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编排与前两部比更优秀了,转场拍摄也更流畅!
编剧也把面临毕业各奔东西写得很好,跟第二部summer time的时候比明显大家都成长了很多。
这部好多喜欢的歌: I Want it All (姐弟的华丽歌舞cafeteria与stage的结合), Can I Have This Dance (两个版本相互对应,雨中dance太浪漫了), A Night to Remember (Prom与舞台的融合), Just Wanna be with you (大家的big show), The Boys are Back (小时候看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Scream (这个的拍摄太酷了,也很好的展现了Troy的心里路程,老师的坦白让我好惊喜) 最后片尾也是也yearbook的形式展现。
从Troy 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major 篮球戏剧双学位到最后大家各自选择的道路,好像摆脱了第一季时”stick to the stuff you know”的态度,也证实了那句“This could be the start of something new。
”我觉得这是这个系列除了展示我什么是青春以外对我最大的take away。
不知道为什么特别迷恋这部剧。
如果说对第一第二部的喜欢是来自于音乐剧的题材的话,第三部是关于毕业季,就是我们的现在。
很多人都说一部片子一般都是第一部好看,后面的会越来越没劲。
不过我依然很喜欢这部。
的确是,里面融入的歌舞成分越来越多了。
不过还好我本身就很喜欢这里面的音乐,所以看起来还是非常喜欢,不会觉得剧情乏味。
关于人物们。
Sharpay越来越好看了。
真的。
原来不是特别喜欢她,因为扮演了一个高傲的女人的角色。
但是其实她还是有可爱的一面。
从第二部开始渐渐喜欢她。
甜美的,骄纵的。
呵呵。
其实很有味道。
Kelsi一直都喜欢,那种精致的小感觉。
之前让人有种让人怜惜的感觉,这部里面就有了更多的味道。
也的确是,越来越好看了。
Ryan,这个可爱的男生。
Taylor其实也很有知性美。
Troy和Gabriella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大爱这部剧里的所有演员,每一个每一个都是笑脸。
另外就是这个情节。
关于高中的离别。
我们所拥有的现状,令人抓狂。
看着超有共鸣。
可惜看的是部喜剧,所以结局永远都是完美和振奋的。
面对高中毕业的离别,有多少个我们能够继续之前的故事,继续一步一步走下去?
记得Troy在毕业典礼上说的,"...But most of all, I choose the person who inspires my heart. Which is why I picked a school that's exactly 32.7...miles from you."看得心疼。
这种选择学校的过程。
可惜是电影,不是生活。
现实中的我们,那个不得乖乖地接受离别呢?
像Troy这样的男生也不多了吧。
大部分都是认为高中的相遇了,那就相爱了;分离了,那就Kiss good bye吧。
面对的太多太多的未来,我们谁也不知道。
他们的爱情幸福得让人嫉妒。
毕竟是校园喜剧。
那个故事不都是这样,有美丽的结局吗。
回来我们依然要面对我们的生活。
看到最后一个镜头,6个主角站在舞台中央。
每个人面带微笑,但是眼睛里闪着泪花。
镜头从他们的脸上一个一个停留,我居然也迸出眼泪来了。
在他们记忆中的,美好的高中。
毕业季,毕业季。
我的毕业季。
三年太快,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过去了。
所有美好的,都发生在这里。
所有的情谊。
我的高中生活,也有多少动人的桥段自己来品味呐。
眼泪怎么足够表达。
歌舞青春,It's the story about U and Me.
