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蓝色茉莉

Blue Jasmine,蓝色茱莉(台),情迷蓝茉莉(港),蓝茉莉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莎莉·霍金斯,亚历克·鲍德温,安德鲁·戴斯·克雷,鲍比·坎纳瓦尔,路易·C·K,彼得·萨斯加德,阿尔登·埃伦瑞奇,迈克尔·斯图巴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蓝色茉莉》剧照

蓝色茉莉 剧照 NO.1蓝色茉莉 剧照 NO.2蓝色茉莉 剧照 NO.3蓝色茉莉 剧照 NO.4蓝色茉莉 剧照 NO.5蓝色茉莉 剧照 NO.6蓝色茉莉 剧照 NO.13蓝色茉莉 剧照 NO.14蓝色茉莉 剧照 NO.15蓝色茉莉 剧照 NO.16蓝色茉莉 剧照 NO.17蓝色茉莉 剧照 NO.18蓝色茉莉 剧照 NO.19蓝色茉莉 剧照 NO.20

《蓝色茉莉》剧情介绍

蓝色茉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Jasmine(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的丈夫Hal因为商业诈骗罪被捕入狱并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贫如洗的她只能离开纽约来到旧金山投靠她的妹妹Ginger(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饰)。从挥金如土的生活瞬间回到普通人的世界,Jasmine精神崩溃了,她经常自言自语,并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中,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不喜欢Ginger的前夫Aguie,更不喜欢Ginger现在的男朋友Chill。Jasmine在一个牙医诊所找到了份工作,同时回到学校上课,但她的生活仍旧一团糟。直到在一个派对上,她邂逅了一个公务员,他风趣英俊又有钱,很快就赢得了Jasmine的心。Jasmine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就在他们准备购买结婚戒指的时候,Ginger前夫Augie的出现又让她的世界昏天暗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当她恋爱时仙班校园2小偷家族暗夜魔法使谈什么恋爱啊求安慰少年露蒂的玩具EX井之头恩赐公园人蛇偷渡想被女子高中生杀掉家庭经济学第三季再见了,橡果兄弟!黑莲疑案骡子和金子不痛的死法识骨寻踪第九季缉拿杨枪枪铁血尖刀留下来的人小双侠妈妈回来宿醉蚂蚁杀手剑网3万花小医仙青田街一号花间提壶方大厨少年江湖阿尔法:狼伴归途死亡矿坑火烬之女第一季

《蓝色茉莉》长篇影评

 1 ) 影评|你真的知道“白富美”这个概念吗?

“白富美”这个词真的听太多了,有时候我会在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去自我质疑一下,我是不是真的明白,有没有误解,是不是存在误判。

“白富美”就真的是“肤白、富有、美丽”这么简单?

当然,我身边也有白富美,我也一直隐隐觉得白富美和公主病之间,是有很微妙或者很明显的差别的,但就是没能很直观地抓住那个点,找到那条鸿沟。

看完《Blue Jasmine》,我第一个想起的故事是豌豆公主,荒谬得不像话的故事里,真正的公主是能够隔着几层床褥察觉到那颗豌豆的存在。

也许你觉得这是没事找事,是作,是矫情,谁能够察觉到这么厚的床褥底下有什么特别的设置?

但是对于真正的公主而言,那不是“特别”而是“异样”。

打个比方,就好像你平常吃的某一款菜式,从不会放某种味道显著但量少的调料去烹调的,但有天你吃到了让你觉得“不对劲”味道,然后你会问这里面放了什么?

味觉不灵敏的人,自然会觉得“差不多”,而豌豆公主告诉我们的就是“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但就我们生活而言,味觉是一种很细微的感受,甜点、菜肴、酒品等各种能食用的东西都会因为培植的土壤、气候、水分、栽培的模式、烹调的手法、温度、时间等各种变量而变化,会产生质量不一的各种食品,再者才是价格不一的各种情形。

而上述情况,对于味觉不灵敏的人,显著的区别就是难吃和好吃,便宜和贵;对于味觉灵敏的人而言,才能从好吃中判别一般好吃、比较好吃、和特别好吃,以及这是怎么个好吃法和好在哪里。

例子点到为止。

《Blue Jasmine》在我看来,说的是一个白富美(公主和白富美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变得落魄并不得已地浮沉在屌丝和直男世界里的故事(且不评判这是悲剧还是喜剧),Woody Allen的《Magic in the Moonlight》让我差点在飞机上发脾气,也是因为那部差点烂到让我发脾气的电影,让我拖了很长时间才真的把《Blue Jasmine》收了也给看了。

很多弹幕是冲着Woody Allen或者Cate Blanchett去的,但我其实是最近终于看了《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被“女王”的颜值所迷倒,而最后下定决心看片的原因,大抵还是因为这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所在的片子。

人物设置方面,名字改得就很有意思——Jasmine(茉莉)、Ginger(生姜)、Chili(辣椒),而故事的主要人物,也是这三味“Ingredients”,故事的气氛和味道,也可以从这三味“食材”理解一二。

故事里我自认为的最好看的部分,从Chili介绍俄罗斯矮子给Jasmine认识,到被Jasmine吸引的牙科医生带着自以为是两情相悦的心强吻Jasmine为止。

实际上,我不太能分辨“屌丝”和“直男癌”,也不想过分强调“圈子不同”和“阶层不同”的问题,毕竟我说的是如何辨别“白富美”,我还是争取不跑题吧。

看完电影第二天,我仔细地分析了我身边认识的、我自认为是比较接近“白富美”这个概念的女性,继而发现了“白富美”之间有着各种惊人的相似性,例如: 1. 对金钱没有过分明确的概念: 这种情况在她们追求所用物品的质量和对待身边朋友的慷慨时尤为突出。

很多人会用东西价格是多少钱来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而她们则会从价值本身(设计、用料、品质、效果等等)来确认价格是否合适,受惠于她们,我获得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产品推介。

