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部剧是神剧,我想只有慢慢欣赏的人才能知道。
看了好久才看完这季,因为每看一集感觉也参与了那些街巷战,那些勾心斗角,那些帮派之争。
这一季我们还是目睹了这部剧的冷面无情,最大的毒枭Stringer Bell居然在这季里面被Omar崩掉,而哈姆斯特丹的意义,直指政治阴谋和法律盲区,犯罪率下降百分之14,群众的连声叫好,医疗组织的大力支持,似乎也难掩哈姆斯特丹的所谓的“掀天臭气”。
为了利益,政客不惜和毒枭相勾结,甚至耍心机,玩阴谋,榨取毒枭的脏钱,讽刺的是居然这些钱也被用来支持竞选。
哈姆斯特丹的去留,层层上推,直到市政府,媒体和警局串通一气,而管辖者彼此推脱责任,为了明哲保身各执一词。
而马洛小鬼和线哥的恩怨、欧玛和线哥的恩怨、线哥和铁哥们的彼此背叛,黑人之间的关系比警察和他们之间似乎更复杂。
每个人物都按照自己的人生路线往前发展,而又不可遏制地对彼此产生影响。
而这一季里人物性格依旧趋向完整。
Jimmy作为主角其实性格很普通,几段艳遇和被工作控制的人生;而错杀警察的小子其实也有善良的一面;白人参议员要竞选市长,市长和警察局局长的角力,三者之间的互相利用铲除异己;打拳的黑人内心向善,逐步走上正轨;Stringer的新型手机丢弃战术十分起效,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警察们亦通过泡泡卖T-shirt和手机继续掌控局面。
剧情和人物日趋完善,看起来让人不乏满足感。
然而本季的关键词估计还是这个词:哈姆斯特丹,被误读的一个合法的贩毒地,一个警察妥协、毒贩就范的特殊地。
那个毒品特区乍看之下还挺好的,划定一小块无人的区域,让那些贩毒的和瘾君子自由贸易,禁止携带武器,禁止打架斗殴,再也不会出现毒贩占据街角兜售毒品,再也不会出现不同帮派的人争夺地盘而火并,居民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家门口晒太阳,小孩子可以随便在街角嬉闹,多么美好的一幕啊。
将垃圾扫到一个阴暗无人的角落,任其腐烂发臭,只要将其隔离在我们生活的区域之外,挺好的,不是么?
不,不是的。
就算是垃圾也能够回收利用,何况他们还是人。
那些小混混或者跑腿的未成年青年,其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真的喜欢去打架去吃枪子,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途径去生活。
他们没文化,没能力,没机会,没自制力,没好的家庭环境,看到有这么一个来钱快的事,大多数人不会拒绝。
是的,可以说他们没脑子,不上进,但这并不是我们抛弃他们的理由。
说是政#治#正确也好,理想化也好,对于弱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像扫垃圾一样把他们隔离到到一个阴暗的角落任其发臭,而是要去建立完善的制度,教育、医疗、就业、福利等等,甚至有时候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去拉他们一把,让弱者能够有机会走出那个发臭的角落,让他们也有机会去沐浴明媚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该有的状态。
所以那个打拳的哥们历经曲折也想让一些混混们脱离街角,因为他自己知道,如果没人去拉那些人一把,他们的一生就真的毁了。
虽说现在还是第三季,也许后面剧情反转,那些混混重回街头什么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真的只是垃圾,不值得拯救。
相反,这只能说明个人的力量太小了,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拳击教练,而是一个健全的制度,一个肯拉他们一把而非踹开他们的社会。
第三季是火线的中间一季,也是承下启上的一季。
黑帮的霸权易手,政治上的大选开始临近。
然后,我们又看到了Stringer Bell和Colvin的从不同方向的向middle ground (中庸)的努力,这些努力,尽管都有成绩,但是最后都失败了,这两个人也都付出了个人的代价。
这些实验,不经让人联想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都是下级官员在地方上做的社会实验,很少一部分成功了,大部分的都失败了。。。
想起小岗村的严宏昌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保证书。。。
