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悲哀:这个题材拍了多少次了?
怎么拍、以什么角度拍都拍不出新意来。
光王晶自己从09到现在都第三次拍这个题材了吧?
炒冷饭没意思。
第二个悲哀:香港影坛没新人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面孔,尤其是涉及到警匪题材的。
看看那几个面孔都老成什么样了,还要拍年轻角色,不尴尬吗?!
哎。
最后回到电影本身,太多尬演的桥段了,毫无逻辑。
优酷首页老给我推,显示分数是7.2,我以为是豆瓣评分就看了,心想着7.2应该是一个中庸分数吧吃饭看一看也没什么,结果怀着极其无语以及不理解为什么居然能打到7.2这种分数心情看完了,最后才知道他是优酷内打分。
我奶奶的,以后选电影看一定要先来豆瓣。
我就来稍微讲一讲剧情吧。
剧情表面上看很简单,是打击贪污,成立了一个专门打击贪污的廉政公署,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中有无数的枪战刀战以及缉毒剧情(没有恋爱剧情真的是感谢天感谢地)最最最离谱的是,这个廉政公署要打击多少黑恶势力香港不清楚吗?
他们前期真的看不出来有一点点军备实力,既然警察贪污腐败,军队去哪儿了?
军队呢?
一小撮老弱病残西装革履的直接跑到人家贩毒窝点?
你打击谁呢?
你要收取什么情报啊?
影片中都没有交代。
一群律师(注意是律师,他们不具备任何的武装条件,只是在开头的时候交代了一下有教他们打枪。
)西装革履的去贩毒窝点居然都生还了,就死了一个探员头子,还反复用这一桥段来强行煽情,草了,你们腰杆挺得笔直的穿着连褶皱都没有的蓝色西装,去一个百十来号人的毒品窝点而且他们都有刀枪棍棒,你们不死绝了就已经是上天格外开恩了好吗?
剧情的硬伤还有非常非常多,整部剧的逻辑根本就连不上乱糟糟的,这里来一点,那里来一点,哪一点都没有交代清楚,还强行让一个女探员被强奸了,这有必要吗?
在招募人手的时候,一个在黑道混了几十年的三言两语就变成了自己人,而且他们还不用受到任何法律上的制裁,这合理吗?
再说结尾,那两个大贪官,一个是警界大贪官,一个是毒贩头子,怎么把这俩人塑造的这么有英雄光辉呢?
前期铺垫了警察头子不讲义气谋杀了手下,怎么结尾他对手下那么好呢?
而且两个骰子之间有矛盾,反水的时候,毒贩头子特别生气的扔了东西,那他做了什么吗?
他什么也没有做,他只是扔了个东西来泄气而已。
他没有去打击报复,也没有黑吃黑。
这合理吗?
一个贩毒贩了这么多年的大佬,在警察来抓他的时候,让小弟先跑,自己留着被抓,这合理吗?
总之整部电影就是胡搅蛮缠,乱七八糟,打分5.0都是抬举他了,如果没有这些老牌港片演员我两星都不想给。
介于还有人说“哎呀,港片爽不就行了吗?
