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故事,绝妙的构思,细腻的拍摄,这就是巅峰时候的韩剧,总是每每给你不一样的感动。
记得上次给我心灵震撼的同样是李秉宪的——《中毒》。
他们的相爱从那一刻开始却在一刹那零结。
“如果我迟到,你一定要等我。
”人间悲剧,阴阳相隔,你在天堂,我怎么会等得到你呢?
不是因为我爱你,只是因为我所做的事只有爱你。
即便没有了躯体,但我们的爱终将永世不息。
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无论你在海角天涯,我终将誓寻到底。
新西兰的上空万里晴空,悬崖颓垣,我们两情相悦,我们灵魂执手,你在天堂,我在人间,紧握的双手架起了一座连接天与地的桥梁,我和你手牵手,你带着我纵身一跃……我们会相遇吗?
我们会在哪里相遇呢?
呵呵,如果我变成女孩怎么办?
借着海风,我飘凌于新西兰的上空,鸟瞰纭纭众生,我的身边有河流,树木,青青的小草,小溪上倒影着我微笑的脸孔,我的头发飘洒在草原上,不管你在哪里,离开地球表面,也要永永远远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带着我们在雄伟浩瀚的新西兰大峡谷中穿梭,仿佛背后长出了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半空之中,就连万丈之下的河床也都仿佛松软得如同母亲的子宫温床。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这是那位17岁的男孩对一见钟情的看法,也是贯穿影片的线索。
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因为它更多是发生在帅哥美女的身上,而且在深入了解对方之后,也往往会褪去激情,分道扬镳。
但若是如此轻易就能放弃感情,那又怎么算得上是爱情,更不可能是钟情了。
一见钟情是什么?
至少不是外貌协会的特权,就如同那天太嬉突然来到仁友的伞下躲雨之后,仁友就无法忘怀,她长得不过清秀,也谈不上漂亮,甚至胸部看起来小得像汤勺翻过来一样,究竟喜欢她什么,仁友也回答不上来,或许这才是一见钟情的奇妙之处,尽管你曾经觉得它是那么荒唐。
作为韩剧经典三宝之一的车祸,在这里使剧情发生180度的急转弯--仁友将登上去服兵役的火车的当晚,太嬉死了。
没有描述恋人离开之后,仁友有多么悲伤和痛苦,而是直接跳到17年后,他已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妻女温柔体贴的丈夫、父亲,似乎把当年的山盟海誓忘得一清二楚,印证了常被用来安慰失恋者的一句话“这世界不是没了谁,就不能活”。
“如果我变丑了、胖了、老了,你还会喜欢我吗?
”“不管你变得怎样,我都一样爱你”,在这一语境里,说话人应该没有考虑到还有一种情况,即对方变换了性别。
这听起来是有一点重口味和狗血,但如果身体只是一具皮囊,恋人之间已成为对方的灵魂伴侣,那换个性别也应该不过小事一桩。
17年后,班上的男学生贤斌尽管外表与太嬉毫无相似之处,但他的一动一静却与当年的女孩惊人相似,无论是独特的爱情观、提出的奇怪问题还是握住东西时会翘起小拇指,都让仁友无法自拔,摧毁了他的生活包括家庭。
遇见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认出了对方特有的标识,才有了一见便足以钟情,因此,“一见钟情”还当被贴上“永恒”的标签,是唯一,是永远,而不是短暂的好感,随便哪一个人。
最后,不被世俗接受的“太嬉”和仁友来到蹦极胜地--新西兰大峡谷,不等套上绳索便纵身一跳,镜头又回到电影之初在雄伟秀丽的峡谷中自由驰骋,这对恋人坚信哪怕是在生死轮回的长河,也能在人群里一眼便找出对方。
他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他似乎有点紧张。
他握住他的手,十指交缠,手心温热。
他们对视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纵身跃下悬崖,像去赴一场盛大的欢宴。
他记得她(他)说,那里不是终点。
这是《爱的蹦极》的结尾,可它并不是一个关于gay的故事。
仁友和太嬉是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互相承诺永远都只爱对方。
仁友入伍前太嬉说好要来车站送他,却不幸在车祸中身亡(超典型的韩片风格)。
十七年后,仁友成了某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随和,很快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但他却莫名的对一名男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因为,即使没有那些似曾相识的细节,仁友也能听见自己心中共鸣的震颤,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就是他当年挚爱的太嬉……又是一个转世与轮回的故事。
不同的是,他们错位了身份。
他和男孩面对面的站着。
他像一只发了狂的野兽,嘶吼着问他:“你到底是谁?
