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网友一样,我是看了离婚综艺再见爱人,来看《中国式离婚》,里面的故事太憋屈太真实,被网友称为婚姻恐怖片。
憋屈的是,这里的夫妻,林小枫和宋建平夫妇,明明是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没有人真正出轨,却落得一个信任坍塌,互撕离婚的结局。
真实的是,虽然剧情很残忍,主角夫妇不出轨却离婚了,配角两对夫妇出轨也离婚了。
婚姻中的一地鸡毛都表现出来了,难道中国人的婚姻是这样?
2004年出品的《中国式离婚》这部剧,豆瓣评分8.0,这部剧不像很多家庭伦理剧,要么呼唤真善美,要么讲婆媳大战。
这部剧讲述了,两个人走进婚姻多年之后,没有变得越来越好,而是关系如何一步步走向破裂,彼此伤害,每个人都过得非常糟糕。
罗马城不是一天坍塌的,怡儿想通过解读这部剧中的主角夫妻如何一步步走到离婚,我们也许可以从剧中故事,练习规避婚姻中的不堪行为,做一些积极努力,让多年的婚姻不麻木不生痒,增加更多信任感和活力。
1 三观不合,妻子逼迫丈夫换工作三观不合的婚姻有多揪心,看看这部剧里的林小枫和宋建平就知道了。
林小枫渴望赚钱,某学校的语文老师,一边讲着诗词歌赋,文学故事,心里想着语文老师不吃香,数学老师受欢迎赚钱多。
相比受人尊重,在学生中获得成就感,她希望生活更好一些,赚钱多。
宋建平,市知名医院的主治医生,工作多年却没有升职加薪。
原因是他有能力,却有点清高,不懂得和领导建立深入联系。
相比赚更多钱,他更愿意做自己热爱的工作,获得成就感。
商品经济大潮的时代,很多人下海。
渴望改变命运的林小枫时不时给丈夫吹风,希望他辞去工作,跳槽到合资医院。
两人为了辞不辞职,孩子上不上实验学校,常常吵架。
终于,在妻子的软硬兼施下,宋建平在一次被同事算计,没有升职成功,他一怒之下,就彻底辞职了。
在和同事的告别宴上,他有点失落,毕竟这个清贫却更有影响力的医院是他内心喜欢的地方。
一个渴望金钱改变命运,一个更愿意做热爱的事业,当丈夫为妻子的愿望有了妥协,内心的不平开始滋生。
这是一个潜在婚姻中的雷。
不断追求改变现状,还是按部就班过好当下,三观不合的婚姻本身就有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遇见某些诱因就容易爆发难以调和的矛盾。
这一次,是丈夫退让,下一次可能是妻子退让,一旦有一方不平衡,婚姻危机就诞生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婚姻中,丈夫和妻子都不要强迫对方做违背自己三观的事情,只有达成内心的共识,才会不动摇婚姻的基石。
2 经济地位悬殊,丈夫高升院长,妻子家庭主妇在很多家庭里,当丈夫的事业越来越高升,妻子长期家庭主妇,两人经济悬殊之后,越来越话不投机。
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
当宋建平在合资医院顺风顺水,高升副院长。
林小枫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家,还有生病的父母,干脆辞职做了家庭主妇。
两人的经济收入直接决定了家庭地位的不对等。
这种不对等,对原本就看重金钱的林小枫,更像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她从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变成一个心理严重失衡的女人。
照顾孩子和家中老人,平时不注重打扮自己,更没有爱好和成长。
在越来越风光的宋建平对照下,林小枫从外表和内在,越来越不自信。
尤其当丈夫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女邻居到女同事。
林小枫为了追查和丈夫出现在同事婚礼现场的女人,电话一个个打给丈夫的同事,就好像私家侦探一样调查丈夫在做什么。
当她发现女邻居在自己家留下的外套,她采用的方式是逃到娘家,不去听丈夫的解释。
妻子林小枫的内心极度不自信和不平衡,让她根本不能直接面对丈夫。
就算有机会在丈夫的单位聚会上亮相,她也一次次放弃。
当丈夫宋建平步步高升面对诱惑,他的内心开始膨胀,越来越看不起没有变化的主妇妻子。
他虽然没有出轨,却也一次次接受女邻居、女同事缺少边界感的暧昧。
更讨厌的是,当他发现妻子的怀疑和不自信,没有去安抚和鼓励,反而逃避解释。
从女邻居留在家里的外套,到拥抱女同事。
一次次的暧昧都选择躲避。
丈夫宋建平的全能自恋和逃避沟通,让他同样不能直面妻子的怀疑。
从三观不合的婚姻之雷,来到了夫妻信任之墙的一次次的松动。
这种不信任,更多的是来自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不同,造成一方的自大和另一方的极度不自信导致的。
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两个人的平衡和对等是一个家庭的和谐因素。
物质上的不对等可以是暂时的,比如短时间内一个人退后照顾家里,到了一定时间需要继续工作。
或者选择在家工作。
只有两个人同步前行,才能拥有平等的地位话语权,继续建立彼此的信任。
3 沟通不畅,一个痴迷答案,一个逃避沟通在之前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中,两对离婚夫妻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
他们是一个不断寻找答案不会倾听,另一个常常逃避沟通。
最后形成不可收拾的矛盾。
在《中国式离婚》中,这种表现也非常明显。
明明宋建平没有真正出轨,林小枫也只是寻求安慰。
两人为何到最后要闹到离婚的地步?
