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悬疑电影最担心的是虎头蛇尾,即影片前期将故事铺垫地悬念丛生,到结尾抖包袱时却无力说圆,只好草草了事,观众一头雾水,感觉白白跟电影闹腾了一场,没有收获。
这种观影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比如《杀人回忆》、《致命ID》、《谍影重重4》、《飓风营救2》、《逆世界》等等。
《无畏之心》是一部完全没有宝莱坞风格,但又深深烙上了印度标记的宝莱坞电影。
这其中,故事悬念的铺设,以及每一次逆转,电影都会给出明确诠释,不玩隐晦,亦不卖弄技巧,观众有的只是跟随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一次次冒险的快感。
到了结尾的高潮部分,更是一个360度的惊天大逆转,将前面分析出来的所有假设或真相都否定掉了,观众一直为之纠心的弱势群体与强权的处境,被本末倒置,真是酣快淋漓。
印度电影的故事脉络在影迷的印象中,通常都是通过男女的爱情故事展开,再用歌舞的形式来表现,期间还少不了一些幽默的小场景或是激烈的打斗,让电影看起来热闹有趣。
这种套路已经让两代中国观众为之着迷,仅管有千篇一律之嫌,但观众在观影后的满足感还是很充足的。
很难想象一部没有歌舞和爱情的印度电影会是怎样的,《无畏之心》给了一个很圆满的答案。
宝莱坞电影近年有不少逆袭之作,堪称神作,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功夫小蝇》、《宝莱坞夺面煞星》等等,这些电影实际上都有原形,分别对应《情字路上》、《变形金刚》、《小世界》、《夺面双雄》,原形有的来自本土,更多来自于他国,这种再加工创造,在国内称做“山寨”,但在阿三的手里成了创新。
以《无畏之心》为例,不难看出与好莱坞的“反恐”题材电影《坚强的心》如出一辙,同是孕妇寻夫,其动机与结果截然不同。
前者更多的是通过寻夫来展现悲剧面前的人物的内在力量,看后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对这场“反恐”战争的无奈。
后者则是完全将这种内在力量进行外化,把《坚强的心》里隐忍与无措全部爆发出来,给人以酣快淋漓的感觉,有道是不杀不快,以暴制暴更能迎合普通人的快意恩仇。
两部电影都有用手提式摄影机拍摄手法,这种手法用得恰当象纪实片,真实感强,《坚强的心》如是,但100分钟下来,难免头晕脑胀。
《无畏之心》部分也运用了这手法,阿三对镜头语言的控制是很娴熟的,纪实与传统的影像风格穿插得相得益彰,全片看下来如行云流水,杂而不乱,观众还为主人公的遭遇深捏着一把汗。
影片在讲述孕妇寻夫的过程,充满着谍影重重,堪比美剧,而期间大量的印度风情展示,刻着宝莱坞电影的记号。
虽然舍弃了歌舞,但也不失为一次创新。
对比国内,模仿、献媚、玩技术之作也不少,如《机器侠》《画皮2》《血滴子》《四大名捕》之流,除了哗众取宠,表现不出一点诚意,甚至很多时候都不清楚这说的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故事,电影的基本文化意识形态都丧失了,这不得不说是国产电影的悲哀。
一直觉得欧美电影故事说得精彩,其实我们的近邻也在成为我们的榜样。
以前也没看多少印度电影,和朋友聊到印度电影时,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招牌式的印度歌舞,不管什么类型,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甚至悬疑片。
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就想着,电影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印度歌舞。
最后电影给出的答案是,没有。
着实让我意外一下(赞一下)。
以现在宝莱坞电影工业体系背景来看,能够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但是的确就是不多,而Kahaani做到了。
电影一开始的画面与节奏,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悬疑类型的片。
但是悬疑的片子太多了,好莱坞的自不必说,中国香港的也是自成一派,甚至大陆的都可圈可点,你印度电影凭什么拍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悬疑片呢?
