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 是我看完这电影后最深切的感觉。
说实话,我在电影中途就担心女主会不会被船上水手给强暴,幸好没有。
(这样一部浪漫唯美的动画片,我能有这样的想法……真是为内心的龌龊汗颜……)电影制作精致,画面优美,我就不夸了。
动笔写影评最主要的原因是电影最打动我的主题——【一个女孩在各类困境中的成长】电影里,女主和女伴的出场是跑进一个图书馆,女伴台词是:我的新裙子/手链好漂亮/大家都渴望嫁给他……
但女主的台词是:因纽特人的符号 / 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东北航道 / 我祖父的梦想是到达北极。
于是,这个与别人画风完全不同的girl就这样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紧接着就出现了这面“小小的旗子”,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她和外公的信仰与坚持。
当这种坚持成为了被别人嘲笑讽刺的对象,她想要做点什么。
于是女主遭遇了各种困难,难度系数一路走高。
这些困难我们在生活中都有可能会遇见:【困境一:你身边人的不怀好意】当众被羞辱+梦想破碎+你道歉了也没用,贱人还是会继续大嗓门嚷嚷着你的过错。
比如,某个傻B老师总会在课堂上让你出丑,有些人总会恶意的折磨你,奚落你,揪住你的小缺点,狠狠的嘲笑你。
你男朋友和你闺蜜搞在一起,两人当你白痴。
你把爱情给了这个男生,可是交换回来的就是他把你的心撕成一片一片,毫无愧疚的毁了你最好的青春,最纯的爱情。
生活里总是有些心怀恶意的人,表面挂着微笑却在暗地里愚弄你,从内心深处想看你出丑,太多人因为某些你想不通的理由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对你怀恨在心,要毁掉对你很重要的“第一次舞会”你委屈,你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遭遇这些事情,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对你,是不是如果自己漂亮一些,家里有钱一点,父母社会地位高一些,就能不被人欺负?
电影告诉你:不会。
(电影里女主家是伯爵头衔,还是被“王子”刻意羞辱)你能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这没什么的。
(看这个奸笑的表情多标准)【困难二:来自家人的责难】家人的指责+父母不相信你,你只能孤军奋战
父母的责骂没什么要说的,“父母”两个字似乎就是一切的原因和答案。
但也正因为是父母,你才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和保护。
让父母失望这件事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做的。
但是有一天,你忽然发现,父母伤透了你的心,他们站在了你的对立面,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这没什么的。
【困难三:你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旅途+不怀好意的陌生人+落魄的处境+被骗
(这个表情,啧啧啧)
(流浪街头)
陌生的城市没有依靠,没有安全感。
你得自己面对眼前的一切,为做出的选择负责,时刻警惕那些斜着眼睛打量的陌生人。
选择相信一个陌生人,需要很多智慧来支配勇气,所以缺乏前者的我们,都要付些学费才能发现自己曾经单纯的可怕。
我大学时曾在打工的地方认识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看起来热情真实,快人快语,性格大方,又是一个领导的亲戚,认识才几天就和我特别亲密,我也自以为遇到了一个朋友,结果很快就向我借钱,我什么都没想就把工资都借她了,然后这个人就再没来过公司,自然也再没联系过我,放心,钱也肯定没要回来。
还有一次,也是上学的时候,放假坐火车回家,当时火车座位还是4个座中间有个小桌子那种。
我对面坐了一个中年大叔,和周围的乘客热情的聊天,完全不像个坏人。
他也找我聊天,问我的专业,未来就业之类的问题,动不动还来个小幽默,把我和邻座的妹子逗笑。
最后他还给了我们名片,非要加QQ好友。
后来这个大叔在QQ上传给我的图片,让我第一次真情实感的使用了“变态”这个词。
(骗子总能找到你的脉门,让你觉得似乎只能依靠他才能解决问题)
别指望别人的同情心,发现你被骗的遭遇,他们可能更想嘲笑你脑子进水了。
被陌生人欺骗,最后要怪只能怪自己愚蠢。
如果被骗了些身外之物其实是最好的结果。
假如重要的东西被骗走了,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这是女主蹲在港口,第一次在电影里流泪。
【困境四:用工作换取生存空间和认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在饭馆
在船上干活
干活
干活
你得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证明自己还是有点用处。
真正在乎你健康问题的人,除了父母就是你老板。
毕竟人家付钱让你干活,你还是需要有个好身体。
经历的痛苦上过班的人都懂,在工作中没受过委屈的人几乎不存在吧。
人在工作中遇到的人性丑恶真的太多了……唉……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困境五:你要争取自己应得的机会】据理力争+表现自己+应得信任+获得机会
电影里女主据理力争,终于获得了上船的机会。
可生活里太多职业女性就因为这个坎儿过不去,成了常年的基层员工。
我们可以把遇见的每个幺蛾子摆平,可以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但是一旦要向领导们“展示自己,赢得机会”就怂了。
“这个事谁负责?
