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白客去的!
我先下一个结论:就是个烂片!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没看的就别看了。
顺便…其实还是别看得好,太烂了…浪费了我2个小时的时间。
首先谷大白,不知道和微博的谷大白话是什么关系啊,就是个渣男,首先金天为了他冒了很大的风险,结果他转头就和人谈恋爱?
还有一开始他见义勇为被地痞流氓砸了吉他,怪女主来救他?
女主还认了这个逻辑?
真赔了一个吉他?
到底是我脑子里有屎还是编剧脑子里有屎?
再然后金天吧,为了兄弟赴汤蹈火 ,这个动机还是没啥问题的,为啥不和薇薇安说实话?
说不说实话影响移民官判断吗?
搞得好像移民官装了监听器一样,你说了实话,立马就被移民官知道了。
还说什么“以后我会解释的”。
去死吧!!!
唯二的亮点就是,巩汉林的客串吧,经典的相声桥段,创造了一个自说自话的误会,居然还能圆好,还不错。
但是,为什么巩汉林演的谷大白的父母,在伦敦游玩的剧情要用五毛钱特效来p图???
看的我尴尬的要死!
还有一个亮点是移民官,暗线是他也是gay。
但我更喜欢,最后快结局的时候,这件事情尘埃落定,谷大白要被驱逐出境的时候,女主跑来和谷大白说“marry me”的时候,那个“不是吧,又来”的小表情!
我喷完了,走了,吃炸鸡去了。
只有炸鸡才可以安慰我受伤的小心灵了
很折磨的观影过程,看了两三次手机,不过没有错过情节。
首先来说说这部剧的优点:1.有些地方挺好笑的。
没了然后说说这电影的槽点:1.看完以后你会恨不得扇所有的主要角色两巴掌,尤其是男主古大白,他值得一场人道毁灭,或者惨无人道的更好。
因为帮女主赫敏赶流氓错过了签证的续签,他不得不和好兄弟金天登记结婚扮演一对假夫夫以留下来,继续完成音乐梦想。
古大白在明知两人一直处在检查官的监视下,就是要和女主卿卿我我搞暧昧,置朋友的前途于不顾;赫敏前期不知道二人是假情侣,在“内疚”中和大白约会、拥抱,做了超出朋友界线的事情,甚至还一脸委屈哭着说“你如果是直男就好了”??
在被金天抓包“出轨”后,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对他说。
救命啊我真的一脸问号,编剧,如果你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很难写出这种剧情吧?
金天这条线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检察官警告他,一旦两人的关系被证实是假的,他会失去现在的一切。
为了兄弟赌上自己和员工的前途确实令人感动,但是你连自己为了帮朋友留下来假装结婚的事都不跟未婚妻薇薇安说一声?
未婚妻,你电影一开头说爸妈催着你俩办婚礼的未婚妻诶???
你就任由她误会你之前是骗婚?????????
任由她心碎离开???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谁来救救我啊”,对着屏幕挥两拳,不为别的,只为给编剧和导演一个(虚空)教训,让他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功夫。
期间他还一直默默忍受着男女主的各种危险举动,时不时冷不零丁地在二人单独相处时冒出来像是要捉奸一样,直到最后他坦白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大古问你咋不早说呢?
金天回,嘤嘤嘤我以为我俩之间的默契不需要说的。?
行吧,我要是检查官我真得信你俩是真的?
还有一个很失语的情节,薇薇安为了求证金天说法的真假于是色诱他(还给了白客勃起的部位一个特写🆘),金天心中兄弟最大只好落荒而逃,你别跟我说你俩之前都要结婚了还守身如玉啊?
虽然这吐槽得有点尬,但是你们演得更尬!
更尬!
更尬!!!!!
(破音)还有好多剧情上的傻缺地方啊但是实在太多了说不完了,算了,免得越写越怄气。
2.说下演员?
没想到白客比李治廷比我更出戏,他只要说话的声音一高我就秒回王大锤,而且整部电影下来,可能因为眼角下垂得厉害,老是一副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的样子,台词也没什么情绪变化,明明有大起大落的表演桥段,最终效果还不如名侦探狄仁杰这种搞笑剧里好。
李治廷五官还蛮好看的,长了一张一米九的脸,却靠着头发摩丝喷得多翘得高才侥幸赢过一米七的白客一点点(也有可能谁垫了内增高吧),表演勉强算得上不出戏,但是有一点说错勿怪。
我勉强算得上学过一年吉他,刚才百度搜了一下李治廷+吉他,发现他确实是会的吧?
