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老了怎么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许多年轻人发现自己一个过日子好像也不是不行。
从十年前在日本兴起的「一人食」饮食文化,再到现在的人们更愿意不婚不育去享受单身生活。
独居单身人士平常下班就会回家泡澡、做菜喝酒、过着滋润的夜生活,休假了要么在家躺着玩手机,要么一个人外出逛街、旅行、唱K。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截影)「独居、独食、独乐」,日本人都不会感到孤独吗?
即便现在不会孤独,享受快乐人生,那老了之后呢,生病了又该有谁照顾呢?
不可否认,养老问题就是人们将要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但请你别焦虑,因为日本人又给了当代年轻人一个新思路:《住宅区的两人》団地のふたり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又叫《团地的两人》)豆瓣评分9.2,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口碑,深得年轻观众喜欢。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最重要的是,该电视剧的核心和视角都是两个50多岁的单身女性,“大妈”的日式温情日常竟也能如此丰富多彩?
01两个女人野枝(小泉今日子 饰),女,50多岁,离过一次婚,目前单身,兼职大学讲师的工作。
一下课,野枝就坐上了公交车前往她闺蜜的家里蹭吃蹭喝,吃饱喝足,她才会回自己家睡觉。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小奈(小林聪美 饰),女,同样50多岁,单身,自由插画师职业。
她是野枝的闺蜜、知根知底的发小、儿时的玩伴,她们从早到晚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简言之,两个50多岁的女人都没老公、没孩子,但有工作、有收入、也有房子住。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小奈曾经是很有实力的知名插画师,可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1G到5G时代,人们对插图的需求减少,插画师的职业就不吃香了。
野枝曾经也是拥有博士学位、前途大好的高材生,她当年差点就要成为副教授,可因为无中生有的谣言,野枝只能兼职做大学讲师。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人生无非就是起起落落,野枝和小奈没有气馁过,她们不抱怨,还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02抱团养老野枝和小奈所在的住宅楼,可以说是和她们一起“变老”的。
她们看着住宅楼从被年轻人争先选择居住再到被年轻人嫌弃。
新房子逐渐变成了老破小,年轻人都搬走了,只剩下她们这样上岁数的老年人还留在这里。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没有年轻人的社区,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想要寻求帮助怎么办?
别担心,还有野枝和小奈呢!
她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身怀绝技。
随便动动小手,就把邻居阿姨家的纱窗修好了。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野枝下班,就能吃到小奈煮的饭,偶尔她还会给小奈买街边小吃制造惊喜。
野枝休假,她就跟小奈两人坐在阳台上吹吹小风、摘摘菜、聊聊天,忙得不亦乐乎。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别看她们在年龄上是老年人,但她们思想和行动上一直主动学习,什么利用二手交易软件卖东西赚钱,简直易如反掌!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这对老姐妹的业务规模也是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从帮助上岁数的邻居阿姨修纱窗再到给邻居小孩打蟑螂、关爱留守儿童和小区流浪动物,样样在行。
想不到,她们年过半百还能把日子过得如此丰富精彩。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社区里的孩子都没几个了,“老龄化”又遇“少子化”,就连教书的野枝都不得不感慨。
在大学教书本就不好教,老师熬夜备课,学生上课却睡得又香又熟,偏偏他们打不得也骂不得。
以前社区多热闹啊,到处都是小孩子的声音,她备考期间都要戴上耳机才能安心学习,现在则是安静到令人寂寞。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白天晨练,晚上遛弯,野枝和小奈的老年生活就像这样。
作为彼此的闺蜜,一起犯花痴、聊八卦和看电影,她们还聊着曾经的初恋,吐槽着遇到过的渣男,感叹着以前的朋友和现在的变化。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活到105岁,或者一直当个小孩子,你选哪一个?
”转眼间,竟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
野枝和小奈不惧怕衰老,还像小孩一样去幻想两人105岁的样子。
03什么是人生平凡普通人的一生哪有许多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充满激情与冒险,人生就是细水流长、平平淡淡,鸡毛蒜皮和家长里短。
人生呀,也总会遗憾,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事发生。
你看开了,也是过一辈子;你看不开,照样痛苦过一辈子。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值得一说的是,该剧是小泉今日子、小林聪美两个女主演时隔20年的第二次合作,当年在日剧《西瓜》中演同事的两人,这次是好朋友、好闺蜜的关系。
导演松本佳奈的作品也总是离不开「治愈」二字,《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森林民宿》《蔚蓝海岸》《春天来临时》,这些作品也都有小林聪美的身影,治愈剧+小林聪美,再通过主角聊身边人和身边事去浅浅的讲一点社会现象和生活道理,简直不要太好看!
