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去年德国的票房冠军,我本身是很期待的,但说实话,看完后感觉蛮失望的,作为一部喜剧片,最好笑的部分结果全在预告,可能德国果然还是不大适合拍喜剧片吧!
剧情是标准的四个笨贼抢银行的故事,结局蛮有趣,坏人得到了惩罚,而四个笨贼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钱财,而被抢的银行有保险公司索赔,大家都没损失,算是非常的皆大欢喜。
总体来讲感觉前面抢银行的部分拍的还行,但后半段的栽赃陷害拍的就不大符合逻辑了,女警察出场时实在太英明神武了,实在不能相信会被如此幼稚的栽赃所骗,难道是为了表达女人谈恋爱后脑子就不好使了?
而且这个女警察也太好泡了,前后反差也太大了。
为了栽赃成功,导演也安排了太多巧合了,坏人的老婆就是前情人,需要替死鬼的时候正好遇上两个喜欢坐牢的朋友,显得后半段的剧情有点过于顺利,我本来以为说不定还要反转一下的,结果就戛然而止了。
最重要的是剧情关于人物的后续居然没有交待,比如过气男演员本来还和老婆争论,到底以后要不要做演员,结果最后居然没讲他后来到底干嘛去了,吵到一半就没了???
还要其他几个人的后续也没说,比如那个拳击手是不是开了拳馆,和前情人是不是在一起了?
咋啥都没说清楚就结束了????
太夭折了!
从笑料来讲,电影的笑点不多,属于还行的地步,4个演员的演技都还不错,但并没有喜剧天赋,总体来讲这是部及格的喜剧,但没有什么让人回味的地方。
一群中年危机的家伙,穷途末路。
本片是难得一见的德国式幽默,演员都还挺可爱的, 兼之稍微反套路的转折与结尾还是有些惊喜的。
不算失败的“失败者”结盟报复阴险的大资本家,以暴制暴,以黑吃黑。
在高智商女警的穷追不舍下,这群蠢贼又用美人计一招致胜。
荒谬,也确实好笑!
现在的问题是本片的模式是不是还会拍续集?
如果这样,真够油腻的。
无论是德国人本身还是德国的诸多影视作品,总是难免给人留下严肃到近乎有些死板的刻板印象。
多年以前看过几季德国喜剧《屌丝女士》,这才发现德国人看似严谨性冷淡的高冷外表之下,其实隐藏着一颗极为闷骚跃动的隐秘之心。
没有令人生厌的爆笑音效,也不试图用无营养的低级笑点营造出一种歌舞升平的热闹之感,仅仅凭借女主角Martina的“十八般武艺”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脑洞与台词,就已经足够让人爆笑连连。
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的德国犯罪喜剧《夺金四贱客》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那一种独特的德式冷幽默,使人不禁感叹:德国人就连搞笑都可以这样从容沉着!
三个不同背景、性格迥异的小人物和一个共同的神经质投资顾问,只消一眼扫过去,每个家伙的脸上都写着大同小异的三个字:不靠谱、不靠谱……果真,在一场阴差阳错中,三枚屌丝的账户惨遭清零,投资顾问也因为被嫁祸而遭到解雇。
于是四个百无聊赖的屌丝男士决定成立一个不靠谱的“失意者联盟”,一个听起来疯狂到不切实际的计划,就这样悄悄酝酿诞生……看过了《夺金四贱客》忍不住套用《安娜·卡列尼娜》的至理名言: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大概在这部《夺金四贱客》里,可以说是土豪的世界都是大同小异的,屌丝的生活却拥有无穷无尽奇形怪状的尴尬姿态。
每一个苦逼奋斗、努力攒钱的社会底层小屌丝大抵都在午夜梦回时幻想过某一日华丽逆袭的完美情景,可连这点幻想也总成奢望,翻一个身继续呼呼大睡下去,新的一天继续踌躇满志地丧下去,真真就是应了经典美剧《老友记》中的一句台词:This world sucks,you are gonna love it!