”,这部电影西装革履,站的笔直,用脚踹开一个门的生硬镜头反复播放。
一点都不爽,真的,一点都不。
今天聊聊电影《追虎擒龙》。
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 (2021),别名金钱帝国:巅峰之战 / 金钱帝国2:四大探长。
《追龙》的成功让王晶看到了一条省时省力的“创作”之路,仿佛只要带上五亿探长和跛豪就能成为爆款。
《追龙》网剧、《追龙2》紧锣密鼓的上线,评分惨不忍睹,一直到这部集结了五位影帝的《追虎擒龙》,继续延续了王晶的烂口碑。
凭借王晶一贯稳定地输出烂片,很多人都怀疑《追龙》是不是他拍的,就像很多人怀疑内地某大导演的巅峰之作一样。
《追虎擒龙》依旧关于五亿探长和跛豪,叙事的重心转移到廉政公署,从廉政公署的角度讲述这段传奇故事。
有趣的是,本片开篇明义,表示这是一部“虚构作品”。
这就让影片立意变得很微妙,精彩绝伦的真实故事不改编,只取了主要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做虚构创作,编导功力所限,拍出来的电影令人感到十分别扭。
影片中集结了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郑则仕五位影帝,他们分属两个阵营。
一边是想要铲除贪污腐败的廉政公署,另一边是想要维护辛辛苦苦建立起来旧秩序的既得利益集团。
从几位演员在片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用力表现,想把角色演好,但架不住这“虚构”的剧本,无法施展,角色大面上的逻辑站得住,但具体行动时却显得很跳跃。
殖民地的人永远不会拥有尊严。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总是装糊涂。
在初期各方势力野蛮增长的时候,黑警嗅到了机会,联合黑帮瓜分了地盘,统治者也从中获益,省时省力还赚了一大笔。
当统治者不想继续时,便培养了另一拨人去解决另一波人。
而反腐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说白了斗来斗去的都是棋子,每一波势力发展起来时,都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而已。
香港成为犯罪天堂不是没有道理的,历史证明,英国佬最为擅长的就是做搅屎棍,祸水外引、矛盾下移,玩得溜溜的。
抓住大老虎,看似是廉政公署的胜利,其实是统治者维稳的另一种手段。
可能他们看出了这个道理,但是不敢拍,只能虚构一个故事,让两种势力像过家家一样更迭。
占据影片不小份额的动作戏也成为新短板。
一个简单的动作镜头,要来回切换多次,画面连贯性严重受损。
原本加入的动作戏就显得很生硬,没想到加入的动作更生硬。
作为动作戏高潮,黑帮围困廉政公署探员的一段,愣是拍出了丧尸围城的感觉。
了解的人知道这是在开展反贪斗争,不知道的还以为跑进了《生化危机》片场。
剧本动作全线短板,爆炒冷饭浪费影帝。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1. 说王晶炒冷饭的大概没明白这次王晶到底要讲什么。
同样的ICAC斗雷洛跛豪,今时今日,时代环境变了,古天乐代表的法律对决吴镇宇代表的警察(郭嘉机器的秩序维护者)的意味自然变了。
懂的观众自然懂。
也多亏大陆语境的距离感,如此敏感的时期,如此敏感的港片才得以过审。
2.沿着上一点说。
看到许多人说本片是《追龙》的续集,个人不认同,历史、演义永远是拿前朝的戏讲本朝的事。
本片的调性与之前任何一部有关雷洛和跛豪的港片都截然不同(甚至是正剧气质最足的《跛豪》)。
从一开始第一幕配乐中就展现出的悲,替代了过往同题材插科打诨的喜。
如果说大半段都因为审查在70年代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的话,那片尾曲的点题无疑是昭然若揭的,王晶已经把他想说的,都唱给观众听了。
3.林纪陶老师曾经说《踏血寻梅》是第一部特区电影。
那时候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短短几年,从《拆弹专家2》到本片,香港电影完成了社会主义电影化。
一向以题材丰富自由而不同的他们,有一天要以《让子弹飞》的方式讲述他们最擅长的类型片之一——警匪片。
两部片子语境太过相似,以警匪片讲一个“被制度化”的社会。
影响主角破案最大的阻碍,永远不是匪,而是体制。
这也是大陆很难拍出真正警匪片的原因,体制的障碍是必须缺席的,只能寻找暧昧的变体,如《亮剑》里的政委。
4.今年的HKIFF,翁子光的《风再起时》被技术原因取消了放映。
龙无被擒处,风无再起时。
王晶可能真的觉得大陆人的钱比较好骗吧,亦或者是王晶来大陆以后水土不服,总之现在看来但凡是王晶导演的电影,真的要尽可能避开,因为那基本上都是坑。
也不知道,他对于自己如今沦落到如此地方作何感想啊。
这片子就是属于典型的骗钱的作品,之前的《追龙》成功以后,就死命了继续出续集,以此来骗票房。
廉政公署的故事,不知道被香港电影人拍了多少次了。
第一次拍的人是天才,都间隔几十年了,还用曾经用过的故事情节拍的,那就是个蠢材了。
很遗憾,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似乎有点往蠢材的方向在走。
这电影的剧情真的是已经不知道被香港的电影从业者拍过多少次了,似乎王晶自己也拍过类似的吧。
不是说不能拍廉政公署的故事,而是你要有新的东西装进去啊。
哪怕你是个酒瓶子,你加了新的创意进去它才会变成新酒的啊。
真的是白瞎了这么多的好演员啊!
