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复仇

Vengeance,暗标,復仇

主演:约翰尼·哈里戴,黄秋生,林家栋,林雪,叶璇,任达华,黄日华,张兆辉,吴廷烨,邵美琪,西尔维·泰斯蒂,谷祖琳,冯淬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法国语言:粤语,英语,法语年份:2009

《复仇》剧照

复仇 剧照 NO.1复仇 剧照 NO.2复仇 剧照 NO.3复仇 剧照 NO.4复仇 剧照 NO.5复仇 剧照 NO.6复仇 剧照 NO.13复仇 剧照 NO.14复仇 剧照 NO.15复仇 剧照 NO.16复仇 剧照 NO.17复仇 剧照 NO.18复仇 剧照 NO.19复仇 剧照 NO.20

《复仇》剧情介绍

复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费兰斯·高德勒(约翰尼·哈里戴 Johnny Hallyday 饰)20年前曾是叱咤风云的杀手,收山后他在巴黎开了一家餐馆,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某天,他定居在澳门的女儿爱莲(Sylvie Testud 饰)一家遭到不明身份的杀手的袭击。女婿和两个外孙全部遇难,只有爱莲侥幸逃生。费兰斯得知消息后连忙从法国赶往澳门,在见到现场的惨状后,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为女儿一家复仇。 由于人生地不熟,费兰斯的调查毫无进展。偶然间,他在酒店遭遇一起暗杀事件,三个杀手阿鬼(黄秋生 饰)、阿柱(林家栋 饰)和肥乐(林雪 饰)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经过短暂的试探和接触,费兰斯决定雇佣阿鬼三人作为帮手。凭借爱莲留下的线索和在凶案现场的勘查,众人逐渐缩小包围圈,一场复仇战随即悄悄地展开,而幕后的阴谋也慢慢浮出水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着魔神话我的野蛮女友梦断影都怪物之子大江东去玩具熊回家路飞行模式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铁石心肠7号室若草物语——恋爱的姐妹和不恋爱的我坎坷人生七小汪警犬队传颂之物从哪来,到哪去聪明的一休之反斗公主双世异闻录鬼乱5二十世纪浪客行星河战队3:掠夺者青年霍元甲之威震津门五等分的新娘第二季暗后无脸新封神之哪吒闹海嫁娶两相疑春暖花又开我的老婆是赌圣第六巴士

《复仇》长篇影评

 1 ) 依然是黄秋生。

将《Vengeance》作为第一部电影记录,完全是因为黄秋生。

一个杀手。

市井,却不卑不亢。

狠心,却有自己的原则。

个人觉得,虽说他不是主角,却更吸引人。

他的一言一行,不觉中带着香港特有的腔调与特色。

那种调侃的语气,与不知觉的小动作,是最吸引我的。

看完影片后,我一直说,真是讽刺,那个“狼人”原来是为他女儿复仇的,后来却忘记了这一切,最后杀了仇人的动机,竟是为了黄秋生。

竞男说,这就是电影的主旨,复仇。

这也是杜琪峰的特色,兄弟。

Les Frères。

Brothers。

我问, Champs Elysées上真有这间餐馆么。

影片另一触动来源于叶璇。

他离开时,她大吼了一句,又不留下来吃饭。

他死去后,她一直在哭。

虽然大吼,虽然离去,但我想,她还是很爱他的吧,他也是,不然不会将她藏于一处远离江湖血腥的海边小屋。

一直觉得,如果真有其人,他们之间一定曾有过动人的爱情故事。

Luc在豆瓣说,在表现手法上,《复仇》依然是最纯正的‘银河影像’。

多场群戏里,杜琪峰抛出他最拿手的场面调度语言。

演员的站位,画面的构图,以及道具和配乐的渲染等等,一如他过去的作品。

《放逐》《文雀》里那些著名的段落再现,让喜欢银河风格的影迷大呼过瘾。

甚至于,某些场面和姿势,还有些香港八九十年代武侠片和吴宇森枪战片的味道。

但也有人批评的,“算是香港电影的标本,有90年代黑社会镜头,邵美琪的表情很港剧,火拼的时候又很像80年代前的抗战片,任达华的色像很是幼稚,不知道跟他当年的三级片有没得拼.小有些无语”不可否认,邵美琪同学确实很港剧,而这部电影确实也很有港产片的特色,即便名义上的主角是Johnny Hallyday同学。