” “这个提案谁去主讲?
” “这个培训谁来负责?
” “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谁有什么问题吗?
”一到这种展示自己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本能的就会退缩。
“你今年表现的挺好,我也很看好你,但是我觉得那谁谁更适合这个职位/奖金明年肯定全额发/你还是得再磨练磨练……” 对女人画大饼特别容易,因为女人很顺从,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辩好像就不是女人应该干的事。
因为你是女孩,你只能在平时努力工作,在机遇面前微笑礼貌的接受一些不公平的安排。
所以,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可以回家当家庭主妇,这都没什么的。
【困境六:被无端质疑,甚至被辱骂】无端揣测+辱骂+不公平的对待
当船员缺少食物,女主把自己的分量送给男孩。
但有一次因为别人挑衅打翻了盘子,男孩没吃上饭,他立刻就背叛了女主的友情。
看到这个细节我真觉得电影好棒,没有刻意美化任何东西,是,很多人就是这么个现实的玩意。
(一切顺利的时候花式撩妹)
(女主分享食物)
(事件来临时,这样一个嫌弃的眼神就足够了)“就是因为你个扫把星,害的我也跟着倒霉”,“还不是因为你不听话,XXX病了都是因为你!
”这样的台词常见吧?
无端端的把一切怪罪到你头上。
有些人只是需要找个发泄口,找个出气筒,于是你就这样被欺负了。
没什么理由,就是讨厌你,然后歧视你,排挤你,有的时候,全部的理由仅仅因为你是新来的,你和我们不是一个姓,因为大家都欺负你,所以你活该。
如果你是女孩,你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这都没什么的。
这是电影中,女主第二次哭泣。
在暴风雪中趴在地上流泪。
之后,故事忽然迎来了一个魔幻如梦境的阶段,一个电影的转折点。
她孤身一人迎战暴风雪和北极熊,随后遇见了外公尸体化作的冰人。
这片段可以理解成黎明前的黑暗吧。
如果你熬过了黑暗,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庇佑,一切会突然顺利起来,你似乎成了上帝的宠儿。
会在茫茫北极奇迹般地找到一艘完美的船,带你回家,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
(放这张图,想说这一抹金色真美啊)如果你没有熬过来,你被重重困境+暴风雪或者北极熊吞噬,那么一切就这样了。
大多数的我们,遭遇了,经历了,然后就这样了。
还记得外公的那面小小的旗吗?
