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老男孩

Oldboy,原罪犯,复仇(台)

主演:乔什·布洛林,伊丽莎白·奥尔森,沙尔托·科普雷,塞缪尔·杰克逊,迈克尔·因佩里奥利,庞·克莱门捷夫,詹姆斯·兰索恩,马克斯·凯塞拉,琳达·伊蒙,埃尔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老男孩》剧照

老男孩 剧照 NO.1老男孩 剧照 NO.2老男孩 剧照 NO.3老男孩 剧照 NO.4老男孩 剧照 NO.5老男孩 剧照 NO.6老男孩 剧照 NO.13老男孩 剧照 NO.14老男孩 剧照 NO.15老男孩 剧照 NO.16老男孩 剧照 NO.17老男孩 剧照 NO.18老男孩 剧照 NO.19老男孩 剧照 NO.20

《老男孩》剧情介绍

老男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3年,粗鲁张扬的男人约瑟夫·杜森特(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在深夜遭人绑架。当他醒来时,发现身处一个完全封闭的房间。每天有人按时送来一成不变的饺子,却没人告诉他为什么将其囚禁在这里。他愤怒、沮丧、绝望、哀伤,通过房间里的电视机,得知前妻堂娜·霍桑被人残忍杀害、年仅三岁的女儿米娅被人收养的消息,而自己则背负了杀人犯的罪名。万念俱灰的约瑟夫求死不能,为了女儿他锻炼身体,试图从牢笼中逃脱。漫长的二十年过去,体格健硕的约瑟夫又意外地被人释放。他求助于好朋友恰吉(迈克尔·因佩里奥利 Michael Imperioli 饰),并得到了美丽女孩玛丽的帮助(伊丽莎白·奥尔森 Elizabeth Olsen 饰)。 约瑟夫靠着仅有的线索追查自己被囚禁的原因,而他也终于逼近那个可怕的真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阴守忍者美杜莎双重躯体危险思想的自白淑女之家八卦宗师怪物事变马大帅2慢行列车枕刀歌之尘世行翡翠凤凰柯盼旅馆民王R最佳时机魔法老师开国元勋朱德异邦人:无皇刃谭鬼马狂想曲新难兄难弟之湘军进城暗芝居第十季心远逃跑猎头灰与幻想的格林姆迦尔OVA同路前行悬案密码4:64号病历她们的孩子三个孬家伙神探飞机头3创:战纪

《老男孩》长篇影评

 1 ) 特地看了两个版本的对比

昨晚本来觉得《辛德勒的名单》太虐心想看一个轻松一点的,便冲着剧情动作的标签看了《老男孩》,没想到,即使是被评价为翻拍后口味轻了不少的美国版本,也如此地虐心。

今晚紧跟着又看了原版的《老男孩》,韩国人得版本更走感情,意境的路线,而美国版则是更加逻辑和注重场面。

韩版的音乐对氛围的渲染给这部片子加了很多分,同时采用大量的主角独白的形式来展开故事,以及很多预言类语句及《论文》引语的运用,还有蚂蚁幻觉的运用给全片蒙上了一点神秘的色彩,反派作为中学故事的直接参与者也更符合如此深重的复仇之心。

父亲和女儿的相爱是因为安排,催眠,这个乱伦是外力促成的,而反派的乱伦是自然产生的,虽然受到世间伦理的排斥,但是在音乐和画面看来,创作者对这段爱情是承认的,但是从男主口中反复的你的儿子也是你的外甥等言语来看,影片里也存在对这种乱伦爱情的纠结。

而韩版的结局,长舌者在乱伦的无限痛苦中自己剪断了舌头,却最终在催眠中得到了解脱,与女儿最终在一起了。

再回想片头片尾强调的一句话“纵然是禽兽,难道就没有生存的资格?

