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一直围绕着母与子、父与子、友情、爱情之间的矛盾,折射出每个人在青春期时的懵懂和冲动,此后更是突出了“选择”和成长的话题,故事性更加分散,公交性侵案及姐妹们团结一致的暖心、外在和内心极为缺陷的精英男肥宅女的互助、Maeve对峙吸毒母的态度、Jackson与母亲的关系像极了当下的“囧妈”内容(总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样子从而锲而不舍的改造对方)等等,但主线则是突出如何选择,包括Otis对Maeve和Ola的选择、好友Eric对同性Adam和Rahim的选择、更年期母亲Jean对恋爱的选择甚至包括校长Mr. Groff对自己的岌岌可危的婚姻选择等等,选择并不是青春期遇到的问题,最终Otis自我救赎下实现了一个小成长,只可惜最终在渣男轮椅男影响下明明相爱的俩个再次没能走在一起最终季忘记了为何要换学校?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学校了还是个人原因终季不再那么的吸引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这一季让我看到更多的是,国外高中生一点也不卷家长也不卷,课后充满自由权,想做什么都可以,随“性”所欲,全片充满同性和变性色彩,感觉失去了前三季的美好。
想想在中国,所有老师父母都和Mr. Groff校长一模一样,都觉得性教育毫无必要,甚至肮脏龌龊,你上学的时候,父母不允许你谈恋爱,也从不告诉你什么是做爱、怎么做爱;但是当你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却希望你能立刻结婚生孩子,太魔幻了,而且还会继续魔幻下去,再过二十年、五十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随着影片落幕的拉长,原来这里是这么的荒凉又宁静,河边小镇像极了北疆,却拥有这么多个性迥然的年轻人,查了一下,拍摄地在威尔士蒙茅斯郡吗?
从19到23陪伴了四年,看着他们的成长自己也在老去。
总算结束了,从剧集的内容以及主演们的年纪看,也不会有第五季了。
这是我第一次很用心的追一部国外的剧集,所以想要聊一聊,毕竟也算是有一点点触动。
讲实话我是不喜欢这一季的,不仅是时间间隔太久,主演们看上去已经离高中生的样子越来越远,也不仅是因为太长的等待几乎已经让我忘记掉之前的剧情,我不喜欢重复观看已经看过的影视内容。
总的来讲这一季是“不好”多过于“好”的。
“不好”之一:内容太满,叙述太散看完第一二集我就发现,这卡文迪许学校里面怎么几乎都是性少数人群啊?
或者没有一个是通俗意义下的正常。
这里面异性恋恐怕不超过五指之数,虽然允许影视作品对于现实生活进行改造,但像是剧情里面呈现出的比例,也很难那说是正常。
而且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异性恋、同性恋、单性恋、双性恋、原生家庭问题、性别认同问题、控制狂……太多了,可惜编剧没有安排一个恐同人士,否则光看ta的生活我就能乐一天。
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故事似乎都要展开,都要浓墨重彩,每一集几乎都是七八条线同时进行,但又互不联系没有主次,实在叫人难受。
这部短短八集的剧,看完以后就像是在一个充满蜜水的脸盆里面练习憋气一样……“不好”之二:似乎有一些偏题?
