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胎里的艾兰就非常的不安分,从那时候她就给自己的家庭种下了祸根,这么多年已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这个家里发生的所有的不幸,包括另一个自己——玛利亚。
但艾兰可以说走了一个极端,她从被抛弃的那一刻开始心中就只有仇恨了,她没有教会玛利亚把自己变好的方法,到最后她认为自己所做的正确的事情却害了全家人,包括艾兰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时,我还是比较感慨的,最后一幕给我留下了很大的触动。
本是冲着惊悚片去的,结果最后居然给我留下一点悲伤。
接下来就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镜中人比起在镜中,我更为相信这个那个乖乖女不为人知的第二面。
虽然结局告诉我们,这镜中人来自刚出生就被抛弃的畸形儿。
乖乖女,也就是女主,处于一个不被任何人关心的处境,却因性格的软弱与善良,选择了默默承担这一切。
而镜中人则是选择了报复,“报复”一直是女主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但镜中人过了度,并且试图让软弱的女主去承担代价,当然,乖乖女还是选择了无视,或许这便是她一生中最有力的反抗。
最后一幕,在母亲抱着镜中人,与床上方镜子里画面的交替,真的太让我震惊了,这镜头的运用真是绝笔,让电影精彩了不少。
追求美的权力人人都有,但也不应该去摧毁一个生命,即使他也许是畸形。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畸形儿的一生中一定会充满不易吧,即使镜中人没被抛弃,也会体会到被世界所漠视的感觉,而展开“复仇”。
希望有一天,畸形能和正常人一起生活吧。
(以后每部电影都会坚持写影评,嘻嘻,第一次写有点思维不大流畅,希望以后能有大的长进。
)
感觉烂尾了...犯罪现场啥都没清理,直接回家了...女主要吃牢饭的节奏啊.....她父亲也死了,母亲看上去没有工作的样子,她进局子了更没有人捞她了,这样不是更惨了吗?
明明压抑了十多年,好不容易用第二人格爽一把,结果又玩脱了,陷入更大的悲剧。
她的母亲这么爱她,家庭明明名存实亡还苦苦支撑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尽力】给她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现在丈夫死去女儿犯罪也会离开,她该有多心碎啊.....另外说一句,爱一个人的方式,也有是不是能在你落魄的时候能捞你一把,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
这种爱甚至比多年精心呵护子女的爱更打动人。
父亲折磨妻女这么多年,同时也给她们提供庇护和优渥的生存资料;如果女儿没有杀他,在危难关头大概能看出这个父亲到底爱不爱她了,可惜女主看不到了....
整部影片单就剧情只给两星,多一星给妹子的演技和颜值吧双胞胎因为畸形被遗弃的回忆片段出现了几次,所以也会猜想是否有可能是姐姐移魂到妹妹身上。
但是不知道看电影的人有没有发现,女猪发现镜中人是在看到那张B超照片之后,所以双胞胎姐姐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妹妹臆想的,或者说从性格暗黑面衍生出来的人格,也就是人格分裂。
一开始女猪懦弱人格占主体,但因为总是被低俗男欺凌,闺蜜嘲笑,父亲压迫......最后因为在雪地被拖行好几米而彻底爆发,懦弱人格希望有人能拉她一把,改变自己的现状,暗黑人格于是开始主导......不过暗黑人格非常极端,一旦占据主体,就开始“打打杀杀”,极端地把一切都引向灭亡。
剧情BUG也很多。
比如低俗男被打伤膝盖骨,但没被打死吧?
然后剧情就跳到和闺蜜去滑雪。
照理来说,低俗男应该会向学校告发,或他家长到学校追查到底blablablah......结果女猪一个看似威胁的、在他耳边“嘘”的一下就没了,EXM???
再比如女猪,一个住豪宅的白富美少女,为什么会被低俗男霸凌呢?
短评里很多人理解无能,也包括我。
导演也没有补充一个细节来展现,难道是因为不会表达好感而采取极端的、伤人的行为引起女猪注意?
emmm...或许想表现,但受演技限制?
