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下众之爱》一开始就将其电影产业尽情地数落了一通,说再这么发展下去,电影文化就没有了。
这么说也不对,应该说这就是当下的电影文化。
腐败,糜烂,已经病入膏肓了。
以前是在光环下隐藏的,现在是赤裸裸、彻头彻尾的。
大家都精于算计,肮脏恶心,活在悔恨中。
只要生活在其中,沾上恶习,一下子就很难抽身,比毒品的性质还恶劣。
不可能只是电影,很难想像其它行业能独善其身。
如是说,电影界下众化了,文化界下众化了,整个社会下众化了。
还不是一般的庸俗下众化,而是这个世道、整个社会环境的全面崩溃。
下众根本就不懂爱,免谈其爱。
可怜那些真正热爱电影事业的人了,理想破灭,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辛苦那些以身体开路,又不甘投而无果的女性了。
大家都活的很辛苦,哪有遵守仁义的闲暇啊。
电影不到一半时间,渣男突然变成热血青年了。
说是坏死了但还没死透,从余烬中艰难地复燃,这种反转从艺术角度看真的很美。
大家又开始努力拍电影了,其行为真有些日式的血喷,让人感到脏血的暗红色和那股子腥气。
开始纯情的女演员一下子就变坏了,在行内混的如鱼得水,手法也炉火纯青。
此类日本电影总是让观众惊讶得合不上嘴。
是不是AV太火了,真正的故事片显得很难拍,出力不讨好。
电影的结尾还是把圈内人都表现的象烂泥坑里的臭虫,管它吃泥巴什么的,只要能活下来就好。
何况有的根本活不下来,之前欠下的总还是要还的。
故事讲的是一群做独立电影的人,从中折射出的电影人的众生相,生猛又现实。
铁男,39岁,渣男一个,独立电影导演,开了一家工作室,以招聘演员的名义骗钱、骗炮,经常带女人回家睡觉,母亲恨不得要杀了他。
副导演阿守,为了帮铁男实现拍电影的梦想,不得已拍摄A片筹钱。
制片人,一个戴墨镜的老头,没钱,也拉不上赞助,只会耍嘴皮子,一有机会就不安份的对女演员动手动脚。
女演员,有的为了获得角色,和制作人上床。
事先还会托人打探制作人的底细和实力。
有的开始还比较质朴、青涩,不愿意为了角色“献身”,但当遇上更有名气的大导演,第一次见面就和人睡了。
为了出名,更是攀其他高枝,还不忘让导演写下助她出名的保证书。
当渣男导演要吻她脚的时候,愤怒、懊恼的用皮带抽渣男。
面对着爱过的人,说出“我啊,要成为一个女演员了”。
铁男遇到自己心仪的剧本后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电影上。
为了实现梦想,他去求曾经不耻的大导演,宁愿给人家打杂。
女友为了帮助他去做援交,副导为了筹钱差点给人打个半死。
铁男为了找到合适的女演员,连尊严都不要了跪在曾经青涩的女演员小南面前求她做自己电影的女主角。
得到的回答却是“你的尊严呢?
”铁男说道:“尊严算个球,尊严可以吃吗?
