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果然还是赛胖一向走的R级路线,相当三俗,不过还好有几处笑点还是有效果的,Michael Cera绝对突破,之前看他在《太坏了》和《心如折纸》里面都是宅男形象,简直都可以和Jesse Eisenberg相比了,虽然他出现一会就死掉了,不过贱得一反常态还是觉得很有存在感的。
塔图姆那段太不能忍了,黑我男神。。。
还有就是最后后街大叔出来唱跳的一段我真的是激动了。
总之挺好玩的一部电影,一群好基友边搞基边证明没有女主角大家也可以玩的很high.电影和最近刚出的James Franco comedy central roast一起看更有效果。
p.s. 看介绍的时候有paul rudd的啊,怎么 没有找到他,是看漏掉了还是就没有他啊。。。
这算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后街男孩,当年算是我最喜欢的组合,他们的歌基本都会唱,每次去k歌都要点几首,当年的boyband都走的雄性路线,而不像现在走的都是中性路线。
这片子最大的亮点除了数目可观的客串,还有就是非常多的对自己作品和人品的自我调侃,只不过里面很多段子和明星过于本土化了。
欧美明星这种娱乐至上的行为确实值得鼓励,明星再有名,也是娱乐人士,对自己大方的调侃,只能让观众们更喜欢。
至于剧情,其实稍微有些弱,宗教风格的故事和结局不够大气,有些拘谨了,要是能够更加天马行空一些会更好。
全片一帮人一直在屋子里呆着也很难出什么戏,让这帮人四处走走会更有意思,本片按理说成本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这片子还是索尼赞助的,各种索尼产品亮相。
后半部分让jonah走《驱魔人》的路线,就有些编不下去的意思,不过本片里就属Jonah的戏最有趣,那段拿道具枪玩耍堪称喜剧界经典。
片子里老歌很多,不过骑马歌的出现毁了本片的音乐格调,明显是为了大众口味而选的曲子,做作了。
Emma拿着斧子从光芒中走出来好似女神下凡,使她在这一帮大老爷们堆里闪耀夺目,不愧是有着一张吃遍中西的脸的女明星。
目前这帮演员都有些走下坡路,看他们将来的发展吧。
有些东西可能导演和编剧都没想到这一茬但是观众却看出来了,这到底算不算过解读?
不想讲悲剧的喜剧都不是好小丑。
杰伊·巴鲁切尔一开始是以嫌弃“贵圈真乱”的局外人身份出现的,他看不惯娱乐圈烂咖们的生活方式,拒绝与同僚成为同类,甚至看不起已然半条腿迈进娱乐圈的同窗赛斯。
但正因为这种一直向往远离的冷眼旁观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思考末日运作机制的人,承担着推动剧情向自我救赎方向发展的任务。
和他相对立的赛斯·罗根其实还是一个站在终极俱乐部门口过关斩将的候选人,他向往成为娱乐圈的一部分但却又恐惧与自我牺牲。
当游戏的结果不利于他的时候,他仍然会冒着犯众怒的风险背弃规则和约定以求自保。
赛斯心中世界上最和善的乔纳·希尔其实是个伪君子。
作为终极俱乐部的正式会员他慷慨地向还未上道的杰伊和赛斯抛出橄榄枝,但若这种谦和的善意遭到不可容忍的侮辱,他便向上帝祈祷夺取杰伊的生命。
“不可杀人”是耶和华老爷子在“十诫”里否决过的恶念,所以只有魔鬼回应了他。