”,这也是创作者对乱伦的一种默许,纵然是孽缘,但真爱是可以存在的。

另外纵观整部电影,两个复仇者都是因为爱情,与姐姐的爱情,与妻子的爱情,与女儿的爱情,这些爱情,凄凉而美丽。

而美版的影片则是重新整理了整个逻辑线索,整个故事显得更加连贯,符合现实。

撑伞女子作为了整个复仇的线索引导,对男主不认识女儿的原因也解释得更加详细,男主与女儿更像是在安排的相遇里因为血亲的缘故产生了感情,只可惜完全没有想到是父女的可能性而落入了反派的圈套。

整个电影一步紧扣一步,非常连贯。

而影片中对男主被囚时压迫处境的表现,则更多是通过一些现实的表现,动作来体现了,比如老鼠,以及练拳的血红的绷带和用血涂鸦的枕套。

而美版的结局则少了男主心里防线全面崩溃以致放弃尊严自残的行为,只是通过哀嚎来表现其痛苦,结局里却是更突出反派对于自己复仇成果的欣赏,音乐响起,反派张开双臂,拥抱自己倾其所有打造的复仇的结局,如欣赏自己亲手做成的艺术品一般,表情里有享受,更是一种解脱,终于从复仇的阴影里面解脱出来的快感。

让人响起《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变态警官。

最终男主回到囚禁自己的监狱,女主在无知中安然生存,暗示自己一个人抗下所有的罪与罚。

从美版的情节,包括反派父亲与其姐姐乱伦恋情的匆匆带过,反派一家的悲惨结局,以及最后与韩版颇为不同的男主离去等情节来看,创作者或者美国文化里对乱伦行为的极度排斥,已经毫不顾忌其中是否有真爱,完全是一段孽缘。

相对起韩版对爱情的突出,美版的《老男孩》则偏向了亲情,反派因为惨遭灭门而复仇,父亲因为对女儿的亲情而复仇,男主写信的对象是女儿,重拾求生欲望是为了女儿……或许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种爱和之后乱伦伤害的巨大反差来体现这个悲剧。

其实两个版本还有一个区别是囚室里的画像,韩版的是一个凌乱的头,写着笑则所有人赔笑,哭却一个人流泪。

而美版的则是一个嘻哈黑人的形象。

韩版的囚室营造恐惧压抑的氛围,而美版略带嘲笑以及对人性的践踏。

这也是韩美文化差异的体现。

最后关于两部电影的共性,也是剧情里最没有更改的本质,便是这场复仇。

“回答错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错了问题,那就永远得不到正确答案了。

”男主从被关进去,便一直疑惑自己被关的原因,出来之后再加上反派的如若能答上两个问题的引导,更是没有去想自己本该被囚禁一生,却在15年后出来的原因,其实这话也同样地在告诉观众,复仇不仅仅如此而已。

 2 ) 最佳复仇者大奖得主-大反派

我没看过原版,不过这种报仇方式还真是奇葩,也很是完美,完全达到了身心的完全契合。

剧中两个男人都是受害者,也都是反派,我不知道以一个什么态度看待他的行为,不过一个明明白白从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仇恨的缘由,而另外一个却直到最后才明白。

看完之后明白一个道理,摧毁敌人的肉体真的是弱爆了,真正的狠人,是要摧毁敌人的灵魂。

一个是以绝望的复仇支撑着活下去,另外一个是以希望的复仇活下去,都活得不容易,最后两人都被绝望笼罩,不过一个自杀了,另一个生不如死的禁锢自己。

忽然觉得两个复仇的人都很“善良”,都非常的“脆弱”,强悍的都只是外在表现,内心早已经支离破碎,甚至忍受不了自己所犯的罪行却仍旧在犯着罪行。

乱论是被唾弃的,但是大反派确实希望通过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进行复仇,主角虽然镜头最多,但我却认为大反派的内心才是最大的亮点。

大反派是一个可怜人,整个家族被唾弃,活在痛苦之中,生无可恋,身为富二代,要整死一个落魄仇人简直太简单了,但是他的复仇方式升华了,充满了文艺范。

猛然间想到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功“斗转星移”。

 3 ) 我就专门开一个评论回复短评点赞第一那位瞎子

另外附赠给给他点赞的好几百号瞎子估计您也没用过IPHONE吧?

不然您不知道苹果手机锁屏上滑动条上写着“滑动来解锁”?

不知道来电话的时候滑动条上写着“滑动来接听”?

他没用苹果手机还不认识字吗?

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似的睁眼瞎?

还是弱智到根本不理解滑动接听的含义?

