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Vogter,Sons,惩囚逆子(港)
导演:古斯塔夫·莫勒
主演: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塞巴斯蒂安·布尔,达尔·萨利姆,玛琳娜·波拉斯,奥拉夫·海涅·约翰内森,雅各布·豪伯格·罗曼,希尔·提莉芙,拉米·扎亚特,马蒂亚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瑞典,法国语言:丹麦语,英语年份:2024
简介:一名年轻重犯被送到监狱服刑,却在女惩教员内心投下巨型情绪炸弹。素来理想主义、对监犯仁慈的她,申请调到重犯监禁区,逐步亲近她的猎物,争取他的信任,致力安排他与母亲见面。是母性大发,要拯救这头狂野之狼,抑或被勾起了掩藏多年的暗黑过去,一发不可收拾?毕竟,监狱令人疯狂,不!疯狂与监狱,都只是规训张狂的病征,真相在扭曲力..详细 >
同样的儿子,同样的母亲,同样的“社会关系”,无法知晓是错误的出生,还是无法接受这个错误代价,感性和理性间的挣扎,有理由的复仇,是代表正义,还是为了驱散心中的黑暗。很可惜,偏重故事流畅度,却忽略了镜头语言的魅力,所以无法提供细节,让人做更多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74th Berlin#主竞赛 狱警与囚犯 母亲与儿子 平行映射相处模式与权力流转
悬念其实没有的,两位母亲之间的对照也有点意思,丹麦拍这类片子确实有一手
有的電影只有在完備的影院才能完全領略到它的魅力,而有的電影,缺陷则被環繞的音響系統暴露得一覽無遺。無謂的嘶吼不能表現憤怒,爆發更不能依賴聲效的疊加。抄送Director&Sound Designer
闷、别看
8.4:3比例下的监狱空间显得十分逼仄,整个片子特别硬实,人物的张力十足,又有一定的悬念,在原因揭示之前都让人揪着心和女主前行,人性还是最后超越了复仇。
其实有点无聊的剧,没有所谓的结局
当观众们都试着借助银幕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所谓“爽”片中捕捉到一种情绪上的强大冲击时,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讲了一个复仇毁掉了一切的故事。导演古斯塔夫·莫勒延续了他在前作《罪人》中极度压抑隐忍的风格,让这个本身就发生在监狱这个充满了“限制”的空间中的故事在被刻意压缩的画幅中变得更加让人喘不过气来,用绝对反高潮式的、带着“无人生还”之感的拒绝套路叙事法呈现出了两败俱伤的结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情感被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底,而女主演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的精湛表演更是让全片从头到尾都显得闪闪发光。
据说丹麦监狱条件很好?好像是……
柏林电影节补标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拯救的
看过~
#74Berlinale Premiere这剧本也真是工整对仗到可怕……用尽一切试图重新当回一个好妈妈,换来的却是一句“有些人从来就不配被拯救”。太惊悚了,从根源上抹除了所谓的“母职天性”。整个剧本最妙,但也可以说是讨巧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无从得知是什么迫使两位母亲失去对儿子的控制(但其实也暗戳戳的指明了,两个家庭都没有男人的存在),这使得我们更关注于母亲与儿子们的关系,最后在表演也极富感染力的一个长弑子镜头中完成双线的同时收尾和情绪上的高潮与泄洪。不管柏林怎么给,这部片就是我今年的最佳剧本了。p.s.:所以这到底是4比3还是正方形画幅?不重要,我都看着难受(
01.12 在开罗Zawya。像短片的题材。狱警上司最后一句台词是个败笔。
北欧地区对待犯人都这么温和的吗
复仇带来的反噬,不复仇很难,但是当复仇吞噬了情感,怎么办,时间可以化解
大概只有欧洲人才会拍出这样的片子,一切都点到为止,那种粗中有细的内心戏处理,像是诉说了一切,又像是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发生过了。独特的复仇与被复仇关系,居然是如此微妙的走向,而男囚看起来想法直接,然而你依旧能隐约察觉其灵魂深处的震颤。
从吐痰栽赃暴打就看出这敌对的关系…不至于要藏到最后吧…弱了点
母亲、狱警的身份重叠
气氛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