最终他也因为这个不符合大众价值取向的愿望而招致灭顶之灾。
和他对立的是从善如流的克雷格·罗宾森,他是个招人喜欢的好小伙,同时也因为罪孽超过善德而平凡无奇地不具备道德威胁能力。
但正是他的这种全然迎合普世价值且充分尊重契约精神的特性导致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自愿”以身试险,然而宗教其实是会允诺信众以利益的,所以他也因为自我牺牲被上帝接去做带给人欢乐的天使。
而同样做出自我牺牲却没能成为天使的詹姆斯·弗兰科因为他狂妄自大的本性难移才被上帝半途抛弃。
身为“避难所”的物权所有者,詹姆斯相信他才是规则的制定者,他两次唆使众人将异己赶出别墅都是以众人共同的利益为说辞,身为主人他觉得他有义务去保护他的追随者,甚至会用私藏的食物收买“队友”的忠心。
但上帝最痛恨的其实就是这种“自立为王”的傲慢,并将其列为七宗罪之首,想当初路西法就是因为过分自大惹毛了耶和华老爷子才会被贬黜成堕天使,然后才有撒旦。
跟他形成相对立甚至更为傲慢的丹尼·麦克布耐德一出场就毁了大家一半的存粮,他的傲慢冒犯了屋主詹姆斯,他的自私和毫无契约精神激起了众怒,然而他的狡猾又戏弄了所有人,即便是拂袖而去他也要补上一句并非被驱逐而是自愿选择离开,何等的傲慢。
但是正因为他这种傲慢让他成为了唯一一个舍弃群体的庇护独自前往险恶的末世追求自由的人。
他这样的离经叛道反而吸引了一群非主流追随者,甚至缔造了一个有模有样的食人族团体。
上帝是不会要丹尼这种原罪集合体的,所以他只能万恶地活着,去不成那个香烟美酒辣妹好基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得不到的天堂。
杰伊和赛斯去了,因为他们最终原谅了对方也原谅了自己,杰伊选择了改变和融入而赛斯选择了勇敢地自我牺牲。
规则跟信仰一样,不是靠口头奉承几句就可以糊弄过去,你必须从身到心地舍弃自我意志去认可大多数人的“善”才能得到终极俱乐部的接纳和救赎。
最终自我牺牲者成了带给大家欢乐的天使。
而他们所追随的上帝究竟是观众还是娱乐公司取决于电影处在发行期还是制作期。
总之,杰伊,欢迎来到娱乐圈。
日复一日,为生活琐事忙碌,为生存和生存的更好而忙碌,作为一个循规蹈矩的正常成年人,肩负责任,幸福美满。
可是突然有一天,儿时好友一副落魄不羁的样子出现,请求你陪他回一次高中时候的小镇,完成当年没有完成的一个小小心愿:五人帮到12个酒吧每人喝一杯啤酒。
值得吗?
为一个二十年前的旧承诺,离开现在正轨的生活?
可能就是一天时间而已,去一次又何妨,不行就回来嘛。
当五人帮并肩走在小镇路上之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世界将从这天开始不一样,至少是他们的世界。
二十年的时间,改变的不只是他们,小镇也变得物不是人也非。
特色不同的乡间酒吧被统统改造成为了星巴克的面目,靠着一种怀旧的气息,他们依稀还辨别得出旧味道。
五杯啤酒从管道中喷射而出,注入玻璃杯,激起充盈的泡沫,灌进他们的肠胃,模糊了他们的眼神,颤抖了他们的手,狂放了他们的心。
不,是四杯,有一个当年受伤最严重的胖子伙伴,固执地守卫着他的一杯水,守卫着他们的理智清醒。
可是,如果世界都已经失去理智,一杯水又怎能只手逆天?
