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公司小职员,“把彩票当理想,把借钱当事业,把吹牛当表达” 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要钱没钱,整天只幻想着靠彩票一夜暴富,所有女人眼中的穷屌丝,可为什么最后却又能收获女神姗姗的芳心呢,并让姗姗主动求爱倒追。
我想说其实这里面反应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道理,就是当你与一个人初识的时候不要都表现出你的优点,隐藏自己的缺点,而是尽可能的把缺点,最真实的自己去展现给别人,那么在日后的相处之中,你让别人发现你一点点优点的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会产生吸引,觉得其实你还不错啊,慢慢的习惯了你的缺点,眼里发现的就都是你的优点了,这样的感情才会久处不厌。
相反当你最初展现给别人的全部都是优点,可能会收获一时的好感,但总有一天你是藏不住的,人家习惯了你的优点,你暴露出来的缺点就会让人难以接受,最后眼里都是你的缺点和不足,难以长久。
就好比一个人长的很一般比较丑,但相处久了看习惯了,有时就会觉得也还不错啊,没有当初那么难以接受的丑,同样和一个光鲜亮丽的帅哥美女,开始是喜欢,在一起相处久了,也就觉得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吧。
所以说,马进,在姗姗眼里当初一个根本不喜欢不可能的人,却让她彻底的爱上了这个男人,因为她早已接受习惯了他所有的缺点,眼中只有后来发现的优点,不断的在吸引着她,感动着她,剧中诠释的爱,爱的合情合理,爱的刚刚好。
相信,现实中好的感情的样子,也应该是这样的。
太惊叹了!
黄渤把全部四个小时的未删减版电影用六集网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真是“一出好戏”呀!
看完仍旧意犹未尽,矛盾迭起,跌宕起伏,用极为荒诞的手法将人性、生存、社会演替表现的淋漓精致,让你时而喜,时而悲,时而揪心,时而落泪,黄渤这个导演处女作,应该能把他这些年情怀和思想讲个差不多,了结一个心愿了。
背景发生在疑似的一次陨石坠海世界末日之后,公司团建出游的一行人被冲到一个海岛上。
这部片子非常的夸张,以至于很多点细想便会发现漏洞,但这并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重点,荒诞胜于现实。
现实主义用几个矛盾来突出:1.原本的世界是否还存在。
从片头的各国各大媒体预测,到史教授一前一后煞有介事的分析,被困在岛上的人们永远不知道真相,但需要证据和理由来说服他们,这就是:一块一千多米海拔的地标、黄渤在海上找到的北极熊尸体,到后面从天而落的鱼雨,漂上岸的巨大鲸鱼。
这些奇异的现象都让人们越来越想象世界已经灭亡,加上身边人的说服,人群已经完全坚定自己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了。
以至于最后黄渤、小兴、王发现大船时,以疯乱真,以及小兴笑而突变深沉的表情,才得以成立。
对于世界存在与否的争议是本片的主线,相当于人的信仰。
若相信世界还存在,那握着彩票券的黄渤便可以用命来赌,拿到转让申明的小兴也可以赌上其他所有人的命;而不相信世界存在时,人们开始放弃在原世界里的阶层和身份,准备在新的岛上用平等的身份长久的生活,万人之上的公司老总也会被人暴打,看门的保安也开始飞扬跋扈,每个人都只是自己,没有社会背景。
真真假假,都是世界。
舒淇想在这个没法追求真假的世界里最终找到一点点真,也就是爱情。
“真假有那么重要吗”,王回来说看到了船,黄渤和小兴为了保持现状谎称其疯了,这时镜头倒了过来,这一幕非常精彩,原本倒过来的船此时正了,这个世界已经颠倒了是非。
2.资源的争夺。
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部落之间、国家之争,拥有资源的人便拥有领导权。
岛上只有水、食物、住所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的机械。
王作为野外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首先成为水和食物的占有者和挖掘者,带领人群找到野果、野草,教会他们抓鱼,顺理成章的成为绝对的领导者,但王代表着军事化的集权制,所有人必须绝对的服从他,说一不二,却也蛮横不讲理,也是野蛮原始社会的缩影。
于是出现第二个领导者,发现了大游艇,即拥有更为优越的住所、工具以及食物的张总,温文儒雅,似乎是人类文明社会的重现,有酒喝,有雪茄抽,有碗有床,和原本的生活更加接近了,但他制定了一个规则,让这个似乎”人类社会“的游艇,重新变成了“动物世界”,他也代表着资本阶级,拥有智商和制定规则的权利,这片由他决定的市场,并不能持续太久,毕竟资源有限,还要看天吃饭。
最后侥幸获得“局部地区降鱼”的黄渤,在毒荼之后获得最高资源权,三国鼎立的局势由此打破,鹬蚌开战,渔夫得利。
但是此时黄渤还占有一项更加重要的资源,那便是机械,准确来说是小兴的技能带来的工业革命。
食物能生存,游艇能苟活一段时间,而工业革命,这太像人类发展史了,给人希望呀!
