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爱正好>这个片名翻译要比<活在当下>好。
身患绝症的少女,一张遗愿清单。
在最难熬的时候遇到了最温暖的男孩儿,即便知道“it will hurts”但还是没有犹豫的给了女孩儿最好的爱,最刚好的爱。
这不正是你我同样需要的爱么。
没有犹豫的,坦诚相待,即便知道不久后我会离你而去,但还是勇敢的选择了just being with me。
这个时代,太多的爱来不及给予就消失了;太多的爱还来不及得到就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了;还没见几面男孩儿就想着把女孩儿弄上床;还没约会几次女孩儿就想着怎么让男孩儿买名牌包包给自己。
各取所需也好,害怕受伤也罢,可真心似乎已经变成那最不值钱的玩意儿。
对爱的人,我们总是不希望他\她看到我们“丑”的一面。
在要出去约会的下午,女孩儿突然病发,鼻血像水龙头出水般止不住。
吓坏了的母亲手足无措,刚好男孩儿出现却也被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帮忙,我想,更多的是一种震惊。
他知道女孩儿有病,很严重,却也许从未想过发病是会是这样一种姿态,面对无助的、逃避的、不想让他看见的女孩儿,他的震惊更多的是心痛,我想。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以为他会被吓跑。
可在出院回家的路上看到写满女孩儿名字的天桥、墙壁、商店铁门帘……我知道,男孩儿在以自己的方式爱她、保护她。
他一直在那儿。
可遗憾的是,tessa还是走了,像大部分癌症患者一样。
离去前,回光返照似的,她脑海里电影般的回忆那么美好,那么动人,everything is alright.人们总想得到真爱,却不愿付出,或者不愿做先付出的那个人。
我愿意做付出的那个人,你听到吗。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我曾经也生过重病,在生死边缘徘徊过,所以看这部电影感慨很深,几乎从片头开始一直哭到片尾,范宁的心境跟我当时几乎完全相同。
看到有一些人批评的言论,我只好笑笑,因为没经历过又不仔细去思考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只会一味看重电影效果。
当时我知道我自己可能会死掉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害怕,惶恐,不安,不知道哪天就这么闭上眼再也醒不过来,情绪多次失控。
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去做啊,我还那么年轻,所以我也干过很多不想让自己遗憾的傻事。
但是最后还是发现,不管我做过再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经历的,我都不会有多开心,而且想做的事永远都做不完,这只会让我更加惶恐不安。
和自己在乎的人去做一些很平常的事反而会很高兴。
不可能人人都是圣女,当行将就木之时,谁会希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离开?
而且身体和精神上都在遭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死之后爸妈会不会很难过呢?
他们老了谁来照顾?
我还有那么事没有经历过啊,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吃,我还有很多风景没有看,我还没有学会画画,我还没有养过一只猫,我还没有穿上婚纱,我还没有生下自己的小孩子,我不想死。
害怕自己不能再多看他几眼,害怕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全都消失掉,害怕自己一个人面对不知道何时突如其来的死亡,害怕自己要去适应没有他的生活。
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平淡的接受了。
因为再怎么反抗也是无力的,我们不知道哪天就会死去,只要在用力活着的每一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有时候一直在想,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那些让生命发光的时刻,为了那些可以恒久记忆的时刻,那些在老去之后,储存在记忆中可以时不时翻看的时刻。
那些由琐碎的片段串联成的故事,就是值得我们或长或短的舞台剧,活过的证据。
Tessa知道自己的死期。
谁又不知道自己有深埋黄土的一天。
如果没有明天,如果没有疾病和死亡。
我们是否还会重复和今天一样事情。
是否还会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为了一个擦肩的背影驻足。
是否还会再次抬头,仰望白云漂浮的湛蓝苍穹。
是否还会在节日时对父母说声我爱你。
是否还会对那个错过的人说,从认识你的那天起,从来没真正爱过其他人。
Tessa知道自己要去做哪些事情。
做爱、嗑药、出名,日出日落、触犯法律,可能这是每个青少年心底的小小罪恶,是每一个社会道德被控制者的潜意识中的阻抗情绪。
总之尝试它们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不论偷窃是否成功,父亲是否同意带男友回家过夜,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因为她还活着。
或许有些事情到最后还是没有做完,to do list中还要加上一件一件又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在这期间,她不是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妙时刻吗?