往下看,我们可能就知道答案了。
女主角Vidya Bagchi的设置可谓惊奇,一个怀有七月身孕的女人,身孕是假,曾经却又是真。
为了找出杀害自己丈夫和无辜百姓的凶手,她和警局的人玩起无间道。
最后电影的发转出乎我的意料,在回想起来,情节设置之巧,立见分晓,虽有模仿好莱坞大片之嫌,但是模仿正是印度电影更进一步所需要的。
(中国电影不也是这样吗)。
然后再看到Kahaani的镜头转换,其制作团队在剪辑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电影一开始,镜头的选择与节奏,无需主角的一句台词,我们便可以从中接收到很多信息,这就是导演向我们展现的“电影化叙事”。
中间,Vidya Bagchi黑客那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查了下,女主角的真名也是Vidya Bagchi,可想而知,这是为她量身定做的电影,Vidya Bagchi的表演也十分精彩,镜头多次给出了她因爱而痛的表演,再想到国内一些所谓的演员,其演技之差别,立见高低。
女主角很漂亮,应该大家都会认同,但是我再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女主角的长相,而这种情况,正是主角表演,电影情节节奏的成功所带来的。
最后,关于电影的主题,我们不必深究,我看的时候是以一副看大片的心态去看它的,无需学到什么,只要它能吸引我,让有两个小时的乐趣,作为一个观众,我便满意了。
需要吐槽一下的就是这部片名,无畏之心,的确,这和电影的情节还是有很大关联的,但是我觉得很别扭,可能是翻译的需要或者导演想通过片名来直接表达主题吧。。。
【推荐】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唯一一部没有印度歌舞的印度片。
虽然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悬疑片。
剧情发展的前提是因为你是美女你就会得到一切帮助--美人计。
周边国家都不断地推出高水准的影片,看看我们的。。。
只会不断砸钱请大牌、做音效???
PS:此片投资仅8千万卢比,收货票房超过10亿卢比
前面太庸常,后面好看。
不过前面拖太久,都没兴致看下去。
还有一个有枪的男杀手被一个没枪的警察追到撞车死了,太牵强了吧。
国产片未必比这个烂。
个人感觉这电影一般。
这能和3傻比我就傻了。
虽然有点看美剧的感觉,如今拍这种题材真就逃不过“阴谋论”的宿命了?
但是本子还算不错,至少结局是没有预料的到,基本逻辑也是明晰的。
加上印度本土特点和民俗宗教自然的融入,影片还是有不少新鲜的部分。
也算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类型片。
前面太庸常,后面好看。
不过前面拖太久,都没兴致看下去。
还有一个有枪的男杀手被一个没枪的警察追到撞车死了,有点牵强了吧。
然有点看美剧的感觉,如今拍这种题材真就逃不过“阴谋论”的宿命了?
但是本子还算不错,至少结局是没有预料的到,基本逻辑也是明晰的。
加上印度本土特点和民俗宗教自然的融入,影片还是有不少新鲜的部分。
也算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类型片。
在这里每个人有两个名字,两个身份。
一个是名,一个为称。
我们一起喝下这杯奶茶,我跟你说说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是哀恸的音符。
我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孕妇。
但我知道我的丈夫在哪里。
他每天都在跟我通话。
他顺从我的意思来到这里工作,一去不返。
“你是谁?
你想干什么?
”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一个人时,是不是都会害怕他有伤害我们的能力?
你们看见我的眼泪和焦虑。
你们知道我有无法平复的痛苦和不接受的心。
我们都相信痛苦使人软弱,这样的人无力伤害别人。
我总是一脸不耐烦。
我想找回我的丈夫。
给我的孩子一个交代。
我是一个丈夫失踪的孕妇。
我远赴异国寻你,我不愿我祗是别人弹奏的哀恸的音符。
我用抖动的腿来缓解纠缠的紧张和心底的盘算。
我该哭泣时哭泣,该发怒时发怒,直到找到你。
你流着稀有、冰冷的血液,它的名字是残酷。
你身上有沉睡的地铁和奶白色的液体一同蒸发的气味。
你扭曲笑着,成为了Vidya的丈夫。
我曾经拥有这样一个人,君生我亦生,君亡我却忘。
我在他死去的城市细细寻找他的踪影,就像他还能被找回来。
因为我的隐忍和你的残忍,他跟许多无辜的人一起在满布蒸汽的地铁里睡着了。
自他走后,每个名字和场所都是机械敲击出的短促音节,生活成為玩笑。
我祗想要回我一去不返的丈夫。
我祗是想给孩子一个交代。
你逐渐空洞的眼神盯着Vidya,清脆的枪响碎裂得比那日在地铁上的玻璃瓶坚毅。
Vidya,加尔各答里平常的名字,在这里,每个人都认为Bidya或Vidya都是一样。
我笑笑点头,也愿意自己是Bidya,加尔各答最普通的妇人。
故事的最后你说,你是谁?