末了,我跟竞男说,确实还是香港的编剧,韦家辉,完全没有国际化电影的感觉。

(据说杜琪峰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他的第一部国际制作,“我相信这次合作可以将我的电影生涯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抱歉,可能让您老失望了- -""" ) 只是谁说这种电影就不能打动人呢,还记得完场时还有法国人在拍掌。

而我,个人而言,非常怀念这种香港出品。

那种气息与细微末节,是即便荷里活也难模仿的。

不足之处,某些场景略有拖沓,如林中枪战,如在海滩。

想起一个场景,在海边,林家栋说,如果一个人已经失去记忆,那么复仇还有没有必要呢。

林雪说,你觉得如果他能选择他会选择记得还是忘记这一切呢。

有人说,这其实是点题。

但这时候,我却忍不住笑场了。

 2 ) 《复仇》

沉稳的镜头,精致的构图,有点忧伤却冷峻的夜景,强对比度然而怀旧的光线,很多、很多的黑衣和慢镜。

想看到的都看到,也就满足了。

杜琪峰这次的确没有“超越”,也没有“改变”,更没有“进步”。

但即便是同样的东西,一年看一次,很烦吗?

在报纸杂志网站上竞相闪过越来越敦实的古装盔甲,蓬头垢面的乡民强盗,鲜艳如PS的山山水水,一次比一次人多的战争方阵,之后,我有点像等了一天的公车:终于到了。

熟归熟。

《文雀》里的雨夜,《枪火》中的夜枪击落叶,《放•逐》中的楼梯交火,《黑社会》中的街头对战。

南哥这次做冯先生,阿鬼和阿肥还是反水跟班,林家栋顶的是张耀扬的位置,冤家碰头必在黑诊所。

花生、烟、死前的笑,像强迫症一样永世不变。

我不是来审片的,只是打个酱油而已,脑子不时还是会被拐空:总觉得雨伞下会探出一把刀,或者楼上又会扔下一个人来(那场戏老戴在雨中的“凄凉”,我却是当惊悚看的)。

对此只能无奈而笑:怎么还玩这一套啊?

可是,当电饭锅、电冰箱里掏出枪来把拾荒人变成枪店店长,电话里“三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让黄秋生一脸愕然,再次献身露臀的林雪痛不欲生地喊出“Have you been police?”时,依然被喷倒。

老段子原来还夹了新词。

三对三的设计内里本来也有点意思:鱼市三人组将别人灭门后照样家庭聚会,享受自己的天伦之乐,固然是一种职业素质,却同样可解做一种“不记得”。

而他们对冯先生倒是忠心得很,死都要多问一句。

总归配置得比较粗疏,加之任达华的大Boss确实很审美疲劳(不过那种戾气依旧强势到位,换人就不好说了)。

让看官觉得无趣倒也情有可原。

算来自《枪火》出世已有十年。

有些人从《罗生门》而曹禺而二人转,有些人从少林而李小龙而外星人,我家对门由饭店而滑雪板而彩票而网吧。

不幸,早市的大饼子还是变不成必胜客,古龙的小说还是写不成福克纳的长句。

一样东西总像自己的样子,也只能随它去了。

即使搞全风格主义,《复仇》咯牙的地方也很明显。

比如海面升鬼魂,以及其后的恶有恶报。

这些地方看得出韦家辉施主的风格:专事鬼神、前世今生、因果报应。

甚至是“有条件要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报”。

作为一个故事,剧情应该在三人组报销之后就结束。

为义气(就算还有天理)而背主的人用性命偿还了选择,而始作俑者却浑然不觉,全不记得世上有为自己而舍命的无名英雄(和《十月围城》的想法有点撞车,后者实际也没敢那么拍)。