她遇见Alex,她呆在树林中高高的枝桠。
她跳进冰冷的海水,她在害怕的时候投进温暖的拥抱。
生活的铁圈一环套一环,我们不是魔法师,不能够将其轻易地拆卸开来,而生活却变了新奇的魔术,将世界变小,将生存之美变得无处不在。
Tessa的任性裹挟在生命消逝的悲哀中。
她比谁都要透彻。
她知道Alex不能、父亲不能,谁都不能挽救她的生命。
她知道不论她做了怎样的事情,父亲都会一直在她身旁。
她珍惜朋友的新生命如同忘记自己的生命。
生存和繁衍,当最原始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她的青春定要展现最勇敢的求生训练。
活在当下。
半个青春期的座右铭一直支撑着每一次没有希望的路口。
比前半个青春期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逃进未来更为积极的,认清未来也是当下的将来时,相信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活在当下。
未来是每一个今天的累积。
活在当下,即使没有明天,是遇见今天的你,让我走向明天。
活在当下。
即使没有明天,我们依然爱着
故事的本身就充斥了一种死亡即将来临的氛围,不喜欢,有种因为和所以的感觉但其实对生命来说,每一天都值得被尊重。
只是大多数的人可能不会有tessa那么幸运,所有的临终前的梦想都被实现,爱她的家人,以及男朋友。
最开始知道血癌这个可怕的名字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觉得生命原来在我们之间是那么的脆弱,初中的同学,小飞,高高的个子,大大的骨架,不太好动,皮肤有点白,但是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生病的模样。
从知道她生病开始,到生命结束,短短半年的时间,对于我们还活着的人,遗愿清单远远比不上梦想清淡,生活在梦想里,比生活在对死亡的打卡里要好无数多倍。
活在当下
Momemts.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Each one a journey to the end.Let them go.Let all them go.Life is too short.Now is good.tessa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片段构成的,我们要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建构自己,让自己的下一个片段更加美好,过去的片段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不能沉沦与此,改变自己,让美好在下一秒发生。
周日。
南京。
橘园宿舍。
有点套路的励志电影。
难以苟同死前就要去偷东西之类,难道没有其他体验新生的方式吗?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另外一个人,Ta放荡不羁,肆无忌惮,渴望无限的爱。
如果一个人学会好好爱自己,其实就不需要太苛求别人的爱,那生命中是不是也少了很多牵绊?
不在意,不奢求,就是淡漠吗?
但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坦荡?
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比Tessa好到哪里去吗?Tessa骨子里透出了我们正常人,没有“病”的人拥有不了的勇气与安静。
我们生活在大都市了,金钱,物质,欲望,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能从任何一个真善美中找出丑恶,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伪装自己,隐藏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一些无关紧要不开心的事。
确实,那时候在学校看到一些关于社会上的一些文章与抱怨。
抱怨现实有多现实,梦想有多空洞。
我当时只是撇嘴一笑,打心底里不接受这些,视他们为行尸走肉,没有梦想,没有目标。
而现在的我呢?
在社会上我怕别人问我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在社会上我更怕做错事。
而我好像已经把以前自己珍视的一切抛在脑后,去追求金钱,权利。
而今天我也是偶然才看到这部电影的。
一个“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的父亲,一个“如果被放在当今社会会被看成是一个叛逆,无可救药,自暴自弃的小女孩”其实她比谁都会做自己,其实她拥有一切力量,其实她比谁都会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她比谁都善良。
只是她的时间不多了。
跟love crazy的画面感好像 还以为这部也是圣丹斯亲睐的作品 不喜欢这种绝症患者总觉得全世界都欠TA的基调 但是最后Adam去校园开放日回来之后经过冲突才让Tessa看清现实 重树三观 这里的对话 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I'm coming back as somebody else. 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 what you're studying.- And 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at first sight. Again.
