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略重的主流商业片,讲的是上世界80年代末广岛的警察跟黑社会之间的故事。
感觉日本经常会拍情节或血腥或色情或离奇或变态的故事,走不到特别极端吧,但是重口味却是常态。
真是有点奇怪的民族。
比如说日本黑社会这个现象就是,不太了解实际情况,片中呈现的糅杂了暴力和色情的黑社会组织,暴虐程度还挺让人震惊的。
役所广司演的另类警察大上看似以暴制暴的混不吝警察,不过他那套不打压不抑制,维持几个黑社会组织共存和互相牵制的理论也是挺“和气”中庸的,不太符合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哈。
当然如我所料,最终是给给人坏人感的大上警官洗白白的,并不意外。
影片还是挺好看的,节奏比较紧凑,色彩质感也不错,虽然片子挺长,但是看时不让人觉得漫长。
卡司是最初吸引我看的最主要的因素。
想在大银幕上看村长,结果村长名不虚传,真的是品味出他的村来。
多帅的一人啊,怎么有时候就会显得那么村呢,迷。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和他演对手戏的役所广司实在是太有戏了!
他在这部片子里狂躁的大上警官角色让人想起他在《渴望》里的那个同样暴躁暴力的角色,但是架不住这位老戏骨戏是真的好,福山雅治也好,松坂桃李也好,可能99%的演员跟役所广司对戏都会毫无悬念地被碾压,真是没的说。
不过本片中的女性角色和表现的女性形象实在挺糟糕的。
主要的女性角色是真木阳子演的club妈妈桑,只是个陪衬的配角。
让人在意的是,无论是需求黑社会保护的club妈妈桑,还是那些不知名的露奶的club小姐,尤其是被大上从家暴丈夫手里解脱出来的那个女孩——她被大上指示美人计监视村长演的“大学生”。
片中的女性角色清一色是要依赖强大的男性来保护,并且还是被男性所利用和剥削的,哪怕是终极正面英雄大上,也是很自然地在利用女性,这一点真是让人不太爽。
2018-6-22 7.7/10
前段时间大火的《江湖儿女》,香港经典的《古惑仔》。
黑帮片一直是小影的心头好。
江湖义气,手足兄弟。
信仰背叛,短兵相接。
只要是不错的黑帮片,我都会看。
比如这部片子,一出资源就被我迅速捕获。
《孤狼之血》
除了卡司阵容强大外,我更好奇的是它的导演白石和弥。
前年,他凭借《火花》崭露头角。
至今仍保持豆瓣9.3高分。
去年,他独立执导的《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鸟儿》,一手把苍井优推上事业巅峰。
师从情色大师若松孝二,白石和弥经过多年的沉淀,终于迎来了一波爆发。
1988年,日本。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黑社会对策法》之前的广岛。
黑社会实力强大,手段残忍。
剪断手指,逼吃猪粪。
影片节奏明快,根本没有前戏,直接高潮。
开头就是一组金属与肉体的撞击,被虐待的金融公司经理因此失踪。
影片从失踪案开始,戏骨大叔役所广司联手人气小生松阪桃李,饰演一老一少的警探组合。
除了节奏快,两人的出场方式也给人物定下了鲜明的特色。
日冈(松坂桃李 饰)唯唯诺诺地在警局做沙冰,送去给接待室的“师父”大上(役所广司 饰)。
大上询问着失踪人的胞妹,眼神顺着冰水滑落到女人的胸部。
他喝走身边的日冈,关上门开始秘密谈话。
再出来时,他提着裤子,她系着扣子。
导演到底是师从情色大师,故事开头就充满了女性意味。
酒馆的妈妈桑,陪酒的和服小姐,按摩的巨乳姑娘。
大上就像个披着警服的流氓地痞,混迹在女人警局与黑社会之间。
这让日冈非常看不惯。
日冈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他紧跟大上还有一个秘密任务。
查清十四年前大上手里的命案,以及找到可以证实大上黑社会背景的证据。
盘踞在此的黑社会团伙主要有两个:尾谷组和加古村。
十几年前,尾谷组老大被判刑,加古村一直想趁敌人虚弱时斩草除根。
但大上一直从中周旋,偏袒尾谷。
双方的小摩擦时有发生,矛盾越来越大。
日冈不断地收集大上与黑社会勾结的证据,向他真正的上司秘密汇报。
但传言中一个记录了大上罪证的笔记本,他始终都没能找到。
随着调查的深入,失踪案转变成凶杀案。
加古村的一干成员被牵连,打击尾谷组迫在眉睫。
可以动摇整个地区安危的战争,一触即发。
在调查失踪案时,日冈对大上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
对于大上来说,警察黑社会,没有让自己相依的一方。
他就像走在钢丝绳上的一匹孤狼,没人理解,没人支援。
想不掉下去,就只有永远地前进。
最初,日冈是个满口正义法律的警局新人,他看不上大上的黑社会查案审讯作风。
最后,他接了大上的班,变成他“看不起”的样子。
他一直在宣导遵守的正义,是虚假的。
大上把自己的笔记本托妈妈桑给了日冈,里面根本没有黑社会的把柄。
敌人的把柄在他脑子里,上司的把柄在笔记本里。
这也正是总部骗日冈去查的原因。
