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父子

父子,After This Our Exile

主演:郭富城,杨采妮,吴澋滔,林熙蕾,秦海璐,许茹芸,徐天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父子》剧照

父子 剧照 NO.1父子 剧照 NO.2父子 剧照 NO.3父子 剧照 NO.4父子 剧照 NO.5父子 剧照 NO.6父子 剧照 NO.13父子 剧照 NO.14父子 剧照 NO.15父子 剧照 NO.16父子 剧照 NO.17父子 剧照 NO.18父子 剧照 NO.19父子 剧照 NO.20

《父子》剧情介绍

父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宝(吴景滔饰)梦中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坐,一手拿着风车,一手紧紧地抱着,然而美梦破碎。落魄父亲周长胜(郭富城饰)有着烂赌恶习,母亲阿莲(杨采妮饰)为此无法忍受,决定出走后被抓回。为了挽救夫妻间已经破裂的感情,父亲一厢情愿地安排全家去坐邮轮度假,母亲趁机离家不归。 穷困潦倒之余,周长胜又遭到了高利贷追债,连番失意的他想抛下阿宝,但还没离开就被追债的人打断腿。父子二人踏上了逃亡之路,伤残的父亲没有赚钱能力,只能逼迫阿宝去借钱甚至偷东西。有一次,阿宝偷窃失手,怯懦的父亲无力挽救……。这对父子的再次相见将会如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倚天钦差恒久定律海平面上升经纬天地剩男圣女嗨起来罗非是条鱼芬兰的汤姆井里的人诡丝黑夜之后康纳一家第七季人海之中遇见你外科医生爱丽丝夜樱四重奏长安雾怪我的宝物苍穹的法芙娜THEBEYOND僵尸来袭一定要抓住惊夷少女心我的同桌是极品我的陌生父亲寻找黑母鸡勿忘我朱家花园疾风使命能干的猫今天也忧郁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九回时间旅行机动战士Z高达Ⅲ:星辰的鼓动是爱

《父子》长篇影评

 1 ) 過譽了

不知道新浪潮是甚麼洶湧澎湃的東西,如果假想它太高深,結果就如我一樣失望。

老掉牙的故事,有點像香港電台的「人間有情」類故事,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

用不遺漏的重復又重復的敘事方法去拍,總之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麻煩觀眾入場前自行預備耐性。

《父子》沒有報紙上的倫常慘案一樣濃縮與劇力萬鈞,相對而言,也就少了讓我們自行發揮與細味的留白位了。

場面調度確實精細,偏色的畫面是帶有感情的,但我狐疑慘劇為何有充滿美感的背景,可是那又不叫做淒美啊。

不喜歡第一個所謂的love scene(據說導演不喜歡人們把它叫做「床上戲」),靜止的長鏡頭加正面半身的楊采妮加摸胸加喘氣聲,很pornograhic。

就算要將兩個'love scene'呼應對比,一個男上女下的鏡頭與一個狗仔式的鏡頭,不就可以了嗎? 據聞剪接點是精心考量過的,奈何我只感到敘事冗長而剪接太速(除了那個摸胸喘氣的長鏡頭外),我著實透不過氣。

配樂也古怪,有情緒的起伏,但音樂風格與故事及畫面都不配合。

未知是版本的問題還是怎樣,我連(該是)後來配上去的背景聲(如街上的聲音)也聽出剪接,希望那是意外而不是故意的有所為的,因為我實在不明白,何解同一個畫面的背景聲音會由左耳一下子跳去右耳啊。

倘若那些關於剪接點呀對白腔調之類的安排,乃出於導演要觀眾理性的看這個故事,我認為整件事情都多餘︰誰不知道慘劇的出現乃緣自人性的劣根性? 與其把慘劇配上詩一樣的視覺享受,不如用最感性赤裸的對白與剪接與配樂去營造淒美和那該死的浪漫吧。

 2 ) 失望

说实话 要不是看到有人说剪掉了 四十多分钟还真的很失望 今天下午花了两个小时看完 虽然明白情节是怎么一回事了 但感觉没有灵魂 很生硬 很牵强完全没感觉到 父子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只是觉得 似乎在用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他爸爸的故事讲述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 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片头那首歌到很喜欢 和狗咬狗结尾是同一首看来今年流行用这歌 呵呵还是去找个粤语版 完完整整看一遍