以后坚决不能看这类的王晶电影
我在家看完了《追虎擒龙》,没看别的因为是古天乐主演的,我也是知道他是一个影帝,电影一般都会不错。
但我觉得这个电影稍微逊了点,虎头蛇尾的感觉,电影中抓到黑帮的亲信,就得到证据,有证据直接抓人,但是被抓的人都没有过多的反抗,并好像默认了没有翻身之地,那毕竟你也是黑帮首领,能伸手遮香港的半边天,有了证据一下就被一锅端了。
电影中的演员表演的还是可以的,几个影帝一起同台演,还是很有看头的。
电影告诉我们的就是徐乐和跛豪的被捕,说到底是一个时代结束了,旧秩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大众利益,只能被淘汰。
就这部电影来说,这部以廉政公署为视角的讲述当年香港由乱到治的电影,本应该是一部反黑除恶的正能量片,结果呢,看来看去,我就只看到了其中黑帮片的风格。
特别是其中那场查仓库的情节,就像是黑帮之间的火并。
看得人很尬的。
并且双方打斗时演的比较假,主角光环太明显,没太多意思。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谈不上好电影,但不至于很烂。
今年的五一档电影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我之前统计了一下,大概有8部电影课可能会在在这个档期上映,分别是《古董局中局》《世间有她》《真·三国无双》《阳光劫匪》《秘密访客》《中国医生》《黑寡妇》《狗果定理》。
随后张艺谋的《悬崖之上》也宣布定档五一档,这个档期彻底被挤爆了。
就在大家猜测哪部电影顶不住压力,宣布撤档的时候,又有一部港片加入了战局。
这就是由王晶执导,汇聚了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四位影帝的电影《追虎擒龙》。
4月6号,片方发布了一则53秒的预告片,看完预告片,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有些话不吐不快了。
可以肯定的说,王晶的这部新作就是一部新瓶装旧酒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名字原来叫做《金钱帝国:巅峰之战》,是王晶2009年的电影《金钱帝国》的续作,那部电影里也有梁家辉出演。
改了名字以后,《追虎擒龙》和王晶的《追龙》系列撞车了,显然这是王晶有意为之。
从故事来看,《追虎擒龙》几乎和《追龙1》的剧情一模一样,就是讲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代跛豪和香港四大探长之间的故事,甚至预告片中就能看出,很多场景都似曾相识,我甚至怀疑,王晶直接把《追龙1》的剧本改了改,就在《追龙1》的摄影棚里拍完了这部新片。
从演员阵容来看,《追虎擒龙》和《追龙2》几乎一样,四大影帝里,就是把任达华换成了吴镇宇,我也有理由相信,王晶拍完《追龙2》直接把哥儿几个撺一块儿,接着拍完了这部新片。
而且看了预告片后,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又是这些年港片里已经拍烂的题材:反贪、毒品、枪战、廉政警署……很多镜头还能看到《反贪风暴》的影子。
这部所谓的新电影,不过就是把这些年几部卖座一点的港片,修修剪剪,东拼西凑成了一部新片,王晶这种不思进取,疯狂捞钱的行为让人无法恭维这部影片就是香港电影衰落的又一个典型例子,过去港片诞生了很多影帝影后,所谓王不见王,如果两个影帝同演一个电影,直接引发娱乐圈地震,双方粉丝能就偶像戏份的多少吵个热火朝天。
现在的港片,聚齐了4大影帝,最后演出的本子还是早就已经拍烂的故事,题材还是万年不变的警匪题材。
甚至夸张点说,找个好点的剪辑师,把这些拍过的港片片段剪辑一下,拼凑成一部新片,成片效果估计也不比《追虎擒龙》差多少。
如果说《追虎擒龙》还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期待的话,我认为一共有两点。
第一点是:为啥古天乐现在这么拼,排片量这么高?
