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重力小丑》一开头,伴随奥野泉水的旁白:春は二階から落ちてきた。
我想了很久,还是用了书中的翻译:春从二楼落下。
原文是带有一点点误导含义的,春既代表春天,又可以是人名。
奥野春,是这篇故事的中心。
故事的展开,则一直从哥哥奥野泉水的角度旁述。
从泉水的视角,春紧握着棒球棒从教学楼二楼的窗户飞身跃下,在三月飘樱的季节里,颀长的少年从纷落的樱花瓣间以慢镜头的方式腾空。
这一幕,唯美得令人凝住了呼吸。
戴着黑框眼镜,外套拉链拉到最上面带点宅味的哥哥,同穿着高中制服清朗帅气的弟弟相比之下,感觉哪里有些违和。
兄弟俩从小就是这样充满落差的。
泉水远不如春拥有出色的外表,绘画天份,受女生欢迎。
泉水跟爸爸一样,是个平凡朴实且认真的人,春却像妈妈有着浪漫自由的个性。
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他们之间无可比拟的强烈羁绊。
没有人比春更喜欢泉水,更相信并依赖着泉水。
或许这得感谢妈妈取名的用意:泉水和春都是spring,都是她的孩子。
故事的开篇,实在不像推理剧。
不过紧接着,事件便发生了。
春对仙台市连续纵火案十分关注,拖上哥哥一起寻找犯人。
两人共同经历从解开事故附近的街头涂鸦的暗语,到最终发现谜团的真相。
影片发展的节奏有张有弛,又如散文诗般随性,不管科学性的法则,自有一套艺术的脉络。
《重力小丑》的情节性不算太强,谜底也有可预知性 。
故事重点在于人物塑造。
前面或许也稍有点出,奥野泉水和春两兄弟是充满矛盾性的多面体,都极具个人魅力,即便电影结束也深深刻在脑海里,引发无限的反思和回想。
另外奥野父亲,有点喜剧性人物的‘夏子’小姐都是亮点。
每一个绝不是标签性的角色,他们有血有肉,立体且独特鲜明。
当然我最中意的仍是春。
这样一个帅气沉默隐忍又内心满怀暴动自卑纠结的男孩,随时都能背出甘地或康德的名句,简直不能更迷人。
电影对原著小说的改编真的十分成功,剔除了繁杂琐碎的细节,又增加了一些温暖的新意,但最大程度还原了小说那种日常却充满哲理的细腻感。
另外书中很早就揭开了兄弟俩的身世,所以少了一点意外性,电影则有所保留到后半部分才给人突然一击。
我个人尤其喜欢三处变动。
(接下去有严重剧透,慎读)第一个最大的改编就是影片的最高潮,春在奥野家旧住址的房子杀死了亲身父亲,且将一切烧毁。
书里并没提到搬家,也就没有旧房这一说。
电影剧本利用了过去的家这个意象无疑将一切情绪推往最高,加剧整体冲突。
这里是一切的开端,也是结束的地方。
而春试图用火来净化的意念也贯彻到底。
二是编剧加入了父亲与春撒谎都不自觉摸嘴唇的细节,大大增加最后奥野父子三人餐桌对话感染力。
原书只写了父亲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跟我一样不擅长撒谎。
”但多加一个简单的动作,巧妙地再次利用一个包袱,不仅让这话更具说服力,也令观众更容易联系。
小说与影片不同,我臆测伊坂幸太郎故意没使用这所谓‘俗气’的包袱烘托气氛,带出家人间的牵绊,可观影时我们往往总会被这些技巧性的煽动一次次影响。
其三,是影片最后春从二楼再次跃下与泉水的交谈。
原著中两人在火葬场附近的小屋望着扶摇直上的烟束,为父亲远去的灵魂加油与送别。
泉水故意用了摇晃了啤酒瓶丢给二楼的春,察觉哥哥恶作剧的春道:“不如我们交换?
