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不知为何突然想到老友记,其实已经看完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写评论,今天突然想起老友记,有很多令我难忘的点,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第一季瑞秋和莫妮卡说的“每个小女孩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做新娘👰🏻”,让我发现对女孩的规训是“文明社会”里默认的规则,可见那个时代的美国的思想里女性地位并不高。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故意的,塑造了三个这么优秀的女性,几个人关系纽带是莫妮卡,勇敢独特有主见的菲比,越挫越勇的瑞秋。
可是三个男性却是如此多缺点:懦弱不负责的罗斯,力气和胆量不咋地的钱德勒,憨得像小孩的大个头。
这几个优秀的女性,最后都选择了家庭💧也许在编剧看来,女性最幸福的归宿就是有一个家庭。
菲比和莫妮卡的伴侣都很好,他们的伴侣都会替对方着想,但是罗斯和瑞秋才更有代表性:有着成熟男人外壳但是本质不成熟的罗斯,看似觉醒其实最终选择服从规训的瑞秋。
罗斯是三个男人里看起来最man的,高大威猛的身材孔武有力,却是三个男人里最不成熟的巨婴。
第一季的时候我也曾被罗斯打动,他会为了瑞秋开心而故意输牌,会把奶奶的戒指送给瑞秋,会吃醋。
今天我觉得很可笑,女人真的容易被一些小恩小惠打动,然后忽视根本性的问题,忽视了他在大事上从来不负责,总是只会保护自己,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他要的只是一个能满足自己对感情寄托的对象,那个对象最好是瑞秋(毕竟是未得到的初恋情结),不是瑞秋也可以(可怜的艾米丽),总之那个对象要以他为中心去付出,要处处“体谅他的不易”,他可以付出一些小恩小惠的举动:比如跑去异国他乡见艾米丽,送去玫瑰🌹999朵……但他不会为了她断掉和让妻子感到不适的异性的关系(他和瑞秋的关系真的很好吗?
从第一季看出是从成年后瑞秋才注意到这个人,高中时候后就是个名字都记不住的闺蜜的丑哥哥罢了),不会为了妻子去别的国家定居(但是要求妻子过来定居他的国家💧),就算是为了瑞秋也不愿意(哪怕他知道那是瑞秋的梦想)。
艾米丽当然是幸运的,因为她差点也被罗斯不付出多少成本的伪深情打动,但最终基于原则选择放弃这段开头美好结局潦草的感情,她的福气在后头。
瑞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在“罗斯从高中就开始喜欢我了”的自我洗脑中自我攻略自我规训,无视罗斯在没有遇到她知道自己结婚有娃,和她分手后有过好几段感情甚至再婚的客观现实,他选择终身的对象并非只能是她。
一开始,她还能指出罗斯的一夜情是对感情的背叛,到后来,她连罗斯只顾自己不想背负三次离婚的坏名声而隐瞒都选择了谅解甚至去安慰💧乐山的大佛,如果不是漂洋过海太远都想让座给瑞秋了。
我承认罗斯有很多品质是好的,他对朋友真诚,对工作热爱,但他在爱情的亲密情感上的确是个残疾,是三个男人里面最爱无能的巨婴。
每次感情出了问题,他第一时间想的是推脱责任,以为用口头的道歉就能弥补伤痕,甚至在得不到对方的原谅后恼羞成怒觉得自己自己做的够多,转而攻击对方过分。
这种可怕的处理感情问题倾向从何瑞秋第一次分手就见端倪,他认为拿住“他以为他当时是单身”就能使自己在分手当晚就和其他女人一夜情的事情合理化,而不会考虑会给瑞秋带来多大的伤害。
第二次这么离谱是艾米丽事件,他在婚礼上把新娘的名字叫错,艾米丽不理他后他各种电话轰炸并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口误艾米丽不应该揪着不放。
这个时候其他五人因为和艾米丽不熟而且基于是罗斯的朋友,所以甚至把罗斯视作被妻子抛弃的可怜男人。
罗斯最终放弃了艾米丽,不是因为瑞秋,而且因为艾米丽不愿意搬过来,放弃瑞秋有何不可,但是叫他放弃他切身的利益门都没有。
和瑞秋在酒后乱性导致办了结婚证,瑞秋要求他去解除,他表面上答应暗地里却没有去做,因为他不想自己背上“三次离婚”的名声,而完全不会考虑这场突兀的婚姻给瑞秋带来的困扰。
他真的好爱自己,我哭死!
