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战的电影。
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女人去照顾一个海军,他是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人。
这个男人康复了来找了她,但是别人建议他不要去揭开女孩的伤疤,像女孩这种人太多太多了。
战争伤害了太多的普通人。
他们能后来能不能走到一起,能不能一起生活,就是对彼此一个选择。
女人说了一句话,“我跟你一块生活,我会有时候不停的哭泣,这个生活的时候并不是你理解的”。
坐在屏幕前想要说说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似乎所有的语言都在这部<言语中的秘密生活>面前都显得苍白...OK,我已经做好了长篇大论的准备.在一段小女孩的旁白中,慢慢的引入了两个互不相干的人的生活,这个女孩子只是一个声音,她或许并不存在,但她在120分钟的时候,把电影拉下了帷幕.一名普普通通的工厂员工汉娜每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她很少谈话,似乎没有朋友,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每天的午餐只有一点米饭半个苹果和几块鸡肉,她要靠助听器才能听清楚周围的声音.有天工厂的管理者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诉她,她有了一个月的假期.下班回到家的汉娜似乎有点不知所措,她把电话打给一个人,却不说一句话,第二天,汉娜还是踏上了她的旅程,来到了一个阴雨的没有棕榈树和阳光的海边.巧合的一个机会,她来到一个在海上的废弃油井照顾一名烧伤的病人约瑟夫,因为汉娜曾经是一名护士.约瑟夫是一个很幽默的中年男子,因为油井的事故而被烧伤并暂时失明.每次汉娜来帮他换药擦洗的时候他总是要猜测调侃一番,而汉娜还是很沉默的回应他.看过汉娜的家,她的生活,她的表情,似乎她是一个自闭,洁癖,不懂得交流的人,一直都很希望看到她能打开心扉的融入到这个社会,融入到人群之中.这座已经废弃的油井上,还住着几个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海上,大家似乎都是喜欢独处的人,一个年轻不得志的海洋学家,一位油田的管理者,一个做得一手好菜的厨师,两名油田的工人和一只大白鹅.汉娜慢慢的开始与这些人交流,试着想要了解周围人们的生活和感受,也是这样渐渐的,汉娜了解到约瑟夫爱上了他的好朋友的妻子,也是为了救出自杀的好朋友而烧伤躺在了这里.谁的心中都有秘密,当汉娜和约瑟夫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开始心对心的交流的时候,我以为这部平静而充满柔情蓝调音乐的电影就要这样结束了.影片慢慢的走到90分钟,约瑟夫明天就要被送去城里治疗,汉娜帮他一如既往的擦洗,脸上的表情变得轻松而开心,海上一段时间的生活改变她很多很多,她开始微笑,开始和油井上的人们调侃,她的生活映入了点点阳光.然而,这时一段让我吃惊而感动挚深的对白似乎整个扭转的这部电影的深意,让我在这里转述一下她的静静的讲述吧:汉娜:当我在杜布罗夫尼克(克罗地亚)上学的时候,我很害怕给病人清洗身体,那让我很不舒服.我想那些病人也不会舒服.但后来我意识到,他们喜欢清洗的感觉,无论是谁怎样做,他们都喜欢你为他们清洗,他们都很相信你,就像他们在说,这仅仅是身体.你是不会真正了解我的为人以及我所思所想的.(汉娜一边在为约瑟夫擦洗身体一边平静的讲述着...)汉娜: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起上学,我们非常合得来.她很快乐,但我从来都不是,作为她的朋友我很骄傲.我们经常看同一本书熬到深夜,一起倾谈书里所讲的内容,总是比其他东西更为现实.战争期间我们住在一起,学校关闭那年我们二十岁,我们决定回到我们的家乡去,但当时联系不上我们的家人,人们告诉我们家乡那里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但我们都不相信,人们总是喜欢夸大其词,战争,不可能会是真的,我们总以为战争只会发生在别的地方.我们借了一辆汽车,她知道如何驾驶,然后我们就出发了.什么也没有,旅途上什么也没发生.我们经常看到战火,一些死的狗,没别的...许多的死狗...我们一起听一盘意大利的迪斯科磁带,一起笑着,一路上欢歌笑语,你知道一手歌叫"朵而其.维塔"么?很傻的一首歌...(说着汉娜轻轻低唱着曲调,和约瑟夫一起开心的微笑着)他们在城外两公里的地方拦住了我们,然后把我们带进了一家旅店.我们以为他们只是想抢汽车,当时还担心将来怎么和车主解释,很荒谬是不是?我们的生活从此将...彻底改变.而我们却还在担心那辆老菲亚特车.(汉娜的表情慢慢有了变化,约瑟夫还在静静的聆听)那些士兵来自我们的国家,他们说着和我一样的语言,有些士兵只有18岁.我记得一天,联合国部队进驻了这里,我们都以为他们会把我们从那带走,像你这样的声音,约瑟夫,像你一样的说话语气.我记得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不停的道歉,边笑边道歉,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强奸我们,然后在我们耳边轻轻的说着"I'm sorry,I'm so sorry..."