在心理学著作《亲密关系》中,讲述亲密关系中有四种依恋类型,一种是安全型,伴侣之间亲密有度自在。
还有一种痴迷型,对伴侣是过度依赖感。
第三种是疏离型,需要保持较远的距离和自我空间。
最后一种是恐惧型,对两个人的近有恐惧感,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当一个痴迷型的人遇见一个疏离型的人,就很容易变成恐惧型关系。
痴迷者过度寻求答案,追求爱的表达和陪伴。
疏离型过度寻求空间,逃避爱的表达和陪伴。
两人之间的关系变成恐惧和彼此伤害。
在《中国式离婚》中,缺少安全感和自信的林小枫,是痴迷型,从不断怀疑丈夫到疯狂调查,自大又逃避沟通的宋建平是疏离型,一再躲避解释和陪伴。
最后两个人都进入疯狂状态。
妻子选择给丈夫和女同事喂药,造成丈夫出轨假象。
丈夫用虚构的网恋陷害妻子,编造妻子出轨证据。
当婚姻中的两个人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会多可怕?
就像是《史密斯夫妇》中,两个人都是特工,彼此猜疑和设局,多可怕?
也像是《与敌共眠》中,妻子怎么也逃离不了控制欲旺盛的丈夫的魔掌。
婚姻中,两个人沟通不畅是外在的表现,内在的原因是长时间的信任坍塌。
当两个人始终处于恐惧和对抗的关系中,那么就会从婚姻中的亲密伴侣,成为可怕的敌人,两败俱伤直到离婚。
写在后面《中国式离婚》这部剧,把离婚冠以中国式,不知是不是因为电视剧中的离婚结果虽然一样。
但过程却有中国特色。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下,思想逐渐开化,一方面经济发展,一方面男女之间的关系不像过去那样保守。
当女性追求独立地位,但现实还是只能退回家庭。
当男人渴望进入时代洪流却少了传统的家庭责任感。
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冲击,现代价值观尚未成熟,女性地位也并没有真正平等,于是时代浪潮下的中国式离婚就出现了。
这部剧并没有像过去的剧情中,弘扬家庭和睦或者婆媳大战,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夫妻之间的信任坍塌上。
甚至有彼此陷害的毁三观剧情。
这样的剧情也许不会在很多家庭发生,但也有可能发生。
剧的最后,丈夫慨叹,自己从未真正出轨,但对妻子已经失去爱,只有责任。
妻子发现,从前羡慕的父母感情,也不过是母亲包容父亲的出轨后维系的和睦。
我们从这部剧可以学到的也许是,婚姻关系中的彼此信任,不会因为一件小事,甚至出轨这样的大事,导致信任坍塌。
就像罗马城不是一天坍塌,是一次次的不合,包括三观、经济话语权、日常沟通等等,不断摧毁又没有修建造成的。
婚姻关系,并不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开始幸福的生活就完成了。
而是当婚姻生活一地鸡毛,两个人依然可以一砖一瓦修建婚姻之路,而不是立即推翻,走上革命之路。
这又是另一部描写婚姻惨剧的大片了。
今日话题当你遇见婚姻中的问题时,是主动沟通还是逃避呢?
@怡儿话书影,运用书影课,赋能宅家故事学习力。
宋建更願意呆在錢少但有地位的國營大醫院。
但在林小楓的一再慫恿下,為了錢,還是去了外資醫院。
勢利的人啊!
蠻奇怪的,自由,民主在大陸沒什麽進展,但女性的地位在東亞來看,卻是相當地超前……說是怕影響學校里的孩子們,林小楓離職當起了家庭主婦。
我不太理解,當當已經上小學了,還會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來照顧嗎?
想當年,從小學一年級起我都是自己走路上學去的……沒了工作的林小楓成天無所事事,成天電話查崗宋建平,嚴重影響其工作,任誰都受不了吧!