Stringer Bell和Colvin没有。
火线把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展现在你面前,这个系统是如此可怕,一旦你沉迷这个系统制定的游戏,就随时可能失去自己。
比如McNauty沉迷在工作给自己的成就感与认可需求,Frank沉迷于重建港口的美国梦,String沉迷金钱的游戏,但就像McNauty最后说的那样,这场游戏中,你只是源源不断在往一个没有底的杯子里倒水,永无止境地困在这个不公平的系统里,永远不可能装满杯子。
你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无法逃脱时代的洪流变迁,无法逃脱政治的枷锁。
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像踩滚筒的仓鼠,一直踩下去。
拒绝这个游戏,也有下一个游戏可以玩,如果拒绝了所有游戏,生活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
就像如果你告诉仓鼠,滚筒永远踩不完,让仓鼠躺着休息,仓鼠也许会死于空虚。
所以有些仓鼠选择了middleground,一个中庸的地带。
他们意识到滚筒原理,于是挑选了挂着自己喜欢的奖励的滚筒,累的时候躺一躺,不累的时候踩一踩,得不到也可以。
这算一只自由的仓鼠吧。
以这个角度来看,Colvin是自由的,他知道降低犯罪率这个上级安排的游戏是无解的,正是因为他对于输和赢已经看开了,他才敢创造新的策略,他根本不怕comstat开会,也不怕最后被曝光。
Lester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他享受侦查破案的过程,但不沉迷于工作的成就与结果。
而String和上一季的Frank在这个游戏里陷得太深了,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杯子没有底,看到这个绝望的系统,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但String和Colvin/Lester并没有高低之分,因为即使String没有看透自己的命运,他也依然是一个legendary玩家,从没有院子打羽毛球,到建立自己的地产公司,他虽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一只仓鼠,但他一直在努力踩更好的滚筒,滚筒上奖励越来越多,他也踩的越来越用力。
虽然没有找到自己的自由,但我觉得他会是被历史记住的仓鼠。
大多电视剧都是focus在主角的命运身上,到底主角能不能追求到自已想要的东西,但是火线让你看到系统性的绝望,看到千百只滚筒上的仓鼠,和永远无法停止的游戏。
如果我们all in the game,你想成为怎样的仓鼠呢?
作为警察,其首要任务应当是服务于人民。
但在剧中,市长以及议员给警察局长施加压力,而局长对分局施加压力,压力逐步下传到每一个个体。
而市长并非在乎真正的police work,而是执着于numbers, crime rate这种东西,因为全部关系到自己的利益。
这种自私,导致警局工作渐渐违背了创立之初的本意,导致了许多正义警察的埋没,让他们麻木。
也正是因为如此,出台了hamsterdam这样畸形的手段。
它代表了两层含义,第一点是对制度的无奈,所以生成了这样让大家无法接受的畸形手段。
然而,在同样畸形的社会中,它又像一个希望的萌芽一样,却还是被扼杀在摇篮里。
到最后,所有的努力全空,Baltimore runs along just as usual.
《火线》第三季主要讲竞选市长与毒品犯罪之间的交缠故事,为了不让过高的犯罪率影响自己接下来的连任,市长开始要求警局严格控制犯罪率,命令层层下达,压力落在基层办案人员身上,某些小队除了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外,在预防犯罪上也会做出相应的措施,而其中成效最大的是Colvin警长领导的小队。
某些观众也许会认为这位警长必定采取了某种有效的手段来遏制恶性犯罪,但是上级领导与观众都难以想到,那可是犯罪,是恶性犯罪,短期内没有什么有效措施能够阻止那些吸毒过量的暴力分子去犯罪,因为没有人能够控制他人的恶念,没有人能够在犯罪即将发生时预知它们并加以阻止,就连经验丰富的老警长也不行。
那么Colvin警长做了些什么从而让领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呢?
