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她隐瞒女儿身代父从军,并击败入侵民族,随着那首《木兰辞》一起,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遗憾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却被好莱坞一次又一次改编成电影,其中最成功的当属1998年的动画电影,今年根据这部动画电影改编的真人电影《花木兰》上映,虽然主角有刘亦菲、甄子丹、巩俐等巨星,但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味儿。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故事不能由我们自己来拍呢?
这个困惑《木兰:横空出世》给出了响亮的回应。
定档国庆敢和《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拼个高下,表明了片方对电影品质的信心,也勾起了我对电影的期待,没想到看完仍有惊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有传承、有突破。
说传承,一方面是在故事和人物塑造上,电影中的花木兰从小就怀揣女侠梦想,但在替父从军之后屡次遭受打击,但她努力坚持,最终真正理解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含义。
故事上没有丢掉代父从军的核心,人物塑造上,电影中的花木兰更加调皮、不服输,个性上更加鲜明。
另一方面是在美术上,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美术变得尤为重要,甚至从中可以判断导演对美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钻研程度、对电影创作是否认真。
《木兰:横空出世》几乎每一帧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电影中能看到壮阔的万里长城、充满独特东方美感的亭台楼阁,有骑着马在草原上飞驰,有千军万马兵临城下的震撼,甚至还展示了造型各异的罗汉。
还有动作设计上,《木兰:横空出世》一方面用不算复杂的剧情让上学的小朋友们也能看得懂,非常适合带小朋友一起看,另一方面电影聘请了国内一流的武术指导,用炫酷的传统武术动作,让成年人也不会觉得闷,电影中出现的兵器、招式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饱含武侠情怀。
但是《木兰:横空出世》也有突破。
最大的突破是在木兰代父从军的架构基础上,赋予了花木兰一个全新的人格。
好莱坞拍出两版,其实都有一点把花木兰塑造成封建体制下牺牲品的意味,不想接受包办婚姻嫁人,但又父命难违,于是代父从军是尽孝道,同时也有一丝逃离家庭的意味。
而这一次,花木兰有了独立人格、也有了自我认知,她不再是被迫从军,而是从小就有侠女梦想,她在军营一路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正是新时代女性所拥有的吗?
这一点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另外,剧情上也更加丰富,有了更多的起承转合。
花木兰从军就相当于现在的年轻人初入社会,一不小心就会撞的头破血流。
花木兰想要立军功为家人争光,没想到事与愿违,任务搞砸了、自己也被罚,在不断的挫折和逆境中,花木兰完成了有说服力的成长。
人物关系上也复杂了许多,花木兰既有和阿桑的爱情,也有和独狼的友情,还有和军师的师徒情,然而背后却有藏着猜不透的阴谋,复杂的人物关系让剧情的起承转合更加合理、扣人心弦。
《木兰:横空出世》另一处突破是在技术上。
秉承着“中国人的故事,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讲”的使命和信念,用四年时间精心打磨出了这部作品。
然而打动观众不能只靠情怀,吸引人买票还是要靠过硬的质量,《木兰:横空出世》前文所说的那些优势和突破,其实都要靠画面传达,而这部作品是所有花木兰故事中,首部以三维动画呈现的作品,给观众的观感是形象栩栩如生,非常有立体感、也更加细腻,并且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在每个小细节上都很用心,比如花木兰一跃跳进罗汉堂的洞穴,拍掉手上灰尘的习惯性动作给了特写,罗汉身上斑驳的痕迹也处理的很到位,还有人物动作、表情上的设计都让人看的很舒服,确实做到了一流水准。
最后想说的是,中国人的故事,我们中国人自己讲,《木兰:横空出世》让国漫扬眉吐气了一次,也值得我们买票支持。