对朋友慷慨的情况多出现在于聚餐、聚会各种活动时候,如遇到要结账,或者要额外自费增加项目时,她们会相对主动地表现慷慨,但不张扬。

2. 父母背景通常不是普通工薪家庭: 我们经常提到女孩子要富养这个概念,这样的想法是很好,出身在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中的我,实际上也算是被富养的,但资源也同样是有限的。

所以,我对金钱的概念,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有一定的制约和客观限制,个性发展到一个稳定的阶段时,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自我约束力。

而上面提到的“白富美”对金钱没有过分明确的概念,就在于他们父母在对其付出的时候,并不会有像要富养孩子的工薪父母那样的吃力感,普通工薪背景父母觉得或认为那是:力不从心、奢侈和不必要的养育方式,对于“白富美”的父母而言,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属于:轻松、寻常和应该的。

在“轻松、寻常和应该”的父母养育心态下,“白富美”自然不会对金钱产生过分强烈的概念,不会觉得追求品质是值得羞愧、需要内疚,甚或是根本不必要的。

就好像豌豆公主,并不会觉得告诉主人家觉着床褥有异样会是一种羞愧。

3. 与他人的互动: 实际上,我身边的“白富美”们一般很少干预她们周边朋友的事情。

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态度是开放和中立的,但如果我们主动向她们发起问询,希望聆听她们的意见和建议时,她们又会很直接,黑白分明地表达她们喜欢和厌恶的点。

她们通常会很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为她们内心对事物是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不然她们又如何具备衡量具体某些物品的价值所在呢?

待人处事态度比较分明,是她们好品质,也是容易别人诟病的特质。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她们的欣赏、爱护和关怀,于是乎很多被白眼和漠视的人,会颇为努力地宣扬着她们的傲慢和冷漠。

但要记得,因为很少人能与“白富美”产生利益冲突,一般而言她们对人没有什么坏心,比较善良。

其实在我心里,没有什么人天生就是邪恶的,很多人是在利益面前选择了更有利于自己的形势,而这样的选择,会必然或者偶然地对他人造成负面或悲剧的影响,而并非无缘无故的主动加害于人。

4. 事业发展: “白富美”们不一定总能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但她们会有比一般的人有着更多的机会去听从自己的内心、兴趣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事业和学业,除了有可能是家庭影响而选择现实且功利的行业,也会受内心需求驱使去做一些获利不高,或者时间成本较高的事业。

除了出于兴趣爱好、家庭责任而选择工作或事业,“白富美”们也会出于打发时间而从事薪酬水平非常一般的工作。

但有一点,在职场上能够清楚辨别“白富美”这一存在的,大概就是她们的心气,“心气很高”这个词,很多时候被人误解为“趾高气昂”,而实际上,站在国内外,不少用身体和青春资本来换业绩、职位的职场恶态里,“心气很高”在我看来是一个褒义,是一种不会为了眼前所谓的工作,而作出不必要的个人出卖(请注意,是指不必要的情况,工作上,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就事论事公事公办也是能把事情做好的)。

毕竟,要脸,这是“白富美”们的首要品质。

5. 个人兴趣爱好: 根据我的观察,“白富美”不一定热衷于讨论名牌或者各种高大上生活,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是能够从反面解释“白富美”的日常生活和品性——“一个人炫耀什么,就是其真正缺乏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个人比较少见“白富美”买了名牌货品后第一时间晾晒出来,并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家伙是有多贵。

多数情况下她们会把你也许没见过、不知道、不了解,但后续查了价格会吓一跳的东西放出来,告诉你这是好货她觉得不错。

当然,如果她们有自拍(例如全身照),我们通常会在照片里找到某些昂贵的小细节。

由于没有过多的生活压力,“白富美”通常可以比一般人更能够坚持追求个人志趣,也有可能会在一些没有过多实质收益的学科上比一般人更能够专注其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时尚和精致生活这个光环,时尚所涵盖的事物有很多,从服装、配饰、室内装潢、家具、雕塑、摆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的精致生活也是,从居家到旅游,都可能会有别人觉得是向往的生活,而她们是当做某种个人的兴趣爱好。

而部分“白富美”会把这样的兴趣爱好,进化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并为之奋斗。

6. 交友圈子: 经验所得,我不认为“白富美”的朋友圈子就一定只是“白富美”、权贵们,可能会有“绿茶婊”(要知道这个群体是防不胜防的,而且很难定义),可能会有工薪家庭的孩子,但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屌丝”和“Loser”。

物质条件不是绝对的定义,“屌丝”和“Loser”最致命的,是某种心理上的缺失,这群人很难进入或者融入到所谓“白富美”的圈子——“屌丝”和“Loser”会把远高于自己能力所及的当做自己的目标,把个人不自强的当做是社会的亏欠,把融不进的圈子拿来仇视,我从来不认为这样的心态有什么可取之处。

---好吧,终于来到剧透环节,还没看电影的盆友可以放弃阅读了--- 《Blue Jasmine》确确实实是给了我一个引导,让我重新定义“白富美”这个概念,Jasmine是个典型的“白富美”,但她不是天生的公主,也许收养的家境不错,给了她很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成长背景决定了她将会与怎样的人相遇(因为人会因其出生和成长环境具备能够判别同类的能力)。

不可否认,哪怕是个经济罪犯、商业骗子,Jasmine的前夫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也因此能够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给予Jasmine非常富足甚至奢华的生活,并让她习以为常。

哪怕是她落魄到要去投靠那比她原本生活匮乏得多的异父异母的妹妹Ginger(同一个孤儿院出身),她也是条件反射地选择了坐头等舱,且没有变卖她手中的Birkin,也没有将她身上穿的穿著佩戴的衣服鞋袜各种首饰拿去折现。