小时候是父母保护他,结婚后是前妻保护他,离婚后是妹妹保护他照顾他💧他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吗?
在莫妮卡要搬走后,编剧赶紧安排了瑞秋放弃梦想也要留下来(照顾他)……🙄离开了女人不能活的罗斯的一生。
反观钱德勒,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懂得为对方换位思考,感情出了问题会先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愿意为了维护感情去做出切实的行动。
虽然他害怕婚姻,却会为了莫妮卡能够安心去求婚;他害怕小孩,但是因为莫妮卡喜欢也去尝试照顾小孩子。
他真诚的支持莫妮卡,不会以自己为主去要求莫妮卡,在婚后他因为工作去国外出差,莫妮卡本来绝命和他一起出国,但是遇到一个绝好的工作机会后,莫妮卡选择留国工作,而钱德勒不是责怪而且谅解并为莫妮卡得到这么好的工作高兴。
而罗斯和钱德勒相反,他也许为瑞秋高兴,但不多,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不再有人陪,他用柔情攻势去希望瑞秋留下来,虽然他知道瑞秋从一个服务员走到时尚圈中间的端的咖啡绕地球三圈。
瑞秋选择放弃了梦想选择了罗斯💧。
其实一切有迹可循,她从头到尾的恋爱脑都没有变过,从牙医到罗斯再到富二代,她辗转于一段段失望的高高期待再重重衰落的爱情之中,她在感情里似乎只有诱惑的强势,而没有自己思想的强势。
她的感情有被甜甜的爱过吗?
回忆起来,我能想起魅力老头对莫妮卡的温柔和尊重,想起菲比好几段被男人追求和甜蜜的约会虽然结束的莫名其妙但是菲比都是主导,而瑞秋没有,她的分手总是那么不甘心,那么不磊落。
有一集是菲比去报读书班,瑞秋跟着去玩,她也不爱看书。
她只对婚纱两眼放光。
莫妮卡和瑞秋都有很多各自的亲密戏,但瑞秋的cosplay是最多的,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公主的角色,男人们爱那个角色,因为当公主变成黄头发的时候就意味着她不再是公主。
菲比谈到这个角色是揶揄得嘲笑,放低自己的身段去迎合罢了,而瑞秋却如获俘获男人心的宝贝。
但还是会为瑞秋感到可惜,那么多年的辛苦才有这样一个发现自己人生更多可能的机会,却还是为爱情和家庭让步,而罗斯,他在原地就收获了所有,他什么都不用放弃。
大概率罗斯和瑞秋就复刻莫妮卡的父母爱情,两人恩爱,五六十岁了都还要随时随地来一发。
还记得吗。
第一季时候,罗斯初为人父的时候去问他爸爸什么感觉,罗斯爸爸说他也不知道,没什么大感觉,他的工作很忙,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罗斯妈妈管的。
也许瑞秋会比罗斯妈妈好一点点,瑞秋没有重男轻女的陋习。
好女孩好规训,坏女孩走四方,菲比是我最喜欢的角色,胜过莫妮卡,她的古灵精怪,是被规训的花园里一株独立特行的仙人掌。
某天清晨,乔伊从床上坐起,身边躺着他叫不出姓名的女人。
隔壁杂物间里小鸡和小鸭还未醒来,也或许早已不在。
乔伊打开门,挠挠头伸伸懒腰,心中盘算如何去甩掉房里的人。
他翻开冰箱,在一堆过期的食品中间发现一块披萨,如获至宝地抽出,乔伊式地点头和微笑。
几分钟后,他习惯性地穿过走廊试图打开对面的房门,摸遍所有口袋,心中抱怨我又把钥匙丢去哪了?