黑社会杀人大刀阔斧,警察害人无声无息。
大上被加古村杀害,警局却说是失足落水,对身上十几处刀伤只字不提。
他们要的是安宁,尽管不是正义的。
参加黑社会的重大集会,双方寻仇火拼,他们比谁跑的都快。
日冈这是才明白:真正保护平民百姓的,只有大上一人。
影片三线并行,相互穿插交错。
整部影片中充斥着色情,这是白石和弥的特色,也是一条暗线。
大上知道日冈接近自己的真实目的,他也派了一个女人暗中监视日冈。
美人计渗透在影片的角角落落,用美色作为诱饵。
十四年前的真正凶手妈妈桑,用这个方法弄死杀夫凶手。
失踪案逐渐水落石出,矛盾逐渐不可调和。
日冈在大上被杀后,终于黑化,取代他的位置。
利用尾谷组杀了加古村,完成借刀杀人,替大上报仇。
还将尾谷组绳之以法,帮大上走完他的最后一步。
就在总部准备调日冈回去时,日冈拒绝了。
他还有调查没有结束,上交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是他新加上的上司把柄。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对于黑帮片,内地只能靠回忆,香港的“古惑仔”也活在昨天。
《孤狼之血》没有儿女情长,江湖义气。
它讲的就是赤裸裸的警察与黑社会的关系。
虽然是虚构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折射。
正与邪始终是最极端的两头,我们活在中间的灰色地带。
有的得过且过,有的充耳不闻。
总有一些人走在钢丝绳,守护着他们心中的正义。
就像一头孤狼,为自己身后所保护的,流尽最后一滴血。
想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即可观影。
非常传统的黑帮片,设定在日本扫黑除恶法律颁布前夕,为影片肆无忌惮真实还原涉黑势力运营的日常,在尺度上创造了合适的时代背景。
剧情上不太复杂,但充满了类似大义与小节、现实与理想、黑与白、法与情、真小人与伪君子这类的冲突,以此构成本片的立足点。
在黑暴泛滥的城市里,黑势力早已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
影片借张扬跋扈特立独行的警察大叔与心怀理想讲求程序正义的菜鸟组成的反差搭档组合,来探讨在建设法治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进程中,到底是结果还是过程重要。
大叔之所以成为孤狼,就是因为他的做事方法与整个司法体制格格不入,立场和目标又必然站在黑帮的对立面,摆明是走钢丝的人with无处安放的灵魂,最后的结局早已注定。
而嫉恶如仇的菜鸟警探科班出身,满腔热情下基层,经历了复杂的社会拷打,反复刷新对警方对大叔对灰色地带的认知,最终获得了鲜血浸润的成长,成为新的孤狼。
影片的观点清晰,观众是否认可就见仁见智,但社会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我认为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人民至上在价值理念上应该是一切行动的压舱石。
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的广岛。
役所广司扮演的一个亦正亦邪的黑警角色,看起来像是和黑道同流合污,但其实一直是努力打压黑道,保护百姓。
而他的搭档,松坂桃李扮演的菜鸟警察,其实是被派来监视他的,而且也看不惯他的作风。
故事的风格属于暴力系的,血腥镜头比较多,是属于典型的日本黑帮片。
虽然情节方面有些地方不是很合情理,比如明显被残忍杀害的刑警,怎么可以以失足落水就草草结案;但这类黑帮片,够暴力够黑暗也就达到效果了。
另外,提一句,真木阳子扮演的妈妈桑真的是五官立体,让人过目不忘。
“你方杀罢我登场。
”镜头内的烦躁闷热加上了暴力和情色的佐料,让大叔和少年的演技在炎炎夏日里无限逼近真实。
少年在猪圈里挖出打火机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等他点一支烟。
影片最后,少年嘴上的胡渣让他身上添了几分混沌沧桑,嘴里叼着大叔烟盒里的最后一支烟,笑着回答道“嗯,抽啊。
”,然后屏幕被关掉,听到火焰升起的声音,他烧掉了“非黑即白”。
欲成佛,先成魔。
想要和最恶毒的魔鬼斗争。
自己,只能先成为魔鬼。
因为,对付无药可救的魔鬼,温情的抚慰可并不太有用;必须先长出尖牙和利爪,必须比魔鬼还要凶恶。
正义,也不过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正义,也需要洁白的灵魂来作为祭品;正义,也需要善人之血来喂养。
正义,不过是另一个恶魔。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一样,正义并不会凭空出现,它的每一次降临,都带着腐坏与恶臭。
正义巧妙的掩盖了腐坏与恶臭,微笑着接受着世人的膜拜、拥抱与鲜花。
这并不是正义的错,这才是公平的,不是吗?
