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要轻言放弃,哪怕周围被黑暗笼罩。
前半部分娓娓道来。
他们都想过死,因为内心失去希望。
亲人朋友们的消失不见,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存活。
食物短缺。
比僵尸更恐怖的是精神。
人需要爱,人最怕的就是情感被搁置。
那些恶狠狠的僵尸就如同变了心的人。
被保护僵尸老婆的邻居感动,被咬了哄着说没关系。
他是坏人吗?
是,可他又是爱老婆的男人。
现实里这样的人好像很少了。
网络时代带给人们的是好是坏?
或许这也正是多数当代青年现状吧,宅着就可以看世界,没有心机并轻易相信人。
挺值得深思,为了有网可以爬窗用生命换信号。
可也正是网络救了众生。
人赋予情感。
是好事也是坏事。
结局感动到哭,活着就是最珍贵最有希望的事情。
不管现实怎样,去面对。
人不被逼不知道其实自己也可以斩妖除魔。
绝望与希望的边缘,总会有一架直升机。
活下去,你不是一个人。
🌿
看完我只觉得我浪费了人生的一百分钟,导演的中心思想,我看完了都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求救欲吗?
那我看男主在家这么混,除了不能出门可没觉得有什么难过的,而男主的演技实在要给差评,我根本看不出他有在灾难里的感觉,浮于表面的眼神动作让我常常出戏 ,而里面的台词非常少,而且基本都是口水话,:您叫啥,您吃了吗?
,要怎么煮拉面,我真的吐了,在遇到这种灾害,你们还可以这样聊天吗?
还有感染者,他的设定天天变,男主在一幕场景出门找东西的时候被看到追逐,而后又是听到细小的声音就会冲过去,但你给我看的那些镜头,男主被追然后他找个拐角躲不发声音就躲过去了?
怎么现在看到又不算触发条件了?
原本无脑的僵尸,你告诉我它看到一个丢下来的绳索他会可以攀爬然后爬楼?
然后你们几个冲进僵尸群可以乱杀的吗?
这就主角光环套好了。
而里面的镜头他的割裂感太严重了,上一秒他被成堆僵尸追着打,下一秒镜头一切换他就躲在了一个消防栓后面躲开了,你中间的过程不拍出来你要我们怎么理解感受那种紧张感。
我上一部看完了个电影《你好世界》那位导演是野心太大希望为我们呈现各种角度的探讨,但都过于浮于表面,但人家就算拍的不行起码也让我知道导游想表达什么,而这部电影呢?
电影名字就可以概括整部电影,这种不作为的毫无表现力的电影真的只能打一星(我这一星给各位丧尸,看他们的演技我才想到这电影是灾难片)
3.7/10“都是一类影片”。
影院已经陆续复工了,诺兰的《信条》也过审了。
但依旧是电影荒。
《信条》一是不知道猴年马月能上映,二是不知道内地过审要删减和谐多少内容。
就现在来说,有吸引力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丧尸片看过不少,《釜山行2》预告一出,我就知道没那味儿了。
文戏没孔侑,武戏没马东锡。
整个姜东元飞车撞丧尸,如果非要年轻演员,个人更喜欢任时完。
同样是宇宙国的丧尸片,今年还有一部《#活着》。
男主是80后青龙影帝刘亚仁,女主朴信惠,外加现代丧尸题材,想不看都难。
然而一看豆瓣评分,期待值瞬间见底。
《#活着》目前5.8分,《釜山行2》5.7分,活脱脱一对难兄难弟。
这时肯定有人说看电影不能光看评分,黄晓明的《烈火英雄》还6.5分呢,是不是比他身高还高了不少。
那我要说了,《上海堡垒》2.9分,《诛仙1》4.5分,在我眼里其实和《烈火英雄》都是一类影片。
目前看来《#活着》的5.8分也挺不了一两天,接下来评分还得继续走低。
必然。
首先令我惊讶的是《#活着》的片长是98分钟,这在通常为120分钟的韩国电影中是很少见的。
然后就是影片的快节奏,《灰猎犬号》是开篇不到10分钟就要开战,《#活着》开篇3分半丧尸就爆发。
刘亚仁,这个曾经与宋康昊飙戏的80后,在片中饰演一个宅男,水冷机箱,败家之眼,无线耳机都能铺一床,看得人直流口水,就是无人机的档次有点低。
朴信惠,这个曾经就以亲和力与甜美外貌著称的女演员,在本部电影中当然能无视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用手扔球来牵引绳索。
而且这位美女的穿着也非常时尚,上身穿棉坎肩,袜子也包在运动裤的外面,但上衣就是不揶在裤腰里,我知道只有我一个人看不懂这种穿法。
影片开篇很炸,炸完就拉胯。
看半天剧情也不知道要讲个啥,大主题是密闭空间末日求生,其中包涵点伦理道德与极限运动元素也都合理,但片中的登山运动员就出现了两名,末日求生一会儿演的像吃播,一会儿还隔空谈恋爱,通过楼宇间的绳索互送爱心食物。
关键是楼宇间的绳索到底是哪边高哪边低?