(我晕,我还发现他出过好多张专辑)但是他在里面少数的几个弹奏镜头总有一种慌慌张张不自然的感觉,看的时候以为他本人不会乐器只是装装样子。
张榕容,我永远的贵妃,我看这破烂电影的理由之一,但是看了她贵妃之外的几个角色,都觉得……emmmm,这部电影里依旧是emmmm……最后还剩个女二,虽然她的整容脸(对不起我真的没有恶意但是这真的是事实)并不能做出啥表情,安排的情节也看不出啥表演上的错处,就是希望她以后少演点戏吧。
鲁伯特倒是分外自然生动。
3.本片有两个很重要的表现点,一是英伦风情二是LGBT,在国内银幕上这样的组合应该还是第一次吧?
但整片看下来就只是单纯的元素堆叠,一种为主线服务的噱头。
柯基犬、深色大衣、多雨天气、格子围巾、彩虹旗、同志酒吧、肌肉男海报等等等等,这些仅仅浮在表面上的东西就只是一张可能不会出错但实在太普通的包装纸,剥开以后更觉恶心。
在LGBT人群多数时间处于阳光阴影下的国内,在规则成谜的审查制度下,这电影对同志群体的刻画是“客观”的,它没有带任何感情地拍摄了关于他们的镜头。
镜头拍下他们调情、跳舞、拥抱的画面,虽然拍得很烂,但就像拍异性恋一样自然。
我不是同性恋,所以我也许没有资格说它没有在故意冒犯或者消费这个群体,但它一定没有要贬低和不尊重这些一直在努力为真爱和真我发声的勇士们。
正派的检察官华生,虽然没有明说,但同志酒吧墙上的照片暗示了他是同性恋,台词中也隐晦地表达了对正视性取向的鼓励,异性恋主角都不是什么好人,同性恋角色却观感不错。
不过不懂为啥同性恋、同志、出轨、gay蜜、“姐妹”都能出现在非常中性的对话里,前面形容着装上的“more gay”却会被和谐成“更加亲密”,好奇怪哦。
写着写着我突然想,金天这个角色会不会本来就是gay啊?
因为前面在逃避检察官审查装同性恋的情节里白客有几个镜头眼神之类的明显不对劲,薇薇安莫名其妙的色诱情节就是为了躲审查的强行解释吧!!!
4.本来还想说一下这电影结构和拍摄手法的问题,但是已经写了一个半小时了还没写完真的好累啊,回忆这部电影比写东西更让人心累,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也能拍出来的水平,真的别去看,求求了。
真爱无敌,撒油拉拉!
去年上海电影节,有幸蹭了张友人的票,提前看了这部片子。
首先,白客好帅,真的,完全不输李治廷,剧中的英伦范让他在形象气质上完全颠覆了之前万万没想到的屌丝印象。
作为一个喜剧片,故事讲的很完整,虽然略有俗套,但是几乎每一个笑点都能得到观众积极的反馈。
在伦敦的实景拍摄也很美,探长的客串也很棒,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
当时看完也没有放在心上,就这么过去了。
可在大半年后我居然在B站刷到了这部片要在内地上映的预告片。
点进去一看,百分之八十的弹幕和我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惊讶中带了那么一丝质疑“啊啊啊太好了居然上了”,“啊啊啊这也能上映吗”,甚至还有美好主义者说出了什么”现在的一小步,将来的一大步“之类的说法。
一通惊讶和小小的欢喜过后,我内心只有难过和惭愧,我感觉我们,我自己,我身边热爱电影的朋友,或是素未谋面但有同样热爱的陌生人,面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喜剧片的上映竟然是如此剧烈,只是因为在这部片子里两位男主打了点相关的擦边球。
对,我还在称其为“擦边球”,因为在我们现在看来这还是没办法走上台面,能上映是意外,是惊喜,不能才是正常,才是理所应当。
和朋友之间的戏谑但真的是这样子吗?