外公做到了,但他没能回来,这样的人生也许并无悔恨。
外公是笑着离开人世的,电影最后女主也露出一抹相似的笑容。
这种笑容来自内心深切的平静,只属于那些没遗憾的人吧。
故事在这里就结束了,导演没再告诉观众,女主赢得了奖金、荣誉、爱情。
没有这些。
真实存在的,只有爸爸的一个拥抱。
仿佛世界还是老样子。
我说的话没有讽刺什么,都是真心的,因为人生真的很难。
因为是女生,可以哭,可以软弱,可以放弃,可以撒娇,可以依靠男人,可以少女心,可以退让,可以感性,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有些女人选择了坚持,坚强,这些新的选项是迈向成长的一小步,人生还有大大小小太多的困境在前头等着,等我们终于支撑不住流下眼泪。
在擦干眼泪之后,有些人依旧去选择坚持、坚强,选择去北极的中心插上一面小小的旗子,只有自己和上帝才知道的小旗子。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之后再有烂人对她们说“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就会被时间狠狠地抽上几个大耳刮子。
作者:景怡 关于信仰的历史、现实和虚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法国动画片《漫漫北寻路》抒写的信仰故事虽然简单,却相当质朴,质朴到让人动容!
“信仰不是从奇迹里产生,而是奇迹从信仰里产生的。
”1881年去世的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辩证地论述过“信仰与奇迹”的关系。
《漫漫北寻路》的虚构故事正好发生在作家去世一年后的圣彼得堡。
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一直流传着萨沙的外祖父探险家阿廖金驾驶的达瓦伊号在去北极的路上沉船的消息。
然而,沙皇百万卢布悬赏,搜寻人员却始终没能找到残骸。
从小一直受外祖父航海探险熏陶的萨沙却坚信外祖父还活着,刚过完豆蔻年华的她,本想靠着父母替她安排的准结婚对象托姆斯基王子的帮助找到外祖父。
然而,托姆斯基却如此诋毁她的外祖父——浪费了国家这么多钱,真是可耻!
她的分析说服不了任何人,萨沙一个人悄悄骑着马上路了。
身上没钱,在港口小餐馆被好心的老板娘奥尔加收留打工一个月,等待船只可以去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那里是俄罗斯最北端的领土。
作为世家出身的小姐,在餐馆里打工出尽苦头,却也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本领。
说服伦德船队,启程向北,在萨沙的理性分析面前,他们改变了大家一贯认为达瓦伊号会行驶的传统路线,沿着萨沙找到外祖父画的路线图航行。
虽然还没有进入冬季,但是在北冰洋航行,一路上他们都是艰难地破冰前行。
找到一艘救生船残骸,船长伦德带着萨沙他们离开大船破冰靠近残骸,在回来的路上,大船遭遇冰川崩塌摧折,在合力拯救大船时,伦德受了伤,大船也被摧毁。
加之,随身携带的食物很有限,在茫茫的冰原区所有人陷入了面对绝境的境地。
伦德弟弟托尔森和大家用担架拖着受伤的伦德前行,随着困难加重,大家逐渐滋生出对船长伦德和萨沙的怨怼情绪,甚至因为争抢食物起了冲突。
他们登上了山顶,却没有如期看到萨沙所预测的达瓦伊号大船。
陷入冤屈的萨沙独自冒着暴风雪负重前行,想不到却意外发现坐立的外祖父尸体冰冻成的雕塑。
此时的萨沙五味杂陈,是悲恸,是失望,是喜悦……找到外祖父身上的航海日记,再次战胜了萨沙差点被北极熊吃掉的困难,他们循着线索,奇迹发生了——他们找到了达瓦伊号。
这是一部在极寒环境中透着满满人性的动画片,画面美到极致;这一趟关于寻找外祖父的极地探险,惊心动魄!
