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刷晴雅集结束后,忍不住要写一写想要说的。
疫情的缘故,今年第一次去电影院已经是9月份了,年底终于等来了邓伦的第一部电影。
第一部邓伦的电影,也是我第一次看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那么红,还拍了四部,我竟然都没有看过,连在网上也没有看过,大概是出自一种微妙的感觉,毕竟小四这么多年来风评确实不是那么好,我没资格评价,但也确实不想去看就是了,等看了晴雅集,好吧,等来了人生的真香时刻,我只想说,人的偏见是一座大山,束缚了别人,也束缚了自己。
电影一开篇,就先有一个小高潮,召唤出式神并封印了祸蛇的虚影,三个式神都颜值在线,特别是金灵子,他念出那句此生无悔,侍奉为荣的时候我就已经哭了。
后面是我最喜欢的开始,茫茫海上突然传来清越的笛声,天都城如一段瑰丽的画卷缓缓展开,一个人妖混杂,百鬼夜行的时代,会有怎样的离合悲欢?
读原著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野村万斋版的晴明也一直是我的心头好,至今DVD还在书架上。
没想到赵又廷的晴明也不错。
懒散的白衣人,在开满紫藤花的庭院里喝着酒,不急不缓,悠然自得,这就是晴明大人啊!
但是最喜欢的还是邓伦的博雅。
书里面的博雅,单纯的有些傻乎乎的,总是被晴明戏弄,但也一直跟随在晴明身边。
邓伦的博雅,设定是母亲被妖狐所杀,从小在静云台修行的大师兄。
因这样的设定,博雅是个讷言的人,这时候不能不感叹邓伦的演技,全靠一双眼睛来表达冷漠杀气疑惑伤心喜悦等等,开始时候对妖的痛恨,想起母亲时的深沉,对公主从信任到怀疑的内心信念的破碎,还有最后化身朱雀的时候,黑瞳沉沉,波澜不惊的淡定,上古神兽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每一种感情都靠眼神表达的淋漓尽致。
台词也很好,很喜欢他带一点气声的语调,还有那个去拿符眼是故意挑高声音的你等一下,私以为他的台词和微表情都是完美的。
美貌和腹肌都是加成了。
比较喜欢小四的定格镜头,不管是晴明的亮相还是博雅的抬眼杀,都实在太妙了。
戏里的服装都十分精美,博雅吹笛特写的时候,身上一套皮衣能看到十分细腻的皮质。
每个人的白衣都不是单纯的白衣,细细密密的绣满了花朵,黑衣也有银线刺绣,暗夜里会隐秘多闪光,喜欢这样低调的奢华优雅。
公主是这里面最惨的人了,是书里面的比丘尼吧,吃了人鱼肉活了无尽的岁月。
记得人鱼之森里面,吃了人鱼肉的人都十分的痛苦,爱过的人一个个离开死去,只剩自己不老不死,慢慢地就没有了期待。
公主也一样,也许300年前,她还经历了别的岁月,爱过的人老了死了记不住了,到后来连自己是谁也记不住了。
让忠行消失在公主眼前,太残忍了,那些以为忘记的事情又一一浮现,那本以为枯死的心本来渐渐活过来,然而须臾又全部毁掉,那一刻真的心如死灰吧。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那日日夜夜思念的人,已经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了,每个寂寞夜里,都和自己一体的存在,又纷纷撕裂。
最后赞一下音乐的部分,晴明出场在渐进的笛声中,笛声清越,渐渐拉近到天都,琵琶细细碎碎的进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有曲调先有情。
蓦然回首,妖!
心里一沉的同时,笛声停了,琵琶声嘈嘈如急雨,银瓶乍破,渐入佳境。
那一场打斗和音乐浑然天成,是可以反复欣赏的佳作。
为啥神仙打架能拳打脚踢20分钟?
没蓝了放不出技能是吗???
我是真的忍不住不吐槽,开局就给我小时代的感觉,以下涉及剧透请警慎观看1,开局刚集合我和一起看的就知道老阴阳师要死了,然后看表情就知道是谁杀的了。
编剧你是个智障吗???
哄3岁半小孩呢?
2,前期把杀蛇刀吹上天,结果前期毛用没有最后一击必杀?
开挂了???
3,晴明花天酒地能召唤十来个式神。
最后特么就召唤3个还一个比一个废?
一个滑滑板的一个画画的一个打雪仗的,玩呢???
4,既然能特么传送为啥每次要跑来跑去?
废蓝吗??
5,博雅的弓箭只是杀小怪有用是吗??
6,核心剧情就是一个女人为了保护老百姓然后换了十几个男人最后自杀的故事呗??
就这??
7,就这烂片还整个悬念还想拍续集?????
8,9,10……算了我吐槽不动了,全程废话连篇,台词一点深意没有,要不是我老婆买的票非要给我说游戏改编的我打死也不看郭老板的片!
怪不得女人喜欢看,合着是全程露肉就这拿这吸引人呢??
满场没几个人还全都在嘲笑吐槽剧情,就这种垃圾电影还有人吹,真的是再烂的片也有傻子买单。
还有就是为啥不能给零星???
