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二休师父”(ID:erxiu2018)。
标题有修改。
文/二休师父01电影《一百零八》,今天全国首映。
其实我对这部电影一直有期待,今天看了之后,果然没有失望。
这是一部僧俗二众共赴国难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千年古刹什邡罗汉寺铁肩担当,慷慨布施,摒弃佛门忌讳和世俗偏见,主动安置数千灾民和接收百余名孕妇在寺内产下108个“罗汉娃”的故事。
电影虽然对最重要的一个人——罗汉寺住持——着墨不多(可能是剧组考虑到“过审”的问题),但只要一出镜,台词就一定很有力度。
简短的台词中,透露着一位出家人的慈悲,智慧,坦然,达观,圆融。
尤其是影片结尾,吴京现身讲述,素全法师真人出境,更是对影片思想的升华,和对佛教文化的弘扬。
我个人感觉,这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展现汉传佛教僧人,在国难中,所诠释出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爱众生,家国情怀”的一部少见的正能量电影。
这个时代,网上对佛教并不十分友好,隔三差五总有一些负面新闻,不管是真的假的,道听途说的,牵强附会的,东拼西凑的,捕风捉影的,恶意抹黑的……等等等等,这些信息,总是能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
但佛教的正能量,却鲜有报道。
印象最深的能够让全民一边倒点赞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2011年太原火车站的“超度僧”事件,另一件就是2008年罗汉寺接收孕妇在寺内生下108个“罗汉娃”的故事。
前者是一个瞬时事件,全网的感动已经定格在那里;而后者是一个长篇,如今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并选择在今天全国首映。
今天,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农历四月初四,是佛教的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
五代时期的永明延寿大师曾在《宗镜录》里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
(般若,即智慧)。
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
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
(泥梨,即地狱)。
当初,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在做出那个让全国人民动容的选择的时候,就曾说过一句很有“智慧”的话: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勇气,第三不要怕别人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乘精神和智慧指引,才有了后来的108个“罗汉娃”和今天的电影《一百零八》的佳话。
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故事,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去看看,去主动在朋友圈里转发宣传,支持罗汉寺,支持素全法师,支持电影,支持吴京,支持每一个护持三宝、弘扬佛教正能量的人。
0213年前,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超强地震。
这场地震,也波及到了四川的什邡市。
震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成了危楼,正在里面待产的准妈妈们,不得不被迫转移。
可是,在不断的余震中,处处都是危险之地,无处可去。
情急之下,保健院的院长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不得已硬着头皮向附近较为安全的罗汉寺求助,希望能让孕妇们在寺院里生产。
情况十分危急。
罗汉寺住持素全法师,顶住寺院比较保守的法师和居士们的压力,当即答应下来,并且召集寺院两序大众,提出了三个“无条件”的规定:打开寺门,无条件接收所有待产的孕妇和灾民。
打开库房,无条件为孕妇和灾民提供生活所需物品。
开放斋堂,无条件为所有孕妇和灾民提供饮食和住宿。
除此之外,为了产妇的营养和母乳的供应,还允许孕妇的家属们在寺院里杀鸡煮肉。
于是,一场生命的奇迹上演了。
寺院变成了产院,禅床变成了产床,佛门的忌讳,也变成了生命的机会,吃斋念佛的出家人,变成了照顾孕妇和灾民的护工……在那个震后的大雨之夜,素全法师带领全寺僧众,把吃的、住的、用的以及能遮风挡雨的场所,全部布施了出来,他们自己却打着伞,在滂沱的大雨里蹲了一夜……
就这样,罗汉寺,成了守护生命的孤岛,风雨之中的慈航,灾难众生的依怙。
有人不解,让孕妇在禅床上生产,把血光、荤腥引入佛门净地,甚至直熏得寺里常年素食的师父们闻到肉腥纷纷呕吐,于是他们都嘀咕着埋怨素全法师亵渎了菩萨,犯了大忌,罪过甚大。
可素全法师并不放在心上,毕竟救人要紧,他回应说:见死不救,才是出家人最大的忌讳,跟生命相比,其他的忌讳就都不是忌讳了。
高,实在是高。
僧之大者,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大乘继绝学,为众生续慧命。
《弥勒菩萨所问经》说:现大慈悲者,以见生死种种诸苦逼恼众生,无舍、无洲、无有救者,为彼众生灭诸苦恼,行舍大舍极难舍等,以方便力入大苦中,故现慈悲。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说:……为其女人起大悲心,作是念言:我于今时发勇悍心!