胖子守卫连干五杯威士忌,加入到不管不顾的新规则里。
世界失去的不是理智,而是陷入过度理智而导致的置换和疯狂之中。
十二个酒吧构成一张宿命的地图,酒越喝越多,步履越来越矫健,心越来越年轻,世界越来越怪异疯狂。
当末日来临,旧的规则全部颠覆,圆满变成缺憾、幸福变得虚假,真实变成谎言,理智形成压迫,而落魄到一无所成的,反倒变得独一无二意义重大。
兄弟情谊,少年的乐观荒唐残忍,中年生存之艰难虚假,意义标准之虚无,个体的孤独和轻易替代,奇幻风格中的现实主义,真情与疑惑共存,绝望与希望互换,宁静与狂乱交替,喜剧与悲剧交织,让人联想到50年代的“推销员之死”。
一句话评论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银幕上最肆无忌惮、最有能量艇的喜剧电影藻。
——《娱乐周刊》影片在喜剧这个片中之辞上加入了很多其他类型片的元素,非常具有新意。
——《好莱坞报道者》影片的故事相当聪明,可以看出编导演都具有很高的喜剧智商。
——《综艺》你绝对会被逗乐。
罗根和戈登伯格在他们的这部导演作品里,果断亮出王牌,融欢腾和恐怖为一体,并且其杀伤力从头到尾都未减弱。
——《滚石》幕后制作塞斯.罗根的导演处女作 塞斯.罗根,这个常年活跃在喜剧第一线的演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喜剧大腕,而本片,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在这部电影里,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世界末日”的“围困斗室”的一群“基友”的喜剧故事。
带有科幻和真实的双重色彩。
其实,塞斯.罗根拍摄这部电影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让观众发笑。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罗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罗根说:“实际上,这很浅显;但是又很复杂,只要观众没大笑,那么我们就不会用这个笑料。
只要观众对于这个笑料报以会心的一笑,我们就知道,这个笑料中了。
其实,我并不想在这部电影中展示太多的什么无聊的笑料,或者是什么自己的想法。
我的做法是,让观众告诉我们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
而且,我们也并不想拿观众来开玩笑。
说实在的,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我们把大量的段子拿出来讨论,虽然有很多段子的口味比较重,但是这些段子都是经过了观众检验的。
至于影片里的科幻情节,其实根本没什么,那也就是普通的笑料而已。
在我们检测电影的段子的时候,我们找了很多的观众,看到了他们对这些段子的反应,然后再决定如何去使用这个段子。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这样拍摄出来的。
” 和塞斯.罗根一起执导这部电影的是埃文.戈登伯格,他说:“拍摄这部喜剧的初衷就是要好笑。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决定拍摄一部超低成本的喜剧片,而与此同时,却使用了一个世界末日的大概念。
这种剧情和影片的背景,让它变成了一部‘大电影’。
而且,我们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从类没有想过要拍摄什么小版本的影片。
它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出来的。
”
是冲着艾玛沃森看的,但是可以电影中她的戏份有点少电影中基本充斥着黄爆的情节,但是还是很搞笑的。
虽然因为背景是世界末日,所以电影中一些设定不得不有一点点沉重,但是我猜导演明明是想拍个喜剧的····但是我真的觉得有点恐怖电影中处处考验的人性,为了食物,生存的空间,人们互相猜疑,互相拉帮结派,从而在末世中活下去其中有几个细节现在想想还是头皮发麻···在最后飞车党吃人肉的时候也是头皮发麻而且完全没有作出任何好的结局,朋友为了帮助朋友牺牲的,一猜就是为了上天堂,太可怕了TAT最后表示一下最后的合体音乐还是很棒的!
开场熟面孔明星就真他妈多,赫敏出现胸部又大了不少,低胸诱人,从外面逃回来听错以为6个大男人要轮奸她,于是抡着大斧把他们的水都抢走。
三个基佬被外面响声吓得一起睡,JB对屁股。
鸟叔的江南style和其他热门歌曲出现了。
丹尼·麦克布耐德在詹姆斯·弗兰科的黄色杂志上打飞机被骂,回吼道:老子的精液无处不在。
乔纳·希尔晚上被怪物的大JB强奸,哈哈,后来着魔被火烧死。
丹尼·麦克布耐德成了食人族老大,在要吃三个人时,詹姆斯·弗兰科要学克雷格·罗宾森牺牲自己救别人被吸上天堂,却由于对丹尼说fuck you,suck my dick,蓝光没了,被食人族群起而食,因为他成了愤怒的胜利者。
杰伊·巴鲁切尔反省自己与塞斯·罗根重归于好,蓝光力量不够,塞斯·罗根为了不拖累杰伊·巴鲁切尔上天堂自己放手也被吸进天堂,天堂里要什么有什么,就是个大PARTY,最后后街男孩唱着《Everybody》回来了!