(日剧《住宅区的两人》截影)总而言之,她们是很纯粹和相互扶持的友情关系,愿我们老了之后也能拥有像她们一样的生活状态和超出常人的平静从容的“心境”。
最后,小派想说,在如今这个追求快节奏、大尺度、重口味、高能反转、逆袭打脸等流行题材的影视剧和短视频这个时代,总得看些慢节奏的治愈剧去中和一下,而日剧中的治愈剧就刚好是首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图源于网络/ 图片腊月初八 / 作者
的确是一部很可爱的剧,从两个年近半百的中老年女性,作为发小、闺蜜的生活发散出去,描绘了一个安宁、团结的住宅区的日常。
而且,这个日常,也不是白开水式的,而是融入了时代变迁中的各类元素,比如对LGBT的接纳、代际代沟问题的处理、对外国人的包容等。
这部剧就像楔子一样。
因为广义上,日本经济虽然与世界一直来往不断,但文化和人口构成一直是单一和封闭的,日本人保守谨慎的国民性的确让他们在遭遇新价值观时“消化不良”,而这部剧提供了一种平常心的参考——只要我们停止对事物的变化大惊小怪,那么这个变化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另外,由于主角设定为两个中老年双女主,因此她们的生活状态自然成为观众更为关注的点。
我看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十分认同这种“快乐待老”的状态,只有一个人“不合时宜”地质疑了两位没什么正经工作的人养老金来源的问题。
这点其实蛮有意思的,从世代来算,野枝和奈酱应该是昭和50年左右出生的人,那么日本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她们其实并没有赶上,等到她们就业时,日本经济已经进入停滞期。
这在两个人回忆早年的生活中其实有反应,和角色扮演者的小泉今日子和小林聪美相比,野枝和奈酱显然属于最普通最普通的那类人。
但是,虽说日本经济陷入停滞,但日本物价和人均收入因他们的货币政策、就业制度稳如老狗,所以像野枝和奈酱这样如她们所说的东搞西搞也混过来了。
但如果真要站在现实去看可持续性,那肯定是要打问号的。
因为日本已经结束了负利率政策时代,这个效果虽然还没显示出来,但趋势大概是定了。
而由于日元贬值带来的通胀也第一次打破了日本物价稳如老狗的常态,金融改革迫使企业重视股东利益等等这些变动都会动摇日本一团和气的社会结构。
所以保持良好心态就能“快乐待老”这个对平成年生的人可不一定能成立。
看电视剧自然不需要那么严肃,更何况这部剧定位就是治愈系,但是像那位观众一样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有益的,比起和老姐妹抱团取暖,我还是更想和老姐妹卷到60然后无忧养老哈哈
《住宅区的两人》真是好伟大的一部剧!
中老年人是绝对主角,但生活情致依旧自在。
老年人拍照手指很容易挡住镜头,这种细节;五旬青年组合被邻居误认为是拉拉情侣,万般羡慕,这种《西瓜》🍉粉丝狂喜的情节;儿子想接年迈的父母同住,全家人的第一反应是要看儿媳妇的意愿,这种态度……
友情的默契,人的优点与缺点,身体的困境,环境的无奈变迁,全都顺其自然地呈现出来了。
最重要的,小林聪美和小泉今日子这两位五旬老太(五旬青年)真的好可爱!
小林聪美主演的剧不可能只有社会问题,做饭、做早操、钓鱼、吃松饼、逛打折零食店、突然放声唱歌,熟悉的“乐活”气味,而且今年是长篇!