”大导演的台词“拍电影正如爱上个臭婊子,但你就是欲罢不能,只能继续X下去”一语戳中在这个圈子混的不易。
要实现梦想,先得向现实妥协,拍些自己不情愿的片子,把尊严、节操全丢一旁,这条梦想的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尚,它充满肮脏、不堪。
当铁男和阿守两人讨论新片子,憧憬着会拿个奖,突然背后冲出来两个混混打他们,影片到此就结束了。
片尾没有那种梦想终于实现的鸡汤式的励志,就是要把梦想粉碎给你看,让你知道,这些可能永无出头之日的废材白日梦被现实击得粉碎。
这群电影人,他们心怀理想,又极其失败。
有追求,但又受困于电影圈的潜规则,堕落、颓废。
片名下众之爱,是指的对梦想卑微且执着的不放弃的精神。
用一部电影来展现电影行业的龌龊与肮脏,所谓以毒攻毒,大抵如此吧......疯狂想教人做事的导演,夹缝中求生存的女演员,对自己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素人,如一只只青蛙,一同在电影行业的大锅里上下翻滚,有的可能漂浮起来,有的却慢慢沉底。
男主铁男这一角色,不仅仅只是个看似堕落的导演,可以说是不少“自信”的中年男人们负面那一半的集中展现:曾经确有一些才华而后脸都不要了的吃老本;确有一颗敏感多情的心却满脑子塞满对女性的兽性与占有欲;把自私放大为不羁,把堕落当做一种浪漫;在金钱面前的双标,清高与卑鄙切换自如......但铁男还是试图对自己,对这世界,对所热爱的电影事业选择去再挣扎一下,不死心,不甘心,下了决心,也重获信心,好似面对笔记本里已经打开的AV,把脱下的裤子再次穿起。
可影片真正的导演似乎并不打算其乐融融地构建一个“枯木逢春”式的世界,以为历经生活折磨与自我醒悟就能改变什么。
当铁男以为自己可以“改邪归正”,重追电影梦,曾经犯下的业障因果却如最后一幕从背后袭来的“当头棒喝”,或许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
这份爱,终究还是“下众”的,可笑的堕落者啊。
这样的故事可能在各行各业都在上演,我欣慰地想,生活应该要比电影宽容一些吧?
总有一些人能摆脱,能找回自我,能完成救赎吧?
Ps:1、特别喜欢电影的名字,残酷又令人难过;2、小南的扮演者冈也真也在片中的造型也太像朱丹了,尤其笑起来的时候,算是比较出戏的一点恶趣味了,哈哈。
镜头对准电影行业本身,撕下光鲜亮丽的外衣,直指阴暗面。
电影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在追逐电影梦的途中有多少像响子和阿南一样看过丑陋之后,选择妥协。
又有多少像铁男一样一事无成,还在垂死挣扎的小导演。
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一语中的:拍电影就像爱上了个荡妇,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对这个荡妇弃之不顾。
潜规则这种戏码在电影行业已经屡见不鲜。
但是没有身处这个行业切身体会,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关注三叔,带你嗨~
年轻时向往做爱。
单身狗时期,意淫电影中女演员也是性生活的重要一环。
听一不靠谱的同学说,他曾经在一个女朋友身上趴了两天两夜,饿了用方便面充饥,其余时间都在抖动床板。
我知道这不是在吹牛只是有点夸张。
后来看阿城在《遍地风流》写道:还记得当年队上有小两口结婚,大家闹就闹到半夜,第二天天还没亮,新媳妇就跑到场上独自大声控诉新郎倌一夜搞了她八回,不知道是得意呢还是愤恨。
队上的人都在屋里笑,新郎倌还不是天亮后扛个锄头上山,有说有笑地挖了一天的地?
这就叫年轻。
年轻是最好的春药,挥霍身体,释放活力,摆脱荷尔蒙束缚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想到这里,每个人都会闪回到自己那段有日有夜的日子吧。
但过了那个时段,年岁上升,如果生活中还只剩下不停做爱,那便是另一种相反的生活姿态了。
恰好,电影「下众之爱」里就是这样一群废柴人们的总成。
它讲述了以大龄废柴独立导演铁男(男主)为首,一群食物链底端电影“失意人”的故事。
他们怀揣着梦想却行着苟且之事,背对着现实却不愿回头认清世界,大言不惭却苟延残喘的放大梦想抛弃现实……这种散发着反类型片典型气质的废柴励志电影,带入感强,能拉近观众与电影从业者的距离,通过解构他们,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电影行业中“普遍”失败者的迷茫、执着、痛苦、沮丧、颓废……
拍电影就像爱上了个荡妇,但我们没办法对这个荡妇弃之不顾,所以你只能不断的艹下去,要坚持拍下去。
——「下众之爱」这句粗颗粒质感台词,一语道破电影人与电影的关系,梦想与实现的关联。
即便不在年轻,身体被掏空也要向着梦想努力xxoo,多么励志的废话啊,就这样点燃了观影人的热情。
有人说,这是爱电影的人才能拍出的片子。
电影里说,导演和制作人都是混蛋。
铁男说,我们只制作独立电影,不会向大众妥协。
制作人说,你知道这本子还缺什么吗?