设犯禁戒,宁当忍受地狱苦报,不应远离令彼失命。
这才是大乘佛子该有的精神和持守,素全法师和罗汉寺全体僧众,就是这样的大乘佛子,他们所行的,正是勇悍坚毅、舍我其谁、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大乘菩萨之道。
《大宝积经》中,也有一段经文,仿佛就是在称赞那时的罗汉寺众僧,经文说:我救,故名慈;我作,故名悲。
菩萨成就如是大慈,能为众生作救、作归、作舍、作洲,能作究竟。
是故菩萨,应如是修行大慈,不贪著众生,亦不生瞋恨,是名菩萨众生空慈无有瞋恚。
这群出家菩萨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忌讳,不瞋不恨,不怨不怪,以人我两空的菩萨情怀,去周全了佛家的大慈悲。
其心其行,可亲可敬,可赞可叹。
看看吧 在坍塌的屋宇边在地震的废墟旁在巨大的悲痛中一道佛光穿越千古照破绝望当千年古刹罗汉寺里传来一声声婴儿的啼哭那不只是生命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重重的灾难中像一团又一团转燃的火焰守望相助 坚韧不拔血脉相续 生生不息03在那三个月最艰难的时光里,罗汉寺里共诞生了“罗汉娃”108个。
108,在佛门,实在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寺院住持胸前挂的佛珠,往往是108颗。
《佛说木槵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说:珠数不定亦有三品,上品一百八,中品五十四,下品二十七。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罗汉寺中原本就有108尊罗汉塑像,其中最耀眼的一尊是大肚弥勒,他的身上爬满了娃娃……
这是巧合?
是暗示?
还是在昭示着多劫以来的因缘?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能看到的是,在此后的每年里,108个罗汉娃,经常到他们出生的地方,去集体过生日,去得受三宝的加持,去感恩那座给予他们生命的宝刹和那些不顾一切提供救助的师父们。
三周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从他们的衣服上,每人剪下一块布,为住持素全法师缝制了一件凝结了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感恩的百衲衣。
今年,他们已经是13岁的少年。
他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学会了爱。
演员吴京,也曾经在那个灾难的年月,化身志愿者,极其低调的同罗汉寺僧众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守护着这108个“罗汉娃”。
作为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吴京说:有你,就有希望。
有爱,就有奇迹。
是的,那一颗颗希望的小苗正在茁壮成长,佛门大爱的奇迹,将会永远延续。
《一百零八》,是一部弘扬大乘的好电影,更是一部很好的教育片,而作为主场地的罗汉寺和真正的主角素全法师,他们的真实故事才更感人。
我想,这部电影的票房即使冲到108亿,都不为过。
全国各大小寺院、各佛学院,以及在家居士团体,都应该组织起来,去集体观看这部电影,然后再写写心得、收获、观后感,去立立志、发发愿,反思一下如何以“智慧为导”去修行“五度”,观照一下如何去践行“悲智行愿”的菩萨精神。
有条件的,可以再以此为契机,开个研讨会,讨论一下大乘佛教家国天下的情怀与社会担当,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再深入探讨一下如何使大乘佛教更好的利益社会,造福众生。
果能如此,则功德甚巨。
真的,这部电影,作为佛子,值得一看,更值得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佛教精神内涵——我已经第一时间观影支持,你呢?
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2008年5月12日8.0级的汶川大地震,印象中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初中,新闻特别大,老师都在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时候的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一切都是身边同学和老师口述传达,偶尔会拿两块钱去黑吧,页面也会有大地震消息,我也会点进去看一下,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恐怖,所以很多东西我不会做评价,不会去随便写自己没有经历的感受,一百零八这部电影很多人嫌弃女主角,其实不然,我觉得女主角这个角色或许就是一个摄像头,用她的眼睛看周边的痛苦和灾难发生,女主感情戏或许就是大地震中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的那么一份情感,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在吵完架之后,当你面临死亡,面临灾难的时候,你会想到你的亲情或者爱情的那一份牵绊吧,弹幕很多人嫌弃女主,我觉得还好,不管是谁,就算不是女主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情存在,罗汉寺一开始和尚不让进,最后主持让他们进去,其实这个不让进的和尚不坏,最后他也救了一个孕妇,108是生命,108个生命诞生,108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
这是以真实事件改编,没什么好吐槽的,电影不比真实,真实地震,我估计我都站不稳了,因为我会晕旋,我记得地震时余震影响到福建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头晕了眼前突然黑了,我以为干嘛了,我周围好多人说,刚余震了,问我有没有感觉到什么,我说,身体揺了一下,眼前突然黑了,我不知道和地震有没有关系,但确实是这样,影视剧里看到的吴京,其实这场地震后灾难,吴京真的去了现场救援,所以他在不奇怪,影视剧感情戏偏重,基本都很感人,零八年八月八号八点八分八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民欢呼,北京欢迎你唱响中国🇨🇳,那一年,那一天,真的无人忘记,罗汉寺救援历史也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拍成了影视剧。
这么好的题材,被导演导的稀巴烂,题材应该讲述祖国情怀的大爱,而不是一对作精的爱情故事。
真的很可惜这么好的题材。
我自己是孕妇,特意带了纸巾去电影院,结果太失望了。
第一次过来写影评,是真的觉得导演把这么好的题材玩的稀巴烂了……这么好的题材,正逢祭奠512地震13周年,结果我看了一个什么鬼东西。
真的很垃圾?