以上的故事梗概恐怕是一个机制面对外部与内部双重压力时都会面临的情形,以上的疑问也是这种机制时常会发出的疑问,而机制底层的一线人员,也就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则是这种压力的直接承受者,因为我们从来都知道,领导只看结果,他不想知道解决办法与解决过程。
《无罪辩护》这本书里讲到的冤假错案,则是以上所说的机制产生的坏的结果,这些案子让我们意识到,当机制过于关注上级领导的的指示,一线人员就会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应付上级领导,不是为了处理眼前的案子,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
一个机制并不只是由一些只会遵循条条框框的个体组成,它的里面包含了太多指示,太多命令,太多强制与不情愿,这些上级对下级的不合理指令正是一个机制会出错的原因。
当某个领导或者某个上级机构命令下级本月只能处理数量有限的几件事(实在想不明白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而外部的事件远远超过这个指标时,下级机构则面对了双重压力。
在多次巡查过日常的Baltimore街头之后,Colvin发现,富裕的街区犯罪率比较低,夜晚显得比较平静,街上无人兜售毒品,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开始在家陪伴家人。
但是在那些贫穷的街区,似乎晚上才会显得更加热闹,这里的人们在夜晚变得亢奋,阳光的褪去带来潜藏一天的黑暗,毒品交易泛滥,枪声此起彼伏,吼声与哭声在每个夜晚都不停歇。
警长的双眼在街区的路灯下显得浑浊,随即却闪亮起来,也许,他可以再划分区域,既然每晚不需要在富人区加派人手巡逻,那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大部分的贫民区减少巡逻,而把巡逻地点划定在少数几个街区?
一个糟糕而又美妙的想法产生了,他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目的则在于缓解内部与外部带来的双重压力,主要压力则来自于上级。
他开始划定某些区域,并把贩毒者驱赶到这些区域,并扬言,如果在这些区域里进行毒品交易,毒贩们可以获得某种警察意义上的刑事豁免权,也就是不抓他们,甚至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以免他们相互之间受到伤害。
最终,在警察专业的“治安维护”下,这个区域里产生的争端在数量上不再像之前整个西区那样多,至于其他街区,犯罪率降至历史最低,那里的居民获得了富人区那样的安静与祥和。
警长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在没有告诉上级领导实情并且上级领导也没有过问的情况下,他获得了表彰,然后一层一层,上级领导也获得了表彰,上级领导的上级领导也都获得了表彰。
只有处于Baltimore某片贫民区街道的居民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应对上级领导要求每个月只能处理这几件事,但实际上外界的要求远高于此?
你绝对不能撒谎,撒谎是最低级的手段,而且很快会被拆穿,那样你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答案是你可以改变处理方式,比如你可以在不把事件输入系统的情况下为外界办事,因为上级领导实际上只是看数据,只要你没有把此事件输入系统,对领导来说,这件事等于不存在,至于你做了些什么,领导不会过问,还是那句话,领导只看结果。
于是,办事机构对外宣称这件事已经处于办理过程中,但是办理方式不一样,相关人员正在努力处理此事,实际上他们确实也在处理此事,他们在打电话,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口头要求其他人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他们会多费口舌告诉对方自己是某机构的某某,以防被认为是电信诈骗。