生活生活,会快乐也会寂寞。
生活生活,就这样瞎XX过下去吧。
听起来疯狂离谱的屌丝抢银行计划,内里却蕴含着无限严谨认真的味道:偷天换日、移花接木,甚至上演了令人忍俊不禁的“美人计”,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四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味。
接连不断的黑色幽默全部都是德式的诡异笑点,一场在观众看来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抢劫行动,居然也能拍出如同泰国《天才枪手》的味道来,我们一边在德国人的诡异脑洞中体会名副其实的黑色幽默,一边为几个吊儿郎当、不着四六的屌丝吊着胆,提着心。
究其本质,电影《夺金四贱客》若是放到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特别苦的故事,苦到让人慨叹人间就是这样叹为观止的难。
几位走上穷途末路却依旧笃信“人定胜天”的屌丝,实际上都是高度理想化的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在蜜罐里生妄念,在苦海里造幻觉,既然你我都是风华正茂、年轻俊俏的一枚屌丝,何不在这世间好好地玩玩呢?
《夺金四贱客》德国片+名导演+当前德国中生代砥柱=隐隐想说什么却最终决定闭嘴的平庸之作。
喜欢笨贼一箩筐版纵横四海的观众会比较满意,但我不觉得本片的梗有什么德国特征走出影院一个感觉就是德国(欧洲)当代文化的没落,他们面对太多的问题,但碍于政治正确却连讨论都讳莫如深。
片中移民、经济、女权等都有蜻蜓点水的涉及,但这些话题像街上的公交车来了又走,习以为常。
海报能看到都是熟面孔,特别最右,《最爽的一天》太惊艳了,但本片角色几乎跟它一样。
推荐他主演的《红男爵》,风流倜傥一战击坠王
2018-11-19 个人自用 非影评 德国影片演员已经过气了 连取暖费都交不起了 拳击手教女学员拳击深受女学员喜欢 拳击手与一有夫之妇有染 拳击手计划开一家拳馆和桑拿 拳击手在胳膊处纹了宇宙的宇但是他说是日本字 富二代是策划因为不满意没有升迁而辞职 银行职员推销理财推销不出去画女同事裸体画 上司设计将理财员开除 因为这次上司设的局导致前三人买的理财赔光 三人到银行闹被轰出来在酒吧三人遇到理财员跟踪他并在他家将他绑起来 三人计划让理财员做内应抢劫银行四人在演员家计划 四人让一流浪汉假装抢银行判断警方出警时间 四人去停车场偷了车并让理财员勾引停车场收费女 运钞日 二人化妆抢银行 拳击手负责引开保安后开车 理财员去教皇现场裸奔 抢劫成功后烧车 四人在演员家庆祝但是发现现金被做了记号 原来是女警发觉第一次乞丐抢银行事有蹊跷而做了记号 四人在酒吧商量其中三人接到女警电话 演员是因为第一次抢银行在现场被女警盘问说自己有存款在这家银行实际上没有 拳击手因为手腕的纹身被监控拍下 理财员因为莫名去裸奔被怀疑是内应四人商量将此事转嫁给别人才能脱身 决定转嫁给开除理财员的上司 女警单身并注册了婚恋网站 演员老婆发现现金答应帮助四人 演员老婆帮富二代注册婚恋网站 富二代成功吸引了女警注意二人约了一家餐厅 银行上司与女职员也在餐厅吃饭 拳击手与理财员到银行上司家把一包钱藏在他家 上司老婆回来了发现了拳击手 原来上司老板就是拳击手的情人 情人一直要与上司离婚所以放走了拳击手 拳击手有两个刚出狱的朋友拳击手让二人花了抢劫银行的钱被警方抓住说是银行上司是内鬼 警方搜查银行上司家找到现金并拘留他 女警继续与富二代约会并告诉他某家银行很讨厌 四人在酒吧一人说不如抢了那家银行 四人干杯大笑
德国人一向给人的印象是重思辨,严谨,不苟言笑,但是谁知道这部《夺金四贱客》却以此作为基点来自嘲和反讽,用好莱坞喜剧盗匪片的模式,拍出了套路化却又独具德式幽默的效果来。
宝刀未老的大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并没有卖弄他之前更擅长的惊悚氛围和大场面调度,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把电影的节奏和细节,打磨得非常具有特点,也难怪能够成为德国年度影片!