 3 ) 那小朋友的眼神真叫人难过

若你对南洋风情心有切切之情,那么也许会对这部电影多一些不同的感受。

木头百叶窗、家家户户的小院子、繁盛的叶子和花、水边的栈桥、斑驳的墙壁,还有那些旧的街道、旧的电影院、旧的餐厅、旧的巴士……我在看完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查了电影的拍摄地点:马来西亚。

有一些细节叫人心里一暖,有一些却真是哑然失笑。

阿胜去登寻人启事的时候,报社的人拿出块板,大小不同的格子收费不同。

当他们搬到鸿乐那个小镇,长途巴士停在老房子旁边,车开走,留下一面斑驳的墙和寥落街角的远景。

叮叮咚咚的吉他,两个黯然的背影。

小旅馆的窗帘是薄薄的花布,被风吹得鼓鼓的。

阿莲的裙子是细细的花纹、细细的褶子。

穿着南洋长衫的林熙蕾手里提着一袋插着吸管的fruit shake走上楼。

摇头电扇转来转去,好像不曾停下来过。

可是,十几年前的小朋友就有PSP玩了吗?

可是,一定要郭富城演那个跟阿胜长得很像的男人吗?

可是,一定要在河对岸应景的出现阿胜和怀孕的新妻散步的情景吗?

而只是那孩子的眼神真叫人难忘,他紧锁眉头的样子,低着头慢慢的走。

一再的隐忍。

可看到天上的星星,难得他还是会露出童真的笑容:“爸爸,你看天上的星星好美……”郭富城其实已经做得不错了,我想,至少比刘德华好。

他放掉了原来的自己,他的背影,走路的姿势,一甩一甩,很底层。

可是,这个角色,也许是剧本或者导演的原因,还是觉得层次单薄。

他只是一个粗暴的没有文化的人,他只是大声地应对所有的事情。

可是他的眼神不对,过于简单,没有挣扎,没有不甘,没有痛苦。

一个失败的男人,不应是如此单纯的暴烈。

 4 ) Fantasia电影节Day7:《父子》

时间:2007年7月11日晚9时25分地点:J.A. De Seve影院事件:《父子》After this Our exile第一场 上座率:8.5成 事先看过一两篇评论,得知本片较为平淡,加之又是160分钟的足本导演剪辑版,特意在开场前灌了半杯咖啡。

的确,开局甚为平淡:这样的一类家庭构成图,通过三个主角的出场展开。

而其故事框架,不只是在文学作品、甚至在身边都时有所闻的,并不算是太新鲜。

很快(其实也不那么快,“杨采妮”的走佬未遂、和“郭富城”的争执、缠绵、再争执、再走佬……被事实证明是一个颇为耗时的过程),矛盾焦点不在于“娘是否要嫁人”,而在于“爹是否能改过自新”。

于是,整个中段接近2个小时的时间线,我们都在等待着郭的反省。

但……终究还是没有等到,“郭”与“林熙蕾”的那段风流纠葛,除了一再说明郭的劣根性,对三人的关系并无太大帮助。

当然,存在即是合理,生活中本也不乏这样的桥段。

只是,过多的分支剧情恐怕会分散主线的力量,而对人物的塑造作用并非都是使其更“丰满”。

就这样,所期待的中段也以一个平淡收场,逐步转到最后收官的尾段,本以为一定会有一个深深打动你的结局。

结果……盼来的还是让人着急的温吞。

尽管,结局谈不上是多灿烂,还算是有点阳光,至少生活总是给你希望。

平淡并不是罪,剧情的散漫才让人累,而且,要命的不仅仅是形散,神也被散掉了几分。

看片的时候总会想起前段时间好莱坞那部《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那里面的父牵子手,感觉更让人有共鸣,真真正正把一个在追求幸福路上的那种艰辛坎坷甚至穷途末路的景象呈现在观众眼前。

而实际上,《父子》中的“郭富城”总还是有选择的,即便是身负高利贷、被人打伤了腿,也并不能说就不能找到一份大厨甚至是帮厨的工作?