”随后跳落而下。
结尾在电影中则变了一番情境,当一切平息后,兄弟俩在那个曾经的四口之家,闲暇帮忙延续父亲养蜂的工作。
然后两人碰到了小问题,春便去父亲的房间找书解答,他走出阳台,随意将书抛给楼下的哥哥,无视对方措手不及接过书的讶异神情,翻过围栏,说着‘もひとついくよう(还有多一个哟)’再一次飞身而落。
画面于是又首尾呼应地再度定格在少年飞腾的身姿。
改编的情节显得特别温馨恬淡,尤其是春那句台词,几乎能让人一瞬落下泪了。
在我看了2遍电影,读了一遍译文和原作之后,才终于愚钝地想明白了伊坂幸太郎安排这个桥段的用意。
为何春两次从二楼一跃而下。
因为重力,因为引力。
《重力小丑》的由来是源自奥野一家四口去看马戏团表演,父母告诉孩子们:“不用担心,你看小丑笑得那么开心,他不会掉下来的,快乐地生活的话,地球的引力便会消失。
我们是飘浮在空中的一家。
”春之所以能无所顾忌地,勇敢地飞身一跃是因为他心中一直相信父母曾经的话。
何况有哥哥泉水在身旁。
我想爱的力量终究是无法抵抗地球的引力,无法抗衡自然的定律,但却能够给我们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即使摔倒也不畏惧。
《重力小丑》引发的最大的思考莫过于正义与罪恶的定夺。
当时我只看过伊坂幸太郎两部作品,另一篇是《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储物柜》,他们异曲同工之妙正是犯罪者是出于复仇的心态,且最后无声无息逃过了法律的制裁。
《重力小丑》原著的打头其实就有暗示,春救了险些被强暴的女同学,也没有被那些不良少年找麻烦,或许是他们也认为春做了对的事情。
杀人事件第二天,泉水对春讲了一番看似逻辑混乱又令人无法辩驳的话。
他说春一定是考虑了千万遍,内心经历了许多的挣扎和思量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没有人有资格对春的行为下判决。
泉水阻止了春去自首。
法律的正义与道德上的正义存在的争议,实在难以断定。
我也尚在混沌之中。
《重力小丑》是我近年看过最触动的作品,处处充满了哲学与暖意,我还需要一再重温。
P.S.那一年20岁的冈田将生简直不知是从哪棵树荫下偶然站着的少年一般美好。
这几年=-=先从换个发型开始吧。
看名字不知道说啥,看演员表超级喜欢的一部片子。
日影就是这点好,跟着演员看片一般不会失望。
比如说漫改小王子的片子就打发一下时间好了;我吉高妹子的片子都有点怪怪的文艺范;以及小日向自带温情的脸;亮哥一向是演技保证,虽然我挺喜欢他的颜,奈何他不爱靠脸吃饭;冈田弟弟是唯一的变数,他对接戏倒是各种不挑,幸亏生的一副好皮囊。
所以就看了。
影片一开头充满了日式青春片的氛围:春日、学校、樱花、英雄救美。
冈田从二楼一跃而下的身影太帅了。
可是接下去片子又拐到文艺片的路上去了。
实验室的闲聊、兄弟间的日常、和父亲的交流都那么缓慢,波澜不惊。
然后是涂鸦纵火,穿插着回忆。
回忆才是大杀器。
父母的初识,不得不说母亲是最有眼光的。
不看外貌经济条件家世背景,挑了身处绝境仍然从容乐观的父亲,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人才充满包容之心。
然后悲剧降临。
在世界各地可能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在世界各地无论是标榜自由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落后愚昧的地区人们往往指责的是受害人。
几个回忆的片段,路人甲乙们的嘴脸,让人忘记了国界。
特别是女人,女人们更会借机羞辱嘲笑受害的女人。
这是最压抑的部分。
也解释了哥哥查明真相想要复仇的动机:对这一家所犯的罪不仅仅是伤害了母亲,而且伤害了全家,尤其是弟弟。
犯人居然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无罪,可惜了我的渡边叔。
反观现实,日本好像真有这么个类似案例,不同的是他把母亲杀死,把婴儿也杀死。
最终毫无悔改之意,受害人的丈夫打了好久的官司,不记得最终结果怎么样了。
然后夏子登场。
我吉高戏份太少了。
哥哥明白了心地善良的弟弟一直在与自己恶的基因作斗争。
非凡的想象力,艺术才能,对姜汁的喜爱,运动能力,俊俏的外表和冲动的性格都来源于生父,对性的洁身自好也因为生父。
因此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可是因为对家人的爱让他有了弑父的决心。
对照白夜行,比为了只见了几面的女孩杀死父亲合理多了。