我感觉,我们好像被阉割,被阉割到那个东西彷佛根本就不属于我们,从来就没有在我们身上出现过。
其实根本不是,它一直都在。
我们也上过球台,打出过一些好球,只是现在球杆又被没收。
我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些大抉择,我只能看着自己的下意识反应,察觉到它与原本的样子的不同,然后想办法去改正,去接受不一样的全新的美好的东西。
而单论这部片子,作为喜剧片是合格的,让大家哈哈一笑就算是完成了它的本质工作。
内心还是很肯定它的,毕竟之前好久连球台都没能上,现在打打擦边球就不错了。
希望之后可以真真正正地打一场球,真正意义上的,不慌不忙不躲不藏的,像《Love,Simon》和《Call me by your name》这样子的好球。
《爱你,西蒙》
(本文包含影片剧透,请谨慎阅读)最近,一部「同性恋电影」《合法伴侣》悄悄走上内地银幕,讲述了一对直男伙伴为了留在英国而不得不注册结婚,并引发一系列误会的故事。
如果不出意外,《合法伴侣》是目前内地第一部以「已婚同性伴侣」为主角且获得放映许可的国产电影,在这一层面上,本片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
那么,《合法伴侣》是一部好的「同性恋电影」吗?
01 《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合法伴侣》的剧情并不复杂,古大白和金天是共同在英国生活的直男发小,因为机缘巧合,大白错过了办理签证的最后时机,即将被驱逐回国。
为了帮助好哥们在英国继续追逐音乐梦、不让大白的父母失望,取得英国护照的金天决定和大白注册为同性伴侣,由此来化解大白会被驱逐的困境。
为此,兄弟二人不得不面临签证审查官的一系列审查,电影的主要剧情也围绕着「逃避审查」而展开。
为了迎合「同志」主题,影片在宣传剧照中致敬了李安执导的经典同志电影《断背山》,男主房东家频频出场的宠物狗也被网友解读出「柯基(磕基)」的隐喻。
不过,观众对于这一「同志题材」并不十分买账,上映两天后,《合法伴侣》的豆瓣评分仅有4.0,并且多数网友批判其「恶意消费、污名」同性恋群体。
《合法伴侣》真如豆瓣评论所言「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
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电影院,但在观影结束之后,我却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评价。
作为一部以「直男扮gay」为主线的电影,正如影评所言,影片中出现了不少主角对gay的刻板模仿:为了逃避签证官的审查,对gay并不了解的金天和大白不得不开始从头「学做gay」,二人在家中贴上肌肉男海报和彩虹旗,戴上粉色领结、抹指甲油,甚至刻意向审查官抛媚眼、翘兰花指。
这一系列剧情也是被豆瓣网友最为诟病的地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片中直男主角对gay的「刻板印象」的模仿,正是反映出了现实中的直男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于gay的真实生活充满误解,二人对于「同性之爱」的表现刻意而拙劣,以至于签证官才会对二人的感情是否真实产生怀疑。
而随着剧情发展,影片也突破性地对这一系列刻板印象进行了解构。
大白回到家中后,扔掉了粉色领结,帮金天洗去了刚涂抹的红色指甲油,并对签证官说:“这样刻意让自己看起来很gay是愚蠢的,我们是真爱,真爱不需要被审查。
”这一段剧情,对于现实中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误解进行了回击,更强调了「不要去刻意迎合,要真实做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也是影片想要向外界传达的核心价值。
难得的是,影片对于性少数社群并没妖魔化呈现。
为了了解真实的同性恋群体,男主来到gay bar(同性恋友好酒吧)取经,并和大家欢快地「打成一片」。
在一番考察后,二人得出结论:gay并不是在外表上可以简单模仿的,而是真情实感的「来电」。
如果说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总是不可避免,那么《合法伴侣》对于传统刻板印象的解构就是具有突破性的。
在日益保守的内地影视市场中,能够看到一对同性合法伴侣,甚至被当代内容审查「讳莫如深」的「彩虹旗」也可以频频出现,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或许正如一部分支持本片的网友所言,比起出现什么样的同性恋,同性恋能不能被看到才是当前更重要的议题。
当然,在电影制作上,《合法伴侣》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影片对于冲突的制造颇为刻意,人物形象较为平面,而一些对剧情推进起到关键作用的转折也不够丰满。
在价值传递上,影片对于性少数群体刻板印象的打破是有积极意义,至少这一点,制作方是有心的。
02对「同性恋困境」无处不在的映射事实上,大白与金天的婚姻关系是「虚假的」,两人只是兄弟友谊,彼此之间缺少爱情的吸引,这让我想到了国内性少数社群中经久不衰的议题——「形婚」。