我好喜欢,日后必定重复观看。
01第一次看到小林聪美和小泉今日子同时出现,是在日剧《西瓜》中。
20年过去了,两人再次同时出现在了《住宅区的两人》中,仿佛是《西瓜》平行世界里,基子和马场故事的延续。
《住宅区的两人》中,小林聪美饰演的小奈是个插画师,擅长烹饪,小泉今日子饰演的野枝是兼职的大学讲师。
小奈和野枝是发小,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同一所学校,后来进入了不同的高中和大学,从事了不同的工作,经历了不同的情感生活,五十多岁的时候,两人都住回了老家的夕日野住宅区。
小奈和野枝是彼此最好的朋友,非常了解对方,知道彼此的小羞耻和小骄傲。
住到同一个住宅区后,两人经常见面,一起吃饭,这份友情更是被发扬光大了。
02失业的前插画师小奈还有一项工作,在二手平台上卖旧东西,卖多年前的乐谱、磁带、画册、暖瓶、小家电等不用的东西。
住宅区叔叔阿姨们也会拜托小奈帮忙卖不用的东西。
小奈每天做好吃的料理,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周末和野枝一起去给阿姨们换纱窗,或者骑自行车去附近的公园钓鱼,生活地非常悠游自在。
在住宅区的叔叔阿姨们眼中,小奈和野枝都是年轻人。
她们的生活一点也不无聊,帮助新搬来的小春菜适应住宅区生活,帮助老同学患了阿兹海默症的母亲,帮助失恋的同性恋者融入社区,帮助养育两个男孩的年轻妈妈,帮助叔叔阿姨们解决一些小麻烦。
早上跟着老人们打太极拳,夏日祭的时候邀请小春菜和便利店的年轻帅哥组队表演唱跳节目。
两个人在住宅区活得风生水起。
03除了野枝和小奈,还有一个出场不多的人物小空。
小空、野枝和小奈三个人,幼儿园时就是好朋友,小空在小学的时候患儿童癌症去世了,这给野枝和小奈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当小春菜出现的时候,两个人仿佛看到了小空,她们一起关心小春菜,邀请小春菜一起吃饭,帮她做好生理期的准备,仿佛找回了和小空在一起的时光。
野枝和小奈能够恰如其分的理解彼此,沟通顺畅,却也有闹别扭的时候,这时候还是小空促成了她们的和解。
野枝做事比较有规划,而小奈就很随心所欲,当着野枝偶像的面,说了很多野枝的糗事。
两人因此陷入冷战。
但这样的吵架也不会持续很久,到了小空的忌日,两个人还是自然而然地一起去了小空家,祭拜小空。
出来后一起回忆起了被温柔善良的小空照顾过的往事,吵架的事情似乎没有发生过。
04除了有趣的人物,这部剧还有一个主角,夕日野住宅区。
这是战后新建的住宅区,屹立东京58年,是很多人出生、成长、老去的地方。
住宅区的重建计划搁置了,离开的人都回来了,新加入的人也不用搬离,野枝和小奈也不用分开。
虽然住宅区的建筑和设施有点旧了,但是在董事会的认真管理下,在东山先生一丝不苟的监督下,住宅区依然干净整洁井井有条。
小春菜拍摄的住宅区观察日记,更是让夕日野住宅区火了起来。
小春菜虽然搬来没多久,但是她发现了住宅区的每一个优点,她把这些闪光点拍摄下来,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住宅区、渴望来住宅区居住。
最后一集有着类似《重启人生》的幸福感,和最好的朋友、熟悉的邻居在同一个地方慢慢老去,是一种平凡的幸福。
第三集的感触最最深所以跑来这里写一堆话因为妈妈是在五旬光景离开,所以一直对这个年纪的阿姨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有着说不出来的复杂感情。
一方面她们温柔亲切会想起她,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再看到这样子的她,又遗憾又气愤。
但是剧里老婆婆们在客厅欢唱那一段又让我想起了今年五月在日本的一段相遇,那是在伊豆的车站,因为好心让一位老婆婆先行就一直被老婆婆拉着说话,虽然一直欧巴酱~欧巴酱从一直以来日剧得来的日语经验分析大意应该是“婆婆老了,谢谢你哦”之类的话,虽然听不懂但是一直被这种亚撒西的氛围笼罩着,所以一直放慢脚步陪她走了一段才分手的。
虽然日本文化有些不能苟同,但是我就是一直被她们的亚撒西文化治愈着。
这个世界上就是不能没有女孩子,女孩子也可以变老的啊喂!