每当萨沙遇到重重困难时,她总会不自觉想到外祖父给她的精神熏陶。
在影片里,萨沙始终是相信外祖父的,她的相信并不是盲目地崇信,而是建立在合理的逻辑分析基础上的信任,这一切源于她外祖父执着地对航海探险的挚爱。
就像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说的一样,“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
”是啊,一个少女能从圣彼得堡出发,不折不挠地一路向北,这一切精神的原动力都是源于对外祖父一生挚爱的认定。
坚守信仰和信念,不见得都能产生奇迹,但是勃然绽放的奇迹之花一定是深深扎根在信仰和信念的土壤里的。
\您有一牛股未领取 点击查询分享我的博客微博迪庆竟出25岁股市奇女10年满仓 只用一招逆天战法广告我的更多文章景怡原创诗歌:我叫小黄【景怡原创诗歌】魔·术融融红花楹一段悲伤共享相关阅读避险推动黄金测试新高06月07日 10:44禅的故事:心念一动,达及十方06月07日 10:443从C-NCAP测试看座椅安全系统究竟多重要06月12日 19:48广告27岁 单身健身教练 距你500米约我吧 寻离你最近的单身女性道术的影响,也一定是百分之百的06月07日 10:37街拍:游走在超短临界线的热裤美女06月05日 08:30593日12时全景直播三星杯预选决赛中韩焦点战新闻17:30190包着整个脆嫩虾仁的饺子做法06月07日 10:30广告迪庆妹子8年只做一支股朋友圈曝光操作技巧 惊呆股民台称辽宁舰编队进入台“防空识别区” 台已出动舰机新闻14:433608不再被套路,这才是“买买买”的正确打开方式06月07日 10:46关于新华,关于我们——安徽新华滑板俱乐部06月07日 10:424加载中迪庆出了一个25岁炒股奇才10年只买一支股 坚持一个买卖原则广告手机新浪网导航搜索意见反馈回顶部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动画片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漫漫北寻路》,下面请看前线勇敢女孩们在旅途中成熟的影评了!
Harper Yug:画面满分,故事不行。
笑意:故事本身就还挺苏的,但画风和配乐真的美啊。
鲨鲨鱼维: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探索位置领域的勇气。
Xavier-耐观影:影片前半程节奏略慢,会导致没有耐心的观者中途离开,从白熊酒馆开始渐入佳境,一直到结尾都是高潮迭起。
Spy Liu:故事本身就毫无可信度,养尊处优的富家千金带着一群船员穿越北极,全程真善美,只想翻个白眼。
80分钟的动画想讲的主题太多,导致所有的主题都没有讲好,况且这些主题(如信念)也太老套了。
主题曲不错。
子夜无人:故事层面有一些薄弱和顺拐的毛病,但是制作真的太加分了,画风上的大气纯熟让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女性励志+冒险奇遇故事,生生拉拔出令人信服的力量来。
所有的风雪摧折、冰洋纵横都有令人落泪的冲动,饱满的情感落在这条通往北极路的千里迢迢之上,人格的成长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都是角色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完成的,而不是迪士尼公主们穿着花裙子翩翩起舞然后漫不经心喊出来的口号。
Hethang:影片是继承了欧洲动画那些精美的内涵的,无论是画面上的打造还是音乐上的配合都十分考究,但此片在剧情处理上与那些优秀的欧洲动画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整部电影虽然围绕着这个女主人公的成长来谈,但具体的落脚点显得有些飘忽不定,从家庭关系、女性地位、个人信念逗多重角度下手,让原本短小的故事略显臃肿;故事中透露出来的巨大漏洞与人物关系中毫无过渡的转变也是一个硬伤。
就好像那些在漫漫北寻路上失去了方向的人那般,我知道我要去哪,但我最后失掉了所有能力,只能把自己的一切刻在墓碑上,这样的牺牲是没有意义的,影片也是如此。
DAY4的动画片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漫漫北寻路(tout en haut du monde)本片的导演是法国动画大师雷米的作品,这部入选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电影身上有着浓厚的欧洲独立电影的画面风格,但是知名度的不广泛却不能阻挡这部动画电影身上优秀的发光点。