区别是三人组从事的并不是什么革命事业,他们更像是凭着一种本能,选择站在一个人而不是一帮人的一边(村上版:站在鸡蛋而不是墙的一边)。

领袖、救国、民族大义多少可以带来点历史的光荣,法国老头却连自家亲人都不认得了。

公众只知道死了几个“三合会的”。

私人恩怨这东西,从来只会扰乱社会治安,谁管它呢。

然而,为一个失忆老头而死和为领袖而死,真的不是一回事吗?

没关系。

总会有人记得。

 3 ) “没有了记忆,还会有仇恨吗?”

“没有了记忆,还会有仇恨吗?

”黄秋生嘴里蹦出来的这句台词多少有些突兀,却如同鬼魅一般穿起了整部[复仇]。

厨师兼前杀手Costello为报女儿一家的仇,不远万里地来到了澳门。

从城市、人到语言,他面对的都是全然未知的世界,具体情况堪比在东京拍三得利广告的比尔·墨瑞老头。

半是威逼,半是利诱,他得以跟黄sir、林家栋、林雪组成的铁三角成了“兄弟”。

因为过去,他将要在未来失掉记忆,由此“兄弟”更加重要,他们既是帮手,又是希望。

当Costello真的失忆时,铁三角面对着抉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吞掉他的财产远走高飞,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绝不能成为杜琪峰的“义士”。

所以,看着傻呵呵跟孩子玩耍的法国老头,黄 sir问了这么一句。

复仇的责任如接力棒一般来回倒手,而复仇的目的也随着对象的而偏移。

最后,在记忆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情义顺理成章地成为维系复仇的关键。

整部影片充溢着浪漫。

虽然加入了异国元素,月光影翳之下的战场却暗藏着十面埋伏(字面意义上,而非那部恐怖电影)式的紧张,仿佛侠客决战的悠远传说。

明暗交错时,枪手们寻找着一枪致命的机会。

铁三角的最后一战,硕大无比的废纸叠成的方块掩体,杀手们和风推动着它们,杀机暗藏。

“兄弟” 们在悲怆的超现实原野中魂归天国。

相遇不久,他们比试枪法。

在罗大佑的配乐中,子弹给破旧的自行车注入了生命力,渐行渐远。

那个场景,不知道混杂着何种感情,很难确定,那究竟是快意恩仇的兄弟之情,还是早已尘封的童年记忆……其后,已无记忆的Costello,凭藉来自月光的启示,重上复仇之路。

除了一个外国人,很难说[复仇]比老杜先前的电影多了些什么,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城市和黑暗。

浪漫情怀在影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展演,影片的节奏让位于对细节的展示。

当凌厉快速成为战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复仇]反道行之,“子弹时间”美好且冗长。

幽默则似乎是杜琪峰的黑色世界中的常态,足以制造些善意和自然的笑场。

影片最终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处就是没有出人意料,这点倒是走回了“平常路”。

那里,最后一人茕茕孑立,掩不住的还有孤独。

附:老杜的Q&AQ这是你第一部以法国人作主角的电影。

你是如何做出融汇东西方的决定呢?

A若干年前我就有一这个愿望——制作一部不只有港人的电影,因为我感觉这样的交流对我有好处。

同样,我也希望让更多人去香港片电影。

我想这很有意思。

这个计划来自法国,给了我想法成真的机会。

Q你的电影总是关注匪徒和刺客的生活,有些角色还会重章复唱。

是什么教你继续这个素材?

A我想这跟我的成长有关。

作为小孩,我真是喜欢看动作片(martial arts movies)。

比如,我实在喜欢西部片,甚至关于古罗马角斗士的电影。

做电视导演时,我拍的节目有许多是剑侠的和动作的剧集(swordplay and martial arts series)。

所以我以为这个世界已经成为我血液的一部分,而那是我觉得最适合去拍的一个世界。

Q尽管这部电影首先是惊险刺激的情节剧(action thriller),却还有不少的幽默。

你能谈谈把幽默注入作品的兴趣吗?