宋建平呢,原來還比較實誠,但經歷了幾次事件后,林小楓總懷疑,總往壞的方面想,他也受不了了。
得,乾脆就扯謊吧。
雙方失去基本信任的惡劣結果……于是,宋建平開始一個謊接著一個謊的扯,儘管可能有些小錯,但畢竟沒有什麽大錯。
但這卻讓林小楓歇斯底裡。
終於兩人矛盾越鬧越大。
法律也夠好玩的,都到這地步,想離還有這么難?
林小楓就是不答應,就沒轍?
搞得宋建平竟然要去西藏呆幾年,以達到分居的目的……杯具啊杯具。
卻有其必然性的杯具。
剧中4个主角,2对婚姻关系,从开始爱情甜蜜,到结婚,到婚姻破裂,宋建平和林晓枫的婚姻其实是可以一直平淡的生活下去,从她不满意丈夫的躺平开始,她的婚姻其实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只是后面所有的子虚乌有放大他们之前婚姻里面的矛盾,林晓枫在丈夫躺平的时候,几乎用尽了恶毒的话来讽刺自己的丈夫,美其名曰是刺激和激将法,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在她眼里的刺激和激将法,何尝不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居中的林晓枫性格上的自私,自卑,控制欲让她在婚姻关系里面体现的歇斯底里,偏激,多疑,都是把她的丈夫越推越远。
宋建平的骨子里读书人的孤傲,让他在事业上也一直不温不火,他也心猿意马爱慕自己的邻居肖莉,但是他内心的道德约束,让一直克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出轨,他对琐碎事情的不屑一顾,让他经常在面对问题时,不解释问题,本来很简单能解释的问题却一直一拖再拖。
他的遮遮掩掩也让林晓枫放大了她本身的性格缺陷,终究导致一系列的疯狂举动,也让他们的婚姻一步一步走向破裂,而且宋建平让刘东北用QQ勾搭自己老婆的时候,这个举动成为了压到他们婚姻最后一根稻草,这一举动不仅打破林晓枫对未来生活的所有幻想,也吧林晓枫最后的一点自尊心击得粉碎,这招太多卑鄙,特别当林晓枫的面念那些她曾经写那些暧昧文字的时候,这种伤害对一个性格要强,控制欲强的人来说,犹如一把刀直刺心脏,我不知道如果林晓枫没有逼宋建平去合资医院,她们的婚姻是不是能一直平静安稳的过下去。
对于林晓枫来说,会不会有一句,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而对于宋建平,让逃避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二对娟子和刘东北,面对这一对,如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爱的太快,太过于甜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考察对面这个人适不适合作为结婚的对象,娟子离婚前的单纯,理想化,恋爱脑,让她在甜蜜的爱情自动忽略了刘东北心猿意马,不专一,在爱情她眼里只有一个小女生对爱情的所有幻想,刘东北其实一直用心不转,他多情滥情,他在结婚的时候,并非处于自愿,也是对娟子的妥协,这个人从头到尾都不是爱娟子,还是对娟子的占有欲,以至于离婚后,他依然一边勾搭着绝望的生鱼片,一边不放手娟子,婚姻对他来说真的只是一个形式,他从到到尾爱的只有自己,他甚至不信任任何人,不然他也不会用酒瓶子去削宋建平的脑袋,这一刻他一无所有,爱情,友情都没有了,也真的只剩他自己了。
与两对年轻的婚姻做对比的是,林晓枫父母的爱情,他们包容甜蜜温和持久,林爸对林母的体贴和百依百顺一方面是对林母的愧疚,一方面也是被林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剧终的时候林爸告诉林晓枫自己年轻的时候出轨了一个姑娘,而林母包容他的一切,林母包容得到林爸的感动和全心全意。
中国式离婚让我们不禁思考导致什么才是好的婚姻,那些生活里面的琐碎和柴米油盐让生活没有了浪漫和生机,那些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无限制放大了人性中的恶,让一段段婚姻和亲密关系陷入危机。
疫情结束后,民政局的离婚排起了长龙,预约离婚排到了三个月之后,说明中国人的婚姻危机不断的蔓延,原因各异,却也万变不离其宗。
现在结婚几乎没有门槛,但是随着年龄增大,一代一代人步入婚姻,但是我们却始终没有明白什么是爱,如何爱自己,如何爱别人,以至于我们迫于社会的压力,匆匆忙忙的进入婚姻,然后草草收场。
最后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相濡以沫,长相厮守……
看到《中国式离婚》第22集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林小枫在与宋建平彻底决裂后闹到宋建平的办公室,当着宋建平同事的面羞辱他,闹跳楼,那时候的小枫,面容惨淡,撕心裂肺,活脱脱的泼妇,记起十几集的时候,她与自己的弟弟小军说不与宋建平离婚只是因为不甘心,她不甘心丈夫是因为别的女人和她离婚,不甘心让看客们觉得离婚是她一个人的错,不甘心我林小枫都落魄至此你宋建平还可以安然无恙的在医院里当你的副院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不甘心。