怎么一个小筐筐从左滑到右,从右滑到左,真就无视重力呗。
而且刘亚仁十天半个月也不长出黑头发,他就是天生黄头发的亚洲人?
最没逻辑的是,一个人没物资的时候还被加油鼓励,还真就活下来了。
两个俊男靓女终于凑一块了,还有吃有喝,甚至还有对付丧尸的烟雾弹呢,也都没感染。
突然就想趁着自己还是个人的时候,早点让对方了断自己,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做人不缺爱”么,怎么还想不开了呢。
不到100分钟的电影,看的我挺懵。
恕我愚钝,这个电影的意思是宅男只能等丧尸爆发才能找到对象,还是女人眼睛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无视物理距离,还能化一切险为夷。
刘亚仁平安,朴信惠平安。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今年迄今为止的韩国商业电影,“丧尸片”毫无疑问会是绝大多数观众脑海中最先闪现的词汇。
两部丧尸题材电影《#活着》《釜山行2》一前一后登陆韩国院线,助推韩国影市率先从全球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这足以见得今年韩国电影市场上丧尸电影的吃香程度。
《#活着》就商业表现力来看,《#活着》和《釜山行2》毋庸置疑是大获成功的,前者由刘亚仁、朴信惠这两位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共挑大梁,一经上映便轻松蝉联长达多周的本土票房冠军。
后者更是凭借前作强大的号召力,首周即斩获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首周开画。
《釜山行2》相较于票房和网络热度的居高不下,这两部丧尸片的口碑就显得不是那么好看了。
截至目前,两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都稳定在5.6分,IMDb的评分则刚好碰到及格线。
如果说观众对《釜山行2》的差评很大程度上是以前作为参考标准的结果,那么作为全新原创丧尸片的《#活着》似乎就难以推卸“烂片”的身份了。
那么《#活着》究竟是不是烂片?
或是《#活着》究竟烂到什么程度?
显然豆瓣、IMDb这些用户基数较大的评分网站上已经给出了具有信服力的答案。
但在笔者看来,这部电影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它仍旧是一部值得一看,甚至值得被国内的电影编剧借鉴和学习的商业片。
跟《釜山行2》的韩国沦陷这种虚构的未来背景不同,《#活着》的故事发生在与现实生活接轨同步的当前。
由刘亚仁饰演的主人公吴俊宇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游戏玩家,宅在家中打游戏是他的日常,生活起居则是全由父母和姐姐照料。
某天早上10点,吴俊宇被闹钟吵醒,醒来后他发现家里除了自己空无一人。
洗漱完毕后的吴俊宇看到餐桌上的留言条,原来父母因事远行,吴俊宇需要自行解决温饱问题。
父母外出算不上什么大事,因此吴俊宇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像往常一样回到房间与小伙伴们打比赛,沉浸在游戏刺激的氛围里面。
但没过一会儿,游戏里的小伙伴发出疑问的口气,并让吴俊宇打开电视看一下发生了什么情况。
吴俊宇漫不经心地打开电视,却被手机、电视和自家公寓外面的场景吓住了。
原来首尔突然爆发了一种传染疾病,被感染的人类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理智,成为食人伤人的行尸走肉。
吴俊宇对公寓楼下正在发生的惨境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便是安静地待在家里,以避免被这些行尸走肉发现和攻击。
没过多久,吴俊宇家的门被人敲响,吴俊宇开门探视情况,却在这时被陌生男子趁虚而入。
入室男子是同楼403的住户,他的家人已经遭到丧尸攻击。
被突如其来的一切弄得惊慌失措的吴俊宇对男子的解释不予理会,他只想赶紧把对方赶走。
男子其实已经被感染,他的双眼很快便血丝爆起,面孔和肢体扭曲,症状即将发作。
面对突然的状况,吴俊宇拼尽全力才将眼前已经沦为丧尸的男子赶出门外。
既担忧又害怕的吴俊宇收到了父母发来的短信,他们嘱咐儿子要待在家里,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显然,吴俊宇现在唯一的任务,便是在被丧尸团团包围的公寓中生存下去。
现在的吴俊宇只想活下去,为了挚爱的家人们,也为了还有美好未来的自己。