A我想这是我人生哲学的一部分,那就是生活仿佛一场游戏。

幽默的瞬间在生活中发生,所以应该出现在电影世界当中。

比如,你在电影里有个英雄人物,英雄吃不吃饭呢?

英雄洗不洗澡呢?

他是个人,跟我们一样,所以我愿意采撷这些可以博我们一笑的瞬间。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非常真实的东东。

Q在美国看您的电影挺难,您愿意在那边多些上映吗?

A从美国之外看,我们有美国观众非常关注美国电影的感觉,而且外国电影上映的机会比较少。

在欧洲,他们好像对外国电影更开放。

所以,我知道我的电影在美国的邀约非常有限(a very limited engagement)。

不过我已经参加纽约电影节两次,还跟那儿的观众见面,他们对我们这种电影倒也非常热情。

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2511167/

 4 ) 临近被毁掉的香港电影的又一代表作。

情节纯粹是为了耍酷,完全脱离了正常的思维——黄秋生在仅仅为了几万欧元、一块旧表以及远在法国的还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套房子一个餐厅,就背叛自己财雄势大的老板?

仅仅因为老板杀了那个老外全家(或许说是杀了别人的小孩触犯了黄秋生底线?

)另外,片尾,一个记忆都有问题的人,能团灭掉一个黑社会团伙??。。

很怀疑这个团伙是咋混到这份上的。。

 5 ) 浪漫主义时装武侠片

每次看杜琪峰的黑帮片,不出五分钟就会有要去混黑社会的冲动。

点解啊,点解一个个都这么型!

特别是黄秋生,一年比一年耐看了,搞不好有潜力进化成港版克鲁尼。

《复仇》秉承杜氏《枪火》和《放逐》的路线,说的仍是侠义精神和男人之间的情谊,还是升级版的——跨国。

其实此片除了兵器不对路,服装不对路之外,从意境上来讲就是一部打着黑帮片旗号的浪漫主义时装武侠片。

很多时候剧中人的行事方式,简直不能用讲求实效的现代眼光来理解,更多的是浊酒一壶仗剑天涯的江湖豪情,往往让人一边心里大喊好假,一边又觉得酣畅淋漓。

详细剧情这里就不透露了,随便举两个例子。

话说这帮杀手热衷枪打自行车的游戏,一人一枪可以使无人骑乘的车前行而不倒;他们视生死如草芥开工时枪林弹雨里可以偷闲数秒点烟;还有一幕密林中七人近距离对爆数十分钟不死,请问这真是枪战吗(当然这似乎已成杜氏招牌了)?

怎么看都更像冷兵器时代江湖人物过招的情形嘛。

但是,可能是杜导的气氛营造太妙,细节太优雅,场面调度已入化境,所以就算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之作,就算剧情弱化,新意欠奉,还是让人忍不住一再追捧。

无他,好看而已。

 6 ) 失恋的人可以观看

我把它的立意理解为:有些事情,即使你已经忘记,也是要去做的。

这是老派江湖的责任感,法国人没见过,我们却在英雄本色中早已熟悉。

看似遥远的21世纪已经过去了10年,一切都是实际广义至上,道义、责任,放两旁,不见了。

其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退出。

但他们都没有,仅仅是因为“很多钱”吗?

我看不是。

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是单纯觉得“这是我选的,所以撞了南墙也不能回头”。

为什么觉得失恋的人可以看看呢?