SEX EDUCATION 性教育,但在这一季里面实际关于性知识以及主角的辅导的篇幅也太少了,有关“教育”的部分似乎不存在,只剩下有关“性”的部分了。
一个有关性教育的故事变成了有关性认同的故事。
“不好”之三:人物不再讨喜在这一季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主之间不仅身处两地,而且也不在分享彼此之间的生活了,各自有了困难不会交流,只告诉我们彼此思念,可在沟通上只呈现出了不理解,最后女主的烦恼被闺蜜和男主母亲化解,男主的烦恼被竞争对手解决……其他的配角们之间的互动也不再让我感到是有灵魂的交流,甚至在某些地方的不道德、双标让人十分讨厌,除了露比,她在一群人当中显得真的非常人情味十足,这个潇洒智慧的女生几乎是支撑我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好”的地方:要说剧集的优点,我也可以罗列一些,但最让我触动的是这个故事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包容这一理念的传达(这似乎也是本剧的核心了),但相比起一般的讲述,这部剧更加注重自我的表达和环境的包容两方面的作用,想要一个人的内心能够与外界相联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确是顶重要的。
自我的表达,就像女主在结尾写给男主的信里的内容,环境的包容,就如同同学们给卡尔的帮助,都是很温馨的。
我在最后一集的故事里联想到了自己,过去我是一个内心十分十分封闭的人,自卑和恐惧的心理,让我交不到交心的朋友,于是更加自卑陷入循环,而与家人交流烦恼也让我有一种羞耻的顾忌,于是习惯了封闭自己,所有的烦恼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慢慢消化。
随着年纪的增长,也不知道什么力量才帮助我渐渐敢于表达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尤其是心里面消极的那一面,这也帮助我慢慢有一些可以倾诉的朋友,情况才好了一些。
于是我幻想如果我生活在剧情当中的学校里,那种环境是不是可以更轻松的帮助我开朗和开放一些,正如剧集当中的台词:当你讲述出这些糟糕的事情,你就迈出了寻求帮助的第一步。
《性教育》第四季里对刻薄女孩套路的解构还真是挺不错的,Ruby因为小学时候被自己信任的O背叛过所以不再相信她人,并且正是这段经历让她认为只有刻薄才能受到欢迎(就像O做的那样),于是Ruby用刻薄作为自己的武器,和另外两个刻薄小孩组成mean girl三人组铁腕支配全校,既是保持人气的秘诀但也同时是保护自己不再被伤害的围墙,直到上了大学,在一个人际关系更松散、没有高中那样的等级制度的更加开放包容的地方,她发现不需要刻薄不需要在等级系统顶部支配所有人才能受欢迎,对人友好也能收到人们的喜爱,所以经历了一系列竞选抓马后,Ruby终于在结尾的公开发言里大声承认了对人友善也没那么糟。
不过改头换面了的、真的为Maeve失去母亲而感到抱歉的Ruby仍旧没能得到Maeve的好感甚至还被嘲讽一通,又一次说明了being mean不仅仅会让其他人受伤,同时也会让mean girl本人受伤——因为人们不敢相信刻薄女孩的真诚,因为她们的“真情实感”一直以来都总是有所企图的。
抛开Otis的混蛋行为不提Ruby真的不值得被这么对待,这一季Ruby的故事线还是非常棒的!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性教育。
《性教育》这个系列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任何人可以成为任何自己想成为的人,它意味着说出自己面临的问题,说出自己内心的障碍与挑战,它意味着勇敢面对自己拥有的一系列问题,也勇敢面对自己拥有一系列问题,并且那也没有关系的事实。
回想起我最初接触这个剧集系列的时候,那时尚还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尚未爆发,大学生活刚刚开始;转眼间现在已经近4年过去,这个系列也已然走向了终点。
回想起第一季Otis和Maeve合办校园诊所,Maeve一头粉发,竖着中指,似乎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模样,恍如隔世,大家都成长了太多,改变了太多。
看着Otis和Maeve走进曾经的旧校园,墙上涂满的性相关的壁画,旧人,旧物,旧地点,一切破败不堪似乎都在提醒我们,故事已经走向结束,曾经我们一同经历的一切都已然消散在回忆里。
我想我心里清楚,他们的故事不可能永远继续,人生前面的路还有太远太远,他们不可能永远被困在那个老教室、老厕所里,听着隔间另一边的人讲述着自己的烦恼,用自己的能力去倾听、治愈;我想我也乐于看到现在的他们和当初已经太不一样,看到他们是如何不断地成长,又是如何始终摆脱不了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创伤,看到他们从相识、相聚,到最终分别,踏上自己的旅程。
我想令我感慨的是想起他们当初那个模样,想起那个永远也回不去却也永远会被铭记的开始,think about where we started. 这一季讲的是“创伤”。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遗留着过去某个事件、某次经历、某个人所带来的伤痕,这些创伤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面对。
但无论如何,它就在那里,构成着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Otis因为害怕像曾经的母亲一样经历用尽全力去爱一个人却最终被抛下的结局,而在感情中始终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下,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在自己与Maeve的感情中全身心投入,每每想到她未来留在美国的可能性便如临大敌;Maeve因为不曾有过像他人一样温馨快乐的童年、不曾感受到过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深爱和鼓励而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一旦受挫便怀疑自己并不适合写作的道路;Ammie因为曾经被猥亵的经历而一直患有亲密障碍,直到在摄影中找到对这一创伤具像化的方式,才逐渐治愈自己,学会表达愤怒,学会与那一件被玷污的牛仔裤彻底告别……有的创伤在剧集结尾得到了治愈,有的创伤依然存在在那里,但身怀创伤的人们逐渐学会正视它,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正如剧集最后的音乐所唱的,Let it be, let it be. 他们会永远分别吗?