还有就是女猪和闺蜜一起长大,却完全相反的性格,也很不现实,开朗大方有人缘的闺蜜也没感染到女猪往积极的方向成长,也许闺蜜和她做朋友的意义在于自己可以在女猪身上找到优越感吧,但是能做那么久的朋友也是迷,可能剧情设定吧。
为什么女猪孤僻懦弱、不爱社交呢。
一是因为父亲的大男子主义,平日只在乎女猪外表和社交人缘,而不在乎女猪的心情;二是因为母亲的懦弱、对婚姻问题的麻木和逃避。
这些还是有表现出来,只不过补上关于这两点的一些成长片段,会让观众更加理解女猪吧。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女猪的母亲,几乎除了和家人吃饭,都是在睡觉。
一点生气都没有,也许是婚姻问题以及双胞胎之一被丢弃而受到打击,用睡觉来逃避现实。
“万恶之源”——女猪父亲,前面提到父亲因为是整形医生,对美有种职业型的完美强迫症,只在乎女鹅的外表,连亲子活动给的礼物也是给她整形,想通过外表改变她没人缘的现状。
综上,也是为何我认为女猪更像是人格分裂。
影片最后,有种强行悬疑惊悚的感觉,母亲梦到抛弃畸形双胞胎姐姐的晚上。
女猪不断呼唤主人格回来,但在杀掉“万恶之源”后,懦弱人格也彻底消失,完全丧失了原有的单纯善良,性格扭曲得自己都开始害怕,只想回到母亲的怀抱。
看点无非就是女猪的颜值以及时不时露个点的美好身材,噢,演技还是挺不错的,人格切换后的眼神到位。
不过,如果是为了剧情,大可不必浪费时间。
当你看向镜子中的自己时,你的内心深处在期待着什么?
这是一部反映家庭冷暴力、校园霸凌的惊悚片。
很多人都吐槽女主太美不适合演玛丽亚,这么个大美女受到霸凌不科学,父亲需要做眼科手术,校霸男情商低,艾兰的身份,卖肉低俗等等。
甚至把电影评价为无脑的黑化复仇爽片。
我第一次因为女主的颜值观看完后,也有这些疑问。
但是当我看第二遍,第三第四遍后,这些问题我都找到了答案。
第一,校霸男情商几何?
电影中校霸男马克搂着女伴看电影和遇见女主父亲后大方得体的问候使得他情商低的疑问不攻自破,马克并没有喜欢女主,而是校园霸凌。
挑不出毛病的问候电影最后映出“for my father”,也佐证了我的想法,导演可能从小缺失父爱,甚至曾经受到家庭暴力,乃至校园霸凌的侵害。
父亲和女儿的约会居然是看成人电影,让我诧异的同时自以为这是导演的伏笔,暗暗期待着后面德国骨科的剧情(我承认我是变态)。
第二,父亲为什么要给女儿整容?
玛丽亚为什么在学校里不受待见?
当玛丽亚得知生日礼物不是车子而是父亲以自己病态的审美观定制的整容手术后,不禁潸然泪下。
到这里很多人就有文章开头的吐槽了,父亲眼睛有问题。
我反复观看,得知艾兰是因为畸形儿被冷血的父亲直接雪埋后,看到了细节。
玛丽亚和艾兰同为同卵双胞胎(一人饰两角我当然按同卵解读),艾兰是畸形儿,那么玛丽亚即便不是畸形,也大概率有一些小瑕疵。
甚至玛丽亚很有可能本身只是一个相貌普通甚至丑陋的女孩。
那么长大后的美貌怎么解释?
答案是父亲,本片中一切悲剧的根源,以完美要求女儿,自己却出轨的父亲。
作为整形医生,在他眼里女儿的身体和容貌并不完美,冷血的他会等到女儿18岁了再动手?