现在顶级的电影明星,比如沈腾徐峥吴京,一年拍一部片也就了不得了。
就算像刘德华、成龙这样的劳模,底下的小弟指着他们吃饭,一年两三部的产量已经是极限了。
而古天乐反而是越老越拼。
我们细数一下,他接下来的作品。
古天乐即将上映的电影有《真·三国无双》《追虎擒龙》《反贪风暴5》。
今年可能上映但还未定档的片子有《明日战记》《风林火山》《寻秦记》《总有爱在隔离》。
他今年客串的电影有《新倚天屠龙记》。
他正在拍摄还没制作完成的电影有《鸡蛋仔》《死亡通知单》《风云》《扫毒3》《追龙3:唐人街》……粗略计算一下,古天乐一天的电影产量接近7部。
要知道即使是90年代港片最繁荣的那些年,一年7部的产量也是惊人的,而已过50岁的古仔,为何还要这么拼?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古天乐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演员,他现在有很多头衔,比如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比如香港电影人工作总会会长,这样大大小小的头衔已经有十多个了。
在港片繁荣的时候,这个位置是成龙坐着的,成龙之所以被尊称为大哥,除了是电影卖座,还和他为香港电影发展亲力亲为有关系。
1988年,香港电影导演会成立,成龙的身份是执委。
1992年,他以零片酬出演《双龙会》,为导演会筹款修建办公会址。
1993年,成龙成为导演会的会长,同一年在他和梅艳芳、许冠文等人的发起下,香港演艺人协会成立,他先后担任了4届会长。
1994年,成立再次零片酬出演《醉拳2》,为香港武师工会筹款修建办公会址。
1998年,成龙在好莱坞主演的电影《尖峰时刻》大卖,他却跑回香港,拍了《玻璃樽》支持港片发展。
2000年,在成龙的呼吁下,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成立。
2018年,成龙又成立了内协会,协助香港艺人来内地发展。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奠定了成龙在香港电影届的地位。
如今,成龙退下来了,古天乐接过了接力棒,这个接力棒在港片衰败的背景下,成了最烫手的山芋。
当了这么多协会的会长,意味着古天乐就是香港电影的一家之长,港片不行了,大家没饭吃了,自然要找古会长要饭吃。
张家辉就在采访时透露,现在很多港片没人投资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古天乐,古天乐倒贴钱投资了很多不赚钱的香港文艺片。
他也意识到,香港电影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警匪片,自己一年演好多警匪片,依然无力撑起港片的颓势,他就是要赔钱赚吆喝,让大家直到港片不只有警匪片一个类型。
但港片的颓势不可阻挡,古天乐的精力财力是有限的,他的戏路也主要局限在警匪片上,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同质化的港片。
细数现在的港星,除了双周一成这样的顶级明星已经功成身退,更多的明星空有老戏骨的称谓,其实没捞着太多的好处。
他们要么来到内地,在一些低成本电影里打打酱油,赚点生活费。