如果说迪士尼的《花木兰》尚有口碑的褒贬不一,那国庆档上映的《木兰:横空出世》才是真正侮辱观众智商,挑战下线。
你很难想象,传统文化里那个木兰,在这部电影里会被包装成一个恋爱脑的女孩,加入了非常玛丽苏的桥段,而ip的走向变成了鬼畜的魔幻爱情故事。
忠、勇、真、孝全部退而求其次,有口音的木兰和完全没理清楚的逻辑。
导演说木兰是中国的木兰,中国导演才能拍好这个题材,但结果依然是复制迪士尼,通篇弥漫着一种粗糙的山寨感,而本土的部分全线崩塌。
当然,国漫不易,是鼓励影视去做一些创新的改编。
但这部连原版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木兰精神都可以抹杀掉,而是用低幼尴尬的设定去撑起这个故事,实在看得如坐针毡。
不敢想象,那些奔着刘亦菲《花木兰》,买错票看成了这部的人,在电影院会多绝望……
就是一部爱情片,国产动漫爱情电影好俗套的故事情节,很尴尬的台词开头就是花木兰刺杀蒙古王子然后发现王子是个小屁孩就放过他了额...这...但是,蒙古王子除了小屁孩还有个大的王子,也就是我们的男主角了,男猪脚就是一开始木兰被指定要刺杀的对象(看到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下,敢情你作为一个刺客,在刺杀活动进行时连你要刺杀的对象是谁都没搞清楚)然后就是我们的女主角木兰跟草原王子山谷遇难,然后就很狗血的相爱了哦...两国交战,中原将士和敌军王子堕入爱河了然后就是战场上你侬我侬...害 说不下去了,无力吐槽台词剧情很低龄,影院没啥人,不建议大人带着小孩去看,很低龄的幼稚爱情故事,没啥意义。
(ps:第一次边看边写影评,第一次写影评,请轻喷)
文/满囤儿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厚度积累到位了,便会有一些虚构人物和故事因为流传度太广而被人误以为是历史。
比如花木兰这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可是由于有《木兰辞》等广为流传的东西“作证”,会让人觉得其形象和故事特别实。
对这种角色进行艺术创作,尤其要把握“度”,你添加的新元素稍微不合观众的意,就要挨骂。
迪士尼把木兰拍成了魔幻片,于是收获了来自全球的吐槽。
那么,国漫版《木兰:横空出世》又怎样呢?
在看了最新上映的《木兰:横空出世》后,囤儿觉得影片对花木兰人物和故事的改编比迪士尼更为“大胆”。
不过囤儿却并不担心他们会遭遇到同样的吐槽,因为很明显,他们的改编一方面强化了民间传说中花木兰故事本就体现出的侠义精神,一方面让花木兰和其他角色的人物心境多了一些现代人的特征。
这两点,都会让影片更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
文学也好电影也好,有一个功能是造梦。
西方人习惯造魔幻题材的梦,所以即便是拿了别人的故事也要加上魔幻外壳,自然不伦不类。
东方人习惯造武侠梦。
花木兰故事的本质,其实也是家国情怀、侠义人生。
只不过花木兰在民间的创作,远早于武侠这个类型定义的诞生。
历史学家没办法把它严格地归类进武侠而已。
而我们是生活在武侠美学已经完善的时代,电影人完全可以用完善的武侠美学去系统地呈现花木兰故事中的家国情怀与侠义人生。
于是我们看到,《木兰:横空出世》的美学体系既不是过于严肃的历史美学,也不是过于娱乐的魔幻美学,而是既有严肃又有娱乐的武侠美学。
人物的形象瘦高,造型干练;场景不仅注重战场的广阔,还有密林深山等细节丛生之地;打戏更是犹如《雾山五行》一般,以中国传统武术的招式为主,用多景别分镜制造出高速华丽的视觉效果。
故事上本片也不仅仅是拍《木兰辞》里提到的那一丢丢,而是填充了更多的新情节。
尤其是战场之外的事情,战场之外的角色,战场之外的阴谋。
武侠的一个特点就是江湖,就是不局限于单一环境的,由人而起的江湖。
如果只讲木兰在正式战场上的故事,就太呆板了。
如今木兰在战场外的行动,有了更多的冒险色彩。
本片的正邪对抗也不再那么简单明了,而是需要观众根据一些线索去做一定的推测。
这都是深化人物和坚守武侠美学带来的好处。
独狼是本片增加的原创角色,体现出主创以现代人心理塑造角色心境的意图。
其实不仅独狼,连花木兰本身,在性格上也和传统作品里的有着明显不同。
以前的木兰是被故事推着走的人物,到处躲躲藏藏,本片的木兰是一个能推动故事的人物,有着更为独立的人格。
她更像是一个“刺头”,她要争的不仅是荣光,更多的是平等和尊重。
这和所有在现代职场打拼的女性,是共通哒。
独狼便是对木兰独立女性人格的拔升,让新版木兰立得更顺。
作为国漫,《木兰:横空出世》为观众带来的更武侠的美学和更现代的人物心境,都更加符合观众的口味,尤其适合家长带孩子一起观看。
这才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木兰”。
我去,这剧情改得真是大爱!