一场裸戏。
电影到底是艺术梦想还是赚钱工具?
虽然现实理性派总是最后的赢家,但我们偏偏喜好观看这种梦想失败者的故事,看他们努力的艹下去,激起平凡我们的一点点共鸣,甚至有些爱上他们,这或许就是失败者与废物垃圾最大的不同。
回到电影简单直给的开场:被明规则的女演员,穿好衣服,把简历怼在铁男脸上,然后去赶没有台词的摄影,从此在没出现过。
铁男继续对着她的照片无所事事的强撸,消耗无聊。
这是电影人的日常,也是演员与导演微妙关系的写照。
在没有戏码的日子里,电影人做爱只是填补无聊时光,这种“普通交际行为“”也是传递行业咨询的普遍方式。
他们周而复始的履行着这套毫无意义的社交程序,打发着梦想实现前的日子。
演员们无数次从导演身旁醒来,穿上衣服,拿出简历,然后离开;导演们揉搓醉眼,看了看睡过的她(他)的脸和背影,心中默念:我怎么艹了她?
或我怎么还能艹她?
这种时近讽刺的解构,难免夸大,但也是圈子里另一面的真实写照。
这里充斥着对欲望追逐的本能,自投罗网式的献身,清白绿茶婊的信仰,卑鄙下流的规则。
他们不断的在渴望、希望和绝望间徘徊,相互支持、相互蔑视又相互欺骗,而这些偏偏又都是堆砌电影梦的前提。
(左起:健、阿守、木田、铁男、小南、杏子)这些人以电影之名,集体混沌着,有的清纯(小南),有的爱慕(纪子),有的执着(阿守),有的理想(健),有的功利(杏子),有的世故(木田),有的成功(狩野),有的光鲜(最后的小南),直到理解电影是个什么东西(铁男),这是行业百态众生相,是完整的低端生态链条,也是电影行业各种层次的集中缩影。
最后电影并没有劈头盖脸灰暗下去,而是手下留情,通过各种事件让每个人物都有了正面成长,这是对电影人的鼓励也是对观众的慰藉。
结尾处一记响亮的闷棍,让人清醒也让人情绪沸腾,我想我又一次被一堆废柴烂人们点燃了,铁男一定会包裹着受伤的头,在“我要拍电影”的惊叫声中醒来。
渣男主颓废淫乱的生活里碰到闪闪发光的女主。
于是必然要去推倒啊。
结果未遂。
再三尝试未果。
于是渣男反思:一定是打开大腿的方式不对!
我要成为有理想的文青!
渣男把所有、仅有的资源都搭进去,把爱他的女人和男人都搭进去 誓要把女神变成女神。
都说专注的男人最有魅力。
都说爱能照亮你的灵魂。
然而女神光辉没能照亮男主,倒是自己也被吞噬。
世界安静了,只剩下一片黑暗。
物极偶尔反,男主似乎察觉:貌似她闪闪发的光,不是来至乳房大腿和漂亮的脸蛋,而是她对电影的较劲吧。
而这也是渣男撒落一地节操后 心底仅存的信念了吧。
或用于自欺 或确实相信。
总之这是最后的尊严。
有时候自欺和真的相信差别没那么大,就是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
或是出于“只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遇到你”,或是为了救赎自己,男主振奋精神,放下虚的自尊,终于争取到一个拍摄电影的机会。
男主恬不知耻再三下跪的当众诚意相邀女神出演。
顺理成章,女主拒绝了。
太惨了,又一次以为可以屌丝逆袭登上人生高峰迎娶白富美的时刻泡汤了。
可是,男主貌似释怀了。
爱,最底层的内核是欣赏吧。
欣赏,往往是自己认可的,却又没有的东西。
当初女主的执拗、对电影的灵光,是男主心底向往,却早已在被日复一日的庸碌和欲望碾碎殆尽。
我想成为你一样的人,可我不是,所以我想睡你,我想进入你的身体里,我想和你在一起。
而如今,我竟然鬼使神差的成为我想象的自己,所以你的答复,不在那么重要了。
最后男主被爆头,死于非命。
整部电影似乎在说:想得却不可得,你奈生活何?