《夺金四贱客》的故事很好莱坞,四个各具特色的失败者,意外组合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抢劫了一家银行,行使其惩恶扬善的责任,其间因为他们的种种不专业,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险象环生的问题,才使得这部电影没有落入奇观式的好莱坞展现,而是多出许多德国人独有的幽默感。
与好莱坞同类电影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夺金四贱客》里警察(还是个美女警察)的作用前重而后轻,并没有与盗匪四贱客形成很正面的冲突,尽管她确实很聪明的怀疑到四人中的三位,但偏偏是没有暴露的偏执广告天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俘获了美女警察的芳心,很轻易的破解了本来应该必杀的局面。
这一点很反套路,但是仔细想想,却很符合德国人的精神,严谨之外,他们同样有重视情感、家庭和私人生活的一面。
反套路的部分还不仅在于此,沃尔夫冈导演并没有在整个抢劫过程的周密和严谨上下太多功夫,这显然不符合四贱客业余的身份,但是他却在这四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别是有着德国人独特性的方面做文章。
落魄演员老是活在曾经的作品和美好的回忆中,一副做老大的派头,有个人魅力,却偏偏思维并不慎密,经常要靠朋友们甚至是妻子的帮助才能圆场;种马拳击手明明又瞎又笨,但偏偏靠着这股蛮劲,还有一点点正义感和热血,获得了全片埋得最深的一处伏笔帮助,在这不能剧透这个伏笔,刚看到的时候,确实为导演特殊的巧思叫绝;而广告天才躁动、易怒的性格,却偏偏吸引着冷静的美女警察;沉默懦弱的投资顾问在教皇巡游时的那场裸奔,以及他裸奔的理由,简直太德国,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这恰恰是德式幽默最反套路的一点,也是这部电影最好玩的地方!
其实,世界之大,电影也会随着不同的国民性和地域特征,呈现出迥然有异的风格。
2017年,日本、印度电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独特的风格,现在开始轮到德国电影了。
特别是曾经在好莱坞闯出名号,曾经拍摄过经典如《空军一号》的沃尔夫冈·彼得森导演,回归本土之后,却能迅速抓住两国差异,用好莱坞的套路,嫁接德国国民特征,拍出像《夺金四贱客》这样极具个人特色与德国幽默的电影!
曾经有段时间一直在德国电影里面打转,从浪潮开始,到铁皮鼓。
德国电影的一种对人性的反思和认真,给我每次看完都会思考下,如果在你身边发生,会是怎样的,也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性的丑恶,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一群社会的LOSER,为共同的目的走在一起,成功策划实施了一次成功的抢劫案,并顺利的的到了自己应该有的那份,并报复了贪婪的银行老板。
故事情节很顺畅,也说的过去,但是总觉得不是德国人的一贯的风格,再看导演,从海底出发。
这种大场景的电影,更像是高兴之余的饭后甜点。
不腻,刚刚好,让人舒服但是不上位。
回到故事的本身,欧洲高福利的社会和开放的银行政策。
带来了繁荣,这部电影在让大家一笑之外,是否又有更多的隐喻呢?
四个人算起来,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说是能理性理财,可是银行家的一个小把戏,却让他们成了受害者。
脑洞大开下,社会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能怪谁呢?
是社会吗?
还是制度?
还是那该死的银行家呢?
应该是总总得因素结合起来才会有这个后果。
再脑洞大开下,这个银行家现在就在我们身边…
这么说吧,引进片名额就那么多,刨去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其他国家什么片子该买回来,内地的公司心里有数,要么口碑极好,要么类型玩到极致。
这些年引进的德国电影基本都是动作、赛车和惊悚居多,今年引进这部有点不一样,是部喜剧,是部世界级大导演拍的犯罪喜剧,但你又不能拿纯粹的犯罪类型去衡量,因为剧情很飞,就算作荒诞喜剧吧。
这部12月1日在中国内地公映的电影叫《夺金四贱客》,名字翻译的够通俗,当下社会“夺金”,要么砸进店、要么抢银行,这部电影干的是后者,抢银行。
四贱客就是,算了,不解释,你明白就是四个人。
对,上面说了,这部电影的是位大导演拍的,沃尔夫冈•彼德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火线狙击》、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极度恐慌》、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空军一号》 、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完美风暴》、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特洛伊》 ,这些电影都是他当导演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位德国导演在好莱坞很卖座。