我一直对塞斯·罗根的喜剧没太多好感,这哥们儿在我印象中就是一喷子,每部电影基本都是瞎扯淡,满嘴不离Fuck,演了不少片子却没有一部让我对他的演技特别认可。
2008年其担任编剧、制片人并主演的《菠萝快车》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纵然詹姆斯·弗兰科自毁形象加盟大搞噱头,可依旧是一部以大麻为主题的爆米花低俗喜剧,这类“大麻文化”、“大麻情结”的片子在中国很难找到受众群体。
《菠萝快车》是讲大麻,那这部《世界末日》是继往开来,大聊“鸡巴”。
虽然影片杂糅了科幻魔幻元素,看上去充满着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创意,但实质依然是“成全自己,恶心别人”。
从始至终几位主演都沉溺在鸡巴鸡巴不离口的自High氛围里,连毁灭地球的恶魔也有个巨大的屌,真是莫名其妙。
片子的唯一亮点是汇聚了多位好莱坞烂仔帮男星客串与蕾娜哈等人气歌手惊喜亮相。
而影片传达的友谊至上、自我救赎的主旨被恶俗冲淡,没了重心。
这让我想到中美观众对于喜剧电影的审美差异,美国观众疯狂地追捧此类R级喜剧,对于这种鸡巴文化、大麻文化他们表达出的巨大热情令人咋舌,且对贾德·阿帕图、塞斯·罗根等烂仔帮核心人物宠爱有加,但凡是烂仔制作出品的电影,票房口碑都不差。
而这些东西给中国观众看,煞有胳肢人笑的感觉,《世界末日》在北美本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加上海外收入,全球票房顺利过亿,真是鸡巴也有春天,可这部喜剧一点没让我笑出来。
真的忏悔才能升天,假的没戏。
一盘杂糅:末世+狗血恐怖+搞笑。
1片子看到最后忘了一开始两人一起玩时的音乐就是“Everybody啊”。
2James Franco从头到尾都是本色出演吧。
3如Craig所说,Jay裤子的bottom确实太紧了。
4两人刚从超市回来,Franco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被吸走,说明这些人果然是蛇鼠一窝。
5是Jonah乱跑才把Jay撞到了大坑里。
6Craig肩膀上永远搭着一个毛巾,是因为他sweats a lot. 7James Franco除了用自己画的Seth的名字表示对Seth的爱,Geeks and freaks的画上也只有Seth的画像上写着名字“Seth”。
8Jonah诅咒Jay后被魔鬼tittie fuck了,这魔鬼之后又试图tittie fuck Seth.9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对dick很执念。
Emma砍断了dick艺术品,一群人急了,而且之后又把dick接上了。
魔鬼不但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dick, 一旦他的dick被蓝光斩断,他还要把dick从地上捡起来。。
10Seth最后在天堂里抱着的是Jonah不会叫的小狗。
另外,Channing Tatum真豁得出去,这种角色也接。。。
我不喜欢看恐怖的悲伤的电影,因为自己已经很悲剧的是石女所以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不喜欢悲剧,不过现在我什么都看了因为杭州红房子石女医院的费旭红医生让我不在是石女,所以我看的第一个电影就是世界末日,太可怕了着电影,我们人类要注意自己的环境,不要等到世界不要养活我们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做了很多了的错事,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爱护自己身边的人,更要爱护自己身边的坏境。
笑点好尿。。。
评论里说日和漫画……笑尿……日和搞笑纯粹因为它本身一点不搞笑,导致了它就是个笑话…… 还比上了 智商是硬伤 gun
实在是想哭来试探自己妈逼了没啊
无法让人直视的106分钟以后再看见jonah hills我会整个人都不好了
擦了,真特么的闹腾
猜不到接下来是什么恶俗段子
各种明星实名片,各种脏话色情梗...难得看到特效出来一个大魔王还挂着根鸡巴...
Jay Baruchel表现不错,其他人就和剧情差不多扯淡……【我怀疑我笑点坏了- -
影片30分钟那一段,超屌。如果是个广告片绝对吸引人眼球。
实在是没节操。。。弗兰克真是高富帅脸屌丝心。。钱宁也真的没有下限。。艾玛一女六男在一个房间那段着实让人有共鸣啊!
太搞了。。。另外赫敏抡大斧的情景你敢信?
在众多低俗淫贱无下限的喜剧片里还算有一点点新意,有几个地方还是笑出来了~
亏你们想得出,做得到!钱宁塔图姆,大魔王,你们闹够了没有?
太high了,烂仔帮各种元素全入,连配乐都让人笑爆···
太尼玛重口了!
后街啊,终结了我的青春的那个组合。
结尾要不要这么萌~
什么都有,串烧
伴随着本年度最强台风过境....笑的前仰后合!!!!
😳😳😳😳😳😳😳😳Franco被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