要知道,对于“白富美”而言,这些精致地着装是她们的皮肤。

很多不痛不痒的评论质问到为什么Jasmine变卖手上仅存的财物来实现独立却不至于太过于落魄的生活,他们大概不懂这层含义。

他们也认为Chili包括Chili介绍的哥们虽然有各种明显的缺陷,但是起码是个“过日子”、“懂真爱”的人,却看不到粗俗无礼对他人生活的影响可能是地狱式的。

Jasmine一再向Ginger表示认为她值得更好的人,也应该找更好的人。

大概是她自己也明白,目前或者一直以来Ginger所生活的环境那就是一片沼泽和泥淖,不可能会更好,一定会更差。

确实最终在Ginger偶遇了人渣后放弃追寻而与Chili重归旧好时,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记当头棒喝:你以为你出于好心,想让别人过得更好一些,但每人都有因为自己固有心态所造就的命运,一切都注定只是徒劳。

在Jasmine和Ginger的关系里,我也曾有过一瞬间疑惑,到底这对姐妹花是不是真心的。

因为表面上Jasmine让Ginger的前夫将全部积蓄用来入股自己那骗子前夫的项目,亏得一塌糊涂,还导致了Ginger和前夫离婚;落魄后一再希望Ginger和Chili分开,并且领着Ginger去了酒会,导致Ginger遇上渣男。

但是放在Jasmine的身上,投资骗子前夫的项目是希望他们跟自己一样过上稍微体面的生活,希望Ginger和Chili分开是她清楚看到这个男人的缺陷,而且都是些致命的缺陷。

领着Ginger去酒会是一半一半的,她需要有人陪着她重新去这样的场合,同时也觉得通常在这样的环境,毕竟能遇到象样的另一半,而为什么Ginger遇到的是渣男,而Jasmine遇到的是优质男,这个原因真的不言而喻。

我是越往下看越喜欢Jasmine这个角色的,别忘了她挥霍之余,对于给小费这种本可以吝啬的事情,她一点都不含糊,她知道这是应该的。

特别是那句“对服务生,小费得慷慨点,他们可是指着这小费活的!

”的教诲,直接让我给她打了满分。

要尊重每一个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涵养。

而为什么我特别喜欢Jasmine和Chili以及Jasmine和牙医那段冲突,而不是后面Jasmine为了掩盖过去而对优质男撒谎直到真相败露的那段,原因真的很个人,毕竟我也是曾经与到过这样的相亲男。

那自以为个人条件很不错,单方面物化女性的男性,才会天真地觉得,一个女人哪怕过去有多辉煌,现在落魄了,要被介绍和一个loser相亲见面,也是应该尝试交往的。

毕竟,他们会愚昧地认为女人只要有男人喜欢,不管男人是不是loser,都是一件值得感到荣幸的事。

而牙医暴露的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觉得女人在有他出现的场合穿着得体(甚至是非常好看),就是在向他传递“我宣你,做我男票吧”的信号。

殊不知“女为悦己者容”的同时,也有人是出于礼貌和自我讲究,而在意自身的打扮和搭配。

加之以自认为作为牙医,有自己的小小的牙医诊所,就坚信自己发动的追求和表白一定会成功(强吻的态度,往往就是证明了这样的心态),但其实,并不是。

我不能很好地分辨“直男癌”和“屌丝”以及“Loser”,我觉得通常这三种特性会在同一个个体上出现,偶尔是前二者,后二者,1和3的组合,很少见到单独出现的个案,这真的导致我至今无法分辨三者的区别。

不管,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造化啦。

我更愿意相信Jasmine的悲剧结果是电影也许为了传递Jasmine个性重大缺陷(数学不好、对丈夫生意放任不管、放弃学业、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遇事不冷静、手段不够狠)对她的人生必然带来的灾难(哎哟,这一段分析让我完全想起了易卜生《玩偶之家》和鲁迅的《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同样是女性为了掩盖自己过往经历而撒谎,Jasmine显然没有《Hors de Prix(真爱无价)》里柯德莉塔图的幸运。

但我至今也会想,两个装逼的屌丝最后以真爱为名走到一块儿了,是不是真的是幸福的事。

反正《Hors de Prix(真爱无价)》我给低分,《Blue Jasmine》我给高分。

片子最后Jasmine肯定是疯了,而且相信后面的生活一定每况愈下,故事没有继续演下去,但我们显然也应该已经知道结局了。

 2 ) 生活如此真实也如此残忍

看惯了好莱坞欢喜大结局,看这部电影着实有些震撼。

因为太过真实所以让人悲伤。

记得黄磊曾经说过:“现实已如此沧桑” 那又何必再去揭露那皮下模糊的血肉。

但是武迪却赤裸裸拍给我们看。

他选择了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的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

贵妇Jasmine, 一直不愿别人叫她之前被收养时用的名字Jattee,坚持要别人称她Jasmine。

自己婚姻破裂身无分文地来投靠旧金山的妹妹,但妹妹Genger和她命运相似的男朋友在一起却常被Jasmine所诟病。

由于生活所迫,Jasmine只得去一家小的牙科诊所做前台护士。

牙科医生喜欢上了Jasmine, 但她对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决定实在是看都看不上一眼。

因为之前的生活和现在的反差实在太大。

一个偶然的机会,为了认识更好的男人,她和妹妹一起参加了一个PARTY。

在当中姐妹俩各自认识了一个男人。

Jasmine看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聊了几句话,或者说是得知男人的背景两人就一见钟情。

而Jasmine也隐瞒了自己过去失败的婚姻,有孩子的事实和过去家庭的丑事。

把自己说成是一个丈夫去世,没有孩子的体面的室内装潢师。

而妹妹Genger也不知不觉得成为了一个小三,和看起来更浪漫、更体面的新男友天天混在一起。

正当高富帅意欲向Jasmine求婚时,过去被她丈夫骗得很惨的前妹夫突然出现,说出了她隐瞒的所有真相:金融诈骗,丈夫自杀,儿子在一个二手乐器店打工。

于是高富帅质疑她的一切而离开了。

Genger得知自己被耍了以后和前男友和好,虽然他没有带她脱离她自己生活的环境,但是他热烈地爱着Genger,也很喜欢她的两个男孩。

而Jasmine在经历了命运的大起大落以后濒临崩溃的边缘。

 3 ) 我们能否认清自己,取决于我们怎样面对过去

这部片子在往返飞机上共看了两遍。

在我眼中这并非一部黑色幽默式的流水账,两遍看过后反思,伍迪艾伦何尝不是在以此追问世人:你是怎样面对过去的?