当然不,父亲从来都只是把玛丽亚当成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可以肆意修改,没有一丝亲情。
父亲在以前就对玛丽亚做过整容手术了,而且不止一次才有了今天的美貌。
所谓的周四约会也可能是父亲为整容计划做准备,只是情人的出现和遭遇校霸男时的尴尬才用提前收生日礼物做借口。
到此得到解答,父亲的眼睛没毛病,因为他的病态审美认为玛丽亚不完美,所以要整容。
玛丽亚被欺负是因为美貌是后天整容得来的,并且全校都知道。
在那些学生眼里,玛丽亚就是个丑陋,却不断通过整容来掩饰自己缺陷的畸形,表面笑嘻嘻心里却极尽歧视。
这些白人歧视整过容的女主,正如现实中某些白人歧视有色人种一样。
回想下读书的时候总有一些身体肥胖或者过于丰盈的同学被羞辱欺负,就不难想象女主的处境了。
哪怕这是一所学生几乎都是精英白人子女的贵族学校。
所以舞会当天玛丽亚被校霸男拖着溜圈羞辱,全场除男主外所有人都放肆嘲笑,也得到解释了。
心疼女主又一次被羞辱的玛丽亚几近崩溃,向最后的希望——艾兰求助,终于黑化了。
当老实人受到的屈辱满盈而出,彻底湮灭仅有的一丝善良后,做出的报复也会十分疯狂。
本片中最精彩的镜头,本就苍白无血色的容貌在光影和眼线的衬托下平添几分诡魅父亲出轨了这么久,母亲会毫无察觉?
只是为了家庭完整才忍气吞声。
所以当艾兰和母亲聚餐时毫无顾忌地说出父亲出轨的事,母亲才恼羞成怒地打了她一巴掌。
这些年为了女儿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而做出的努力却被女儿亲手撕开,母亲的痛苦可想而知。
艾兰在家里和男主滚床单时的面无表情说明了她对男主无半分爱意,只是为了玛丽亚的爱欲亦或是为了自己的报仇所作的铺垫。
艾兰对母亲和男主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完成目标的不择手段。
后来课堂上,当教师讲到了但丁的《神曲》“这些背信弃义的灵魂,都缺少爱和人类的温暖”时,镜头刚好切到了女主身上,导演的用意不言而喻。
后面提到了该隐,也似乎暗示着什么。
该隐的妻子是他姐妹,暗示父亲和女主会乱伦(看完电影后被打脸,所以说父女看成人电影究竟是几个意思啊导演)。
该隐杀害了他的弟弟,暗示女主会弑父。
第三,艾兰的身份是什么(鬼魂,幻想,第二人格),导演始终没有给出明显的答案,或许在导演眼里这并不重要。
艾兰在父亲的诊所里脱光衣服,以最原始的状态(初生儿)要求父亲看着自己的身体,反复质问一个注定得不到满意答复的问题:“如果我是畸形儿,你还会爱我吗?
”(玛丽亚不可能单从一张B超照片知道艾兰是畸形儿,所以艾兰真的是玛丽亚孪生姊妹的鬼魂。
但片中始终没有别人知道艾兰的存在,也没有超自然现象,艾兰也可能只是玛丽亚自己的想象。
导演故意让两种说法都说得通,留给观众想象的余地。
)是的,艾兰(玛丽亚)最在乎最想要的,是缺失的父爱,而不是报复。
这里导演并非单纯的卖肉。
前面就说了,父亲对要动刀的躯体不会带有感情,即便是女儿的身体。
所以父亲没有非分之想,对于女儿不检点的裸露身体只感到愤怒,就像对餐厅里女儿轻佻的行为感到愤怒一样。
愤怒自己的作品做出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行为,丝毫不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亲人。
面对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听到虚伪的回答后,艾兰手刃父亲时的神情显得额外狰狞狠辣。
压抑得越厉害,反弹时也越疯狂。
who you love,who you hate?之后镜子里的玛丽亚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无论消失的是玛丽亚还是艾兰亦或合体了,生理畸形的艾兰或者心理畸形的玛丽亚,在镜中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丑陋的一面。
谁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大仇得报,女主脆弱的灵魂并没有得救,反而坠入了深渊。
回到家后,女主疲惫地投入了母亲的怀里。
无论在外面遭到了多少不幸,自始至终都真心爱着女儿的母亲,是女主唯一的依靠。
(本来以为女主疯到要弑母,惊得我叫出声,还好导演还有点人性)而导演通过床上和天花板镜子的快速切换,显示出了母亲搂着双胞胎的经典镜头。
之前也有好几个母亲面对镜子的镜头。
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母亲其实才是真正的BOSS??
