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The Nightingale,夜莺的哭声(台),夜莺的哭泣
导演:詹妮弗·肯特
主演: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兰乔茜,达蒙·海瑞曼,伊文·莱斯利,查理·肖特韦尔,纳撒尼尔·迪安,哈里·格林伍德,马修·桑德兰,贝卡利·加纳巴尔,Sam Smith,Mich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新锐演员奖。讲述1920年代塔斯马尼亚岛的一名21岁爱尔兰囚犯克莱尔被判7年徒刑,她非常渴望摆脱虐待她的主人霍金斯中尉,而后者拒绝释放克莱尔。克莱尔的丈夫艾丹进行了报复,而中尉和他的密友们因此对她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由于无法从英国当局得到公正的审判,克莱尔决定追捕霍金斯,霍金斯却..详细 >
如果有心去发现重现某段历史的话,惊心的犯罪性行为和通俗剧式的复仇、种族对立建立了好的故事主干,但这是殖民时期塔斯马尼亚真实历史,不仅仅是迷惑双眼的话题;对比导演Jennifer Kent前作The Babadook (2014),同样被震惊的哑口无言,虽然放弃了Babadook中惊悚片最常见的宽屏改用4:3,用一种更紧凑的视角展现压抑绝望氛围中内心崩溃信仰崩塌的闪回,同从Babadook继承而来的寓言、精神分裂、鬼怪附体分别对应了片中的世界的尽头(丛林)、家破人亡后的应激障碍、塔斯马尼亚土著的神秘一面, 可以完全的体会到导演两部戏中一脉相承的才气;08/25/2019重看,初看是50feet的大荧幕,这一次小荧幕的确看出了电视纪录般的疏离感,且在看到虐婴一段时,有女观众因无法忍受哭着退场,再次同第一次看时的感受;
片子在一个叫Australian outback的seminar提到所以去看了 看完之后确实只感受到了outback
在全球「殖民化」/「全球化」中,「原世界贱民」、女性和囚徒,「第三世界原住民」的「价值」都被屠杀殆尽,在一个似乎讲述上世纪「种族冲突」和殖民残暴的故事背后,却有太多当下现实世界的指代,弱势者无法逃到天边,那些独有的高歌与低吟终将消亡。
原本可以90分钟结束的影片,生生延宕了40分钟。克莱尔原本可以一枪击毙上尉,却临阵而逃。最后反而又让黑人比利用传统的长矛插死两个人,实现复仇的愿望。结尾,二人到海边,迎接东升的旭日,昭示着希望?新的开始?显然一切都是虚妄。
虽然1小时30分的复仇之路略平庸沉闷,但结尾情感戏,以及二人友谊和种族压迫的桥段升华了电影主题。唯一遗憾的地方,导演不擅长用视听语言渲染气氛。观影过程中,总让我感觉摄影是独立于影片的,没有像《燃烧女子的肖像》那样摄影和影片情绪情感融为一体。对这种轻叙事,摄影指导的电影很难不喜欢。年度最佳再入一部。
不一定非要看
人会饿,母亲会涨奶,杀人需要刀棍枪一块一块毁掉肉体,这些细节让克莱尔前半程的复仇路充满了动物性。但后半程终于找到仇家时她却放下了枪,这种软弱这种精神性来自何处?是因为自己亲手杀戮之后对生命终于产生了敬畏心吗?语焉不详。而且最后还是借黑人之口说出“救不回的恶人就要杀死”,实际上也借黑人之手完成了复仇,并没有将精神性坚持到底。相较于前半程的生猛,整个后半程是犹疑的软弱的。
pg18 差點吐出來🤮 怪不得我隔壁的大哥還沒看到那段就直接離場了 女主反差太大了 一會兒軟弱得不行 一會兒要草爆全世界 一會兒連開槍都不敢 一會兒又不要命一樣地懟人 ? 這真的一點點也不女權
小心思太多了故事就讲不圆了
颇有cult片中古风味——75亿个人就有75亿种选择。身处某种权力结构、殖民构建的历史中,总能理解做出身不由己的选择、乃至于顺应恶的循环。但大路之子知道真正的力量绝不在于杀戮,也知道如何在天地中安置他们的心。
为什么女主追上军官下不了手?应该是长期被欺凌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的恐惧,每次反抗都会迎来暴风骤雨的惩罚和肉体精神的双重折磨,所以她在举起枪的那一刻,僵直在那里,能想到的只有逃命。因为没受过什么教育,说得难听一点,他追击军官,就像狗子撵人,根本就没有想法追上了能怎么样,追上后只能无所适从的汪汪叫。。。。
三星半。小说体,不是你以为的「荒野女猎人」的爽片。女主从失去双亲,靠小偷小摸混迹于市井中长大,凭什么要求她在被强奸,丈夫孩子被杀后可以昆汀式的爆浆复仇?起初我也无法理解追杀上军官,突然仓皇而逃,「崩塌」了的人设,后来觉得被长期pua,强奸,甚至可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可能,所以无法直视和下手可以理解。故事很长,文艺性比较强。
持续的很直接的强暴与虐杀戏码,一直给人不舒适的感受,很直观的冲击。既是底层女性的复仇之旅也是对殖民剥削的强烈谴责,丛林深处充满危险与神秘,而太阳照常升起又何尝不是最大的恩惠。
这复仇复的,也没多聪明也没多勇敢。。。千辛万苦的来到军官桌子前唱了首歌也是把我整了个一脸懵逼…
看不下去
复仇戏 剧情有点冗长拖沓 不够紧凑 人物内心戏缺乏
为了复仇而走上危险的丛林之路,但最后却还是依靠了男性的保护,前半段塑造的女主形象还是崩塌了许多。
女主表演上乘
大家观影量那么多反而被粗暴的历史故事吓出中产阶级恐惧症了吗?一部带着复仇情节的殖民地血泪史。
6/10。肯特通过对殖民和性暴力的抨击,使强奸复仇类电影带有更加明显的政治色彩,开场被丈夫吻醒的克莱尔从小屋出发,她大步穿越树林,对绑在背上的婴儿唱摇篮曲,特写对准了手中那把可怕的刀,暗示她对殖民环境无可抑制的恐惧,到达酒吧工作时,随着烂醉的士兵夜复一夜的骚扰,克莱尔对他们粗鲁的玩笑感到耻辱与沉默,最终一名英国陆军中尉对她和她的家庭犯下了血腥的谋杀和强奸。影片充分利用了森林地面上茂密的树冠和花边蕨类植物,构建了殖民奴役-强奸-屠杀体系的阴险之处,但戏剧性的情节很快被汇集刻板印象的女性和种族元素所消磨殆尽,片子最重大的一个缺陷恰恰是女主角复仇之路没有走到底,她从一个疯狂边缘摇摇欲坠的追凶者逐渐坠落到被拯救者的位置,最后要通过黑人向导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回击英国人,来找回他身为野蛮人的骄傲,太假大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