是的,这段「合法伴侣」关系,本质上就是一段「形式婚姻」:金天与大白之前没有爱情,二人婚姻的缔结是为了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婚姻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层伪装。
它映射了当代同性恋的现实困境:为了隐藏真实的自己,不得不与不相爱的人结婚,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父母、亲朋、同事、社会等「审查官」的审查。
不仅如此,为了维系自己的「gay形象」,金天与大白在面临自己真爱的女性时,仍不能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己;面临大白父母的突然拜访,二人还得一边维持兄弟形象,一边提防外界对其是否是婚姻关系的质疑。
在与真爱、家人、审查官的斗智斗勇中,他们领悟到了与长期在「自我与现实」中挣扎的性少数群体共同的生命经验:撒一个谎,得用一百个谎去圆。
影片对于同性恋者现实困境的展现不仅于此,在一些细节上也能看得出制作方对于现实的关照。
影片中,女主赫敏在与大白的长期接触中忍不住动情,醉酒后的她对大白说:“如果你是直男该有多好。
”对于同性恋者而言,这句话的杀伤力正如喜欢上同性直人好友并表白后所收获的「扎心」语录:“你要是个女孩/男孩,我一定和你在一起。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白的父母在为数不多的出场中,一直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即「中国人的面子」。
在形婚议题中,「面子」总是相伴左右,许多性少数伙伴选择形婚,都是为了维系一张张「面子」:自己的面子,职业的面子,父母的面子,家庭的面子......一张张面子,不仅限制了性少数的人生选择,更裹住了ta们最真实的面孔。
影片中,面对记者“对于性少数社群有什么寄语”的提问,大白回答:“希望大家要勇敢做自己,不要欺骗自己和爱的人。
或许我们会受到世人的反对,但也可以勇敢面对,不要让谎言带来伤害。
”这段独白,是面对真爱而不得不隐藏真实自我的大白的内心写照,更是性少数社群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或许,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每个人都要面临「出柜」,去努力让这个世界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03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其实,不难理解网友对于《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之嫌的警惕。
一直以来,中国性少数群体在公众视野中都处于「符号性灭绝」的状态[1],即使有所呈现,往往也伴随着刻板、偏见与污名。
在2008年12月上映的、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中,演员冯远征塑造的男同性恋者「艾茉莉」受到不少争议。
其作国内主流商业电影中首次直接出现的同性恋者形象,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的「女性化气质」被同性恋社群视是对男同性恋者的「揶揄嘲讽」,并认为强化了公众对于男同性恋者的刻板印象[2]。
不同于社群内部的批判态度,社会学教授李银河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李银河提出,在公开放映的主流商业电影中能出现一位同性恋者是一个「突破」,从世界范围看,这符合同性恋电影的发展规律,即从「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再到「同性恋电影主角」,最后是「一般电影主角」的阶段发展。
[3]而从另一层面来看,社群对于「女性化」同性恋形象的厌恶,是否也是对具有女性化气质的同性恋者的「割席」呢?
按照李银河的观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银幕中的同性恋者是否已经可以实现由「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的转变?
事实上,从《非诚勿扰》的「女性化」喜剧角色艾茉莉,到《烈日灼心》中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被迫与男性发生亲密关系的辛小丰,再到近日《缉魂》中的「骗婚杀人gay」,内地银幕中的gay总是以一种「消极」的姿态被「暧昧」地片段化呈现,这使得同性恋者(特别是男同性者)的形象被单一化、平面化,甚至负面化。
我们不禁要问,在今天,遵循「刻板印象」依然只能是同性恋者能出现在国内银幕上的唯一方式吗?
进一步地,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
然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当前的内地影视市场中,真的有「同性恋电影」吗?