我们当时一共是15个女孩,有时候会多一些,但我们知道,如果食物不够的话他们会杀掉我们中的一些.他们让一个妇人杀了她的女儿...他们给了她一把枪,把她的手指放在扳机上,然后把枪口插进女孩的阴道...最后逼她扣下了扳机...还说..."你当不成外婆了..."就像类似这样的话...(汉娜边哭边说着,约瑟夫的额头纠结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怜爱与悲伤)后来那个女人悲痛而死,她在一个清晨悲痛而死...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对待那些呼救的人么?他们说"我给你理由叫你呼救"他们在她身上...划几百道口子...然后在伤口上洒盐...再用缝衣针把伤口缝合...他们就是这样对待我的朋友的... (汉娜再也忍受不住悲伤,掩面而泣...)我不能...他们不让我去清理她的伤口,她最终流血过多而死...她死得...死得很缓慢...血从她的手臂和大腿上流下来...我祈祷她能死的快些...我数着她的呻吟声,从她的呻吟声中体会她的痛苦...我想,她无法再忍受了,让他死吧,现在就让她死吧,求你了...接下来得一分钟,让她死吧... ...(约瑟夫哽咽着伸手抚摸汉娜的脸庞,汉娜在她的手中不停的抽噎...痛哭流涕...汉娜慢慢的解开衬衫的纽扣,一粒一粒的解开,脱下衬衫的时候,露除了身上留下的道道疤痕...汉娜把约瑟夫的手轻轻的贴到自己的身体上,让他清楚的感觉到那条条屈辱的疤痕,震惊的约瑟夫闭上眼睛,哭出声来...看到这里,我也抽出了一张纸巾...这样的感受怎样用言语表达...汉娜慢慢的把头靠在约瑟夫的胸前,约瑟夫紧紧的抱着她,吻着彼此,失声抱头痛哭...)约瑟夫:她叫什么名字?你的朋友叫什么名字?汉娜:汉娜...---哀伤的分割线--直升飞机把约瑟夫带到了陆地,他始终紧紧握着汉娜的手直到被送进了救护车.我们都知道,约瑟夫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汉娜,不管那是出于怜悯?愧疚?或者其他任何原因,他觉得汉娜需要他,他要去保护这样一个创伤而脆弱的灵魂,这是他作为男人的责任.然而汉娜在他放手的刹那,提起行李,转身离开了那里,任凭约瑟夫怎样的呼唤,不曾回头.汉娜是爱他的,至少在那场灾难之后,约瑟夫是第一个扣开她心灵的人,汉娜喜欢他信任他,但是那样的经历对汉娜和约瑟夫来说实在太沉痛,以至于她不敢也不想去再爱上一个人,更不想日后的余生再有任何的伤痛...《All the world is green》缓缓响起,舒缓而轻盈的继续慢慢讲述...汉娜回到了那个工厂,继续着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午餐变成了奶酪和半个苹果,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生活中没有什么变化,汉娜还是那样的面无表情,安于现状...约瑟夫的伤势慢慢好转,通过丹麦汉娜的心理医生那里知道了汉娜生活的地方,也更多的了解了关于她的事情.其实直到约瑟夫去见汉娜心理医生的时候,他始终都没有见到过汉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一部爱情电影,无可置疑,更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关于那些战火之后的幸存者怎样从新生活重新找回自我的人性探讨.心理医生对约瑟夫的一段话很值得人们思考,是关于战争,关于幸存者:医生拿出一盒录像带递给约瑟夫说:"这就是汉娜.阿米兰,这里有你想要知道的一切."说着把录像带递给了约瑟夫"但是即使像你说的那样,你能感受到她所说的痛苦,没有她的允许你觉得你有权利看这部录像带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汉娜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鲜血,多少死者么?你知道这部录像带里面记载着多少仇恨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把那些记录下来么?...大屠杀以前,阿道夫.希特勒集结了他的同盟,为了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逃脱惩罚,他问他们:"谁会记得亚美尼亚大屠杀呢?"他就是这么说的.三十年后,没有人还记得对亚美尼亚人进行的最残忍的屠杀.十年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事呢?那些幸存者,那些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如果他们可以的话,并愿意来给我们讲述这些.他们都为继续活下来感到羞愧...就像汉娜.这里还有好些象她这样的幸存者,他们都为自己的幸存而感到羞愧.这种羞愧远远胜于他们所遭受的痛苦,远远胜于一切,会永远留存..."约瑟夫认真听完医生所说,把录像带还给了她.Tim Robbins和Sarah Polley出色的演绎和美妙,轻盈,哀伤,略带自恋的原声歌曲音乐使得这部电影达致完美.相信每个人看过都会感触挚深.不想多说了,已经很晚,睡觉了.祝愿世界和平!