因为你可以思考下:有些东西,如果忘记了比较快乐,你是不是还一定要强迫自己记住。

 7 ) 若是把灵魂抛弃,是否可以忘记悲伤

有人说,所谓的灵魂,就是指我们的记忆,因为我们的记忆里住着我们所有的幸福与快乐,住着我们所有的悲伤与仇恨,住着那些我们想记住的和我们想忘记的。

若是有一天,我们忘记了所有过去,我们便一无所有。

他有一个女儿,他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小时候的女儿天真可爱,会骑坐在父亲的脖子上对着相机的镜头甜美的笑。

会牵着父亲的手和父亲散步。

后来,女儿长大了,离开了家。

一个人去了远方。

但她还是想着自己的父亲,她会给父亲写信,给父亲寄来自己的相片。

于是,他看着相片里的女儿嫁人,怀孕,他看到了自己的外国女婿,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外孙。

透过相片,他看到了女儿的所有幸福,他想把这些装进自己的记忆塞进自己的灵魂之中,但他明白,终有一天,他会忘记一切,因为他的脑里有一颗该死的子弹,会在若干天之后,夺走他的所有过去。

但他想,没关系,若是那一天到来,他也会从相片里看到女儿的快乐,即使连这都忘记了,他也会知道她们一切安好。

于是他一个人守着他的餐馆,做一个厨师。

直到那一天。

他漂洋过海来到了那个遥远的城市,他看到了他视之为生命的女儿躺在病床上,一头金发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

医生说,她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他也从相片理由看到了自己的女婿和外孙,不过那已是三具尸体,鲜血与伤口在黑白色的照片里显得愈加冰冷。

女儿已无法开口说话,只是用颤抖的手指想要告诉他关于仇人的消息。

他把女儿送回家,然后一个人留在远方,在昏暗的屋里对着相片一遍遍写下同一个单词,复仇。

复仇,那已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他只求天主垂怜,在他手刃仇人之后再夺取他的记忆。

快意恩仇,本就是很多人向往的传说,而我们也常常是更爱看些关于复仇的故事。

因为这样的故事里,常常有着一个落寞的主角,他身世凄凉,半生坎坷,所有的生命的意义都只为了夺去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可悲又可怜,而所谓的复仇本身又常常带着浓重的宿命的意味,一个人把一切都交给仇恨,无论结局是否成功,都命中注定般会有一个悲剧的收尾。

就像英雄本色里,高英培得意洋洋的说,谁说好人就一定有好报的?

虽然最后龙四回答了他,谁说坏人就一定有好报的?

但其实这个世界本就是这样,总有些人注定一生欺压着另一些人,弱者们无可奈何时的奋力一搏,有时也不过是把自己从一个深渊拖到了另一个。

在无奈的现实之中,我们常常用并不一定存在的公理与正义来安慰自己,或者我们会寻求着那永远不会到来的帮助,我们在这个满是荆棘的世界里幻想着一片乐土,最后却发现,我们想要的,不过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

黄秋生几个人并非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他们和对面的杀手们本就是同一类人,但他们看到了那个一个人固执地在异乡寻找着自己最后的生存意义的男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然堕入了那名为宿命的迷局之中。

四个男人在前厨师女儿的家里吃着前厨师做的意大利面,然后把盘子掷上半空以前打碎。

在垃圾场四个人一边笑着一边开枪击打着废自行车前进。

终于找到了那几个杀手,前厨师说,兄弟,我餐馆的名字叫做兄弟,它就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现在它是你们的了。

杀手与杀手拔枪相对,子弹纷飞的那一晚,有云有月。

他躺在简陋的手术台上,几个杀手正为他取出体内的子弹,他们说,我们是你的朋友,那个幕后主使是我们的老板,不过,现在你是我们的老板了。

但是终于,在手刃仇人之前,他忘记了一切。

他忘记了仇人是谁,忘记了女儿的样子,甚至,他连复仇这个单词也忘记了。

但终归有人记得的,杀手们把他一个人安置在女人和孩子之间,然后去了报仇。

他们想,若是一个人忘记了一切,那他便不会记得仇恨,若是一个人忘记了仇恨,他就不会再有悲伤。

其实一个人永远不会选择遗忘,因为那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灵魂,但人终究会遗忘,那时候便是你的灵魂抛弃了你。

他和孩子们在海边玩闹,看起来很快乐。

这或许便是曾经存在于他的想象之中的,失去过去后的生活。

直到那一天,吃饭时,他忽然听到了女人和孩子们的哭声,他抬起头看着新闻里播出的三个死者的照片,他很诧异,这是我认识的人么?