本来想给三星,看在你和这么多逞大能的神仙的份儿上,我多加一星。

 4 ) 漂洋过海的象棋大师

在文学、戏剧和影视领域,有一种著名的情节布局方式,名为“象棋大师(chessmaster)策略”。

它的含义是,两方相对抗,其中一方如同一名技艺非凡的象棋大师,能准确预料和引导对手的每一步行动,直到令后者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局。

显而易见,只有当布局者的段位远高于入局者,该策略才有水到渠成的可能。

这一设定在古典推理文学中很常见,侦探已揭破真凶面目,但苦无证据,于是布下陷阱,待疑犯自投罗网时,抓个正着,便是初级的象棋大师策略。

卫斯理的科幻小说《玩具》有一章,讲主角逃出机器人基地,一路虽艰难重重却也有惊无险,后来得知全是机器人安排他作的秀。

电影《偷天陷阱》(该片英文名直译是“诱捕”,非常贴切)中入局的是偷窃高手肖恩·康纳利,大施瞒天过海的神通,反而摆了警察一道。

这敲响了伪大师们的警钟——智商、装备、外形魅力样样不如对手的,就别玩这高端游戏了。

说了这么多,还是来看《老男孩》。

由于朴赞郁的韩版蜚声国际,大部分观众对故事已不陌生,同样描述了一场受害者视点的象棋大师策略布局。

如果《偷天陷阱》的神偷是成功者的楷模,那么《老男孩》的坐牢男就是失败群体的典型。

但下文我尽量少提及韩版,因为这两部影片在风格和技巧上的重叠之处非常少(除了搏斗长镜头和闪回“跨时空相遇”等表面的观察),就像当年港版《无间道》和美版《无间道风云》,一个典雅,一个粗犷,除了情节设置,不具太多可比性。

美版《老男孩》的开头毫无闲笔,集中塑造了主角乔·杜赛特的性格。

他傲慢,暴躁,刻薄,自私,毫无责任感,言行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智商不低,情商拙计,往往是老二一动,脑子就不好使了,要命的是偏偏自以为是大情圣。

虽然面上老带着犬儒的笑,其实镜子里的大肚囊,深夜买醉的狼狈样,已经出卖了强撑的自信。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根本没人看得起他,枉论喜欢他。

那西装革履、闷骚发型装点的,是一个被掏空了生命意义的躯壳。

这个令我们嫌恶又有点同情的男人,刚刚因为好色失去一单生意,在街道上跌跌撞撞,被一个撑雨伞的女人勾搭进了小旅馆。

这一进去就呆了20年,陈腐的饮食,单调的娱乐,匮乏的沟通(连和老鼠做朋友也不得),令他挣扎在求生和求死的心理钢丝上。

直到目睹妻子遇害、自己蒙冤的犯罪节目,电台对幸存的女儿的追踪报道,才萌发忏悔的念头与复仇的动力,努力健身,从格斗节目、暴力电影学习战斗技巧,并策划起类似《肖申克救赎》的逃狱。

这段除了刻画杜塞特性格、心态的轨迹,还浮光掠影地交代了美国历史。

与现实的联结,为故事增添了可信度,毕竟乔什·布洛林在片中并不像老了20岁。

等到“越狱”成功,他的复仇决心十分坚定,只为在电视上多看女儿一面,昏倒在催眠气体中。

再次醒来,已是自由人。

此处是幕后的“象棋大师”第一次显山露水,没看过韩版的观众一定会猜度不已。

出狱后的第一件事,是彰显了他积极健身的成果。

赤手空拳干趴半打橄榄球运动员,放在现实里,泰森都不敢说有把握。

一顶雨伞令他与救助站的年轻女子萍水相逢。

巧的是老友还在开酒吧,有情有义,窝藏援助。

幕后人也第二次卖弄神秘。

饺子店成了杜塞特追凶的基地,这里卖了个视觉把戏,画面中的饺子金黄饱满、做工精致,会引得观众食指大动,但杜塞特屡吃屡吐,将我们带到他的处境——吃了20年饺子会有多恶心。