但是这些事件何时能处理,处理的进度如何,当事人有没有什么收获,对方当事人是否会按照要求履行义务,最终结果如何,这些事是否登记在册以便两年后的后续处理,由于缺乏计算机系统的把控与跟进,一下子就把办事机构的业务能力拉回到三十年前,而其中没有人会因此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只是在遵守命令罢了,这时他们能做到的最好了。
就像Colvin警长做的,他把能做的已经做了,并且他做到了,只是采用了一点“创新”的方法。
最终,市里发现了Colvin警长的小实验,媒体开始大肆报道这起骇人听闻的毒品合法化事件,警局的上下领导都受到了严肃的处理,Colvin警长被撤了职。
最重要的是,市里派了推土机将这几条沾染了改革春风与毒品罪恶的贫民区街道全部推倒,在Colvin的注视下,他的“成就”被全然推翻,即使他降低了犯罪率,减少了受伤与死亡人数。
关于法律,电影与乱写的公众号
最好的一季,更多的支线并行,繁复却不杂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加上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选票大于一切的政客们,努力实现商人梦的Stringer,家人至上的街头霸王Avon,指挥链下的正义警长Colvin,向体制屈服的Daniels,最有原则的江湖侠盗Omar和Mouzone,被爱和家庭困扰的Kima,找回自我的Cutty,换了新小弟的bubblus,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从未变过的渣男McNulty,他们共同塑造出一座真实的Baltimore
我始终相信Carcetti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真心的
最后BGM响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流了下来,或许命轮回转,你我都只是无奈的的众生吧
1某种程度上说,第三季是最好看的。
所有帮派矛盾的焦点,都在这一集得到了释放。
警察们似乎也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
巴尔的摩这个城市有多坑爹?
我本人不仅在美国危险城市排行榜前4名当中找到了它,而且我在本剧中看到了墙上的涂鸦写着:Body more(巴尔的摩的谐音梗),如此愤怒地给自己的城市找到了一个恶心的外号:还能多一点尸体吗?
不禁想到了在本片中看到了那么多被折磨的尸体,还有在第一季中看到的街头火并之后,男男女女的尸体就直接放在垃圾箱里。
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难怪像本季说的,每年有10%的人会搬走。
一年的谋杀案高达300以上,很多人每周都会在床底睡觉,害怕被不长眼睛的子弹打到。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前提下,奥巴马评论为drug saturated city, 自80年代以来就被毒品长期浸润的城市。
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众生相,又在街头乱混磨洋工的警察,嘴里不停地讲黄色笑话;有不断当搅屎棍的白人政客,不断地往人身上两肋插刀,试图满足自己幼稚的野心。
在65%以上都是黑人的这座城市里,白人是很难当权的,警察局里也基本上当副职 主要起到一个张嘴评论的功能,以达到一个黑人配白人的政治格局,避免进入到黑人白人的问题中。
黑人议员更是无耻的骗人家的投资基金,感觉政客就是在出卖公共资源,这和在当街卖毒品的小黑混子没什么区别这样的真实是很难做到的。
真实就是本片的生命这一季最真实的就是探讨了一个让毒品相对合法化的地区,哈姆斯特丹。
这其实是警察局的分队长的大胆想法,但是因为他一个月都没有报告上风,所以导致最后以悲剧收场。
本来想像瑞士或者阿姆斯特丹那样给毒品交易留下空间,并且和安全的城市生活进行空间置换,但是这个过度黑色的地带,却因为设施不到位,产生了更多的违法行为lethal cold, 而被人们称为人间地狱。
我们也很幸运的看到了,这个人间地狱是怎么回事?