【影片简介】本片主要描述的是沙皇俄国时期,上层贵族的小姐萨莎反对贵族的政治联姻,去追寻祖父阿廖金和失踪的达瓦伊号的故事。
【内容】从整体影片上看,表面是一位贵族小姐反抗联姻,勇于反抗追寻梦想的故事。
但是结合人物故事和故事进程发展来看,故事更多的是在讲述,人物之间成长的故事,面对未来的内涵。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在表明了追寻梦想与对抗现实的主线。
故事安排了两对人物组合来阐述成长的主题。
拉尔森与萨莎,拉尔森开始的时候,面对萨莎,隐瞒自己二副的身份,哄骗萨莎交出了阿廖金留给自己的遗物。
而面对挪威号船长伦德同时是自己哥哥的同时,痛恨轮德抢了也有自己一份的船。
但是在后面,拉尔森违抗伦德给自己的命令,依旧等待他们的归来,在挪威号即将沉默并且自己哥哥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刻,依旧不离不弃跟在伦德的身边,这是一条关于拉尔森慢慢成长成为一名合格船长和家人的线。
另外一条萨莎的线,在刚开始作为贵族小姐生活在圣彼得堡,身上依然存在着贵族生活气息,这点在后面到达小渔港之后,被导演加入了动画当中,而在圣彼得堡,萨莎身上存在的还有作为一名15岁小女孩的天真,这种天真是站在自己家族荣耀的基础上的,在参加舞会之前,以外的在外租房阿廖金的书房内,得到了阿廖金应该驶过的航线,而在舞会之时,父母安排的与托姆斯基王子的第一支舞,萨莎恳求托姆斯基帮助自己,通过托姆斯基连接沙皇,重启搜寻达瓦伊号和自己外租父的命令,但是萨莎并不知道,托姆斯基对于自己家族的仇恨,反而让托姆斯基利用萨莎纠缠自己的事情,成为导火线,让萨莎的家族在各大名流之下,成为笑柄。
而在知道通过沙皇帮助搜寻的计划落空之后,自己也成为家族的蒙羞布,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前往远方的渔港,找寻船只帮助自己。
而在渔港,自己也再一次受到了拉尔森的蒙骗,但是在酒馆老板奥尔加的帮助之下,在酒馆打工生活的一个月,也让一个圣彼得堡的大小姐成为了,一位可以适应生活的女孩,这也为后面船上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而在最后萨莎见到了已经是冰雕的阿廖金,读完了阿廖金留给了自己的日记,在夕阳之下,真正完成了成长。
而在影片最开始,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更为隐喻的线,这一点要结合全片的行进来看,而影片中也将凯驰与萨莎这一对人物组合来表现,在开头萨莎在圣彼得堡的表现,圣彼得堡贵族,托姆斯基,市民,人物的神情都表现出,束缚,歧视,社会之下的种种陋习,而在萨莎遇见凯驰,登上挪威号,一切都开始慢慢的转变,凯驰的自由,开心,都在向萨莎向观众,传达自由的含义,追寻自由,也慢慢的在影片结尾体现,也可以说,在最后,读完阿廖金的日记,感受到从小被慢慢熏陶的梦想,在北极插上旗帜,阿廖金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让萨莎感受到了,真正追寻自由的快乐。
出了以上三类,还在影片中插入了另外一条线,在船员在北极遇险,食物缺乏,船员纷纷互相猜疑的情况下,萨莎分享了自己的食物,船员布里斯克将一切都怪罪于萨莎,凯驰和船员在此时挺身保护了萨莎。
这其实也在从另一面述说了生命之下,人性的暴露,但是在比人性更为可贵的是,是对伙伴的信任,萨莎一系列的表现,已经让其他船员包括船长伦德的信任。
【人物】萨莎萨莎作为电影的主角,她身上表现的人物魅力确实非常大。
萨莎身上的价值绝不单单在于,在颠簸的船上,坚定的望着北方,穿越寒冷的冰原寒风带,舍弃贵族身份,在小酒馆的工作。
这都是萨莎为了追寻梦想而前进的动力。
萨莎天真,弱小,但是这只是开始的状态,她随后的成长确实超乎想象的。
最一开萨莎为了追寻阿廖金的船,只是为了找回昨日家族的荣耀,证实自己家族,重现阿廖金的形象,还是一个停留在贵族阶级的小姐形象。
甚至在后期挪威号船员在达瓦伊号悬赏令上涂鸦,以及凯驰询问萨莎的目的,萨莎说出为了达瓦伊号这个家族荣耀,这些都还只是萨莎留下的大小姐形象。