看过之后才知道,除了监狱,荒岛,战场,公路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另一个诗意的空间开始故事--海上钻井平台。
看过之后才知道,对一场战争,一次人类之痛可以这样来探讨,让一个幸存的女人在一片轻松之中毫无征兆的把她背后的秘密讲给你听。
让之前潜藏的暗流喷涌到你的意志之上,震撼你的心!
首先得说说中文的翻译,言语的秘密生活。
这是得多没水准的直白译文啊,说好的信达雅呢?
其次,这样的叙事节奏略显沉闷,没有节点让人可以在某个时刻激发好奇心,对于延迟满足能力差的观众来说,可能就提前散场了好了,以上就是我能找出来的2个缺点,剩下的便就是溢美之词每个留在平台上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有自己无法泄出的诉求,喜欢独处望海的老职工,手艺颇高却在食堂掌勺的厨子,思念妻儿却实际同性恋的引擎舱工,心向海洋环保却受雇为了维护平台而测量海浪次数的海洋学家……其中自然有我们的提姆大叔肖申克监狱到底没关主提姆大叔,这不跑到钻井平台上勾搭好朋友兼同事的妻子,不过换来的是揪心的自责和悔恨。
好友借着事故了却了自己泛绿而痛楚的感情,提姆则烧伤了躺在床上等人伺候吃喝。
那种想要倾诉,又怕无法面对自我,想要让人挖掘内心秘隐,却无法以心交心的纠结,深深的困扰着病榻上的提姆。
他时而是无助的15岁男孩,需要人安慰和关怀,时而又锁住自己的羞赧,拒绝与人沟通。
从幼时父亲的粗暴将其溺水,到揭露自我内心的不堪,提姆大叔总算是敞开了心扉流露了真情,当然观众也不难猜出这样的剧情。
到这里,导演终于使出了撒手锏,妹子可不是花瓶,妹子是来扔原子弹的。
轰的一声,蘑菇云出现了。
好家伙,从希特勒到亚美尼亚大屠杀,普及了一边20世纪的人类劫难,妹子正是无数战争遗骨的缩影,那让人触目的伤疤,突然把提姆大叔那点个人小情愫,碾压消尽,自责的火花让战争罪恶的巨焰掩盖了。
敢情是部反战题材?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否则前面所有的铺垫将成为虚幻。
这才是导演老辣的地方,剧情必须张弛有度,但不会宣兵夺主,让人切齿的非人道罪恶,不过是点缀人生困顿的极大值。
如果可以想象的人生能够经历的最大苦痛都可以化解,那么离群索居的孤独,压抑性取向的无奈,理想与被阉割人生的距离,三角恋情的悲剧,都可以化为一句无言的对白,一切取决于你的选择。
每个人或许都有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但是每个人也隐藏了走出平台的意志力。
谁说这个平台不是一个困顿的世界,哪一天你坚定了方向,便能走出去,就像那个厨子,回老家独立门户。
如果你没有走出围城的能力,那么只能从一个平台走向另一个与世隔绝的海上孤岛。
“有时候我会哭泣,泪水止不住,我会把你拉下水”“没事,我会学会游泳”我必须在痛苦中生存下来,不知所措,无法面对过去,那就麻痹自己,关掉一切可以与世界取得联系的方式,不去想,不去听,不去交流,不去尝试,就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痛苦看到我过得人不像人,就不会再来打扰我了吧?