他将家里所有能利用的食物和工具都利用起来,就这样安稳地度过了数日。
但随着事件的蔓延,家里的食物供给也变成了难题。
与此同时吴俊宇还面临着手机信号中断等一系列问题,他的生存意志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某个绝望的晚上,吴俊宇终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意图上吊自杀,终结饥饿和精神上的痛苦。
但在他都已经吊在绳上的时候,对楼却有一束激光射过来,规劝他活下去。
看到此情此景的吴俊宇再度燃起斗志,他从绳上挣扎下来,看到对楼住宅里用激光笔拯救了他的女子,她叫金宥彬。
为了投递食物给吴俊宇,金宥彬拼尽全力将一端系有重物的缆绳扔到吴俊宇窗台,但由于距离太远,缆绳最终落到地面。
发现情况的丧尸抓着缆绳疯狂地往金宥彬的房子袭来,看见对面紧迫,吴俊宇出动了自己的无人机帮忙,俩人费了很大劲才将丧尸从绳上驱走。
随着势态的加剧,危险越来越无法避免,躲在房子里已经不再是万全之策。
由于突发的意外,大量的丧尸往金宥彬的公寓里赶来,他们不久便会破门而入……
别出心裁的小格局叙事影片《#活着》虽与《釜山行2》在类型上相撞,但两部电影的设置其实完全不同。
相较于《釜山行2》那种对齐好莱坞丧尸片叙事的、崇尚大场面和多类型多元素的电影,《#活着》则显得轻盈简洁得多。
整部电影的情节只发生在两栋公寓及衔接公寓的地面上,这两点一线式的空间设定不免让人想到希区柯克的《后窗》,像这种极限化设置能有效地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悬念。
以往丧尸片大都是群像题材的,罗梅罗的活死人系列、《僵尸肖恩》、《死亡录像》、现象级美剧《行尸走肉》、《釜山行》、新近韩剧《王国》皆是如此。
即便是以突出单一主人公的《生化危机》,也始终无法脱离群像展开情节,群像的存在既能增强剧情起伏,也能拖延剧情的稳定发展。
《僵尸肖恩》
《行尸走肉》
《王国》但《#活着》主打的正是独角戏,整部电影前半部分几乎都是刘亚仁个人的叙事,后半部分则加入了朴信惠。
这种独角戏的丧尸电影并非仅此一部,2018年的法国文艺丧尸片《黑夜吞噬世界》便是与《#活着》拥有相仿格局的作品。
但真正意义上与《#活着》一样主打独角戏且大获成功的纯商业片,上一部大概还是2007年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
由此可见非群像的丧尸商业片的处理难度。
与现实接轨的道具运用及反思和去年韩国爆款电影《极限逃生》的创意构思相同,与科技相关的道具也是《#活着》中至关重要的构成。
整部电影中运用到了手机、自拍杆、激光笔、无人机等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道具,这些道具使得整个故事变得具有相当高的说服力,它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个角落。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与不断的更新换代,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成为与我们日常出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外卖购物用手机、社交沟通用手机、新闻浏览用手机,甚至落实到乘公交车这件事上,手机支付也早已取代了传统的投币。
关于智能科技好与坏的争论从未中断过,人们享受并赞美智能科技带来的便捷,也有人抨击智能科技对人的绑架;认为人享受科技的同时成为了科技的奴隶,人的智识正在退化,甚至很多人已经不再习惯提笔写字这件事。
影片《#活着》便睿智地以无处寻觅的3.5mm孔耳机情节对智能科技进行了反思。
如今越来越多手机取消了3.5mm的耳机孔,无线耳机取代有线耳机,一副过去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3.5mm孔的耳机也成为了罕见之物。
兴许再过一些年,它就会像万能充那样成为抖音上的猎奇发明了。
但影片并没有执着于批判智能科技,它也在让观众看到智能科技的好处。
除了无人机和手机这些设备一定程度上帮助主人公化险为夷之外,电影还对SNS这种在韩国本土活跃的社交信息技术予以肯定,在危机的关头,SNS的社交信息反馈甚至可以成为人的救命稻草。
尽管《#活着》的观众评价并不理想,但这的确是一部商业性极佳的电影,它在商业层面的成功是有理有据可循的:一方面它具有小格局叙事的新鲜设定,另一方面它有着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新鲜卖点;它的侧重点是“新”,而非一部套类型片公式的俗气之作。