3.希望与尊严。
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吃饱不饿死,而是有尊严的活着。
这部片子里的每个人似乎都经历了,抛弃尊严-重拾尊严-重获希望的过程。
要说阶级位置最高的便是张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岛上,人人都要靠双手吃饭,再摆官腔只会被揍。
黄渤也是个有脾气的人,说走就走,不服气张总用商业计谋骗了他,不愿为他卖命,一身清高拂袖而去,但没食物能怎么办,只有俯首称臣,却依旧被人痛扁,自己编造的谎言把自己框了进去,被当作疯子时,尊严又在哪儿。
张艺兴饿到极点也去偷鱼,被暴打一顿回来。
为了吃饱肚子这件事情,尊严真的没什么,王和张的阵营开战,每个人以前不都是毕恭毕敬,甚至手换着手称朋道友的么,为了食物,也只有撕破脸皮,这一幕非常精彩,哭闹声、嘶喊声,大家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只有疯了一般去发泄。
到黄渤背靠大灯出现时,仿若神仙,神说,应有光。
绝望到极致的人们,看着希望冉冉升起。
张艺兴说:“这个世界,你不弄死他,他就会弄死你”,性格转变的时候太突然了,有一个瞬间觉得人间不值得。
黄渤引用奥里森马登书中的话,“机遇就像是小偷,如果你没抓住它,你将失去更多的东西。
”“不断学习”成为一个群体的leader,必须知道下面人的要求,满足他们的需求之后,他们自然顺从你,唯你马首是瞻了。
作为乌合之众,真的可悲。
人就是这样,没有人伟大到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连检测一个人是否成长的标准都只是学会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尽可能地去消灭它,这很难,难到几乎做不到。
这是人性最大的悲哀。
但同样,这部戏也给我们展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种能量——爱!
一个不懂爱的人,就像不会呼吸的鱼,一旦出了水族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这,是我从这部戏中得到的感受。
没看过电影直接看的电视剧,每个人物的性格和角色都塑造的很立体呀,像看了一场大型酣畅淋漓的戏剧,初觉荒诞不羁,又觉讽刺和可怜。
人性的一点点膨胀(王)、智慧和自私的并存(张总)、小人物的不甘和矛盾(马进)以及从懵懂到扭曲(小兴),都是有逐步变化的蛛丝马迹可循的。
中间情节的象征意味也很明显,小王被简称王,北极熊的毛皮到了王的身下,身侧坐着献媚上位的女生,镜头转成俯视,石器时代就到了;史专家在山洞口讲关关雎鸠,文明彷佛在开化了;扑克牌代货币、小酒杯一举、张总一叫、打手出马,资本主义也来了;灯光一打,激情澎湃的演讲说共同奔向幸福才是真理,对马列的模仿也来了,又因为还仅限于模仿,夹杂着自私和对权力的渴望在,所以是冰激凌形的屎。
如果最后马进没醒过来,就那么沉寂在大海中了;珊珊也没留下来等他;小兴也没疯,甚至张总还因为他的修理才能提拔了他。
大家表面上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遗忘了那座岛和那100多天,依然沉默且默契的遵守着原来社会的法则,同事还是同事,老板还是老板,打工族还是乐观且穷。