一个小姑娘抽泣着说,他们是你的朋友,是你最好的朋友。

那人跪在那儿,只祈求天主的垂怜。

其实,当主角最后拿起枪奔向他的仇人的时候,复仇这件事本身成功与否,已经全不重要了。

因为我们想看的都已经看到,因为宿命中的英雄已经踏上了自己的路,因为曲声已经响起,大幕正要拉开。

我们自出生那一刻起,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便是我们的灵魂,若有一日连它也将我们抛弃,我们不只不会再有悲伤,我们会一无所有。

 8 ) 浪漫的不一定是爱情

复仇 vengeance前两天台湾电影金马奖,在颁发最佳导演奖的时候主办方公然模仿07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同一奖项颁奖嘉宾的配置,由李安,侯孝贤,杜琪峰,关锦鹏一起颁奖。

颁奖前桃子做足戏码,让四位大导发挥演技,侯孝贤身为评委会主席一直争取节约时间,所以这个桥段配合的极不耐烦,关锦鹏也是没有心思敷衍了事,李安则认认真真的遵照桃子的每个要求,梗还蛮多,当然最让人叫绝的还是这位始终吝啬普通话连颁奖词都说粤语的杜琪峰。

杜导在台上很自然的和其他几位分开,即使这样依然气场十足,这个流程貌似就是为他量身打造,这也是他与其他几位的与众不同之处,像他为年轻导演指点迷津时所说,六亲不认,乐在其中(后面那句是我加的…)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并不是老杜以及银河映画的忠实粉丝,没有那么多港片情节,之前看的一部杜导的片还是很久之前的铁三角,所以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看,复仇还是很有观赏性的。

复仇与其说是一部银河映画终极粉丝的集体狂欢不如说是一部港片的入门之作。

有复仇情节,有兄弟情意,有案件重演,有雨中枪战,当然还有经典的站位,有大嫂偷换,有杀手行刺,所有这些情节汇聚在一起就是这部复仇。

影片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浪漫的电影,浪漫无处不在。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四人在表哥的场地试枪那段,原来浪漫并不是只有在感情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男人们也可以玩的很浪漫。

影片刚开始很有喜感,任达华饰演的老大对即将被杀死的老婆深情一吻意味深长,毕竟是要上路的人了..但是暗杀大嫂一段有点不明就里,若是三个训练有素的杀手对付一对奸夫淫妇竟然要费那么大力气…那他们的实力也太弱了。

三人探视案发现场穿插案情进展的处理很好,镜头感这个强呀还有那栋房子每个细节的处理也很精妙,只有老头不声不响的就做好一顿法式大餐,让我突然想起之前锅里蟑螂的镜头…接着复仇的时候故事性变的更加强烈,老头开始显现出失意的症状,一手拿照片一手持枪的时候像极了记忆碎片。

后来枪击,杀戮,最后一段复仇演变成两端复仇,记得三人在老头失意后有一段对话“当一个人没有了记忆,你们说他的仇恨还在不在。

”“如果他可以选,你说他宁愿记得还是不记得。

”“他不记得我记得。

”可能这就是杀手的本色,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义字,三个人为了一个义,明知命不久矣可是依然固守坚持,可能这种情怀只有江湖众人才能了解,我们看来,这份坚守也就是一种浪漫罢了。

影片里还有两个让我羡慕的两个人,一个是鬼的表哥,另一个是老五,身在江湖却依然闲云野鹤,完全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这种日子应该也是浪漫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杜琪峰的电影女人总是配角,邵美琪的女警察不过是过场而已,可是叶璇饰演的哆仔婆却印象深刻,最后化身烈焰女郎有够惊艳,像极了另一个乌玛瑟曼,或者另一个亲切的金子。

