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我觉得现在已经可以说,《犯罪现场》是今年港片的上乘之作,略略输于《催眠·裁决》,因为催眠没有大的雷点,相比之下前后节奏也更加匀称,j紧凑。
but,《犯罪现场》还是说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要知道,在国产片里,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不是一个低要求,不完整的太多了,我都懒得吐槽。
联想《扫毒2》,正面男一什么都好,反面男一哪里都坏,其他人就只有功能没有内心。
而这个片里的汪新元就认认真真获得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人性”,而情节安排他严重失眠并且服用过度的镇定剂产生幻觉,让影片里很多过度的情绪变得合理了很多。
宣萱的出现给硬汉片一点小小的喘息空间,古萱互动,挑起观众的情怀,但是及时刹车,没有过分展开,真的非常好。
如果火花再大一点,剧情就狗血了。
女警和轮椅女严重撞脸,我全程认错了薛凯琪。
唉,这个高开低走的女明星啊,有点可惜。
反正我爱港片。
虽然这一部非常虎头蛇尾也是真的,舍不得说,留在最后低声哔哔。
以上。
看了豆瓣评分买的票,开头猜到结尾,剧情看得一愣一愣的。。。
浪费生命的观影体验。。。
必须凑够140字才能发布评论,没什么好说的,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太烂
《犯罪现场》,古天乐和萱萱还是没能在一起。
1、故事很简单,类似于贼喊捉贼的游戏。
只不过最后把副线扶正为主线,通过男主的GAMEOVER后角膜捐献给女主,调整了主题。
2、片中,古天乐、姜皓文、张继聪、谭耀文、安志杰几个老戏骨之间的戏份不少。
但作为一个相对的警匪片而言,枪战、飙车、打斗之类的偏少,激情不够啊,肾上腺都没法分泌更多。
3、至于女主萱萱,扮演的是近乎失明的房东,和古天乐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化学作用,最后受益于男主的眼角膜重见光明。
严格来说,没啥更多的演技展示空间,反而让我们感慨美女的颜值陨落让人唏嘘。
4、不得不说,张继聪作为男2号所表现的韧劲与张力,更值一看。
个人感觉,其很有张家辉的潜质,亦正亦邪,可塑角色的范围很广。
继《花椒之味》后,《犯罪现场》可以说是近期内地上映的又一部“纯正”港片。
其实,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大陆的电影行业互相渗透,香港纯粹的“本地制作”已经少之又少,许多“纯正”港片的“纯度”也大为降低。
相对于《花椒之味》的故事发生在两岸三地,《犯罪现场》算得上是更为“纯正”的港片,影片中几乎看不到内地演员,整个故事也与内地毫无关联,幕后主创也是本地班底为主。
正是因为与内地毫无关联,《犯罪现场》中的“黑暗中的罪与罚”才能够原汁原味地在内地的大银幕上呈现出来。
在影片中,“公义”最终得到伸张,但“私刑”的过程,却也是难以被内地的主流价值观所接纳的。
在某种意义上,《犯罪现场》算得上是一部“黑色电影”,因为它所呈现的“罪与罚”,主要是在“黑暗中”进行的。
“谁杀了徐慷(影片中的劫匪之一)?