只是一个为了家族荣耀而前行的萨莎,但是经历了酒馆生活,船上的生活,凯驰的那一句:“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以及最后读完阿廖金留给自己的日记,让萨莎完成了转变,自由已经成为萨莎最终的目标。
家族的荣耀,在那刻已经变成了自己的荣耀,萨莎的世界从圣彼得堡的切尔涅夫家族,变成了追寻梦想与自由的萨莎。
萨莎的迷茫,无助,处处表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向托姆斯基求助,被父亲怒斥,失去见到阿廖金的机会,被拉尔森的哄骗,被布里斯科的嫌弃,家族的重任,这些能将,普通人轻易击碎的重压,并没有把萨莎击败。
而是成为了萨莎成长的力量。
也许,萨莎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为什么不去尝试。
那些贵族的眼神,那些破败的现实,就应该让伟大的梦想将他们击碎。
凯驰与萨莎年纪相仿,但是却表现出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沉着,他的自由,快乐,在这个小男孩身上表现的非常完美,他的影响力,甚至改变了萨莎的目标,他的自信,让他成为影片阴沉的基调下一片美好的阳光,凯驰喜欢萨莎,拉尔森明确的告诉他,他与萨莎这个大小姐是两个世界的,凯驰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萨莎身边用自己的活力,慢慢改变萨莎。
虽然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物,但是在影片当中,他却是不亚于萨莎的一个伟大角色。
拉尔森和伦德这是两个合适放在一起来说的人物,这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矛盾也可以是代表了影片的家族对抗,萨莎是家族联姻,拉尔森与伦德是为了父亲的船,伦德作为船长,他冷静,沉着,他不断鞭策拉尔森,希望拉尔森的成长,但是拉尔森则对父亲的船,以及伦德是船长一直记恨,兄弟之间紧张的对抗,拉尔森的好赌,谎言,伦德一直的教诲,加深了兄弟间的矛盾,影片中则是设置了拉尔森违抗命令,等候伦德时船遇险,拉尔森舍命就伦德来化解兄弟一直以来的矛盾,更是用伦德让拉尔森带领大家全部撤退,把自己丢下,而拉尔森与船员巧妙的化解来让兄弟间的冰山融化。
这两人的故事,也让影片在冰原之下,却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温暖。
阿廖金自始至终都是一位存活在回忆中的老人呢,似乎全片的中心都在围绕着阿廖金,他的故事,深深感染着萨莎,与其说他的精神感染着萨莎,倒不如理解是他的爱,在鼓励着萨莎,成为萨莎前进的目标。
【画面】漫漫北寻路,带有着非常强烈的油画和蜡笔画结合的风格,出色的人物,如风景一般的背景,把大家带回了那个1882年的沙皇俄国,影片整体的画面使用了非常冷的色调,虽然是在秋天,画面确实非常冷的色调,无论是在阳光的午后,灯火通明的舞厅,这些应该是热闹和温暖的感觉,却展现了另外一番景象,也正是在契合,社会的寒冷,贵族之间的利益链,充斥着整个圣彼得堡,寒冷的感觉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冷色调的利用,也在契合影片北极整个寒冷的氛围,在整个环境的衬托下,开始的灰冷色,到靠近北极的阴冷色,到影片结尾的亮冷色,最后在夕阳之下,影片色调开始恢复了暖色。
影片的色调变化,结合的非常恰到好处,也可以说是在配合影片的同色,也在展现萨莎个人的内心心理变化的色调变化。
而在萨莎离开圣彼得堡,到达小渔港的那一段,以及在白熊酒馆的打工,画面短暂的变成了暖色,一方面是表明萨莎离开圣彼得堡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找寻达瓦伊号和阿廖金的决心,另一面则是平民生活的欢乐,朋友们之间的欢乐,热闹与快乐,充斥在画面中心,让画面更加的生动,丰富。
#漫漫北寻路#好的动画电影,离不开好的故事、好的画质、好的音乐,三者缺一不可。
最近看的醉触动心弦的电影,故事鼓励人心,充满正向意义,以贵族女孩离家出走追寻祖父的足迹展开。
这个故事,关涉成长、关涉梦想、关涉执念。
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萨沙最后找到了死去的祖父的遗体,完成梦想中的拥抱,而冰层却在此时裂开,萨沙和祖父分开。
这一刻,从童年起就对祖父遇难、达瓦伊号沉没抱有怀疑的祖父,在这一刻,才真正的对多年执念放手。
什么是成长的标志?