本文秉着无剧透原则,电影的精彩与否,需自行观影后,鼓掌或吐槽。
1. 郭敬明是太爱这部地中海浪漫爱情故事了,想尽办法将其汉化成了这部东土版,也是异国恋。
只不过两个人的名字都叫做“芳月”。
互称对方为“芳月”相知相守,再加以他最世文化传统的“上世纪”青春萌芽文体作为与21世纪20年代格格不入的商业片的语言载体。
他可以自我欣赏,陶醉,对观众施以尴尬折磨,逼着他们在影院座椅上用双脚抠出一座座天都。
2.从甄嬛传开始,台词只要说的够慢,就证明你有足够演技的秘辛在影视圈慢慢渗透开来,近十年来不断轰炸观众的忍耐程度。
有些电视剧的台词工作过于庞大,说的慢些,也可以忍耐将就。
郭敬明是首位将这种密辛搬上大银幕的人。
再三强调演员们把台词读的再慢些,一定要配上炫美MV,凑够120分钟以上,再请水军赞美剧情紧凑。
始作俑者郭小四,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赚钱模式,还暗示无脑粉丝和水军“物超所值”。
如果这部电影是2倍速或者2.5倍速播放,我就愿意再给一颗星。
3.好莱坞曾为了让工业体系中的动作片能像中国电影一样,请袁和平团队到丑国,给他们传授武学。
学成后的好莱坞,彻底在动作片这个领域发扬光大,抛弃了“一丝不挂的”老师傅。
郭小四,却对中国电影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动作场景嗤之以鼻,让电影中的打斗,除去特效后变成了小学生操场撕皮打闹,动作设计的简单难看,把动作美学硬生生拉回100年前,只能靠演员硬喊“呵”,“哈”充当武打特效的年代。
这是当徐克,元斌,成家班都死绝了么…… 4. 邓伦练练台词,学学普通话吧,抛下你们老家石家庄的庄儿音,让台词清晰带着角色的情绪,塑造个真正的人物好么,你的台词让博雅跟你在两个不同的时空。
居然丑廷的普通话和台词都好过你,虽然你们彼此的演技在电影中交相辉映,互帮互尬,但你只是赢在Body,他却赢在基本业务。
5.汪铎,电视剧圈秘辛的受益者,只需要一张poker face装深沉,将声音压低台词速度放慢,就幻想着自己是一个出色的表演艺术家。
整部电影的最迷之自信就是你,就连“女皇”的机械化配音都比汪铎塑造的人物要不让人那么出戏。
6.作为神话故事,妖鬼怪谈的电影爱好者,不想讨论什么剧情硬伤,逻辑漏洞,这些我完全不想在意的东西。
只要特效过得去,我就能忍下去,赤狐书生我忍了,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文版我也可以。
今年的郭敬明,非常的高产。
上映了3部电影,《爵迹2》《晴雅集》以及监制的《如果声音不记得》。
然而,都难逃口碑扑街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豆瓣评分,《如果声音不记得》4.1分,《爵迹2》3.9分,《晴雅集》5.5分。
虽然有进步,但是仍然是不及格,5.4分(当然这分数还会再降),已经差不多算是他导演生涯中的最高分了。
连官博都高兴地表示,他们终于及格了,也是不容易啊!
除了电影,他还上了一档热门综艺《演员请就位2》,仍然是满满的话题。
然而,能够留在我印象深处的,也只有这12个字——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
而《晴雅集》,仍然可以用这12字概括。
01,看得出来,这部电影小四还是给予厚望的。
在上映之前都在拼命的宣传,邓伦还曾经放话,要是过30亿,他就和赵又廷去“裸泳”。
当然,这句话对于粉丝来说,相信还是很受用的。
在电影院,这部电影的广告也充斥在每个角落,包括王子文说的那句“我有很多的名字”,更是如雷贯耳。
如今到了检测电影质量的时候,这部电影更是上了热搜,和同期刘德华的新片《拆弹专家2》形成了竞争之势。
有1.8万人给出了5.4分的成绩,一夜之间,降了0.6分。
速度之快让人咋舌,相信首日,路人看过之后,这个分数将会降到它的真实水平。
和《拆弹专家》的8.1分相比,这个成绩也格外“耀眼”,相形见绌。
在高赞评论上,也是满满的吐槽声音。
一位网友这样评论:“原著、美术、音乐都是妖猫传班底,故事也有点像,但为什么质感比妖猫传差很多呢?
一个是导演审美问题,另一个是不愿花那么多年去打磨幕后吧。
”
这位网友虽然犀利,但是道出的却是电影最重要的问题。
既然你将更多的精力用到了演员,画面,特效上,为什么不能花费时间来打磨剧情和后期呢?
这才是一个电影成败的关键。
表面上的浮华,暗黑,魔幻,男性之间的暧昧,终究在剧情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这也是备受吐槽的。
当然,小四也不会在乎大家网络上的骂声,他是一个商人,以票房为主的。
大量的用流量明星,不琢磨电影内容,只要赚到流量明星粉丝的钱就OK了啊?
小四也很明白这部电影的受众都是什么年龄段的观众。
根据猫眼专业版“想看”数据分析,这部电影的受众,78%以上都是女性,年龄段也大多集中在20岁到24岁之间。
有73%以上的受众都是三四线城市的观众。
这一部分观众,对于流量明星的追逐较为狂热,对于电影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
所以,郭敬明的电影,还是有其基础盘的。
02,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小说,分为《晴雅集》和《泷夜曲》两部。
故事发生在混沌乱世时期,法师齐聚在了天都城封印大妖祸蛇。
年轻的阴阳师晴明,来到了天都城祭天,封印被镇压了三百年的祸蛇,以免它为祸人间。
武士博雅(邓伦饰)、南疆法师(春夏饰)以及司天监内廷法师鹤守月(汪铎饰),在斩蛇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惊天的阴谋。
这个阴谋和王子文饰演的公主有关。
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然而,电影仍然是郭敬明一贯的风格和配方。
专门为粉丝拍的电影。
流量明星打斗,光着膀子,所有的剧情都是为明星的“秀”而服务。
缺少完整的框架和逻辑,剧情之间的衔接,转承启合生硬,有很多逻辑难以自洽的地方。
观众们嗤之以鼻,粉丝们不亦乐乎。
毕竟看到帅气的爱豆,即使是烂片,她们也愿意花钱。
03,画面感依旧延续了他以往的风格,配乐优美,风格暗黑。
即使只是看十分钟,也能够看出来这是他拍的“MV”。
在如今以口碑为王的电影市场,不琢磨剧本,只依靠流量明星收割票房的时代早都过去。
也许,在前几日还真的有粉丝愿意为你买单,但是想要凭借口碑发酵已是不可能。
你看这部电影了吗?