一再出下策的选择让人有些费解,当然,还是那句“存在即是合理”或许可以解释他的选择。

说到共鸣,那个咬耳朵的桥段,倒是巧妙地借了一个老故事:一个窃贼临死前咬掉少时对其管教不严的老母亲耳朵的故事。

“郭”在雨中的恸哭,一点自哀其不争,一点对血肉狠心行为的伤心,还有那么一点点,相信只有很少的一点点,是来自悔过。

唉,除开一些淡如白水的对话不谈,影片不紧不慢的叙事拖缓了节奏,太多的细节伤了主线的筋肉,还有一些形式上的追求太过着迹。

当然,最后不得不夸夸父子二人的演技,以及李屏宾镜下的那个总在黄昏中的大马华人社区,带有几分伤感的美丽。

ps:刚看介绍,原来2小时版本删去的主要是“林”的戏份,对导演的这个举动我高举双手赞同。

原帖链接:http://tintin76.blogbus.com/logs/6651760.html

 5 ) 与父爱无关

近期对这个片有种期待,好像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获得如此众多好评的,讲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情的电影了。

金马奖大获全胜,连06年最后一期《看电影.午夜场》都以它做了一期父子影片专题…看完之后觉得还可以,欣赏的倒不是片子本身,而是那种在看完后发人深思的感觉,就像当初看完《见鬼》后一样。

说句实话,虽然谭家明功力恰到火候,连配乐都非常出色,各大主角表演也都是配得上各大奖项,尤其是9岁的吴景滔相当的出彩,那种单纯使得再老练的演技也显得苍白无色。

但是,片子还是让我感到遗憾。

因为,我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父爱,或者说是渴望中的。

城城的演技又大长,饰演得很成功,但是这个角色却令我失望。

自私,自弃,在债主面前低三下四,把气全出在家人和同样的小人物身上。

在他身上没有看到多少对阿宝的父爱,哪怕是默默的那种。

华语的片子缺乏这样的镜头太久了,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哪怕用一个小片断来表现一下这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没有它,我怎么也感动不起来.于是想起了老爸,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爱的感触越发的清晰。

小时候老爸对我都挺严厉,在我11岁的时候他就去了外地工作,等他调回来时,我已上了大学。

但是那份爱却一刻也不曾停止,通过电波,通过网络,通过心灵。

大一老爸给我发的第一条短信就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天道酬勤。

现在上了研究生,他还不忘对我的督促。

一个老实又不太善言语的男人永远不可能像女人那样表现出细腻的温柔,他只会用行动去表达那份在乎。

这也许正是父爱所表现出的另一种伟大。

而在这部片中,和我一样渴望感受这份爱的阿宝只能在梦中从坐在父亲车后,手拿风车中期许一点,然而,车最后还是倒了...

 6 ) 看一点说一点

片中的阿胜赶什么事情都是拖拖拉拉的,常用的句式便是“只是……而已嘛,干什么……”,只会怨声载道地说他人的不是而从来不会从自身的原因找寻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这步田地。

从客观原因找它的问题却从未在主观上反省自律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了人生不如意的事实。

凡事意气用事,在他看来任何事情只要发发火就可以顺利地解决了,其中一句台词似乎正是对阿胜的概括“大人不懂事,小孩要受罪”,乖巧可爱的儿子成了大人之间游戏的祭品,正如国家之间战争总是百姓遭殃一般弱者总是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无不尊循物竟天泽,适者生存的不二法门,人类社会只是动物世界的拷贝,弱肉强食,成王败寇,自古美人配英雄(如若丈夫懦弱不中用即使拥得佳人归又如何?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在《水浒》中便能举出最经典的两例忠厚的林冲以及忍气吞声的武大)无不如此。

宇宙的本质似乎便是如此,而人类中的某一部分似乎是一个异数,尽管如此但“只因身在此山”中而同样受制于些法则。

就先到这儿,待续

 7 ) 可怜的是孩子

妈妈因为受不了烂毒的爸爸和毫无保障的家庭,终于狠心抛弃一切寻找自己的幸福,而她也最终幸福了;爸爸因为妈妈的放弃而变得更加堕落,失业,没钱,被追债,不能回家,而片尾最后爸爸另娶了他人,似乎也过的不错,唯一可怜的是,他们留下的阿宝,那个可怜的孩子……阿宝懂事,谁都喜欢。

可是最终怎么样呢?