真正的标志,是对以前的耿耿于怀说再见。
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成全未来的自己。
励志的剧情,很适合因为失败而耿耿于怀一月的我。
只有放下过去,我才能真正正视现在的自己,才能正视失败,这才是我往前看的第一步。
放不下,如鲠在喉。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雷米沙耶,曾经拍过画中国,凯尔经的秘密。
故事情节的把控非常紧凑,感情的把控也很到位。
其实一个电影,情感把控不到位,过分煽情和过分冷硬,都会成为故事的硬伤。
这里,萨沙对祖父的情感、被骗走全部的钱、面对船的毁灭,萨沙的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抛弃了小女孩的放任,突出她的坚强。
这种坚强,其实源自她伟大的人格,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坚持梦想。
有这种人格,在什么境遇里都不会失败。
在什么情况下也不会被失败打败。
相形之下,我的怯懦,显露无疑。
这部电影音乐选的非常准确。
音乐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感情塑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选背景音乐上的确彰显导演非凡功力。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寻找失踪的探险家祖父而踏上极地的冒险旅程。
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沦落为被呼来喝去的跑堂和水手,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画面由没有勾边的色块构成,寥寥数笔即描绘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明度和色调的改变表现出雾气蒙蒙和阳光普照等等各种天气和光线,背景刻画细腻真实,带肌理的笔触又增添了些许手绘的亲切感。
这类画风,镜头如果给到人物的大面积特写就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见平涂的大色块,容易露怯,而带场景的中远景整体画面感极佳,随便截图都能做绘本插画。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对男性角色的刻画。
女主角萨沙在去往北极的帆船上遇到了寸头男孩A。
(这里简称A是因为我确实忘记了他的名字,如果后续想起来会补上)A一开始不相信女主能带领他们找到失踪的帆船,可是后来当女主展现出她的实力,A又迅速折服了。
他开始欣赏女主,喜欢女主。
一般的电影看到这里,基本已经可以确定A是女主的CP了。
但是这部电影没有给他们爱情线,电影的最后一幕停留在萨沙回到故乡授勋的时候,然后就戛然而止。
很多作品喜欢刻画一种“魅力坏男孩”的角色:他们会嘲笑或者欺负女主,再带女主做一些诸如逃学之类出格的事情。
最终女主在朝夕相处之间,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善良,有着金子般纯良的心和炽热又忠诚的爱情。
诚然,艺术处理使得这种情况有存在的可能,而且这样的设定因为极限的反差又会产生极大的张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我们只能看到“坏男孩”,却见不到这种“魅力坏男孩”。
这部电影妙就妙在刻画了一种很新又很真实的“坏男孩”。
他坏,嘲笑女主欺负女主;又不至于那么坏,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拉女主一把;他很精明,凡事要先考虑自己;他也不会把心动看的太重,对女主的感情是“ 是有点儿喜欢,可以试试。
再多的付出就没有必要了。
”这种角色塑造带给人的真实感,交杂在仙境般的画面里,非常富有冲击力。
它告诉我,你遇到的人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
异性之间也未必只能存在浪漫关系,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只是互相支持走过一段路,然后挥手告别。
这部电影告诉我,世界的灰面也依然美好。
前提是,我们必须要自强不息。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追寻作为极地科学和探险家的祖父的足迹,而毅然决然地放弃父母安排的婚礼,踏上冒险征程!