最后我想问一句,这是什么表演体系?
昨天赶着平安夜去看了晚场《晴雅集》,首先声明本人没怎么玩过阴阳师也没看过梦枕貘原著,完全是从第一次直面此IP的普通观影观众角度出发,写点真实感受。
而看完最大感受是:郭导你难道不需要在这部电影分级标注上大大的gay porn吗?
说gay porn可能夸张了点,但是钙片本质一览无余。
从晴明博雅初次相遇刀光相见(俨然是调戏与被调戏那种最cheesy的感情线开端),到晴明被陷害博雅挺身而出为他澄清,到博雅为晴明跟男式神喝花酒而吃飞醋,再到晴明为公主疗伤倒地 博雅惊慌到花容失色,以及最后的高潮戏份——“让我来做你的式神”!!
啧啧啧,多么感天动地的兄弟爱。
这时候有粉丝可能要跳出来解释了:本来就是双男主戏份,有点边缘性浪漫色彩无可厚非,从预告片中这些完全是可以预见到的,你不想看bromance选这片干嘛呢!
好的,首先我本人非常尊重LGBTQ群体,也对兄弟爱没任何意见,但是两个小时电影全程强行搞基好像也不太合适吧?
从电影精神主线上看,赵又廷,我们的晴明大人,法力高强,但是距离真正强大的阴阳师还尚有一线之隔——他不会使守护咒。
OK这就关系到了电影的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这个世间必须要有想要守护的人才能使出守护咒,而守护比进攻更为强大,因为有爱等云云。
所以能不能使出守护咒,就是赵又廷这个人物成长线的关键一笔。
根据电影剧情我们得知,妈妈和照顾他长大的师傅,都没有让廷廷使出守护咒,最后让他成长的是谁呢?
——原来是刚认识的伦伦啊!
那一刻电光石火,当蛇妖的攻击魔法快要击打在奄奄一息的伦伦身上,廷廷突然顿悟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守护的人是谁,于是噼里啪啦一顿操作,使出超绝守护咒,庇佑了邓伦。
你说,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郭敬明几十年如一日的男色审美。
男性选角,必要欧目、高鼻、花瓣樱唇、全体通白;男性扮相,再浓重的阳刚气也要带一丝丝阴柔感,“嗯是小四的气味~~”;而男性打斗戏,必要赤膊上阵裸一裸上身(?
)
当汪铎从蛇身里钻出来上身不着一缕时,我的内心开始颤抖,哦那若隐若现的线条,那浑圆又…浑圆的屁股,那过分浓重的眼影;而当邓伦附身朱雀,突然爆掉上衣长出黑羽时,我的双目彻底被光芒所刺伤,无法直视两个全体通白腹肌壮硕的男性缠打在一起。
这画面太美,是我不配。
看着两个光裸上身的苍白男人,一条扭来扭去的大蛇,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甚至可以脑补出小四坐在画面监视器背后,看到他的fantasy被实打实拍出来而荷尔蒙高涨的场面。
对不起这位扮鹤守月的演员,这部片子之后我真的对他的脸产生了生理性不适(求生欲:都怪剧本!!
不怪他!!
)密集吐槽完毕,接下来再认真分析一下电影。
如果有人问天哪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我会说当然有!
秉持客观精神,还是要表扬一下电影的画面、特效和配乐。
配乐请来了日本大师川井宪次,就是给《攻壳机动队》《七剑》和《叶问》作曲的那位,东方音韵出神入化,尤其在看晴明邀博雅花间一壶酒聊天叙旧的那段,音乐澹澹而出,确实赏心悦目。
特效也请了好莱坞顶级团队,虽然晴明的阴阳师法术怎么看都仿佛偷师了《奇异博士》,一样金闪闪的光圈,差不多的魔法光标和移形换影的功能。
怎么说呢,这些精美绝伦的画面特效和配乐,就像是一层层迷惑人的礼物外壳,等到打开一看,得,里面其实还是一坨💩。
先看节奏。
恕我无能,欣赏不了“四式”节奏,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导演个人特色,虽然在我看来就是堆砌的角色、没灵魂的念白和无处不滥用的慢镜头。
影片一开头,就是晴明和师傅忠行练功,铺陈了妖蛇霍霍天下,四方法师前去斩🐍的背景;同时交代晴明的人设(弱点),师傅为了守护他而死。
但是开篇除了推动了那点情节几乎毫无亮点,莫名其妙晴明无法使出守护咒,莫名其妙妖蛇幻影然后打斗,莫名其妙师傅挂掉以及极其苍白的死前说教。
不够合理又不够深入,强行灌入师傅大而空的鸡汤言论,试图营造出一点哲学幻影,而人物的初印象和情节矛盾性构建都不够成功。
然后这个硬伤又被带到了接下来的电影里。
有几个情节逻辑上的点我始终很难想通:1.晴明被认作狐妖的母亲,这个角色除了让晴明从小无法亲近人而更亲近妖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甚至这个角色都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被认作狐妖?
和晴明经历了什么?
2.形成发妖的执念被草草带过,一会儿被人控制暗杀别人,一会儿又挣脱控制杀死公主,然而公主是不死之身,勒了她一下执念就消解了?
3.公主一开始为什么成为祸蛇容器,囚禁几百年后又为什么要放祸蛇,只是为了给鹤守月永生?