是导演不懂大爱还是群众不懂?
认认真真表达108个产妇生娃不好吗?
偏偏要拍个爱情故事来恶心我们吗?
题材很好,把汶川地震后面对灾难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抗震救灾的事迹传递出去。
问题是我真的不喜欢影片中关于男女主角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我只想到八个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人总是到了失去或者即将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成长的代价太大太大,如果女主早先不那么作,男主起初不那么矫情,又怎么经历险些的生离死别。
人生真的不需要起起落落,能平平淡淡过一生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也许导演和编剧为了影视效果,为了有波澜,才特意选了这么一对情侣做为主角,但我真觉得如此一个绝佳的题材,还是把主角归还给所有人更好,或者就是极度弱化主角。
毕竟在这样一场天灾面前,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是真正的领衔主演。
影片中女主更像一个旁观者,如果说导演能够突出旁观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让这个旁观者来讲这个故事,可是偏偏从旁观者方面来说,女主参与度又过多了,尤其她参与的更多是来源于相对自私的个人情感。
问一下导演,08年有细支的烟吗?
5.25地震的6.1就搞演出真是这样的?
肖兰和陆地都有电话,两个爱人之间都没记得电话号码吗?
还要满世界的找人,这是编剧没脑子还是导演没脑子,看过幕后制作,街上地震那场戏说是专门设计了地震装置导演亲自设计,几秒钟的镜头,地震是那样的吗,傻子也能看出来假啊导演。
冲着地震一百零八新生儿的故事去看的,结果是披着地震的皮讲俩脑残恋爱脑,还有保大保小这种恶臭情节,导演似乎想通过以小博大的表达方式讲述地震,可惜了。
最奇葩的是躺在病床上面临瘫痪风险的男主死活不听医生劝非要去找女主,跟医生说“你救得了我的命,你救不了我的心” 台词尬的我头皮发麻!!!!
地震医生好不容易把你救回来你满脑子想女人,这是什么情况?
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了,看的时候哭了几次,看完之后越想越后悔。
主题明明是抗灾,为什么两个主角都散发着偶像剧男女主的气质?
为什么影片里会出现“医生你救得了我的命,救不了我的心”这样狗血言情剧台词?
主角怀着身孕还跑出去淋雨,快生了又跑出去,最后都还要麻烦医护人员照顾她,这一点真的引起极度不适,医护已经够辛苦了!
片子里泪点很多,男人冒着生命危险和医生一起回医院拿药,结果到了寺庙发现老婆孩子一尸两命。
老夫妻上台表演前得知儿子还活着。
院长救了那么多产妇和小孩,自己的女儿却永远不在了,她把女儿的衣服给肖兰,微笑着说“挺合身的”,这里我真的爆哭。
但泪点过后剧情变得越来越奇怪,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个“我找你你找我但我们就是相互找不到”的狗血言情剧。
无论是帐篷里的灾民还是在街边欢迎救援队的民众,都呆板得堪比NPC。
最后难产那里我已经尴尬了,我第一次在电影院这种最能让人投入影片内容的地方感受到尴尬,这究竟是抗灾片还是披着抗灾片外衣的言情片啊?
好在最后那段真人采访缓解了我的尴尬,受采访的医护人员哭的时候我又跟着哭了。
所以我何必去看这个电影,我不如在家看真人采访跟着医护人员一起哭。
唉吸取教训了,这次太盲目了,看见是取材汶川大地震我跑去看了。
以后看电影都先等两天,口碑好了再去。
大概是2014年还是2015年,我和公司三个同事到了什邡大广场,有人告诉我们,等会儿会下雨,大家坐在地上蜷缩起来,那一晚的“雨”格外的冰冷,不像是夏天的雨那样黏湿,头顶的灯照得我们头发晕。
我也记不得淋了多久的雨,最后迷迷糊糊知道拍摄结束了,可以走了。
那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电影《一百零八》的拍摄。
罗汉寺108罗汉娃的故事,是我们什邡人的骄傲,每当和外地人讲起地震,我们总会自豪的说起这个故事。
当年拍摄这个影片,整座城市又一次被凝聚起来,从政府,企业到群众,给剧组提供人力,场地,各种资源,几乎是无偿和随叫随到。
那段时间,能够选上群众演员,是大妈大叔最最自豪的事儿,当然,我还记得有十来个大哥自愿剃了光头参演。
这座城为电影奉献了我们最朴素的心愿,希望罗汉娃的故事被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知晓。
电影拍摄完,过去了好几年,这座城已经好几年不再提起拍电影的事了的时候。
终于,《一百零八》要上映了,于是,这座城又沸腾了。
电影院早早被各个机关单位包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大家无比激动的冲进了电影院。
可是出来之后,或失望或愤怒或困惑,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我身边讨论过这部电影的人,不下三五百,我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这电影好。
我知道,因为我们最为引以为傲的故事,我们为这个电影的付出,我们对灾难中绽放的人性光辉故事的期待,通通被这部电影辜负了!