由此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活着》足以成为内地商业片学习借鉴的对象。
或许是因为国内观众对《#活着》的期待值过高,观影过程才产生了极大得落差感。
倘若我们真的正视其“爆米花电影”的属性,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来观看,或许这部丧尸片还是足够有趣的。
作者| 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最大的事实问题在于剧本,前半段的主题很好,聚焦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如果在类似疫情下生存,但后半段完全转为爽剧,主角光环太过刺眼到了非常理的程度。
2.最大的价值在于本片对于人情与人性的刻画,影片最后的大叔让女主当自己老婆的食及同归于尽的想法很好地展示了人性在命悬一线之时人情的作用,不论此情是好是坏,但确实存在。
3.韩国的丧尸电影黄金时代从16年《釜山行》起到如今,题材立意大都已穷尽,这部电影也是一证明。
说的,外开型的防盗门,只要不是装几百元的三无产品纸板门,但凡上2千元档次的,把一群丧尸换成一群棕熊都破不开这道门。
外开门用冰箱顶个嘚啊!
不是应该砸掉门外把手,找绳子从内拉死门么!
发现有丧尸,存水存食物存充电宝啊,还打游戏 一个月头发丝毫没长还是天天都焗油了?
片尾下的啥药啊,大家当面倒的水,就房东喝了没事?
药效才几十秒……这也算下药?
刘亚仁和朴信惠主演丧尸片《ALIVE / 活着》,阵容很吸引人讲述当丧尸病毒在城市蔓延, 未被感染的人被困于公寓大厦, 网络信号完全被切断, 游戏宅男和女主两名幸存者面对丧尸的包围, 上演极限逃生的故事…尽管口碑不是特别好,但还是奉献了很棒的演技,至少口碑高于《釜山行2:半岛》另外,刘亚仁担任主演的犯罪惊悚新片《无声》,推荐,主要讲述两名男子离开犯罪组织后的生活突遭突变的故事……
首发于公众号#大壮杂谈影视韩国最近丧尸的片子是有点多。
《釜山行2》《王国》,这一部同样是丧尸题材。
该片虽然没有《釜山行》上升到人性的多层探讨,但把疫情期间,我压抑的愤怒呐喊出来,很爽。
活着豆瓣:6.0
韩国,首尔。
清晨,一家人出去旅行,剩下游戏主播吴俊宇(刘亚仁 饰)独自在家,和往常一样,他打开电脑,连线游戏。
此时,电视里传来一则通报,由于某种未知原因,爆发了丧尸病毒,人们会突然变得很暴力,嘶吼、眼睛突出、吃人...而吴俊宇所在的公寓,同样有很多人感染,他往楼下望去,发现街道上乱作一团,一个女儿前一秒还在呼唤妈妈,后一秒就在啃妈妈的脖子。
俊宇十分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场危机后,他顺了顺思路。
首先他要联系父母,得知家人们也被困住,父亲告诉他无论如何,要活下去。
其次需要找到救援,他拍摄了一段视频写下住址发到互联网,希望能得到帮助。
最后清点家里的食物,已经所剩无几。
前几天都还好,随着日子越来越久,断网、没有信号、孤独...二十天过去了,希望渺茫,没有食物,楼下的丧尸还在不断的涌进公寓。
他绝望的把绳子挂起来,吴俊宇打算寻死,他要保持最后一点人类的尊严,不想被丧尸群体啃食。
而此时,对面楼的有人用激光笔,和他打招呼,并说他是:傻瓜。
原来他不是唯一的幸存者,对面的宥彬(朴信惠 饰)和他一样,被困住,两人打算一同寻找出路...该片属于小成本的丧尸片,相对于大制作它显得格局小,又进展太快,对于很多逻辑缜密的人来说,它又有太多的BUG,或者故事性不强。
但仅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来说,节奏紧凑,进入的快,主角光环似乎是每个爆米花电影的铁律,升级打BOSS,而已,不必要深究。
另外两个主角,刘亚仁不用多说,他的作品《燃烧》《思悼》《老手》每一个都是好剧本,好角色,
很多人吐槽刘亚仁把演技浪费在这部爆米花电影上,但该片前期大部分的戏份,都是刘亚仁独自完成,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是他目前演过的角色中,展现出的最舒服的模样。
也正因为他对于俊宇情绪的拿捏,和带入,才让这个故事更成立。
朴信惠饰演的登山爱好者宥彬,以一人敌十,手起刀落的通杀丧尸,实在是爽到。
而该剧从配乐、到服化道,都把丧尸渲染的很到位,无论是片中有点萌萌的丧尸,还是恐怖的青筋凸起的丧尸,或是因爱之名被困住的丧尸。
竟然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剧情外,也多少让我们思考,人类失去交流,没有网络、没有信号、电子产品不好用,该如何自处?