这有关系吗。
本文首发:印度电影论坛(2012年7月)原文链接:http://www.indmi.com/read.php?tid=15988电影《Parineeta》,以加尔各答的两大地标作为结束画面:
【一座城市的兴衰史】(Calcutta and Kolkata)加尔各答,即电影《Parineeta》(帕瑞妮塔,2005)中的Calcutta,电影《Kahaani》(无畏之心,2012)中的Kolkata。
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胡格利河东岸。
在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140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亦为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1911年,英国人将首都迁往新德里,加尔各答开始衰落。
1947年,印巴分治,分裂出一个属于巴基斯坦的穆斯林邦。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独立,加尔各答则处于战争前线。
80年代中叶,孟买取代了加尔各答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目前的加尔各答,是西孟加拉邦的首府,该邦以孟加拉人为主,官方语言为孟加拉语。
2011年城市人口450万,整个大都会地区为1410万,仍是印度第三大城市。
【孟加拉文艺复兴】(Bengal Renaissance)指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孟加拉地区的文化繁荣现象,知识分子觉醒,科学、文学灿烂发达,对整个印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标志着印度从中世纪走向了现代。
加尔各答无疑是文艺复兴的中心。
此期间群星璀璨,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诗人泰戈尔,这里再介绍另外一位:作家恰特吉(Sarat Chandra Chattopadhyay),其创作的孟加拉语小说中最有名的两部为《Devdas》和《Parineeta》,均多次被翻拍成电影。
前者直译为“德夫达斯”,是男主角名字,或译为“生死恋”、“美丽情人”;后者直译为“已婚姑娘”,改译为“秘婚新娘”、“无价之妻”较佳,电影有剧透之虞,宜直接音译为“帕瑞妮塔”。
台湾去年已出版了这两部小说的合译本:《寶萊塢生死戀+祕婚小新娘》,书名明显是受电影的影响。
【薇迪亚·巴兰与加尔各答】(Vidya Balan)2003年,她的第一部电影《Bhalo Theko》(珍重)是孟加拉语电影,在加尔各答获得了孟加拉电影奖Anandalok Awards的最佳女演员。
2005年,她的第一部印地语电影《Parineeta》(帕瑞妮塔),则改编自孟加拉语小说,故事也发生在加尔各答。
2007年,她在电影《Bhool Bhulaiyaa》(祖庙闹鬼记)中饰演孟加拉舞者,跳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卡塔克舞,凭此再一次获得Anandalok Awards最佳女演员(印地语奖项)。
2012年,电影《Kahaani》(无畏之心),故事背景再一次选在加尔各答,片中搭档正是当年电影《Bhalo Theko》的主演之一。
身为孟加拉人,近年来薇迪亚·巴兰多次在采访中表露了对加尔各答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更正:薇迪亚·巴兰不是孟加拉人。
】【维多利亚纪念堂】(Victoria Memorial)加尔各答地标之一。
兴建于1906年至1921年间,用于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
建筑的设计师是威廉·爱默森爵士,建筑风格结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莫卧儿的元素。
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被一片花园环绕。
纪念堂的圆顶上,有一个黑色青铜天使像。
维基百科词条图片:
电影《Parineeta》,男主角开车的镜头,背景是维多利亚纪念堂:
电影《Parineeta》开头的一幕:
电影《Kahaani》,镜头也扫过了维多利亚纪念堂:
来张夜景,电影《Kahaani》:
非常难得的航拍镜头,电影《Kahaani》:
【豪拉大桥】(Howrah Bridge)加尔各答地标之一。
横跨胡格利河,连接分居两岸的双子城加尔各答和豪拉。
建于1936年到1942年间,是一座悬臂桥,长705米,在其建造时为世界第三长的悬臂桥。
目前每天的交通流量达到10万辆汽车和15万行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悬臂桥。
电影《Parineeta》,男女主角泛舟河上,背景是豪拉大桥:
来张灯火辉煌的夜景图,电影《Kahaani》:
从桥下穿过的致敬镜头是一定要有的,电影《Parineeta》:
电影《Kahaani》:
桥上风景,电影《Parineeta》:
电影《Kahaani》:
【执政党徽志】(Communist Party of India)数十年来,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一南一北,始终是印度共产党两个最重要的据点。
从1977年至2011间,印共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0余年,自然也为加尔各答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印记。
电影《Kahaani》中,走过长长的小巷,墙上是印共的徽志:
【杜尔迦节】(Durga Puja)印度教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在孟加拉人中受到重视,时间大致在每年九、十月间,持续五天。
传说杜尔伽女神是由世间所有母亲们的力量汇集而成的,为人间除去恶魔。
杜尔伽女神像,脚下是被制服了的恶魔,电影《Kahaani》:
电影《Parineeta》:
电影《Kahaani》:
电影《Kahaani》还带我们来到了制作神像的工艺厂:
拿着火炭瓫跳舞,是这个节日里一个重要的仪式,含义不清楚。
电影《Parineeta》,截图有点模糊:
电影《Kahaani》:
节日集市,电影《Kahaani》:
电影《Kahaani》中有几段鼓声,非常经典的节日音乐:
节日的最后一天,人们用投水的方式送杜尔伽女神回家,电影《Kahaani》:
神像慢慢没入水中的镜头是必不可少的,电影《Kahaani》:
电影《Parineeta》:
几天前所看虽然也是高清版,但字幕糟糕,后半部分声音和字幕还对不上,以致后半部分剧情细节没搞清,甚至结尾被捕之人身份都没确定。
更对女主一出场挺着个大肚子感到不理解。
临产孕妇可以搭乘飞机么,还是独自从伦敦来的长途,正常人思维,肯定要找亲人或朋友相陪。
看完,果然有问题。
今天下午看了人人影视版,对关键出场人物身份都加注说明。
配合中英字幕,算是看懂了大部分。
不过,问题还有:第一,数据中心那个办公室接待员萨普娜为何会帮女主和小警察进入部长办公室?
第二,女主职业?
她说自己是防火墙专家兼业余黑客。
这次观看,当女主和小警察去找卧底询问时,并电脑查知被杀两人之一是特工,而据前退休情报局上校所说,他训练了三个特工,一个被杀,一个是恶魔米兰,我就想,第三个是谁?
联想到上次看女主偷袭米兰动作的快、准、狠,这次观看时看她开枪毫不含糊,流利的装弹匣动作,清楚宾馆房间内一切痕迹,等,我想当然地把女主当作了第三个特工。
可结尾告诉我们,她的丈夫也就是两年前地铁上牺牲的那个才是第三个特工。
由此,女主的真正职业仍是个谜。
因为据影片,“两年后”字幕打出后的一个镜头是,女主对照片进行PS处理。
而此前有一个镜头是:出院后的女主和上校坐在沙发上,估计是上校告诉了女主有关米兰的情况,并有可能提供了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耽搁两年?
这又回到女主职业之谜上来。
如果是特工,不需要等两年才行动。
如果不是,是否可猜测女主这两年来为复仇在接受特工训练。
确定的是,她电脑玩的很熟。
了解到两点印度知识:第一,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纱丽;第二,印度人信奉众神之一有杜尔迦女神。
片尾画外音:“有时候神也会犯错,不小心创造出恶魔,授予其力量。
但当其滥用那种力量时,神又创造了杜尔迦女神( mother durga)来消灭恶魔。
有人说,杜尔迦女神是由世间所有母亲的勇气凝聚而成的。
每年女神降临世间,恩泽我们,消灭了邪恶之后,回归天上保佑着我们。
”印度有关善恶之战的宗教信仰。
看女主遭遇米兰,米兰的表现好像与女主口中的“传说中的米兰”严重不符,太弱了。
而女主那一系列动作:抽出假孕妇包,拔出簪子刺仇人脚背,再刺中仇人颈部,最后捡枪,装弹匣,穿上纱丽的她配着相宜的音乐紧随仇人身后,面对仇人提问:你是谁?
答:这有关系么?
酷毕。
我杀你,你无需知道我是谁?