可在心里的最深处,只有自己知道有个巨大的创伤,血淋淋地沉寂着,腐烂着,它经常在自己一人独处时,浩浩荡荡地来,以眼泪,以万般折磨,还是换不回一刻安宁。
突然有一天,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人,ta敞开的姿态欢迎我,ta不介意我的过去,ta不会再问我的过去,当全世界的人都无法承受我的痛苦,ta会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被过去淹没。
过去的痛苦也渐渐消失了,也该消失了。
—汉娜/科林
荒寂的海洋钻井平台和乏味的郊县工厂车间,两个场景的切换引出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女主角沉默怪异,强迫症,洁癖。
男主角烧伤卧床,故作乐观却心怀愧疚。
女主因为旧创听不见,男主因为烧伤暂时失明。
两个残缺的人,在女护士和男病人这种暧昧的组合关系中,竟渐渐产生一种知己之感。
有一天,男主告诉女主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一件事:他父亲带他去划船,他害怕水,哭闹起来,父亲不耐烦,直接拎起他丢进了湍急的河里。
那年他六岁,并且,他爸根本不会游泳。
暴虐的父权,让曾是弱小孩童的男主饱受惊吓和痛苦。
女主被触动,终于说出了她自己的过去。
她在波黑战争中曾经和好友一起被关押在一座旅馆里,和其他被抓来的女子一起,被迫慰安。
她说,食物不够的时候,士兵们就会杀掉几个女的。
她说,他们太无聊想取乐的时候,就用军刀一刀刀在她们身上割出上百个伤口,然后泼洒盐水。
她说,一起被抓的有一对母女,他们强迫妈妈把手枪伸进已经怀孕的女儿的vagina强迫她开枪,然后在一旁大笑着对那个母亲说:现在你再也当不了外婆了。
在女主的关于往事的讲述中,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侵犯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士兵。
”“还有联合国的士兵,其中一个和你一样是美国口音,他也来‘光顾’,伏在我身上一边做一边不停说对不起对不起。
”战争有多可怕,和平年代长大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出。
在《天空的另一半》里,作者说:在战争中,强奸敌对国的女性会成为一种减少己方伤亡率的有效策略。
在现行的制度彻底崩溃、社会陷入混乱后,女人因为性别的关系立即会沦为祭品。
战争双方都恣意强奸女人,不是为了打击对方士气就是为了振奋己方士气。
这些战争不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而是不久之前,甚至是眼下。
战争是颠覆人性的,能置身其外的,只有制造战争的那一小撮人。
和平富庶安稳的生活环境才是男性会温柔对待女性的必要前提。
女性权益、me too、he for her,甚至是田园女权,都只可能发生在太平盛世。
有些权益,真的需要对方让,你才拿得到。
女主在战后接受过国际救援组织里专家的心理治疗,但始终摆脱不了大屠杀幸存者的自责心结,女主角最好的朋友和她一起被抓,好友被虐待致死,她却还侥幸活着。
凭什么呢?
这种畸形扭曲的幸运,就是她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她无力去报复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她只能将一切归咎于自己。
女主一直行尸走肉般活着,因为走不出阴影,也因为她不敢走出阴影、让自己活得太好。
她一天三顿都吃同样的食物,苹果➕炸鸡块➕白米饭;房间里甚至没有购置一张床铺,每晚都窝在沙发里入睡;耳朵在战争中被打残,但她经常不戴助听器,为了隔绝工厂里的噪音也为了隔绝其他人的关心。
她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出勤率完美到HR强迫她去休一个月带薪假期。
可来到度假区的女主却不知道除了像工蚁一样埋头工作她还能怎么打发每一天的光阴。
就在此时,男主因为烧伤急需一个贴身看护,女主毛遂自荐,战争爆发前她正在护士学校念书,并且有过照料烧伤病患的实习经验。
女主因此得到了登上处于停运状态的海上钻井平台的契机。
海上钻井平台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名副其实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并且是完全被男人统治的环境。