要么就待在香港,抱着古天乐、梁家辉这些人的大腿,拍些及格线上的流水线电影维持生计。
所以不是古天乐要这么拼,是他所处的位置逼着他必须成为“拼命三郎”。
他这些年的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豆瓣6分左右,他就是用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支撑着香港电影的发展。
所以以后碰到古天乐主演的电影,记住十六个字就够了:下限不低,上限不高,数量贼多,量大管饱。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追虎擒龙》最大的看点是梁家辉饰演的跛豪。
在港片历史上,曾有两人饰演过跛豪。
第一个是吕良伟,1991年他主演的《跛豪》上映,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最具史诗气质的香港黑帮电影。
为了演好跛豪,吕良伟一个月内增肥40斤,在片中他演绎了一代毒枭的传奇一生,将跛豪得势前的拼搏,与得势后的小人得志的神态都演得十分出彩,片中他吸烟的镜头也成了经典。
这部影片当年大卖3800万港币,成为年度票房第三,在金像奖上也拿到了最佳影片的殊荣并开启了香港人物传记类影片的风潮。
然而可惜的是,吕良伟在影帝的角逐中惜败给了《双城故事》的曾志伟,成为金像奖历史上最大的遗珠,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提名影帝。
第二个甄子丹,他在2017年的《追龙》里饰演跛豪。
与吕良伟的跛豪不同的是,甄子丹饰演的是功成名就后的跛豪,没有吕良伟那种从卑微到飞扬跋扈的转变,甄子丹确实饰演出了跛豪的狠,但少了一份邪。
而在《追虎擒龙》里,梁家辉将成为第三个饰演跛豪的演员,从预告片来看,他饰演的是暮年时的跛豪,举手投足之间少了鲁莽,多了一份江湖大佬的气质。
在抖音曝光的拍摄花絮里,梁家辉坐在轮椅上,长着一脸老年斑,他梳着跛豪的发型,不停喷着啫喱水给自己定型,连脚底板的细节也不放过,随后眼睛一戴,一个老年跛豪就出现在观众面前。
梁家辉的跛豪也成为我对《追虎擒龙》这部影片最后保佑的一丝期待。
最后不求《追虎擒龙》带来什么惊喜,只希望它能守住底线,为港片的衰败挽回一点颜面吧。
反派刻画得太简单太弱智,做坏事的手段低级到极点,所谓几个杀人灭口全部失败,还把相关人员都赶到了对立面。
搞刑事侦查的警察的完全没有情报工作,对手的信息动向完全没有,反而对手几个刚刚参加工作的知识分子,无论情报工作,攻击能力,都甩龙啊虎的几条街。
导演编剧们,你们能用点心,拍点对得上观众智商的电影吗?
4年前一部《追龙》让导演王晶收获了多年不见的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也让他的商业嗅觉再一次闻到了重新挖掘枭雄题材的价值,更准确的说挖掘吕乐和吴锡豪的题材!
与追龙将二人定义为枭雄的视角不同,这部电影更多的将二人定义为那个时代混乱的源头,而将更多的主角光环给了ICAC。
另一点不同的是,追龙中二人的兄弟情谊大于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本部电影中二人则是赤裸裸的商业合作伙伴!
有一些新意的是,梁家辉的扮相与当年的吴锡豪有七分相似,算是同类电影中的一个小进步啦!