(如果她的爱人就是被祸蛇所杀,她更应该囚禁祸蛇不是吗?
)(以上欢迎书粉和看懂电影这些点的朋友们为我解惑,谢谢~然后是台词节奏。
能看得出,很多漫画向的台词,被导演直接电影化了,此间种种水土不服直接表现在电影院的观众,会在不是笑点的台词上集体发笑。
而且我非常想不通,奇幻电影为什么一定要气若游丝的念台词,好像里面只有邓伦在正常的说话,其他人一律吐气吞音拉长节奏。
春夏的声音太让人出戏了,光看这部电影真的很难联想到她的影后身份,只想焦躁地拉快进。
说到这不能不提这部电影演员阵容,看起来都还是实力派,像春夏赵又廷、王子文等,但是在电影里居然大部分都跟小时代演员level没差(除了王子文哭戏还是有hold住 邓伦也比较自然),原因恐怕也不能只让演员背锅了。
再说说这部剧的价值核心。
上面我们说了其中一个,就是守护比进攻更强大。
OK这个勉强说得过去,要心怀守护才能成为强大之盾。
但是后面上的价值什么“人和妖皆有善恶、妖亦有情”……2020年了,居然还在讲这么俗套的价值观。
然后片头的“一个人的名字就是最短的咒”,请问这又是啥意思??
看上去挺唯美的,其实就是文艺装x。
有一说一,这部电影乃至阴阳师原著故事,其实没有这么俗套。
我们拉出来这个故事看看,为了避免祸蛇祸害人间,少女选择了以肉身为器封印祸蛇,几百年来踏不出天都城,有短暂的爱恨和永恒的孤独。
直到一位少年出现,爱上她又把这份爱恋凝为式神,留在她身边。
执念逐渐给了式神灵魂,为了永远守护少女式神不惜放出祸蛇,爱恋在极致后陨灭。
是不是还挺有东方美感的,所谓牺牲所谓我执,皆化在爱情悲剧里,成为阴阳师晴明的奇幻旅程一页。
但是这些小四都没有拍出来,他只拍他想要拍的,把导演意志凌驾于一切,让作为观众的我们,只体验了在他的春梦里到此一游。
不管你们承不承认,我都要说,我们的这个时代,正在被郭敬明代表着。
看完《晴雅集》出来,我正好在我加的一个电影群里看到别人这么说:
他所说的,正是我想的。
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打架打到白热化的时候男主要脱掉上衣,然而这不需要我想明白,因为郭敬明需要的,就是满足那群观众的淫欲,只要他们能在看完之后说:“啊邓伦的肉体太美好了集美们快去看!
”就够了,因为他想赚的,已经赚到了。
不少电影都有暴露的镜头,这确实,很大一部分导演都跟郭敬明一样,拍这类镜头就是为了吸引粉丝买票,这和拍黄片的心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是遮着掩着的“黄片”,是要摆到台面上,给更多人看的,优雅的“黄片”,所以点到即止,叫人内心抓挠。
但也有像李安拍《色•戒》这般,明明演员暴露的要比其他电影更多,但是你几乎感受不到那层“色”,而是感受到俩人危险紧张的关系,和王佳芝一点点被征服的悲哀。
这是大导演厉害的地方,在“色”之下,有更深层次的内容,而“色”也能在全片里起到关键作用。
大部分其他失败导演败在哪呢,就是既做不到李安这般让情色变成高深莫测的艺术,又做不到郭敬明这般彻底放下架子,彻底地为观众大脑皮层的满足而拍。
最后搞得四不像,看着怪别扭,一部片子自然成就很低。
但是仅从几个露肉的镜头就说郭敬明太懂观众是不是很武断呢?
武断,也不武断。
很多电视剧拍身材好的男演员露肉,多半还有个女生视角,女主看到男主没穿上衣,天啊太害羞了,于是别过脸去——女主其实就是替大部分观众的害羞,于是观众潜意识里那份害羞被导演编剧发现了,这个卖点就搞得总差那么点意思。
郭敬明不同,他的态度是,没关系你放心大胆地看,集美我懂你,你看在如此高燃时男主脱了,你总得看吧。
而且郭敬明,太知道怎么拍男演员了。
如果是一个本就带着原始野性的男演员(《风平浪静》里的章宇)脱了,也会很吸引人,但如果是一个全程禁欲的、板着张死人脸的男演员脱了,那会给观众一种“有生之年”的满足感,这满足感是超越了原始野性本身所带来的。
就电影整体而言,我觉得郭敬明也是下了功夫的。
没有了《小时代》里虚假浮夸的台词,也没有了《爵迹》里头身比极不协调的假人,演员选择上放弃了那些不会演戏的流量明星,故事在原著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搞笑的梗,场景绚烂,特效美观,非常符合现在主流商业片的价值观。
人总会变的、会进步的,郭敬明也不会永远停留在吵架撕逼上。
当然,他的台词还是脱离不了初中生美文的做作浮夸,人物也以“端着”为帅,这都是郭敬明的局限性。
我是初中就读过《幻城》,之后有追《小时代》小说追到高二,《小时代3》反复看了三遍,《爵迹》两本也都全部读完。
对于高中时的我来说,真的太好看了。
当然,前提背景是,当时我没有多余的钱去买其他书看,也没时间看。
和高中语文课本和试卷上那些掐头去尾不知所云反正都是歌颂农民淳朴或者批判资本主义的小说比起来,郭敬明写得太好了。
所以当我看《晴雅集》的时候,我会有种恍惚感,剧情设置上跟我读过的《幻城》《爵迹》竟有点像。
(当然,我就不谈他抄袭的事了,这不属于我要分析的范围)首先他很会烘托人物出场。
我记得当时读《爵迹》,他开头先用平民百姓烘托某个人物怎么怎么厉害,后来发现他只不过是个小小使徒,而使徒之上还有王爵,王爵也分七等。
最高等的使徒还打不过最低等的王爵,于是他不用费笔赘言,等到一等王爵吉尔伽美什出场的时候,他只需要写吉尔伽美什有多风度翩翩就够了。
因为他的厉害郭敬明已经衬托过,此刻他越是不以为然,他就越是高深莫测。
然后我记得还有一个场景,是打什么怪兽的时候,他写二等怪兽(好像是叫“诸神黄昏”?