他生活没有保障,被校车司机赶下车,被追债人堵门不敢出声,被爸爸逼的去偷东西被打的满脸鲜血,最后进了少管所,等他出来后,父母各自有了新的生活,而他的未来又在何处呢……妈妈也曾给过爸爸很多次机会,也曾想努力,但最终还是没信心的离开了;爸爸在妈妈离开的一刻努力挽回,抱着妈妈哭,抱着阿宝哭,发自内心的悔恨,可并没有什么行动,被辞工了也不找工作,带着孩子东躲西藏,最后亲手把孩子送进了少管所。

而阿宝呢,他是最无辜的,他没有做错任何事,可是所有的惩罚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承受了一切,这个家庭的破碎,伤的只有孩子。

所以我想,这部片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也许能拍的更好一些。

从爸爸的角度就显得让人怨恨。

很灰的调子。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当幸福来敲门那部美国片,境遇很相同,可那个孩子因为父亲的不放弃而是幸运的。

阿宝就只有这种悲惨的下场。

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女人幼稚,毁的是一个男人;而男人幼稚,毁掉的是一个家。

 8 ) 《父子》:清醒的深情

看《父子》之前,我对这部貌似在打亲情牌的片子并没有太大期待,尽管它已经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拿了很多奖项。

故事梗概之前已经听说:女人不堪家庭困苦离开,男人带着年幼的儿子艰难度日。

听起来老套之极的情节让我觉得无外乎两种可能,要么拍成温暖的励志片,要么拍成催泪的悲情片。

结果又一次证明了我的眼界狭窄。

不愧是谭家明,不愧是香港新浪潮时期与徐克、许鞍华等并称的才子导演,《父子》也无愧为《杀手蝴蝶梦》之后17年又出山的力作。

影片拍得真挚细腻,又不滥情拖沓,处处显出清醒的深情。

片子开始,杨采妮饰演的母亲送儿子上学,并暗自准备好离家。

儿子发现端倪,跑去告诉郭富城饰演的父亲。

郭怒冲冲跑回家里,与杨大吵一家,阻止了她离开。

情节毫不新奇,但十分真切细腻,你会不由想到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争吵,也有这样的矛盾。

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逻辑,各自觉得自己委屈,其实谁都有错的一面,谁也都不容易。

杨采妮最后还是离开了,郭试图寻找未果,又因高利贷逼债太紧只好带着儿子跑路。

他们到了另一个小镇,住旅馆,郭打算找一份工作,后来也想过去英国挣钱,但是都没有成功。

生活实在窘迫,郭竟然唆使儿子去偷盗。

儿子叫做阿宝,上小学,后来不得不中断学习。

他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妈妈离开,爸爸暴力,家境又十分艰难,与那些富贵同学相比,他很难维持自己幼小心灵的尊严。

但是这样一个小孩子,依旧善良、单纯,偶尔咧嘴一笑,让人想到纯纯的小白兔,简单而美好。

饰演阿宝的演员叫做吴景涛,演技真的非常出色。

他控制感情收放自如,该乖巧的时候十分安静克制,该释放的时候也不声嘶力竭,只是眉头紧皱的看着你,或是低声啜泣不已,让人心疼。

这与影片的整体格调非常和谐,宁静中掺杂着小剧烈。

唯一的一次猛烈释放出现在少教所里。

阿宝偷东西被人抓住,但是爸爸看到警察来了不敢去救他。

当他去看阿宝时,阿宝就那么皱着眉头盯着他,又恨又放不下。

经头一转,郭富城一个人蹒跚地走在夜色里,左耳包扎着绷带,隐隐带着血迹。

观众正在猜测之时,才出现情节的回放:阿宝在爸爸俯身过来安慰他时突然咬住爸爸的耳朵,死死不放,直到爸爸挣开,他放声大哭“你为什么让我偷东西?

我不敢去,你偏要让我去……”这个动静的处理极妙,完全意料不到,又出乎情理之中,相信观众看到这里都是一恸。

很少见这样描写父子关系的电影,父亲也不是不爱儿子,但更多时候,儿子是他占有的财产,是他情感的依赖,甚至成为他生活的方法,他的得到少于付出。

这个个男人对待女人也是一样,你无法说他不爱杨采妮,只是他爱的方法让人难以接受。

郭富城的演技也很让我吃惊,难怪又夺得这次金马奖的影帝。

之前大家交口称赞的《三岔口》我没有太多感受,但是《父子》里面这个落魄困顿的中年男人,被郭富城演绎得十分到位。

他终于脱离了以前只靠外貌、舞蹈吃饭的日子,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杨采妮的演技我也很欣赏的,尽管很多影评都说她不具备风尘女子的气质。