”眼神里写满了凄楚。
他们是爱人,是针尖对麦芒的遭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
他们分享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微妙灵犀,没道理的字母,伸出的小手指,火机上熟悉的脸,都具有刹那间令他泪流满面的力量。
于是他妥协了,像第一次遇见她时那样,彻彻底底的沦陷,不断坠落,绵延而来的只是无序的空白。
他以为又将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可是她醒了,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体里用力拔出记忆的活塞。
他也没有别的话,只是说:“你来了就好。
”和张氏女子的那句“于万千人之中……”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西兰的峡谷吹荡着细而冷的风。
他们将手搭在彼此肩头,空气温柔的充满四周。
下一瞬间我不知将会抵达哪里,但一定离你的心很近很近。
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
——辛波斯卡雨声第一次和着初恋般的音乐响起来,思绪和整个人都就被带回到2006年的杭州。
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到处充满青春味道的年代。
第一个男朋友在每个月600分钟的免费校园网电话里给我推荐这部电影,在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我泪眼连连看完。
爱上这个片子一发不可收拾,想来都是巧合,或者说,也是一种缘分罢。
这个男友的重要性仅仅在于他是第一个,他似乎并未在我生命里留下什么特别痕迹,但这个电影,陪伴我走过更多更多里程。
这个并不怎么深刻却不乏宽敞的剧情,在那年懵懂的恋爱时节,竟然满足了我对爱情全部的期待。
不愿再说“物是人非”这个词,他时常提及这个,此刻想来,是多了几分辛酸。
那一年开始读戴锦华,看到她说电影有两类,一类是值得看的,一类是自己喜爱的。
那一年开始真正走近电影,被声光色影俘获,被电影中一切我的未知和神秘紧紧吸引。
我隐约记得侠促的资料室里,我被屏幕上徐仁友在黑板上画长长的一条线深深震撼,他说那就是地球,说麦子飘进针孔的几率就是相遇的缘分。
而她(他)说,“爱情不是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真是个容易被打动的年纪。
以后的日子我常常想,我要如何认出来那个我注定要爱的人?
如果我已经错过了怎么办?
如果我认不出来怎么办,如果我的余生注定没有那样一个人,怎么办?
以后,我不止一次地失恋。
经意不经意地,找到这部片子看过好多回。
麻木到感受力失调的时候,看着看着,竟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这是这个电影对于我,最神奇和美好的能量。
和第一个男朋友分手以后,从别人口中得他其实是更喜欢男生的。
一下子想起这个片子,当时推荐给我,他是不是要告诉我些什么?