故事讲了三类人:虚伪的、现实的以及随波逐流的。

茉莉、她的继子丹尼均属于第一类。

虚伪的人最大的特点便是不敢面对自己脆弱的一面。

他们选择以各种方式来屏蔽这些伤疤式的负能量,并时刻用理性来武装自己,以求得对现实既得利益的持续依赖。

茉莉虽然对金融一窍不通,但也并非连自己老公做非法勾当都丝毫没察觉的木头,我相信茉莉并非只是拿皮草时装珠宝来作为天平一边的砝码去衡量一切,只是因为她对于一旦离开老公而需要被独立于社会中便毫无竞争力的事实没有半点勇气面对,因此才开始了她常年抑郁却又不得而为之的忍耐,直到达到临界点值,引爆了她内心的所有积怨,从而犯下最愚蠢的错误,去举报自己的老公,这位她的衣食父母。

来到旧金山是上帝给她的第二次机会,希望她重新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

尽管被奚落被冒犯,但茉莉坚持学习电脑课坚持实现自己的室内设计师梦,这些时候她都是理性的,因为她非常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对牙医的拒绝也证明了她的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上帝终于派出真命天子来考验她,如果她不是临时起意说自己是室内设计师、自己的前夫是外科医生而被迫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欺骗对方的话,一个真实的她依然可以被对方接受。

因为上帝派来的并不是王子,而是一个正适合此时此境下她的男人。

我也相信茉莉撒谎并非为骗婚,天知道一个男人要经过多少思考才会确定结婚,她只是习惯了虚伪,习惯了无法直视真实的自己。

爱马仕铂金包从车里掉了出来,预示着茉莉最后崩溃了,却依然架子不倒,预示着理智已经逐渐被蚕食掉的她,也许会继续她的幻想而度过残年。

丹尼是全片中我最讨厌的一个角色,一个哈佛的学生,因为亲爹出了事而退学吸毒最后沦落到跑去二手乐器店寻得下半辈子内心的安宁,这是梳理人生重新站起来么?

这是另一种自欺欺人的虚伪。

看看人家boguagua同学,现实版本的例子,不是也没退学反而摆出要读遍各大名校的架势么。。。

至于茉莉的“骗子老公”,实际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及其现实纯粹的商人,影片介绍的不很清楚,但大致判断他是靠叠加各种理财产品,去推销给银行这个模式的“骗”。

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靠炒作概念而搭上了那么多人的血本,但现实中哪个商贾大亨的发家是清白的呢?

只是这位兄弟比较糊涂,娶了茉莉这样自信心极差自尊心极强的神经质太太,才导致对出轨这种事无法接受从而宁愿与他同归于尽。

而从他最后敢于和茉莉摊牌,表示和互惠生是出于真爱同时愿意负担茉莉后半生的生活开销这一点上看,他的确是个商人,现实的商人,如果把他定义为最大的骗子,那么如今所有拿着股民的钱去做风险不明投资的企业家们,又是什么呢?

茉莉的妹妹ginger,正如茉莉饱受第二次打击失魂落魄回到家时对ginger所说的那样:“你还有没有点自尊?

一个喝了酒动辄就拆电话砸东西的莽夫你怎么还投靠于他?

” 虽然ginger好像真情流露般的为自己以牙还牙的辩解,但导演用之后两个人吃pizza的桥段表达了导演的看法:甘愿随波逐流的人,在遇到机会时,抓住与抓不住都无法在其人生中留下什么痕迹,因为他们习惯了走到哪算哪,不会因为偶然的一次转折、挫折而重新树立新的目标。

伍迪艾伦质疑的并非富人、穷人、第三者等这些被社会定义了的标签,而是关心摘掉标签在上帝面前,我们怎样认识自我。

 4 ) 迷失的骄傲

骄傲的人最怕迷失。

如果骄傲失去了支撑它的理由,那么人生的意义都被颠覆了。

暑期档,能让人迫不及待滴在首映日就奔入电影院的片子不多。

于是和Woody Allen一年一度的约会尤其被我所期待。

去年上映时间略早,那个周五,我一下课就奔出死丢丢,去看《爱在罗马》。

天气很热,小小的放映厅里人很多,飘忽着汗味,我一边看着罗马的风光,一边看着仨小萌人Jesse,Ellen和Woody,一边怀念两年前在欧洲暴走的日子。

今年又是这个时候,老爷子如约而至,Blue Jasmine上映,我已经毕业,首映日奔去看。

同一个放映厅,来赴约New Yorker们再次欢聚,不知道有几个是去年同在一个放映厅出现的旧面孔?

Woody的开场不绕圈子,直接进入主线。

Cate饰演的Jasmine,和To Rome with Love一样的开场场景:在飞机上就开始絮絮叨叨。

这其实相当于一上来就像观众大喊:我是Woody Allen写的角色哈哈!

包裹着百万美金在身上的Jasmine坐上三藩的出租,来到一个平凡的公寓门口,一下车的她趔趔趄趄,幽幽滴问了司机一个人生最深奥问题: "Where am I, exactly?"一句话点题!