)怎么怎么巨大可怖,等到他再写一等怪兽时,一等只是只小猫,而吉尔伽美什和它打了一架丢了一只手。
是不是,此处省略的地方已然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此刻的郭敬明,再不是《小时代》里一个字拆成三十个字、用奢侈品品牌把文字堆得臃肿不堪的郭敬明了,他成了氛围烘托的高手。
《晴雅集》里继续沿用着这套模式,尤其是春夏饰演的泷夜神秘莫测又风情万种地出场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熟悉的郭敬明又回来了。
整部电影的故事设置跟《幻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着某个神秘的任务,几个各具神通的人物聚集到了一块,他们性格迥异,彼此还有冲突。
相爱相杀打情骂俏悄悄卖腐。
随着任务的执行,一些更加扑朔迷离的事情正在暗流下涌动。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变形的“奥德修斯式的闭环”。
而且郭敬明在《晴雅集》里有他企图想思想深化的地方。
佛教里讲“贪嗔痴”是三毒,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就是“痴”。
对爱人的痴。
有深度的创作者想搞明白爱情是什么,大部分流水线商业片呢,又着急把大家在爱情里最表层的共性展现出来以赚取所谓“共鸣”。
郭敬明呢,他太懂了。
比起吃“糖”,观众更愿意吃“砒霜”,虐得越惨大家看的越开心。
你说长平公主对晴明师父的爱有发展脉络么?
没有。
但是郭直接把最虐恋情深的地方给你看,当你哭得稀里哗啦从电影院走出来,被冷风一吹,你会猛然一个激灵:他师父做了啥啊就让长平公主爱得连不死之身都不要了?
《小时代》亦是如此。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一场繁华大梦,但是呢,菲茨杰拉德写出了属于他那一代的迷惘,因为这篇文章并不探讨文学,所以我在这就不展开描述这部小说。
我只说郭敬明的《小时代》,它也是,你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会无比艳羡他们这帮人的纸醉金迷,无比艳羡永不分家的时代姐妹花,等你从电影院出来,你又会一拍大腿:她们为什么就有那么牢固的友谊啊?
她们凭什么就那么有钱啊?
没有逻辑。
郭敬明的逻辑是那种沙堆起来的塔,手指轻轻一碰就倒了。
但他就是很懂得给观众看观众最想看到的东西。
现在很多人一说起郭敬明就炸,感觉他像一只蛀虫啃烂了许多人的青春,然而这是许多人不愿意面对的:首先你心底有对某些东西的欲望,这欲望没那么高雅,你并不想当太空人,你只想躺床上幻想许多玄妙的场面和香艳的肉体。
一个思想有高度的创作者会对欲望进行批判和反思,会在茫茫然的人世里,对杂乱无序的人生感到焦虑,他们隐隐想像拜伦或者唐吉诃德一样重建秩序,又或者如等待戈多般对着未来虚无而悲哀地一瞥,说这世界就这样烂了也罢。
然而郭敬明会告诉你,没关系,你想看什么我就给你看什么,凡你所想都是对的。
所以我从不讨厌郭敬明,我只是觉得,他是我们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最极致的代表。
还是豆瓣好,在知乎我是先道歉的,这里不用了。
正文:我不是来评价电影的,我就说一下里面让我觉得眼熟的内容吧。
1.大家都说的法阵和奇异博士特效,不解释了(奇异博士)
晴雅集和奇异博士剧照对比2.中间出现的法阵,只要看过火影的,绝对知道这是轮回写轮眼(火影忍者)
晴雅集中的阵法
佐助的轮回写轮眼3.BOSS在蛇背时手上的铠甲,造型像哪吒里的万龙甲,用法像武装色霸气(哪吒魔童降世、海贼王)
敖丙的万龙甲
路飞的武装色霸气4.开始发妖出现的时候,觉得造型顶多算借鉴了贞子,不算抄。
直到发妖报仇雪恨后现原形并自毁,那个白衣造型,说是贞子3d的片段我一点都不觉得串戏(午夜凶铃)
贞子5.在蛇背上刮痧的杀生石(杀生丸:?
)式神简直就是和岩雀开大一模一样(英雄联盟)
杀生石在蛇背刮痧
岩雀塔莉垭6.朱雀结界展开的细节特效,像不像魔术回路和ea展开特效(fate系列)
魔术回路
魔术回路
ea展开动画7.boss用刀射向赵又廷时赵又廷用的好几层守护阵,炽天覆七重圆环(fate stay night)
红A开七重圆环用来挡库丘林的突穿死翔之枪欢迎补充。
果真所有对于郭导电影的期望都会成倍转换成为暴躁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套路当演员一开口,那熟悉的郭敬明体瞬间把我我们带回了那个熟悉小时代。
灵感来源,是奇异博士的圈圈阵法?
还是哈利波特的不许喝水?
信手拈来,全是“致敬经典”真不戳。
冲着看帅哥来的?
满足你!
男演员打架怎么能穿着衣服?