镜头一转,众人在佳节、聚会、酒桌的一角,对窗、看着月亮,想起来还有马进这么一个被误会成“疯子”的人,永远消失在那座岛。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是什么都不一样了一些。
好了我要抽时间去看Lost了。
1、绿蜥蜴的问题黄渤在网上谈到了绿蜥蜴的暗喻,它指代观众或上帝视角。
我们知道冷血动物是在文学层面上是没有【感情】的主体,所以电影中的蜥蜴作为一个旁观者,指代观众也好,指代上帝也好,他并没有真正同情他眼中的世界,也无法对人类产生类似感情的同理心,他以一种不信任的视角对待人类世界。
延生到影像之外,部分观众也以【理智主义】对待电影中的逻辑关系,对主角马进【黄渤】的认知和他所生存的客观空间持怀疑论——譬方说这样一种质疑——马进是疯子,所有人都是他的幻象。
德勒兹说:【困在别人的梦中,你就完了】如今马进不就困在我们的梦中吗,他欲望着我们的欲望,接受我们着对于世界的荒谬和漠然,我们期待着他的生活是【一出好戏】—— 帷幕落下后,他该醒了——穷人是没有好运的。
从这样的指代上来说,一部分观众的确是蜥蜴,的确是冷血动物。
2、水陆两栖车电影里的水陆两栖车看上去就像是宫崎骏动画里走出来的产物,但在现实里,在青岛,这样的【交通工具】的确存在。
日本为了让在202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能吸引全世界更多的游客,2017年,日本富士急集团也在东京台场运行水陆两用巴士【东京的河马】【TOKYO NO KABA】但这样的两栖车并不具备长途跋涉的渡海能力,只能做短时的怀绕航行,终点即是起点,也就意味着没有【目的地】的概念。
也契合了电影中的群体,既没有统一性,也没有目的性——因为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重返大陆的目标。
角马进也在此期间,徘徊在【留下当王】和【离开做狗】的两栖状态下。
3、暖饮马进私恋美女姗姗【舒淇】,在给所有人买的冷水里,唯独给姗姗留了一瓶暖饮。
但老板张总【于和伟】看到马进手中的暖饮就毫无犹豫得夺取,全然没有想到,姗姗可能正在经历例假而只能喝暖饮。
当然我不能说资本家张总是在剥削员工,毕竟他也因为公司上市而为员工涨薪,但也没有他说得那样——我和员工相亲相爱。
毕竟从马进的经济状况来看,公司的福利并没有为员工带来生活上多大的改善,对于弱女子姗姗,张总也没有多少绅士上的礼让。
4、小王司机虽然王宝强的角色小王司机在这部戏的戏路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但总算不再是《泰囧》和《唐人街探案》里那样的【圣愚】形象。
尽管马进对小王司机的评价是脑子不够好使,但细细想想小王其实是聪明的,只是不够聪明而已。
比方说在遇难的第一天,他就神隐私自探了探荒岛的地貌,或许第一天的时候,小王就已经计划自己成王的预谋了。
他的野外生存技能和超出常人的身手体力,加上荒岛封闭的地缘性,这一切都是他成为【独裁者】的基础。
当然他绝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他并没有在他的建制下获得大量的私有资源。
在张总瓜分掉他大半势力的时候,他的身边依然不缺群众。
在没有马进的挑拨之前,也没有擅自动用暴力去对抗张总,在被诬陷为疯子之后,也没有抵抗诽谤,而是默默接受自己的角色。
小王有小王的智慧,但他的智慧有限,就是过于安于现状,安于封闭的建制。
不过在这岛上,谁不是安于封闭的现状呢?
真正意义上,谁又比小王智慧呢?