总而言之,这个系列所描述绘的东高中那是一个乌托邦,Disney擅长于创造只有美好的画面,情感,音乐和乐观向上的世界,就像高一刚刚入坑他们的影片一样,虽然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切实际,但一切又是如此的理所当然,毕竟在理想的国度里,事物都是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有毒的地方就在这儿,现实中尽管有诸多纷扰,但看到一群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同龄人在理想世界中的欢乐与幸福,总是给人以希望,希望在未来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追逐梦想真正的乐趣来源于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纵然知道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美好的向往就是不断前行的驱动力,就像第一次看到芙蓉镇和魔发奇缘那些动画片时,我知道想要自己创造那个世界的方法只有一种,于是入坑了CG,虽然现在在学术和作品方面的建树有如一张白纸,但就像歌中所唱,Start of something new,现在自己所经历的,就好比Troy和Gabriala在新年Party上合作的第一首音乐一样,想要收获美好与幸福,把握当下就是第一步,希望未来的人生如同歌剧一般,当一切落下帷幕之际,回首往事,尽是优美的旋律
—等你毕业,很多人会去追求同样的机会,积极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并没有错,事实上,如果你不做,就会落后 ——《歌舞青春3》第一次看《歌舞青春》这部电影时,里面洋溢的青春氛围以及动人的歌舞给第一次看歌舞类电影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时就立马把这部电影的名字记住,心想以后一定要再看一遍。
到后来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只是重温了前两部,对于第三部毕业季的主题一直没看。
现在处于大学即将毕业阶段的我,再次重温了这部电影,只是这次我决定把它的系列全部看完。
不知是不是自己好像比初中、高中时期的我经历了更多的事,看的时候每个情节都让我泪眼汪汪🤧 🤧 🤧 不管怎样,我依旧要说《歌舞青春》系列电影是我最最最喜欢的青春电影之一,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对歌舞类的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今晚跑完步路过文化广场,正赶上工学院在那放电影。
一小块草地上支起两个音箱,两棵大杨树间扯起一张屏幕,地上横七竖八的小马扎,就是这样简陋的小影院,站着看也行,腿一盘坐地上也成,所谓无拘无束的青春专场。
放的电影叫《歌舞青春3》,一部讲美国高中毕业班故事的歌舞片,我想这样一部片子,若一个人坐在暗室里看肯定觉得他太俗烂,若坐在豪华影院里肯定觉得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唯独在这小广场上,在白杨树下,在团团围坐的学生当中,才能感受到影片昭示的青春的张力,特别又是在这样的毕业季。
在学校的生活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其实挺无聊的,唯独每年的两个时候——社团招新,再就是老生毕业——这两个时候,学校里就洋溢着异常强烈的校园气息。
就像传统社会中人们愿意在出生和死亡的时候举行仪式甚至隆重的典礼。
在校园中,毕业前的日子凝缩了人们积聚四年的情感,甚至关乎一辈子怕以后没有机会表达的情感,都在此时释放出来。
我喜欢每年五月到六月这短暂的季节,再早了还太冷,过几天又太热了,唯独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广院我们有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半夏。
在这样的季节里,一批一批的学生毕业了,都像极了这个季节里的白杨树叶子,已经脱去春天的嫩绿,但还没到盛夏的墨绿而坚硬。
所以说这也是一生中最好的季节。
我们时常在这样的季节缅怀青春,常来校园里走走,去48#听隔壁教室放电影,我想我们心中常飘着歌,常敲起节奏,我们就永远不会老去。
漂亮健康的姑娘小伙子,欢快风趣的歌舞,明亮鲜艳的色彩,青春是这样美好而简单。
篮球,戏剧,科学竞赛,年轻人之间那种纯洁的情愫,真挚诚实的友谊,勇敢追求心中的梦想,不畏惧邪恶坚持斗争直到成功,难道这不是一个年轻人本应有的理想吗?
我想我们已经忘记了青春本该有的模样,甚至从未有过真正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在哪里呢?