导演似乎想表达一个家庭对儿女性格有很大的影响力。
父母过度的苛责和不近人情的要求甚至暴力都很容易让儿女的身心出现畸形,导致走上歧路。
校园霸凌和无助使得恶性循环。
终有一天承受不住了,悲剧诞生。
(感同身受)某些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又无力反抗,是不是也会看向镜子,憎恨着全世界以及无能的自己,期待着有个强大自信的自己来拯救这一切?
当把手伸进镜中时,也代表自己把灵魂出卖给黑暗了。
当镜子中的自己对你露出诡异的笑容时,LOOK AWAY!
本电影和女主另一部电影《青春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支离破碎的家庭,同样是缺乏关怀和爱的灵魂,同样得不到救赎的悲剧。
女主英迪娅·埃斯利好漂亮。
15岁出演《青春蜜语》时体态丰盈,本片中已经出落得羞花闭月了。
希望小姐姐今后能有更多有深度的作品,大红大紫!
影片的主体色调都是暗色,并且是一个由冰雪覆盖的世界。
整部影片对我来说从开始便给出一种不安和不真实的感觉。
整个城市白茫茫一片,路上没有多余的车辆 没有多余的行人,所以从女主的另一个人格杀掉第一个人后,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讲便已经超脱出了现实 并且一定会有另外的悲剧发生。
女主可以说是从出生开始便经历悲剧,自己的孪生姐妹由于畸形被父亲抛弃;生活在一个压抑的家庭;从来没有任何社交;唯一从小到大的朋友也是塑料姐妹;在学校遭受着欺凌等等。
关于女主的改变是灵异还是精神分裂,我更倾向于前者。
因为女主的母亲确实怀有双胞胎,而女主的孪生姐妹也的确被父亲抛弃,将其作为精神分裂来看的话是超脱现实的。
整部影片涵盖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的关于家庭、校园就不过多赘述,近些年都是热点话题。
我主要想谈谈弃婴,印象中第一次接触这类文学作品是木村拓哉先生的《虚无的十字架》,该书中杀害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而在本作中,被抛弃的畸形儿化身怨灵,陪伴在女主身边,在某一天女主崩溃时出现,并引导女主和自己互换身体,对曾经伤害他的人进行复仇。
并最终手刃了当年抛弃自己的父亲。
可能这类关于青少年的影片大多都是同样的结局,所以影片开头当我看到女主的生活后就下意识地认为整部影片会是悲剧结尾。
但剧中的内容由于超脱现实,又和近几年国内的校园题材大不一样,十分新颖。
所以这也是为何我在这里着重讲述了关于弃婴这一部分,它是本片超脱现实的引子,也是最大的亮点。
貌似豆瓣评分很低,但个人还是很欣赏这类黑化后可以为所欲为的调调,就像YY小说一样有种莫名的快感...影片开始的胎动很暗黑,似乎预示着一切悲剧的开篇。
女主骨瘦嶙峋且搭配着一张苍白的脸,老练叼起烟卷的瞬间,分明就是太妹既视感且生人勿近,然而我们被导演调戏了,丫其实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弱鸡。
被男生欺凌,被同学疏远,被父亲苛责,还有一个悲剧女主永远的标配—表里不一的闺蜜...So,弱鸡只能重复麻木的每一天,看着暗恋的男人和闺蜜火热而强颜欢笑,看到父亲和她人调情却不敢直视,唯一珍视的闺蜜在其摔倒后也扬长而去,每天留给自己的温馨似乎只有那个浴缸,和自己的手...本是殷实的富二代,却活成了与其家庭逼格截然的境遇,纠结的人设。
或许源自于这种纠结带来的强力破坏,弱鸡分裂出自己的暗黑人格,并在一次舞会上彻底的羞辱以后正式上线,那本就苍白的脸孔看上去更加诡异,似乎预示着当初那些让其受辱之人要倒霉了。