不过我觉得《父子》里面着重要表现的是她在家庭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对于坐台女的工作并没有怎么强调,她的隐忍、矛盾表现得很充分。

片里还有郭富城跟林熙蕾的一段戏,后者演一个妓女,与郭同住在一个旅馆里。

两个清苦、漂泊的人产生了相互依恋的感情,只是郭无法给林承诺,也害怕重复被抛弃的经历。

这段戏本来应该很好看的,据说大陆上映的版本删减了很多。

还好林熙蕾我不喜欢,也不觉得太惋惜。

片子结尾,阿宝长大了,回以前住的旅馆看看,把以前自己偷的金表物归原主,又找到许久未见的父亲,看到他与新的女人走在一起,脑中想起以往种种情景。

这个结尾我以为是个败笔,还表的情节显得生硬造作,看到父亲的这个交代也似乎没有必要。

尤其这里还有一段独白,之前都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前面的流畅、细腻相比,结尾显得非常突兀。

瑕不掩瑜,这部片子整体深情、真切,郭富城几次恸哭并不煽情,但让人觉得辛酸,觉得他的无力和悲哀。

谭家明自八十年代开始由电视转向电影,积攒到现在功力果然深厚,导演、编剧都很不凡,之前由他剪辑的《阿飞正传》和《杀手蝴蝶梦》都是精品,这次镜头剪辑更有独到之处。

推荐!

 9 ) 《父子》:拜托,搞通了逻辑再来拍电影

谭家明在访谈里说:“要看就看160分钟的导演版。

”我买的正是这个足本版,放了一个月了都没看——根据以前看到的评论和访谈,我怕我看了会哭。

结果,昨天看完了,既没掉一滴眼泪,也没觉得“沉溺的悲伤”或者“清醒的感动”(导演在片首自吹自擂自摸自慰的话)。

看了之后第一感觉是,太差了吧!

第二感觉是,郭富城杨采妮这两口子,真是一对活宝,除了会抛弃孩子,还会什么啊???

关于《父子》的硬伤,PSP之类,好多人都说过了。

我只想从逻辑上说一下。

先说杨采妮扮演的母亲阿莲。

阿莲因对阿胜极度失望而抛家弃子,OK,很正常。

再度结婚的阿莲对儿子阿BOY想念、牵挂,OK,也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自那次和阿BOY见面之后,她居然就再也没有去见过或者找过儿子!

她的新老公不允许?

不像啊。

她和阿BOY见面的时候,中间那位新老公来过电话,阿莲还笑眯眯对着电话讲:“嗯,是的,他到了。

你要是有事就不用回来了。

”挂了电话阿莲还对阿BOY说:“你来和妈妈一起吧。

”可见,在她的新环境里,并没有不允许她拖油瓶的因素。

那么是她不爱儿子?

更不对了。

在牵涉阿莲的所有戏份里,到处都是她如何爱儿子的细节。

她还对秦海璐扮演的阿霞说:“阿BOY跟着阿胜,叫我怎么放心。

”既然不放心,为何一点行动都没有?

现在她有条件有能力了,居然连关心过问一下阿BOY的举动都没有,明知道儿子跟着那不成器的爸爸是不行的,居然也没有想过去争取抚养权?

直到最后儿子都长大成人了,这个做妈的,都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阿BOY的下落,不是那么难找吧???

无论从情的逻辑还是理的逻辑,都说不通。

我不反对电影表现抛弃儿子,可是,也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啊。

再说郭富城扮演的父亲阿胜。

这是一个十足可厌的人物,没勇气没义气没人气。

片首如何不敢剁手指,片尾也就如何不敢投湖自尽。

看到他一步步走向湖水,我还在心里说:“去死啊,有本事就去死啊。

”果然,丫没死,他哪有那个胆啊!

这些都不说了,还是说逻辑吧。

他是个厨子,说明他是有手艺的底层人。

他烂赌,所以被妻子抛弃。

OK,没问题。

问题是,他带着阿BOY跑路以后,日子那么艰难,他都不肯去找一份工。

因为他没手艺?

不对呀,他不是炒一手好菜嘛。

因为他怕吃苦?

也不对呀。

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底层,他应该习惯底层的生活方式。

因为他烂赌?