对弟弟一直“你死后…”的问题报以微笑,却对别人所有善意的询问揶揄抵触。
一个性格倔强的人得了不治之症,往往更多的是想不被人区别看待。
被陌生人当做天生弱者对待是一个要强的人最无法接受的。
所以只想上床的渣男并不一定反感,但如果是因为知道病情而变得细声细语一定会转身跑开。
Tessa对一切因病而带来的不同都嗤之以鼻,所以电台直播中她拒绝成为有病的弱者,也拒绝成为抗争的强者,她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女孩。
这个女孩幼稚,将吸毒偷窃当做活过的证据。
这个女孩固执,烧掉自己的过往,毫不留恋,也不让家人留恋。
这个女孩自私,从不顾及别人感受,哪怕是如此爱她的父亲。
有人说这部电影矫情,其实不然,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一个将死的病人,无论是高大上真善美的“我要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益的事情”,还是破罐破摔的“我就看谁都不顺眼,我就要别人跟我一起痛苦”才都是矫情。
而Tessa的时而不羁,时而温柔,才是这个年龄,这个状况的人该有的心理波动。
Tessa对Adam的好感,源于关系里她的主动。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她去他院子里烧东西,第二次是她看见他从车里搬东西主动打招呼,第三次是她去车库找他,他正在修摩托车,第四次她看见他和朋友吃饭,短信给他。
虽然是Adam扶起晕倒的她,带她去森林醒毒,带她去悬崖聊天,他骑摩托载她赶海。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Tessa主动找他。
虽然本质上被照顾的还是Tessa,但依然足够满足她不喜欢被别人要求的偏执。
流血的一场戏足够震撼,妈妈的手足无措,Adam的呆若木鸡。
王子冲入屋内不是上演英雄救美的戏码,而是呆呆的站在那里。
而妈妈能做的也只是呼叫救护车,并且无法给医生提供任何信息。
你们也爱她,但爱无法在这个时候提供任何帮助。
你们会希望爸爸在这里,他会知道怎么处理。
而这是用他全部的生活换来的。
这部电影并没有声嘶力竭,却让人感同身受。
不管最后陪着家人吃饭、抱起闺蜜孩子的长发Tessa,是现实中的她,还是飘回的灵魂。
至少我们看到的结局还算美好。
花絮:1.Jeremy Irvine因本片拒绝了扮演《饥饿游戏》主角'Peeta Mellark'的邀约。
试想如果他出演饥饿游戏最起码在身高上和Jennifer Lawrence般配的多。
2.本片根据Jenny Downham小说《Before I Die》改变。
3.Naomi Watts原先被考虑扮演本片中的妈妈,后来Olivia Williams取得了这个角色。
对于妈妈这个角色Naomi Watts还是太漂亮了些。
《活在当下》是改编自Jenny Downham的小说《我死之前》。
女主角泰莎自十一岁的时候就被诊断患有白血病,而且被医生确认为不治之病。
泰莎决定放弃治疗。
在四年之后,她的父母已经分居,她和父亲、弟弟一起居住。
还有她最好的朋友Zoey一直陪伴着她。
泰莎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列了一张死前任务清单,里面包含了各种冒险,第一件事情就是have sex,Zoey说这件事情会让泰莎感觉重获新生,但是和一个陌生人发生第一次关系,泰莎无法接受并临阵脱逃。
回到家里,泰莎的父亲总是过于紧张,想要掌控泰莎的一切。
而泰莎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不断麻痹自己泰莎只是得了小病而把泰莎当作一个正常的小孩,并不怎么样关心泰莎。
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泰莎认识了邻居亚当,亚当的父亲在一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去世,留下满是伤痛的他和母亲一起居住。
亚当对泰莎一见钟情,并且愿意陪泰莎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开着摩托在马路上狂奔、在深夜的海里游泳等等,他们终于成为情侣。
虽然这段感情一开始遭受到了泰莎父亲的反对——亚当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小伙子,不可能一直照顾越来越弱的泰莎,时间久了泰莎会对亚当产生依赖,但是亚当还要过正常的生活,亚当离开了之后会对泰莎产生致命的打击。
但是亚当用他的真诚他的爱打动了泰莎的亲人,他可以陪伴泰莎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另一方面,Zoey意外怀孕,并且和男朋友告吹,她打算把孩子打了,但是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泰莎十分反对,因而两人大吵一架。
过了许久,Zoey主动和泰莎和好,并告诉她自己怀的是一个女孩儿,她打算生下来。
泰莎十分激动,想在生命结束之前成为第一个怀抱孩子的人,然而还要五个月。
泰莎一再坚持,也没有等到那个时候。
泰莎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倒霉,生命蓝图还没有展开,就要结束,一整个花季都在医院的味道中度过,所以她有无法抑制的一种全世界都欠她的想法,因而她做恶作剧,她刷爆信用卡,她对一直陪伴她关心她的爸爸态度恶劣,她对漠不关心的妈妈没有丝毫好感,她挥霍亚当对她的爱,要亚当陪她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并且不允许亚当离开。
但是亚当在陪泰莎经历这痛苦的一切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的伤痛在慢慢治愈,亚当准备恢复自己的学业,去上大学。
知道亚当要回学校的消息后,泰莎几乎失控,质问亚当为什么没有告诉她?