他们会重新在一起吗?
我想这一切或许都不重要了。
正如Maeve在信中所说,“Meeting you cracked my heart open, and now it’s forever changed. And because of that, I will carry a part of you with me wherever I go.”一段感情不在于它是否能够长久地延续,而在于它在我们身上所留下的永恒的印记,我们在这一段感情中学会了爱人,学会了被爱,在这一段感情中收获了永久携带的回忆。
好吧,当我涨了年纪而主角仿佛冻龄(却身材走样),剧里那股青春校园的未知迷茫感已经很难再让我共情;滤镜褪去,反倒是Adam的原生家庭仍旧让我心痛,Eric的活力四射令我倍感珍惜。
换了个新场景,说明原来的路走的也算差不多了,看看新故事怎么说吧。
但我还是想说看见这么多元的校园,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地球,是否有点过于政治正确了?
看完第三集之后的感觉就是乱、杂、多,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线,你短短一集怎么能处理得完呢?
所以走马观花,真是一团流水账。
第四集就像Maeve的感情一样有点难产,节奏如同凝滞,观感太差了。
剧情过半,只能说没有兴奋甚至失望,就像见到老朋友,不如只留想象。
第五集,这一季我第一次看爽了,终于得以触摸到角色的挣扎与不知所措,struggling,虽然发展的有些不太真实,但总归像个故事了。
第六集一个承上启下的大铺垫,所以感觉放了很多情节实则很难有所感受。
再一次看到Eric和Adam能同框,我竟然莫名开心。
Isaac真的好圈我,感觉真的毛刺言语下一颗温柔敏感的心。
为赋新词强说愁,所有的释然都是为了剧情,太假了:电梯戏,告别戏,每一场都这样,好失望啊。
我想绝望的生活真的需要一点治愈,但Ruby说的基本上就是我对这一季所有的看法。
这个selection太美国政治了,啼笑过后是深深的厌恶,最可怕的是我们可能还不能在过程中找到一点真善美,这也是这集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莫名其妙的好了起来,he充斥着Moordale,除了让我好受点,这个剧到底带来了什么,多样性的必要性以及在此之上包容性的重要性,然后大家一起变成更好的人类?
回顾一遍我写的,我突然发现将这一切视为短视频主角似乎更让我快乐一些,一堆puppet在4、5分钟里,稍微挣扎一下然后大家变成更好的自己,太治愈了。
不用去想到底经历了什么,做对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只要情绪的穿搭到位了,一场美味的精神代餐就此诞生。
地球上有70亿人口,一定会有人愿意为了你爬上月亮。
—《性爱自修室》第一季第6集开始渐入佳境,曾经的梅芙想要逃离莫戴尔,是因为母亲吸毒,没能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
直到母亲的葬礼我们才知道她有多深爱她的母亲。
她以为没人会来葬礼,但艾米把她认识的所有同学都叫来了,包括曾经的老师。
莫戴尔中学大团聚
回归的科林和艾米丽老师第7集在珍的开导下,她知道没有人能阻挡她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她选择返回美国继续学业。
珍开导梅芙每个人在这一季中都或多或少的经历了蜕变,不仅是自我的开导,也有和家庭关系的转变。
埃里克在教会表达自我,让教会获得了改变。
受洗礼上的自白
教会开始做出改变艾米烧掉了那条被侵犯时穿的牛仔裤,意味着她浴火重生,不再畏惧。
时隔三年,艾米跨出了那一步三年前她在朋友的鼓励下坐上了那辆公交,而三年后她在火焰中起舞,亲吻着她爱的人。
艾米鼓起勇气克服自我
与艾萨克亲吻对残疾人士的帮助也在剧中体现出来,电梯问题从开始就被指出,直到第7集爆发。
艾萨克向管理员提出次更换电梯的意见,但全都被敷衍了事,艾莎在火警报警时被抛弃,最后导致全校学生的抗议。
艾萨克的请求被无视
艾莎被丢下
学生集体抗议“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残疾身份而自卑,但请不要让我们感觉自己被忽视”。
亚当和父亲的关系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出柜时怕父亲指责,他成绩不好时怕父亲指责,就好像做什么事都是错的。
他以为父亲不理解他,恰恰相反,父亲最担心的就是他。
父亲知道自己的错误,也会想抱抱他,和他和解。
第8集梅芙给欧蒂斯留了一封信,感谢他打开了自己的心门,让自己不再孤独。
梅芙的转变
或许他们很久之后才会再见,但“无论我到哪里,我都会永远记得你”。
没有谁的青春是百分之一百圆满的,但我也很庆幸我的青春能有你们的陪伴。
再见了,《性爱自修室》;再见了,我们那年少无知的青春。
看了第一集还是很赞,有9分水准!