然而我们没有预料到一切会来的如此猛烈,弱鸡敲断了恶霸男的腿,制造了闺蜜的意外死亡,法克了梦寐以求的闺男又在对方离开之时打碎了对方的头,最后,手刃制造了一切家庭冷暴力的不忠父亲。
如同弹簧一般的暴风骤雨,压抑的有多深,反弹的就有多疯狂。
当女主慢慢爬到母亲的怀抱里后,那个当初扼杀了畸形胞妹的阴霾家庭最终烟消云散...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中人,那个她/他憎恨着生活带来的恶意,贪婪着并不属于自己的欲望,仇视着所有曾伤害自己的过往,总在蠢蠢欲动的破镜而出,然而,大多数并没有对那个她/他吻下去的勇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安然的活着,不是吗?
当你感受到了镜中她/他的悸动,不妨,look away!
这是一部可随意去解读的电影,是一个讲述作恶终有报的故事,是讲述人格分裂少女复仇行凶的故事,是刻画天使那恶`魔一面的故事,是一个少女靠颜值撑起全片的电影,无论情节荒唐或如何理解,最后一幕的“母女团圆”充满高级感令全片升华。
影片有《荆棘》的少女诱惑与邪恶感,有血`腥却不如《金福南》来得狂暴,有点《孤儿怨》的恐怖气息又终不深入,更愿意理解成刻画人性黑暗面的故事。
片中阴恻恻的感觉一直烘托的不错,奈何没有个像样的高`潮。
影片为观众很好的展示了邪恶的质感,黑暗莫测且比白昼瑰丽,恶`魔魅惑远比天使美丽。
善恶一身黑白相济阴阳一体彼此成全相互依托无可分割,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最美的暗影犹如《空房间》里的你,无处不在。
恶魔总比天使美,阴暗的感觉让人上瘾,正如骚货更让人念念不忘。
观影之间一直在感慨,管他什么情节到底怎么回事,特么这少女太美了,完美[good]。
对于此类电影都是咱的最爱来着,像之前那部《魔女嘉莉》也是:“我本善良,奈何尔等逼我为魔。
”应该是鬼片还是精神分裂还有待考证。
苍白且骨瘦嶙峋搭的女主,老练叼起🚬的时候,一种不好惹的大姐大的即视感。
然而,女主其实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小透明。
被男生欺负,被同学疏远,被父亲苛责,还有一个悲剧女主永远的标配…..表里不一的闺蜜..好好地一个富二代被自己作成了小白花。
麻木的女主每天看着暗恋的人和闺蜜调情;看到整形医师的父亲和病人暧昧却不敢直视,唯一珍视的闺蜜暴露bitch属性后也扬长而去。
这些压抑的情绪逐渐地让她心底那个暴虐的一面显现出来。
源自于这种压抑带来的爆发,女主的暗黑人格,在一次舞会上彻底的羞辱以后正式上线。
看着你 像个天使Look at you, like an angel.懦弱的女主亲吻了镜中的自己,人格互换,彪悍血腥的复仇之路开始了。
女主敲duan了欺凌男的腿,制造了闺蜜的意外身亡。
懦弱的人格被困于镜中,看着镜子外的自己,懦弱的她歇斯底里的祈求能换回身体的主导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没有 你听到了吗 我没有I don't. Do you hear me?! I don't!成功勾引了梦寐以求的闺蜜男友又在对方离开之时打碎了对方的头。
最后,手刃制造了一切家庭冷暴力的不忠父亲。
做完一切的女主,懦弱的和黑暗的一起缩回母亲的怀抱。
其实,在影片的一开始的B超中,母亲怀的是双胞胎,出生后的双胞胎之一因为畸形被父亲扼杀,所以说这部影片可能是鬼片的原因是,鬼魂作祟。
但这不正是隐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中人,它憎恨着生活带来的恶意,仇视着所有曾伤害自己的过往,总在蠢蠢欲动的破镜而出。
我们安稳的活着,不都是压抑住了心中的魔吗?
