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我12年前看过一部分,那时还是大学,没有深入研究。
刚刚又看了一遍,果然是经典不惧于时间。
有些感想,学剧中铭文拓片,记录于此。
1、剧中的历史感很强,我说的是时髦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还有喜欢爬山,风头正好的王石。
2、当时摄像头没有满大街都是,所以大家要理解这个剧中的设定,否则这个电视剧开始25分钟就可以破案收工了。
3、老宋和老秦,老薛,老舅,还有穿山甲的表演很棒,杨秀的表演很用力过猛。
4、剧中声音最好听的是那个代替秦安平的队长,怀疑是找的播音员。
5、剧中的价值观过了13年,捷达,桑塔纳,吉普车换成了速腾,霸道,但发廊,酒吧,陪酒,二奶却还仍然敲打我们的心灵。
6、文物,真的假不了,做人,恶的好不了,聪明人总是过于自信,老宋真是太勉强自己了,有时候勉强的让人心疼。
7、杨秀用力过猛,如果不是演技的问题,那就是神作。
因为这样一个贫穷,聪明,要强,现实而胆大的漂亮女孩,即使父母都在,不走向盗墓片也可能进入刀剑片,枪战片,甚至是情色片。
8、谈谈文物,地下的都是国家的,对不对?
把中国比作一个几个人的普通家庭,有人把家里之前的东西破坏,贩卖其他人怎么办?
只能禁止,全部禁止。
9、剧中有意思的一点是盗墓的设立一个皮包公司,铅锌矿用来洗钱,然而现实比电视剧更吊诡,很多人用盗墓者挖出的文物来洗钱。
10、文物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很重要,但都没有现实价值(金钱)重要吧?
文物是旧物,死物,当代活人为了过去死物拼杀,出价,这本身,就是人类的悲哀,否则苏富比拍卖行这种烂货也不会生意兴隆,甚至被某些文物大佬津津乐道。
11、你说历史文化重要,可饿你三天三夜,一顿饱饭才重要,如果不够,再饿三天。
人总是想要的多,却不知道人从出生就走向坟墓,再喜欢的东西也带不走,把喜欢的东西埋在土里,和狗狗把心爱的骨头埋在土里有何分别?
有的皇室还在墓碑上写我这是薄藏,墓里没钱,你们不要来盗墓哦~无语了,我感觉您不写还好点。。
12、自古陵邑众多,汉朝诸多陵邑居民多者数十万,然而政治腐败,终究难逃城毁墓空,可见天道循环,不曾放过任何一个人。
13、英语中死是一个顺时动词,活是一个延续性动词,因为人们无法接受我们一直走向死亡这个现实。
所以我们宁愿说living,可把死亡定义成一个人的一生,那我们却时时刻刻都在死亡。
14、死亡就是生活,生就是死,死也是生。
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银河系的中心,我们的飞行器也许永远飞不到银河系的中间。。
太阳突然熄灭了8分钟,地球才会陷入黑暗,请问这8分钟里,太阳对于我们还活着吗?
我们还活着吗?
同样,银河系中间的黑洞突然消失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们感觉到时已经是不知几亿年过去了,那时候我们早已不在这个世界,生和死对于宇宙来说是不存在的。。
15、人无法逃脱的就是死亡,因为走向死亡就是人的生活啊。。
人类的生命和历史如此短暂,短暂到人类眼中宏伟的数千年的金字塔和秦皇陵就像宇宙中的一个夸克,存在了同时又消失了,什么也不会留下。
16、人生,甚至人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没有什么意义,就像火星曾经是绿洲一样,欧罗巴也许会成为下一个绿洲。
文物,古墓是人类整体自己对自己文明的眷恋,就像我们记不起在母体里的感觉,那种感觉驱使着我们去记忆,去追寻,宇宙不会记得人类,甚至地球都不会记得人类,但人类却总想记得自己,找寻失去的记忆。。。
盗墓类的片子总能勾起人们的无限好奇,这种好奇多半来自于现代考古技术无法很好诠释的中国古代历史的神秘感,这部剧,在尽情展现贪婪与正直,残忍与正义,世俗与亲情的同时,也在让我了解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行当,另外,我很喜欢里面的西部农村的民俗景观。
现在,此刻,举着手机的你,一定是一个网民,说起“互联网”,你会想起什么呢?