循着饺子线索,杜塞特找到了关押过自己的私人监狱。

这里有个镜头相当精彩,杜塞特进货梯前画外传来一声闷响,等他打昏电梯里的人,镜头一转,外面的人早已花了脸,回头一想真叫人心有余悸。

之后血腥度暴增,先是榔头掏脑,然后又对监狱管理施以一种可怕的刑罚,没有大量的血浆和肉块,但逼真无比,绝不适合餐后观看。

刑讯逼供后,是万众期待、致敬原版的长镜头搏斗。

比起韩版,美版的炫技成分更张扬,中间会不停让你思量,这得排练多久,得NG几次才拍出来。

打斗设计淡化技巧,强调职业和业余在打击力和抗打上的巨大差距,杜塞特百打不倒,龙套一砸就晕。

很多犯罪电影都旨在告诫,惹谁也别惹囚犯,他们在牢里啥也不干,整天健身,个个都跟杜塞特那么能打。

身受重伤的杜塞特得到陌生人“好心”救助,愈加引发观众的好奇。

稍后,象棋大师主动现身,向杜塞特释疑,但对真实动机只字不提,反邀他参加一个死亡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女打手在此一显武功,看似十分厉害,但仔细一想,她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优势,女人若镇得住场,哪有必要带枪手。

后来杜塞特与女子二度交锋,也证实她并不那么难惹。

编导在剧作上很精细。

乱伦的激情戏是另一个观众等待许久的场面,处理地并不惊喜,类似一般限制级影片的套路,比如《炸弹专家》的史泰龙和莎朗斯通。

但此处提出了一个可怕的暗示,即爱情是可以被人为“安排”的。

韩版剧情有一个“催眠”的由头,主角属于“身不由己”。

我们的认知一般靠近《绝代双骄》——煞费苦心拉兄弟俩的仇恨,仍无法阻止他们结成莫逆——因为我们对人性有信心。

然而美版《老男孩》旨在展示,真情实感的确被人工干预了,甚至在得知真相后仍旧割舍不掉,这便十分令人胆寒。

我认为,这是美版对韩版修改中,最成功的一点。

之后就是顺藤摸瓜的侦查和最终摊牌。

此处有另一个技巧简单、内涵丰富的长镜头,蒙受耻辱的父亲手持猎枪,冷静而有条不紊地逐个杀死家人,最后饮弹身亡。

这个类似《月光光心慌慌》经典镜头的处理,透过父亲的主观视角,叫人直观感受那颗理性之光熄灭之心。

比起韩版,本片的结尾较克制冷静,癫狂得并不出格,剪舌头的细节也被嫁接到了别处,但仍能感受到那声声嘶吼的震撼。

优秀的悬疑电影,不会因悬疑揭破而失去乐趣,希区柯克的杰作都是值得一看再看的。

《老男孩》的故事可以在很多地域上演,无论是加了泡菜,还是飘着汉堡和煎饺的气味,都一样很有吃头。

(文/方聿南)

 5 ) 只说动作戏!

韩国原作动作戏,牛逼是渐进的。

我个人觉得韩国版,好看的动作戏就两场。

韩国版1.挑衅混混试拳脚吴大秀在禁闭室撸管也练拳。

15年的想象训练,到底有没有用,吴大秀也不知道。

刻意找小混混试拳,挨了一脚躺地上感受人世的质感和情怀,感人至深。

起身后简单几个动作,潇洒痛快。

下手不轻不重,只为试拳,并无杀意。

一个俯身飘拳便到了鱼缸前。

可见流派是轻盈技巧派。

2.走廊群战古惑仔这段长镜头动作戏无敌。

当初徐克看完,都激动的问朴赞郁是如何拍就如此杰作,有没有人受伤之类粉丝向问题。

比如吴大秀背上的刀是怎么搞的?

其实吴大秀背上无刀,那是CG特效。

在那长镜头前,朴赞郁还尝试了他熟练的花样混剪。

虽眼花缭乱,但震撼力比长镜头版本那是差远了。

接着再说贯穿各个海报的榔头。

吴大秀看到一群小弟,扔下刀子拿起榔头。

他觉得,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敌人,击倒便可,根本不需下杀手。

于是从榔头打到空手,都是务实的拳击打法,击倒便可,普通打架而已。

结果打的气喘吁吁,电梯门开,又是一群小弟。

电梯门再开,吴大秀笑着离开。

黯然昏倒在街头。

美国版1.球场力挫榄球员乔悲催,刚从箱子爬出来,就看到拿着把韩国老男孩致敬版太阳伞的女人,这就不叫暗示直接是明示了好吗!