前几天有人在微博上推荐我看了一部逆袭惊悚片,港真,反杀电影真的很讨喜,尤其是看着弱弱的主角摇身一变,严惩那些曾经嘲笑他们的人,真的爽快,早期《杀死比尔》就是一部刀刀见血的爽片,近期的《寄宿学校》也是一部不错的青少年反杀篇,那么今天我们要来讲的这部,也是打着逆袭旗帜的电影《镜中人》。
先来看看各大网站的评分,豆瓣和IMBD都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但是烂番茄我一下子惊呆了,评分的人本来就少,还非常统一的砸了番茄,0%显得格外夺目,那么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那么烂?
阿飘飘在这里非常认真的,可以保证的告诉大家,是的!
非常烂!
请前排观影者系好安全带,全程剧透,一路凉凉的电影要开讲了!
《镜中人》
女主角玛利亚是一个高中学生,看她那容光不焕发的脸,还有那瘦瘪的身材,就知道她的日子过的很悲伤,她的爸爸是个整形医生,面子比天大!
无论在家还是在医院都是个绝对的独裁者,妈妈是个绝对的怂蛋,完全听从爸爸。
在家的日常对话如下:爸爸:你昨天晚上没睡好,脸色怎么那么差,上楼补个妆出门,别给我丢脸!
妈妈:玛利亚,你怎么了,没事吧?
玛利亚:妈妈,昨天晚上我。。。
爸爸:她没事,就是没睡好,还不快去补妆!
每每听到这里,我就开始怀疑,这爸爸莫非是后爸,但是实事证明,是自己的亲爹!
父亲和女儿每周四都要强行约会一次,看看电影,吃吃饭,是不是上辈子的小情人,这辈子要表现的更为明显一点?
明明不喜欢看这电影,却不能SAY NO,明明不喜欢吃的菜,也要努力扒两口,生日礼物竟然是爸爸要给她的脸动刀子,美其名曰赐你一张完美的脸,母亲形同虚设,面对父亲又十分压抑,这个家不回也罢!
玛利亚在学校里也过得不顺心,有个整蛊男,每天的日常就是带着小弟整玛利亚,伸个腿绊倒她也好的,这情商估计还维持在小学阶段吧,喜欢哪个女生就去揪她辫子;这行为估计智商也维持在小学阶段吧,看着偌大的学校,其实露脸的就三个人,除了整蛊男,就是玛利亚的闺蜜和闺蜜男朋友了。
虽说是闺蜜,但是闺蜜特别喜欢在玛利亚面前炫耀,闺蜜出场次数不多,单独出场台词无非是:你看我的跑车,贼牛逼了,保时捷好伐!
你不会滑冰啊,我来教你,你看我空中起跳两周半,持续旋转不头晕!
你看我的男朋友,这是我的男朋友!
只要和男朋友合体,就是在KISS,从来不顾及单身狗玛利亚,狗粮撒的是不要不要的!
对于玛利亚被人整蛊,她不闻不问,也不帮忙,这感情,真的是塑料本料了!
反倒是闺蜜男友是真帮玛利亚出过一次头,所以在玛利亚眼里,只有闺蜜男友是真男人,但是朋友妻不能欺,玛利亚也只能自己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幻想一下!