”影片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疑案”。
这奠定了影片的悬疑推理气质。
甚至,在抛出这个“疑案”的时候,金培达(本片配乐)用音乐向希区柯克致敬了一把,更加确认了这种气质。
当金铺劫案“闪回”时,影片的“疑案”其实已经解开,此后的剧情走向,大多数观众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过早的“释疑”,削弱了影片的悬疑推理气质,不过,后面的剧情发展及细节处理,总的来说还算缜密,没有出现明显的漏洞。
在汪新元(古天乐 饰)这个人物身上,导演冯志强倾注了太多的“复杂性”,以致于他不得不人格“分裂”,一如他在影片中的“精神分裂”。
汪新元是悍匪,讲义气,也冷血,但他最终却以非常“温柔”的方式“献身”——种种迹象表明,林法梁(张继聪 饰)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最终倒下无异于自杀。
很难想象,与丁喜悦(宣萱 饰)短暂的相处,能够给汪新元带来如此彻底的改变,这几乎是影片的黑暗基调中童话般的一抹暖光。
与其他劫匪有着简单粗暴的“需求”不同,汪新元抢劫不为享乐,不为“照顾”家人,只想干完这票“好好睡一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我想,冯志强也许应该给汪新元拍一部“前传”,为广大观众答疑解惑。
当然,古天乐和宣萱这对TVB史上最佳CP之一(《寻秦记》2001),他们在十八年后再次相遇,擦出火花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既然说到TVB,不得不多说几句。
观影过程中,我还真觉得《犯罪现场》挺TVB的。
影片中的那些面孔,不少是TVB的熟面孔。
相对简单明快的叙事节奏(对观众的智商不够信任),也有点TVB的影子。
甚至,“我给你煮碗面吧”这个TVB梗,在影片中也不过变成了“我请你喝碗糖水吧”。
其实不奇怪,导演冯志强算得上出身TVB,曾是TVB经典剧《创世纪》的编剧之一。
冯志强是编剧出身,曾任星爷的《长江7号》(2008)、《西游降魔篇》(2013)、《美人鱼》(2016)等作品的编剧。
编而优则导,冯志强不是一个新导演,他在2012年就执导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悬赏》,此后,他又导演了《超级经纪人》(2013)、《大乐师.为爱配乐》(2017)等作品,但反响和口碑都很有限。
据说,《犯罪现场》是冯志强十年前就成型的本子,为了等一位明星的档期,耽误了几年。
这次是尔东升出马,挂帅监制,更拉来古天乐主演,才成就了这部影片。
《犯罪现场》不无瑕疵,但可以肯定,它是冯志强的心血之作,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导演作品。
冯志强是从电影产业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导演,他的浸会大学同学刘浩良也是。
刘浩良和冯志强几乎同期入行,熬了大约15年,才于2015年拍出了《冲锋车》。
和他们经历类似的还有袁锦麟,也是熬了十多年才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风暴》(2013)。
这三位导演的“成名作”都是警匪类型片,各有特色,而且表现都不错。
可是,今年上映的《素人特工》让袁锦麟几乎成为了行业的笑柄,我也没想到他的第二部会和第一部落差这么大。
刘浩良的第二部还没有出来,那么,冯志强的下一部呢?
他们有可能接班麦兆辉、庄文强这一拨,成为香港新生代类型片导演的中坚力量吗?
古仔绝对是劳模型的演员,主演的电影基本是刚下映一部,下一部马上来的节奏,但是他也真的不会选片。
最近他演的基本都是警匪片,《扫毒2》《使徒行者2》,他演的都是“坏人“,而这两个“坏人“角色也的确完全没有立起来,这不能怪他,而是片子本身的问题。
《扫毒2》,导演就想着搞个简单的正邪对立,刘德华的男一什么都好,古仔的反一就什么都坏,而其他人包括苗侨伟的警察都只是功能性角色,他们没有性格,只是负责为最后的地铁大动作场面和最后“宿命”般的男一反一同归于尽做着编剧给的任务,所有人物都看不到内心,故事也完全不合理。
《使徒2》就更不用说了,古仔那个角色完全就是为了张家辉的角色服务的,换成任何人来演都是一样的苍白无力。
好在这次,《犯罪现场》总算给了古仔一个拥有复杂“人性”的角色,他是一个悍匪,但同时也是一个有兄弟情、会对给予自己温情的女房东产生情愫的正常男人。
同时这部片子也营造出来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看起来正义凛然却想给罹难的同事报私仇的警长,有喜欢流浪动物不惜负债养它们的“懦弱”小警察,有因为被劫匪害得母亲猝死而想要报仇的莽汉,还有表面看起来温柔无害笃信宗教实则因为自己被害瘫痪而动起杀心的“弱女子”……世界由人组成,真实的人物才能组成真实的世界。
这部电影成功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由真实的走在善恶之间的人们构成的不是非好即坏的世界。
虽然影片手法类似侦探片,一层层抽丝剥茧,把真相展示出来,但情感其实才是贯穿影片的存在。
古仔的悍匪从最开始仿佛穷凶极恶的形象,随着情节展开慢慢丰富立体,特别是他和宣萱的女房东之间的互动,女房东一点点的关心让他慢慢拥有了人性温暖的一面。
“捐眼角膜“的情节虽然有点老套的,但当影片最后女房东用悍匪捐献的眼角膜看着美丽的维多利亚港这个镜头出现时,你在感觉美的同时,也一定能体会到那份真实的感动,这是因为古仔的角色在电影里“活“起来了,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编剧笔下的工具。
希望古仔以后好好选剧本,他有足够的演技,得个影帝是可以的。
我个不怎么看悬疑和玩剧本杀的都能速通以及一眼看出诸多漏洞,为什么要把人物设计的这么铸币。
按警察正常办案思路,哪有这么多事。。
(速通方法甚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一条)开场是一桩入室杀人案,知晓死者身份,现场有目击者看到凶手,有物证。
→死者为劫匪,推断凶手动机为寻财或寻仇,暂且认为最大受益者为嫌疑人→派一队人全力追查跑了的古天乐,另一队研究鹦鹉或其他物证。
→鹦鹉经全面检查发现肚子里有宝石,会对人照片有反应。
→那么对案件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嫌疑人)进行拍照取证。
→鹦鹉对一人有反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并进行24小时便衣跟踪(其他人可关注其他物证)→跟踪后发现这几个相关人员聚在一起,噢肯定有问题,再进行逐个排查,找到关键证据如炸药,蓝宝石戒指。
→组织收网,游戏结束。。
然后你发现了吗?