众多男人已经不必多言,只是看到黄秋生的时候觉得他这次真不是一般帅而已…在这部浪漫至极的电影里是最闪光的一点。

我想可能浪漫不是爱情的专利,杜琪峰这样告诉我们,浪漫还有很多选择。

 9 ) 远不如简介精彩

难怪阿兰德龙辞演了这部电影,很明智。

剧情实在是又简单又拖沓,没有一个演员表演出彩。

而且还是个大杂烩,有《枪火》《英雄本色2》《记忆碎片》《飓风营救》等影片的影子,组在一起怎么感觉这么假。

所有人物性格和情节都禁不起推敲。

唯一的亮点也就是垃圾场的决斗了,可决斗方式又是那么像喜剧。。

张兆辉、黄日华竟然接演这么垃圾的角色,真是糟蹋了。

而且印象中这还是黄日华第一次演反派。。。。

太可惜了

 10 ) 老杜的新菜,味道不错

其实吧,老杜就是一厨子,早在30年前,他刚刚从配菜的转为厨师以后,他就立志要成为一位出色的厨师,当时,各家港式酒楼都比较流行张彻张大厨子的生猛口味,于是他也似模似样学做张大厨子的特色菜,整出一桌《碧水寒山夺命金》,不过由于初次掌勺,怕用火用料过度,结果在火炉边放上时钟,在调料边放上试管,以免出现误差,最后菜上桌了,结果整的大家都不满意。

掌柜心想“你个没出息,想倒咱酒楼招牌呀”!

得,最后又让他做配菜的了。

这一做又是七年,终于有一天,隔壁生意甚好的黄百鸣酒楼因为厨子忙不过来,请他帮忙,于是又干了七年的杜配菜又成了杜厨师。

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准备闹钟和试管,成了杜厨子的杜配菜只能跟着别的厨师的速度一起烧,别说,这一烧味道还不错,虽然是快餐,但是由于黄百鸣酒楼的客源好,大家都爱到这大众口味,结果黄大掌柜一高兴,就正式聘下了杜配菜。

杜配菜终于正式成为杜厨子了!

杜配菜猛然发现,原来做菜不需要这么仔细,只要招牌响,火候够,菜自然就是好菜。

于是乎他一口气出了好几道新菜,虽然都是仿着别的厨子做的,但是大众口味就是喜欢这个,终于,在《阿郎的故事》这道他研发了很久的菜上桌之后,客户争着抢着要看看厨师的真面目,于是乎杜厨师成了杜大厨师!

社会上也有了这么个共识:黄百鸣酒楼的杜大厨师手艺不错!

再后来,由于黄百鸣酒楼年久失修,装修跟不上时代,喜新厌旧的食客们也渐渐很少光顾了,羽翼渐丰的杜厨子早就跃跃欲试想出来自己干了,机会难得,于是,找了爿店面,开起了银河酒楼..自己创业风险难料,虽然艰难,但杜厨师还是凭着一帮肯干的伙计和自己以前的黄百鸣酒楼建立的一点客源搞了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杜厨师总是在研发特色菜的道路上不但进步,虽然一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烧了不少便宜可口的快餐,但他毕竟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名头,那是拜特色菜所赐。

只有把自己的手艺练好了才能让酒楼客源滚滚。

时光荏苒转眼杜大厨子变成的杜老厨子,这期间他和别的酒楼合作过婚宴,也搞过年夜饭,虽然花样很多,但都众口难调,所幸银河酒楼也依然生意不错,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源,杜老厨子人老心不老,他想着开连锁,于是做惯了粤菜的他,研究了个叫《蝴蝶飞》的大路菜,不过反响平平。