5、颠倒的世界在张总找到那艘颠倒的废船时,影像为我们展示了颠倒的空间——这似乎契合了电影中马进阶级的逆转。
但事实上,阶级并没有逆转,管理者在电影中依旧是管理者,资本家依旧是资本家。
他们仍然视【劳动】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形象为卑贱,就像古希腊的城邦,尽管拟建了民主制,但却视【劳动】为耻。
颠倒的世界不过是便于宰制阶级更方便得踩在【天花板】上而已,张总的资本建制的第一桶金不是横来的废船——而是是殖民意识——颠倒原有的意识生态——这是资本主义者天生的拿手好戏,而看似公平的资本建制不过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变奏。
6、扑克牌电影中张总的扑克牌制度就相当于是货币的发行,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中谈到的——金钱只是一个偶然物,它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反映商品价值的中介,被偶然挑选之物。
所以电影的人很自然就接受了金钱的诞生。
但接受金钱是为了生存吗?
我不能全然说是,小王的建制虽然封闭原始,但从没有偏离过生存的底线。
而是金钱的诞生,创造了【贫穷】的概念。
对于向自然求生的人来说,只有生存的概念,而没有贫穷的概念。
但张总的扑克牌制度,却完美演绎了【商品拜物教】的逻辑生成,催生了【贫富】的意识形态。
7、马进的路线马进依靠革命起义统一张总和小王的势力后,扑克牌制度【资本主义】并没有被废除,尤其这还是在【人人有鱼吃】的环境下。
其实无论是张总的扑克牌制度还是小王的丛林制度,其根本都无法摆脱地缘性的封闭,归根结底都是封闭的制度。
他放弃了建制上绝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他只保留了政治路线和目标——人人有鱼吃固然很重要,但人不能只吃鱼,离开荒岛更为重要。
虽然他对扑克牌制度嗤之以鼻,他仍保留这样的表象形式,而故意忽略其中的制化因素,因为这样的形式可以确保他在离开荒岛前,人们维持着一种看似文明的民主秩序,而被忽略的建制则可以隐藏掉不必要的阶级斗争。
马进所在意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分化和普世价值,而是方针和目标。
所以即使在旁人看起来,他所统一的群体看上去就像是穿着病号服的精神病,即使自己曾经也在两栖的意识形态中迷茫过,怀疑过,激进过,甚至伤害过。
但他自己心里最终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自己的目标和终点是什么?
——没有什么比离开荒岛和重返大陆更为重要。
能够看的出来,黄渤第一次自导自演,野心真的很大,想要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多到2个小时的电影依然讲不完,还要出一部4小时加长完整版《好戏一出》。
其实题材很有意思,如果拍的好的话一定会很有趣,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体制原因不敢拍,还是导演不想拍。
呈现出来的是什么?
黑色幽默?
荒诞喜剧?
但我觉得幽默、喜剧笑点不够,黑色、荒诞深度不够。
说是喜剧,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几个真的好笑的笑点,只有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狗粮。
重点就说这部电影想表现出来的人性方面的东西吧。
电影的几个转折点,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流落荒岛,小王因为野外生存技能自然聚集起一堆的追随者,本身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几个老板优势就不在了。
但是,当我们流落荒岛,还没生存问题还没有受到挑战的时候,仅凭教授的几句话和一点点的小尝试,就真的相信世界已经毁灭,完全没有回家的可能性了吗?
真的能够立刻抛开多年的人际网络,重建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吗?
第二:张总找到搁浅的船,队员站队。
和之前一样,即使不了解出去之后会怎么样,但是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下来,小王要是一个好的领导也就罢了,但是他不是,暴力、不公正、以权谋私,所有领导者的缺点他一个都不少,而队员们也应该渐渐开始掌握基础的求生技能,无需依赖小王了,在多年同事情谊和几天不愉快的感情之前,大家的选择是什么?
只有少数几个人站到了张总这边,这太让人惊讶了。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当小王发现了这个船有充足的物资的情况下, 居然没有发动武力抢夺,而放任他们发展新的经济体系,可以说当时他们自己也能存活,没有必要争夺。
但是当有鸡腿在眼前的时候,没有人还会满足眼前的糟糠的,而且在他们后期已经过的饥寒交迫的时候,也依旧没有去抢夺,直到资源污染,活不下去了,居然第一个想的是依照王总的经济体系公平交换,被拒绝了才开玩笑一样的一顿乱打。
第三:天降海鱼+小兴发电。
几句呐喊和发言,一个虚无的“冰淇淋”就让所有人重归于好就好像之前的所有都没有发生过,开始过起了快乐的岛上生活。
最扯的是,难道不知道在胁迫,欺瞒的情况下签订的所有合同都无效吗?