有古天乐什么事吗??
什么古天乐遇到爆炸毫发无伤,古天乐租房看到蚂蚁,古天乐捐器官,为什么要拍这么久的古天乐啊???
噢,什么?
你设计的警察都做不到以上那些啊。
那没事了。
难怪警察有卧底都没抓住抢珠宝的就更别说还有一队人都一点找不到就住在出租屋里的古天乐呢前面剧情推进不能靠警察办案,得靠大悍匪古天乐。
难怪男主警察设计成这样我真是看都不想看呢!
合理!!
那还得是我古天乐!
没古天乐不彳亍!!!
就你冯导作为这么多年的编剧,跟过这么多大佬。
可以说阅历无数,但哪怕就是作为普通人去上编剧课,让你编个最简单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然后让你怎么把他变得精彩都不会吗?
以为有个古天乐还是其他好演员就能把电影拉到什么高度吗?
这剧本你来大陆探店剧本杀,甚至真的,随便去个学校的推理同好会,整出的东西也比你这个漏洞少。
你以为前面给了几个镜头的伏笔,还只留了鹦鹉这个唯一的线索,观众就猜不出凶手了?
你以为做了点反转,加上个悍匪柔情你就能让观众买账了?
都省省吧,脚踏实地一点,单港片都有这么多好的样板,为什么还是没什么编剧学?
一帮人都是非得逞英雄做大导演。。
你想看维港夜景,于是注定横死的我在走之前签定了器官捐赠,我会送你一对眼睛。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但是临死前我仿佛在星空中看到了你,我很开心。
她眼睛不好,但装作自己看得见,守着套房子收租为生,和自己的房客-八十多的八妹,九十多的九哥,以及马上要过百岁生日的百有,不管外界生活变迁,一屋子的岁月静好,其乐融融。
他是匪,抢劫,杀人,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她的房客。
略老套的相遇,没有人知道随着故事的发展,李先生租房生活的这段生活,成了他生命浓墨底色中的难得的一抹亮色。
如同屋子里各处的灯,昏黄,却温暖。
是什么时候情绪暗生?
深夜的端来的一碗糖水?
一口气喝下去,应该从嘴里甜到了心里吧。
神经永远绷得如钢丝般的他,脸上表情岩石般冷硬的他,在喝下这碗糖水后,岩石也有了裂缝,松动了。
又或是英雄救美后,糖水,买药都是有偿服务的她,第二天早上主动帮李先生煮了一碗米粉,说到免费时,脸上不经意流露的那一丝羞怯?
李先生也难得温情,笑了:“我打那个人,只是因为他挡了我的路。
”哦,可是这一切还是远远不够。
现实的残酷就在于,他是匪,他会抢劫,会在自己感到危险时,毫不犹豫地伤害对方。
于是误会产生了。
上一秒温情过后,下一秒他因为误会差点杀了她。
现实中的腥风血雨衬得这短暂的温情就像一个不切实际的梦……百有的百岁生日party终于快到了,在大家的簇拥下,她不好意思地敲开他的房门,邀请他参加。
到时候大家要交换礼物。
“年轻人,不要小气。
来参加我们,一起交换礼物吧,你也活了大半辈子了,如果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九哥说如是。
百有笑嘻嘻地凑过来说悄悄话:“你要是不想买礼物,也可以带她去看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哦。
她以前最想去看这个了。
”……百有的生日party他最终没能参加。
仔细地给枪里装上足够的子弹,环顾四周,带走该带的东西,最后,拿出维港夜景的名信片,写上李先生,轻轻放在桌上。
这么快,就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吗?