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样的,天上也不会掉正义。
就像该片中的大上警官,也如影片《新世界》中的姜科长。
他们尖牙利齿、穷凶极恶;但他们眼中闪烁着鲜为人知的光芒。
他们知道魔鬼的游戏规则,他们也知道正义需要付出代价。
所以,他们祭献了自己的灵魂。
而能让这个世界上的正义活下来的,往往是那些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和原则的“恶魔”,而不是那些光鲜可爱的“小白鸽”。
“小白鸽”是给世人的安慰剂。
因为,像我一位朋友和前辈所说过的那句我很喜欢的话一样:“真相往往万劫不复。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接受了如此这般的真相以后,可以像影片中的日冈警官一样涅槃重生。
所以,正义才会在以那些善良的灵魂与勇敢的血肉饱餐一顿之后,慵懒的踩灭刚丢掉的烟头,擦去嘴角的血污,穿上洁净的衬衫,扮演着一个让世人喜爱的角色。
比起明朝时期清廉高洁的清官海瑞,为了做出利民利国的改革而不惜身陷官场污浊之中的张居正,才更是有实际作用的,不是吗?
所以,海瑞最后之成为了一纸门福画像,受人膜拜却未曾带来任何改变;而张居正,才是做出真正改变的那一个。
英雄是伟大的,振奋人心的。
但,让这个世界平衡的,却是那些一身泥泞,以魔制魔的战士。
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只是,我更相信这所有的美好都是有代价的。
所以,美好才值得被好好珍惜。
整部电影就是大上章吾一个人的奋斗,可以说一己之力压服黑社会,维护广岛地区和谐稳定。
但是,吊诡的是,不管是黑社会,还是警察上层都讨厌这个人。
这就非常可怕了,因为当你作为协调各方的中间人,却被两方忌惮和怨恨,和走钢丝没什么区别了。
就如同影片名字一样,大上是匹孤狼。
影片的情节设置非常精致,收尾呼应、伏笔精彩,该简略就一笔带过,该渲染则浓墨重彩。
一开始大上“坏警察”的痞样入木三分:和女嫌疑人在审讯室啪啪、接受黑社会的孝敬、对嫌疑人严刑逼供、街边商贩消费连吃带拿还不给钱……完全是心目中地痞穿黑皮的代表。
也许是前面渲染太过强烈,等后面慢慢揭开真面目的时候有些洗白的怀疑。
以至于他的“搭档”年轻警官日冈秀一都立志要把大上捉拿归案。
在看过超多港片类似的角色,大上也是个中规中矩的银幕形象,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独特毒瘤,正所谓,奸臣奸、忠诚要比奸臣更奸。
为了维护辖区“和平”,不惜以身试法、行走无间。
结尾揭示大上直到“搭档”的所有针对他的行为,却又好笑的点评。
有些催泪,但是,情理之中,缺少爆点。
这样的警察其实不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警察就要如此作践自己呢?
非要像个痞子才能破案么?
警察又不去卧底?
这让市民怎么相信你是好人?
因为大上所做的都是为了社会边缘人的事,而正常的居民只会对他敬而远之,试问这样的警察,你敢高喊“有困难找警察”么?
维护一方稳定,警察对抗犯罪是需要手段和技巧的,但是这种坏警察还是越少越好。
因为这样的警察越多,好警察就越不平衡,老百姓也越不信任警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很耐心的等待大白天下,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头到尾像观众一样跟踪大上的一切。
如果我是个当地的居民,大上死了,我也许还会低声偷偷叫好,因为,这样的坏警察和混混一样都希望他们不得好死!
这部电影传达一种悲哀的思想,警察难、混混也难,不过最难的还是老百姓,不但要防着混混,还要擦亮眼睛分辨谁是好警察谁是坏警察!