最终善战胜了恶。
但是过于理想主义了,这可是遍地都是推理作家的日本啊。
杀人放火的居然没有被抓住。
东野笔下揪住一个案子十年不放的刑警们表示不服。
不过我们喜欢就行。
这就是幸太郎特色。
结尾处冈田再次纵身一跃真是太帅了。
加濑不高 不壮 也不咋太有男子气概但是我总会看到他就相信他谁可以被依靠的哪怕是看到他采访中杀马特又中二的时候依然相信这个人正常的时候肯定挺好这可能就叫做气质..............................电影剧本本身已经特别好演员们的演技真的没有一个拉垮全员满分岗田将生竟然也演出了突破感当然 我的小吉高棒棒哒
酷爱电影的伊坂幸太郎也许怎么也没想到,在成为当今日本第一人气小说家的同时,他与电影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接近了。
今年他与东京艺术大学合作将自己的“好莱坞式群像剧”《华丽人生》搬上银屏,与此同时他自己的成名作《重力小丑》也在众人的期待下上映了。
2003年,初出茅庐的伊坂幸太郎正是凭借这《重力小丑》入围“直木赏”开始引起世人关注,接着他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日本文坛的神话。
本片的导演森淳一作为一名忠实的伊坂幸太郎迷,一直希望能将更多的伊坂作品拍成电影,于是,电影《重力小丑》诞生了。
《重力小丑》一直被誉为是一部“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但是笔者在看完电影后,却可以很肯定地去否定之前世人的观点,原因就在于森淳一导演很好的将小说的精髓呈现给了观众,整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名伊坂幸太郎粉丝的森淳一处处流露出对于伊坂原作的爱。
新一代国民作家-伊坂幸太郎提起日本的国民作家,大家很容易想起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知名人物。
的确想成为一名能够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作家,难度自然很大。
除了要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之外,思想上也必须跟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更多新的视角与观点。
年纪轻轻的伊坂幸太郎之所以能过引起日本国民广泛关注,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伊坂小说题材的多样性,从出道作——超现实作品《奥杜邦的祈祷》,到“好莱坞式群像剧”《华丽人生》,再到现在的“国家论”系列小说《魔王》,《金色梦乡》。
而之于小说本身,伊坂的作品同样有着独特的风格,看似“轻妙洒脱”的笔锋背后处处隐藏着沉重的话题。
就拿《重力小丑》而言,一部描写“家族亲情”,“兄弟友情”的小说,其背后却隐藏着“真正的恶魔”,而这股极端的“恶势力”又恰好和“亲情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后再用“遗传因子”把其巧妙的结合。
看似松散的故事“不经意间”被完美的串联了起来。
日本许多文坛巨匠都坦言,伊坂幸太郎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文坛奇才,他定会在日本文坛留下其光辉的烙印。
春は二階から落ちてきた(春从二楼跳了下来)春或许是当今日本小说主人公里最完美的人物之一,如何将这样一个人物很好的通过表演展示在观众面前,对于演员,对于导演,对于编剧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首先在改编剧本上,电影基本保留了原著中对于春独特的个性描写,而且为了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删除了不少原著中晦涩难懂,或是知识性极强的部分(小说中存在着大量对于戈达尔的描写,也许是因为伊坂太喜欢戈达尔的缘故吧,笑),应该说就剧本而言,这次的改编还是相当成功的。
其次要说说导演,本片的导演森淳一虽然之前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其有限的导演作品中,仍然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在出道作《爱我别走》中,对于智障人士内心世界的把握恰到好处,也让当时红极一时的漥塚洋介拿了许多奖项。