电影《追虎擒龙》又是一部老生常谈的电影。
讲的又是当年坡豪的故事。
这次是以廉政公署的视角。
这些年,港片日渐式微,这部电影找来了几位大牌的演员,但是整体的影片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
港片的衰败,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创新的问题,港片还是太啃老了,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就这部电影来说,这部以廉政公署为视角的讲述当年香港由乱到治的电影,本应该是一部反黑除恶的正能量片,结果呢,看来看去,我就只看到了其中黑帮片的风格。
特别是其中那场查仓库的情节,就像是黑帮之间的火并。
看得人很尬的。
这部电影叫做《追虎擒龙》,去掉中间的两字,就是《追龙》。
看来这部片子是在致敬前几年那部《追龙》,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还活在那部《追龙》的身影里。
说到底,很多的港人还是生活在所谓的“江湖”之中,而不是时代之中。
他们意识不到时代变了。
或者说他们不想去认识到时代变了。
电影的最后,探长说,时代变了,希望年轻人能有理想。
或许这是对整个香港电影和香港人所要说的。
这部电影,我个人评分6分。
《追虎擒龙》里五大演技派排第一的当然是警察专业户姜皓文,他也拿过男配角影帝的!排第二的是社团细威(刘浩龙),他把黑社会那股子狠劲演绎的淋漓尽致!排第三的是老吴吴镇宇,面对铁证和质疑面不改色,不愧是越老越帅的老戏骨!排第四的是肥猫郑则仕,他纯粹是自然表演。排第五的是林家栋,他暗示古仔逃命的那个眼神令人心痛。
ICAC,让一个时代落幕。还是老戏骨的电影得劲,惊心动魄,虽然套路比较老。
现在的港片完全成了走剧情了,镜头急躁的连人物的表情都不多给点时间,好演员也没给他们发挥的机会,一个个反而显得都没什么演技。
反派很傻,找人性侵古天乐未婚妻,还想和他合作,合作个鬼啊,更坚定了抓你们的决心。结局是大众想看到的结局,看着很爽,但原型吕乐探长在廉政公署成立前,就收到风声,带着巨额财富和家人们跑了,活到了90岁,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坏人逍遥法外。犯罪了只要逃到没有引渡条约的地方,你就不会被逮捕。
补足了我对ICAC成立的知识空缺,这个故事很好,夕阳谈话也突然积蓄了情绪。但大头拍得也太敷衍了吧,就选角好有诚意。
不知道拿了资方多少钱,反正成本肯定不达标,各种敷衍了事,美术置景灯光恨不得把塑料感写在片尾职员表上。老戏骨们拿钱演戏并无怠惰,但配套跟不上,只怪王晶目光短浅坐吃山空。
拍马屁的烂片
现在香港不论怎么拍,都有点阴阳怪气影射现实的味道。金钱帝国拍了一万遍,没一部超过的
加上鄭則士先生,合有五大影帝!每個場口都是影帝飙戲!加上金句频频,最尾也是金句作結,心照。
吴镇宇 一处对肥仔噙泪 道孤家寡人肺腑之言,一处对古仔 叹先者戎马荣耀泯灭的无生之往,烟头弹指火星坠落,枭雄 最漂亮的收尾
很多年前大学时看的金钱帝国重在表现这个“帝国”最巅峰的时期,而今年这一部则是表现这个“帝国”最后要被瓦解的时期。剧情侧重点不同,主旋律感强了点哈哈哈,不过在五一档里还是能看的。
一星给卢冠廷的片尾曲
这片拍得十分精彩,绝非之前的烂片,尤其廉政公署与阿乐跛豪之间的谋略对决,过瘾,梁家辉的演技把跛豪的气场表现十足,能镇住一切的气势,牛,廉政公署追查毒品被引入全套,那一场的大乱战,动作场面十分精彩,不禁让我想起徐克的《天罗地网》,可能结尾让人们觉得普通,所以分才这么低,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在翻拍《廉政第一击》,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绝不是翻拍,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非常精彩的情节,这部追虎擒龙是这几年香港最棒的电影
缝合怪王晶,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
五一档古仔这两部片子要扑街了……
拍火拼打斗戏是一件技术活儿,因为拍不好的话,就很像丧尸追逐。
本来是没太感兴趣的,然而看到豆瓣APP「吴镇宇」影人页面20部主要出演电影就这一部《追虎擒龙》没看过,一拖再拖,最后还是因个人“强迫症”的影响而观影了。
2/5/2021 @ 皇室戲院。唔講重以為故事係風暴系列前傳,古天樂明明就係陸志廉!林家棟同吳鎭宇水準之內,梁家輝又係同客串無分別。全片最令人驚喜係我竟然可以見証到晶哥買兩邊既一日!「講人話呀唔該!」
十分流水线的作品,平庸无趣。而这些香港影帝们,真的老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假,置景开始就假得让人无法代入,到人物设计剧情,哪怕是全影帝级的演员们,也都是行货让人无法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