很久很久之前,我认为互联网是无所不包的,不管你想要找什么,一切都可以找到,说它是信息的海洋不为过,但海洋也会有海滩,你知道互联网的“海滩”在哪里吗?
前阵子TV版的《盗墓笔记》开播,炒的很热,在看了所谓“先导集”之后,我的整个世界观都崩溃了,不仅是特技太差,而是每一个镜头,演员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烂到屎里去了!
嗤之以鼻之余,猛然想起在多年之前,在一个小饭馆里吃饭,饭馆电视播放着一个盗墓题材的电视剧,于是就在网上搜了下,在一列搜索结果中我选中了《墓道》这部剧。
谁知竟被这部07年电视剧迷上了,大概用了一周时间看完25集,还觉得不过瘾,视频专辑介绍这是根据“李君纪实小说《关中盗墓贼》改编”,然后就在网上寻找这部小说,你猜怎么着!
两天下来,电视剧剧照都搜全了,国家图书馆在线书库都翻了,愣是没有找到“《关中盗墓贼》”这部小说的蛛丝马迹,这部小说貌似只存在于《墓道》的介绍里。
这就是互联网的边界吧,或许这部小说并没有出版,只是完稿之后改编成剧本,并拍摄出来,而小说已经藏于柜子中的某个角落,被人遗忘。
素颜有素颜的美,浓妆有浓妆的媚。
作为纪实作品,《墓道》非常接近于真实,这就是这部剧的吸引力之所在。
宋若虚是文化局的一名普通职员,不挣不抢不出头,是她女儿眼里的吝啬鬼,为了表现这一点,剧里有一情节非常让我印象深刻。
宋若虚下班去菜市场买韭菜,5毛钱一斤砍价到3毛,还自带便携称称重,买完还抓一把韭菜走。
这种生活细节是普通人每天都能体验的,也是现在大多数影视剧所不具备的。
这种平庸、吝啬近于极品的特质,接近于表演,而不是真实的自己,因为宋若虚还有另一重身份——当地最大盗墓团伙玄武公司的“支锅”,他需要一个反差极大的身份来掩盖。
这种不得不的“吝啬”表演,也让他感到深深厌恶,这种厌恶的一次偶然暴发让他遇到“生死劫”——杨秀。
从演员方面来讲,表演也非常给力,宋若虚是有家庭、有事业、有文化、有内涵的中年男人,作为普通人嬉皮笑脸,作为“支锅”不苟言笑,面对家人言辞温柔,满满都是爱,动起杀心,平静施令,决绝无疑,加上演员发福的脸颊颇有教父神韵。
剧中其他人的也非常给力,满嘴坏牙、心狠手辣的薛天贵,不修边幅、贼眉鼠眼的穿山甲,忠国爱民、六亲不认的文侦队队长秦安平(这里的忠于国家绝不是《盗墓笔记》里的“交给国家”,不是为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而是一种源于血液的责任)。
从剧情上讲,这部剧的安排非常老练,没有直接从宋若虚进入,而是从偶然在地里挖出文物的农民杨乖娃讲起,通过他藏匿文物、与盗墓贼穿山甲勾结,泼辣女儿杨秀苦苦阻挠,引出整个剧的主线,所有的背景剧情,都在正常时间线里表现出来,非常饱满。
文侦队和盗墓贼是猫与老鼠,每一集秦安平都能获得新的线索,一步步逼近宋若虚,每一集宋若虚都寻找新的猎物,这使得整部剧悬念叠起,让观众期待下一集的到来。
还有一点值得提一下,该剧对盗墓的手法也接近于写实表现,从采点到下墓,很是专业,还传出真盗墓贼威胁剧组停拍的消息。
剖开“盗墓”这个“噱头”,这部剧的情感张力也非常强。
宋若虚对妻子、女儿有爱和关心是从始至终的,或许这是对另一重身份隐瞒-负罪的补偿。
一次偶然的“见义勇为”,让杨秀深深的迷恋上,当然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位有钱、有地位、有情谊的“侠客”正是她的杀父仇人。
而宋若虚面对这样一个年轻、貌美、聪明、知晓自己真正身份又飞身扑火般的追求者,又怎能拒绝?