愤懑地叉腰站在原地,却又忽然意识到这里再不住着钱德勒和莫妮卡。
一张毫不懂得隐藏喜怒哀乐的脸上写满了失落。
乔伊为自己的早餐只剩下隔夜的披萨感到难过,他想念隔壁装满食物的冰箱。
乔伊回屋看见房内的女人在客厅里微笑望向他。
一小时后他对她说“我会再联系你”,然后关掉房门,如释重负地吐一口气。
没有足球桌的客厅显得空空荡荡,乔伊坐在老沙发上,心中盘算这天该去做些什么。
没有试镜,没有大喊大叫的不靠谱经纪人,咖啡馆里没有闲逛的单身朋友。
电视也许变得更大更先进,但晚上却不再会租来卡带,两个沙发啤酒披萨一起看。
乔伊觉得有些孤独了。
第二遍刷完了十季老友记,感慨颇多,决心还是写些什么。
写什么呢?
这部94年开播一直到03年的sitcom塑造了六个各有特色的角色及他们之间十年生活中的各种柴米油盐、酸辣苦甜。
那就写写人物吧,写写角色,先介绍一下其中五个:控制欲极强且有重度洁癖,但烧了一手好菜又非常热爱小孩的现代减肥者标杆Monica;离婚三次擅长尬场带点Nerd属性,却学历最高最理智且一往情深的恐龙爱人Ross;不吃肉类不穿皮毛且行为怪诞,却心地善良自由不羁爱好音乐的灵魂按摩师Phoebe;张口how you doing且从不分享食物,但单纯仗义傻得可爱又热爱表演的鸡妈鸭爸Joey;起初娇生惯养且带点大小姐脾气,后成长为有责任心善解人意又有时尚天赋的史上最糟服务员Rachel;然后说说Chandler,这个我开始无感,等第二季之后便越来越喜欢的角色可不是一句概况就能说完的。
初遇Chandler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对Chandler这个角色几乎无感,他就像是一个你在酒吧或是大街上随便就能遇到的random guy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并且还会时不时的在很不合适的场合开一个往往没把人逗笑自己却乐个不停的蹩脚玩笑。
后来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才能逐渐了解他那颗被他自己层层封闭的心。
原生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Chandler的母亲是一个较为出名的情色小说家,他的父亲是个Gay并且后来还做了变性手术在拉斯维加斯当舞女。
他们在一次感恩节时向少年Chandler坦明了一切并宣布离婚,当时嘴里还含着南瓜派的C从此便讨厌感恩节的欢乐气氛,并再也不碰南瓜。
之后的Chandler便将自己的内心牢牢锁在深处,并用各种joke来“武装”自己。
这应该是长大后的Chandler第一次在感恩节有了要感恩的事情,感恩大家都有一个糟糕的感恩节。
或许真的是身边有着一批无与伦比的朋友,帮助了Chandler一步步走出来,找回了自己,展示了属于他的善良担当和感动。
我第一次被C感动的地方是在第二季第三集末尾。
记得Monica公寓的下一层住着一个行为怪异挺惹人烦的老头子Mr. Heckles,每次她们公寓一吵闹,这个Mr. H便会拿扫把柄不断戳天花板(也就是Monica她家的地板)来做抗议示威。
直到有一天,这位怪老头过世了,又没有亲人或继承人,六人便来到楼下帮着收拾老头的公寓。
到了最后完毕离开之后,Chandler留了下来,并发自内心真诚地道了别。
“Goodbye Mr. Heckles, We’ll try to keep it down.”
与其他好友的相处在对朋友方面,Chandler也好得没话说,在第十季第十二集,天性怪诞的Phoebe终于找到了一个理解她并爱她所有特点的Mr. Right——蚁人!
哦不,错了,MIke!