而这次他又开始研究了法国菜。

扯了大半天,终于扯到了这盘叫的法国菜上了。

法国菜自然少不了红酒,老杜找了瓶Johnny Hallyday的红酒,这是瓶年份不错的正宗法国红酒,和美国那瓶著名的Al Pacino有点神似,当然味道还是差那么一点了,没办法Al Pacino 红酒价格太高了,银河酒楼可不想冒停业整顿的风险。

回头说这法国菜,这道菜杜老厨子可是花大心思了,用料那是相当足,特别加了好多杜琪峰的独门调料,什么林雪酱油,秋生姜,还有后来新研发的加栋孜然等,当然调料是东方的,做法当然按西方的来了,中间也尝试的加了点以前《文雀》里面用过的夜路雨伞的微火,最后出锅了,这是一道让好多银河老顾客期待已久的菜啊,不过说味?

怎么说呢,味不错,不过少了点嚼劲,配料到是没让人失望 酱油还是那么香,生姜还是那么辣,红酒也凑合,只是主料稍微嫩了点,一口两口都进肚了,没什么回味,最后只留下一嘴的姜味。

当然当然,这菜给我们这些吃惯他粤菜的人来说,肯定有那么点怪,不过不要紧,杜老厨子这菜是给法国人吃的,我们要的新菜?

别急,别急,不是听说有个叫红圈和叫夺命金的新菜么 估计应该等的不久了!

《复仇》短评

Hallyday的脸有Bronson的味道

8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配音实在是够次的~~ 一帮耍帅的老男人 无语 血浆太红了吧。。。。这种胡b打的片子也好意思上映

11分钟前
  • Fallcon
  • 很差

还是那个杜琪峰,还是那个黄秋生

15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接单有风险啊……失忆靠宝丽来是赤果果地照抄记忆碎片么……

16分钟前
  • Falleth
  • 较差

乱七八糟的一片,演员演得都很生硬,逻辑混乱,完全是为了表现枪战场面和耍帅,给的一分是给最后贴贴纸的这个情节的,虽然也很不符合逻辑,但是至少还算有点意思

21分钟前
  • paopao
  • 很差

Hey,brother。一句话,足矣。

23分钟前
  • 大獨家
  • 推荐

银河映像已经不需要什么情节了,即使故事再单薄,雨夜雨伞、飞花逐叶、站位白鸽、义薄云天、龙套主角,这些都永恒经典;利用废报纸前进的场景,是向莎士比亚致敬吗?罗大佑的配乐无敌了。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不是今天提到了John Hallyday这个右派,差点忘记这部电影。

31分钟前
  • yuanhan
  • 还行

我被国语版的配音华丽丽的雷到了

35分钟前
  • 点金
  • 还行

文艺片

37分钟前
  • hugu
  • 还行

好好笑~

40分钟前
  • fingcat
  • 还行

真的很烂

43分钟前
  • dogfrommars
  • 很差

三星半,非常明显的风格化,精彩的地方依旧精彩,拖沓的地方也挺拖沓。以失忆者的角度为复仇溯源,也是以人最纯真的情感来看待情义与仇恨。造型很酷,配乐不错但垃圾场枪战有点出戏,剧作确实可以更精彩些。(“任达华让黄秋生去杀他不想杀的人”三部曲:进度3/3)

44分钟前
  • 巴特尔斯
  • 还行

个人风格强烈的近乎做作...

48分钟前
  • 发条辰
  • 较差

节奏太慢,浪费这么多好演员走马灯似的出场了,四个人打自行车那段比较有意思,可以和踢纸团那段戏媲美,不过只是个惊艳的小插曲而已

50分钟前
  • 自燃,风月同天
  • 还行

浪则浪矣,然而虎头蛇尾

52分钟前
  • 薛易
  • 推荐

总觉得这片像是漫画改编的

55分钟前
  • hua
  • 推荐

四星水准吧。还有一颗星是粉丝给偶像的赠礼。

56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士为知己者死

58分钟前
  • 苏忽
  • 推荐

什么呀?!?!杜琪峰太让我失望了!

59分钟前
  • Wensi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