Jasmine的生活从所谓的天堂掉入所谓的地狱,骄傲遇上了天敌:迷失。

小老头开始让生活为Jasmine提供各种对比今昔的机会,剪辑开始在两个时间轴平行进行。

没有一点花哨,质朴至极的剪辑,让我想起Rob Reiner的Flipped. 同样是平行叙事,质朴的剪辑,但是至少还有一个元素帮助观众们做转换:小男女主的画外独白。

而这次小老头连这种辅助都不要了,好像完全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像奥斯卡那边颁奖他也只是在Bar里吹单簧管一样。

剪辑的简洁并未影响电影情节的错落有致,老爷子娴熟无比滴这里吊吊我们胃口,那里和我们开开玩笑;台词高能爆笑依旧,女主角各种饱满,那么那些技术上的花哨确实可以成为浮云了,因为观众已经会大受打动了。

Jasmine过惯了贵妇生活(来自Park Avenue),Jasmine有好基因(Ginger一直在强调),Jasmine有好品味(各种名牌信手拈来),Jasmine是个骄傲的女人——Jasmine大破产(老公被捕,儿子in-law辍学失联,只剩一堆名牌没有钱)来借住妹妹Ginger家,完全无法把自己平静下来,反而越来越急躁。

她急切滴想要跳出这个,不知为什么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大坑。

她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靠自己过淂很好。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人生,她开始后悔没有拿到大学学位,她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她颤抖着双手把药片送进嘴里,她本能滴想要继续学习:学电脑,然后学在线的室内设计课程。

但是她必须先工作,她去牙医诊所当前台,放在柜台后面不合时宜的爱马仕包包仿佛预判了这个工作的夭折。

当一个大Party机会来临,唤起Jasmine太久没有机会表现的social之魂。

平时满脸挫败与无奈的她在碰到新帅哥的时候,立刻高贵优雅如往昔起来。

还没来得及学室内设计的她,立刻有了一个大房子来设计。

看到这里,观众们开始犯嘀咕:原来她还是要靠男人啊最后……但是生活哪有这么容易,人艰不拆只是理想状态;当来拆穿的人出现,生活的假象立刻破裂,真实的艰辛在最后一幕Jasmine去见消失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时候开始爆发。

她流着泪说:"I need you..." 而儿子只是平静滴告诉她,不要再来找他……最后,Jasmine顶着湿湿的头发冲出Ginger的家却无处可去,她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名贵的衣服再也挡不住心中的迷茫,她望向远方,然后我们观众就在这个时候被强行带离了Jasmine的生活。

以前的Jasmine为自己的家庭骄傲,为自己的优雅骄傲,为自己的生活骄傲;她有点尖酸刻薄,但也不算虚荣成性。

她乍看很惹人嫌,但又带有些悲剧的喜感,直率的虚伪,让你也恨不起来。

老爷子其实对于Jasmine是带着喜爱的我觉得,虽然他自己说自己笔下的女人是他想象出的,不带有个人评判。

虽然直到电影的结尾,我们看不到Jasmine有任何跳出生活之大坑的迹象,但换个角度想,其实她已经被打击了所有海市蜃楼般的救命稻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反思,接下来只能是从头开始,跌到谷底之后通常也会是越来越好的未来了。

所以,我倒是相信历经挫折之后更坚韧的她,在电影的时间轴往后推会开始越过越好。

当我们条件比别人好,或者某些地方显得比别人有才能,骄傲就会产生。

总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骄傲,它的理由是什么?

很多时候都因为一些不是自己靠努力挣来的东西。

有可能是天分,有可能是家境,有可能是外表……骄傲的理由总是那么容易被推翻,于是,骄傲的人倒是更加容易获得反思自己的机会。

NYTimes有一句评论说:"Jasmine maybe deeply struggled, at least she's deep." 相比于Ginger,就是这种感觉。

骄傲的人自我挣扎,倒是很有可能最后变成一个淡然而有趣的人。

如果我有幸能有机会和Jasmine和Ginger之间选一位成为朋友,真正交流,那我还是愿意追随骄傲的Jasmine:她多有趣啊!

 5 ) 压抑

我在飞机上看完的这部电影。

我一上飞机发现邻座是一个60多的北京老头,带着那种最最典型、且本人多引以为豪的老北京作派。

手里攥俩钢球叮当乱响,脱了鞋的脚丫子翘着搁在我座位这边的置物袋上,正操着一口纯正的京片子唾沫横飞地跟他同行的女人说着话--“那谁出得起谁就去买,好卖着呢!

是不是?

”,更绝的是他长得还特像黄宗洛老前辈在《大宅门》中扮演那老阉狗。

我开始看蓝色茉莉。

我昨晚只睡了5个小时,飞机餐实在难以下咽就只喝了一杯茶。

茉莉被乔伊逼问在做什么作业、有什么用的时候,我从生理上感觉到胸口憋闷。

测了一下静坐心跳,83。

邻座老头要了一小瓶红酒,和同伴两人一杯一替对酌起来。

过一会酒劲上来,老头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剩半杯的红酒。

飞机上提供的免费劣质红酒的那种酸涩味道,混着中老年朋友因肠胃不好泛上来的味儿,有规律地从老头嘴里喷出来。

这时候茉莉的谎言被戳穿,从香槟色的宝马上下来,爱马仕包包里的东西掉了一地。

我又测了一下静坐心跳,90。

布兰切特的表演真是妙啊,让人不禁一次次倒回去看茉莉疯魔时脖子上的青筋、泛红的眼眶、神经质的抽动,静静体味自己血压随茉莉心情忽低忽高的节奏。

结尾,茉莉洗完澡,头发湿漉漉地披着,伴着妹妹和重修旧好的男朋友你侬我侬的笑声走上街头,她又开始恍惚地自言自语。

邻座老头睡得熟了,手里的半杯酒一歪,全洒我毯子上了。

不用测我也能感觉出,我的静坐心跳肯定上百了。

 6 ) Loser

一如既往地諷刺,一如既往地嘲笑,彷彿這個世間只有他一個清醒,這就是伍迪艾倫。

所以有人覺得他可惡,怎麼總抓住這些讓人不開心的不放,哪壺不開提哪壺,也有人喜歡他的清醒,喜歡他的諷刺。

這一類人大多是對人,對世界不那麽樂觀的,也不怎麼裝,願意直面世界的。

片中的茉莉大概會是前一類。

她終身厭惡LOSER,逼視他們,遠離他們,所以她才對丈夫的任何行為如此縱容,似乎一個成功的人就是這樣的,魄力,行動,膽識,離了這些不就成了LOSER了?