嘛,好想看到自然老去的妈妈,明明日语说的那么好,住院了都在看日语书打发时间,明明生病前就做好了去日本的计划……不过爸爸说妈妈可以一辈子年轻漂亮哦(明明自己看到老婆婆也会感触。
再说爸爸,妈妈离开之后一直说自己以后一定会回老家养老,虽然五旬老汉还在另一半的城市拼事业。
但是老家就是有一帮同学好友,一起回忆青春,托福我也听到了好多往事。
看到野枝枝的初恋这样,也狠狠理解了人还是喜欢追忆以前的自己,好像是对半辈子辛勤打拼的补偿。
再说我的初恋哈哈哈跟野枝枝好像,在初中小卖部的第一次相遇,从幼儿园到初中一直一起的楼上boy突然叫起独属于自己的称号,一下就被击中了。
(虽然初三暑假一段时间的相处就没了那种感觉了哈哈)但是那种特殊对待我真的超懂哈哈,自己就觉得跟他有不一样的默契。
也是久违的怀念起待了十多年的院子,一起玩红绿灯的时光……最后还是百合大法好啊哈哈哈,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PS第四集:野枝枝真的是三十年后的我啊啊啊Leslie 每次看都会被帅到
野枝和柰子,两个小时候的闺蜜。
长大后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而离开了父母却又重新回到了父母所在的社区。
两人算是开始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小区里既有各种家长里短的人情,也有大爷大妈们的八卦,也有新来的年轻人的家庭不和。
新来的小春菜和单亲爸爸的合住,柰子和野枝也给了他们真诚的帮助。
感觉这样的一个社区,未必是多么奢华的,确实温馨自在的。
邻里关系的融洽的小区才是人间的天堂。
本剧个人感觉最深的就是,不要随便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一个人,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插花大师森山是宁可放弃高薪不赚也要给社区上课的人;平时看起来非常难弄的东上先生,原来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不但给经常吵闹的夫妻送了圣诞礼物,还给野枝介绍了大学讲师的工作;阳子女士知道她是小区男性的老baby,看电视剧的时候才发现她年轻的时候还真的就是演员出身;小春菜在社区里拍摄记录发网上,不但让小春菜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还给社区带来的额外的活力。
这大概就是人生说向往的生活了。
单身,独居,40+我似乎看到我10年后的生活,只是我缺一个这样能在身边的闺蜜,一起吃饭,一起喝茶。
前几天朋友利用周末住在我家,我终于体会了家的温暖,朋友做了一大桌菜,我吃到了久违的家的味道,虽然和我去世的老爸味道不大一样,确是家的味道。
一个人,一只猫的独居生活的第二年,换了新的大房子,忽然住进了dream house,但是身边没有了朋友。
真羡慕小奈和野枝枝的邻居好友关系,可以一起去便利店,一起散步,一起吃饭,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还是 一个小孩子,可以一起发疯。
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的布置喜好收拾房间,可惜我不太会做饭,我更像小野,一个吃货,哈哈小野把要表白的千克力吃了,结果没有表白哈哈。
一本正经的大学讲师,但是经常装可爱,确实挺可爱。
谁说女人上了年纪不能装可爱,原来老阿姨还是很可爱的。
朋友来家里做饭,给我说了几个菜谱。
今天早上自己炒了菜,做了一个汤,悠闲的吃了早餐,有种水月静好的感觉,好喜欢这个感觉。
阿奈每天晚上还把生活画成了插画,也很可爱。
周围的邻居都是又八卦,又可爱的奶奶,55岁的朋友给70多岁的奶奶换沙门,哈哈。
住在这样的一个社区,也很不错呀。
发现阳台很大呀。
人生没有到最后一步,什么都不晚,当下就是我最年轻的状态,好好生活。
周日和朋友步行8公里,步数突破2万,结果晚上小腿酸疼,腰疼,真实不服老不行,看来游泳以外要多多走路,锻炼身体。
每一集都觉得这集这么好笑总不会哭了,然后哗啦哗啦又泪奔了。
谁能想到长者们也能日剧跑?
垃圾车找彩票运动员哭晕。
再次炫耀在赫尔辛基海鸥食堂见过小林聪美女士。
撇开今敏汤浅神一般存在的动画,更让我喜爱的是《日常》开启的无意义脱线番。
语言和地域包含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从吴侬软语学到日本语。
不吹号角不扛大旗,年迈的长者们在在年迈的小区平静地生活,临死的地域笑话信手拈来也不妨碍大家怡然自得地过好每一刻。
喜爱日语,喜爱嘟嘟囔囔的短促音,喜爱大家相敬如宾,喜爱面不改色的吐槽,再亲密也要感谢,感谢每一天,感谢每顿饭,感谢每个人。
远亲不如近邻不仅仅是邻居的爱近在咫尺,同时也贵在保持住宅区的间距互相尊重。
强记女工也是一样,能够帮大家换纱窗抓蟑螂。
喜欢每一个莫名其妙唱歌跳舞的人,闪闪发光。
表白福田女士,座头市武士的表演短短两句词都炸裂成这样。
阿姨回避的眼神和表演都精彩纷呈。
理事长夫妇八十加了还这么有爱,帮忙一起洗澡一起散步,被老年糖整得脸红心跳。
控制狂东山先生原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完美主义画图狗。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闪闪发光的主角,日常的奇迹。
全员满分。
一言不合就唱跳!
