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胡波
主演:张小千,翟一一,高铁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简介:世界末日,两个饥饿的孩子找到了一具尸体······ 导演胡波在FIRST训练营时拍摄的一部短片,曾入围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Sign Of Life竞赛单元。导演在16分钟的影像中倾注了自我的想象力,在贝拉塔尔指导下,完成了一次独特的拍摄练习。详细 >
比较喜欢前面开场场景,后面的形式感太重了。
特写长镜头在这一部开始刁钻,倒是想起《寂静岭》
A-,钢筋水泥废墟,行尸走肉虐杀,疑似影射现代社会人吃人的可怕,末世寓言。这井,必是一口早已干涸了的废井,掉进去的人不会马上被水淹死,而是无望地在井里洗剂着有人能拯救自己,但终究是不得。
我所理解到的绝望、不安、冷峻的情绪都使我极其惧怕。
为数不多的台词尬人
不如快进到最后一幕黑底白字写两个大字吃人得了
做作
我想看你们解读,但也不想看你们过度解读。不好意思。
只有开场的机位算上漂亮了,贝拉塔尔的风格可能被胡波表现地更加裸露,加上废土气息,挺独特,但总感觉各个环节有些脱节。
看到什么就思考什么/胡波能拍出这么一部阴暗的短片来,可想而知,他的人生经历甚至内心情感不知道比媒体曝光过的要惨烈多少倍!/主人公是两个人,绝境中的男孩和女孩,可能是姐弟、可能是邻居、也可能只是两个被遗弃的幸存者于不幸中偶遇到了一起,苟活在没有食物和床铺的废墟堆里,面对横躺在眼前手脚被缚的死尸,抛开畏惧已经不是选择问题了,因为“活下去”这时候不仅仅是信念,它已经成为了本能,但是食人有罪,所以“我们”掩盖罪,把它连同这罪恶的遭际一同投入井里。/可怜人的世界从来都是黑白色,尤其是这片废墟和这般绝望。
太暗,没有感受到末世感
短短十六分钟的片子,每一秒都是彻底的绝望。五分钟处好多观众都被吓得离场了。
黑色雨衣的小孩拍出了《第七封印》里死神的感觉
@China Geofilm Festival ·浮于野书店|吃戒
呵
单纯生理上的不适 让我无法客观评价这部短篇
没看出末世感,不过想到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烂尾楼寻宝的经历,那个无人的废墟就像是一片宝藏,里面藏着无数未知的惊喜。而我最后一次去那里是在成年后,我与好友相约在夜晚登上烂尾楼的楼顶。现在回想一下,那天晚上有点接近片中的氛围,在那样压抑的环境中,我与朋友进行着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周遭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比我所知道的所有鬼屋都要恐怖百倍。我如片中两个穿着雨衣的孩子一样无知、无助、无法逃脱,我只需要走到房顶,他们却连是否能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生存的欲望最终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他们凝视着无边的黑暗,黑暗却不敢凝视他们纯黑的眼眸。
世界在《井里的人》看来犹如末日那般暗黑和惨白。不管是带有隐喻的标题还是画面里所展示的废墟皆指向了没有归途的困境,然而我相信胡波内心同样相信光明与色彩的存在。所谓现实里的凹槽以及心理上的缺陷跟外界仍然有着联通的出口和可能。
贝拉塔尔推荐
7.5,胡波生前在西宁FIRST训练营的短片,听闻很受贝拉·塔尔喜欢。废土+末世的设定,两个颤巍巍的身体如同摇摇欲坠的破败建筑,脸上的表情中,我读不出一丝恐惧,尽是冷漠和绝望,斯人已逝,影像长存,悼念胡波。豆友:在他的短片还有长片里,只要有人露出了软弱的迹象,马上会有另一个人露出獠牙,那份冷漠感最终占据了时间和空间。如果你走近他的世界,就会发现那里和废墟一样什么都没有,而这正是胡迁令人着迷的地方,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存在,被现实掩盖的虚无。至于胡迁本人,我喜欢他的极端里藏着的坦诚。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比较喜欢前面开场场景,后面的形式感太重了。
特写长镜头在这一部开始刁钻,倒是想起《寂静岭》
A-,钢筋水泥废墟,行尸走肉虐杀,疑似影射现代社会人吃人的可怕,末世寓言。这井,必是一口早已干涸了的废井,掉进去的人不会马上被水淹死,而是无望地在井里洗剂着有人能拯救自己,但终究是不得。
我所理解到的绝望、不安、冷峻的情绪都使我极其惧怕。
为数不多的台词尬人
不如快进到最后一幕黑底白字写两个大字吃人得了
做作
我想看你们解读,但也不想看你们过度解读。不好意思。
只有开场的机位算上漂亮了,贝拉塔尔的风格可能被胡波表现地更加裸露,加上废土气息,挺独特,但总感觉各个环节有些脱节。
看到什么就思考什么/胡波能拍出这么一部阴暗的短片来,可想而知,他的人生经历甚至内心情感不知道比媒体曝光过的要惨烈多少倍!/主人公是两个人,绝境中的男孩和女孩,可能是姐弟、可能是邻居、也可能只是两个被遗弃的幸存者于不幸中偶遇到了一起,苟活在没有食物和床铺的废墟堆里,面对横躺在眼前手脚被缚的死尸,抛开畏惧已经不是选择问题了,因为“活下去”这时候不仅仅是信念,它已经成为了本能,但是食人有罪,所以“我们”掩盖罪,把它连同这罪恶的遭际一同投入井里。/可怜人的世界从来都是黑白色,尤其是这片废墟和这般绝望。
太暗,没有感受到末世感
短短十六分钟的片子,每一秒都是彻底的绝望。五分钟处好多观众都被吓得离场了。
黑色雨衣的小孩拍出了《第七封印》里死神的感觉
@China Geofilm Festival ·浮于野书店|吃戒
呵
单纯生理上的不适 让我无法客观评价这部短篇
没看出末世感,不过想到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烂尾楼寻宝的经历,那个无人的废墟就像是一片宝藏,里面藏着无数未知的惊喜。而我最后一次去那里是在成年后,我与好友相约在夜晚登上烂尾楼的楼顶。现在回想一下,那天晚上有点接近片中的氛围,在那样压抑的环境中,我与朋友进行着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周遭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比我所知道的所有鬼屋都要恐怖百倍。我如片中两个穿着雨衣的孩子一样无知、无助、无法逃脱,我只需要走到房顶,他们却连是否能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生存的欲望最终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他们凝视着无边的黑暗,黑暗却不敢凝视他们纯黑的眼眸。
世界在《井里的人》看来犹如末日那般暗黑和惨白。不管是带有隐喻的标题还是画面里所展示的废墟皆指向了没有归途的困境,然而我相信胡波内心同样相信光明与色彩的存在。所谓现实里的凹槽以及心理上的缺陷跟外界仍然有着联通的出口和可能。
贝拉塔尔推荐
7.5,胡波生前在西宁FIRST训练营的短片,听闻很受贝拉·塔尔喜欢。废土+末世的设定,两个颤巍巍的身体如同摇摇欲坠的破败建筑,脸上的表情中,我读不出一丝恐惧,尽是冷漠和绝望,斯人已逝,影像长存,悼念胡波。豆友:在他的短片还有长片里,只要有人露出了软弱的迹象,马上会有另一个人露出獠牙,那份冷漠感最终占据了时间和空间。如果你走近他的世界,就会发现那里和废墟一样什么都没有,而这正是胡迁令人着迷的地方,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存在,被现实掩盖的虚无。至于胡迁本人,我喜欢他的极端里藏着的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