可就在她對成功人士無限制的縱容下,丈夫成了詐騙犯,不僅導致自己破產,還背上一身債務;兒子離自己遠去,他告訴茉莉,相對於父親我更恨你,因為這一切都是你的縱容。

就是這樣,因為不想成為LOSER,自己最終成了徹徹底底的LOSER。

本片是伍迪艾倫第一次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兩性關係以外的空間,而且以往那種有時讓人不可忍受的嘮叨沒有了。

這麽一把年紀還在玩轉行,還玩得這麽棒,贊一個。

 7 ) 我们都忘了

一夜之间,她从大学退了学,从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嫁作他人妇,一跃跻身上流社会;一夜之间,丈夫因欺诈被抓走,政府没收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她从此一无所有。

一个女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尽在伍迪艾伦的电影《蓝色茉莉》里。

鲁迅先生曾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女王范的凯特·布兰切特在本片中演活了一个可怜又可笑的名媛。

她是脆弱可悲的。

丈夫出轨多年,自己却蒙在鼓里,得知真相后的歇斯底里,甚至需要靠药物才能镇定下来。

她屡次试图运用她良好的交际手段重返上流社会,可是却因为编织了可笑的谎言,而又重新跌回谷底。

在经历了命运的大起大落以后,她濒临崩溃的边缘。

影片的开端,女主角在飞机上喋喋不休地对邻座的女人倾诉自己以前和丈夫有多恩爱,让人误以为他们是相识多年的好友。

可当飞机降落后,女人找到来接她的丈夫,才说出根本不认识女主角的实情。

这样的反差让人讶异不已。

影片的最后,女主角一直念念叨叨说起的那首与丈夫相识时播放的《蓝月亮》,当她试图哼唱的时候,却好像连歌词都记不起来了。

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她一面憎恨着带给自己伤害的丈夫,却又对自己曾经美好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恋恋不舍。

她频频对陌生人诉说着她的过去,也不管究竟有没有忠实的听众。

以至于让人不禁联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来。

世间悲剧,往往如出一辙。

她也是骄傲虚伪的。

骄傲的人最怕迷失。

如果骄傲失去了支撑它的理由,那么人生的意义都被颠覆了。

丈夫被警方带走后,继子也离开了她,从此她众叛亲离,一无所有。

可即使是这样,她仍穿着仅剩的奢侈品衣物,以曾经的名媛状态,活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

她嘲笑挖苦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优越感自居,永远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等。

她曾为自己的丈夫和继子骄傲,为自己的优雅骄傲,为自己的生活骄傲;她有点尖酸刻薄,但也不算虚荣成性。

她乍看很惹人厌恶,但又带有些悲剧的喜感,直率的虚伪,让你也恨不起来。

影片的最大的戏剧性,来自于女主角的继子道出她丈夫被抓的实情。

原来此事并非偶然,只因她得知丈夫出轨心生妒忌,气急攻心之下恶意报复。

害人终害己。

终究,她曾引以为傲的名利、金钱、地位、家庭,除了她自己,什么也不剩下了。

没有了丈夫的她,只是一具空有一身名媛范儿的苍白躯壳。

试想,如若她不曾为了丈夫和丈夫结婚而退学,甘心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如若她没有沉浸在奢靡的上流生活中无法自拔,整日宴会酒席觥筹交错。

如若她学成归来,才貌双全,蕙质兰心,那她会不会在失去丈夫之后,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生活如此真实也如此残忍。

她秉承着不折不扣的利他主义,把自己的一切都磨灭掉,将自己对生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丈夫身上。

所以当得知丈夫多次出轨,爱上了其他人,这样的打击对她来说是具有毁灭性的。

把自己依附给他人的人生自然是悲哀的。

一个女人至少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经济能力。

如此,她们作为个体的人生才充满了意义。

也许,在最初的最初,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当初的情意绵绵会演变成今日你死我亡的怨恨。

曾经的幸福美好早就坍塌得再也看不清原来的模样。

不断晃动的过往,交织着可悲的命运,带着女主角走向了婚姻的坟墓,走进了凄凉的终场。

幸福都不曾记得,痛苦,我们也该忘了吧。

 8 ) “Someone substantial”

习惯揣摩所有叙述性创作的逻辑性,因为不合日常逻辑的地方运用恰到好处了就是艺术创造,就是戏剧性,用差了用烂了就是二流作品。

算是一种用叙事学最浅薄的方法揣测作品有没有达到基本值得一看的标准。

这片子里的一个戏剧点看上去有些牵强,就是女主搞崩了第一个王老五以后,居然还有一个更灵的送上门来。

她作为一个几乎一无是处的前贵妇现贫女,居然有那么多机会翻身,勾搭到的第二个男人不但有钱,还是搞政治的,教养也比一个更上层楼。

这简直太小概率事件了。

后来想想也不尽然。

第一次傍到银行家,也许是她的运气。

但之后养尊处优,混迹于上流社会,贵气自然也就培养出来了,就算气质风度不是钱堆出来的,那举手投足和开口腔调则是一种阶级铭牌。

硬件方面,有钱好保养,贵妇的颜和身材自然也都不差。

钱填不满无知的头脑,但是可以让你周游世界游眼过街,让你跟各路高端人士交往,成为一个“见过世面”的人。

最后再加上天生丽质和那一身当年留下来的顶尖时装,这一切都是女主的“身份证”,是她属于一个特殊阶级群体的“证明”。

虽然它在这个故事里已然过期,或许可以算作伪造。

当然也不是说男金主二就是瞅着这种女人去找的,但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历练出来的,她的穿着打扮一针一线都符合这个圈子里对好品味的定义。