邓伦变身朱雀之后做出迪迦奥特曼的动作至少5次,男神胸肌双峰乱颤真的说不上是美感,拿上宝刀瞬间化身圣斗士星矢,也无法确定郭导的趋向从名媛的纸醉金迷变成了中二少年的花里胡哨。
为腐而腐,为爱而爱。
没有承接的暧昧,毫无缘由的交心。
爱情或许是我不懂,我就是爱你监听我我偷看你的样子。
全程地铁老人看手机,真的懵逼脸,求求能理解郭导大脑构造的亲们解释一下:1.式神会自动转移吗,师傅的式神直接变成自己的?
那为什么鹤守月存在呢?
2.到底如何抵御祸蛇?
是只是需要激活四个神兽还是每次祸蛇都需要从公主体内生出来再杀死?
那祭天大典到底意义是什么呢,是杀蛇吗。
3.刀会对蛇的出现产生反应,是因为之前沾过蛇的血,那之前是什么情况下杀过蛇呢?
4.妖变成式神会变强吗?
杀生石之前远远达不过博雅,变成式神之后与强化后的鹤守月打得有来有回。
5.转移只能到看得到的或者去过的地方,那为什么可以到蛇的肚子里?
6.朱雀式神和博雅是同时存在的吗7.师傅因为公主有了欲望而被迫离开,而制造了一个拥有自己对公主的守护感情,以及变成任何人的式神,意义到底是什么?
8.头发妖到底是为什么就报仇了?
她杀公主是怎么摆脱鹤首月控制的?
9.公主对于复活祸蛇的意愿到底是什么?
公主的欲望到底是什么。
10.公主把蛇生出来是不是就摆脱了对蛇的肉体镇压,那似乎也没什么变化,蛇依旧是在几十年之后出现,就像几十年之前它也出现过一般?
人物没有完成自己的站立也就算了,连蛇都没有。
你吃了我 我吃了你,咱俩嘿嘿嘿,走向宇宙的轮回。
如果说小时代是郭导初入行业才艺不精,爵迹是受到技术条件和演员尬演的影响后,晴雅集在解决了镜头和演技的问题,同时也将画面和特效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郭导依旧可以打造出一部这样的烂片,真的是排除法找问题的良策———导演、编剧、监制都有问题,很巧 他们是一个人。
作为一个做电影的人,郭导在不讲故事不问逻辑只看颜值只卖男肉的“电影体系”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市场毕竟和导演自己的审美还是有差距。
我们可以不喜欢别人喜欢的东西,但是请您不要再把拍给自己看的电影放出来圈钱了……小时代 爵迹 晴雅集郭导的电影厉害就厉害在 不仅均分低,而且方差小但是市场永远都存在,真的是使人感动不仅想到今天姐妹的话“太久没有看到郭导的男人合集了,今天一开场真的眼前一亮”的确,用养眼这一点吸引眼球自己让郭导骂声载道依旧财源滚滚,也确实,电影如同进餐,沙拉,蒸点,刺身,炖菜,样样都有。
消费者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地沟油爆炒的猪腰子确实好吃,无需细品,也无关健康,只管大口吃便好,可是吃完除了三高,兴许就是嘴角那拭不净的油花泛着波光。
不得不说,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
在画面美感,配乐烘托,演员演技加持的条件下,为何一部电影依旧可以油腻之极,带着“我就是肉好看”的排面招摇过市?
我们不仅反思,电影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
讲好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拥有完整的逻辑,以及表达正确的情感。
如果依旧很难理解,可以去看看海贼王,如果还是接受不了决定太高深了的话,就去看看猫和老鼠吧。
电影的边际在被模糊化,或许是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的事情。
我们一边开心的接受一些奇奇怪怪的产品作为电影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或许真的很难接受马保国老师的《我在英国教武术》作为一本书走入我们的世界。
在此,我为马老师打抱不平。
毕竟有些人被定义为热点圈钱骗子被央妈封杀,而有些人做了同样的事,他的电影却依旧如火如荼。
去看《晴雅集》是作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晴雅集》是郭敬明作品,对许多人来说,看郭敬明电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社长也曾怀有过这样的偏见,直到前几天看了鹦鹉史航的微博,他在看完《晴雅集》后给了这部影片打了高分,并且评论道:“不与电影为敌。
”正是这六个字,让我买了《晴雅集》的电影票。
我当然清楚在《晴雅集》上映期间有111名编剧联名抵制于正和郭敬明,我也知道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操守。
但观众是无辜的,他们没有权利更没有义务去做法官,生活这么累,大家去看电影图个乐,不可以吗?
“文贼当道”固然可耻,“逢郭必反”不也很可悲吗?
电影是单纯的美好的包容的,它首先不应该被资本所裹挟,其次也不应该被道德所绑架。
所以,看《晴雅集》,不丢人!