当吴俊宇发现,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交流的信息互通,才成就了逃出去的结果。
有时候一个人,往往最绝望。
疫情之下的电影,吴俊宇的困境,特别像之前被居家隔离的我们,那种绝望和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支配着我。
而一次次厮杀,一次次逃出去又被逼回来。
反反复复的冲撞,才让这部爆米花电影,说不出来的酣畅。
最后,到达天台的两个人,面对奔涌来的丧尸群,绝望的呐喊着:有人,还有人活着。
不知道怎么,可能我现在身处疫情的风口浪尖。
那一刻喷涌出来的情绪,让我难以抑制的爆哭起来。
你可以说它剧本烂,逻辑漏洞。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我只想放空的看一部爽片,仅此而已。
也让我相信,活着,就有希望。
昨天看的那部《美味》也不错,已血腥为主;《釜山行2》扑街了,也就不说啥了;这部《活着》应该做为釜山行2开播才对剧透开始:宅男黄毛在游戏直播时发现外面的世界大乱,人吃人人传人所有人都变成了丧尸。
好心放进来的人变成了丧尸,用尽力气赶出去瞬间就被更强壮的丧尸攻击。
断网断电停水到弹尽粮绝,独自在家中生活了二十天的黄毛绝望了,正准备上吊自杀的时候对楼出现了另一名幸存者小金。
二人互相鼓励,共同生活,但越来越多的丧尸和物资短缺让二人不得不转移位置,寻找吃食。
据观察黄毛家的八楼没有丧尸,于是二人穿越丧尸群来到了八楼,就在被丧尸群围攻的千钧一发之际,那间没人的房间里出来了一位大叔救了二人;而,好心的大叔缺另有所图,述军一人后,将二人送给变成丧尸的妻子当口粮二人奋力反抗,将大叔送入妻子之口但是最傻逼的事情就是,小金开枪打死了两个丧尸,枪响引来了所有丧尸二人听到外面有直升飞机的声音玩命的跑上楼顶,结果发现飞机走远了。
大波丧尸逼近,无路可退的二人又要绝望了,然而从身后升起的直升飞机救走了二人……全程爽片,剧情节奏快,虽然漏洞百出,但是特效精致,情节跌宕起伏,丧尸智商在线仍是抵不过主角光环么,这部剧中的丧尸速度惊人,还有人类的智慧,会开门、会攀岩、会听声辨位,这样的丧尸人类怎么抵挡。
好了,看完就圆满了最后的最后,人果然还是不能一个人待着
我的评分:7.8影评:韩国的丧尸片,小美与小帅,两个人在两栋楼的空间内,演绎整部电影,这个小成本的丧尸电影,有人说比《釜山行》还好,我感觉主要是“布衣”解说得很惊险刺激。
两人人从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再到绝望,再去冒险,每一步走错都有可能死亡,最终得救,逃出升天。
就像我们人生一样,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对可能错,自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觉得还行吧 釜山行的时候我没快进 这个快进了 就还行把刚出场变异的那个。。真实帅哥
勉勉强强及格吧。虽然剧情俗套,但是至少没有美式丧尸片的突突突。
真不咋地 不冲着刘亚仁谁看啊
即使是老公,也无法挽救...
