睡梦里想起之前和金炳国的交流,那个时候感觉她就有点不正常了,并且镜头一直给天花板一个特写。
以及后面每个人被杀之前都看到了金炳国,尹夏荣对李未来说她就是太像金炳国了所以大家都不太喜欢时,都在暗示李未来从某些地方来看就是金炳国。
后面李未来杀了洪经理后继续工作时也写得是金炳国做的销售企划表。
写得有点乱,从头开始的话,我认为可能是金炳国藏的刀不小心被李未来看到了,在她的心里就埋藏了一个种子,毕竟自己被同事排挤就是一个事实。
后面金炳国杀人事件发生之后,她就出现了精神分裂的情况,刀也是她是金炳国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的。
后面她在工作的时候聊天界面突然出现金炳国,后面又消失也说明了是她自己的一个幻想。
再后来当新实习生的出现影响她转正之后让她的精神状况更加不稳定,尤其是洪经理和尹夏荣说的话,也导致了她幻想自己在和金炳国吵架,哭骂自己凭什么像他。
这里也有一点也很巧,就是在李未来的眼里是金炳国给她刀告诉她刀就像念珠一样握在手里就会放松,可是在这之前她在家里就已经开始握着刀发呆了,所以说她很早之前就已经受金炳国影响。
所以最后男同事反杀的时候,她一直求着他把刀还给他,男同事肯定在她的举止里看到了金炳国的影子,所以发疯不断问她到底是谁。
最后加一句:以上纯属自己的猜想。
开始为什么杀家人?
吓死宝宝了…太吓了所以一半的时间都没带耳机也没看屏幕…23333…所以大概就是千万要成为一个好一点的人啊哈哈哈…
故事简单 很有趣的韩企日常
明明很早就知道真相是什么了,还是被吓到、恐怖到,而这一切还是在每天占据我们三分之一时间还多的办公室里,题材好极了。干活儿能干到集体出现幻觉,可以说工作非常饱和了。
每次看韩国电影,总觉得在韩国工作充满压力,自尊心极低的感觉,超级卑微。在这种变态的职员氛围,令人压抑,当看到后来居上的实习生先于自己晋升的时候,内心的阴暗扭曲达到了极点。我觉得女主角就是产生了人格分裂症。
很不错哦
多加一个星拉高点豆瓣的平均分。畸形办公室文化下的悲剧,虽然看到一半就猜到了谜底,但一惊一乍还是很过瘾。
纠结着要不要给三星,结果还是只给了两星。职场豺狼虎豹再多,也不至于精分甚至让心虚之人产生臆像,年轻人还仅仅只是个实习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跳槽就好,变成变态杀人魔可就有些假了。片中到处都是刻意营造和渲染的恐怖感,反倒让人感觉并不恐怖,何况你再怎么心虚对手也只是个拿着刀的年轻瘦弱女孩,全被撂倒真的说不过。不过,最后警察为了晋升牺牲真相放跑真凶是亮点。
女主角长得有点像弟妹
看的我略有点失望,编导者想表达啥呢?韩国大公司对人的压榨?迷茫在大都市里、备受欺侮的实习生?逻辑勉强能够说得通,我还是想知道金科长的死亡真相
号称恐怖版《未生》,但照其差太远。
思密达现在流行把人看蒙圈的电影,都被《杀人回忆》带坏了[哼]。惊悚氛围倒是不错,不过故事逻辑差强人意,一柔弱女生神不知鬼不觉的杀那么多人太说不过去了,导演能再给点伏笔和线索嘛,这靠脑补的剧情成分也太多啦。高雅星那张有故事的脸果然适合这种腹黑阴森的角色[阴险]
最大的bug 就是,办公室里为什么没监控?这种规模的公司,会连个监控录像都没有么?只要有监控录像,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很显然导演明白如果有监控的话,这个故事就不存在了,所以,导演将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设定为连一个监控录像都没有的公司……这个bug的存在就有些使这个故事,不那么可信了~~~
其实题材和切入点都还不错,黑暗办公室是个能勾起同感的题材,可惜的是剧本还是有些漏洞,情节推进略显支离破碎,紧张感和恐怖感还不够。其实每个角落都是职场,都有潜规则和黑暗的一面,没有人能够脱离在外。
有bug的片,不难看,女主演技也好。韩国警察被黑的日常,最喜欢最后在医院里,女主暗示警察叔叔,我脱罪你升迁我们互不干涉,黑到家了...
压抑是件好事 会暴露自己的本性 每个人都出现幻觉 只有女主自己心里清楚 畸形办公环境 高强度压迫下 我不疯 谁疯?
其实职场的冲突和被欺负,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存在吧。我其实不太懂女主碰到不友善的同事,为何不重新寻找工作?她的确足够努力还得不到认可,但那不是她的错,为何不找一家能看到她价值的公司呢?韩国的生存压力也没那么大吧?最后错杀了好几个人的她,还阴错阳差地把受害者变成了凶手……
作为一部处女作,它可以说已经非常成熟,电影在惊悚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只是悬疑方面,可能会因过早被看穿结局而有些逊色。《办公室》不该被看做是无脑的惊悚电影,事实上,它的内涵立足点也十分明显,讲述的是人类社会对人类的裹挟,结尾处办案警官的表现,是这一主题的点睛之笔。
后面真是太拖了
弹幕一群人刷职场潜规则的,我就呵呵了,受教😂其实我觉得和同事一起看看这个影片,勾心斗角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