1.我去看《晴雅集》时,放映厅除了第一排几乎都是满座的,说明这部影片确实很火爆。
我专门统计了一下,放映厅里男女比例大约是2:8,而且来的男的大多数是陪着女伴来的,这说明郭敬明的受众群很固定就是年轻的小姑娘,对大龄的男性的观众几乎没有吸引力。
老实说,我看郭敬明电影向来是带着批判滤镜的,但《晴雅集》给我的感觉竟然不错。
本片画面挺震撼,配乐很有感觉。
前半段故事紧凑,后半段虽然有些拖沓,但总的来说故事能够自圆其说,完成度不错,赵又廷、邓伦、春夏和王子文等主演也算是有颜有演技的,看着至少不出戏,整个影片处处能迸发出郭敬明式的幽默台词。
虽然我是get不到笑点,但影院里却能总能爆发出少女的笑声。
社长不由感慨,真是年纪大了,有代沟了。
影片结束散场时,我混迹在人群中想听一听大家的看法。
在去洗手间的路上,一个小姑娘和男友说觉得邓伦很帅还想二刷。
而在电梯里,一个老姐儿和闺蜜吐槽,她说感觉被郭敬明骗了,10分钟的剧情愣是拉成了130分钟,全片全是慢动作,台词全是0.5倍语速。
以上就是社长的观影实录。
2.回到家,整理一下思绪,我给《晴雅集》的评价时:这是一部标准的豆瓣6分电影,它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属于看过即忘的类型。
我们还是先从导演说起,毕竟电影就是导演性格的完美体现。
社长追完了《演员请就位》两季节目,感觉他是充满矛盾感的一个人。
能看出郭敬明对做导演挺上心的。
其他三位导师拍10多分钟的短片,他能拍半个小时;其他导师导戏时很多走个过场,他能全程陪着演员熬通宵;其他导演受节目形式的限制基本偏保守,但郭敬明能搞出很多小花样,比如有一期他翻拍《天才枪手》的片段,现场挑战了6景1镜,直接折服了李诚儒。
过去郭敬明面对批评是视而不见的,这次在节目里他也第一次服软,表示自己过去的作品不太成熟,赢得了许多好感。
但越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
郭敬明嘴里常常蹦出一些专业术语,什么“演员要有信念感”,什么“遗憾的艺术”,什么“表演上的此时此刻”,让人听了不明觉厉,专业人士却不以为然。
比如第二季节目走后尔冬升实在看不惯郭敬明了,怒怼他:“你学的是什么体系?
”,直接把他怼哭了。
这部《晴雅集》就是郭敬明矛盾感的一种体现。
首先能感觉这部电影是用心之作,绝不是圈钱之作,郭敬明在画面上下足了功夫的。
无论是开头的师徒大战巨蛇,还是片中星罗散布的古建筑,以及主人公的服饰,都给人很惊艳的感觉。
你不得不承认郭敬明在营造华丽场景方面,是把观众的嗨点拿捏的死死的。
除了画面精良, 本片的配乐是一大亮点。
城墙打斗的琵琶弹奏将紧张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而片尾邓伦和赵又廷分别时,BGM里的笛声让人瞬间想起无数个武侠剧的片段。
而本片前期的故事设定也很吸引人。
巨蛇出没,师傅受伤,赵又廷前往天都城寻求支援,他找来邓伦、春夏和汪铎饰演的三位法师合力斩杀巨蛇,这是黑泽明《七武士》创建的“招兵买马”经典套路。
随后天都城里怪相丛生,一位法师突然遇害,大家聚在一起一通分析后发现“凶手就在我们身边”,这又是悬疑小说中常见的“密室杀人模式”。
有了前期的两个套路衬底,后期的前尘往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以说,本片的画面、配乐和故事设定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然而我回来一查,才发现:本片的美术找的是《妖猫传》的团队,造型找的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团队,配乐找的是日本配乐名家川井宪次,故事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同名小说《阴阳师》……呃,这就尴尬了。
说白了,本片的全部的亮点和郭敬明都没啥关系,他做的无非是缝缝补补的工作,叫他郭导不大合适,叫他“郭裁缝”或许更恰如其分,毕竟东拼西凑已经是他的传统艺能了。
更尴尬的是,本片中凡是郭敬明自己原创的,几乎都是败笔。
比如片中的设定很宏大,但这么大的设定下来来回回就是四个人在撕X,和《小时代》里的“时代姐妹花”有的一比,说白了就是郭敬明在电影里驾驭不了那么多人物。
比如片中的台词几乎每一句人话, 演员说的慢悠悠的,观众听着像几个郭敬明在自说自话。
比如影片最后郭敬明让汪铎和邓伦脱去上衣肉搏,血脉喷张的大决战瞬间散发出诡异的味道。
连赵又廷接受采访时都对莫名其妙脱衣服很不理解。
郭敬明电影里贩卖男色的老毛病还是改不掉啊。
总之,《晴雅集》如果换个导演,品质能再上一个档次,但肯定没有现在的话题效应了。
3.大多数文青,对郭敬明都有着极其复杂的情感。
这种情感叫做:羡慕而鄙视。
羡慕在于:全中国单纯靠码字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是凤毛麟角,郭敬明是其中一个。
曹文轩在《幻城》的序言里直呼他是天才。
诺奖得主莫言在采访时也说过:靠写作买房很难,全国只有郭敬明做到了。
鄙视在于郭敬明抄袭事件是被石锤的,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作家一旦贴上“文贼”的标签,几乎意味着社会性死亡。
只有在这个时代,郭敬明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
骂他的人越多,他越是赚得盆满钵满。
骂他的人越多,爱他的人越爱得要死。
《晴雅集》的豆瓣开画是6分,创造了郭敬明职业生涯之作,但很快跌到了5.1分,几乎落入了我们熟悉的“郭敬明区间”。
何为“郭敬明区间?
”就是说郭敬明拍过的电影无论票房还是口碑都异常稳定,方差很小。
他的评分一般都在3.5分到5分之间;他的票房一般都卖到4亿左右。
比如他前段时间监制的《如果声音不记得》,票房3.34亿,豆瓣4.0分。
郭敬明的发挥如此稳定,就在于他永远只讨好一部分人群,那就是涉世不深的未成年少女,这部分人群就是他的死忠,在座的各位或许看不起郭敬明电影,但许多人在年轻时一定被他的“明媚的忧伤”和“45度仰望天空”感动过,有的还拿来做过QQ签名。
用一句歌词说就是:“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那些年轻的朋友和当年杀马特的我们一样,也喜欢矫情的文字,中二的造型,以及极端的感情,郭敬明就垄断了这个年龄段的市场,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输出品质如一的产品,他不发财谁发财?