她让这个男人觉得这是个“自己人”,她符合在这个圈子里长大的男人心中的“理想型”,还不是露水之欢的那种,而是登堂入室的理想型。

所以女主能通过找到第二个有钱男人而东山再起咸鱼翻身,一点儿都不奇怪。

哦对了,人家可是不说“有钱人”的,人家说“someone substantial”。

这也是创作者小心取用的一个形容词,一方面是个比较高雅的词,来自拉丁文substantia;另一方面从词根上来说有“重要的”和“物质的”两层意思,词源上又有“本质”、“精髓”之意,算是拜金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双重暗喻。

而女主的妹妹在同一场聚会上钓到的那个则要差上好几层,自然也是同类吸引的道理。

不是说人都只喜欢跟自己像的,只是在聚会这样的场合,聊天打趣,总是层次相仿的人比较不容易让彼此出丑、难堪或无聊,便也就聊上了。

真正的平女高攀上王子的,如果不是处心积虑精心设计,就是有惊人的机缘巧合。

去个爬梯就能与金主坠入爱河的,只有与金主或真或假身份相符的人。

看完回家的路上,我跟陪俺去影院的姑娘说,你也快攒钱买几套高档点儿的衣服,去钓个有钱人来,今后咱俩买书买电影票的钱都你男人垫着了。

姑娘表示再不陪你这个死基佬出来看电影了。

后来我说,咱让你去傍大款的动机不对,太薄弱了,肯定鬼都钓不到的。

两人遂大笑。

 9 ) 凤凰一代女

茉莉的全部问题,并不是因为她是个白富美,而恰恰因为她不是白富美。

她是个被收养的女孩,在平凡的家境中长大。

想飞出大杂院去攀高枝,就得靠自己。

所以,这个女人其实不像大多数豆油说的那样脆弱。

而是正相反,她的内心很强大。

这也是她某些冷酷和任性表现的来源——即便是寄人篱下,她也毫无顾忌地鄙视周围的底层亲属和他们的生活。

这不能全归结为某种精神症状。

回头想想看,要是她没有这样“积极向上”的内心,生在这么个人人认为“读书无用”的地方,可能她根本就不会去念什么人类学。

这学科虽然是冷门专业,却给了她机缘去认识真正的上层人士,实实在在地攀上了金枝。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就算你貌若天仙,如果一直窝在大杂院里穿棉袄骑自行车,大佬也看不见你。

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伍迪老头三分钟一次的“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纯属打马虎眼呢。

茉莉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才在学业和高富帅中间果断抉择,嫁入豪门。

从她和继子的相处来看,这个后妈当得也未尝不是做足功课。

也正是出于这种跻身上流社会所必需的功课,她才对“穷亲戚”们大皱眉头——你想变成上等人,必然要先接受上等人的价值观。

还记得诸如《新结婚时代》中的凤凰男们面对进城老乡时的尴尬么?

其实女人在这种事上更敏感、更难堪。

至于中国的编剧为什么都喜欢让男方来糟这个心,也许是另有雅趣吧。

这一切当然会激起平民的怒火:势利呀、虚伪呀、钱来得有问题呀。。。

可是对不起,开宝马和骑飞鸽,就是不一样的。

没有女人会甘心选择一个只知道喝啤酒看拳击的修车工,即使她自己也只是超市的收银员。

因为选择了这个人,就意味着永远停留在这个阶层里,从此和保时捷、爱马仕、欧洲游无缘。

再说,富人的价值观也不坏:回馈社会,做慈善,绿色生活,用优雅和礼节掩盖起内心的不快。

资产阶级有审慎的魅力,布努埃尔看不看得惯是一回事,在现实中,那真的很令人受用。

反正什么样的生活都难免长满虱子,何不选择更华丽的那一件?

故此,茉莉永远不会选择牙医和工友,正像我们这边的很多“剩女”一样。

有些麻烦不是用“降低标准”就能解决的。

经过奋斗而实现的美梦有一种副作用,就是从此相信自己的强大,相信自己能够掌控一切。

茉莉心怀着这种成功者的自信,以及由这种自信导致的骄傲,遇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难题——丈夫出轨。

他人是否爱你,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无数本关于如何经营婚姻的书籍,没有一本可以提供一个秘方,保证那个跟你完全不同的个体会永远像你所希望的那样生活在你身边。

如果茉莉不是被自我冲昏头脑,她完全可以选择更理智的方式,起码可以保存经济上的富有和独立。

然而她忍着忍着,还是突然就忍不住了。

可见要是伍导不想让你当邓文迪,你还真就当不成。

接下来就是《欲望号街车》的戏码了。

落魄之中,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三观,不畏于鹤立鸡群。

争取外交官的那一段,再次显示了她的本质——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深通世故,也有步步为营的手腕。

可她忘记了,这里不是纽约。

一个没人知道你老底的地方,一个陌生人的城市。

旧金山,正如中国的无数三四线“故乡”一样,忠实地扮演了她的未庄。

在这里,你最好还是坐在公园里当祥林嫂,才最符合现实的爵士调。

 10 ) 细谈蓝色茉莉

先从三个女主犯的错误开始1,不要骗人!

不要骗人!