玛利亚生活在这样一个水生火热的环境中,没有想到自杀已经属于心理素质极强的了,但是时间一长,也抵挡不住精神崩坏,她在镜子里面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艾兰,艾兰神情鉴定,言语犀利,把她的种种不愉快全部放上桌面一一分析,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妄为父母,不在乎自己的闺蜜怎能称为朋友,你想要我来帮你忙吗?
放我出来,让我代替你报仇雪恨!
艾兰每晚都给玛利亚洗脑,在毕业冬日舞会上,玛利亚又一次被整蛊男狠狠的羞辱,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召唤了艾兰,说实话,我也是没搞懂这个学校,能不能在平地上跳舞,冬季舞会就必须滑冰吗?
或许这是个滑冰特色学校,那作为不会滑冰的玛利亚,你是怎么考进去的?
别和我说你的家正好被框进了学区房第一梯队哦!
我一瞅进度条,才过了三分之一,给你充足的时间报复,请开始你的表演!
没想到这个艾兰自带天赋:婊里婊气!
对于一直欺负她的整蛊男,见面第一句话是:我知道,你看到我就会裤裆紧绷!
说完就走了,留下整蛊男风中凌乱,这句话应该是戳中了整蛊男的心,果然在放学后,整蛊男屁颠屁颠的去洗浴房找艾兰,被艾兰用冰球棍敲击膝盖,整蛊男OUT!
接着就是要处理闺蜜了,艾兰自学了很多花样滑冰技巧,然后还佯装着要闺蜜教她滑冰,然后闺蜜做什么,她也做什么,让闺蜜目瞪口呆。
当然这只是前戏,然后一个箭步艾兰就开始追闺蜜了,从中央一直追到路边,闺蜜脚下打滑站不稳,啪叽一下就撞冰墙上了,直接狗带了,艾兰再哭哭啼啼的报警,此乃意外,怪不得别人,艾兰露出了一丝微笑。
借着安慰闺蜜男友,艾兰毫不犹豫的和闺蜜男友从地上滚到了床上,从学校滚到了旅馆,没有了闺蜜两个人彻底放飞自我了,艾兰还经常和男友翘课,肯定是太浪了,很快被校长约谈,男友觉得艾兰完全变了,也觉得她对自己有所隐瞒,尤其是看到她畏惧警察,心里摸摸给艾兰上了标签,艾兰一看这个男人靠不住了,就给他后脑勺一个重击,哎哟喂,死了,男友就这样死了,感觉死的特别冤啊,是你自己演戏不演全套,让人看出端倪,你把男友杀了算什么呢?
感觉这露过脸的角色,都要有所交代,最后要搞定爸爸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爸爸,自己也不方便出手,就让妈妈去搞定,于是她把爸爸的小三和妈妈约在同一个时间见面,没想到妈妈发现后竟然装聋作哑,既然这样名存实亡的婚姻,妈妈这个怂蛋一直要维护,那么还是应该自己出手!
其实在玛利亚出生前,妈妈怀的是双胞胎,但是其中一个婴儿畸形,被当场遗弃,面对这样心狠手辣的爸爸,艾兰喝的酩酊大醉,当着爸爸的面脱光了衣服,问他好不好看,美不美,为什么要遗弃,还没等爸爸明白过来,用爸爸的手术刀抹了爸爸的脖子,爸爸就在一顿疑惑和抽搐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着自己双手沾血,伤害了那么多人命,艾兰想要回去,但是玛利亚也不见了,她只能静静的躺回母亲的怀抱,母亲早年因为丧失一个孩子,本来就精神异常,现在她似乎也左右拥抱找回自己的孩子了,电影在此时定格落幕了!
而我,心里却有着一百个疑问啊!
啊!
啊!
电影就这样没有了,这报仇报好了?
莫名其妙了吧,如果说砸伤整蛊男,致死闺蜜都能理解,那么既然你已经使用婊术成功勾引了闺蜜男友,也让爸爸对你改观,为什么闺蜜男友还要死?