唯一不足是Otis略显发福了,最后两人的电话love很真实。
ruby那条线还是让我很触动。
第二集也有8.5分,最后Ruby和Otis戏份又要大大的来了吗?
期待第三集9.5分!
M is coming home另一个M崩溃了,还要多好才配得上九分!
第四集还是9.5分!
结尾三个人的友情让我羡慕,但没想到让人险些泪崩的是,马丁和他前妻的重逢。
第五集8.5分。
Otis最后的操作有点莫名,可能真的是不配吧。
梅芙是真的对好朋友生气吗?
应该是高兴吧,为什么不说清楚第六集8分,就是觉得混乱,最后不让主CP更进一步有点鸡肋。
但男主跟男二之前友情的分歧很真实,很加分。
所以还有8分第七集9分。
一是我很喜欢梅芙跟Otis母亲聊天的段落,很动人。
二是我追了四季,主CP终于成功搞上了!
第八集8分。
虽然每个人好像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只有Otis罪有应得落单了,但总觉得不够好,最后梅芙给Otis的信也无法打动我。
追了四季,角色们都像是我某位朋友了,再见,s 教育。
总结来说,第四季把Otis和ruby两个人物写崩了,都变得不讨喜。
但是小黑和梅芙都写活了,算是功过相抵。
我之前很喜欢ruby这个角色,但第四季第五集以后,她开始帮一个二打六竞选,这个人物就已经废了。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被第一季大尺度的猎奇吸引开始追这部剧,《性爱自修室》改为过《性教育》,不成熟的自己也真正有被“教育”到。
到后来第三季感觉质量(感情处理上)有所下滑,再到现在最终季把主题从青少年的性教育与成长的烦恼拔高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层面,有好也有坏。
跨性别,同性恋,泛性恋,无性恋,环保主义,霸凌现象…所谓的“zzzq”本身就是真正存在的,而把同性当作禁忌的我们也不必如此双标。
坏的是过多的元素杂糅,导致剧情整体上略显平庸,观感也较为无聊。
一些副线处理的很仓促,小薇和他的pua控制欲男友,选举主线里突然蹦出来的“第三者”,还有杰克逊因生理问题延伸出的“寻找生父”,O和ruby之间结仇与原谅,来的快去的也快,情节很具有目的性,为大家能迎来一个最终的结局而去设计,就显得很儿戏的感觉。
而otis在这一季里遭受了爱情危机与友情危机的双管齐下,不同身份间的无法感同身受。
产后抑郁症和变性手术带来的生活压力,eric幻想的“黑人耶稣”,在教会,社区带上面具还是做真正的自己中抉择并决定做一位牧师;adam在爱情与亲情中接受自己,与曾经的“恶魔”父亲和解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ruby在过往爱情与现实的友情中的进退两难,那句回绝otis的话又凸显出那作作的女王范;aimee在那条燃烧的牛仔裤前酷酷热舞,回怼男人勇敢做女人的她很让人感动…其实大家都在同自己“抗争”,渴望在外界的束缚下做真我。
而结尾选择牺牲maeve和otis的爱情来成全所有人的合家欢,以一次无性障碍的分手炮结束这段情,这段跨越四年的爱情长跑也最终伴随着青春的逝去而结束,从此我们爱人爱己,各自安好。
结束不是人生的终点,往后的生活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作为一部把zzzq发挥到极致的电视剧,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它是为了讽刺还是为了宣传,又或者这二者之间没有那么清楚的界限。
但让我极度惊讶的一点是,它说了性或性别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甚至也算是提到了贫富的平等,却对西方教育环境里那种社交社恐的不平等却视而不见,作为一个孩子就大方能社交为荣,以有自己的小团体为傲,教孩子不要为自己的特殊而羞耻,却造成孩子为自己感到羞耻而羞耻,所以tbbt才是我最喜欢的美剧吧,因为谢尔顿最后也只是为自己的傲慢道歉,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的格格不入感到羞耻。