5分,看到最后也没太懂这个片子的设定思路,大概就是主角光环是怎么帮助你在丧尸世界求生吧,全程毫无逻辑,主角瞬间变全能战士,而小配角只能随便咬死。
感觉应该比釜山行2好看的多,毕竟有刘亚仁朴信惠俩大神
有的人,陪着你一起度过了无数这样的瞬间,却在风平浪静后抽身离开。这么看,丧尸末日并不可怕
虽然剧本的硬伤太多 男女主主角光环太强 但是好歹有演员的演技掩盖住不少缺点 算是一部能看的商业电影
格局太小造成剧情乏善可陈。而且以男女主角来看,应该根本打不死一个僵尸。
做泡面广告的!釜山行 流感 出口,几部有没有很像?
略有些失望,可能是釜山行僵尸世界大战我是传奇之类的僵尸片太好看了吧。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虽然也曾渲染绝望的末日情绪,但难以感受到也相信马上会好起来。健康人给僵尸老婆准备吃的怎么感觉爱的如此深沉。
一个小体量丧尸片,一上来就开始丧尸满街跑,中间大部分都在室内,结尾比较仓促。几个印象最深的地方:男主家原本特别干净,各种炫光电子设备,上吊时对面公寓楼射来的激光指向“不要”,用绳子互相传食物,丧尸顺着绳子爬楼,圈养已尸变的老婆的中年男人。断水断电后两位主演偶像光环仍在,不像饿了很久的样子。群演们辛苦了233
今年必看的片子之一,不为别的,就为这个电影名,#活着 2020年最大的愿望不就是活着吗?!说回这部电影本身,刘亚仁的表演真的硬生生把恐怖丧尸片变成了喜剧片,小表情太多太逗了!全片看下来猪脚光环太足了,各种bug,最后的双人开挂模式也是剧情需要了,不过韩国的丧尸片比起其他国家,化妆真的挺用心的,很有地方特色,至于全片的创意方面感觉就是 我是传奇 和 活死人黎明 的结合吧,但是大场面太少了,可能经费有限吧!
丧尸片里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成本不高,但末世丧尸氛围很足,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很到位,尤其刘亚仁。故事上很完整,虽没有怎样的深度,但还有是不少地方挺搞笑,也挺动人,细节很走心,比如男主遇到女主后,忽然把原本猪圈一样的房间收拾得焕然一新,真是 呵,男人;……真正的绝望是看不到希望,无论发生什么,活下去。
丧尸片里算是一般的,本来还行,自从女主从房里跑出来一路杀到对面就觉得挺降智的了,然后还遇到给丧尸老婆喂食的大叔就觉得莫名其妙了,结局更是烂尾
小成本電影,講述喪尸爆發剛開始,一個住宅區裡面的故事。男主角認識女主角後,進入8樓的屋子時候大叔配角那部分太突兀了。結局平淡。故事裡面的要素比較多不符合邏輯的點。例如門壞了或者喪尸進入屋子等,破壞門後還可以正常關門,這些不正常。中期女主角被桌子撞到腹部受傷後期已經沒有再說,還以為會為後面故事起一個鋪墊呢。有朴信惠就看看囖~電影封面海報還算吸引的。開始是比封面海報吸引~
格局太小,忽然就结束了,冲着憨憨的刘亚仁和女战士朴信惠,给一个表演及格分吧!
这剧太真实了!如果我一个人被困在家里20天,断水断电殚尽绝粮外面全是丧尸,我应该会做一样的事,唯一不同的是,我会是男主角。
剧本一踏湖糊涂,人设傻白甜,所有桥段都是可预料的,所有转折都是俗套的,我就想无人机不好好利用做求救工具,反而浪费在无意义的侦查以及传送食物,最后冒险出门以身试险,多少有点没脑子,角色光环更是闪瞎眼,成批扑涌上来的丧尸,两人居然毫发无损,多少有点含糊其辞,除了演员的个人魅力和卖力的群众演员外,这片放在类型片里简直贻笑大方,结尾就更不想吐槽,大声量和大体积的直升机从低空至顶,居然没有任何痕迹,丧尸没有任何影响,为了突然而来的希望用了最煽情又最无脑的方式,都给整笑了,末日生存指南如果按这样来,他们活不过一晚就死翘翘,神烦韩式的灾难片拍摄手法,用力过猛还用不对地方,反复强调#要活下去#,最后也成了一句空话,既没有情绪又没有深度,对比《釜山行》简直平庸又空洞,倒是跟今年的新冠疫情,意外有了空间上的呼应
灾难面前,最不靠谱的就是网络了,却成了求生手段。太多太多的匪夷所思。其实我最想知道,在失控、无望的灾难面前,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