这与女主在波黑战争时期被迫慰安的经历遥相呼应,女主跨进酒店房间都能因为联想起往事而崩溃,进了这种地方那绝对是分分钟崩成渣啊。
但结果并没有。
这里甚至成为一个治愈她的精神创伤、帮助她走出阴影的神奇之地。
海上平台上的这些石油公司的员工,虽然与世隔绝但薪酬丰厚生活稳定,他们都是正常状态下的男性,收起了獠牙、封锁了兽性,面对突然出现的年轻女性,他们都觉得必须礼让、必须特别照顾。
所以他们都对女主温和有礼,甚至有些刻意讨好。
海上钻井平台和女主在战争中被囚禁受虐的旅馆,这两个空间形成相互呼应的情境对比,可谓这部电影的神来之笔。
在这个平台上,在这些陌生男性的尊重、呵护和陪伴之下,女主终于再一次开怀大笑,再一次畅享口腹之欲,开始吃除了炸鸡块苹果和白米饭之外的美食。
也是在这里,她向男主角坦露了她最大的秘密以及布满刀痕的身体。
男主角是石油平台上的钻井工人,长得五大三粗,却喜欢阅读,善感多情。
多情到爱上了自己最好朋友的妻子,朋友洞悉真相后无法接受,选择跳下油井,男主不顾一切飞身去救却还是迟了一步,他自己也被严重灼伤。
男主妥妥一颗圣父心,知悉女主的遭遇后,他无限地同情。
最后他娶了女主,让她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男主是个好男人,他心中的兽性从未觉醒。
除非遇到极大的变故,他应该一生都是好男人。
可是,他的父亲能因为一时狂性大发就要把亲生儿子丢进河里淹死。
他是他父亲的儿子,他永远都是。
他血脉里潜伏着的,是代代相传的天性。
真是一部好电影!
开始一直没弄明白故事的起始,只是觉得汉娜的生活单调枯燥机械到让人绝望,而她在这种绝望中如此统一,为何?
很是好奇,肯定有故事。
果然,是有故事,还是个让人无法呼吸的绝望与悲伤的故事!
乔瑟夫,因为爱上不该爱的人,还说破了秘密,令好友丧生,自责后悔,无法面对!
如果说乔瑟夫是人在寂寞和单调生活中自己找的烦恼,那么汉娜是多么无辜多么不幸,她这是无妄之灾啊是让人痛无欲生且无法走出的阴影啊!
但是这样两个人,在一个貌似与世隔绝的钻井上因为伤病和看护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彼此在照看中形成了信任!
我以为汉娜能说出自己的伤痛,很大程度上是她需要一个情感松弛的出口,言语成了唯一的桥梁,她能在照看乔瑟夫时听着他说话而面带微笑,就能透露出,汉娜并不是完全心死了,还有余烬未灭。
战争,那么残忍,却又能很快被遗忘,这是人的幸还是不幸?
真的想到现在世界的不安宁,就是在2023年的世界,依然还有俄乌、以巴战争正在发生!
谁之过?
这些战争又会造成多少伤害啊?
发动战争很容易,但是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多少人?
几代人?
都走不出战争的阴影啊!
电影还是很温和的给了个较为美好的结局,可是现实不是电影啊!
有多少人能走出来呢?
两个人,有不同的伤,心灵的,身体和心灵的,有些伤痛,我们或许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那些为了发动战争的人而做出的牺牲和被伤害,如何避免啊!
电影拍的非常好!
演员演的极好故事的叙事方式也极好,值得高分!
电影中关于人被迫与世隔绝,其实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我们很多时候向往与世隔绝,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忍受与世隔绝,只有内心真的强大的人,内心有支撑的人,才能长期的与世隔绝。
是可以忽略或放弃外界信息内心极强大或者完全不在乎的人,才能做到吧。
如果不是乔瑟夫的信任,不是乔瑟夫在了解后真爱,而且为了让爱的人有安全感,愿意做出改变,那么他不会和汉娜共度余生的。
乔瑟夫不是同情,他是看到汉娜受到伤痛却能坚强活着的内心,才爱上她的吧。
相比之前的乔瑟夫,因为做错了事好友致死,他无法面对的个人的心绪,在汉娜面前,他明白了,还有人比你经受了更大的无望的灾难,但是都能勇敢的活着,虽然活的没有生气,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也是对乔瑟夫的救赎!
电影中,汉娜在讲述经历的过程中,始终有光晕罩着她,如同神圣之光,汉娜经历了万千劫难,还能勇敢生活,不怨不忧不责,这个女人,真的很了不起。
战争造成了多少伤害啊!
不忍去想!
感谢上苍,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和平的时代。
想想还有那么多仍在经受战争痛苦的人,祈祷:和平!