更不要说这种未经公证的字条了,是所无知才会相信这样的东西带回去能生效。
第四:发现游船,回家。
有游船,还在放烟花,说明外界的世界还好好的。
然后呢?
为什么外界还一切正常,却使用没有人来寻找这一群失踪的游客,这其中还是即将上市公司的老总哦!
按照后面,这个小岛能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情节来说,这个小岛应该并不是很远,那么这几个月,社会是怎么了?
警察是有多么的无能?
虽然说了这么多问题,但是实际看下来,最最让人难受的不是逻辑上面的问题,这些可以说本身电影就不是正剧,轻松点看就好了。
而真正让人难受的丑化的女性角色,脸谱化的配角,毫无成长的主角。
女性角色:长得好看的以色侍人、唱歌跳舞换取资源,长得不好看的干脆就是丑角,总之没有一个是有自己能力有想法的,其中最尴尬的大概就要数女主姗姗了。
为了要表现出她和其他女人的不同,只能端着架子,美丽、文艺,甚至在大家打群架的时候来了一段瑜伽。
感觉就像是一个重要的NPC,该出现的时候出来触发对话,推动一下剧情谈一下展示一下理想。
配角:大部分都是没有脑子的乌合之众,两个必要的领导者,一个调节气氛的“墙头草”,最出色的应该是黑化的小兴,如果他从第一次搏命出海到几次阵营的转换,每一次都展现一点心态的改变,直到最后积累成质变,一点点的铺垫其实可以塑造一个非常丰满的角色。
但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演技的问题,最终没有好好展现出来。
主角:马进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主角光环满满。
毫无准备的出海,居然能回到岛上;没有计划的独立,居然遇到天降大鱼;直男式的追求,居然能得到姗姗的青睐;为什么说他没有成长,出海是因为要兑换彩票,换阵营是跟着张总走,独立是因为张总不想走,好好计划是因为过了奖票的兑换期,决定不欺骗是因为女主的深情表白。
虽然这样的情节设置没问题,却缺少主角自己的内心转变,没有一个是主动成长,都是被外力推着。
节奏方面,与其大篇幅的去刻画无意义打架、油腻的鸡汤,不如多去描写一点角色的内心变化。
最后吐槽一点,为什么男生衣服还有破损,花瓶妹子们的服饰妆容不管在岛上过了多久都可以如此光鲜,姗姗洗澡洗头前后,并没有任何的差别,这也让后面用布做衣服的那段简直毫无意义。
电影整体只能说及格,实在担不起网上如此之多的赞誉。
之前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热映时,很多观众吐槽没看懂。
作为一个电影人的电影处女作,电影有拍摄手法生涩的地方,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黄渤自己对电影的一种表达和热爱。
都说电影是一种个人化的艺术,这种个人化就会导致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有一波非常喜欢你的人,要不就是有一波非常不喜欢你的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坚持自己所追求的,就变得很重要。
所长认为,许多人表示看不懂的原因是因为影片的信息量太大,黄渤想表达得太多,荒野生存的表象戏份已经说不完了,他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一些人性的变化,意识流的东西。
不得不说黄渤这是在给自己制造障碍。
相信不光是观众,还是黄渤,对这样的不尽兴的表达都会有一丝的遗憾。
现在这种遗憾可能会得到弥补,有的时候一部好的作品也要找对时机和形式。
剧版的《好戏一出》目前正在爱奇艺热播,原汁原味,原班人马,一集40分钟,可以随意切换你要的节奏。
不用电影票,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可以撸上一集,是不是有一种为所欲为的感觉。
影剧联动是种不错的形式,就好像是正餐过后没吃饱,来点宵夜报复社会才更完美。
剧和电影互相带动,电影制造热度,剧发挥余温,有互补性,又能针对不同的观众群,这种做法再聪明不过了。
剧版故事不变,但更加细节化,内容也更丰富完整,六集的体量也很过瘾,把电影的时长翻了倍。