在乏味的课本中,在永远做不完的作业里,在补习班的禁闭中,在教室沉闷的空气中,在父母功利式的爱中,在老师的谎言中,在家长的抱怨中,在虚拟世界的暴力发泄中,青春就这样消逝了。
每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个戴着眼镜的小豆芽菜,看到被丑陋的校服掩盖的没有美丽与色彩的女孩子们,我就感到很悲伤。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想要塑造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坐公车忽然听到背后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无比内行的谈论某处的一个楼盘,我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那说话的男孩子至多10岁。
一个中国的孩子很早就懂得了,人是要考虑将来的工作与房子问题的,就是说除了钱和吃之外,没有什么可以为之奋斗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自然除了这两样也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
有人说,当代青年如何叛逆如何狂热,其实我想,叛逆是假,务实是真,狂热是表,空虚是内。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没有点理想主义或者梦想是奇怪的,一个人在少年时代不单纯是难以让人理解的,因为青春的魅力就在于天真与理想,天真的眼睛可以看到世界的不完美,理想主义是人类进步的途径,一个有青春气质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富于进取与朝气的民族。
现在的人总喜欢标榜自己的非理想主义,如何自我,但我在里面看到的不是真正的独立与自由,个性的饱满,而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老成精明所体现的阴郁与嘲弄的混合,这里面蕴涵的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嫉妒,嘲弄一切的结果最后也只是否定人本身。
中国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被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这并不是法国大革命后勒内式的颓唐,也不是维特式的爱情烦恼,更不是美国青年对物化社会“麦田里的守望者”式的决绝,中国青年总是被所谓的权威和偶像所左右,陷于狂热,最后就有一种被欺骗后强烈的自甘堕落和报复一切的仇恨,这是一种被当作工具后没有支付足够的报酬的气愤。
而每个时代最激烈的愤怒都不是来自贫苦的底层人,而是没有得到好处的文人。
读书为做官,做官为发财,那些骇人听闻的头悬粱锥刺骨的苦读神话其目的,无非是这个。
所以为了明天的物质利益可以牺牲今天的,只有一次的,美好的青春。
不好好读书将来要饭,这就足以扼杀一个人的童年,青春,还有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所以,近代中国的启蒙者都赞美青春,因为他们都感受到了大国的老人个性,传统教育对青春的残害,一个中国人是用青春来兑换老年为数不多的时日的,不怕老,只怕死,而青春,青年是不畏惧死亡的,那些人试图用未来虚幻的物质利益来欺骗青年,用虚无主义来腐蚀理想,就是害怕青年中国,年轻的中国,他们害怕的,是年轻人的信仰。
我欣赏恰同学少年里中流击水,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青春就是理想,就是革命,就是信仰,就是行动。
对爱情向往,对友谊的选择,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欢乐的追求,对知识与理想的执着,这一切都应该是发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强迫或利益的交换。
美好的东西都是简单而自然的,青春就应该自由,奔放,热情,单纯。
所以唱歌吧,起舞吧,听从你灵魂的声音吧!
第三部开始华丽起来,也许是到了毕业年吧,准备来个完美三部曲结尾了,不过这么能赚钱的题材,迪士尼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有消息说第四部已经在制作中了。。。
歌舞有点太多,比第二部略好点,但还是没有第一部好,扎克·埃夫隆算是大红大紫了,迪士尼的造星计划确实厉害。。。
健康的剧情,童话的情节,单纯的思想,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充斥着颓废和迷惘。
简单的电影不代表着一无是处,若你需要的只是一杯甘甜的纯净水,这个系列片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第二部稍微有失水准,没有延续第一部的精华。
而第三部可称是完美了,剧情空洞的地方几乎没有,音乐的安置更加合理答调,人物个性更加丰满……只要你真正进入了本片,就能感同身受。
有些不起眼的平凡是需要的!