2017年6月30日,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其中第八条将同性恋界定为“表现和展示非正常性关系、性行为”的“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的“应予删除”的内容。
同志平等权益促进会曾就《通则》涉嫌歧视同性恋而提起行政诉讼,无奈两审均败诉(点击这里查看:“驳回上诉”,这是“《通则》案”的终审判决)。
如今,「同性恋」依然作为「应予删除」的内容出现在《通则》中。
审查制度让性少数的面貌单一化,而在《合法伴侣》之前,我已经太久没在内地院线电影中听到「同性恋」三个字,更别说还能在银幕上看到「彩虹旗」和同志酒吧。
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4],对于银幕中尚且能积极、正面出现的性少数符号,我们仍要去珍惜,哪怕是一个难以被察觉的「隐喻」。
或许这会显得卑微,但已是性少数社群为数不多的能被看见的方式。
「被看见」与打破「刻板印象」同样重要。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影片能勇于突破刻板成见,也期待着,中国有一天能出现真正的「同性恋电影」。
注释:[1] 王浩:符号性灭绝语境下的《非诚勿扰》──同性恋被允许怎么呈现,http://www.fridae.asia/hk/gay-news/2009/02/23/4615.fuhaoxingmiejueyujingxiadefeichengwuraotongxinglianbeiyunxuzenmechengxian,2009年2月23日。
[2]凤凰娱乐:冯小刚电影丑化同性恋 网友高呼“非诚勿扰”,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200812/1224_1845_936854.shtml,2008年12月24日。
[3]同[1]。
[4]魏伟: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非诚勿扰》对同性恋的再现,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
一部恋爱喜剧片,在我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
该片以男二为了帮助不把正事放在心上的男主获取绿卡,假结婚骗移民区以获得男主继续在英国居住追逐音乐梦想展开。
总体来说,电影的前半段剧情还算合理和有趣,但从中间开始急转直下,令人作呕。
首先说男主,办签证如此重要的事竟能拖到最后一天再去办,直接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悲剧。
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担当没作为,前半段靠兄弟,后半段靠女主。
幼稚且过分理想主义,明知道被发现假扮同性伴侣后果严重,在父母、兄弟、移民官的多方压力下仍然一边假扮南通一边泡女主?
另,从女主半夜喝酒的台词“如果你不是gay多好”我们可以得知,从现实角度来看,这实则是人们深恶痛绝的直男装gay泡妞。
凭什么在电影里,这样恶心的行径就能被原谅,被祝福,甚至被歌颂?
再说女主,其实在男主的衬托下女主的小问题简直不值一提,这里就不多展开。
若以女主视角,邻居是一对已婚合法伴侣,为何仍要与其中的一位暧昧不清甚至动心。
反观男二,作为男主二十年的好兄弟,无条件帮助男主,被迫假扮南通之后为这都“关系”付出了更多。
有担当,肯付出,选择了假扮南通就明白了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和男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对cp结婚后完美he,男主与女主结婚再次获得留在英国的机会。
简单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内核不清多方得罪的shit!
既要又要导致既得罪了同性恋群体又让异性恋感到极度不舒适。
最后男主父母认为男主娶了英国女孩是一种家族荣誉,竟显男性视角。
烂片!
烂片!
大大大烂片!!!