爱,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不满足,就是想要更多。
从杨秀期盼他的一次注目、一句问候,到一次接触、一次约会,再到一个名份、一个未来。
为了得到这越来越多的东西,杨秀甚至不惜去伤害她“爱”的这个男人。
让宋若虚一步步从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到千夫所指、过街老鼠,最后孤注一掷、一无所有!
让人叹息。
这样的一出好剧,必定有好优秀的小说,互联网上的资源不足,还有人肉搜索,如果哪位大侠知道哪能看到这部小说,一定要告诉我。
“本文来源于公众平台HOT-24H,转载请保留本条信息
曾几何时,我们都做过一夜暴富的梦。。
当所有“捷径”的走到镜头,褪下那层光鲜外衣,回头来看,方才真正理解了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贴合真实的一部盗墓好剧,秒杀老九门和鬼吹灯系列。
演员演技在线,情节跌宕起伏,情感融入的恰到好处。
从多个方面有所触动:1 具体盗墓过程,分工明确,俨然一个成熟的流水线。
有踩点的,有打洞的,有下墓道和望风的,有倒卖的。
2 挖掘的陪葬品,品种多样,具有考古、科研、历史佐证等多方面价值。
一般人臣的墓、嫔妃的墓、王侯的墓、帝王的墓,陪葬品的种类和墓室的规模各不相同。
3 产业链成熟,且有同道中人遵从的规矩。
剧中的玄武公司只是产业链中核心的一环,从发现到挖掘出好东西,同时顺利安全卖个好价钱还要产业链上下游说的算,比如对接海外顾客的郑东海,出售独家炸药的马建设。
4 警方的打击,虽然相对被动,但尽职尽责,思路清晰、手段多样、不辞劳苦。
一个文侦队,不过十几号人,要应对那么多藏在暗处的地老鼠,压力不可谓不大。
要在古玩市场安插眼线,要到处走访摸查,要站在盗墓者的角度推理找线索。
一个线索就要马不停蹄的奔赴洛阳,不放过任何线索。
5 情感线。
若虚和妻子女儿的关系,和文侦对长兄弟的关系,和秀的关系,和盗墓团队下属的关系,刻画的是那么细腻且真实。
这当中少不了演员的功劳。
秦安平和儿子的关系,让人看的既着急担心又能感受到一个单亲家庭父亲的父爱和痛苦。
可惜的一点,网上资源不是高清,多少影响观感。
这部戏最吸引我的除了古文物的主题,更在于场景。
对我来说,这部戏很忠实呈现了大陆小城的面貌。
我看结尾感谢词,场景应该是在陕西韩城拍摄的。
你知道那种小城味道吗?