而这次他再一次面对一名“复杂”的主人公——一个不仅背负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过去,而且还必须接受自己是“恶魔”的儿子这一残酷的事实的高中生。
他如何把握好对春的描写对于整部影片来说应该是最为关键的。
这一次森淳一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功力,他巧妙的利用了原著小说中的关键字眼“遗传因子”,让春游走于“遗传”与“非遗传”之间,近乎完美的完成了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救赎,同时也让自己“恶魔般”的父亲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另外,在处理春与“哥哥”泉水之间的互动场景时,除了利用部分长镜头拍摄兄弟背影来渲染气氛之外,森淳一还通过大量的回忆以及小时候的照片等小说里的“稀有元素”来进一步加强兄弟之间的情谊。
应该说他很好的完成了对春的“进化”,也使全片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扮演春的是新生代演员冈田将生,话说2009年的上半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征服了我,从《halfway》到《夏威夷男孩》,再到这次的《重力小丑》,每一次都是完全不同的人物个性,特别是这次,我在读原著时就觉得小春是一个内心世界相当复杂的人物。
这对于表演者来说非常困难。
但冈田他做到了,也许是他在演出之前读过原著的关系,他对小春的一举一动把握得十分得当,每一幕都表演的很仔细,与加濑亮相比也丝毫不处下风,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才刚20出头的小演员,作者无限看好其未来的发展。
“俺たちは最強の家族だ”(我们是最强的家族)小说中另外的一个看点就是春出生的这个家庭,虽然小说里伊坂对于家庭的描写看上去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但就“俺たちは最強の家族だ”这一句话,我们就能发现,其实这部作品真正要描写的是这个家庭。
当然,细心的森淳一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影片上半段他利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这个家庭,这是小说中见不到的,但对于这部电影而言我认为这是最成功的地方。
这也许就是电影与小说不同之处,小说可以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境,而电影则要通过更多的场景渲染,才能使观众更好的理解整部作品的精髓之处吧。
当满脸皱纹的小日向文世坚定地说出:“我们是最强的家族”之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倒不是光凭这句话,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脑中浮现的都是之前电影里的那些温馨的场景:一家四口天天幸福的共进晚餐;母亲为了保护春,不惜出手伤人;父亲为了使母亲尽快走出阴影,一次又一次的说着善意的谎言。
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家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没有退缩,就算是父亲临终的时候,那悲伤的氛围里仍然流露出让人无比羡慕的亲情。
因为他们互相相信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即使是有着“不同基因”的春,因为在此时“遗传因子”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份真挚的感情,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小丑从空中秋千跳起来的时候,人们都忘记了重力的存在”,的确每个人活着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背后艰辛,而小丑却能背负着这艰辛把快乐带给他人,重力小丑就这样“形成了”。