大家都是蝼蚁,活着本就不易,就别谈什么彼此照亮和温暖了。
可是,在女主拒绝男主后的浅笑里,似乎在说:终于,你也发光了。
逐梦人心酸挣扎记——《下众之爱》
今天聊聊日本电影《下众之爱》。
片名下衆の愛 / Lowlife Love(2015),别名废柴电影梦。
这是导演内田英治为日本电影业底层人士献上的一封情书,生动描绘了导演、编剧以及明星这三类人的辛酸与挣扎。
除了扯下遮羞布外,影片融入了许多讽刺元素,展现对行业的洞察和批判。
片中导演是39岁的铁男,曾执导一部自诩非凡的艺术电影《猪》。
随后多年里,他为了生计转而执导各类题材,其中以成人片为主。
他经营一家制片公司,吸引着那些怀揣进入影坛梦想的年轻人投资,这个过程中也吸引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女演员,借机满足他的私欲。
在妹妹和母亲眼中,他只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性瘾者。
新晋女演员小南在影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性格怯懦内向,对抗铁男的咸猪手,令铁男颇感沮丧。
在剧本排练和戏剧训练中,小南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超越了同龄人的表现。
她逐渐成为了铁男的缪斯女神,给予他创作灵感与力量。
与此同时,在演艺圈边缘的摸爬滚打多年的杏子,则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谋求事业的发展,随时准备与那些她认为能够推动她事业飞跃的人睡觉。
每当有潜在的行业目标出现时,她都会慎重其事地打电话给朋友,仔细咨询对方的背景与潜力。
在演技方面,则是杏子的短板,她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寻找更多目标。
在我们生命的漫长旅途中,尤其在青年时期,我们时常被告知,追寻梦想,点燃激情。
那些年,隐蔽的机会之门似乎若隐若现地敞开,邀请大家踏上未知的征程。
也有很多心灵鸡汤教育大家,不要沉溺于懒散,不要虚掷光阴,而是要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刻。
然而,这种鸡汤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呢?
或许,它源自我们自身对生活的些许失望,又或许,它是对过往遗憾的一种弥补。
但不论如何,追寻激情与梦想,始终是我们内心深处最为强烈的向往。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我们都应牢记那份初心,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与激情。
“这个行业的每个人都是狡猾的、肮脏的和痛苦的。
”影片中直言不讳。
遮羞布之下,尽是男娼女盗。
导演内田英治将电影业描绘得不堪入目,好色的制片人四处寻觅着猎物,天真无邪的新人如同待宰羔羊,精于算计的小明星在幕后进行着不为人知的交易。
即便像铁男的妹妹,也不是观众初见时的害羞模样,害羞腼腆的小南在面对机会时,也不再坚守自己的底线。
在这个圈子里,不仅有导演们利用自己的名望进行性剥削,还有一些制片人执意在电影中加入大量性爱场面,或者是让年轻女演员被一种深深腐蚀的体制所摧残,这个体制要求她们不仅要献出灵魂,还要牺牲身体。
这种不健康的文化环境正在蚕食着整个行业的道德底线。
《下众之爱》是一部描绘电影制作艰辛历程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刻探讨梦想、野心与现实交织的力作。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历经磨难。
内田英治借鉴了自己的经历,影片从融资的艰难起步,到最终的一无所有,再到在赏赐与敌意间挣扎,都展现出了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种种不易。
而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永恒冲突,更是贯穿全片的主题。