我们所珍视的,成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爱情”的背板,而这个爱情故事自诩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们成了傻子。。。。
勉强加个爱的标签不是不让拍爱情 不要打着罗汉寺的名拍制杖爱情啊!
罗汉寺搁这给男女主做陪衬以下剧透 不值得看 透了完了1时间线不明确:(有可能wo二倍速吐槽没看到 狗血部分省略)上回书说到女主孕21周 瞬间早产就八个半月了2编剧导演毫无常识:什么是先兆流产?
什么是保胎?
八个半月早产六斤多 这要是足月还了得?
2.1男女主感情线过于制杖:交往两年 看剧情弹幕已领证 男主父母没见过女主,女主流血之后虚弱地东奔西走找男主 无视医生劝告 嘴上说保胎实则作死,男女主终于联系上了 女主突然大出血 抢救+剖腹产 男主不顾腰断毅然前往陪产(主要是狗血为啥吐槽的都是男女主剧情呢 因为108连副线都算不上 再说要是好好拍108也无槽可吐罗汉寺故事和十年前文字版本+采访没有任何区别 别浪费时间了
众志成城,历史铭记。
地震戏拍的还是很感人的,男女主视角其实也是常规的剧作手法,但实在是显得凌乱碎片化,尤其是女主的表演实在是太劝退了,故事是好故事,作品不够好。
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个样子,充满了毫无节奏毫不控制没头没脑的刻板、僵硬、煽情、自我感动,要不是这个题材我都要爆粗口了…
rnm,退钱!
爱与生命啊,多么沉重与可贵,这些宝妈和宝宝们也将终生难忘!
对于堕胎来说,这个是很沉重又敏感的话题,很喜欢这部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思考。
题材挺符合当下,揭示了很多问题。
总觉得,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所以当知道汶川地震什邡罗汉寺素全法师和108个罗汉宝宝的故事要拍成电影,再加上吴京粉丝加成,还是挺期待的。可正片呢,主创从一开始就切题失败,本应表现僧人、医护和志愿者在灾难之中救死扶伤、迎接新生命的大爱无疆,结果只有半吊子的尴尬爱情故事,再加上全程灾难级别的音效,唉~,之前有多感动,现在就有多失望。2021年度最失望电影,《一百零八》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电影两星,第三星给512的记忆
总感觉去掉那些儿女情长这部电影B格会上升很多,就算你要狗血找两个俊男美女也行啊,起码看着还顺眼点,做不到偶像剧又做不到现实题材,不伦不类。好不容易全班同学看一回电影,就看个这玩意,还TM不少落泪的,我以为现在大众审美已经提升了,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
血淋淋的场景让人寒噤 也突然想起湖南和广东舍友聊起这个话题 感慨天南海北大家共此时却处境相异 不停歇的新生啊/ 爱情线略多影响感官//2020线上北影
诚然,太淡了,缺少一股震动人心的力量,不太像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但正因为如此,被低估了。直白地说,故事是好故事,就是戏剧张力不够,没有把那种对生命的赞美呈现出来,叙事太过平直。但我仍愿意给5分,只因它比目前的国产电影更纯粹,更洁白,没有乌烟瘴气的感觉。
哭了好多次,院长在失去女儿后马上奔赴前线坚守自己的工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平凡又伟大的人,让我们通过电影向这些幕后英雄们致敬。给地震中平凡的英雄们5颗星。
感情线驳杂 叙事太平场景非常真实镜头设计都很独到
主线很迷
为这份感动😭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真实故事满分!
多么感人的故事拍成这样?!
堆砌滥用的配乐与主次不分的情感线抹杀掉影片的真实底色,也让其观感无可避免的电视剧化。有些段落之生硬刻意甚至像极了家里老人钟情的CCTV8,沉浸其中只能获得徒有其表的感动。那些弹幕刷“泪崩”的,你们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廉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