他俩在下着大雪的酒吧外大街上举行婚礼。
Chandler扮演了Phoebe父亲的角色,挽着她的手,陪她walk down the aisle,把她交给她的丈夫。
第二季第二十二集,Rachel的生日,由于父母不和,他们在两间公寓帮她准备了两场派对来分开Mr. Green和Mrs. Green。
Rachel发现自己的父母都来了却不能见面,情绪低落一个人坐在门口的台阶上,Chandler用肩膀怀抱,和自己怎么从父母离异中走过来的经历安慰她。
当Ross(当时还是Rachel男朋友)出来,又轻轻地将Rachel转了个圈推向Ross怀里。
第七季第十集,圣诞节,Ross的儿子Ben想见圣诞老人,R找遍了服装店都租不到衣服,Chandler知道之后便找遍单位问同事借了一套圣诞老人装并穿上来满足Ben的愿望。
但得知Ross想要趁机给Ben讲犹太光明节的事情后,C又很配合地离开去还了衣服。
最好的朋友——JoeyChandler和Joey的关系是真的“真爱”,堪称友情的典范。
两人在第六季C搬去与Monica同居之前一直是室友。
在此期间,较J较为成熟且收入较高较稳定的C对J可以称得上是“溺爱”,自己承担了所有的房租水电和食物酒饮却从来不要求J还,还帮J垫付了表演课程需要的费用。
在搬去和Monica同住之前,还担心Joey没钱生活又照顾到他的自尊心,便连哄带骗以赌博的方式硬把自己的钱输给J(真是欺负我Joey天真单纯哈哈)关于Chandler对Joey的感情,最打动我的主要有两个片段。
其一是第七季第二集,Chandler和Monica结婚前夕,讨论是否要投入所有的钱以办一个完美婚礼的时候,讨论到了关于未来的问题。
在C关于未来的描述中,他们会要四个孩子,一个男孩,一对女双胞胎,再一个男孩,他们会住在市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小孩可以在室外学骑单车,可以养一只脖子上挂着铃铛的猫。
以及最后的那一句 “We’d have an apartment over the garage where Joey could grow old.”C在对自己未来家庭的考虑规划中,还不忘记Joey。
第二个片段和第一个有关系,第十季第十四集,Chandler和Monica真的在市郊买了房子,其他几个人都去参观了,唯独Joey因为不想他们搬走而不肯去。
被C和M好说歹说去了新房子参观的J还一直编造新房子的各种问题来试图劝他们放弃搬家。
直到后来J放弃念头并真心祝福他们的乔迁之喜时,Monica说了句现在你喜欢这个房子了,要不去看看你自己的房间?
Joey充满惊喜地回了一句这儿有我的房间?
而Chandler的一句反问句“You don’t think we’d buy a house and not have a Joey room, do you?”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自然而然地诉说着一个仿佛既定的事实。
是的,Chandler在第七季在Joey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默默定下的承诺在第十季完成了它
最爱的人—Monica如果说和朋友的相处使得Chandler渐渐走出了原生家庭的阴影展示他内心的善良本质,那么和Monica的相爱、结婚到要小孩的一系列过程真正地让他摆脱了所有的阴影束缚成为了一个有着包容理解和责任担当的合格丈夫。
第六季第二十五集最后,是C和M互相propose的片段:
“I thought that it mattered what I said or where I said it. Then I realized that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you. You make me happier than I ever thought I could be. And if you let me... I’ll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trying to make you feel the same way. ”这个害怕面对和害怕承诺的男人终于迈出了那一步,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额...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段话熟悉在哪儿听过,也不要惊讶,某公寓编剧确实抄袭,洗也洗不掉,好多基本就是台词都不改直接拿过来汉化之后就用了...)婚后的Monica想要小孩却迟迟无法怀孕。
第九季第二十一集,他们去医院进行体检,过了段时间医生打来电话,说是他们两个生理上都有问题,怀孕几率很小。