说实话我之前没注意到这部片子,直到看见某些自媒体、公众号突然开始带节奏、口诛笔伐的时候,我反而想去看看了。
电影艺术性不太强,也称不上惊艳,但是评价为“比较精彩”是没问题的。
至少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差。
从立意方面,里面有对白说的很明确:撒一个谎要用100个谎言去配合。
英国签证官华生先生是剧中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为了还原真相,他不但深入一线近距离观察被调查的对象,而且还广泛走访他们身边的亲友、邻居。
即便面对媒体压力,他也没有屈从于政治正确,坚持原则和底线,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和疑点。
为人为学,就是应该去伪存真。
这片子让很多人不喜欢,恰恰说明现在有些人习惯性地弄虚作假,钻制度空子,热衷于“监管套利”;为了商业利益罔顾事实。
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需要英国签证官这样能够真正做到事实求是的人。
电影并非必须讨好某个特定群体才算好作品,主创人员有自己的创作自由,况且作品中反映的价值观一点都不能说错,反而是现实中真正缺乏的求真精神。
看到很多影评和讨论,有些网友反而觉得这电影在鼓励作假。
我认为,文艺评论中需要明确一点前提原则:剧中人的态度不等同于作品要表达的观点。
片中的对白说得很清楚:一个谎言要用100个谎言配合,不要自己骗自己。
况且“古大白”最终自己悔悟了。
这电影其实就是讲了一个逐步剖析自我、去伪存真的故事,呼吁人们认识到造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试图钻制度的漏洞,对于现在的社会是具有严肃的现实意义。
此片编剧动机很简单,借助国内稀少的同志题材来提升剧情,却仅仅只是伪同志,这下好了,直接把异性恋观众和同性恋观众都得罪了。
异性恋观众看李治廷和白客装男男觉得恶心,同性恋观众看李治廷和白客装男男也觉得恶心,两者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恶心是一样的。
编剧脑子也不知道装啥的,电影定位是喜剧/爱情,通篇过去是让人误会的是古大白和金天的“爱情”,中间夹杂着赫敏和古大白的些少爱情反扑,最后结尾双双结婚直接抹杀这破玩意的“爱情”编剧所定位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喜剧部分就更别说了,我还不如立即关掉,看会以前的王大锤更欢喜。
演员部分更是无数槽点,打着同性伴侣,但李治廷和白客毫无CP感,毕竟是假装同性恋,但这也太假装了,演技也太假太装了。
张榕容饰演赫敏亦是一言难尽,也不知道是导演喊Action太快还是张榕容进入太慢,只要是张榕容的镜头,前三秒跳跃巨大,那种尴尬感真是充满整个荧幕。
可能唯一算好的是华生和周韦彤,周韦彤胜在戏份少,槽点就少。
烂片是跑不掉了,之余还要被人谩骂的了,题材没有立稳下打擦边球,吃力不讨好,编剧导演还是回去垫高枕头想想哪里出了问题吧。
说实话根本不是我平时会看的题材,为了张榕容去看的,也为了张榕容加一星……也就这样了,再加良心实在是过不去。
这片子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直男装gay的故事,刻板印象有,讲故事的手法也不算高明。
并不太适合对lgbt有了解的群体,反而对性少数群体全无认知的大多数友好一点(宣传出来挨打)。
至少……片子里抖包袱的时候我前后左右的人是都笑了的。
作为一个喜剧片,能把人逗笑给个及格三星吧。
虽说现在宣传时榕容是女一,但个人感觉这片子其实就是双男主不敢宣……榕容戏份不是很多。
赫敏虽然能打但是个甜妹,挺可爱的……额,没啥了,这角色就不是很立体啊(小声bb|・ω・`)。
相对来说角色比较舒服的是白客的金天,角色动机至少贯穿下来了,智熄操作也比较少。
让人感到迷惑的是薇薇安那段……兄弟,别人不能说,你女朋友都跟你谈婚论嫁了您也不给透个底儿给个解决方案?
以及和大白刚假结婚完回家那段……你们怎么就想到断子绝孙上了,合着你们和异性结婚是为了不断子绝孙?
有点不适。
至于男主古大白……虽然大概率不能怪到李治廷身上但这角色着实是,不怎么讨人喜欢。
这人一不靠谱,签证这么大的事儿都能拖到最后一天;二推卸责任,吉他被砸了居然怪救他的人来得晚;三拎不清,明知撒谎被戳穿的后果,别人努力给他圆,自己跑去谈恋爱越陷越深疯狂作死——你就不能等这一个月过了再谈?
四不会好好交流,就像签证官跟着他们俩那天,你就不能好好说一句“我去给闺蜜装个男朋友”再去?
怎么都比自己跑去然后被戳穿的好吧?
你觉得这是装上厕所的功夫就能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古大白实非良人,要不是赫敏也是个脑子不算聪明的角色绝对不会喜欢上他(。•́︿•̀。)唉,好不甘心啊,明明榕容那么可爱,弱弱地说marry me多萌啊,放开那个榕容让我来好嘛!