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财富,如何使自己的家庭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也许春的行为就是我们的榜样,春的家庭的凝聚力就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这也许就是伊坂幸太郎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吧。
Haru came down from the second floor冷漠的少年从树冠的高度一跃而下,背后樱花万千他是Izumi一心要保护的弟弟,永远不想让他受到任何伤害他看着年轻的弟弟,在心里念着他名字,那永远清澈永远青春的一个时光只会在其他人身上留下痕迹,haru则像生存在玻璃幕墙另一面的美丽生物,不会腐朽,永恒不灭izumi在人行天桥上哭的那段,倒回去看了三遍,背景音乐与黄昏气氛的配合太震撼,那是悲剧的最强音回忆和现实双重的打击令他崩分离析,不堪重负地停下脚步,无法抑制自己哭起来害怕haru哪一天知道真相,于是要把那个罪恶的家伙先干掉压住颤抖的声线质问对方有没有罪恶感而自己点开杀人网页的时候有没有罪恶感去收集杀人工具的时候有没有过一丝犹豫是否想过自己即将背负一生的罪只是为了haru,什么都愿意“我不可能守护你一辈子”说着言不由衷的气话, 最后这一句才是长存在心内,必须要说出的,最真实的心意最后一个涂鸦上的字样是unforgiven gets attacked,背景是更剧烈的红色焰火“不可饶恕之人必将受罚”U G A,基因序列里stop的意思只有izumi能看懂的密码原来haru一早准备好,希望着并且相信izuma能看懂大火可以净化一切挥棒吧少年,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着haru回头对izumi微笑,天真无邪像回到童年,然后如我所愿,不可饶恕不愿忏悔的人得到了报应第二天是晴天最感动的是 “你不在我身边的话,我会很不安” 和那句“haru跟我一样,撒谎时习惯摸嘴唇”以及看到他们父母遗照的瞬间我就泪了恶人的死没有换来善人的生,但善本身被保存下来高高在上的神明什么话都没有说,不必说haru知道自己的生命不是那个基因99.7%match的男人给的,而是二十四年来始终视他如己出的父亲,是他决定让母亲生下haru,然后给haru与亲生儿子同等的爱izumi仰头看着依然干净好看得不像话的弟弟haru从二楼纵身一跃,背后延伸着无际蓝天,清澈得像他的笑颜
*收录于《重力小丑》电影DVD随盒小册子中 《重力小丑》对我来说,是至今最中意的一部作品。
这与作品的完成度和评价、获得的成就感等无关,大概与完成作品,出道才三年的那个时候的自己的状况和充满干劲的心情是有关系的。
因此,这之后我也会一直喜欢这部作品。
只提取出故事概要的话,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实际上,也曾听过“真是个不过如此的故事啊”这样的感想,我对此无法反驳。
但是,用比较抽象的说法,在写这个故事时,我想写的是“既不积极也不悲观”、“没有明确的结局但使人感到爽快”的故事。
责编始终说:“我想读到一个即使不会落泪也会很感动的故事。
”真的是非常恰当的说法。
我想写出一个有“冷摇滚”感觉的作品。
正因为如此喜欢这部作品,我对于电影化实在没什么兴趣。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答应了电影化呢?
当然是有所原因的。
一点是因为在作品发表后,剧本家相泽友子老师立刻联系了我,说很钟意这部作品。
另一点是,我单纯地想着:“实际上能实现电影化作品的可不多不是吗。
”不过,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最初见面时,相泽老师说道:“这部电影只应当由能感受到对《重力小丑》这部作品怀抱爱意的人来制作,我认为能够将这样的人聚集起来。
” 那之后又过了几年,当电影化这件事越来越接近现实的时候,“还是不要拍成电影比较好吧”,我开始有了这样复杂的心情(真是非常抱歉),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相泽老师所说的那句话。
电影制作完成的时候,说实话,我对于观看这部电影感到不安。
倒没有具体担心的问题。
只是对于《重力小丑》的故事拍成电影可能会变成普通的“亲情故事”这样的事情感到害怕。
我十分担忧,在观看了电影的试映会后,大家要摆出什么表情好呢?