接了Chandler在自己无比痛心之余还要安慰着Monica(M非常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孩,所以这个消息对她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痛定之后他们便决定领养一个,在一系列的简历,好友证明和面试之后终于匹配到了一个愿意讲还未出生的孩子交给他们领养的怀孕单身母亲Erica。
第十季第九集,Monica和Chandler开心之余打了飞的就去俄亥俄州见了这个母亲。
不料领养中心的人把档案弄错了。
那个选中他们的女人Erica正是看中了Chandler是医生,Monica是牧师才决定把孩子给他们养的。
Monica要孩子心切,就想讲错就错假装成那对父母,而Chandler的善良和良知不同意这么做,认为这个女人将要将自己最宝贵的孩子交给他们抚养,他们不应该骗她。
最后他们告诉了女孩真相,女孩觉得受到了欺骗愤然离去。
钱德勒走出来,用感情请求那个女孩把机会给他们。
“My wife’s an incredible woman. She is loving, and devoted and caring. I love my wife more than anything in this world.And it kills me that I can’t give her a baby.I really want a kid. And when that day finally comes. I’ll learn how to be a good dad.But my wife, she’s already there.She’s a mother without a baby”当Erica最终被Chandler打动说服后,C回到大厅,面对紧张悔恨各种情绪交杂而坐立不安浑身颤抖的Monica时,一句:“You still want that baby?” 哈,皆大欢喜。
而到最后第十季最终集,Erica在纽约顺利分娩,还是一对龙凤双胞胎。
Monica和Chandler最终如了愿。
最后,再次表白帅气可爱的小钱钱。
在临近假期结束的时分,我终于看完了Friends的整整十季。
尽管在这过程中我更多的是随着剧情哈哈大笑,但最终当这间曾经充满笑声与回忆的屋子变得空空荡荡,六人相继交出了房间钥匙,关上房门相拥着走上新的道路时,我说不出心中竟有多么的悲伤和不舍,无法从此就要和他们告别的事实。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他们和我们一样,面对着生活的欢笑和泪水,他们间永远嬉笑怒骂,上演着一幕幕笑中带泪的温情故事:有时占占对方的小便宜,搞一个邪恶的恶作剧,一不小心就过火了;看着他们各自的情感经历的一步步发展,无论是长久型和短暂型都让人印象深刻,直至其中一些找到真正的归属;还有他们各自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升迁、跳槽和开除,他们都在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最让人感动的便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每一个生日派对和单身派对,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
六个人虽然个性迥异,却无疑是最佳搭档:Racheal的迷人和纯真,一见到明星就变得疯狂异常和“搔首弄姿”;Monica的神经质和控制欲,她整理和打扫时的兴奋,看见别人弄乱时的青筋和怒火;Phebe的疯狂和善良,狂野的她永远会做一些让我们瞠目的事;Chanler的风趣幽默,他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似懂非懂的无边笑料;Joey的色迷和无知,爱搞一夜情的Joey永远显得那么无辜,傻得永远可爱;还有Ross的憨厚耿直,永远提醒别人是Dr.Geller,痴迷的恐龙世界和一讲起这个免不了遭到众人排挤的无奈。
但他们共同拥有的特质便是对朋友永远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在朋友遇到挫折时总会挺身而出,给予安慰和鼓励,在旁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
一个来自朋友的拥抱,有时便可以化解许多问题,这个大家庭永远不缺乏拥抱,他们相互间都有拥抱,因此也就永远充满着无比的温馨,泪水会化为体谅和微笑。
因为,我永远支持着你。
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因为拥有彼此而使生活变得精彩。
听着Secret Garden的Always there,回顾着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眼泪便不自觉地淌了下来。
歌词恰好诠释了他们之间相互扶持、相伴走过坎坷的感动和坚持。