我们自己也在评估和打分着。
2都说好人难做。
这里我想谈谈片中的几个好人。
首先第一季中的德安吉洛,一天到晚驻扎在平房区的pit沙发里面,他是毒枭阿方的侄子,却对街头流氓残暴的手段非常反感。
属于良心未曾泯灭的流氓。
这个人在片中有代表性。
当然我们说好人,是相对的。
我们说好人只是相对的认为他有良心,但他可能仍然是个犯罪分子。
德安吉洛对自己的犯罪行径是有悔过的,也试图向警方交代一些重要情节,但最后却被黑帮暗害而死。
想在牢里呆20年,把牢底坐穿而不可得。
第二个是大侠奥玛,我想这是绝大多数观众非常喜欢的一个独往独来说一不二的杀手形象。
奥巴马前总统坦承自己最喜欢奥玛。
连他非常恶心的舔男朋友都有人喜欢。
当然,他在法庭的一系列辩说,更让人把他奉为英雄。
第3是拳击手卡提,在牢里呆了14年,出狱以后一直很纠结,是再回去当打手,还是艰苦谋生回到社会。
因为你知道吧,黑帮是特别缺打手的,他们叫muscle,所以本来是个很吃香的职业。
只要你能忍心把枪子打到人家身体里去。
卡提发现自己已经做不到了,于是就通过教会的力量开了一个拳馆,没想到仗义的阿方演员住了15,000美元表示支持,这使得他的事业渐渐向上。
总而言之一句话,学好不容易3片中俚语简介:muscle 打手的意思。
在黑帮当中,属于中坚力量,是老大离不开的人。
再下面一等就是望风的。
有时叫hitterrep,Reputation的简称。
名望的意思。
在街头黑帮玩的就是这个,如果你没有声望,你的帮派就完了。
比如在星期天的上午你不能去杀人,这是一般混混都知道的。
“it's strictly business.” 教父三部曲中的名言,这纯粹是生意。
就像线哥要把毒品生意变成合法投资legit business。
game虽然是游戏的意思,但更接近于江湖。
大家都说要不你玩游戏,要不被游戏玩。
Hamsterdam毒品相对合法的区corner boy混街头的。
想想在巴尔的摩这个城市(发音为八耳膜),街头到处都有卖毒品的,所以这个词很常用。
一般这种男孩都是低级的混混,成天要keep eyes open, keep count straightbaby booking未成年人抓捕小组re-up这个词非常常用,就是补货的意思。
线哥一天到晚着急的,就是街角已经没货了,或者是海洛英的纯度不够高。
wire是连续剧的标题,就是监听电话线的意思。
当然,我们看到前三季监听的电话是有区别的,从一开始的付费电话payphone到手机cells再到一次性手机burner,监听的策略也一直在改变laying in the cut低调行事cheese就是钱的意思,比如make some cheese
延续着慢热的节奏,第三季还是很精彩。
Bell 和 Avon的相互背叛Avon还没出狱,Bell和Avon的分歧就已经开始。
一边是帮派的有仇必报,一边是商人的能屈能伸。
Avon出狱后,两个人的分歧就从口头转到了实际行动。
但是两个人都在自己认为擅长的领域吃了瘪。
String自以为生意做起来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想到政客要比警察更阴险,贩毒来的钱根本填不下贪得无厌的政客。
看到一向冷静的String在律师面前像一个犯了错的学生不停地辩解,甚至愤怒冲头要去刺杀议员,才知道政客有多“厉害”。
Avon出狱,跃跃欲试的要找回自己曾经的名声和领地。
但是没想到新来的Marlo技高一筹,识破了他的那些“老套路”,甚至自己还没出手,就被对方先发制人,命中一枪。
两个人相继吃瘪,却又都不服输,看着对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无法理解,String首先动了杀心。
电视剧里,Avon说自己要为String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画面一转,String正在把Avon将要被抓的地点交给警察。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相信与背叛的故事,但是当String第二天被逼到死角,Omar说出了他的情报来源,String也就选择坦然面对死亡。
前一天的天台上,相互背叛的两人回忆起小时候。
如此的情谊,在这个Game里,最终也落得如此下场。
Cutty 的救赎Cutty出场,作为一个服刑多年的罪犯,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要么跟着老东家做杀手,要么做一些体力活。
这样一个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他先后尝试了自己所能做的,成为一名打手,但是当举起枪对着曾经欺骗自己的毒贩时,却扣不下扳机。
他内心的杀手已经被长久的监狱生活消磨掉了,但是不作打手,一个脱离了时代的人还有什么能做的?