也许是,不过无论如何,我似乎早都忘却了他的隐瞒,也已经原谅自己。
原谅一个千差百错的恋爱,留下一个极简单的印象,关于初恋的紧张。
或许,就是徐仁友初初面对自己可能喜欢的人时,那焦急、幸福,又不安、快乐的紧张,那伴随着兴奋的紧张。
留下最后的纯真。
这显然不是什么高明的电影,而简单、完美得近乎做作的开头和结尾,应和着时而不堪、经常芜杂的生活,让人唏嘘。
爱情,像是被提炼出来的一种绝对,就像影片最后没有绳索的蹦极,而生活则是实实在在的糙粝,有时真是要死命地坚持,才能坚守内心仅存的些许柔软。
李恩珠,女主角和编剧,她的笑那么迷人,她的剧本让人心动,她的离去也成了另一个让这部影片有唯一性的理由。
再看完一次,还是喜爱。
只愿我们去爱下一个人的时候,不管那是一个什么的人,只要是爱上,都不会丢弃爱上第一个人时的纯粹。
生命这么美,如那年杭州三月淅淅沥沥总也下不完的小雨,如那个心动过却早已别过的初恋对象,如一次次被爱情填满又抽空的记忆,如一曲青涩未完的华尔兹,如一场电影般真实的梦。
Director: 金大胜李秉宪 / 李恩珠第一次看:两个年轻男女堕入爱河,一切在开始好象都很正常。
(虽然雨中借伞的情节有点老土)。
我觉得李秉宪在此片中的表演有所突破,不少处的眼神很到位,让人绝望。
李恩珠的戏一般,她不算漂亮,所以剧本如果没有什么发挥余地,就显得没有个性了。
直到那个小男生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很青春,又有些英气逼人。
为他设计的小细节也不俗――打火机,手机铃声,etc.Finally, 男孩子终于意识到了他的前生,当他们两人站在一起,站在那山巅,站在New Zealand的山巅,手拉手一起跳下去的时候,义无反顾,心无旁骛,羡煞我也。
我绝对相信他们还有下辈子,他们必将再次相遇,他们必将再次相爱。
世界上有多少人我都不在乎,我眼中只有你一个。
跟我一起跳下去,只要你肯。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李恩珠自杀了。
据说原因是她主演《红字》过于暴露,并且入戏太深,心理压力过大。
还有八卦分析是她与那个韩国摇滚教父的关系有关。
总之一个人的生命太过脆弱,即使这样死去,也不过徒增一两天人们的谈资,又能改变什么?
正因为生命的脆弱,我们才更要小心呵护,珍惜生命才是。
我一定要强大,要保护好我的心,让它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
2006年八月三号,夜2:00, 重新看了一遍“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这是最后他们的爱的表白,我又一次被感动。
越是真实的感情越是让人绝望,总有个时刻,前功尽弃,飞蛾扑火。
总有一种爱要相约下个轮回。
只为了前生的约定,哪怕迟到,也要与你完成。
Ok, 那就跳下去,沿着这一眼无尽的青翠,沿着这清澈无边的溪水,我们下辈子见。
没关系,我们还有下辈子。
此篇作为我的待业日记0218.首先,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题材电影,反而是很纯粹的异性恋题材电影。
即便是韩国,在2001年的时候,同性恋也不为大众所广泛接纳。
电影中涉及同性恋的部分几乎为零,其余的男学生和男教师的互动场景很多都很克制,也不是为了表现情欲。
更加明显的地方,在最后两位主角在蹦极点一跃而下之后。
两个人恢复一男一女的声音,以“飞跃群山”的方式对话,男生问女生,如果来世我们都变成了女生怎么办。
女生哈哈一笑,说道那就等再下一世。
很容易看出,他们要的终究还是一男一女的厮守。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长久的守候和爱情的至纯。
女主声称自己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是是她第一眼在画廊中看上了外面撑伞经过的男主,然后主动要求男主撑伞送自己到车站。
随后两个人你侬我侬。
男主服兵役的前夜在火车站没等到女主到来,虽然还是踏上了火车,却也在心里留下了一根刺,直到遇到再世情人——男学生,将这根刺又再次激活。
当一切都被激活,男老师被学校解雇、抛家弃子地独自回到当年初夜的破烂小旅店住宿,同时男学生重拾了前世的记忆,我们才明白:原来当年的一场意外导致女主香消云陨。
男学生骑着自行车慌忙地进到月台搜索着自己的老师,发现老师在不远处含泪等着他。
下一幕,绿皮火车的车窗映衬了一男一女,是当年的女主,一身白衣,问男主:“我是不是来晚了?