用爱拯救世界,只有爱可以包容一切!
就让我们包容这部片吧!
用爱理解导演!
用爱理解这个不是木兰辞的故事!
用爱发电!
木兰为了国家,和匈奴王子谈恋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花木兰头上的一缕白毛,真的好尴尬!
漂染技术!
很多人等着这部电影打趴迪斯尼,让我们拭目以待!
用这钱买点好吃的得了!
纵观国产片宣传历史,凡是涉及到首部什么什么的,都是扑街货。
目前宣传片黑夜单人场景尚可,一到人多甚至动作戏,就连网游水准都不如,电影居然还能有掉帧的感觉,你确定这不是游戏录屏。
再看制作公司历代作品,我更加肯定这就是一部蹭热度的垃圾片。
对,没看过我就敢这么肯定。
一般情况下还会期待打脸来个真香,但这片完全不可能的
画风不错,人物刻画仔细。
不同于以往的花木兰,迪士尼的虽然很华丽,但感觉西方的思维太多了。
儿童年代看的花木兰,印象很深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现在刘亦菲的花木兰又来了,觉得就是美国人讲中国的传统故事,找几个美籍华人来当主演,没说不好,只是投机取巧的成份太多了。
这部(木兰:横空出世)很有中国的传统元素,无论背景,音效,还是人物故事。
令我想起很多童年动画片,例如葫芦娃。
国产动漫,值得期待。
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人讲。
木兰横空出世据了解,也是用了5年时间精心研究打磨的。
期待它们的表现吧。
首先我要承认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我又一次带着儿子去看电影了,看了一部儿子出来后问我这人是谁的电影,我一顿尬笑。
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木兰啊木兰你这是在烂大街啊!
影片唯一的亮点是电影的名字 木兰:横空出世。
从头看到尾我没看到横空也没看到出世。
唯一看到的只有一个主题-谈恋爱。
相见,相知,相恋。
还有那张海报!
这剧本谁写的?
实在很难吐槽!
人物剧情设定真的是扑朔迷离,善人脚扑朔,恶人眼迷离,双人傍地走,安能辨我是善恶。
你写造反就写好造反,你写爱情就写好爱情,你不要爱情造反一起来,你真的要一起来也要恰当的融入剧情里。
吐槽点太多!
剧本粗枝大叶,有些地方粗糙点可以理解,但不是漏洞百出!
这影片那里是横空出世,这简直是横空出事啊!
看了预告 这是把电视剧编剧弄爽点的做法 搬到动画片里了?
国漫还没崛起 这就要开始毁了么。
来钱快比好作品管用哈。。。。。。。。。。。。。。。。。。。。。。。。。。。。。。。。。。。。。。。。。。。。。。。。。。。。。。。。。。。。。。。。。。。。。。。。。。。。。。。。。。。。。。。。。。。。。。。。。
1、以为是个什么动作或者战争的内个家国仁义片,没想到是爱情为主线。
2、虽然我很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但是这个电影吧真的就没有特别的地方,而且我认为没有高潮,没有令人跌宕起伏的场景,可能有一丢丢的期望太高了。
3、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要求太高,内个王子的眼睛奇奇怪怪,感觉没神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没有很多引发我的思考以及联想,我甚至不知道横空出世在那里?