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其封闭性,贸然进入,肯定是要付学费的。
业界辛酸实录,圈内残酷现实。
影片讲混迹在电影圈底层的下众,追逐电影梦的故事。
整部片子很好的为四个字做了注解:贵圈真乱。
男主铁男是一位对商业片嗤之以鼻的39岁独立制片导演,无所事事,典型的渣男。
开没有片约的收费电影培训班骗钱;靠得过的一个小奖骗炮;偷老爸的养老金,老妈恨不得杀了他;妹妹因为没钱,去做AV女优。
他的身边同样围绕着一群失败者。
拍爱情动作片为生,默默爱着他,无私奉献的同志副导演阿守;通过陪睡导演换取演戏机会,却还是一事无成的三流女演员响子;在电影行业混了四十年,除了动嘴皮子,什么都不干的监制贵田;美国没有机会,回日本发展的编剧新人健;热爱演戏,能演个配角就很满足的乡下单纯姑娘阿南。
也许是铁男每天当神一样膜拜的约翰·卡萨维兹(独立电影之父)显灵,铁男有了再次创作的激情。
铁男一心想要让阿南当新电影的女主角,响子因为遭到背叛而怀恨在心。
阿守也因为铁男倾心阿南,感到失望。
就在电影开拍之际,响子和阿守约见大导演,设计将阿南推向大导演,以此来报复铁男。
铁男多次的企图占有和占有不成之后的处处刁难,让本是保守的阿南对电影行业心灰意冷,一拍即合,成功的傍上了大导演。
演员背叛、资金短缺、剧本被盗用,一系列状况接踵而来,铁男被打回原形。
铁男很失败,同时也很幸运。
盲目爱他的小枫甘愿援交,为铁男的电影筹钱。
同样痴恋他的阿守,出售色情电影老片段为他筹钱,被暴打。
重燃梦想激情的铁男,终于放下他仅有的一点自尊。
低声下气恳求结怨的大导演给他一个打杂的工作。
给心中最适合的女演员,也就是通过一次次皮肉交易成功上位的阿南,下跪。
并不是所有的卑微都能换来怜悯,铁男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
他依旧在原地做着他的电影梦,憧憬着美好未来。
殊不知下一个生活闷棍正在悄悄靠近。
铁男最终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
可能会继续在底层苟延馋喘,可能会拿大奖当上大导演。
同样是讲述电影工作者,电影的结局并不像《喜剧之王》或《我不是路人甲》那样以励志收尾。
它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活状态,有时你以为会触底反弹,结果发现你并没有皮球的弹力。
导演把镜头对准电影行业本身,撕下光鲜亮丽的外衣,直指阴暗面。
电影来源于生活,而生活远比电影精彩。
在追逐电影梦的途中有多少像响子和阿南一样看过丑陋之后,选择妥协。
又有多少像铁男一样一事无成,还在垂死挣扎的小导演。
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一语中的:拍电影就像爱上了个荡妇,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对这个荡妇弃之不顾。
潜规则这种戏码在电影行业已经屡见不鲜。
但是没有身处这个行业切身体会,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虽然这部片子中大部分情节都比较套路化,阴郁的剧情和偶尔的笑点搭配,观看起来并不无聊。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转载请联系巴塞电影。
电影本身就是门光怪陆离的艺术,大银幕展示的故事多彩多样,穷尽想象之力;而电影行业则显得更加光怪陆离了,大导演们的艺术追求和商业妥协,明星演员们人前的光鲜亮丽和人后不为人知的压力 ,甚至到如今连个电影评分都能到上纲上线阶级斗争的程度。
可谓是有很多时候,电影行业内的故事要比电影本身更加精彩。
所以这就促成了编导们将摄影机对准自己身处的行业,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们在电影里拍电影,在电影里热爱或者嘲讽电影本身。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周星驰导演兼主演的《喜剧之王》,讲的就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再比如尔冬升去年执导的《我不是路人甲》则把镜头对准了在横店的群众演员们;法国新浪潮电影领袖人物戈达尔的《蔑视》也同样讲的是电影行业内的种种。
