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Oaza,The Users,Korisnici,Oasis
导演:伊万·伊基奇
主演:Marijana Novakov,Tijana Markovic,Valentino Zenuni,玛鲁莎·马耶尔,戈兰·波格丹,Draginja Voganjac,Sasa Strugar,Milica Djindjic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荷兰,斯洛文尼亚,法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20
简介:在智力发展障碍青少年疗护中心里,玛利亚(玛鲁萨·马杰尔 Marusa Majer 饰)遇见了德拉加纳,一拍即合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彼此生命力最重要的伙伴。当一个名为罗伯特(戈兰·波格丹 Goran Bogdan 饰)的男人出现在了两个姑娘的世界里后,她们双双无法自持的坠入了情网。这段三角恋情给玛利亚和德拉加纳之间的..详细 >
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失眠的故事,没想到是一个关于睡梦的故事。
就特别早期达内的那种风格。特别狗血的故事用很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手持摄影怼着后脑勺一顿拍的那种。闷是够闷的,但是情感聚焦的方式比达内可差太多了。问题就是在于智障人士也有他们的行为动机,他们的智力可能还停留在儿童阶段,但是儿童的行为动机也是可以理解和解释啊。所以这个片子有很多不合理的情节我觉得是难以用特殊人群糊弄过去的。
东欧电影总有点时光停滞的感觉,很多纠结、愤怒和疑惑被埋藏在过去,好的东欧电影基本都是靠挖掘这些东西出彩,这次这个也大致相同,虽然描述的是所谓的智障残疾人的痛苦,但本质上是一种对威权形态下个体被压迫而发出的绝望喊叫的再次表述,嗯,理解理解,但述我直言,你真的没探索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手拉手自杀,这不叫反抗成功。
随便看看1弱势者的精神世界
前半部分有点沉闷,从女二突然把女一的头磕在镜子上的时候…吓到我了,感觉整个场子里都倒吸凉气
又臭又长又装逼,专供各大电影节~
#4thPYIFF#凝视伤疤背声嘈杂,血液汩汩流淌之时,又空余风过草坪的轻响哗啦。还挺喜欢这些视听上明暗、噪哑之间的变化对比的。它进入边缘人物的起点也挺好的,是去简化的,抛除多余信息回归本体的还原,但终点又不行了,转了一大圈又回到身份注定的宿命论
3.5
一开始很难进入,后面渐渐理解。他们无法完成表达,却对爱的人有着深深的情感却无能到达,无法决定来自这个世界的限制和要求,如同永不休止的噪音一样,只有选择割腕来等待相遇。智障群体的权利和他们不被理解的行为已不那么重要,而是他们写满秘密的脸庞。
最直接想到的就是德勒兹的自然主义冲动-影像理论
如果脱离了社会性,他们真的是一对幸福的亚当夏娃!
一個三角戀故事,能感受到每個角色的內心,明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劇情走向挺清楚的。不過有些跟鏡頭實在晃的太厲害了,看著頭暈...
三角爱情 题材很新颖 剧也是不错的很喜欢 值得去看一看
极具社会人文关怀色彩的欧洲电影, 智障青年的割腕者同盟。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向往自由,不愿意被囚禁,他们也有真挚的感情,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其实觉得电影中欧洲残障人士疗护中心的生活条件还是过得去的,看完对比一下最近看到的新闻,河南某村里的老头娶年轻智障女孩,女孩在哭母亲还在边上笑。很无语不想再多说什么。
《绿洲》,我特么,除夕夜看这个割腕那个割腕的一部电影……吓人。电影里的智力发展障碍青少年疗护中心也奇奇怪怪,怎么会强行拉人去堕胎,然后强行安排男方和别人约会相亲拆散他们,太……
绝大多数时候都沉闷到平淡,但却有着一个雷霆万钧、闪耀着光华的结尾。
全程闭眼,晕血慎看。
还是不太能接受完全用智力残障人士拍这么自虐抑郁的片子,虽说国产片也有过好多这样的配角,《第八日》还拿到并列戛纳影帝。三角恋三段式三视角,有几幕低照度下的视听风格尚可,导演真不如把片头介绍欧洲这类疗养中心历史的胶片素材再好好整理出一部纪录片。第四届平遥影展卧虎单元。
他们剥夺我们相爱的权利,成为母亲的权利,甚至为我们安排必须相爱的人。他们说是关怀,从来都在把我们当工具。爱是可以忍受刮盘子的噪音,忍受他在派对与别人共舞,忍受他不发一言,只要他从背后捂住我的眼睛。手腕的伤疤已经愈合,破碎的镜子已经贴补,我们终于兑现三个人的诺言,在沙漠里找到绿洲。
神妙小組隨機選片觀影系列,搖擺不定的手持鏡頭看久了我很暈,演員是真選用了智力障礙人士去演繹這個「愛情故事」,透過特殊人群著重刻劃人性和動物性的不同到底是真實的關懷還是另闢蹊徑的奇觀?(以奇觀視角解讀整件事非常之惡)智力障礙群體的情感反應原本就without filter愛恨分明得粗暴野性又純樸,人類社會用「文明」「正常」操縱人、刺穿人,而與其標準不符的少年人用自我毁滅證明沒有肉體碰觸的暴力和打壓也屬mental abuse唯有墜入黑暗但溫暖的死亡之中才屬於能被看見的反抗,傳遞他們真正的意見竟要透過暴烈形式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