推波故事进程,衬托人物情绪,用一次任性的离家,漫无归期的冒险征程,克服种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
祖孙之情和前行勇气让气氛渲染特别动人,但点到即止,绝无煽情之嫌。
朴素极简风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寻找失踪的探险家祖父而踏上极地的冒险旅程。
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沦落为被呼来喝去的跑堂和水手,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画面由没有勾边的色块构成,寥寥数笔即描绘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明度和色调的改变表现出雾气蒙蒙和阳光普照等等各种天气和光线,背景刻画细腻真实,带肌理的笔触又增添了些许手绘的亲切感。
这类画风,镜头如果给到人物的大面积特写就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见平涂的大色块,容易露怯,而带场景的中远景整体画面感极佳,随便截图都能做绘本插画。
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中,采用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式地平线极简构图,非常壮观。
配色舒服养眼,眼睛好像一直在吃冰激凌。
而情节设置又让你在彻骨的寒冷中感到阵阵暖意。
配乐悠扬轻快,非常舒服享受的一部片子,只有80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美中不足是法国人拍的俄罗斯故事,片中的俄罗斯人也都讲法语,这点和始终垂在女孩前额的那一缕发丝一样令人感到别扭。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插画师的推荐,便惦记了这部片子,网上的资源也不多,找了好久才知道一个3、4g的资源。
剧情简单,也没有什么波折,毕竟都是奔着好看的画面来的。
全程截图看的电影,几乎看了三个小时,最后截下来的图竟然有快两百页了。
挑选了其中最喜欢的81张(9*9朋友圈的数量),也发一下豆瓣吧。
另外放一下我自己拍的三桅风帆战舰
No.2099
好暖
毫无求生训练的贵族千金带着一群人抬着大病床在北极深处冒险,这是在拍科幻啊还是在拍玄幻啊?全程真善美也是醉了,请看我真挚的白眼!
童话故事,本真且美。尾声惊现To All Of You,梦回Life is strange🌹
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祖孙之情和前行勇气,搭载细腻画风
就是剧情有些老套
冰川把船砸个稀巴烂那段太心惊肉跳了。
画风设色都很棒,但故事性还是稍弱,剧情太传奇向了而人物不太能托住。另外人工呼吸法历史bug乱入。
#FIFF#故事本身就毫无可信度,养尊处优的富家千金带着一群船员穿越北极,全程真善美,只想翻个白眼。80分钟的动画想讲的主题太多,导致所有的主题都没有讲好,况且这些主题(如信念)也太老套了。主题曲不错。
这是一部法国动画,讲述19世纪末一个15岁的俄罗斯女孩去北极之地追寻作为极地科学和探险家的祖父的足迹的冒险征程。
一群说法语的俄国人
这画风爱了
抗婚去极地探险,大色块没有描边
色感非常好,色块搭建的世界和线条不同的滋味
故事发生在苦寒的极地,但画风、画面又都是那么温柔、温暖。虽然从情节角度讲,套路化很明显。但还是会感受到年轻小女主传递来的勇气、信心和执着。当然,这些成长是每个少男少女都应该经历的。它们不会来自书本或学校。而是需要离开温室,自己去经历。动画的配色极其舒适,似乎随便截图都是一张插画。
影片的手绘和配色美学在如今好莱坞和日本动画电影中已不多见,除此之外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影响的故事。
寡淡
手绘描本既视感,画面美到窒息,色块勾勒和明暗呈现相得益彰,很好的推波故事进程,衬托人物情绪,用一次任性的离家,漫无归期的冒险征程,克服种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来侧面叙述成长的寓言。祖孙之情和前行勇气,搭载细腻画风,让气氛渲染特别动人,但点到即止,绝无煽情之嫌。朴素极简风,自由浪漫
真好
1. 为什么动画比真人电影好看那么多,而且创作手法那么丰富,各具特色,最近几年就没有看过差的动画片,一个个都是惊喜,无论画风,还是故事本身。2.这个片子的用色太高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