这个时代,有人在拼命把时间压缩,比如短视频的兴起,“三分钟看电影、五分钟看电影“等等,近年短剧的兴起,再次压缩了观看的时间,听说有的短剧竟然只有9秒。
9秒能干嘛?
甚至都不够做一次深呼吸的。
奇怪的是,这个时代有人想把时间缩短,同时也有人想把时间拉长。
比如日剧,日剧可以说是“慢生活“的典范。
看日剧的过程中,不仅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而且自己的整个身体节奏都慢了下来,特别的放松,特别的美好。
我最近在追一部日剧《住宅区的两人》,追得好温暖,好幸福。
追的过程中,能够让你好好做饭,好好吃饭,好好晒太阳,好好观赏花花草草,好好睡觉,总之,整个人的生命都更充盈了。
这是一个讲两个55岁的单身女人回到出生时的小区生活的故事。
之前很少看到关于中老年单身妇女为主角的影视剧。
通常她们都是作为配角出现,要么是被丈夫被背叛的可怜妻子,要么是成了带孙子孙女的奶奶姥姥。
总之,她们总是以社会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以主体身份出现的。
但是在《住宅区的两人》的这部剧,她们就是以主体身份出现的,而且是两个普通人。
这两个女人,一个叫小奈,一个叫野枝枝。
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一起度过了幼儿园、小学、初中,直到高中才分开,后来步入社会,都曾经跟男人一起生活过,以结婚或同居的方式,但是不过几年的时间,就重新恢复了单身,因缘巧合下,她们都回到了小时候的老小区,不仅重新成了邻居,还重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闺蜜。
她们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不然也不至于年过半百还回到出生时的老小区生活。
这部剧从一开始就凸显了这一点。
第一集一开始就是野枝枝背着双肩包等公交车的场景,她顶着那张不再年轻的脸,跟年轻人一样挤地铁,挤公交。
名校博士毕业的她还只是一名大学兼职讲师,而她的同学不是教授就是企业家。
而她的好朋友小奈,年轻时也是一名有口碑的插画师,收入不错。
但随着时间变化,她渐渐成了无人问津的插画师,收入锐减,有时候要靠卖二手东西补贴生活。
尽管这样,她们的生活还是美好得令人向往。
比如,不管一天的收入怎么样,小奈都会很用心地做出美味的食物,跟下班回来的野枝枝一起分享,只不过收入好的时候多吃肉,收入少的时候多吃素。
吃完饭,她们还会一起喝喝咖啡,坐在小阳台上吹吹风,聊聊天。
美好的不只是她们的生活,更是她们的关系。
而她们能保持这种关系,是因为她们都没有婚姻、孩子的羁绊,而且父母都很健康,所以她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所以,尽管她们两个人都已经55岁,但她们就像少女时代的小女孩一样在一起嘻嘻哈哈哈,叽叽喳喳,享受简单的快乐和自由。
可以说,她们的生活就是普通单身女人理想的老年生活。
我心想,这么舒服的剧一定是女导演拍的吧。
一看导演表,果然没猜错,这部剧不仅导演是女性,编剧也是女性,可以说是全女创作团队了。
而且两个女演员,58岁的小泉今日子和59岁的小林聪美都是离婚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总之,好喜欢这样的剧。
《宅区的两人》,主打温暖治愈,但也带点生活的苦涩。
两位主角的互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各种经典美剧里的友情,但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冲突,更多的是在小事里找到深刻的共鸣。
目前豆瓣 9.2分。
故事的主角是两位年过五十的女性——太田野枝和樱井夏子。
她们不仅是儿时的发小,还是一起在同一片住宅区长大的邻居。
虽说年过半百,但她们的生活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平静。
野枝曾经是人人羡慕的“学霸神童”,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离过婚、靠着兼职教书过活的中年人。
夏子呢,是一个前插画家。
相比野枝的“大大咧咧”,她性格更加细腻、做事也一丝不苟。
这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生活,怎么看都有点“不靠谱”。
事实上也确实是,比如换个纱窗都能引发一场深夜的哲学讨论,让人哭笑不得。
她们一边互相吐槽、一边互相关心...看似日常的对话,却总能戳中观众的笑点。
当然,这部剧也不仅仅是轻松搞笑,还在反映现实问题。
日本正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剧中住宅区的景象也很典型,老旧的小区里住满了老年人,年轻人纷纷搬离...而这也是我们正在面临的状况。
但值得称赞的是,整部剧并没有在抱怨和大灌鸡汤,反而是以平缓的叙事方式展现她们如何在日常中寻得快乐。
面对孤独和老去的过程,幽默和友情也可以抵御生活的寒冷。
整部剧在逗你笑的同时,又轻轻地告诉你,人生不论年纪几何,生活依旧可以充满爱和希望。
真的不得不说,这种温暖细腻的日无疑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喜欢这个类型的剧迷可以去下载看看。
3.5 我觉得有点高开低走,画面色调非常和谐舒服,故事的切入点也很温暖,但从那对年轻夫妇那一集开始,包括小区里古板但其实热心肠的老头,有些桥段和人物故事设定感觉很套路和模版化,导致观影疲劳,最后几集甚至分几次才全部看完。而且小泉为什么全程要捏着嗓子说话啊!!是人物设定吗?这表演甚至不如西瓜啊!