如果揭开电影行业的层层神秘面纱之后,或许我们才会发现电影并不是一项值得热爱的行业。
电影《下众之爱》就把这一事实很残酷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它透过独立电影导演的颓废生活把整个电影行业的丑陋面、黑暗面尽显而出,赤裸裸地让观众检视,看似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尽是不为人知难堪之事。
正如电影中的一位导演所说的:拍电影就像爱上荡妇,但却只能不断地操下去。
电影行业并不完美,甚至丑陋,但是电影本身却有着无限魅力,令人向往。
所以电影中的所有人纵使苟延残喘地生活着,但依旧不改对电影梦的真心。
独立电影导演铁男年届不惑,好色成性,终日高谈阔论,但却一直依靠年轻时获过的小奖夸夸其谈,藉此骗想当演员的女人上床,“潜规则”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女演员。
并且欺骗想做演员的年轻人加入没有内容的训练班付学费供自己生活享乐,能够许诺的便只有那套开拍无期的新片中的各个虚幻角色,把梦想当成诈骗的生活工具。
副导演阿守默默爱着导演本人,却为了维持拍电影的资金,不得不依靠拍摄性爱视频赚钱,既放弃了自己同性之爱的权利,又违背了自己拍电影的初衷。
而制片人贵田更是一副可笑的嘴脸,每次谈及电影,必然要说不能向商业妥协,要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
但实际上却只说话,不做事,就连喝咖啡的钱也不愿意出,就更别提为团队拍电影出钱了。
围着三个人转的一众演员们也都是空有一个明星梦,但又无处得以施展的可悲之人。
其中还包括一个为了能够出演电影而不惜不断勾引导演的三流女明星,甚至为自己的身体明码标价,出卖自己之前还会仔细调查对方是否真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
可以说,从制片到导演,再到编剧、演员,这一群众人中就没有一个人是符合我们对电影行业的想象的。
他们活得如此混乱不堪,卑微又令人恶心。
直到有一天,乡下女孩小南的出现,让一切都不一样了。
自此以后,这群人竟然开始认真地筹备电影,卑微的人身上突然闪闪发光起来。
导演一心要用小南作主演,编剧开始认真地打磨剧本,副导演继续为筹钱而费心费力,就连制片老头也发挥了其混江湖多年的人际关系。
本以为大家同仇敌忾,一起努力,最终会有所成就,但是电影并不是如此,梦想依旧遥不可及。
小南终于攀上心目中的大导演,还利用这个阶梯更上一层楼,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风向,彻底离开了大家;而编剧的创作能力没被认可,作品却被盗用,不管是最早的有意无意还是后来的恶意侵占;导演为了找到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主角不惜下跪,放弃尊严,但是依旧于事无补。
所有人的努力,最后终究还是化为了泡影。
电影的最后,所有人又一次回到起点,继续夸夸其谈,下一部作品该是如何如何,却依旧无所作为。
正如电影片名《下众之爱》一般,所谓“下众”,正是低贱的人,没有尊严的人,社会底层的渣滓,但是他们依旧有爱。
他们对电影的爱是难以比拟的,就算终其一生也拿不出手像样的作品,但却依旧乐在其中。
就是这么不顾一切地爱着电影。
诚然,这部电影也相当程度地描绘出电影行业的黑暗与写实。
类似情况应该四海皆准,全世界每个国家的电影行业皆是如此。
好莱坞的潜规则不必多说,就连大家心目中的艺术大师贝托鲁奇和白兰度,也没能逃过龌龊的勾当,如今也是世人皆知;国内电影行业的混乱不堪大家更是心知肚明。
可是就算人人都知道这个圈子的暗处,但是又偏偏有着那么大的吸引力,引得无数的人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
只是名与利的诱惑,早就毁掉了电影的初心。
所以说,电影行业并不是一个值得热爱的行业,这个行业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是电影本身却是项值得热爱的艺术。