剧情里比较有趣的是签证官那条线——照片的镜头给到第二次我才反应过来,有点儿意思。
对了,香肠煎蛋这种下三路梗完全不好笑,建议导演编剧以后别再用了。
就这样吧,就是部三星片,为了张榕容我私心加了一星。
不带脑子想去影院吃爆米花去看看也还成,反正2d便宜……别细琢磨。
(最后小声说一句我好羡慕湾湾人啊……榕容的片子台湾同期上了复身犯,烧脑悬疑看预告片就比这个有趣多了,俺也想看(╥ω╥`) 求求泽东给她接点靠谱本子吧!
)
合法伴侣 (2019)3.42019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爱情 / 黄雷 / 李治廷 张榕容
#时不时的戏#合法伴侣 #specialcouple
上半年上映的时候就很想去看的片子,因为我喜欢白客,其实他脸型骨架都很好看,五官也蛮帅的,但却一直被陷在屌丝的包装里头了。
在这部片子里,自然成了男二号,给李治廷做配。
事实上本片的选角就非常恶搞,李治廷这种abc腔还要配合找一个东北味的老爹,真是牛了个大逼。
影片讲了一个为了留在英国,而假扮同志结婚的事,段数上肯定是不能跟李安的《喜宴》相比了,但人家就是为了走个搞笑的路子,再套上伦敦的美景,毕竟导演的段数和路子也一样,能多拍影片上映就是新导演们目前最应该做的事。
中青年男演员是最豁的出去一代了,一个个都毫不吝啬的在镜头前各种展示法令纹、鱼尾纹,自我形象控制比起女演员,真是实际践行了“粗燥”二字,但我觉得私底下还是有把各种瓶瓶罐罐用起来的。
两个男主好像戴了个假发的在演戏,随时都能感觉到头套的一股臭味,那个像地下室一样的小房子简直是我们对于欧美电影最大的回忆了,每次看到都觉得有点无法理解,但还是感到有趣。
我还是蛮喜欢看白客拌深情的,但其实可以着重一点表情控制,可以不用太多不吝啬的展现皱纹,里头的一些直男卖腐的桥段,用在电影里会显得可以但是仍然不够,毕竟观众的眼睛和口味都是越来越挑。
李治廷真是脸和身材太不符,除了英文口音可以洋气13倍之外,其他的呆能算中规中距。
女主的水平在整体设定的情况下发挥不了太多,但有几个侧脸的表情镜头,还是很美的。
最有意思的是酱油房东夫妇,移民局华生还有那个狗了,成为了推进剧情的小小亮点。
成片和宣发都挺粗糙的,但我还是看了。
我真是我浪费我一下午的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呵呵,我表明我是腐女,但没有到那种腐癌,看见两个男的在一起就乐呵呵的那个样子,但我必须要说一句,谁看这部片子谁的三观就会炸裂,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比较脏就是脏话连篇首先,这部电影刚开始,他的预告片儿简直跟正片儿不是一个电影,我也记不太清预告片儿什么样子了,反正跟正片儿严重不符,首先我要表达的就是他是在消费同志,其实我以为看过这个片子就能碰到一个啊原来也有导演是知心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个导演简直是比其他的导演还要恶心也可以是编剧也可以是整个剧组,演员的想法我不知道,我不是骂演员,这个电影刚开始啊这两个男一和男二假结婚,我内心毫无波澜就是到中间有一段儿应该也看到了女主做饼干那段儿吧我不细说,我以为诶男二是不是要来真的了?
我就是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前言不对后文,男二和他女朋友以奇怪的方式分手了,又以奇怪的方式复合了,就离谱,男主和女主也是以奇怪的方式在一起,还有人物人设也很那啥,女主中间一段妥妥的,就像一个没有家的绿茶,就是有一句话概括,男二冒险搭上自己公司和自己女朋友,男主却在那泡妞,还有刚开始男主被打那段,不知道是我没看明白还是怎么回事他那个吉他好像不是因为女主坏的吧,还不是他多管闲事,见义勇为他见义勇为真不说什么,自己啥能力都没有吉他坏了怪别人,你是在逃避谁吗?
明明电影核心应该还有一个他的音乐梦想,但是他除了从头到尾就后背背了个吉他,他还干些什么?