通过上述提及的作品,你也能看到他长于玩场面和制造气氛,所以,拍这部《夺金四贱客》,可有一比,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夺金四贱客》,有四点较深印象。
一是故事情节紧凑,不像欧洲电影,完全是好莱坞商业片的节奏,其实整部电影信息量很大,但是看完电影又觉得过得还挺快。
二是德国人扯起淡来也是够飞的,特别能自黑,而且尺度很大。
情人到访,情不自禁在拳击馆杂物堆里就乱搞;银行被打劫紧张时刻,银行主管和女下属偷情中衣不遮体摔了出来。
银行职员万人体育场裸奔,影厅里几乎掀起笑浪。
三是四个主人公个性鲜明,人物塑造幽默而生动。
先说1号主人公银行投资经理,就是平时你去银行,经常有银行职员走过来,让你买点理财产品那种人。
但影片这哥们生性纯良,不敢忽悠,几乎没啥业绩。
被主管嫌弃,还下套黑他。
2号主人公是位身强体壮的拳击教练。
正在改造一个废旧场地打算建个拳击馆。
突然发现在银行的钱不翼而飞。
3号主人公是位资深演员,红过,但还端着,当他要交暖气费时,发现银行的钱没了。
4号主人公是位年轻的广告人,身怀理想,游说演讲,但响应者寡。
电影都讲到这几位事业遭遇瓶颈,同时还对他们的感情有所描写和交代。
这就是对电影的第四点印象,不仅搞笑还有搞对象,让电影有情感温度。
除了银行职员,其他三位都是泡妞高手。
虽然他们个人经历特别祟,但作为一部商业喜剧,大结局时必然让他们有所得有所变化,最妙的就是广告人把精明干练的女警官拿下了。
所以啊,不管多聪明的女人,一旦恋爱就变成傻瓜。
《夺金四贱客》虽然是一个德国故事,但对中国观众也有现实意义。
打一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
就好比有三个哥们,把钱投给了施建祥主席的上海快鹿投资集团,不仅投资没挣钱本金还没了。
于是去找投资经理,投资经理说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我也被开除了。
于是四个人商议干一票把钱抢回来。
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在抢的过程中出现惊险而爆笑的情节,但他们却干成了。
正当他们高兴时,警察局漂亮的银行专案组组长给他们一一打来电话。
具体不剧透了,这个电影还是很有意思,愿它为贺岁档开个好头。
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德国,也是全球公认的文化强国,贝多芬、歌德和格林兄弟等等都享誉全球。
而就电影方面来说,这个国家不仅有柏林电影节,不仅为好莱坞输出了迈克尔·法斯宾德、弗朗卡·波滕特等明星,罗兰·艾默里奇、汤姆·提克威等知名导演,自身的德语片制作水平,其实也一点也不低。
德国人给我们的印象,往往离不开严谨、保守与纪律等。
要不然,德国制造怎么会成为质量的保证?
不过,他们搞起怪来,也是狂放得不要不要的。
即将于12月1日上映的《夺金四贱客》,正是一个“笑果强劲”的犯罪喜剧片。
值得强调的是,在国内最权威的豆瓣网上,这部影片的得分高达7.7。
失意的过气演员彼得,失败的外围拳击手克里斯,失落的广告公司炮灰马克思,因为另一个男人而更加失望。
此人就是他们仨的投资顾问托比亚斯,一个懦弱中年男人。
因银行主管的蓄意操作,三人的账户血本无归,当他们发现收拾托比亚斯解决不了自己的困境时,就拉其入伙,将三傻升级为四贱,开始实施一起疯狂的夺金计划。
不过,四人的对头——女警官伊丽莎白,完美印证了胸大无脑的现实逻辑……是不对滴!
这姐们儿甚至布好了陷阱,就等着作案者往里跳。
在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四贱客将计就计,充分发挥屌丝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玩出了别样浪漫……所谓盗亦有道,窃取不义之财分给贫苦大众的侠盗,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历史中,都是被广为称赞的。
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如何,抢劫银行都不是值得歌颂的美德。
不过,对于惨遭银行高管洗劫,却又无法以正常程序讨加公道的屌丝来说,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以盗制盗虽说违法,但却是底层草根追回自身损失唯一可行的方式了。
显然,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到处都是摄像头的年代,要成功抢劫银行,难度无疑大得不得了。
这四位哥们又不是惯犯,根本是不知深浅,唯有充任领袖的彼得有一定经验——不过那只是在电视剧里面。
现实情况复杂错多变,意外随时会发生,麻烦随时会降临,马脚随时会暴露。
为了达到目的,四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他们制订的行动计划,无疑有力地证明了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啊!