“如果我们一起去某个地方,我怕有一天,可能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但是有一天,突然间······我会开始哭泣,没人可以让我停下来,眼泪充满整个房间,我无法再呼吸,我会把你也拉下来,然后我们一起淹死。
”“我会去学游泳的,汉娜,我保证。
”最沉静却最有力量的反战电影。
Kind people with bad sorrow.
《 言语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ords 2005年导演:Isabel Coixet(伊萨贝尔.库伊谢特)西班牙女导演。
《挽歌》的导演。
约瑟夫:Tim Robbins很久未看到这么洁净的电影了。
最初决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只是因为电影的名字叫《言语的秘密生活》,在想言语的秘密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当然,和电影背景大部分在海上也是有关系了。
我素来喜欢和海有关联的那些影片。
而今天,我花115分钟的时间端坐在这里认真的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懂得了言语的秘密生活了。
用喜欢之类的话语都无法尽兴的表达我对一样东西的当时的珍爱。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会忘记过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但会记得伤害,这是记忆无法屏蔽的,即便你回避躲藏匿鸟都无法改变。
每个人心底都刻录着自己的秘密伤痕,即使不堪,却必须活下去,和未来妥协,对自己投降。
遥远的大海上,出了事故的油井工作平台。
一个叫汉娜的女子以护士的身份来到这里护理一个叫约瑟夫的烧伤的男子。
7个人的海面平台以及一只没了主人的大白鹅,开始一段孤独的言语的秘密生活。
看这样的电影,根本没有去想下一步是什么样子的。
叫西蒙的厨师每天做不一样的饭菜听不一样的音乐,在孤独的平台上照顾两盆植物。
很是喜欢西蒙那样的性情。
叫马丁的海浪测量员每天在测海浪冲击平台的次数以及业余研究自己喜欢的蚌类。
下雨了,黑人在跳舞。
雨水哗啦啦的一片。
平台在蓝灰色的水汽里像1900的钢琴。
寂静的房间里慢腾腾的对白,背景是整个大地的雨水声和海潮奔涌。
高空中俯拍的雨水落在大海上的镜头像无数的碎银子滴落在海面上。
他们自娱自乐,很宁静的快乐,很孤独却心底美好。
每个人都传达了一种叫简单却遥远宁静的东西。
是我想要的。
如果可以,我愿意在那个平台上单调重复的活下去。
不会腻烦。
这里的人都习惯和喜欢自己的孤独。
而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他自己的那份孤独。
汉娜不言不语,她说她耳聋,不想听到声音的时候就关了助听器。
但汉娜终于是开口向约瑟夫倒出了自己无法启口的秘密。
而约瑟夫也交换了自己喜欢朋友妻子的秘密。
最终他们互相安慰共度余生,也许从今能达到心灵的平静。
甚喜欢汉娜和西蒙在平台上荡秋千的一段对话。
汉娜嗯,what?
nothing.西蒙yes,what?nothing.他们只是简单的重复着这段对话。
我不喜欢战争,所以我不想说电影里的那场屠杀给汉娜留下来的是什么?
但我庆幸的是约瑟夫最终找到了汉娜,在汉娜说有一天也许会流很多很多的泪水,淹没了整个房间,也会把你拖下来一起淹死掉的。
约瑟夫说:我会去学游泳的。
汉娜走向他。
我喜欢这个结局,那么孤独的人必须和那么孤独的人在一起才能相互取暖,而这是别人所无法理解和明白的。
(一段资料:关于九十年代巴尔干半岛的种族屠杀事件,在中国似乎很少被人提起,这件历史的大概是1992年波斯尼亚退出南斯拉夫联邦,引发国内的伊斯兰教徒和塞尔维亚裔人民的内战,造成二十万人丧生,数百万难民无家可归,其间有杀害,谋杀,伤害,强暴,抢夺,虐待,绑架,非法拘留与灭绝波斯尼亚人的行为。
)看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海上钢琴师》《英国病人》。
电影里也说到了很多喜欢的乐队咯。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没错,在《言语的秘密生活》中一只大白鹅的出现似乎成了电影的关键转折。
在它之前,导演科赛特几乎用在电话一头的绝对沉默向我们展示沉默的语言。
女工汉娜的一举一动,她沉浸在物的世界中,半个苹果重复的盒饭,干净利落的个人空间,覆盖触觉的成建制的香皂,她不是不想说而是好像根本不想听。