”男主热泪盈眶,咬紧牙关地微笑着:“来了,就好。
”接着两个人拥抱在一起,这一别,相去了17年。
然而对于至纯只爱来讲,哪怕肉身化为灰烬又再次灵魂转世,我们还会再次相见,不管对方是什么性别什么身份,我爱的仅仅就是“你”这个存在。
学生和老师来到17年前一起去过的那个山峰,男学生仍旧像前世那样站立在悬崖边上,开朗地问到:“从这里跳下去,会怎样?
会死吗?
”老师则在一旁陪伴。
之后两个人千里迢迢从韩国首尔飞到新西兰的某个蹦极景区。
为何非要寻死?
还是因为二人已经相差太多,性别不同、相貌更改、经历变幻,只要还在生一日,家庭责任、师德、同性恋将把二人钉在舆论的耻辱柱上。
走到这一步,不如期待可能会有的重生。
因此,最后一幕,我们看到两人双手紧握,从容跃下。
其身后并未有绳索牵扯,一如二人的灵魂,此刻尽了无牵挂。
灵魂和肉体,这是个问题。
《中毒》里李美妍面临过这个问题,现在轮到李秉宪了吗?
茫茫人海中,穿过肉体,越过轮回,依然可以一眼辨认出——就是你!
在别人眼中是男老师和男学生之间难以启齿的暧昧,但对于徐仁友来说,那就是太嬉,他唯一的爱。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爱你。
”巨大的玩笑,宿命般的爱情。
不得不佩服韩国编剧不断创新的意识,不怕拍不了,就怕想不到,真是没有不敢想的了。
但是《中毒》里是天王影后同台飙戏让我们大饱眼福,《爱的蹦极》李秉宪一个人演技再好也无法独撑大梁啊,看着饼叔那么深情的对着青涩的大男孩放电,怎么看怎么怪异,饼叔的对手太弱,抗衡不了饼叔强大的气场,有点遗憾。
PS:开头结尾的构思很好,那风景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电影结构很清晰,简单来说就是男老师在庸碌的中产阶级生活中感到痛苦,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永远无法在社会上取得什么出人头地的地位,娶个老婆过日子。
于是他开始疯狂怀念往昔,那个曾经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屌的少年,跟女朋友吵架最后还是一起去开房的回忆被他当作实在届对他的全知全能的肯定:“我想睡这个妞就一定能睡到哪怕她跟我闹最后还是听我的,全世界都得听老子的。
”后来人到中年挨了一些生活的毒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只是nobody,跟老婆相看两厌,所以他开始渴望什么崇高啊、伟大啊、超越啊…这时男学生是恰好运行到了老师的小客体的位置。
无论转世轮回是否只是扯淡,老师恋恋不忘的初恋女友其实只是回溯性构建的原初场景,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
其实也不完全是巧合吧,男老师可能下意识挑选了他最不可能的恋爱对象。
让这种违背道德的感情作为超越的锚定点,他一定要像安提戈涅一样穿越幻想。
性是匮乏,而关于性的禁忌是匮乏的纯粹暴力。
老师为什么会爱上一个男学生呢?
因为老师不能爱上一个男学生。
当代生活,东亚,老师,学生,同性恋,你知道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但是你说不出来,抹眼泪,说这是无关性别的爱情。
爱情也是匮乏。
老师想在自己无望的爱恋里创造新的欲望,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学生跟他两情相悦了!
那他就过于接近原乐,他再也无法承受了。
最后就发生了老师带着学生蹦极这种很倒错的事情。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潜意识的一些激进,这种激进就在于同性和师生关系等要素,但你要说这是什么无关性别的爱情那这电影就屁也不是了。
还有那高中生说“他们说你是同性恋 他们说你喜欢我”那边真的蛮小客体的厚!