那肯定得追啊,于是追啊追,就到了橄榄球训练场!

球员很绅士了给了乔一击青春侧拳。

可是,乔下手就是狠招,只捣咽喉就将青春少年击倒,接着撩阴脚命中前来救援的队友,再接着踩断另一位青春少年的脚腕。

这里,展现的是乔的阴狠,以及,力量。

是的,美国版老男孩,乔不再是技巧派。

而是阴险力量型选手。

在打斗中,大男人被打的飞起那是常态。

可见美国人果真不讲仁义礼智信,复仇道路上的一切,都要毫不留情的挫灭。

2.旧屋轰杀嘻哈众我一直很期待,那场牛逼闪闪的长镜头走廊打戏,如何翻拍。

好么,看到了我懂了。

美国版把长廊打斗分成了两部分,可以简单分为榔头篇和拳头篇。

榔头篇里,力量型果真够威。

敌人的击打是无效的,复仇的铁锤直接敲翻轰爆嘻哈混混。

拳头篇里,乔不光展现了威猛的拳力,还夺过小刀直接贯穿敌胸膛,球棒直接爆头。

我想,他的战斗力,此刻是胜过吴大秀的。

秒杀完一干废物,忽然有人冲过来给他背上扎了一刀,乔此时才呻吟着走下楼梯,货舱门开(不愧是美国!

一切都大!

),再来一帮嘻哈青年。

货仓门再开,一把尖刀穿胸而过。

嘻哈青年倒下,乔却爬出了货仓......单看动作戏,美版也算上成。

只是缺了细节,太过凶狠了......

 6 ) 老男孩

选好“老男孩”,这部电影就成功了一半。

老男孩的气质比较特殊,他是中学时代的万人迷,又是二十郎当岁的颓废酒鬼,还是迷人的中年大叔。

斯派克.李选了跟崔岷植各方面都非常接近的乔什.布洛林,我脑海里还浮现不出更合适的演员。

如果这个故事放在中国,姜文倒是挺适合。

《老男孩》的主题是复仇,故事的转承就是新仇加旧恨的不断更替。

相较于朴赞郁偏重展现变态的心灵扭曲,斯派克.李则用美国人更熟悉的弗洛伊德心理学把这个复仇网络编织得更加严密。

但正是这种心理上的严密,暴露了行为逻辑上的缺陷。

小女孩爱上萌大叔,这需要太多的偶然拼凑起来,即便有再多的心理暗示,依然很难让人相信小女孩能够在一个颇为尴尬的情景下对萌大叔一见钟情,往后的行为逻辑都像是萌大叔欠了小女孩钱似的硬来。

斯派克.李的改编不功不过,电影源自故事本身的精彩。

某种程度上讲,通过人为控制生活环境这样的方法搞心理植入,要比某个时刻来个颇具东方神秘主义的催眠这样短平快的方式,难得太多太多。

 7 ) 只为展示社会和人性的恶

叫这名字的电影似乎有好几个版本,我看的这部是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的,能够被翻拍,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故事有吸引力。

有点重口味,想起了尼古拉斯凯奇的《8毫米》以及皮特的《七宗罪》,看完后都令人挺不舒服的,不明白有些导演为何会对变态的犯罪发生兴趣。

故事挺吊人胃口的,一个落魄中年男人忽然遭遇神秘绑架,然后被囚禁20年,期间妻子被奸杀,女儿不知所踪,然后又忽然被放出来了,自然要查明被囚禁的原因以及妻子的死因女儿的下落……。

然而,结局太令人崩溃了。

整体质量中等偏下,演员表现一般,故事呈现得悬疑感不强,尤其是其中的武打部分,欧美的武打跟中国的比起来太小儿科了。

不建议看,别平白无故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8 ) 抛开原版, 总体上还是一部剧情紧凑的悬疑片