除了人不会有人觉得她奇怪,虽然不可能在开口与闭口之间被人察觉,使人注意,因为所有人都会开口与闭口。
但这其中,如果有绵延,如果有少许的关切,就会使得工会与老板变现得不自然。
悄无声息也是一种抗议。
心理医生说,虽然你不说但是但是电话铃响了,我通过无声无息知道就是你。
可是大白鹅却引项高歌,它的声音究竟够不够成一种讲述,语言的界限意味着它的世界的界限。
作为观众我并非是通过它的声音了解到它,而是通过它了解到了它身边的人。
看完《言语的秘密生活》,我们竟不知道说什么,这绝非少数而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关注你说了什么更为复杂的是你究竟没说什么,你为什么选择了对生活沉默。
大白鹅明明不能说,但是它就唱,它老唱,它提醒你,你拥有听的能力。
又或者它之所以能够畅所欲言是因为在它面前并没有沉默的对象。
因为阻止我们言谈的对象无处不在,我们只能沉默或者冥想。
与内心对话,升腾出另一个自己。
也许此时我大约能穿透不同语言的障碍了解到大白鹅并非对我歌唱:对面的哥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白鹅很可爱。
不是的,它要唱是因为它要听自己的声音。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每一个人似乎都有心事,每个人似乎又都有自己的语言方式,这座生活的巴别塔为了阻止其新建,人与人之间不能沟通,语言似乎成了生活的第一道樊篱。
失明的约瑟夫很难说不是另一只大白鹅。
两个可能让他沉默的对象都不直接在场,他说或者不说都是一种自然。
正是对朋友妻子的孽缘导致了身体的伤痕累累。
生活的创伤,一个是听力障碍能听不想说,一个是视力障碍能说不想听。
科赛特总能用公共洗衣房朴朴的生活气让一切情景发生洗衣粉似的化学反应。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缘是一种奇怪的存在,并非完全的情愿也非完全的不情愿,恰如其分不早不晚。
一个只愿意同物交流的汉娜恰恰遇见了一个留有语音信息的手机,恰恰遇见了一个作为病人并且看不见的男人。
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大白鹅,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
语言虽然是可以用来寻找自己,但是作为语言本身而言正是通过寻找他人来寻找自己的。
因此这个秘密娓娓听来,汉娜欲言又止,无非是每一个约瑟夫将到未到。
很久未看到这么洁净的电影了。海上平台汉娜和西蒙的对话简单极了。汉娜,嗯,怎么?没什么。西蒙,嗯,what?nothing.
没期待的好
Sarah Polley在讲述战争中一位母亲被迫拿枪对着女儿的阴道开枪,结果心碎而死的时候,我痉挛了。。去他娘的战争!!!!
一个介入好友婚姻导致好友自杀的男人,怎么配得上战争幸存者。
拉拉回归正常生活
Isabel再次赚取了我的眼泪,言语和沉默间,空气的重量都是不同的。
战争伤痛。两个有很多伤痛的人最后走到一起互相抚慰的故事。静静的,舒缓的。表现手法和气氛都是我好喜欢的感觉。比较震惊的是最后心理医生居然说出这些经历过战争伤痛的人羞愧于活下来,真是无比残忍的战争,没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男女主都演得好好。音乐也好。
节奏奇怪。只喜欢油井和油井众人传递出的孤独感
“怕有一天,不是今天或明天,有一天,突然间。。我可能会开始哭,没人能让我停下,整个房间充满泪,我不能呼吸,我会把你也拉下水,然后一起淹死”“我会去学游泳的,我发誓..”
I&#39;ll learn to swim, to survive in your tears.
Tom Waits和David Byrne的歌不错!
看着Tim Robbins就够暗涌。Isabel Coixet比前作有进步。
2013.2
这部片还有番外续集,讲述厨师西蒙出柜后终于如愿开了间餐厅的故事。噢对了,名字叫《基佬大厨》。
节奏慢但是慢的很有节奏
终于看这一部已久的电影
受伤的人彼此抚慰的故事都被说烂了,这个故事却可以讲述的如此纯粹和波澜不惊,却在两人彼此坦诚的时候让我落了泪,汉娜那一段长长的告白非常震撼人心。我好担心他们最后会走不到一起,还好还好。在眼泪的海洋里,希望我们都能学会游泳。
不喜欢那个心理医生,精致的头发和妆,满口人道主义的空话,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救世主的模样
killing time before time kills you
原片,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