When I'm less than I should beWhen I just can't face the dayWhen darkness falls around meAnd I just can't find my wayWhen my eyes don't clearly seeAnd I stumble through it allYou I lean upon, you keep me strongAnd you rise me when I fall(chorus)You are there when I most need youYou are there so constantlyThere when I most need youThere so constantlyYou come shining through, you always doYou are always there for meWhen life brings me to my kneesWhen my back's against the wallYou are standing there right with meJust to keep me standing tallThough a burden I might beYou don't weary, you don't restYou are reaching out to carry meAnd I know I'm heaven-blest(Repeat chorus)永远怀念他们,难忘的六人组合。
终于看到了最后的一集。
从第十季的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最后的伏笔。
而最后的最后,最神奇的PHOEBE都结婚了,MON和CHAN也准备搬走了,JOE和CHAN玩了那么久的足球桌不得不被拆掉了,RACH要有新的工作机会了,GUNTHER都终于鼓起勇气表白了……他们最后站在那间房子里的时候,我看到RACH真的哭了,完全不是演出来的那种。
其实即使不舍得,也依然很喜欢这个结尾——肩并着肩的背影。
镜头环视这个有那么多欢乐与泪水的房子。
十年,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changes of era,而这即将迈向的,又会是一个新的era。
十季。
八个月。
十季。
十个五颗星。
在国庆节一个人呆在宿舍的时候,在考研最难熬的时候,在最灰心难过的时候,在准备复试紧张的一塌糊涂的时候,在彻底放松快乐的时候,在已经习惯了脑海里都是老友记们的声音的时候,在有很多困惑纠结与不舍得的时候……我是多么幸运可以有你们的陪伴。
所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快乐与感动。
你们教会了我朋友意味着各种包容与理解。
这些老套的话从来不失意义。
是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行动。
我们会彼此斗气,我们会吃醋嫉妒,我们会互相诋毁,但是我们永远会在你快乐的时候真心快乐,你悲伤的时候给予拥抱,你彷徨的时候给予建议。
我们熟悉彼此,因此才理解彼此,体谅彼此,你的怪癖,我的娇气,不默默隔阂埋怨,而是一笑而过,感谢生活如此丰富。
能为你做到的事绝对不会含糊,能让你快乐的事在所不辞。
朋友大过天。
这种给予与分享,才能让我们亲如家人,毫无顾忌。
你们教会了我朋友意味着支持与放手。
其实不只是情人,朋友间总也有想要大家一直在一起。
在同一个屋檐下,在隔壁,在同一家咖啡厅,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吃东西,一起过节,一起看片。
然而生活总是要前进的。
你们并没有因为MON和CHAN要搬家而阻止他们,也并没有RACH要去巴黎而阻止她,因为这是朋友想要的,这是他们的向往。
在这种毕业的时节,总是会徒劳的想要阻止些什么。
然而大家终将是奔向四方的,不仅是中国的各地,而且是世界的各地,并且从此有更多更多的选择。
我们多么想要一直在一起,一起欢乐,一起紧张,一起哭爹喊娘。
然而当朋友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是只能点头,微笑,拥抱,然后心里深深祝福。
朋友的伟大就是在于比情人无私。
我们放手,我们还是朋友。
你们教会了我对爱情与婚姻的态度。
敢爱大抵是美国人最突出的特点。
或许既可以说这是一种对感觉最直接的尊重,也可以说是动物性的表现。
然而不管如何,你爱我我不爱你,我不鄙视你,却依然感谢你;爱过一场,但却还是朋友,这种魄力令人佩服。
我可以喜欢你,但是我爱你是最郑重的三个字,不能轻易说出口。
至于婚姻,或许最好的解释是PHOEBE在婚礼上的誓词:When I was growing up, I don't have a regular family. I know something was missing. But now I know I have everything I'm ever gonna need. You are my family. 爱人即家人。