虽然对于韩版的老男孩早有耳闻, 但可能是出于对韩国电视剧那股子矫情印象的排斥, 所以一直没看。

听说翻拍了美国版, 昨天刚去影院看了。

得出了比较直观的感觉是还不错。

既然是翻拍, 导演既要延续原版在剧情上紧张的氛围,和人物刻画上的张力;还需要结合本土文化, 能让本地观众理解影片意义。

晚上回家又把原版也看了, 觉得这两本片虽然说从剧情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实则没有可比性。

原版的老男孩所关注的更多是关于人性与爱的探讨, 而美版的则侧重于以复仇为轴心的剧情。

首先, 在对于人物情绪的表达上和原版十分不同。

从很多日韩的电影作品中不难看出亚洲人是非常sentimental的, 在情绪和情感的表达与释放上也是相当极致:极度压抑或者极度放纵---我不确定导演是否真的能理解原版影片中亚洲人对待感情的飞蛾扑火, 但是, 不同于原版中男主的独白与在被囚禁是产生的错觉, 美版中更多通过行为与外物来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

比方说在原版中,当吴大秀看到关于自己妻子惨死的新闻时,导演用千万蚂蚁啃咬大秀全身来表达角色那种蚀骨的悲痛, 绝望及生不如死的感受;而在美版中,孤独的Joe与鼠作伴, 抱着用血画着人脸的枕头入眠,更加表达了在复仇成为男主活下去动力之前, 他的精神是被孤独击垮的。。。

由此也不难看出在文化上, 西方人虽然崇尚个人主义, 但实则他们又十分在乎团队合作,并且其内心最害怕的就是被孤立, 被遗弃。。

从类似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就可看出, 脱离集体与文明在西方人眼里是非常痛苦极其恐惧的事。

其次,可能是因为上诉原因注定这是两版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 美版的角色安排和剧情发展更为清晰和简洁, 几乎把每一个出现过的角色都做到物尽其用, 这很符合西方人简单直观的直线逻辑,目的也很明确:我就是要阐述一个故事!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是:撑着黄伞的亚洲女人, 她的角色功能很明确:boss的助手和性伴侣:她参与最初绑架Joe, 放他出来, 以及时刻伴随老板左右。

然而韩版的电影中在这几个环节中放置了不同的人物, 有催眠师, 打手 还有一个想自杀的人, 当然催眠师这个角色在剧情上就已经把两剧区分开来了。

很多人批评说美版的oldboy 没有韩版的深刻, 具有启发性---可能吧。

但是从故事上来说,美版的更加合情合理一些, 男主由于年少的时候目睹了女生乱伦事件并宣扬了出去,使得该女生一家搬离,但由于该父对其子女变态的爱使得一家人几乎被灭门, 唯一幸存的哥哥把这一切归罪于男主, 不仅因为他的长舌, 更是因为他目睹了那不堪的一幕使得一个原本被粉饰成健康幸福的家庭的丑恶变态被暴露在阳光下外出遁形。

因此囚禁男主, 杀他妻子, 培养并利用他的仇恨,来报复他, 让他也尝尽家破人亡,骨肉分离, 甚至设计他与自己女儿发生关系,用男主最不齿,也是害了他全家的乱伦来报复男主。

老实说我不觉得这一家人觉得乱伦是罪, 只是当原本的生活被打破而使得的家破人亡时, 哥哥只能怪罪于那个道出他家秘密的人。

而原版的剧情则更加复杂,其中不仅男主与他女儿的偶遇是安排的, 甚至于两人的的感情与后来发生关系都是在催眠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我倒反而不解了, 既然是催眠, 我觉得主角在知道真相之后的反应,应该愤怒大过于自责与羞耻,毕竟催眠是人为的, 远远不及与他认为的亲属之间产生爱是不堪、可耻的件事所构成的冲击力。

虽然剧中有提到用催眠是两人产生爱情很难, 暗示性爱行为是自发的, 但总有一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在这一点上, 美版就做的不错, 把催眠这段删了,从当哥哥看到男主与女儿发生关系时的表情可看出,这件事超过了他的预期。

由此, 后面男主在真相大白时所表现出来的痛苦不堪羞耻和自责就比较连贯了, 局中局的感觉更强烈!