也许听上去有点俗气,但是回报社会,服务社区给了Cutty以生活的意义。
能够给无所事事的小孩们一个强身健体的爱好,就够被这帮小孩们叫上一声Coach,给了他以生活的热情。
当他站在一个废弃的厂房,想象未来这里是他所指导一群热爱拳击的小孩在练习时,这种美好的愿景给了他无限的希望。
Bubbs的重生Bubbs决心和过去的瘾君子同伴脱离,开始为警察做线人,卖白T挣干净钱,还收获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小同伴。
Bunny的改革Bunny的改革,电视剧所展现出来的无疑是相对成功的,但是我相信毒品合法化需要考虑的问题远比电视剧中所展现出来的要复杂。
倒是那种上层对于下层无穷尽的苛责和Bunny为保护自己部下的坚定所带来的对比,给了我以真正的触动。
短评不能传图,只好发个剧评了,现在没时间弄,以后有闲工夫把剧里的著名景点都过一遍现在提示不少于140个字,怎么办,凑些景点概要吧第一季有什么?
第二季码头比较著名第三季就记得西区楼顶的啤酒瓶第四季还在看第五季还在下欢迎观众票选著名景点为了140个字...
hamsterdam的设计真是勇,在影视剧里,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即将退休的警官会怎么结束职业生涯。小指头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剧集要往政治惊悚/阴谋论方向发展,不过没有,但更恐怖,因为利用随机事件党同伐异大概才是最现实的走向。
尬吹的太多 特别是那个lilixi那种的富二代神教头子 你根本不属于这种阶层你吹的比谁都响亮
无聊看剧打发时间。
10/10.经典回归,和第一季一样精彩。开始深入挖掘政治的黑暗,乃是更深层次的犯罪。又有一位英国演员加入,原来“小指头”艾丹·吉伦在权力的游戏前早与HBO有过合作。我认为从容稳重的Lester 克拉克·彼得斯与摩根弗里曼的功力相同啊,可惜不火。
比较无聊的一季
本来以为主角是McNulty,但其实这条产业链上的众人,比他有看头多了/剧中的kima后来跟McNulty一样了,剧外kima的演员因毒被抓…/波兰裔警察Prez真的可惜了。
越看到结尾就越伤心,一贯的水准。
This show was written by idealists with so deep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为什么这一季结尾莫名有种大结局的感觉???这让我回头怎么面对真正的大结局,我真的会哭。我不能接受对我偏爱的监听男那样的结局,stringer我可以接受,监听男没做错什么😭,编剧好狠的心
改变还是太难了。
1.14 直想起都柏林人
美国还有这么恐怖的地方,Bodymore=Baltimore
3.5
Stringer一直想“beyond the game ”,他去听宏观经济学,看国富论,明明是毒枭却拥有一间知识分子会喜欢的房子,可还是被议员们玩弄瞧不起,死在了自己开发的地产里。虽然是被兄弟出卖,但是能理解、不悲凉,只觉得可惜
从上一季的码头 又回到了熟悉的街角 还是黑帮 还是毒品 还是各路政客和警界官僚在各自舞台上演着各自擅长的角色 毒品合法化最终是个乌托邦 不知道第四季会出现新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吗
五星当然五星,不过我也觉得这一季较前两季来说太琐碎了,反反复复折腾那个集中贩毒的问题,新加的政客内斗也有点无聊,到第十集才真正监听上,Stringer这努力上学、勤勉洗白的,我一心以为会是比Avon更厉害的角色,谁知道结果还是被老油条玩了,惨
喜欢Aidan Gillen这张脸 谁也不像
每季开头我都怀疑编剧能不能维持以往水平,看了开始几集觉得线索好多好乱,中间发现又精彩起来,而到季终时候,都被这群真实的人和故事难过到,好悲伤啊。编剧是神。
拍案叫绝。上一季可以称之为战争与和平,这一季可以称之为天国与地狱。
Major Bunny是个好警察。Stringer死在Omar和Mouzone大兄这两个王者的枪下也不冤了,让你什么人都敢阴啊,没有底线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