爸爸为什么要死?
爸爸死了谁养家?
你手染鲜血也是难逃法律制裁啊!
电影情节拖沓,如果说前期铺垫为了一步一个脚印,给人逐渐加深印象,那你这个脚是踩在了水门汀上,还硬要踩出个深深的印子才往前走!
比如艾兰每晚给玛利亚洗脑,玛利亚穿着同一款睡衣多次和镜子自言自语,毫无新鲜感!
再比如整蛊男,除了在舞会上拖着玛利亚当众羞辱,其他日常都是伸个脚,你还能有点别的招数吗?
可能是群众演员很费钱,所以能不动就不动,能没有台词就没有台词,整个高中,除了女主,闺蜜,整蛊男,和男朋友,其他人都是背景墙!
整个医院,除了前台妹子,一个把头完全包住的病人,就是那个小三了,台词也少的可怜力求精益求精,所以很多地方我感觉都没交代清楚!
你要问这个电影有什么看头?
大概就是尺度有点大吧,大到我发图要打码的那种,但是你这小板子身材,对我来说真的没什么吸引力啊,而且你们应该还是高中生吧,就这样毫无节制的啪啪啪,真的好吗?
1根据剧情是鬼片无疑;2值得推荐的片,5.8分确实给低了;3最后《look away》是献给爸爸的—“for my father”?4.前后除了妆容有些变化,表情性格大变,面容没有变化,但一次颜值,活脱白富美,在高中混成之前的怂样?不太可能;5剧情有些拖,但整体氛围烘托的不错,色调配乐的配合,女主颜值,倒也无大碍;6豆瓣的5分制是有用意的,不是大家希望的10分制就一定更好
女主角颜值和演技在线,至少三星了。另外弃婴究竟变成了鬼还是秘密被母亲救起养大的二女儿或者是女主角的第二人格,似乎都能解释得通,也使得剧情更有深度。
颜值很高,后面的剧情设定比较愚蠢,不过最后一个镜头不错,如果她妈妈知道一切才好。
女孩一开始就有心理问题,后来人格分裂了……
爱
这脸这身材剧情已经不重要了
难看!
塑造略不深刻到底是鬼魂还是人格分裂倒不必深究弊端只是人物不够丰满造成了全篇好似无病呻吟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只想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女主美
靠女主角颜值撑起的一部电影……长辣么好看完全就去当party queen啊 当什么自闭少女啊 所以这部电影自带bug……
剧情还是有一点点弱
导演拍的很美,但编剧应该本身就有精神病,感觉是有精神病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剧本,和同类型比较少了点创意
这个冰天雪地的画风,包括现代感的建筑和灵气逼人的女主,甚合我意。然而后半段水平急转直下,复仇人格也太蠢了,还以为会教女主如何变好滴水不漏惩办垃圾教育渣爸然后隐退。。。居然欺负女主这样的天使,这片里的高中生真是瞎,渣爸估计是反社会人格。
我真觉得这片子拍的蛮不错的,尤其是女主的演技真的好,一人分别扮演同一角色的两种人格。一个是镜中自我,一个是现实自我。一个是善良人格,一个是邪恶人格。但是善良人格过于善良,在学校处处受到欺辱和霸凌,邪恶人格不也并不是十恶不赦,而是强调因果循环,两个人格通过镜子这一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对话倾听,才发现其实双方是两姊妹,但是一个正常体,另一个则是被抛弃了的畸形儿。一具肉体,两个灵魂,互相影响,相互转换。善良不敢做的事情,恶的人格进行复仇和实施。
奥利维亚·赫西的女儿 颜虽然不像妈妈但是还是很好看
女主让我有点想起黑天鹅的Natalie Portman,细狗们谁不希望镜中人是个tough guy呢……22.10.29
政治正确下,能有这样的颜值就是满分
变态父亲被亲生女儿抹了脖子的故事
精神分裂吧
整部片子的摄影,配色,布景,都非常好,就是这剧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