继而说到这部剧最主要反映的问题—性少数,我只想说如果由于保护少数派就滋生出歧视多数派,甚至演化为视少数派为突出、视多数派为平庸,那好歹也要选个真正难做到的少数派,无论是文武艺哪行哪业都行,而不是吃激素做手术就能达到的东西。
我不奇怪于生活无忧或者陷在泥泞中的人追求自己的爱好,并且告诉所有人爱好才能带来能力,纵使假设这是成立的,也事实上存在能力的不同兑现价格,那么此时就会知道爱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需要代价才能从事的爱好是不是有点超出了我们一开始的想象,至少从我被限制的亲身经历中,把爱好化为能力只会让我不再爱好,就像毁掉最喜欢歌的最快方式就是把它设为起床闹钟,当然这可能是因为竞争的过度,或者说劳动还没成为我们的第一需求,如果不用闹钟那歌自然还是那首歌。
和预想的一样,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说实话我觉得这一季的Otis根本没能给Maeve 多少实际的支持(嗑不动OM了886),在Maeve经历这么多、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嘴上说着我多么爱你 实际上 不敢送Maeve离开 和 分别之后立马断联,such a baby!!
Maeve真的好善良,就算摊上一个这样的母亲也能在不堪的童年中留意到给她造成巨大创伤的抚养者的优点、在心里珍藏一些温暖时刻、并坚强地和她好好道别,扪心自问我绝对做不到,光是作为旁观者我都要恨死她妈了……所以当看到Maeve离开后给Otis留的那封信的内容,我也觉得人物特别丰富完整,很合理。
不是M圣母或是给O洗白,是因为Maeve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永远只记得并且会一直记得是O陪伴和帮助她渡过难捱的时刻、让她没有从此对人关闭心门,这是很重要的经历。
Aimee 和 Isaac太好了,Maeve 把他俩当家人,定位是对的:我爱你,所以祝你往更好的地方飞去。
还有Michael的改变,Adam崩溃地指控他“你一直让我感觉自己很渺小、你根本不喜欢我”的时候,看得我真是痛哭流涕,是谁拥有同款家长但一直没等来设身处地的反思和道歉我不说,Adam比我幸福。
被骂一顿后Michael居然立马就去筹款会上负责后厨——做他真正喜欢的事情,说明他真的听进去Adam的话了。
这是我不敢想的,我对亲子关系贫瘠的想象力让我除了“也许他会做出这样的反馈‘你对我说的话太重了’”或是“大概他会被这顿指责打倒并消沉一阵”以外想不出任何其他剧情走向(甚至我的内心是偏向Micheal的,抱歉,看他颤颤巍巍地作出了这么多改变心里也替他感到很辛苦,也觉得Adam那番话杀伤力太强了)。
当然看了这么多季我也成长了,那一刻我边哭边锤床心想“凭什么我不能拥有这样的家长”,然后想“我是否能成为这样的家长”。
虽然目前还是认为以后大概率不会生育,但,是否能对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地反省和切实地作出改变、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真正去“看见”对方,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即使不成为母亲。
性爱自修室的主题不是性而是爱,这是三季下来大家都清楚明了的,但看完第四季我的感觉是:这一季强调了“对自己的爱”,爱人先爱己。
如果没有理想的家长,请做自己内在小孩的好妈妈/爸爸,爱才是真的成人礼。
爱奇艺微短剧多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