剧中的马进寄希望于自己的买的彩票,这跟生活中的许多人都一样,没有能力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只能从偏财上想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你的生活水平、个人能力都分三六九等,但在荒岛上,这一切都将打破重来。
这对像马进这样的一个小人物来说是个契机。
剧版对马进这个人物的刻画更细致了,这也解决了之前所谓的看不懂的问题。
之前在电影中被黄渤剪掉的徐峥和孙红雷的戏份,这次在剧版中观众都看得到。
剧透一下,非常精彩哦,也难怪之前黄渤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为什么要剪掉孙红雷和徐峥的戏份,他说,剪掉他们的戏份是因为他们比自己演得好。
一句玩笑,暴露了高情商,也缓和了气氛。
当然,他们谁的演技都不用怀疑,不过,剧中他们戏份加入又狠狠得加持了剧版的笑点,这是真格的。
除此之外,剧版还做了一系列接地的宣传营销,比如在北京最著名的新源里菜市场摆摊卖鱼,名为“好戏鱼摊”,真正把剧中人物的经历拉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剧中的每个人都为生存而绞尽脑汁,其实不管是在荒岛还是在现实中,生存法则,丛林法则永远存在。
【好戏一出,一出好戏的完整网剧版】谁说电影一定比剧成功,我感觉这部是剧大过电影,完整版比电影版多出了136分钟,细节决定成败,更细致的描述黄渤是如何成功的,真演技和真笑点在这六集里演的淋漓尽致,王迅把势利眼小人演的真像,就像本色出演,完整版填补了你在看电影时的各种疑问,这就是一个老油条深知观众要什么想什么,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强求,也不要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双眼与内心,金钱这东西,或许在整个世界都用不着的时候,人们才会变得更加朴素吧,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一个梦,梦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梦,它是假的,因为,相信,所以相信,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不可相信了,有太多的东西都是假的。
哪怕就连爱,也是如此。
不过,这也不会阻止你去爱,去受伤,然后再接着爱,再受伤,哪怕是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也不要放弃那份希望。
因为,凡事皆没有绝对
文/木易不得不说黄渤长片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着实惊艳,一个封闭的小岛之山,却可以说将人类文明发展史巧妙展现出来,小王蛮力“大锅饭”,到张总初步“经济体制”,再到马进和小兴带领走入科技的时代,每一步伐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每一个章节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影片围绕小岛缓缓展开,却将人性最为本真的一抹淋漓展现,总以为黄渤电影会以喜剧为主,不曾想黄导竟如此“野心勃勃”。
《一出好戏》可谓口碑票房双丰收,成绩不菲,而如今剧版《好戏一出》已经开播,填补了电影中许多删减镜头的遗憾,同样不失为一部佳作。
电影版上映之后,网络呼声最高、也最为让人翘首以待的就属孙红雷被删减的戏份了,在剧版《好戏一出》中播放出来,格外惊喜,如同彩蛋一般的存在,镜头虽短,但给人满满欢声笑语,趣味十足,孙红雷自称“偶像系实力派演员”,果真不假。
此般细节化的镜头被一一放出,不仅为本片增添趣味性的欢乐,无疑又让角色以及剧情本身更显细腻、饱满,譬如马进还钱的镜头几句言语表达,流露出对于贫穷无奈与倾诉以及对于不满于当下生活的偏激状态,使得之后想要独吞下6000万彩票的本性显露,更具备说服力。
电影限于篇幅而作取舍,精益求精,剧版《好戏一出》一共6集,每一集都是独立章节的故事,在连追六集之后,毫无冗长之感,剧情节奏紧凑层次分明,不禁惹人拍手称快。
看过电影《一出好戏》之后,再去看《好戏一出》时,对于我而言,更多是关注了剧情细节化的展现。
如马进与小兴究竟是怎样的兄弟关系?
小兴又是通过几个阶段从“小绵羊”慢慢变成“小恶狼”的?