彼此熟知彼此的弱点,彼此包含彼此的缺点,彼此体谅彼此的心情。
就像MON和CHAN,分开看两个人都是各有各的神经,难以想象,也不如RACH和JOEY那么吸引异性,然而婚后的他们却比谁都幸福,彼此愿意为对方付出,愿意包容对方的神经。
这就是爱人。
彼此如同两个齿轮,卡口契合在了一起,圆满而幸福。
你们教会了我要有大世界的情怀。
虽然PHEOBE是如此诡异的一个人,但是她在关怀和体谅上让人震惊。
愿意为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怀上三个孩子,愿意捐献婚礼的钱,愿意做社工,不吃动物,不穿皮草,不伐圣诞树……虽然她的行为略过夸张,但深怀着不同常人的情怀。
你们教会了我要坚持自己的兴趣与梦想。
JOEY像个小孩子般不懂常识,不太识字,除了吃和泡妞什么都不知道,曾经无戏可演一分钱也没有只靠着CHAN,经纪人ESTELLE不太靠谱。
但是他明白这是他所擅长并热爱的,背台词功夫一流,竟也摸爬滚打演到了些不错的戏。
朋友的支持,自己的坚持,虽不算成功却也足够让人欣慰。
其实能说的还有好多好多的。
只是每次看完一季心里便只有一股浓密的感情,只会看着他们的海报傻笑。
老友记的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神奇神经美好啊,或许用那句网上泛滥的话来总结老友记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候,也比不上大家一起傻逼的时候。
我会学着,去如这六人般对待自己的朋友。
深刻的记住,每一个我所珍惜的朋友,不论他们在何方,将会去何方。
看完写完的最后,我只想做的就是买到一整套老友记。
1. Phoebe是个苦孩子,小时候妈妈自杀,流落街头,受尽欺辱,于是编剧尽力营造她在六人中的疏离感:住得很远,不怎么合群,没有跟其他五个人一起去伦敦,抱怨自己总是在最后一刻得到消息……但是论生存能力和气场,六人中还是她最强。
Monica跟Phoebe一起办葬礼宴席,老太太装蒜不肯买单,Monica怂怂地说:要不我们不要钱了吧……Phoebe则大步流星地走出去,气势汹汹地骂人,抬头挺胸地拿钱走,酣畅淋漓。
Ross抱怨同事偷吃他的三明治,Phoebe拿过便笺,轻描淡写一句脏话,把旁边观看的Chandler和Joey吓得不敢出声,Ross还在办公室得了神经病的称号。
怪不得Phoebe有一次跟剩下五个人说:“如果现在打仗,你们早死了。
”2. 剧里Rachel,Phoebe和Monica三个人的人设都是有点浪荡的美女,在美国文化的背景下,她们带不同的男孩子回家好像是家常便饭。
但其实Phoebe整部剧都在寻找亲情,她非常注重家庭,这从她千里寻父、后面不辞辛苦为弟弟生三胞胎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编剧最后给她安排了毫无笑点却很痴心的Mike,以平淡无奇的幸福作为她的结尾。
Monica就不用说了——小学五年级就想好了自己结婚的场景,十几岁就一心要生孩子,是个非常顾家的女人。
Rachel反而是最会玩、最花心的,从Paolo到Joshua再到Tag,吸引Rachel的是金玉其外但不甚成熟(甚至品格堪忧)的男人,就像小女孩喜欢洋娃娃。
看起来,Rachel始终不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于是痴心的Ross顺理成章成了最优解。
3. 抛开演员本人的颜值,仅从剧情来看,Rachel应该是女主角里最美貌的。
六个人曾经一起讨论约会中的暗语,说对方如果道别时说会给你打电话,那他一定就是嘴上客气,其实打算好了要跟别人睡觉。
说到这里只有Rachel不解,一脸惊讶:“说给我打电话的男生最后都打了啊?!
”Phoebe和Monica在旁边一脸懵逼。
Rachel连客人点的咖啡口味都记不住,生活中也丢三落四,但职业发展却是六个人中最顺利的——简简单单地坐在那里,就有人送上一份著名时装公司的面试机会。
这说明编剧也深谙颜值的重要性,并且好心地在剧里很隐蔽地指了出来。
4. Monica在许多方面非常厉害,甚至超越了同龄男生:玩桌上足球秒杀Joey和Chandler,跟Ross玩摔跤难分伯仲,力气比许多男生大……另外,因为肥胖时受尽屈辱,培养了惊人的毅力和耐力。
她能咬牙瘦身成功,也能戴假发和大胸在吧台跳舞、伺候吸大麻的餐馆老板、拿成分可疑的朱古力整日研究菜谱、忍受手下人的排挤。
如此卧薪尝胆,必成大器。
更可怕的是她控制情绪的能力:跟Chandler吵完架后为了按时怀孕,竟然装作已经释怀的样子跟Chandler上床,让Chandler反而觉得自己被骗失身。
除此之外,她领导力超群,橄榄球赛那一集中,她带着两个女生,竟然能想尽办法鼓舞士气、各出奇招,最后跟男生队不分上下。
总之,如果要在老友记中选择一个人跟我并肩创业,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Monica。
5. 老友记的职业观非常正。