纸包不住火,骗人早晚是要被发现,失去了信任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故事。

小事情可以骗,但是重大的节点和事件不可以骗,如果他因为你有过孩子,以前的丈夫是个坏蛋就不爱你,那他也不是真的爱你。

2,不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就像女主的妹妹,茉莉是想帮她,但是最后被埋怨,没有不要,谁都救不了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3,事情不要做绝,就像前夫出轨,女主直接给fbi打电话举报,很酷,很解气,但是自己的生活也一落千丈了。

选择拿到自己的一部分钱,放过彼此,接受爱过,接受不爱,默默离开,转身,才是优雅的做法。

真心相爱过就够了。

(还有一个小tips就是不要以为他会爱你一辈子就放弃学业哦)当然女主的优点太多啦,咱们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来,两面说。

1,从不降低自己的标准,面对垃圾的男生,直接拒接。

2,努力。

女主来到妹妹一直生活的地方,然而很快却比妹妹过得还好,心态非常关键。

茉莉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什么,不含糊,不会就去学 女主想做室内设计师,但不会电脑,那就去报课学电脑,学电脑需要钱那就去工作,女主的思维一直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相反女主妹妹就十分的消极,一直在想会多麻烦多麻烦,而不是去想怎么克服问题。

3,当女主妹妹的朋友想让女主一起玩,并质疑她学习的目的的时候,女主那个决心,和那个劲,性感又迷人。

4,勇于有跨越阶级的想法。

她劝自己的妹妹,妹妹不是条件没有女主好,不但没有打破垃圾生活的想法,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5,敢于张嘴。

很多女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对象,让别人介绍。

别人介绍了,就算自己愿意也会装出扭扭捏捏不好意思的样子。

再看看我们的女主,明明已经很优秀了,都敢于张嘴,而且只要你条件还可以,怎么会有人不帮你介绍呢?

6,若有若无的肢体接触。

在女主和新遇见的男的不熟的时候,轻轻的帮他整理了衣襟,迅速拉进彼此的距离。

7,女主对自己说谎的态度我也特别喜欢!

8,接电话的小心机。

明明在等,但是一定要等几秒接

找电话的时候特别暴躁,但是只要接了,一秒优雅

明明没有什么事,却说自己有事

默数十秒

在笑容灿烂的接

最后解释,保留神秘感以及自爱独立的形象9,夸人的小心思。

10,害羞和欲拒还迎。

11,对方倾诉爱意后,立刻灌输,我是对的人的思想。

12,眼神眼神学起来。

13,(这些思想都太迷人啦)

描述痛苦到高潮片段,突然叫停

男主求婚后女主的说法

还有内心的自傲和小俏皮

14,优雅的衣服和买花。

女主真的是随时随地优雅。

15,最后的这个心态真的太重要了,一定要告诉自己,我值得更好的,我配。

还有最后一个别人的评价,我非常赞成。

比如女主即便破产也要做头等舱,哈哈哈。

爱自己,不论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努力去给自己最好的,滋养自己。

一起加油吧!

感恩这部电影,学到了好多💖💖

《蓝色茉莉》短评

看布兰切特演绎一个神经质、虚荣和落魄角色很新鲜,很有趣。

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一个富家女就算落魄了也要维持体面的穿着打扮,已经刻在骨子了

8分钟前
  • X
  • 推荐

其实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虽然偶尔能闪出昔日的阴沉气,更多时候则是伍迪艾伦赋予的神经质,这也是蛮新鲜的体验。倒觉得剪辑很有趣,也很大胆,有一种恶意插入的蔫损坏,打破情绪或是延伸情绪。并形成讽刺。除了对富人的嘲讽,还有就是女人本身,茉莉对哈尔的依赖,三句话不离哈尔。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故事挺没劲儿的,平淡无奇,毫无看点,不过好在女主角用演技hold住了整个场面。

14分钟前
  • 锕Jun
  • 较差

小老头的名流女主闯进了迈克李的傻大姐生活,名媛的幸福生活原来是流沙上的城堡。片子能看,也有笑点,但,也就那样啦。被douban知名忽悠ID好大帅满世界圈人、吹得天花乱坠的片子,清一色就那样,标准的6分水平罢了。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伍迪艾伦真的不是我的菜。。。唠叨缓慢,剧情也跟《欲望号街车》太像了。

17分钟前
  • 托尔
  • 较差

导演的功力很深厚,女主也美的惊人

18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643M 蓝色茉莉.Blue.Jasmine.2013.BD.MiniSD-TLF.mkv

19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我艾伦那惊艳的台词都哪去了呢?

21分钟前
  • mon
  • 较差

蓝色的深井冰……我在想,几十年后,郭敬明会不会拍这样的电影。

24分钟前
  • Kaito
  • 还行

女演员演这种戏真的容易老。。。。切特阿姨你辛苦了

27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伍迪·艾伦附体,年度最佳女主角已无疑。

3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那么多豆友一定要在评论里提到伍迪艾伦,终于记住一个名导的名字了,看你们多文艺啊!请关注电影本身而不是导演

35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在不再以城市做噱头并被其束缚(好吧我说的就是《爱在罗马》)以后,伍迪艾伦终于又玩起了他的拿手喜剧。高贵冷艳白富美变身不甘低头的落魄女神经病,两条时间线索对照的剧本工整且恰到好处。加上凯特布兰切特影后级的深井冰疯癫表演,95分钟恰到好处//20180324资料馆大银幕,五星改四星

3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事实上,爱在罗马是唯一一部让我佩服伍迪艾伦的作品。

38分钟前
  • 麻思忒-钱
  • 较差

满满的说不清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东西。凯特·布兰切特开启「最佳女主」模式的演技,挺好,但我现在对这种这种表演已经见多不怪了。几位酱油演员挺亮。

39分钟前
  • Invoker
  • 还行

you can't always fool yourself and look the other way. face the reality, and don't drop out of school.

41分钟前
  • Eve-L
  • 较差

尽管布兰切特演得够好,设定又够讽刺,不过剧情铺陈得挺无聊。像茉莉这种故事早已讲过,也没讲出新意,一切太清楚无碍,没有回旋空间。对茉莉,连同情都很难。她的可悲,在于自知却打死不认,只能以碎碎念缓解人生的尴尬。这部如果有中意之处,就是旧金山的散漫,适合无无聊聊过日子。茉莉来错地方了。

43分钟前
  • 时以星
  • 还行

牙医收入挺高的你再考虑一下。

44分钟前
  • friendbeast
  • 推荐

伍迪总能发掘出演员身上潜在的伍迪性⋯⋯Cate Blanchett也不例外。仍是典型的伍迪式小品,一个“过去”没有过去的故事,结尾有点伤感。

45分钟前
  • bt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