但是,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那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有和原作有出入的地方,也有省略的台词,还有一些人物没有出场。
对于和原作的差异感到介意的观众可能还是会觉得有些不满足吧。
但是原作与电影核心的部分是共有的,最为重要的是,《重力小丑》成为了非常细腻的、充满电影感的电影。
一定是像相泽老师所说的(所期望的),热爱这部作品的人聚集了起来吧。
无论是哪位演员都有着“自然的存在感”。
另外,荧幕中的兄弟二人,确实演绎出了我所写的“冷摇滚”。
我有着这样的感觉。
伊坂幸太郎
“春意从二楼飘落下来”。
开头的这句台词砰的击中我的内心,诗意的温柔,又带着凌厉。
本是平凡的一家三口,温柔的父亲,美丽的母亲,还有呱呱坠地的儿子。
没想到一场猝不及防的强奸案成了散不去的阴云。
本是坚强洒脱的母亲在怀孕这件事情上纠结万分,然后问父亲,他问神明最后落自内心的善良,平静的接受这个本是罪恶的孩子,安静的担起了父亲的责任。
于是一家三口有了新儿子。
一个有着卓越的美术天分,又帅气过分的男孩。
大儿子叫泉水,小儿子叫春,都是来源于Spring,圣洁而温暖。
他在温柔的呵护中成长,面对着闲言碎语的恶意,一家人包容并坚定的同一战线,说着我们是最厉害的一家人呢。
只是强奸犯儿子的念头让自尊心强的孩子不得不去努力抵抗来自基因的恶意。
他斥责性,排斥女生的接近,依赖着兄长,偏执又执拗着从清苦的甘地中获取些解脱。
这部电影拍自同名小说,但是删改了一些内容,并不如小说那样富含细节的生动。
但把春身上遗传的恶和后天的善之间的冲突更加对立起来,他夹在在极端的中间,经历了漫长的焦灼,唯有纵火的净化来达成平和。
也许这也是日本微物的体现吧。
泉水说警察只会将你定罪,不会关心背后有过成千上万次纠结,而对于春来说这纠结花了他全部青春的力气。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电影。
很喜欢里面的爸爸,他是一个温柔的丈夫,当发现被强奸的妻子怀孕时,他没有嫌弃妻子,而是爱她如初,希望她生下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
正是拥有这样的丈夫,妻子才是那样乐观的人,生下了弟弟春。
长大后的春一直心存愧疚,他把自己当成一个错误,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自己的存在就是妈妈痛苦的根源,在恨强奸犯的同时也憎恨自己。
他去做一些“大事”时总是带着哥哥,还有他的棒球棒,因为他觉得这样会心安,哥哥对春的关爱改变了他。
电影最后春从二楼的一跃,跃过了过往的自己,跃向了更美好的明天。
看电影时,总是会被里面家人之间的温情所感动,虽然多年前经历了不幸的事,但是每个人还在乐观的生活着,这正是现在的我们所缺少的能力。
如果你享受着生活,就能拜托地球的重力。
愿你乐观生活,并被生活善良相待。
非常不错的剧情片!
整部电影情节之连贯就像是积木层层搭起来的宫殿,去掉一个积木虽然宫殿仍在,但是美感缺失。
不足的地方,比如配乐,象征意义的透露。
因为是剧情片,整个配乐应该再厉害点才能对情节,人物的心理作出完美的影射。
影片的象征意义十足,比如天主教与火(弟弟房里的圣家堂海报,火在天主教中的意思,妈妈确诊怀孕出来的十字架,父亲说的神的对话),但是也有很多意思直接地告诉了读者(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猜甘地等很多人画像到底啥意思,毕竟镜头给了这么多,结尾说了才明白)。
父亲与蜂蜜的象征,意味着幸福。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希望有人分享这种发现情节妙处的惊喜。
这就是这部片的乐趣之一,情节安排的恰到好处,既不坦白地一览无余,又不深奥地云里雾里。
有一则豆瓣重力小丑的短评说,一定要找作者粉丝作为男票。
足以见这种情节的魅力之大。
虽然配乐不讨喜,但是电影的镜头语言超级棒。
哥哥与强奸犯在屋里,用镜头中的镜头来表现两人实在太棒了!