最后总结, 美版的翻拍在角色处理上没有原版的细致,也没有照抄原著传达的精神:原版中深刻的描述了姐弟乱伦的情节,侧重于禁忌的,不勇敢的爱; 而翻拍的版本中关于父亲对子女的乱伦真是描述性带过, 侧重于情欲, 由此电影本身对于“爱的启发”的精神传达就少了, 相信这也是很多原著党觉得翻拍版本远不及原版的原因之一。

但是正如题所述, 抛开原版电影的包袱, 美版的Old Boy 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9 ) 一部改编和本土化还算成功的恶俗滥片。

优点:有些细节改得好,本土化还算成功。

原作未处理好的细节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比如男主打架背后扎把刀的感受,反派助手由男主而非被反派干掉。

犯罪真人秀的剧情改编的很棒,算是将电影本土化很成功的地方。

处理男主被囚禁二十年的孤独时,加入了类似《荒岛余生》中的排球还有小白鼠的假象伴侣,比起原作的黑暗夸张,这里多了一些可共情的真实感。

男主令人讨厌的地方比原作渲染得更多,反派的复仇变得更加可以共情。

多出来的血腥场景很合我的个人口味。

... ...缺点:剧情走向彻底崩坏,毫无逻辑。

原版的立意全无,只剩乱伦和血浆的精神污染。

自以为比原作更明快炫酷,实际上只是平添恶臭而已。

莫名其妙出现的舌头(对应原作的手)算什么?

逻辑严重缺失!

二十多年女儿不识生父,见到找女儿的父亲而且对方女儿和自己曾用名同名居然不敏感。

女儿的角色是不成立的。

原片父女产生交集发生暧昧靠的是男主多年禁欲、女儿被控制催眠等原因,这些都是反派掌控之中的东西。

而美版里父女暧昧靠的只是女儿对陌生男人自然而然的保护欲和性吸引,反派的计划也太佛系了——剧情圆不回来。

烂俗的双人过肩对话,一段剧情一段对话,每段剧情都还原,但每段剧情的镜头语言和原作相比都太过普通。

———————————————————————————————————————————其实两部电影的故事都猎奇得让人反胃。

但原作至少追问了“禽兽也有生存的余地吗?

”这使得人物的遭遇更具悲剧色彩。

对应了前文“笑则世人同乐,哭则独自哭泣”。

这是主角对造化弄人的反应。

崔岷植的演绎高明至极。

但改编版结尾男主那一抹意犹未尽的微笑让整个故事一下子变得恶俗至极。

全片最后一个镜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这一副打开新世界大门后意犹未尽的碧莲结尾是怎么个意思?

还有,黑人关白人,太“正确”了。

变态大反派英国口音,太套路了。

话说美版反派是父子/女恋,而非原作的姐弟恋。

是怕牵扯到关于美国南方的刻板印象吗?

 10 ) 《老男孩》故事结构存档

剧情结构:(铺垫)迈克粗鲁张扬,整天喝的晕晕乎乎;某天和客户谈项目喝醉,走到唐人街为女儿买中国特色礼物;(转折)天空下起大雨,迈克走进一名唐装女子伞里;(争执)醒来发现自己被关进一所铁皮房间,每天按时送来饺子外,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为什么要囚禁他;绝望,愤怒,哀伤,只能借酒消愁;某日再他被迷晕后,被人采取指纹;两日后,迈克在房间电视机获得,妻子被杀,三岁女儿也被别人收养,而警方通缉人是自己的消息,迈克割腕自杀,被人莫名其妙的救回;(带入第二幕)五年后,他在电视上再次看到女儿,为了女儿他开始偷偷借酒,锻炼身体,练习拳击;当他终于打通厕所通道即将逃脱时,再次被迷晕;醒来发现自己被放在公园箱子里;此时已经相隔20年,他重新找到好友查理帮忙,过于着急,导致晕厥;(B故事)迈克和自己女儿玛丽的故事;玛丽偷看迈克给女儿写的信,决定帮助迈克;(游戏时间)吃遍唐人街的所有饺子馆,找到口味一样的饭店;发现某订单刻意后,偷偷跟踪并摸进来;干掉小弟,抓住头目,头目交代出录音;迈克听录音时,跟多混混赶来,双方混战;干到所有混混后,自己重伤爬出仓库晕倒;(中点)被一神秘人带走,仍在朋友查理家门口;(坏人逼近)再次被玛丽所救,玛丽对迈克开始有好感;迈克酒吧电话神秘人,神秘人却就在他身后;上前动手,不是保镖对手,他以迈克女儿为要挟,逼迫迈克玩一场游戏,大卫要求迈克在有限的时间里查出自己是谁?