那么,不要说再见,让李先生留在你朦胧的记忆中,好么?
在一部警匪片里,作为匪的我,最终结局早已注定。
可是,不要遗憾呵,party上要交换的礼物,其实我早已给你准备好了。
从此以后,你可以一直一直一直看到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看到这世上的一切,美好的,又或者不那么美好的……全剧终。
《犯罪现场》一个不是影评的影评。
犯罪现场 (2019)6.22019 / 中国香港 / 悬疑 惊悚 犯罪 / 冯志强 / 古天乐 宣萱
好看🐻🐻🐻🐻🐻🐻🐻🐻🐻🐻🐻🐻🐻🐻🐻🐻🐻🐻🐻🐻🐻🐻🐻🐻🐻🐻🐻🐻🐻🐻🐻🐻🐻🐻🐻🐻🐻🐻🐻🐻🐻🐻🐻🐻🐻🐻🐻🐻🐻🐻🐻🐻🐻🐻🐻🐻🐻🐻🐻🐻🐻🐻🐻🐻🐻🐻🐻🐻🐻🐻🐻🐻🐻🐻🐻🐻🐻🐻🐻🐻🐻🐻🐻🐻🐻🐻🐻🐻🐻🐻🐻🐻🐻🐻🐻🐻🐻🐻🐻🐻🐻🐻🐻🐻🐻🐻🐻🐻🐻🐻🐻🐻🐻🐻🐻🐻🐻🐻🐻🐻🐻🐻🐻🐻🐻🐻🐻🐻🐻🐻🐻🐻🐻🐻🐻🐻🐻🐻🐻🐻🐻🐻🐻🐻🐻🐻🐻🐻🐻🐻🐻🐻🐻🐻
国庆档电影如火如荼,《我和我和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并驾齐驱,为电影市场带来了久违的繁荣。
《犯罪现场》在熙攘人群中悄然出现,泛起一层波澜。
影片仍旧是经典的警匪悬疑香港片,浓烈的港片风格
扑面而来,这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
古天乐饰演亦正亦邪的犯罪头目汪新元,在一场抢劫珠宝事件后,珠宝丢失,同伙不断死亡,凶悍狂暴重情重义的汪新元走上查找凶手逃避警察缉拿的苦难之旅。
卧底惨死一心抓凶不计手段的叶SIR,出场便机智勇敢,与歹徒斗智斗勇找警报器的漂亮女店员,略带邪气的首饰店保安,不幸买首饰遭遇劫匪失去母亲的莽汉,负债养小动物又武力值极低的小警察,组成影片最大的悬疑转折。
影片的打斗、暴破、配乐都延续的港片一贯的风格,紧凑自然,视觉冲击力极强。
但最大的卖点应该还是抽丝拨茧过程的悬疑营造之后,对人性的探讨。
“当你在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一心追凶始终西装笔挺发型昂扬的叶SIR最终倒在了分赃的小屋,曾经一对壁人的珠宝店店员CP,在漂亮的女店员变残疾后露出凶残贪婪的面容......对应的是那个在影片中搞笑担当的“菜鸟”警员始终如一,对动物、对人不离不弃,面对大量钻石的诱惑仍然初心不改,探寻真相。
古天乐在凶悍暴力的形象后由于女房东的出现,渐渐注入人性的温情,人物变得立体丰富。
这样一个多层面的复杂人物给古天乐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整个故事高潮迭起,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所有演员演技均在线,唯一的缺陷是结局很烂,比如:捐眼角膜、终级枪战、警察永远在事情结束后出现、坏人全死光光.......,相比去年的《无双》剧情差了那么点灵气,只能算是中规中距的片子吧。
惊喜是有,但不够惊喜,对港片喜欢的人不妨一看。
情怀是有,但略有遗憾,警匪的故事总有足够的题材。
道理也有,显而易见,善恶尽在一念之间,一步错就跌落深渊。
在日渐凋零的香港影坛,历尽黄金年代锤炼的古天乐,凭借多年勤力,俨然成为一代巨星、中流砥柱。
《犯罪现场》是他二〇一九年上映的第六部电影。
这个普通的片名并不吸引人,观影前甚至一度以为这将是又一部拙劣之作。
但观后仍是有惊喜,窃以为,这不仅是古天乐本人的年度最佳,甚至是二〇一八年《无双》以来的香港商业片最佳。
导演冯志强并非为大众熟知,其实他是位写而优则导的资深编剧。
过往的几部导演作品,反响廖廖。
可若提起他曾参与编剧的电影,则大名鼎鼎得多,从经典港剧《创世纪》,到周星驰《少林足球》《长江7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一系列作品,都曾留下他的笔墨。
著名编剧自编自导,剧本自然是有野心的。