他除了泡妞还干什么了?
他除了嚯嚯自己20年的朋友还干什么?
我只想说,看电影其中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男主好像就是有一个大病,女主哭的那段儿,我也是觉得有一丢丢绿茶,但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同志不是你们用来蹭热度的工具,正正经经搞男一男二泡妞,他不香,你要是电影名儿和封面儿明还有预告全部整成那样,以这种烂片儿,我连鸟都不鸟,真是谢谢你了,让我的脑子里的烂片儿排名又多了一位
以为就是一般的国产喜剧片,没想到还不错,全场笑声不断,后半部分有些问题但不影响影片整体质量,作为国产喜剧片,的确有一些开拓意义。
不像电影。像舞台剧话剧。
想突出个好主题,但是故事真的太烂了,也扒了不少片子的桥,还有非要挑个腐国搞这个太没趣了
为了锤锤
首映礼上程青松老师说这部片子为LGBT群体打开了一扇窗,而那些打一星的喷子又把那扇窗关死了。一部不错的片子,就像片子的主题一样,爱要勇敢的去面对,无论性别和年龄。片子也让普通人更了解了lgbt群体一些,没有看出打一星那些人所说的歧视,反而了解到同性酒吧的欢乐和气氛。不过电影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并不会也不想代表所有人,只是为国内充斥着狭隘和偏见的LGBT生态感到有点惋惜。对这部片子打一星的观众,往往也是对LGBT最有偏见的那群人吧。
荧幕上异性恋男演员纷纷演男同性恋蹭热度,现实中男同性恋因为性取向丢失了工作、丢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丢失了生命。真是讽刺啊
完全是因为大锤去看的,不好笑归不好笑,但简单的判断为感到冒犯实在太没必要了。
虽然槽点很多但看的欢乐就好
虽说是爱情片,但是男女主的感情线太弱了,相反双男主的感情线更明显,笔墨也更多,其实整个片子讲异性恋有些不伦不类,反倒是兄弟情更真挚一些,我感觉导演可能是想靠卖腐吸引眼球,但是最后出来的作品…实在…但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李治廷和白客人帅演技也好~
白客挺惊喜的,很自然的喜剧天赋,故事讲的还算完整,但有些地方逻辑处理的还是不够顺畅,不得不说伦敦的实景拍摄还是很赞的,画面很好,值得一看,总体七分吧
0和1,你们能不能不玻璃心?不那么矫情?总是说别人歧视你们,其实是你们自己自卑。我觉得挺好玩的啊!!
倒也不觉得消费同性恋,就是单纯编剧很差,剪辑有点问题。轻喜剧吧,3分有点低了
海星吧 没感觉被冒犯但内结婚的结尾可真不怎么样— —
能理解评论区的愤怒,明明就是lgbtq题材但是充满阉割感,导致俩主角火花几乎为0,求婚那下竟然不是亲下去只是来个迟疑的抱抱就让腐国女律师认为他们是真爱cp简直是瞎了眼,还有部分台词譬如什么断子绝孙那几句令人不敢相信这是2021了而且还出自两个留洋年轻人的口;但也有算是值得称赞的地方,譬如让同性婚姻这一制度和现象出现的很自然并无批判和评论,有些台词明显是鼓励性少数群体的,还有大量出现的gay bar画面,在国内大银幕已属于有点超前了
谁说虎父无犬子的?你看黄建新的儿子拍了个啥?这都不是尴尬到抠出一栋楼,这简直可以抠穿地球直达地核哇!不过要补一句,白客确实挺帅的。😂
不必过分在意同xing这个点,俩人明明就是兄弟,兄弟有难想招化解这不很正常么~只不过白客演这个脑回路比较清奇而已
别动不动就骂编剧。编剧在一个项目里是最没有话语权的。
劇本還有加強的地方
轻松诙谐,幽默不低级,很可爱的片子,对编剧导演好感up up٩(•̤̀ᵕ•̤́๑)ᵒᵏᵎᵎᵎᵎ已经推荐朋友啦!感觉移民官全场最帅!!!我也没太懂女主为什么要抱歉,这不是做好事嘛?
且不论是否消费了LGBT,这根本就是个剧情稀烂的大烂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