是我最喜欢的镜头。
比一般用镜子多了一倍的心意和表现力。
本来故事到回忆起小时候看重力小丑之前可以结束了。
但是这样故事就单纯是故事,缺少了普世意义。
最后,电影用重力小丑来脱离开这个故事表达了普世意义的主题,就是幸福呀,一下子深化了电影主题。
(可能是小说写的足够好呀)最后的最后,弟弟对着小夏笑了。
其实解开了心结都好说,弟弟也变正常人了。
从剧情来看是剧情片,从意义来看是治愈片。
蜂蜜,春的名字,重力小丑,神的对话,还有甘地著名话语,都是告诉你人要幸福呀。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种很痛快的感觉。
该片是由森淳一执导,加濑亮、冈田将生主演的日本剧情悬疑电影,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的同名小说。
哥哥泉水是一名基因专业的研究生,弟弟春做着一份清理城市涂鸦的工作,某天春突然发现凡是有涂鸦的地方的附近必然会发生连环火灾,遂跟哥哥一起追寻真相,因而也联系到了20年前的父母往事。
电影分为现在与过去两条故事线穿插进行,转换的非常自然流畅,虽然有悬疑的因素在里面,但并没有悬疑电影的紧张刺激感,反而更像日本寻常的家庭温情电影一样,一层层拨开故事,看到内核。
而电影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基因是否对下一代有着绝对的影响作用?
在这之前,人们讨论更多的可能是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那么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孰轻孰重呢?
虽然电影倾向的是养父母,我也希望如此,但是看到春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时候,还是有些疑问:他这样做,是因为人性深处最底层的消灭与冲动,还是因为遗传了父亲犯罪的基因?
我试着给自己答案,是第一种。
人性中天生的包含着无法改变事物本身而摧毁它的这种冲动,连我自己也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之所以没有犯下滔天大罪,是因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也可以说是理智)完全高于内心的冲动,也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但无论是《暗黑者》里的darker还是《V字仇杀令》里的V,又或者是蝙蝠侠,都是用一种惩恶扬善的理由来做这些“摧毁”的事情,所以我理解春(包括泉水)的动机和行为。
电影没有表示春最后有没有去自首,我私心希望没有,甚至希望如果事情败露,弥留之际的父亲能揽下这样的罪行,那么兄弟二人的生活里,也就没有更坏的事情了。
小丑的表演,因为享受飞翔,所以能抵抗重力。
这种重力就像是生活中的苦涩一样,不可避免,但总得有自己的方式,给苦涩翻个面。
和菜头说人生就像是平底锅煎小黄鱼,不能太折腾,容易碎。
我想该折腾还是要折腾一下的,不然容易糊。
如同春,决定的确有点草率,但也因此,那些黑暗的阴影,都会被火光驱散。
另外,作者给了兄弟两个人很有寓意的名字,春和泉水的英文都是spring,象征着无差别的爱。
春从二楼跳下来了,加濑亮带有磁性的声音迷到我了。
首先是出奇的慢出奇的难耐。。然后发现(不,是再次确认)某民族的变态。。我承认是帅哥的脸让我坚持看完的。。(八一句:那个老爸怎么那么像“一零一次求婚”里那个癞蛤蟆呀)
泉水太呆了,春变成普通人了
哥哥演得不错.
将生将生
即使冈田将生很帅这也是半辈子都没看过的无聊片了 怎能如此无趣……
改编,这点事情就别说那么久了。阿姨该减肥了
屎,烂到让人不爽
本来想以这部原著和改编在豆瓣都打8分的片子作为这个“推理周末”的主打,但最终以我在50分钟后睡着收场。以后有"治愈+推理"组合标签的片子还是慎入为妙。
漂浮在空中一样
看小说就足够
剧情基本猜到。。最后没给我想要的反转。。够细腻。。好配乐。。另外QJ犯各种心理变态。。从何而来哪门子的骄傲。。
正在看書,總覺得書比較好看
冈田这样发型不是挺好看的么...
片中爸爸的每一幕都让我觉得很温暖
救命我把海报上的冈田将生认成泷泽秀明好多年直到看到正片才惊觉……以及,猛然发现这部也是伊坂幸太郎作品改编,该作者已经荣登原著我一本也没看过但是改编影视剧看过最多的一位大大了。
泉水和春的英文都是Spring。冈田不能更帅。
看困了,全无悬念,就是家庭颇为温馨
改编得不行,冈田弟弟的演技也还显生硬
日本推理作家多数特立独行,东野的是社会性推理,那么伊坂这部就是青春系。恰到好处的的原作改编,两位主演也挺切合角色。我真心喜欢加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