整个故事以古天乐饰演的反派为主角,这类视角若要取得观众共情,必须得有理有据,切忌人物脸谱化。
《犯罪现场》从一个悍匪的暴行开始,不断揭示背后的人际关系、精神状态、故事动机。
古天乐所饰的劫匪汪新元,是一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他本打算干完最后一票便金盆洗手,不料意外频发。
此后,因果循环如丝网交错,在善恶、黑白的漩涡中,每个人都脱不开身,进而有了各自不同际遇。
汪新元备受失眠和幻觉困扰,只想尽快解决摆脱;高级督察叶守正被仇恨和不甘驱使;受害者杨见珊嘴上原谅实则伪善……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相。
作恶者反被暗中算计,一步步陷入危险境地;而原本处于道德高地的受害者,面对命运的不公,擅自执法,设立私刑,渐渐走向了善的对立面。
始终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谁也逃不过。
影片的最终决斗,在墓地进行,很难说得清到底是正义与邪恶的对决,还是宿命的轮回。
墓地之上,灵魂游荡。
闭上双眼,未必安息。
古天乐与宣萱十八年后的再次合作,是本片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
虽然,宣萱饰演的丁喜悦并未显得有多不可或缺,却实实在在丰满了汪新元的形象和性格。
这一对经典的荧屏情侣,凭借几部港剧让人挂念,此次再携手,带来的惊喜不多,也总算是没有过失。
其实,古天乐因为作品太多、角色类似,表演上难免会被贴上“千篇一律”的标签。
但这部《犯罪现场》,他少有地出演反派,有好几场戏,都让我觉得不寒而栗,可以说完成得很出色。
再加上张继聪、谭耀文、姜皓文等一班资深演员的扎实功力,让人不得不感叹:哪怕如今香港电影再没落,台子只要搭起来,戏都是有模有样架势十足的。
除此之外,影片的剪辑和节奏我也非常喜欢。
一般编剧型导演的作品,无需指望有多华丽的视听语言。
但这部因为有罗永昌操刀,剪辑上颇显功力,整体节奏张驰有度,笑点多而不密集,观感非常舒适。
当然,其中也多亏了金培达创作的音乐作为配合。
当然,即使我挺喜欢这部《犯罪现场》,但也不得不直视它所拥有的缺陷。
最后半个小时的剧情明显泄气,张继聪饰演的林法梁警官凭借自己一张嘴展示全部真相,让之前一个小时的草蛇灰线功亏一篑,少了层层揭秘的快感。
其次,作为一部枪战动作片,动作设计也非常平庸,缺陷不少,特别是最后一场墓地对决,实在潦草得不得了。
再者,把不少破案线索寄托在一只鹦鹉身上,又显得超现实设计过多。
还有,对角色的人性挖掘过于浅尝辄止,本以为汪新元不断出现的幻象,会作为精神分析因素更深层次地进行性格探讨,但最后,什么都没有。
电影有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不该这样。
”真是一句对命运的深深嗟叹。
很多时候,人们感叹生活本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却常常忘了珍惜眼前。
脑海中留存的最残酷的犯罪现场,并不是世界的全部。
流沙握不住,千万别介意。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22_042。虽然说古天乐每年捐这么多钱给大陆盖学校,但这跟电影拍得好不好是两回事,这电影真的拍得不咋的。硬塞条恋爱线干什么,证明宣萱所在之处是古天乐这坏人心灵的净土?还不如拿这时间去说明他为什么会出现幻视。张继聪为什么这么消积办事也没讲,这电影是应该有第一部不成?反正随随便便地看完
“香港演艺界的霸屏之王”古天乐又双叒叕来了,今年《家和万事惊》、《反贪风暴4》、《追龙2》、《扫毒2》、《使徒行者2》后第六次出现在银幕上。
好无聊哦。。。人物摄制的故弄玄虚,和精神分裂一样,悬疑搞的看到开头就猜到了凶手,全片也没什么亮点,感觉真是浪费了一百多分钟...