一把子羡慕马上要翻拍的小爱豆的粉丝了
曾几何时,不爱看韩剧。
缓慢的节奏,单一的剧情,看过后只记得音乐,场景,还有眼神。
故事永远都是从青春时期开始,一见钟情,不再变心。
这爱,一辈子铭记,刻于心上。
我总在想,会有这般唯一么,现实是太残酷,这爱情你是无法握紧的。
它要走就走,何苦,在这样的故事里梦想呢?
但是看这个片子,是因为李恩珠。
这个莫名其妙的女子,事业的上升期,她毅然的扼断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新闻在中国并不能引起多大的回响,她只是一个任性的女子。
她饰演过的片子,我看过的不多。
恋爱日记中,她坚强,直率,红字里,她是真正一个热烈又让人无法靠近的可怕女子,红字里面她和另一个女主角的一副图片还是导演仿照夜幕低垂炮制的。
可是我认为她就是如她电影的女子,偏执,美丽,热烈,尽管她也有温婉的时候,她是一个容易认真的女子,也不会对自己妥协,她的片子无一例外都会让人记得她,却不容易让人喜欢她,不能不说一种可惜。
她的扮相,不够韩国,没有温柔似水的眼神,没有悲情的牺牲色彩,没有忍让的泪水,没有……,总让人记得,红字里面她是一个第三者,她是一个抢夺者。
就算她流血了,也不能让人同情。
《爱的蹦极》她的出场太少了,可是我总觉得后面的场景也都有她。
她深刻的留在观看者的印象里。
通过一部影片回忆一个人,似乎太薄弱了,可这部影片里她的片断留在很多让人记得的记忆点里。
我会认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女子,可能我们波长合适,她的悲伤总是能打动我。
有时候也会为她生气,她怎么就那么不珍惜自己,那么的执着。
她就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子。
她的归途不仅和红字相似,也和这爱的蹦极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或许不会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对她来说,是归路。
她把她的人生看得太悲观,木已成舟,不可挽回。
“在地球的某处插上一根小小的针,再从天顶扔下一粒小麦,这粒小麦飘啊飘的落在那根针上的几率,就如我和你的相遇,这就是缘。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也决不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我爱你。
”韩剧的悲情和浪漫是众所周知,她把这些都当成了真的,让自己本身也成为电影,成了一个浪漫。
希望,她的结局真如她想,这,不是终点,是她要的开始。
同样的,不久前,一个花季的女孩,比我要年轻。
也在异乡的高楼上,没有人送别,没有迟疑,用坠落终结了自己。
她真感受到了风,也飞翔了。
可是伴随而来的是剧烈的疼痛,以及亲人痛苦的记忆。
有谁也想如风飞翔?
我不想驭风,只想要风陪。
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这是一部八年前的电影,让人觉得痛心的爱情。
可是真正能够怀着这样的心去对待爱情的人能有几个?
太喜是突然钻进他伞下的女孩,她拿东西的时候喜欢翘起小指,喜欢问他奇怪的问题,送给他画有自己头像的打火机…吵架的时候,她会在大雨里一动不动,等他回头说:“你只要站在这里等我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然后笑着说:“你为什么抢我的台词,我原来就在想,只要你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她会站在危险的峭壁边缘,告诉他:“即使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可是在决定要和他一起离开的时候,她却再没出现,他在车站等了很久,久到连他都忘记了是不是遇见过一个叫太喜的女孩。
他以为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他以为自己站在了爱情的边缘,可是,这不是终点……18年以后,他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是谁也说不清,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相象的两个人,喜欢翘起小指拿东西,喜欢问同样的奇怪问题,拥有相同的一只打火机…他渐渐觉得这个18岁的男孩就是从前的太喜。
可是一切都变了,即使不是重点,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去走?
然男孩记起了上辈子发生的一切,记起了18年前的那场意外的车祸。
影片的最后,两人去跳蹦极,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来的那一刻,太喜的声音:“下辈子你还会爱我吗?
”“会。
” “如果下辈子我成了男人怎么办?