还是不对呀,跑路以后,就没见他赌过啊。

说到赌,阿胜的表现,也不符合一个赌徒的特征。

一个沉溺于赌的人,拿到一分钱都会直扑赌场的。

他去坐邮轮的时候,不是就去赌了嘛。

片首把他说得那么烂赌,他又怎么还会花钱去登报寻妻?

他做了林熙蕾的皮条客之后,拿到的那两千多元佣金,有怎么不会扔进赌场?

这些,影片统统都没反映。

感觉上他好像一天到晚没事干。

各位有没有试过连续三天什么事都不干?

拜托,很无聊的!!!

那种无聊,比死都难受,比烂赌都没劲哪。

还有,他那么爱儿子,穷困潦倒都带着阿BOY,既然如此,被阿BOY咬了一次耳朵之后,就扔下儿子不管啦?

他重新工作之后,难道也不去找儿子吗?

回到前面的问题,阿BOY的下落,不是那么难找吧???

阿BOY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爸爸回到正常的生活,自力更生。

既然他都自力更生了,要获得儿子的谅解,不困难吧?

就算他不识字,这个最简单的情分,他不会想不到吧?

猪都知道啊!

更可笑的是,片尾,长大的阿BOY隔着河面看到父亲,他身边的新老婆还挺着大肚子。

这个镜头一点不让人觉得伤感,倒让人觉得,丫的性能力倒是超强啊!

导演为了煽情,没事就让郭富城哭哭啼啼,可是,在这个完全不通的逻辑底下哭,实在是太可笑了。

听说还有人看这个片子看得泪水横流,那真是让我无话可说了。

《父子》这个片子,配角好,尤其是林熙蕾;摄影好;小阿BOY演得很好。

真是可惜了,这么些好东西,搁在了一个连故事都说不圆的片子里。

听说郭富城为此成了演技派,这让我想起成龙在《新警察故事》里哭得大鼻子通红,也说是超越了以前的演技。

原来,所谓演技就是会哭啊,嘿嘿,这什么逻辑,真他妈没劲。

 10 ) 《父子》:剪辑大师缝纫出一道“悲情小品”

开篇即用you are my sunshine定了调子,极暖极冷的红和蓝的水面,不可遏制让人想到新浪潮的文风。

You are my sunshine,典型的jazz&soul,空灵幽怨,和全片有生活质感的叙事很是不协调,也许就是要寻找一种错落感,或者就是一出门就让你看到戴着一顶文人层面的诗意,画面很美。

“一部作品,好与坏,不可能满足每一个观众,我只希望您能自戏中找到一些有意义或者难以忘怀的东西。

若本片到最后能令您有所感触,我希望那不是伤感的沉溺,而是清醒的感动。

”如果不说这是主题先行强奸观众的意志,那就是17年未触电的不自信,真不如陈词滥调“献给我的学生”来的真诚。

缺少群众场面的画面调度起来相对易于控制,绘画出质朴纯净的生活空间,边缘人物的疏离感,和环境声的炽热相辅相成,是刻意的,似乎也是必要的。

钢琴和弦乐二重奏明显是要拔高苦难的苦难,苦不到吐胆不方休。

物极必反,好莱坞把这些东西做到头了,到了这里总觉得有点别扭,不信你在有洋乐的段落彻底拉掉音乐,人物的悲情程度会更加牵扯你的心。

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可能是导演擅长剪接,影片蒙太奇是“花式杂耍”。

剪接的呈现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特写组合”在动态镜头里运用最多,镜头量很大,画面被打得很碎。

例如1,杨采妮第一次私奔未果,城哥在拦截时,用了大量特写,结合跳跃性很强的多种景别来叙事,看似突兀,实则放大了镜头的内在张力,却把人物一触即燃的性格充分的外化,镜头和命运一样是狂躁不安的,缺乏安全感和希望。

例如2,两个激情桥段,除了沿袭贯穿的特写组合风格,更用上了解构的套层关系,把貌合神离的人物关系阐释的淋漓尽致,审美上营造出了一种磕磕绊绊的意犹未尽,“刀”光“剑”影中是有快感的。

“情绪空镜”在影片中有点举重若轻,当然李萍屏注入“花样年华”式的闷骚小资必须记下一笔,这些静态的景物空镜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往马来西亚旅游,更让片中暴躁的人物能有一块纯净的自留地,让苦情在特定的瞬间得以沉淀。