一群完全业余的强盗,居然玩出了《十一罗汉》那般的专业效果;一场规模很小的抢劫,居然有了《偷天换日》那样的窒息感;一部非好莱坞电影,能将惊心动魄与笑料百出有机地整合起来,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而现场的各种“飞机”,居然如《虎口脱险》一样,让观众随时乐不可支。
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一定会有,不然电影的笑点从何而来?
彼得是团队中最成熟稳重的,但关键时刻也会掉链子;克里斯与马克思永远撕个不停,就算化了妆也不忘表现自己;举止文雅的的托比亚斯为证明不在场,肆无忌惮地“秀出真我”,真的不是秀逗了?
而之后将计就计的“移花接木”过程,无疑更加扣人心弦,不落俗套,其操作之难度,绝对不亚于直接抢劫。
而且,这样的结果无疑更让观众满足,更能引发共鸣,更加大快人心。
而伊丽莎白的回应与转变,自然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作为德国国宝级导演,76岁的彼德森依旧保持着不俗水准。
精心设计的故事走向与凌厉的剪辑相得益彰,惊险紧张的盗窃场面与不循套路的黑色幽默巧妙交织,从头至尾都能紧紧抓住观众。
五位主演极具个性化的演出,也为影片带来了独特魅力。
大结局的处理方式,也令它与一般喜剧片区别开来,让观众在开心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些心灵触动与感悟。
2017是中国电影大爆发的一年,11月20日全年票房突破500亿,印度、泰国和西班牙等多国电影在中国创造了最高票房纪录。
而作为2016年德国贺岁档冠军的《夺金四贱客》,显然具备了为德国电影刷新纪录的实力与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引进,也能给国内喜剧片出品公司以很好的示范与启迪。
以前,只知道德国有奔驰、宝马和万宝龙,却几乎不知道长于精密工业制造的德国人其实也很幽默,从这部《夺金四贱客》里我算彻底见识到了德国式的幽默,与我们了解更多的美国式、英国式和法国式、俄罗斯式幽默确实有着显著的不同。
比如,很直给。
《夺金四贱客》其实是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家国有银行的一个小部门经理,长期受到无耻好色的顶头上司的欺负,最后竟被迫害到不得不辞职走人,这时候他遇到了另外3个生活庸庸碌碌、却一直渴望一夜暴富的男人,4个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便设计下一个里应外合打劫银行的方案,并很快付诸了实施。
德国人的喜剧里不讲太多的社会观照与文艺情怀,很直给,他们就是想演一个好玩的故事,把这个故事演得好玩了,所有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演得好玩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而不是别的,因此,这4位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演员,演出了一部德国版的《火锅英雄》(陈坤主演),但却没有后者那么多的个人纠葛与性格悲剧,不追求给观众太多的带入感,让我想起当年曾经非常著名的欧洲电影《虎口脱险》。
其实,细想想,这4个好高鹜远、志大才疏、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中年男人选择却抢银行的动机根本是犯罪,但电影却给他们树立了一个远比他们更令人厌恶的另一位吃喝嫖财全占的银行高层在那儿无恶不做,这就让他们4人的行为被“洗白”了,说是反抗资本也好,说是劫富济贫也好,反正电影第一时间把每个人物都给出了明确的好与坏,最后好人打败坏人,许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才是让观众们在电影院开心一笑的根本原因。
再比如,很讲节奏。
《夺金四贱客》的讲故事节奏很容易让人想到德国人精致到极端的制造业流水线,故事的情节推进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电影一上来先一个一个介绍男主角,然后再找一个契机让他们“偶然”想遇,“意外”合作,尤其是这哥儿4个的抢劫银行过程的设计,除了中间出了一点儿小插曲,再无旁逸出枝,一顺而下,依靠的全是演员们个人精湛的喜剧表演能力。