”“还有下下辈子。
”朋友都说一见钟情是最不可靠的,因为你喜欢上的是脸蛋或是身材。
可是看了电影,才觉得好象不是那么回事,也许是命运让你遇见的人,不管是用何种方式相爱,都是生生世世的事情,无论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爱的都会是同一个灵魂。
如果真有这种人,那么遇见一次也就够了,不论是几辈子,能有这种通彻心扉的爱就足够了。
记得在哪看到过一句话:爱情就像鬼魂,人人都听说过,可是真正遇见的人却没几个。
人人都在找爱情,为了爱情而找爱人,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大小小的爱情,要爱上多少形形色色的人。
可是直到自己死去之前,不知道有没有遇到所谓的爱情。
死亡,转世,师生,男同,当年狗血+禁忌的元素叠在一起就成了这部"男色生死恋",果然是绝症和死亡虽迟但到的韩系爱情片🐶冲着主演的颜值去的,李恩珠的鼻子实在优越,年轻的李秉宪虽然还没啥硬汉气质,但也足够青葱鲜嫩。全程1.2倍速毫无违和感。因为只看了前半部分豆瓣简介就开看了,看了一半觉得不太对,男主咋就莫名其妙地吃醋了?蛙趣居然是男同+师生恋!!!搞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师生梗实在下头😷刚开始还以为男高是女主偷偷生下的男主的孩子,看到后来才发现导演玩的是"转世",6……结局两人一起在蹦极点自杀,才知道片名的含义,也才知道片头是啥意思。PS. 男主本质就是个自我为中心的典男,发现自己对男高有情愫也不会遮掩导致对方遭受校园暴力,发现自己疑似男同所以对妻子婚内强奸,难评😤
恩珠的离开
看过的 悼念下李恩珠~
很纠结 很奇怪
为李恩珠而看,结果后面三分之二是遮遮掩掩的基片,干!
同人女编的故事就是矫情。。
很早的时候看过的,这次捡起来才发现是这个故事。其实剧情设置的猎奇意味大于探索两性爱情的意思,一个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套了个意味不明的“现世性转”。总之是冲着李恩珠来看的,可是角色有点酱油。
投胎了= =
1:如果在"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结束会不是会完美?2:记住了一句台词——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
借尸还魂的残酷爱情物语,我愿称之为心理cult片……虽然电影后半段表面上是同性之恋,可观看时丝毫没有介入同性的微妙,反而对前半段忠贞不渝的初恋之殇更加心生悲悯了;另外胶片摄影非常出色。// PS. 李恩珠绝世容颜可谓人间惊鸿。
当年就听说过。13年后因为某部棒剧翻出来看。跳下去并不是结束。唉,30多的人了不会为对方想一想么?这么哀怨小受的样子。也许是因为性向太直,即使是那个人的灵魂,也不能生活下去,才需要寻找来生吧。如果是现在,剧情走向会否不同?时间都去了哪里?
并没有一个能让我如此的人出现过。
虽然有点诡异,但是情感描写好细腻。李恩珠李秉宪的演绎好动人~老师大崩溃靠在学生肩上时,我也哭了。。。爱是轮回?还是执念的迷信。
避重就轻,甚至轻描淡写,以至于都没有简介那么惊世骇俗,骨子里还是世纪初的韩式狗血,爱确确实实能够跨越性别,但跨越不了转生的迷信,只能说初恋害人不浅吧,如此结局也不知是要讨好哪方受众?只想问一句女主角,明明有更好看的学生,你怎么就投胎到吕贤洙身上了呢?
从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我要再次与你相遇,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爱的只能是你,只能是你一人。
稀里哗啦。李秉宪的深情真是无法阻挡的毒药
放在韩国也是很神奇的片子,有反映世纪之交同性爱受到的深深压抑和曲解。李秉宪的演技在里面已经有所体现了,蛮欣赏的一位男演员。永远的李恩珠。
奇幻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拍出来就凸显了那句话吧,我爱你是因为你,不是因为你是男是女。
两个字。。。纠结!爱也不是,不爱也不是;活着也不是,死了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