亚当说“因为留下来的是我,留下来独自生活的是我”,泰莎说“你怎么会怎么敢为自己被留下生活而感到难过?!
”,亚当说,“这步就是你希望的吗?
希望我继续生活下去。
如果不是你,我不敢去任何地方参加任何事情,我只能浇浇花种种菜!
”就在那么一刻,泰莎接受了她真的要离去的事实,开始关心亚当、父亲、母亲和弟弟在她去世之后会怎么样,开始照顾他们的感受。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就让活着的人少一些伤痛吧!
生活总是被琐事缠绕,无法抽离。
当重大的人生事故降临之时,我们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何其短暂,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我们活在当下,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想将来,不念过去,做现在能做的最好选择,让这些最好的选择铺设为一条即使现在死去也不会遗憾的人生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宽容一些,分一些爱意给周围的人,也许正在被某种痛苦缠绕的他们会感受到我们的一丝善意与温暖。
(有点事情,写的有些急躁)
i like the word &#34;again&#34;
女主角短发时有一种病态的美感
我是冲着我的下任女神候选人去看的此片,剧情、表演、导演、剪辑对扔一边去吧,候选女神加油!
儘管對比小時候的Dakota她明顯長殘了,但這個短髮形象其實挺好看。
男猪脚的个性真是够狗血的...
隔了差不多一年看这部在电影院被预告片秒杀的片儿(主要是被范宁的头发秒杀)短发仍然没有剪成。全片都觉得有点太作,不过后来爸爸哭出来喋喋地说i cant help you, i dont want you leave....我竟还是流泪了0 0 感觉英国电影要么就是很特别 要么就是[自认为很特别]。。
我们的生活是由一连串的时刻组成的,随他去吧......画面拍得像独立的一张张图片......
if &#34;the fault in our stars&#34; is ever gonna be filmed, hope fanning could be in it. nice accent learning
我都在想我弥留之际是不是该做点疯狂的事 活在当下才是正确的时候态度
老套路了,以为是亲情片结果又是爱情片。人生是一连串的片刻
moments,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just let them go!公交车上那段很梦幻。
Our 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
狗血的故事,长残的女主。
剧情相当俗套,手法也毫无新意.幸好男女主角看着都蛮顺眼加上无意中又见到了女神Effy.....三星吧~~~
let go
01&#39;21&#39;15 翻箱倒櫃 -- 結局
是不是快死了就一定要做各种不负责任肆意伤害别人的事情?至于吗。离开的人固然很难受但是被留下来的才更加痛苦吧。女主对男主说你不能拯救我的时候我就想问一句,他凭什么要拯救你?
范宁的新形象给人以惊艳。虽然是屡见不鲜的题材与故事,不过情绪拿捏的很好。摄影和音乐十分出色。最迷人的依旧是那些美好的青春的浪漫,最动人的依然是生活中细微的闪光点,以及带给我们平静思考的生命的诗意。
英国电影里面的服装,音乐和风景是其它地方的永远也学不来的。男主在整个世界都印上tessa的那一段简直猛戳泪点。范宁长大了,她没有长成其它童星那标准美的明星脸,但那双蓝色的眼睛实在太美了。
死前来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