也是真的爱过,才能如此的恨,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我们看来女人总是是受害者,把自己搞的憔悴狼狈,痛苦不堪,而男人却可以全身而退,潇洒快活。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男人天生冷血,女人天生脆弱吗,恐怕并非如此,林小枫的失败在与她把自己的全心全意都集中在丈夫的身上,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所以丈夫的一点点变化都容易让她敏感的爆发。
就像生态系统,单一的生态系统往往比复杂的容易崩溃。
而林小枫的丈夫宋建平,他有着光明的前程,轩昂的外表,家庭之余还有工作、朋友、暧昧的异性给他以调剂,站在他的角度,他定是满腹委屈,你林小枫让我发展事业,好,我发展,你林小枫说我有外遇,好,我也发展,为什么到头来全是我的不是,为什么我就是渣男,为什么我就不能痛痛快快的和你决断。
我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式离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21集中,孩子当当的自残行为是很令人震惊的,当孩子的姥姥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上一次我的头磕破了的时候,他们就不吵架了,所以我想这样做(用刀把手划开),他们就不吵架了。
”顿时,镜头中的大人们神色各异,痛苦、悔恨、羞愧、气氛,直到林母打了林小枫那一耳光,她满含泪水看着林小枫,她说“小枫,我白疼你了,你真不像我的孩子啊。
”又道破了一个掩藏了三十几年的秘密,林小枫其实是林父婚外情的产物,故事走向一个荒诞的结局,只是林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把林小枫这样一个赤裸裸的林父背叛自己的证据养到这么大而林小枫却一直为宋建平虚无的出轨证据而把自己、孩子、家庭折磨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呢。
想起前几集小军对宋建平说的那句“当当有你这样的父亲真是太幸福了”,真是啪啪的打脸啊。
没有细看这部电视剧,因为集数太多有些地方是快进看的。
看完以后感觉倒吸一口凉气,有一种透彻骨髓的寒冷。
宋建平其实是一个内心蠢蠢欲动的男人,他内心深处渴望妻子以外的女人。
比如他与对门邻居也是他的同事一个女医生肖莉的暧昧。
肖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妻子林小枫身上所没有的特质。
在他心里妻子林小枫就是一个敏感多疑甚至有些神经质的歇斯底里的女人。
妻子林小枫甚至不给他喘气的机会,为了查宋建平的不忠,甚至一个个拨打他丈夫女同事的号码,让他丈夫丧失了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尊严。
为了摆脱妻子无休止的纠缠,他甚至同意让他弟弟刘东北在网上勾引他自己的妻子。
当他看到聊天记录里一个对话:兵临城下(刘东北):你还爱他(宋建平) 桃花盛开(林小枫):我恨他(宋建平)宋建平恼羞成怒,对自己弟弟说,一定要他的妻子爱上兵临城下。
宋建平并以此为借口,搜集资料和妻子林小枫离婚。
最后桃花盛开(林小枫)爱上兵临城下要求见面。
当林小枫见到自己期盼的网友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宋建平时,羞愧万分,砸烂了自己的家。
并到宋建平的单位跳楼以发泄心中的愤恨。
林小枫是一个标准的望夫成龙的家庭妇女。
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心甘情愿的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但是由于丈夫的事业成功,使得林小枫产生了不安全感。
她敏感多疑甚至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她越是这样,她的丈夫宋建平越是厌恶甚至嫌弃她。
对她实行冷暴力。
林小枫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需要男人的爱,需要男人的关爱。
比如剧中的两次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一个叫高飞的男同学。
据说上学时高飞追过林小枫,还为林小枫写过一首爱情诗。
所以第一次同学聚会,林小枫的心里还是存在初恋的暧昧的。
即使嫁作人妇林小枫心里还是有一种期待的。
林小枫去做美容去买衣服,为了见那个曾经给她写爱情诗男人。
可是事实却让人啼笑皆非,让人看到如此现实势利的男人。
也许在女人的心里都会觉得那个曾经追过她的男人,一定在若干年后一如既往的爱她。
林小枫甚至自作多情的以为,高飞之所以搞这次同学聚会,也许是为了见她。
她是带着这种虚荣心去的。
林小枫心情激动的去见高飞。
见面初还幽幽问高飞还写诗吗?
哪知高飞装傻说,“我有写过诗吗。
”其实高飞此次搞同学聚会的目的,是为了接近另一个胖胖的女同学。
是上学时高飞极其看不起的胖胖的女同学。
可是这个相貌不佳胖胖的女同学却嫁了一个有本事的丈夫。
高飞的目的就是想托这个胖胖的女同学办个事。
用高飞的话说,这个胖胖的女同学上学时曾经写过情书给他,必要时他还要利用他的美人计。
所以在聚会场所。
其他同学都在桌子上吃饭。
高飞暧昧的搂着那个胖胖的女同学唱歌。
那个胖胖的女同学也已经是人到中年,但是你仍能看到她眼中的深情。
和被宠的兴奋。
林小枫很不高兴的和旁边一个长发女同学说,“这是干什么。
”那个长发女同学一边肆无忌惮的啃着螃蟹,一边说,“你难道看不出来,高飞想接近领导夫人(那个胖胖的女同学)呗。
"林小枫很不解:“那让我们来干吗?