好无聊
属于那种 能把想自杀的人劝回现实生活的好 太好了
看不进去……
不像两个年过五十岁的人的情商对话,像是年纪30岁左右的人硬着头皮写的台词编剧。第一集两个分开女对另女说你今天一定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才会抱怨公交车吧?明白想要以此表达她们之间的熟悉,但是于此相关没有任何其他的镜头和情节支撑,毫无说服力。整个过程乏味、枯燥。
这个剧如果10年前给我看吧,我也会很喜欢,但现在年纪大了,现实了很多,加上国内之前“闺蜜养老”骗局以及所谓不靠谱的“青年养老院”现象之后,我已经不在意"和朋友一起快乐老去”这种设定了,一旦不吃这套,这个剧自然很一般了,不过日本人确实很会拍这种题材,两个主演也很棒,所以还是能看完。说句实在的,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才能享受生活,所以相比之下今年的《告别医院》更打动我。
旧时院落,几人契阔,便蹉跎,又如何。p.s.:最后几集大崩。中国其实也能拍,三线建设的家属区就很类似。3.5
活在日常的每一刹那都是生命中无可取代的一次又一次回归
演员都喜欢的 小泉今日子的剧 还截过不少表情包一直在用。可是咋讲 应该我「衰」得快过年龄数字呗 不管啥年纪 自然可爱一点没问题 保持纯粹一些很难得;但看到在这年纪里 非要去展示出来且略显刻意的 「故萌」和「作真」 个人已经感觉很不舒服 很不适应 很不欣赏 甚至排斥了。
Be like 二十多年后的我和我的养老搭子的生活,看完后去联系已经做了我五分之一世纪好朋友的闺蜜们~
仲村亨好帅啊
男配角戏份过多、过于美化,日剧一如既往的传统昏恋观输出在这部里比重启人生里更多、更潜移默化。双女主的相处拍得很自然,整体来说还是女角色多于男角色,纯女群像的部分比较温馨下饭,男的一出现就有种回到现实感🙄
还有什么比两个相识了大半辈子又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姐妹淘更幸福的呢!!可以一起做饭吃饭、互相倾诉、知悉彼此的喜怒哀乐,就是日常里最稳稳的幸福了。
我对这种慢条斯理的日式日常温开水剧总是没有抵抗力。冰冷的心总会一瞬间化开温暖的不行。两人相识了大半辈子,未婚未育,互相倾诉知晓彼此的喜怒哀乐,还有好吃的。哎呦,有一个那么会做饭的闺蜜也好好幸福🥰会觉得温暖也是感叹于她们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我想我到了这个岁数也可以这样。
太神奇了,本来以为只是一部独居女子+留守老人的老龄化社会启示录,没想到东山先生才是幕后大boss,从他身上反思历史以及战争、还有住宅的意义,反战、怀旧、对故居故土的留恋,这种生活流日剧竟然能做到从这么平淡的日常小事最后发展出这么宏观的角度,真·静水流深,举重若轻。
日剧就是能在平缓唠家常的过程中,通过举重若轻的精准台词敏锐的反映社会问题,这份敏感细腻的共情能力抵上10个伴侣了
一天看一两集来平衡快工作节奏是很舒服的,看多了就无趣了。
心灵按摩。最后一集出人意料!昭和时代的日式告别故事,可能结尾就是大家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变化,歧路分别,经济发展的大车碾过来没办法。令和时代的变化就,surprise!!啊太松弛了!
平凡到有些无趣了
越来越看不下去这种了,过滤过的生活,一眼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