成功就有丰厚奖励,失败就杀掉他女儿;(一无所有)玛丽通过迈克的手机录音查到一所学校,也正是迈克当年上学的地方;迈克将大卫照片发给查理,帮忙追查;查理刚有点眉目,就被大卫灭口;(进入第三幕)迈克直接冲去大卫家;(大决战)大卫说出真相:原来当年迈克无意发现大卫姐姐奸情,并说了出去,闹得满城风雨,大卫姐姐自杀身亡;大卫也承认杀死迈克老婆的事实,迈克逼问女儿下落,大卫告知她看到的新闻都是他们伪造的,并带他去看拍摄现场;迈克真正的女儿是玛丽,玛丽还一直喜欢自己,迈克崩溃;大卫说完这些吞枪自杀;(结局)迈克写信告别了玛丽,随后迈克又重新回到了囚室;

《老男孩》短评

因为大家都懂得原因这部电影在硬盘里放了好久时不时被点开,但从未完整看完。终于鼓起勇气看完却万分后悔,这尼玛讲的是什么故事,奥妹到底是为了什么会接这片子并脱光…………没看过原版,美版这个故事简直就是网络爽文,男人闭关20年习得绝世武功,出关以一敌百,还有美妹投怀送抱…………

6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较差

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震撼

10分钟前
  • 小个梨头
  • 较差

侧重于复仇而不是人性的剧情平庸不如韩国原版给人震撼,相对于原版的改编算是亮点

14分钟前
  • 少年派的崛起
  • 还行

一般般,女猪脚的乳房还不错,就是脚杆不太好看

18分钟前
  • 嘎嘎518
  • 还行

看得出来片子很仓促,全片下来就是为了讲完原版该有的故事,缺少了内涵和情绪的扩张。伊丽莎白奥尔森很不错,得多疼疼

23分钟前
  • 邹逊
  • 还行

太狗血了,下次看看韩版的

27分钟前
  • 呆霸王
  • 推荐

剧情是狗血了点,但狗血的很到位!赞一个!

28分钟前
  • 我愿像一块扣肉
  • 力荐

斯派克李还是拍自己拿手的好,有多喜欢原作就多讨厌这一部,只有“电视效果就是为了骗人”这个点子还不错,其他的地方让喜欢原作的我真的难以忍受。

32分钟前
  • 樂啊樂
  • 很差

原版才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36分钟前
  • 五彩柠檬
  • 还行

美国人打群架居然不动枪,差评!

39分钟前
  • Ἀντιγόνη
  • 较差

灭霸被福瑞局长非法囚禁了20年之后出狱睡的第一个女人是自己的亲女儿红女巫.结果到了妇联4却说不认识她.可把红女巫气坏了,差点生撕了他.

44分钟前
  • 不语不予不与
  • 推荐

一次不痛不痒的翻拍

49分钟前
  • P.M
  • 还行

wtf

50分钟前
  • 不掷骰子的上帝
  • 较差

长镜头打斗那段差点没让我笑出来

53分钟前
  • Merov Mugatu!
  • 还行

这是继《吾栖之肤》之后另一部刷新鄙人三观的电影了……人类太可怕了

56分钟前
  • 推荐

为了奥尔森的咪咪给两星

57分钟前
  • 光头
  • 较差

首先作为一个给原版打5星的人 这片6.3得分(imdb5.7)实在是不公道 1 单独看也算不错的悬疑片 2 翻拍片也将就 虽然镜头语音没有原版唬人 但是结尾感觉原版催眠太邪乎 这个更合理. 结论还是原版好 但差距并不是8.2(8.4) : 6.3(5.7)这么大~

58分钟前
  • ryan
  • 推荐

灭霸大战猩红女巫

1小时前
  • 辰冲
  • 推荐

看过原版再看这个实在不给力啊

1小时前
  • 长岛嚒嚒茶
  • 还行

和韩国版相比,去掉了神神叨叨的催眠内容,反而让片子更可信些了

1小时前
  • 傲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