”那个长发女同学说:“让我们来,目的就是让此次活动更像同学聚会呗,说白了我们就是背景 道具。
”林小枫说:“早知道不来了。
”那个长发女同学又拿了一个螃蟹说:“干嘛不来,我来改善伙食来的。
我下岗了,平时哪能吃这样的饭,不吃白不吃。
看这个螃蟹多肥,你也来一个。
”林小枫提包就走了。
发誓再也不参加这样的聚会了。
第二次聚会更是搞笑,虽然林枫坚持不去,但是拗不过高飞。
原来第二次的聚会是冲着林小枫的。
因为林小枫的丈夫不比以前了,是市长的救命恩人。
这次是想托林枫办事的。
第二次聚会林小枫被捧为了主角。
但是林小枫一点不受宠若惊,心里却有夫贵妻荣的骄傲。
从这两段可以看出,虽然是死心塌地的和丈夫过日子的林小枫,心里还是存在对爱的向往,和爱的期待。
被男人爱是一种她存在价值的体现吧。
我们再看林小枫的网名,“桃花盛开”。
虽然是网名,但是网名也是名。
人在赋予它名字的时候总是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欲愿的。
桃花盛开,这个名字可以看出一个女人躁动的心。
自古桃花与爱情有关。
林小枫希望自己爱情像桃花一样盛开。
她希望被关爱的,希望被爱。
对于一个没有事业,只有丈夫儿子的家庭主妇来说,被爱比什么都重要。
那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存在的价值。
所以林小枫不可遏止的爱上网友濒临城下。
并且因为爱情而容光泛发,对丈夫也温柔起来。
但是这只是一个卑鄙的想和她离婚的男人的骗局。
看到这个情结,你会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
用这种卑鄙的方式去试探一个备受冷落的妻子。
这让我想起了,薛仁贵试探为他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钗。
薛仁贵已经功成名就娶了公主。
这时候的薛仁贵去见自己的结发妻子王宝钗。
此时王宝钗已经认不出了薛仁贵。
薛仁贵竟然用一个陌生男人来试探王宝钗的忠贞。
那种扼杀女性的阴暗心理,让人不寒而颤。
我觉得剧情里最清醒的三个人之一,那个在同学聚会上吃螃蟹的的长发女同学。
她是以看戏的角度去看她周围发生的一切。
她只是看戏的人,管她谁是主角。
她只是乐得吃了。
她不像林小枫在备受冷落的情况下愤然离席。
也就是说林小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她希望自己是个主角。
但是她却没导好自己人生的这场戏。
输的很惨。
当然被人爱,不管是男人女人都需要爱。
人都是需要被关爱的。
只是林小枫在自己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
她本来是一个小学教师,想当年也是才华横溢的。
据说宋建平是在一次林小枫钢琴的演奏上爱上林小枫。
想当初她是那样的美好。
可是岁月会改变一个人。
林小枫变了变成了一个神经敏感甚至有些抓狂的一个俗气的妇人。
她不给宋建平一丝的喘息机会。
宋建平在她的高压下,离她越来越远。
一个人永远都不是另外一个人的依靠。
因为谁都活的都不容易。
林小枫把赌注压在自己丈夫的身上,放弃自我的发展。
真的很危险。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会变得。
有时自己都把握不了,怎么顾得上别人。
林小枫整天紧张的查他的丈夫。
考个正高却只差了一分。
所以这样放弃自我造成她的人生悲剧。
剧情最后林小枫幡然悔悟,说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大概意思是,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爱,所做的事情是让对方爱上自己。
剧情里第二清醒的人,就是和宋建平对面的女医生肖莉。
当然这个人也有她人性的缺点。
肖莉出差回来,在床上发现了一个女人的头发丝。
敏感聪明的肖莉马上明白自己的丈夫出轨了。
她和林小枫的不同的是她不是采取死战到底鱼死网破的战术。
她平静的与丈夫分手了。
丈夫把房子和车子留给了她和女儿。
这个女人不像林小枫那样歇斯底里的恨自己的丈夫。
她对自己女儿说,“你看看爸爸是疼妞妞的,把房子和车留给了妞妞。