风沙、苍老、黑色的羽绒服。
这一切使这这部片有种中国式西部电影的风格。
让我著迷不已。
《墓道》。
9分。
李君编剧、王明军导演,杨新鸣、曲国强、姚星彤主演作品。
16年前,这部电视剧横空出世,然生不逢时,声响寥寥。
然后才有了《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追根溯源,不少盗墓迷又找了回来,我也是其中之一。
这真是一部好剧啊,如果今天有导演愿意翻拍,完全可以让角色更丰富,让本子更饱满,让场景更震撼。
杨新鸣饰演的盗墓贼宋若虚是市文化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平时低调甚至窝囊,但只要回到酒店的办公室,他就是个真正的心狠手辣的角色,是盗墓界的二哥。
因为一个被农民挖出土的编钟,宋若虚的小弟们在几经周折后活埋了这个农民,而同时也把农民的女儿,姚星彤饰演的女大学生杨秀卷入案中。
杨秀可不是个普通的角色,很多观众质疑姚星彤的演技,说其他人不是同一水平线,这我个人是不认同的,我认为杨秀这个角色演活了。
从她女大学生的出场,到酒吧的三陪,再到偶遇七彩祥云的梦中情人宋若虚,再到加入盗墓组织,再到介入宋若虚的家庭,再到发现父亲被害真相,最后到报复宋若虚,杨秀这个角色是饱满的,是多层次的,是立体的,是矛盾的,是富有感情的。
翻拍吧,宋若虚这样的角色应该可以飞檐走壁,搬山寻龙。
看这部电视剧,我每看一集就加深了我要看原著的欲望,但每次都不得而终,但是从电视剧剧情来看能参透一二原著,小子妄言了。
编剧把整部戏的主线做成主流的警匪片,警察一方还是老一套,铁面无私而而又经验丰富的又臭又硬的警队顽石---侦查大队长(不管敌人如何诡计多端,这位正义的化身,正面的旗帜永远是不会倒的)、和一个能直达上线而又养眼的某局长千金(一般警匪片里的这个角色是很能吸引眼球的,可是这个局长千金暧昧的不够彻底,反而官僚作风很彻底,刚开局那几场戏每次都给秀当了陪衬),外加一个鲁莽率直的年轻警察和一个老官僚局长。
而盗墓贼这一方可就龙王爷点兵---横的竖的都有了,光看名字就很酷,青龙、玄武和白虎三个师兄弟“公司”,上面还有个很有故事的师傅,下面一帮小喽罗。
下面就先介绍一下本文的重头戏--玄武公司,公司老大--宋若虚,江湖上人称阴阳手,表面上是文化宫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公务员,品性老实懦弱,在家里的地位只能排老三,而在关中道上,那绝对是一叱咤风云的人物,手下三个弟兄个个不凡,先说最有形象的老三---“穿山甲”,贼眉鼠眼的一张脸,只要看一眼就能记一辈子,掏洞子、挖窑子地下业务呱呱叫;而老四,先听一下名字---辘轳,再看一下体型就知道是位地面工作者。
老二--一副成功人士的外表、圆滑的人际关系和市侩的算计,绝对的一把销赃好手。
一看这四兄弟那真是黄金搭档。
而不幸的是在这个黄金搭档里引进了一位充满悲情和浪漫而又好奇的一个女人。
前几天跟朋友去太子冢玩,讨论起了这部剧,还推荐了两个朋友观看。
只是我看完这剧的时间太长了,有很多人名字都忘了,只是还记得一些剧情。
这部剧最大的优点是纪实,它没有别的剧那样以惊悚猎奇为目的,而是把重点放在黑白两道,正邪对决上,情节紧张刺激,跌宕起伏。
印象最深的使反派,阴阳手的谨慎和毒辣让人叹为观止。
他重情又无情,他似乎格外重视底线,但他又确实没有底线。
在各种感情中犹豫不决又能下狠手把秦队的儿子拉入泥潭以求脱身。
秦队把一个正直又无奈的警察和父亲的身份也演的非常到位。
阴阳手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我对他还是有些同情,他真是一个很智慧很复杂的人物。
不太喜欢那个女警察,另外我觉得穿山甲也很有意思,人物形象和性格都非常立体,可是他的私心最终使他走向绝路。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就是,黑道的传承和各种规矩,阴阳手和他师傅的关系,他们师兄弟各自的公司和地界,还有玄武公司捞过界后他们的竞争和处理,不知道有几分改编有几分事实,但是很有趣。
看了剧几次想找那本书来看,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总之,剧情上的硬伤是有的,即使很多人觉得剧土,但是他依然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