吴肇轩和古天乐那两场戏,是香港新演员对古天乐的告白
明明为两个主角都设计了丰富的背景,但一个都没好好讲,白白浪费掉了。宣萱演得很好,但她那条线很多余。颜卓灵还是得在香港电影里才有机会出彩。很多角色都想叫人意犹未尽,但没了,就是没了。总之是一部不想出错的电影。
“相比与人打交道,我更喜欢动物。”蚂蚁与眼角膜,维港夜景和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本是真好,不过导演差点功夫,换成杜琪峰会很完美;角色也是真好,有亮点的古仔才不会视觉疲劳,可惜人物塑造还是差点意思,古仔其实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警察和匪徒共同查案的角度蛮新颖,汪新元这个角色也只有古天乐演才平衡邪和正,张继聪演符碌差佬很自然很好笑。
一个很值得包装的故事创意在最后被导演处理得稀烂,什么鹦鹉目击者,什么悍匪查案都只不过是一个老套的复仇悲剧的烟雾弹。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真正传递出来的悬念感少之又少,警察查案基本上也靠蒙和巧合,角色塑造和故事发展其实都非常奇怪,尤其是古天乐的角色,明明花了这么多时间扯闲篇构建与女房东的感情,却没有空间说说这个角色心魔如何而来,最后的结尾说教味浓到让人作呕。
流水的港片,铁打的古天乐。
5.5分。看得出来港片在极其努力的开拓创新,但总是一不小心掉进老一辈挖的天坑里,尽皆过火的年代远去以后,到底是让满脸皱纹的老熟脸们继续抗着争议踽踽前行,还是放胆去试,让新一代继往开来,这是个问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故事,同样是第三人称,这个主角毫无存在感
编剧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没有营销号吹的那么神,有些地方可以拍得更好,反转的地方可以交代更清楚一些。。。但也不至于太差劲,港片自动加一星吧 颜卓灵还是适合披散头发啊,可爱!顺便感叹一句现在港片演员都要从tvb里面出了啊。。。吴肇轩要跟古天乐拍照那里,是新一代演员对后黄金时代港片演员的真心话吗hhhhh
喜欢!喜欢人物的价值选择
不好看啊
把受害者与复仇者合并,分析人的两面性,刻意将嫌疑导向叶守正,又立即杀了他推翻嫌疑,结局走了东方快车的模式,不过这些人都有些见珠宝眼开,汪新元通过快瞎的女人懂得了人情冷暖,可惜作为凶杀的源头,他必须倒下,也算负疚之中如愿以偿的解脱。
从配角皆是熟面孔就能看出这个搵凶手的故事不简单,以张继聪和古天乐两条线索去推动剧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悬疑度,而且一警一匪两个角色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这种人物的复杂性是加分的,尤其古仔的失眠症引发的幻象本可以往心理路线去挖,但最后还是没能深入地讲,叙事节奏也控制得不好,显得有些乱。
情绪、氛围渲染都在很大问题,人物行事的动机、逻辑相应的就失去了说服力。我能认为这个剧本是已经被先行阉割了的么?
古天乐每年都会拍几部泛泛之作,但我总会一单不落的看完,理由也很简单 我想看看杨过。这一点上我真的很像郭襄,我什么都不想做 我只是想要看看他。「知不知道最恐怖的犯罪现场在哪里?是在你的脑海里。」香港知名编剧冯志强导演,剧情也尚算过关,可惜现在香港电影对我而言 只变成打发时间而看的小电影而已了。中规中矩的香港警匪片,虽然没有惊喜,但是却也还原了港片的本味。古天乐的硬、张继松的正、姜皓文的狂、以及宣萱的柔,香港电影虽然日渐式微,但是神奇的在于,即使事随便的一出手也是豪华整容。弥敦道街头的劫匪案,四个劫匪逃逸三个月之后却陆续死亡,凶手到底是为卧底报仇的督察?还是劫案的四位受害者?真凶的身份有那么点儿《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意思,真的是堪称复仇者联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