虽然爸爸和我们分开了,但是爸爸永远爱妞妞”肖莉的婚离悄然无息,她甚至没和丈夫说一句重话。
闹又有啥意思呢。
肖莉在剧情里出现衣着光鲜,她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不像林小枫多数是一个大妈级的打扮。
以至于肖莉出现人们都夸她漂亮有气质。
在一次婚礼上,宋建平和肖莉跳舞并当众吻了肖莉。
在场人都以为肖莉是宋太太,都夸肖莉有气质很漂亮。
虽然肖莉有点尴尬,但是肖莉还是很愿意享受宋建平的这种暧昧的。
肖莉也是一个想要被关爱的女人。
肖莉不算是破坏宋的婚姻的女人。
这个女人没有这么坏。
她只是心存侥幸的享受一个男人的关爱。
在剧中看的出他对宋建平有好感。
后来宋建平婚姻危机是因为一个叫娟子的女人。
(宋建平的弟弟的前妻)不过单身的肖莉把自己生活打理的很好。
并评上了正高。
宋建平两口子倒是也很在乎正高的,他们两口子一个也没评上。
这两口都把心思用在两个人的战争上。
剧里第三个清醒的人,不是主角,宋建平弟弟刘东北的第二任老婆,叫绝望的鲜鱼片(网名)的女人。
让宋建平老婆网恋的阴招就是她给出的。
这个女人是刘东北酒吧认识的一个女人。
剧情对她叙述的不多。
连真名都没交代。
从她的网名看“绝望的鲜鱼片”,这个女人是有经历的。
而且每次刘东北和她相遇,她都是酩酊大醉。
而且她说话她有水平,好像很看透世事的。
刘东北不止一次的说这个女人聪明。
我看这个女人的聪明是建立被伤害基础上的对世事的醒悟罢了。
只是有经历的清醒。
此剧讲的是男人背叛。
,有的是心背叛(宋建平和林小枫),身的背叛(刘东北和娟子),身心的背叛(肖莉和她的丈夫)另外还有林小枫的母亲。
只有林母原谅了林父背叛,这让林父一辈子生活在内疚与惭愧当中。
两个老人就这样过了一辈子。
晚年他们确实很幸福。
虽然编剧是个女的,还是从男性的视角来写的。
因为剧中女人都是弃妇。
抛弃女人好像是男人的权利。
记得有一次,办公室,几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在讨论。
男人有钱了怎么办?
一个中年的女人说:“抓住他的钱。
”那个男人反驳说:“你能抓的住?
”另一个稍微年轻的女人说:“那就当他的会计,走哪跟哪。
”那个男人继续反驳:“你以为你能当的了,或者让你当?
”这个世界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仿佛女人生来就有可能有被抛弃的命运。
对于女性的字典里只有“被”字。
我觉得女人还是要长点志气,哪怕言语上的。
所以我说,这个好办,我们女人先有钱,直接把这样的男人踹了。
女人未必没这个能力,男人也未必也真有这个能力,但是自古到今男人心声是,升官发财死老婆。
所以我这样说了真的很过瘾。
宋心虚于自己的变心。
变心不管怎么掩饰,变心就是变心。
不管有没有第三者。
曾经被爱过怎么会不知道不被爱的区别?
我觉得林是癫狂于这一点。
曾经拥有过再失去,还不如一开始就没得到。
当宋让那网友勾引林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这个男人的虚伪。
他连离婚都不想把罪名背到自己身上。
承认自己变心了。
他就是如今流行的精致利己主义。
去合资医院与其说是被逼不如说是他自己内心对名利的追求。
比如出国名额,评选,那大款选大夫。
他都是想要得到的。
搞得自己好像风高亮节一样,不过是自己没手段没背景。
他想要吗?
想要的不得了。
面对诱惑他心动了,没行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想要维系他得来不易的医院地位。
林作为他妻子对他是十分了解的。
所以每次都抓七寸,去他医院闹。
身败名裂,一拍两散。
女主算是求仁得仁了。
1、男人是追求成功的,女人追求的是事业成功的男人。
可是事业成功的男人很大一部分是不太在意女人的。
2、没有一点儿感情就可以做那种事情——你是人,还是野兽?
3、男人只有在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之后,幽默才起作用。
否则,他的幽默能令女人笑得开心吗?
4、婚前男人话多,婚后女人话多。
5、成功人士不爱你,至少不肯用他的全部去爱你时,那他成功与你又有什么关系?看一个男人不爱一个女人,就看他肯不肯和她结婚,肯不肯把自己的一生同她拴在一起。
6、爱,是需要能力的!