在《圆桌派》上,马未都这样评价郭敬明的小时代,他说:“《小时代》有它的积极意义,几百年后当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看一看《小时代》,就会明白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有多混乱。
”从这个角度看,郭敬明的存在是有他的价值的,《晴雅集》也是值得一看的。
剧情确实真的有很多硬伤,基情多的要溅出屏幕来,但是还是不影响我打五分,除了手游的情怀,我确实也被感动了,电影总体分为两条线,第一条:晴明博雅之间的相知相惜(基情,不是),就不多陈述了,第二条:公主和鹤守月之间,鹤守月和师父之间的故事,很感人。
师父是这样爱公主的:如果我不能相伴于你,我便制作一个我来保护你,这是一种隐忍吧,但是相对于这种,最让我动心的居然是鹤守月对公主这种绝不违背,坚决执行的忠诚感,你是我这世界上唯一想要守候之人,你活的太痛了,我便想方设法释放邪蛇,还你自由;你无法死去,我便寻求长生,相伴于你,我的爱像野草一般的恣意与自由虽然我知道我只是主人的一个替身,虽然最后的最后你用自杀来让我收手,但是这不影响我承诺的永远的守护,这可能才是百分百笃定的选择与专一吧,纵观世界上感情的多变与虚伪,这种契约制绑定的感情虽然有病态之处,但还真他妈的令人心动啊。
梦枕貘的原著是好看的故事,但实在不明白这电影改编了个啥,服装和场景真的挺美的,邓伦超帅,赵又廷和王子文演的也还可以,毁就毁在导演上,故事讲的乱七八糟,莫名其妙,根本就不能带脑子去看。好歹也是个阴阳师,最后的大战居然是两个男人赤裸上半身肉搏,式神养了一堆都是只能谈情说爱的,能战斗的就三个,两个还是师父剩下的。整部片子gay里gay气的,男三让人生理性不适,最后晴明找到要守护的人居然是博雅,这三观碎透了,连天下苍生的口号都懒得喊了,就是导演自己意淫的一场春梦吧
本来有点想刮目相看的。然而郭敬明不会让人失望:半裸令人作呕;汪铎令人作呕。
郭敬明果然是最会拍男人戏的导演啊!!!晴雅集就是用两个男主角的名字命名的,晴明一开始不会守护咒的铺垫,我就知道最后会为了博雅成功,果然!那一段直接泪奔了~还有王子文,从头哭到尾,每个镜头都有眼泪,太美了吧。而且特效画面也充斥了东方美学,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画,真的绝了~我发誓,再也不说郭敬明不会拍戏了!
郭敬明靠我对几个演员的颜值和身材得到了3星。1星赵又廷,1星邓伦,1星春夏。全程就只顾着看邓伦了,其余时间基本睡觉。
郭矮子还是有点进步了,这是我第一部打二星的郭矮子电影,但并不是很多人说的画面特效方面,画面特效只能算过得去。进步的地方在运镜调度还有知道讲故事了,虽然故事讲得不怎么好,有不少的漏洞,但起码知道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也是一个新人导演所必须经过的阶段。
2.5星很客观了,场面戏可,前面悬疑感也做出来了些,倚赖于优秀的美术音乐等勉强能及格。但是念白尬,格局太小,我爱过人,也被人爱过这种大俗话就无需反复声张了行吧 。裸男对打也是真的辣眼睛。
没有预期的爆满,没有预期的落泪。但这也只是我预期的。尽管没有达到预期,但整体的故事 逻辑 颜值 演技,都是达标的...我回想了一下我看过的其他电影,也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在最后几分钟揭晓谜底的....可是这就是我四的风格吧。他也许不值4颗星,但一定不应该是不及格的作品,希望我的评分能对它的提升起到一丢丢的作用吧!
晴明 你的名字 叫阴阳师(黑人问号)
小四踮起脚尖,摸到了陈凯歌的屁股,凭良心讲比起小时代、爵迹强了不少,却还是华丽空洞毫无内涵,汪铎的每一次加戏,都是那谁爱过的痕迹
我还觉得真挺好。日本的神妖文化,万物有灵,还是非常有趣的,感觉回到了大学追番的时代,有那种感觉。场景很好看,很华丽,各种氛围也很足,故事有些瑕疵,但是还不错,虽然在故事闭环上是有点问题。邓伦的造型有点奇怪,不是很好看。
虽然你可以骂郭敬明,但绝对可以承认他的审美。郭敬明好像很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让男演员脱衣服露出上半身秀肌肉哈哈哈,剧情和剪辑也能看出导演功力不足,可是,真的,特效,画面,服装和审美的确在线,也许不应该太过批判地对郭敬明抱有敌意,电影的诚意是有的,至少不是粗制滥造。而且影片探讨的灵与肉还有欲,拍的暧昧细腻,就是剧情太长,拖沓混乱,至少比起小时代,肯定有进步。
狂蟒之灾,法海可以一战。名字是咒,一喊你就答应。
纤毫毕现的视效与华贵雍容的置景,的确将经费都燃烧于肉眼可见之处,可单薄至极的故事,及自《小时代》起一脉相承的冲突及笑料处理,都还是将郭四毫无长进的审美旨趣暴露无遗,甚至在盛大背景的衬托下更显可悲。大炮打苍蝇般熬制一坨华丽的屎,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没法让还对中国电影抱有盼头的人夸得出口。
脸盲的我到最后才知道师父和式神是同一个人演😳😳😳。。。我就说看的晕晕绕绕的
比想象的好看,特效音效不错,还有几处笑点,有点意思!
通过晴明的视角:师傅忠行亦然是他的式神与苏月演绎的旷世的爱情,终其一生,为的就是永远二字。绝美的画面,挺好看的。没必要这么踩,值得去电影院看下。挺不错的神话作品。
太可怕了,为什么不直接拍腐片
光膀子打架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
就差把“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一生相守”打在大屏幕上了,腐得刚刚好哈哈。
又一次吐槽豆瓣为何没有零分之说。。一星都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