据说影片国内6区版被剪的支离破碎不到两小时,笔者有幸看到160分钟的导演完全剪辑版,节奏氛围,于情于景于人都表达了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关爱或者批判,但受众是否会获得“伤感的沉溺或者清醒的感动”不得而知,笔者认为是悲情有余,震撼不足,细节处理稍显概念化。

近年来香港电影两极化愈发严重,类型片源源不绝,屡有佳作问世,而伦理片乏善可陈,力作更是凤毛麟角,金马、金像纷纷对《父子》抛了橄榄枝,不得不说是对此类影片的一气召唤,笔者意下“电影以人为本”的一种回归。

《父子》短评

麻痹,神经病吧

6分钟前
  • 很差

母亲走了以后才变得有意思了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電視上看的天朝版的。。刪的一塌糊塗 ( ̄_ ̄|||)

14分钟前
  • Supernova™
  • 较差

我没有看出味道来~~~~~

19分钟前
  • 住在神乐坂
  • 较差

7/10。以冲突和暴力的影像方式打破了家庭情节剧固有的体谅和煽情套路,但又十分清晰细腻。开头儿子手持一架风车依靠着骑单车的父亲,车子左右摇摆无法承载儿子的幸福,单车突然摔倒将梦惊醒,停摆的风扇和铁栏将景深中的儿子挤压,随后一个主观视角里封闭的铁窗叠化母亲忧思的侧身,儿子与父母的镜头总保持相当远的距离,被孤立甚至挤压。父亲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剪辑对此种心理的延伸很微妙:阿胜和阿莲做爱的场面从开端到高潮的剪辑完整流畅,阿胜与妓女寻欢时剪辑却顺序错乱,代表阿胜爱的只有妻子,无论妓女如何挑逗,阿胜都无无法进入另一个女人的世界。教唆儿子偷窃的河岸背景,树叶撩动的空景和父亲含泪的近景交替,被咬掉耳朵象征父权的堕落状态,阿胜倚树痛哭后悔恨地走下河,河上浮木象征还有救赎可能,儿子长大赎回偷窃的表也赎了父亲的罪。

21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郭富城你就算了吧

23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较差

演得不错

28分钟前
  • Genies
  • 推荐

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不配有孩子。片中的小男孩演得不错,感觉比郭富城出彩,虽然郭天王很卖力气。

32分钟前
  • unsheath
  • 推荐

某些镜头射到我的心,可大部分时间郭天王苦大深仇并不是件什么好事,细腻度是有的,但不够。第一次感觉原来林熙蕾素颜也非常的普通。阿BOY拿最佳男配实至名归

36分钟前
  • radioben
  • 还行

里面的儿子长得很像我前男友

40分钟前
  • 小霞君have fun
  • 较差

挺一般的故事,挺做作的电影

43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较差

一般般 郭富城演的很不错 结局很不错

44分钟前
  • 裸奔的香蕉
  • 还行

DVD版本的只有三颗星,后来谭家明在昆明参加一放映展的时候放了完整版,故事前后连贯了不少,最后没给那颗星是因为不喜欢里面风格不统一的音乐,虽然都很好听

48分钟前
  • 悠三岁
  • 推荐

开始觉得郭富城有演技的电影,可我讨厌他演的那个爸爸。

53分钟前
  • Kou
  • 推荐

郭富城黎明刘德华的演技也只能停留在这点水平了。。。

56分钟前
  • Mambo
  • 还行

父个刁啊

59分钟前
  • 阿毛
  • 很差

人性和生活。小孩子很无辜很可怜,可惜他就是有这么一个不负责任脾气暴躁不懂得爱的父亲。

1小时前
  • 魚大人和小黑喵
  • 还行

城城问鼎台湾金马奖影帝之作~城城自毁形象扮演一个邋遢落魄的父亲~不过剧情不咋地~本片的亮点:1。城城的演技2.插曲《孤单说你我忘了我》林熙蕾依旧是个花屏

1小时前
  • 刘建明
  • 很差

当父亲成了儿子的拖累,凝望儿子的眼神,只剩下两条路——堂堂正正的活与卑微安静的死

1小时前
  • 东学西读
  • 还行

以前断断续续看完的,虽然一直都很不喜欢郭,不过客观说来,这部里演的还不错

1小时前
  • lanc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