爱的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
7、幸福时有人分享,幸福会成倍增长——痛苦其实也是一样。
因为在你痛苦的同时,还要惦记着对方也在痛苦。
8、夫妻之间也怪,没好没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标准,有一个标准就是合适,合适了哪,错的也成对的,要是不合适,对的全是错的。
9、夫妻间没有不闹矛盾的,好人和好人,不一定就能成为好夫妻。
林小枫总想着夫贵妻荣,然而当她付出一切获得夫贵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妻荣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悔教夫婿觅封侯吧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普通白领拼命省吃俭用,终于攒钱买了一个名牌包但她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在这个包上,自己反而蓬头垢脸的,让人怀疑她背的是假包这时候她又会反过来怨恨这个包长得像假包另一方面,这个包一旦成了名牌包,它也有了虚荣心糟糠之妻成全了这个名牌包后就不再配得上自己了它希望自己能背在更年轻有活力的女人身上,让自己这个真包更有价值。
(大多数男人在物质不富裕的时候找一个能陪自己熬的女人,等自己条件变好了以后再换一个更匹配自己的。
)这部剧讲了3个家庭的婚姻,道尽男女之间那点事儿。
肖莉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有脑有实力有颜有身材,尽管她作为女人已经几乎无可挑剔了,但当丈夫事业有成有了更好的选择后,依然出轨了。
离婚后她对宋建平是有企图心的,宋建平当然也知道,这个女人比自己的妻子拿得出手,但不是宜家宜室的人。
两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娟子先是爱上一个对自己好,满口甜言蜜语的出轨基因携带者东北。
离婚后爱上宋建平这种不会出轨的“好男人”,宋建平也知道这一点,并且享受这种几乎不花成本就能被年轻貌美的女人爱慕的感觉。
两人的关系止步于此,因为宋建平没必要为了女人丢了兄弟。
林小枫就像一个被传统观念洗脑的女性,妄想用贤良淑德和自我牺牲来从男人身上换取一切。
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的人。
她表面上对儿子很好,但其实从来没有看见过儿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也没有响应过儿子的感受。
比如她觉得晚上喝牛奶对孩子好,她的确很努力在做这件事情,并且用错误的方式——强迫孩子。
当孩子告诉她晚上吃了很饱实在喝不下时,她强迫孩子致使孩子呕吐。
当孩子告诉他不舒服不想喝牛奶时,她推孩子致使孩子受伤。
不喝牛奶不是什么大事,但不听她的话这是大事,甚至是比儿子真正的感受和健康更重要的大事。
她希望宋建平换工作赚更多的钱让大家过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
但她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认知基础上用了错误的方式——即她认为自己的意愿凌驾于宋建平的意愿之上。
且用了看不起男人的方式,这是致命的破坏性行为。
她生活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但因为超出她的能力范围而成为了问题。
例如:当难以平衡家务和工作时,她可以选择保留工作,同时用赚来的钱请保姆照顾孩子;她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辞了自己心爱的工作,最后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他人;宋建平带她出去应酬,被其他太太挑剔她没有读过大学又没有工作,她自己没法应付就怪罪她人...宋建平是很典型的中国男人,想要工具化女人但不想付出。
把一块干净的布用脏了破了就想扔了换新的。
一直掏空女人的心理资源,钱和能力都没有惠及妻子,连精神上对于妻子想要被理解被爱被认可的需求都不愿意满足。
总说自己的妻子情绪可怕,但却能对外面的发疯的女人温柔以待。
对着这种男人久了,妻子的心理资源一直得不到慰藉,就会变得情绪多变,被哄两下就春风满面稍不如意就风雨欲来。
一开始男人物质上无法满足妻子需求时,只能提供情绪价值。
久而久之妻子把自己情绪的遥控器都交到男人手上,男人又开始怨声载道,恨不得逃离。
归根结底,女人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资源自给自足。
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身上,别老想着为这个牺牲为那个牺牲。
人啊,从别人身上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人生是自己的。
不是孩子的,也不是丈夫的。
生而为人只有一件大事,成为你自己。
对于这部电视剧,我长期无语……但还是想说几句,其实,像我身边或周围,推而言之,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些人因为拥有与某个或某些人长期固定、稳定、法定的关系,比如友谊、血缘、婚姻、事业上下级之间等等此类关系,就开始缚束对方,认为有权力去改变对方。
长期如此,关系的另一方就开始审视这种关系了……一个人的个性,有一定的稳定性,想要改变,可以说是十分艰难的,除非,Ta深刻地认为自己某些性格有缺陷,或是有强烈的爱支持,发自内心想要改变自己,否则,你休想去改变一个人。
除了改变对方,很多人还想控制对方,这也是不可能的,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多么深的爱。
起码来说不可能长期控制的,在对方厌倦之前,改变这种想法吧。
因为每种关系的各方都是个体运行,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习惯或信仰追求,你没有办法控制这些,因为它们是无形无色的,Ta没有告诉过你,你可能永远都不清楚。
最可怕的,就是,有些人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科学地讲,Ta的思想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没有经过证实,先给人家判刑了,像《中国式离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妻子林小枫因为太爱自己的丈夫宋建平(我认为这种爱是不健康的,狭隘的),她的眼中只有她的丈夫,没有别人,没有自我。
而失去自我,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初能够吸引他选择她的,自然是因为她拥有某些特别的东西。
而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自己都不爱自己,怎样让别人去爱你呢?!