让仇人带着问号下地狱吧。
小警察对情报局副主管卡恩剖析女主真相时,这反转的也厉害,“利用人者反被利用”,倒衬得印度情报局像是草包。
两个细节:二人坐公交去米兰住址途中,女主的脚无意碰到小警察的脚,小警察赶紧做出用指点击前额和心口的动作。
女主干脆又碰了两次。
这段情节挺有趣。
不懂印度男女身体无意接触时的习俗,哪个说来听听?
女主从警局电脑上查知被杀二人身份离开后,小警察发呆时(又或小警察坐公交回家时),回想起之前查看电脑时紧挨的女主:露出侧脸、放在键盘上的小臂、用手掠起发丝到耳后、回头而顾,配合暖黄色调,镜头很有美感。
我看过许多人对印度电影的评价,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欢《三傻》,这部电影的确不错,我也很喜欢。
但我目前为止我看过的印度电影,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吧。
因为我太喜欢女主了,她很漂亮,而这种漂亮,不仅来自外表,而且还自她的内心和她的聪明和勇敢,可能我也是个女孩子的关系,我一旦看到这样的女生,真的是很喜欢她们,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们一样。
是有多深的爱,才让女主有这样的一个复仇计划,是有怎样的睿智和聪明,才想到要乔装成孕妇而让人放掉戒心。
电脑精通,知道怎样侵入别人的电脑。
杀了两个人,也没显出任何的害怕,特别是杀最主要的那个人的时候,太酷了,从头发里,拔出簪子一下叉进那个人脖子里,我估计那人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就死了,结局真的太让人出乎意料了,让人想不到。
影片里虽然少了印度的传统歌舞场景,但每每到了夜色下的加尔各答,画面很美,特别是紫色灯光下的豪拉大桥。
在刚开始还能看到加尔各答的一些标志性建筑。
而这时人们正处于欢庆杜嘉菩萨的愉快节日氛围中。
所以影片从另一些方面还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风貌和风俗,都能有所收获的。
下的内嵌字幕实在是太糟糕。。。
说的英文真尼玛怪异
看到第一部没有歌舞的印度片。最后那个女的揭开肚子我早就料到了,所以也没什么震惊的,而且最后谜底也就是全靠说所以震骇感也不强,倒是反派和女主的身份有点小意外。男主越看越可爱,人物性格还挺饱满的。非常好莱坞风格的影片,导演拍的加尔各答的风物很有意思,单独剪出来也可以做城市宣传片了。
烂
一颗星给印度男孩子,一颗星给印度风情
单为了那么美妙的加尔各答这个电影也值得了
就是喜欢结局型的电影!
有一颗星是为了美貌的女主,扇子一样的眼睫毛。第一次看没有歌舞的印度片,但是美女还是质量有保证
或许翻译原因,题不对片,除了女主漂亮和结尾的惊愕,别无它长。
印度拍出来的高质量悬疑片。国产电影近年来毫无此类佳作。
女主角不错,剧情拖.
故事讲的不错
宝莱坞的大片总能带来惊天大逆袭,少了载歌载舞居然有些不习惯吗,孕妇复仇记。
好莱坞水平的印度片。越来越觉得柔弱的女人不是好女人。人一辈子得遇见多少事儿?上等女人能找回失踪的老公孩子报仇等等。。。
摆脱了传统宝莱坞的歌舞模式,虽然感觉配乐方面弱了点,但是还是蛮出彩的一部片子。各种艳丽的民族元素看着就很养眼。
开篇的“孕妇”寻失踪丈夫的故事到结尾完全反转,如果不是这个颠覆性的结局的话,这片子整体拍得真是相当乏味。手提摄影镜头的快速剪辑虽然纪实性地反应了加尔各答的市井生活,但看得让人晕眩。
最后的反转加半星。你看看,印度片没有歌舞多好= =这种诡计京极堂系列比较喜欢用
完全没有跳舞,宗教细节不少
勉强及格。前半段是个非典型寻人悬疑戏,兼职杀手的保险业务员、痴情小警员(用丈夫的名义送礼真会说话)、还有些逗小孩的散漫戏——在放慢节奏的同时但也没稀释这个故事的紧迫感,外景上也体现了印度特色。片尾的反转编制的挺聪明,既和前半段警方对女主的利用构成弈局,也捎带贴合了杜尔迦女神的主张
街景拍的很好,结局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