马小兴是马进三叔的干儿子,三叔很可能是位“嗜虐”的人,通过马进嘴中“每次见到你(小兴)都像是要见最后一面”足以看出,小兴从小到大的生活可以说全是噩梦,庆幸马进将小兴带出家门一起打拼生活,所以马进对于小兴来说是一位极具依赖的存在,也是他最为信服的人,由此可见小兴黑化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应是他的童年,第二则是他对马进太过信任后的落差,而之后几个阶段就显而易见了,几次被打、因为拥有科技能力的追捧等等,这些在《好戏一出》中都有细致入微的镜头,让人细细品味人性最为初衷的本真,思索人生、思索人间冷暖,别具一番滋味。
当然从故事进程角度出发也可以看出剧情工整与巧妙之处,譬如一开始张总出场说出“叫爸爸”的镜头,彰显出为人父对于女儿情感的吐露,到最后却变为被要挟的砝码;还有“一坨屎”的逆袭,最初“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到张艺兴说“就算是坨屎,只要冻上了,没人咬破,那就是冰淇淋”,首尾呼应,别具深意。
不论出身如何,能者居上,即使再卑微的小人物,在成功面前,机会都是均等的,辛劳付出不一定会有好的回报,但不去尝试,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到来。
总而言之,《一出好戏》、《好戏一出》影剧联动更为过瘾,看完电影再去刷一遍剧,一定会让你深陷“好戏”其中,细思极恐,再思其爽!
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验,力荐!
比电影版自然一些,但优点还是那些优点,缺点也还是那些缺点。片尾曲是完整版的《当每颗星星》,这个好
我说名字这么熟 原来就是电影版 一出好处 的加长。这片挺好的。马进中了六千万,在知道自己没办法回去,领不到这个奖时,才真正的考虑起眼前的情况。他们来到这个岛上,就没有想着尽快把整个岛的情况看一遍,就安心的摘果子抓鱼了。露西的身材可是真棒,凭这身材脸蛋可以拿到保证了。不过,之所以看这剧,还是因为在抖音看到的片段,有黄渤有孙红雷有徐峥,我想这片子肯定好看啊,结果孙和徐峥只是客串。马进挺不赖了,有小兴这个小兄弟一直跟着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剧里表现的算是淋漓尽致吧。普通打工人、到处借钱;意外中了彩票,狂喜;被困荒岛,彩票兑换不了,难受!接受世界没了,荒岛上混日子,撸蛇;开始换个活法,雄起;顺风顺水时,知道世界还在,迷茫失落害怕;看到小兴变坏,看到其他人又有了担当。到了现实世界中,给他的结果还是很
3.6星。看剧版才明白完全是《跑男》里分队的灵感
就是电影的一个延长版本,剧情过为杂乱,不推荐观看。
把屎冻上了当冰淇淋展示给大家
剧版虽然没有比电影有更多的惊喜但是一些删掉的戏份拼凑完整以后会感觉到每个人设更加完整尤其是小兴 他的黑化转变更加饱满
不错,电影变成网剧
就是把删减的加进去了,故事更饱满,有些地方说得通了,一些客串的人也出现了,比如说孙红雷。
给老张的演技点赞 有人调教果然呈现得比较好
导演剪辑版
净片长大概220分钟,感觉有价值的是增补了李勤勤的戏份,事实证明时间拉长了只会让剧本的结构性问题更突出,比如双方火拼模仿《2001》那段忒长了。
单当网络短剧看是没毛病的。
一点儿不能浪费
电影感不足。电影是视听艺术,如果一味用台词诠释、推动情节发展,这个作品就会像电视剧。镜头语言还可以更好
垃圾
看来渤导的对女性拜权拜金讽刺之意隐藏得很深啊
看过
很好的题材,黄渤的作为处女导演总体还是不错,但是有点畏手畏脚。情节足够做出两部好的电影,但是出于保守还是选择了一部。第一部,荒诞孤岛;第二部,一出好戏。
张艺兴演技太烂
可能是看过电影了,遇到电影的情节会快进,看完了解有遗憾剪掉的情节,故事更流畅了,人性更深刻一点,马进马小兴救了老潘,结果被张总的人打的时候,为表忠心砸了小王铁桶的老潘,被救的老潘一起打马进和马小兴。哈。心中莫名有些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