有点类似绝命毒师的构思,朴实到接近真实的描述了盗墓题材, 成本不是很大,那个年代的标准剧本吧,一个简单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加入了盗墓题材的神秘色彩。
老宋的演绎中规中矩,与警察兄弟的对手戏很沉稳,不偏不倚,破绽少,人物刻画的还是不错的,自以为掌控全局,对杨秀的人物性格转变日子可以更为细腻,由一个行业毫不相关的农村女大学生,转变为一个心狠手辣的蛇蝎女子,过渡得可以更精彩,最后对父亲的缅怀由被奸人迫害理解为偏激的活该穷死,也是人性的丑恶的呼喊。
整个故事的编排的节奏还是有张有弛的,一环扣一环,不牵强,也紧凑,对古文化的深究也是点到为止,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有恶的一面,人性都有弱点,教授也有私心,警察也会放水,宣扬的主旨就不提了,在现实中我个人理解,公众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这是自私, 如果变为利益,这是丑恶,并为之驱使到不择手段得到不义之财,这是罪行。
最后部分对于杨秀的辩护,太苍白了~~~整个剧都没看出杨秀是为了这个犯罪团伙的灭亡而加入的~~~
刑侦片子,不是盗墓的。
老剧还挺好看的,应该算是国内第一部盗墓题材的剧了,剧集制作成本应该不高,但胜在故事情节,比现在的什么都市剧有意思多了,画面看起来也很有当年的味道,几乎无滤镜的出演,比现在新的电视剧强多了,就是还是有点bug,但是前面部分足够精彩。
还不错 要是钱多点 应该可以更好
剧情比较平实,不像《鬼吹灯》之类的比较光怪陆离。
还算不错, 上周一周末看完,看过鬼吹灯后狂迷盗墓系列,这部拍的墓里面的故事太少了,大多都是在外面的勾心斗角
太难看了。老登剧
吊打现在的盗墓影视作品,话说,07左右确实很流行盗墓小说
盗墓这类电视剧拍的少,虽然里面有很多低级的场景,但你不可否认它是一部盗墓片,就冲它是部盗墓片。分数高是必须的。
题材比较热,但是剧情本身太多不合理了。。。就感觉编剧很想讲一个好故事,但是不知道怎么推动剧情的发展,只能硬推过去,包含神兵天降,三言两语的讥讽,言听计从,因题材吸引,看下来不太满意,有诚意,实力不足
前期很不错,后期被正能量强奸
人生就是演员演戏.多面手.真真假假都在继续........
看了几部文侦剧了,这条线上总是挂着一大串大。这部剧视角集中,集中在了直接挖墓的人物,剧中那几段怎么发现墓葬、制造合理身份接近墓葬,对症下药的挖掘文物,叹为观止啊,还有惩罚吃土、吞金印等的细节,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主角,但从外形看,那你想象,看了电视,虽然剧中其他人物都演得好,但主角还是压他们一头。编剧啊,我一不小心把主角写得太牛逼了怎么办,怎么给电视剧收尾呢,让他自己犯蠢吧。
做老大不狠点不行,杨乖娃等等这些人其实都可以不死的,那俩和尚除外。下边的人就该严加管教,赏罚分明。离女人远点。闷声发大财,和气生财。
马槽里多出张驴嘴。对牛弹琴,牛还能多产奶。对你呢?
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多了几分质朴感、情节深入,远比现在的更有灵魂,看下来除了在手机、妆面、街面、衣发等方面感受时代,还真是被人物的展现、情节设置、辨识度所触动。颇有乡土味道古旧风格的北塬,原汁原味西北的味道。家里公司内外伪装做人几十年的大哥宋若虚和他没有意外的结局,展现了自作孽不可活,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女一杨秀命运多舛,荒唐离奇。或许现实世界像一场玩笑,段位再高的人也终究难逃命运。这电视剧挺适合休闲怀旧。
还算不错吧……作为一部盗墓题材电视剧,女主成长的快了点,一惊一乍的表演,无语了……
三天刷完,整体确实不错。看下来四星是没问题的。虽然有一些台词的倒装略有不习惯,后面几集也有一些刻意的爱恨情仇。不过整体还是在线的。
剧中人不要看说了什么,要看做了什么,很踏实的剧人文风貌好棒,配角也很厉害
太古早的片子了,看了古董局中局想起来里面的药来老爷子好像以前盗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