所以,一个人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无论和谁有多么亲密的关系,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哪怕这段距离有时候只有0.01mm),都不要随便地时刻地控制别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比如自己的追求、爱好、朋友、活动等,时刻保持自我,这是要保持一种关系中最起码的要求。
李安的《卧虎藏龙》中有一句话:当你紧握自己的手,什么都没有;当你张开自己的手,却发现拥有整个世界。
这个电视剧演得是没话说的,堪称经典,比小说好看得多,但是,令人深思的是围城的水,让人感觉深不可测。
爱,是一种能力,婚姻的经营也是一种能力,而且两者不可或缺,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去爱,那在经营婚姻的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抑或是可以了解的婚姻的底线。
而如果具备经营婚姻的能力,他在爱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顺,越走越畅,这一点,《金婚》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然而,围城的水为什么这么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毕竟,涉及到两个复杂的人的心灵历程,两者的碰撞,交融与默契,没有岁月的磨练,很难达到某种境界。
很多人说,先有婚姻,然后有爱情,这样的婚姻也许是最牢固的,这个是老式的婚姻,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而如今这社会,自由恋爱被严重滥用,而且自由恋爱的婚姻未必幸福。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相爱容易相处难。
相处难在那里,其实还是老问题,当相爱之后,如果双方都想着改变对方,那问题异常复杂,迟早有一点会走向坟墓。
这就是很多恋爱时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步入婚姻殿堂,最后走向离婚的根源所在。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味地纵容对方,过于宽容,那最终也会是两败俱伤,伤痕累累。
关键点呢,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经历过之后,往往恍然大悟,原来很简单嘛,相处的过程中,千万注意拿捏分寸。
唉,一声长叹,谈何容易!
记得王新忠还在英语课上力荐过该剧。
陈在那部剧中都是一副装ⅹ样,总觉得他是本色出演,在外一副道貌岸然,在内对同甘共苦的妻子冷暴力。蒋雯丽演的女主虽然有点神经质和敏感,但本就更年期敏感多思,面对付出全部青春精力却岌岌可危的家庭,冷漠的丈夫,不被理解的痛苦真的很崩溃。女二真的很茶,为什么不懂避嫌。
真是
搁现在这肯定得拍出50集来。节奏紧凑,演技在线。宋建平如果有陈道明这张脸,那在我心里,他就是绝世好男人了。这样的夫妻曾经也有那样美好的情感体验,细思极恐。
充斥着歇斯底里蛮不讲理,两个实力演员遭遇太糟糕的剧情,王编剧这次真没保持住水平,硬让男女主为吵而吵,可信度太低了~ 刘东北如一匹黑马亮了我的眼睛~
印象不深。
脑子都有问题吧
男主宁愿去医院开假证明说自己不行都不愿意跟自己妻子在一起,撒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庭广众之下默认其他女人是自己老婆,然而日子过成这样还不离婚,再优越感十足地说一句:“离婚了她找谁去?”让我觉得这个男人真是恶心至极,在b站看的时候还一堆弹幕说帅,帅nmb
为何早期电视剧中妻子的形象总是这么可怕、焦躁、不满足、控制欲强甚至歇斯底里。女性编剧却有男性视角,妻子尖刻可怕,现实生活中不爱妻子的男人却数不胜数。最后妻子发现妈妈一直在养育小三之女的自己,这是在说什么?女人就该忍耐丈夫的出轨吗?全剧一直双标,对女主的虚伪尖刻十分犀利,那男人呢 ?
过不下去了就离婚
女人又希望男人牛逼,又希望牛逼后的男人没有人盯上;多难两全啊
同上··
道明叔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舞厅里道明叔的疯狂舞动那段惊呆了
其实这个剧本挺狗血的,但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感情这种事说不明白,对与错的问题到最后都会变成相互折磨。这个电视剧要是放到现在看会被喷的很惨,女性基本都是依附男性的,哪怕老公出轨,女性为了所谓的爱和稳定的生活仍要假装看不见。林父林母虽然也能走到最后,平日里应该也有许多迁就吧,这能算幸福吗。
旁观者清,我们觉得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楚的误会,他们的纠结正在于此。顾此失彼。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人而不再是自己,那是最大的悲哀。
本子不错
早晚饭陪妈妈看的
零散几集,只记得蒋雯丽癫狂的撒泼和陈道明无奈的表情。暗暗下决心,以后决不能做家庭主妇。
婚姻,真的是需要悉心经营..
哎……这俩人儿,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