第一次合作时,老警员把小警员交给实际犯了杀人罪的黑帮成员,并且已经痛扁一顿拿出了刀,如果是因为得知了小警员的观察身份的蓄意报复,结尾又温情式地给小警员写批注。
为了展现老警员的边缘感,这样的细节完全不符合现实世界的运转逻辑。
对于老警员好人的一面描写匮乏,同一部电影重复出现两次在男人手下解救下来的女人成为了他的帮手的桥段,这看上去实在是太疲软了。
编剧完全没有办法把握住这种边缘感的警员角色。
黑帮犯罪的思维也匪夷所思,已经被发现犯罪事实的猪场、已经进过局子的猪场看守,竟然还大摇大摆地被赐予虐杀老警员的戏份,并且不对现场做任何掩盖。
男主的转变也像是一加一的公式:暴力捶打黑帮成员+留胡子+抽烟+轻佻的神色,这种对老头的模仿秀就像小孩穿大人的西装,整个电影都只是在过家家。
行走在黑色与白色的灰色间,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弱者的正义。
一切都像影片中的灰暗的天空,透露出点滴光明,可是在那光明之上却笼罩着阴沉。
虽然不择手段、狡猾下流,但却被一群人默默尊重着。
他就是一匹孤单的狼,流淌着独一无二的血,并将这血无形地延续了下去。
就算知道前方是荆棘满地,也依然义无反顾地走着。
因为他知道停下就再也没有出路了。
他用双眼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他。
正式海报正式海报《孤狼之血》于今年推出之后,就被誉为“日本高分黑帮犯罪大片”,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并非是着力表现黑帮争斗和血腥暴力,更没有太多针砭时弊的意思。
他更多的是表现的一个内心正直之人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是大上章吾的人格力量,大上好色又怜香惜玉,卑鄙又凛然正气,雅痞又中正仁义,暴力又温柔如水。
“只有对女人才能手下留情。
”大上这样教给日岗。
在工作中大上也身体力行的实践着对女性的偏爱,受害者妹妹来录口供,大上不仅草莓刨冰伺候着,还抚慰了一下对方悲伤的身体。
好的故事,并非是高台教化,也不是一味的针对丑恶进行揭露和批判。
好的故事,应该是以人为本,展现的是一个丰满人物的缺点和闪光点。
在去岛上寻找受害者尸首时,大上虔诚的对着小岛一拜,充满着对生命和工作的崇敬和畏惧。
《孤狼之血》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些,所以才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虽然整个故事是在日岗的视角铺陈进行的,但我们却不可否认真正的主角是大上章吾,直到最后,日岗成长为新一代的正义警察。
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围绕着尾谷组和五十子会下属的加谷村组的纷争进行着,背后掺杂了警视厅领导针对大上的调查(警视厅高层和黑社会也有利益勾结),而这个调查员间谍就是高材生日岗。
日岗来到基层,跟随着“比黑社会还黑社会的”大上章吾前辈,一路见证了这个“孤狼”(日语里狼和大上的名字发音近似)黑化的执法方式,刷新了自己小白的世界观。
大上和梨子强行做外科手术,梨子主要是为了情人复仇,大上是为了查出受害者尸体下落。
在日岗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是非观里,黑白分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所以在监视大上的一举一动时,他认为大上就是个黑警,他打人!
他放火!!
他盗窃!!!
他收红包!!!
他爆粗口!!!
他还强行外科切别人的小丁丁逼供!!!
十四年前他还杀过人!!!!!
十四年前,梨子杀掉了谋害自己丈夫的人。
全片下来,其实我觉得这个娘们才是真厉害。
直到最后,日岗发现一切并非是这样。
“黑社会只是他利用的棋子。
他心里记挂的只有老百姓啊,为了老百姓,他可以随便对黑社会出手,所以他们才怕他。
”“你以为最怕他的是黑社会吗?
他们才更怕他。
”(此处指的是警视厅高层)“14年前杀人的人是我,大上说不能让我的孩子出生在监狱里,所以他打点了一切。
”直到这些生活目击者旁白似的给出了事情的解释之后,日岗才明白,原来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在五彩斑斓里,有些人复合了各种色彩,但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却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大上被五十子会虐杀惨死,警视厅无视事实定性为酒后溺亡。
此时日岗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小白,他从悲痛转变为愤怒,眼中燃烧着怒火,大上之魂在他心里成长起来了。
日岗已经不再是那个秉持着“我学空手道不是为了打架”的单纯小白,大上的孤狼之血浇灌了一个新的日岗,他终于明白大上为什么能坦然的不择手段了。
豆瓣评分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俗分套的黑白勾结,冤冤相报,社会背景的黑暗,都只是点到为止,是在故事里带动出来的东西,而不是表现的目的地。
人物关系也是简单,一老一少的师徒父子关系,最后以老者牺牲,新者顿悟结束。
但是请问,它为什么这么好看???