同时迪士尼能把这种电视电影带上大荧幕,顺便火了片中所有主角,可谓一举多得,全面开花,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曾经有个学吉他的朋友,他比我学吉他学的晚,但是很勤奋,基本上我每天在例行公事地出席各种社团活动的时候,他就在寝室里一个人练习吉他谱,而我啊,过足了刚弹吉他的瘾后,就没再碰。
练得多,他当然进步也快,后来和我的差距越来越大,一年后,再碰到他的时候,他可以不看谱,弹几首完整的流行歌曲。
有一天晚上,我照例参加学院的团组织生活会,表演唱歌的节目,后来晚会开始的时候,我才发现他要演奏吉他,唱的是什么歌曲我倒忘了。
晚会结束后,我们一起走到学校的足球场,在深沉的夜幕和琴弦下唱《情非得已》,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首先,我真的很享受那种走走停停有伴随音乐的感觉,那感觉就像脚踩在音符上一样,很自由,有种发自肺腑的快乐,一切情绪都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但另一方面,看着他弹这么好,再回想我过去的一年,各种人事琐碎,过的不如他潇洒自在。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们不算很熟,见了面打个招呼,偶尔聊聊几句,但双方都怎么常联络。
有一次,我依旧拖着半疲惫的身躯,从教学楼回到宿舍的时候,他早在寝室等着我了。
他来的意图很明显,是要找我组成一个乐队。
他说,他看重我的感情丰富和舞台经验(其实有时候也挺怯场)。
乐队的名字叫“超声波”。
后来,我们借着每次开团组织生活会的机会,登台表演,唱《老男孩》,唱达达乐队的《南方》,唱adele的《someone like you》。
再后来,大三下,我们都开始着手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了,他去实习,我在学校边实习边考研。
偶尔碰到一下,会商量一下时候去操场上唱唱歌。
后来,考研的生活结束了,复试也结束了,时间很快就到了毕业季。
这段时间,我在寻思怎么度过研究生三年生活的时候感到了无比的迷茫。
我虽然貌似有个不错的未来,但内心里,我是十分挣扎的。
我还没准备好和我的大学say goodbye,对未来的期待是有,但总觉得未来是以牺牲现在的所有为代价的,比如眼前熟悉的环境,固定的朋友圈,可爱犯二的同学,还有那些或萌或酷的女孩儿。
我在这些没有结论的想法中,感到了迷失,论文不想写,沉迷游戏。
而他呢,也不知道未来去往何方。
那天我们因为机缘巧合碰到了,他在他们院的大四告别晚会上唱了一首有关青春的歌,回宿舍的路上,我们聊自己的理想。
他说,他想做流浪歌手的想法依然未变,只不过现在懂得要脚踏实地一点,先找份工作,稳稳地干上3年,攒点钱,然后背着他的吉他去全国各地,他要开他的全国巡演。
我笑了一下,我问,你觉得现实吗?
然后他说,之前我去北京,在北京的地铁站的隧道里,做过几天的歌手,就是那种随便找个地儿,然后抱着吉他唱,有人看见觉得好,就给点钱的那种。
我说,那不是过的像要饭的。
比要饭的还不如,他说,因为,没有人知道你唱的是什么,没有人停下脚步,没有人给你一个掌声或是微笑,大家都太忙了,行色匆匆到无法关心他人的存在和梦想。
我想我理解他。
大学中的少男少女,给你山呼海啸的掌声和欢呼,仅仅是出于善意。
你只要上了台,你唱一首歌,演一个小品,跳一段舞,哪怕再不好,主持人和观众都会给你掌声,给你鼓励。
后来,我问他你以后要到哪儿去呢。
他说,说不准,可能考公务员或者选调生,他给的理由是,他不想待在农村,如果他像很多人一样,为了照顾父母,为了继承家业,为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那他一辈子都走不出农村了。
我说,是,你有你自己的追求,想过上好的生活,不想在农村挨穷守旧,这并没有不对,很多人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你比他们都要好。
你一定不要把吉他放下,我们可以先养活自己,再谈理想谈,先生存再生活。
临分散的时候,我们约好在论文答辩后,去操场上唱歌,唱我们以前唱过的所有歌。
不为什么,只为这些日子与青春有关。
在经历了第二季的惨淡之后,歌舞青春系列帅气回归,看着都已长成大人的演员,帅气美丽不减,影片作为最后一部,加入了很多像前辈致敬的元素,杀死比尔等经典电影的影子依稀可见,歌曲部分也有了很大改进,包括舞蹈,不再单一的追求和声或者男女对唱。
值得一看。
只有第一部最好看。。后两部已经没有完全没有新鲜感了。。
这都演了些啥啊……无聊死了。男女主真是土的辣眼睛
a long goodbye
还是很甜啊!特地来看Ryan和Kelsi这对的,为什么不多描写一点啊啊啊啊啊啊!俩人都好可爱啊啊啊啊啊!!!
秉承前集
视觉疲劳~
故事弱了
只是为了看完三部曲
看得我鸡皮疙瘩层出不穷。
连着三部看下来,我突然有一个疑问:是因为男女主角长得丑演得烂才让他们出演来惩罚观众的么?
覺得是3部裡面最好看的一部
3.6分没有冤枉
正在看
090428@dorm,MV大集合,您动一点儿脑筋行不行啊!
其中最烂的一部
天啊!这还是电影么?这么穆乱···
完全不能和一二相较 插曲都像是刻意编写的 失望
完整三部曲水平都蛮平均。。呵呵。。结局很赞呀。。
终于出了影院版,可惜大陆不能上映啊
还是最初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