在这4个人里,我最喜欢那位惟一戴眼镜的银行经理(名字忘了),这是一位受气包加狗头军师的角色,这种人物也是喜剧故事里的经典且必需的人物,他虽然是位资深的银行雇员,却在吸储、放货这样的专业工作上成绩麻麻,反倒是一个画裸女(女同事)的专家,更是抢劫银行行动的策划者。
看到他和他们,我忽然会想到之前在网上非常流行的那几个字:中年油腻大叔,对,这就是德国的4个中年油腻大叔的抢银行的故事。
还有,就是抢银行这件事。
好像周星驰在电影里说过,杀人,我每天都在想哦。
老实说,杀人这事咱还真不敢天天想,不过抢银行的事,真有可能天天想,尤其是当人生处于低谷,又总想着一夜暴富的那些难耐日子里。
1990年代初,我生活的城市哈尔滨就发生过几个中年农民油腻大叔给过精心策划,挖了条长长的地道进入一家储蓄所,盗走了140多万元人民币的案件,那年头,这样的规模属于大案要案,后来这案子被侦破了,犯罪一个一个归了案;有知情人当时跟我描述过,这几位中年农民在设计这宗案子时的精心与准确,并颇富想像力,还说,如果这些家伙能把抢银行的认真劲头用在正地方,都不会是一般人,但奈何他们的一生,就是在做这事上真动了心思,其他时间,只不过是在混日子。
但在《夺金四贱客》里,4个德国的中年油腻大叔不但抢劫银行最终干成了,还能够想办法把抢劫银行的罪名成功栽在那位人人皆恨的国有银行高管头上,而令其锒铛入狱,想来,这才是这部主题上与主旋律相去甚远的喜剧一样可以把电影院里的观众们逗得哈哈大笑的根本,因为公司政治中,对顶头上司的仇恨感似乎是共同的情结,无分中国与德国,不管这世界有有多少大奸大恶之人,天天在自己身边转悠找茬想收拾自己的顶头上司肯定是全天下最坏的那个人,所以,这部电影看到最后真令人解气之极。
正如电影中的4位中年油腻大叔,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无数这样的人,他们人到中年,虽然曾经满怀抱负,但终究一事无成,每天的日子都是走下坡路,如何抓住人生最后的尾巴干一票大的,让自己灰暗的人生最终留下一些光亮,让自己可以望见的正在到来晚年最终能够衣食无忧?
为稳妥起见,来来来,在决定干一票大的之前,还是先进到电影院看看《夺金四贱客》……
简单而粗暴,对于金钱罗宾汉式地掠夺,以及对现代财政制度与有钱人的讽刺,一如庸民们的狂欢,而且需要剧中人同样愚蠢。
不好意思,很想笑,没笑出来
排雷:以后不看中年人抢银行系列了。种草:德国的酒吧,我也想三四个人头凑在一起叽里咕噜。
德国喜剧拍成这样可以说是非常爆笑了 台词非常机智片子非常复古 定睛一看是沃尔夫冈·彼得森40年后翻拍自己的同名作 都是改编自1972年的小说The Nixon Recession Caper 最后女警官宛如雕刻美如画
爆米花电影,都是一些玩烂的梗,而且不是很能理解德国人的笑点。
裸奔,教皇,karma,das lama,劫…德意志因果报应观运用非常熟练
2017-12-7中午橙天,包场。挺不错的喜剧电影,节奏明快。
德国电影也不好看了,感觉还不如国产
是个最土的好莱坞套路,但是最old school那种,近二十年这种类型片常用的小把戏小反转居然一个都没有,也是非常直接自信了。而且主创对喜剧是有什么误解吗?不是弱智就好笑啊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么长时间沃尔夫冈就拍出个这个?喜剧梗马马虎虎,抢银行跟闹着玩儿似的,学学隔壁神偷联盟吧
情节虽然有些牵强不严谨,但是四个生活上失意的人在抢银行的过程非常幽默因为彼此价值观和职业不同引发冲突
看得我突然想找个德国妹子恋爱是什么鬼=======
柏林旅游宣传片; 小马哥扮相和我见过的agency里的creative head们一模一样很欠扁
傻人傻福三观不正看个热闹
看劫财喜剧哪需要什么智商!虽然觉得可以就现时的德国做一些触及的(比如Chris两个坐牢的朋友度过了人生最快乐的三年,还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管理),但几个蠢萌的汉子、一个可爱的姐姐再加重度TV Junkie的设定深得我心。后面一排大姐疯狂的大笑感染了我,赌包瓜子可能有下一部。
德国人的笑点不太能抓到,还是挺轻松有趣的电影,居然这样都能让他们逃脱,也是过分戏剧性了
短小精炼又很搞笑的电影!!很喜欢ヾ(●´∇`●)ノ哇~
有几段是真的很好笑了,演员和拳击手根本是低配版 Robert Downey Jr. 和 Woody Harrelson
德国抖森可爱逼逼的
裸奔那段太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