而《下众之爱》中这群人固然可恨可耻,但是他们对电影梦的执着依旧令人钦佩。
最后,《下众之爱》电影海报做得非常棒,影迷必然能够一眼看出其致敬的对象。
没人是笨蛋,会看不透到底谁对自己好;也没有人能光靠梦想和爱活的很好,毕竟生活需要牛奶面包来维持;我们需要一种平衡,用真爱和手段去协调。
男主作为一名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小众导演,一心想要做好自以为最真实有价值的独立电影。
为此他可以忍受出道后长期的默默无闻,被家人嫌弃,后又被朋友背叛,被对手唾弃,最终在被自己伤害过的女孩面前彻底地蜕下了最珍视的“虚伪的壳”。
我们需要外界的赞许,社会的认同,我们更加渴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然后能以此来支撑自己与日俱增的欲望。
尽管在这条路上,我们时常不得不扔掉尊严、节操、真心等等我们最初所珍视的东西,来换取所谓的名誉、金钱和“万众敬仰的尊重”。
我们也都不笨,身边接近自己的人,我们都明白谁是刀子嘴豆腐心的真爱,谁又是用梦想和爱来做掩饰达成龌蹉的目的。
只是往往大多时候,人的感性赢了理性。
男主是个非常执着有能力的人,但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未免太过简单与粗暴,就连表达爱与理想的方式,也是那么地慌张。
女主最初在面试时表现出的才华,让他一眼便喜欢上了。
如他在影片中所言“我喜欢你作为一个女人,也喜欢你作为一名演员”。
可以看出,对于女主,他是动了真心的。
训练女主在“憎恶”与“喜爱”两种表演技巧上时,针对女主拿捏并不十分准确传神,男主直接以猥亵的方式让女主掌握了作为一名具有天赋的演员所需具备的优秀表演技巧。
奈何女主太过年轻,未经世事,也以极度反抗和一巴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男主进行了回复。
甚至到最后,她也未能体会到男主对她感情和事业上的期盼,而仅仅留下“猥琐下流没能力”的糟糕印象。
男主极端自我的处事方式,给周遭人带来了十分消极的负面情绪,以至于最后都在机会来临时众叛亲离,弃他而去。
然而男主却一味地沉浸在自己“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们好!
”这种自我主义情怀中,难以自拔,直至影片的最后,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变故和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之后,他才似乎有所收敛。
不可置否,男主不论是作为导演上司对下属演艺前程上的挖掘与指导,还是作为家人对妹妹价值观上正确的引导,或者是作为情人对另一方守节自爱的要求,亦或是作为前辈对后辈的照顾,甚至作为朋友对女二直言不讳的告诫,都是诚心诚意勤恳负责付出真心的。
只是对自己,他却从未有过那么认真,那么不顾一切,以至于其他人都又以一种同样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男主对自己的那份恩情。
到了最后,依旧是没有任何起色,大家都过得很辛苦,但又画地为牢,活在自以为是的圈子里,看不到出头。
影片的最后,男主已经放弃了对女主的奢望,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但一路走来依然陪着他的“老大”和“小弟”,编剧和情人,他依旧愿意为他们去导一部电影。
虽然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下文,但可以设想,这部影片一定会成功,实现所有人的梦想。
我更愿意影片以这样的方式来展开:男主一见钟情女主,一洗往日颓势,积极联系制片投资,主动教育培养新人,在各方的配合努力之下,最终电影上映,市场口碑一片大好,各路人马均有斩获。
大家关注共同的利益,摒弃彼此的纠纷与不满,以一种平和恰当的方式合作,携手共赢,典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结局,本片圆满结束!