是鲜血四溅,刀刃入喉的屠戮暴力?
非也。
是两点暴露,乳香四溢的香艳画面?
非也。
是人心叵测,尔虞我诈的惊人黑暗?
非也。
这一些,片子里有,但是斑斑点点,浅尝辄止,这是我特别欣赏导演的一点,收敛地恰到好处。
说回来,最重要的,就是大上章吾这个人物真的是太有趣、太迷人。
仅此而已。
随着日岗的视角,我们只是旁观大上的言行举止,这个人物的一切优缺点就尽显在眼前。
事实上,我们真正看到大上的缺点更多一些。
他的优点多数是在一些不是人物直接表现的地方展现出来的。
《孤狼之血》的稳健要感谢导演的把握,但故事核心的魅力,还在编剧。
获奖情况所以说到底,这个是个剧本问题。
故事里什么最重要?
人物。
人物的什么最重要?
行为。
决定行为的是什么?
观念。
观念反映了什么?
善恶。
所以,写作者们想写什么故事,相信什么故事,最终还是取决于写作者自身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
就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你坚信的,你奉行的,终将决定你所做的事情。
大上是狼,是只孤军奋战的狼。
大上死后,日岗决定化身为狼。
这股热血,希望不只活在电影里。
线下活动:艺术品金融化沙龙▼▼关注本公众号,除了影视艺术相关内容,您还可以了解艺术品投资与鉴赏活动
声明:文章系原创作品,首发于本人公众号,转载请联系作者,否则作者保留一切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之权利。
梦想还要有的,来吧来吧,点点赞
3.5。后继有人,孤狼不孤。
还不错,东映出品,昭和末年,广岛黑帮,一帮戏骨、老帅哥,气场不输,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深作欣二导演“无仁义之战”的血统,虽然改编自小说,但故事内容有些接近导演的上一部片子《日本最坏的家伙们》,都是讲警察和黑帮打成一片,互相利用,互相瓦解的故事。不过《日本最坏的家伙们》讲坏蛋和恶人,一个年轻人的自我毁灭,这部讲生存在坏蛋和恶人们里警察,行事不羁,斗智斗勇的故事,还挺正的。
这种剧情。。简直瞎了配置
讲真实在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片
殿下居然演这么黑暗的片子。各种吃屎,露奶,割头,啪啪啪的b级片。从头看到尾,之前我觉得很烂。除了女演员的奶子挺大的。
就日本电影的动作设计和超级浮夸的戏精表情是真的让人受不了
看了好多遍也没看完。。
只为看tomoya
太强了,偶尔还能看到深作的亚库萨映画的影子,全程高能大尺度,故事黑到不行还特么特别cool,役所广司已成精,这种天使恶魔在人性中共存的故事只有日本人可以拍的这么多深刻!
仿佛在看一部80年代的三流港片,题材陈旧,节奏拖沓,简单粗暴,缺乏逻辑,不合时宜的旁白令人反感,只剩下血浆支撑。虽有江口,竹野,田口等大批名演员出任配角,但多缺乏鲜明的性格特点。很想给导演推荐一部同类型的经典港片《野兽刑警》。#SIFF2018#
两星 役所桑再加一星
这么容易出彩的片子拍成这个逼样,黄金一代之后,真的是后继乏人
东映,去了围绕戏骨名角展开的故事线,白石和弥的片子就是个很一般的电视剧。要求创作者风格化还是太难了,大部分人能通俗完整的讲个相对丰满的故事就不容易了。|厕所手刃五十子的组装板还是挺好玩的。
役所广司太像孙中山了,流连烟花场所也带着忍辱负重的气息。结果还真是忍辱负重孙中山……
个人觉得比极道非恶好看。
故事线很清晰,叙事详略得当,毫不拖泥带水。老带新的双男主组合,角色及其性格转变的过程刻画得也比较饱满,虽说结局略微潦草,但整体观感依然很不错。
俗套至极
2018SIFF。白石和弥用非常老套的叙事讲述了一个老套的警匪故事,役所广司扮演的几乎全知全能的警察用「反英雄」的形式最后讲述一个主旋律的英雄故事,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非常脸谱化。
前三分之二都很好,形式内容皆复古,昭和男儿好好教废宅做人。后三分之一什么鬼,明明是那么牛逼的一个黑警,非得写成孔繁森、任长霞,哎,宽松世代真特么没救了!怂!
还可以吧,没有无仁义之战的感觉啊。两位警察的正义感是不是都爆表了。妈妈桑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