是部同人作品了,还…行吧。但是建模和画面着实赶客,下次遇到这个团队会技术性规避了。——2020.10.03
这个片子有点特别,花木兰不再是替父出征的悲壮形象,而是跟随自己内心,勇往直前,收获爱情的故事。反派很强大,结尾很圆满。
呕 什么鬼剧情?敢情看谈恋爱了?停战这么容易??呕 烂到无以复加!
这是要和姜子牙硬碰硬 头都撞破这是
还可以吧,算个花木兰番外篇
画的再好看点儿就好了
没有预想的那么好看。
别看!批着ip乱炖,最后还是腐烂的青春爱情剧,我都不想花时间评价,烂得不值一提!别看啊!谁看谁哭泣!
画面喜欢
除了名字叫花木兰,除了说了一句代父从军。整部内容与传统故事没有一点关系。动画制作也就是《熊出没》或《猪猪侠》的水平。
零星,想打负分。这种片子如果只是为了圈钱就算了,但扭曲历史和对国漫的污名化绝不能忍,广电审尼玛呢?好片子删来删去,这种垃圾就能过审。你们都是敌人吧,专门出来荼毒和恶心国人!
总感觉国漫的动画不适合3d的风格,因为还是不需要太写实的风格,国漫还是讲究场景化,一个好的画面和一个好的插曲就能影响整个动画,我能理解导演的用心良苦,但是还是对国人审美和动漫的表达角度不清晰,鼓励四分吧,这类题材太熟了也很难拍
给👴看傻了???这啥玩意儿???这王子是🈶多抖m ???无语绝了这故事结构,过家家石锤
该片是全球首次以三维动画形式讲述花木兰故事。故事基于原著但做出改编,木兰从小怀抱女侠梦想,可在替父从军后屡次遭受打击,咬牙坚持下面对爱情和友情种种,最终真正理解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含义。
[院]标签中“3D”存在误导性,个人看的2D,反观<姜子牙>2D场次极少。本片技术表现力上比不过<姜>,“花木兰”只是借的时代背景,故事老套但不打瞌睡,整体感觉比较传统。部分场景在细节上可圈可点,角色没有脸谱化,反派反而最帅,实力最强。昨天看<姜子牙>左边坐一小女孩总问她爹“电影怎么还没结束,还有多久”,说实话,现在别说老少皆宜了,就连同年龄段能意见相近都难。片尾曲<木兰:横空出世>李斯丹妮,<木兰心>张碧晨。听说要撤档,确实尴尬了
女子也是很厉害的
有一说一,虽然不是什么顶尖的制作,但也是个不错的作品。故事流畅,制作看得出有用心不随意,要是能多琢磨一些应该会呈现出更好的东西。进步空间肯定还是有很多,但是值得肯定,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更优质的作品。国漫加油。(对国内的科幻片动画片多宽容一些吧,他们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对比,却拥有着太少的资源和机会,加油!!!)
好看
个人很喜欢。对于木兰的精神力量以及她的存在,感到很骄傲很自豪很喜欢。
僵硬的动作直逼《新灰姑娘》、弱智剧情像极了《熊猫侠》、呆板台词继承了《莫日根人熊大战》,简陋形象与《封神传奇2019》如出一辙,除了为小朋友们增添头顶上的问号、为被“国产木兰”口号骗进影厅的成年人增加眼疾外,没有任何作用。让人忍不住想问导演是如何在别人都制作出《姜子牙》的情况下还制作出这样弹窗网游效果都不如的“复古动画”?为什么蝎子比人大?老鹰到底是人的两倍还是十倍大?这部电影打着还原花木兰精神的幌子,从第一秒到最后全都在胡编乱造,弱智剧情比比皆是,人物形象的丑陋、动作的僵硬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三十年前。就这种智商画质全员下线的片子,我本以为只能在b站up主们的吐槽解说里才能一见,没想到他们竟然借着迪士尼花木兰的东风,大摇大摆上了院线,让观众也领教了中国电影的底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