但是,如果这样拍,也许我就给不了这部片子更高的评分了,它对于我的触动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所以说,日本这种特殊的电影文化,真是令人爱不释手又痛苦连连。
2016年用这部片子收尾也算不改初心了。人渣也可以有理想,废柴也可以去追梦,现实再坏我再烂,仍然也可以不忘初心,一身泥泞的与电影热烈相爱。
内田英治这个人,有点像山下敦弘,但是整体上更稠一些,剧本设置了不少点,还有种贯彻始终表现出来有点随意的轴劲儿,这部比《终极性爱死》差了些,在两个小时的时长里节奏略平了些。那种对于半业余剧组的展示还算新鲜
小南的性格是咋转变的…?
日本人还真是执着。对一些东西比如咖啡音乐电影都有一种膜拜的心态,。
前期很俗,很无感,但后期反而又有那么一丝励志,追寻理想也要认清现实,在绝望无助又黑暗的环境中追梦,即使身为废柴,哪怕放弃尊严……
假大空,以及卖惨,梦想在这里都被当做廉价的自我感动的引子了。
这种类型的片子真的已经看的够多了,日本人为啥非要把自己的人生搞的一团糟呢,过于符号化的人设和情节
八方地狱,这才是真佛系吧。说和百元之恋在一档的各位是认真的吗?
如果说刘青云的【我要成名】是成年人的励志喜剧,那么这部【下衆の愛】便是鲜血淋漓笑从哭来的人间悲剧。即使肮脏不堪,也要苟且讨生;即使穷困潦倒,也会欲壑难填;即使体无完肤,也能一往无前;即使身为下衆,也有共通之爱。这个美与丑交织的世界,可能,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如此这般反复运行。
又一理性认可感性却嫌弃的电影,因为它描述的是我心无比向往的电影圈让我唾弃的部分真实现状,看得我心酸得好想哭!-铁男在路边对阿守说他希望自己的电影在放映机上滚动那段谈话把我催泪了!-拍电影就像爱上了个荡妇,但我们就是没办法对这个荡妇弃之不顾,所以你只能不断地操下去,要坚持拍下去啊……
看A片开飞机时,突然画面里看到自己的亲妹妹,求解这是怎样的心理阴影面积?
4.5。电影行业的众生相都被黑出翔了,但也或许就是这样,嘴上说着尊严狗屁都不是,也不能当饭吃,可是身体真诚的很,我什么都TM不要了,就要拍电影,这才是真正尊严,没有励志好喝的美味鸡汤,只有废柴堆里烧不旺的余热,片子像《猜火车》一样,是小人物逆势生长的纯粹正能量,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傻逼男主换到哪个行业都是面目可憎的垃圾吧?设定filmmaker这个身份是抹黑自己饭碗夺人眼球吗?
什么是电影,电影这东西比嗑药还让人上瘾。
题材挺好,但各方面挖的都太浅了,到底是导演无能?女演员无力?还是娱乐圈无望?
廉价、低俗。但令人心碎
论剧情比《逐梦演艺圈》好不了多少,然而这其实是日本的《不羁夜》。所以啊,无论虚实,电影要让观众信任才是前提。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真善美与假恶丑杂糅的混沌,谁也没那么单纯,就怕某些时刻精英变虚伪,烂人要顶真。按照逻辑这样的电影本应是无解的,但结尾的日式鸡汤反而偏离了立意。
按理说这种故事应该更能拍出迷影气氛的,结果还是个很丧的故事。结尾有转折,加分,但又戛然而止。我始终相信电影圈里人的活法和圈外人是一样是分三六九等的,反而出现了一种警示的意味,别老做梦啦。
部分剧情走向有点极端,而且有些日本式表演方式不太适应。对于导演这个行业的调侃,以及最后男主的幡然醒悟说服力不够,片尾的毒鸡汤似乎更现实些
很可以!给励志片猛泼一滩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