Monica和Rachel都有很强的事业心,Rachel虽然大部分靠运气但也很努力,还曾经因为连续多天加班跟Ross闹分手。
Phoebe又是歌手又是按摩师,非常自豪,还梦想拿诺贝尔按摩师奖。
男生中,Joey热爱演戏,才华横溢,给自己取外号叫“变色龙”。
Ross从小就喜欢考古学,年纪轻轻就当上大学教授,其中虽然笑料百出,但可以想见他的天赋和努力。
Chandler在大公司做到经理(作为一个刷了100+遍老友记的观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职业是什么,很好地完成了编剧的预期),因为听到自己的朋友都热爱工作,毅然放弃了原来的高薪职位投身广告业,也非常勇敢可敬。
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友记非常正能量。
6. Chandler前几季疲于应付自己的悲惨人生:老爸做了变性人;患上社交癌,控制不住地讲冷笑话,使场面更加尴尬;住在浪子Joey隔壁却交不到女朋友,只好跟Janice反复纠缠……似乎从与Monica在一起开始,Chandler变成了一个成熟笃定的“大人”。
Monica做糖想讨好邻居没想到骑虎难下,厚脸皮的邻居结群来要糖,Chandler便出来主持公道把邻居骂走,搂着疲惫的Monica回屋睡觉;Rachel和姐姐吵架打碎了Monica最爱的盘子,Chandler便要求她们道歉和好,要大家尊重Monica的劳动;圣诞节在外地出差时,漂亮的女同事投怀送抱,Chandler完全不为所动,反而很自然地辞职回家,给老婆一个惊喜。
他们的爱情没有R&R的那么引人入胜,但是好像更加有命中注定的感觉,因为两个人都格外珍惜也愿意好好经营爱情。
结尾Monica向Chandler求婚的戏虽然好笑,但是每次都会看哭。
7.Joey跟人睡觉后就断绝联系这点固然可恨,但他其实内心是个小孩子,有一颗非常纯洁的赤子之心。
对其他五个人来说,朋友有难会伸出援手,但只是能力范围之内;Joey却是不顾一切。
得知Phoebe怀孕后,因为听说她是单亲妈妈,不好生活,准备了戒指向她求婚;Phoebe真的怀孕时很想吃肉却感到愧疚,Joey便提出十个月不吃肉,把自己吃肉的份额留给她。
这两个情节看上去很简单却感人得一塌糊涂,因为Joey所表现出来的是最纯粹的友情,是可以为了朋友而放弃自己利益的侠义精神。
8. Rachel是典型的依赖型人格,从离家出走、剪掉信用卡开始,做什么事都要有朋友的支持。
她性格很随和,但其实没有主见,难以与自己和解。
在与Ross的事情上百般纠结,是否吐露心事,是否参加婚礼,是否重修旧好;参加Barry和Mindy的婚礼,既不屑又想证明自己,不料编剧偏偏让她不小心露出内裤出糗,以这种残忍的方式让她长大。
最后一季,Rachel选择不去巴黎发展而是留在纽约,跟Ross和孩子在一起,这时候才感觉到她有所成长,明白在生活中有所取舍。
9. 剧本虽然写Monica的父母从小就偏爱Ross,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但是随着剧情发展,会发现父亲其实很疼爱她,甚至为她创造出了harmonica和monicuddle这样充满怜惜的词汇。
Monica小时候用的东西被不慎泡了水,父亲为了弥补,把全家人觊觎的保时捷送给了她;父亲听说她跟深爱的Richard分手后特意来看他,并把Richard描述得憔悴不堪,好让Monica心理平衡,安心休息。
相比之下Rachel的父亲就很自我且尖酸刻薄,会因为Rachel怀孕了不结婚而对她大吼大叫,并且虽然自己女儿的职业是侍应生,但吃饭时还是只给侍者百分之四的小费。
10. Phoebe给小朋友们唱的“真相”歌——奶奶最近睡得多,爸妈说她去旅游,其实她死了,你们也会死。
等你长大了,会想跟人睡觉,让他们喜欢你,可是千万不要哦!
小牛哞哞叫,农夫用锤子打他们的脑袋,然后我们就有了汉堡包——11. 整部剧的情节是在Monica的人生选择上建立的。
第一集选择了收留Rachel,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
然后选择做大家的女主人,给大家做饭、布置房间、督促大家保持干净,于是有了大家在她家吃早饭、看电视、过圣诞的种种情节。
最后为了养育孩子,决定搬家去郊区,于是六个人解散各自去过自己的生活。
这样来看,她是老友记最主线的人物。
我看老友记已经超过十年了,十年中重温了不知多少遍,但总是不太愿意看结局。
老友记是我梦中的公寓,是失意人暂避寒风的港湾。
我总是为了逃避一些苦事,戴上耳机重听老友记,在里面寻找一些温暖。
仿佛耳机里响着,六个人就永远年轻,永远不会分离。
后来再听到Monica跟大家耐心地解释要搬走的原因时,竟突然有点释然了。
Monica勇敢地告别过去,去追求新的人生,那么我或许也可以试着跟他们说:“我们到这里先再见了哟,我相信一定会有别的有意思的电视剧,和有意思的人生在前面。
”
在家疗养的日子里,我蹭蹭蹭刷完了《老友记》。
本来以为这部上世纪90年代开播的情景喜剧如今看来会有代沟。
没有想到啊,许多梗依旧能接上。
整部剧围绕着6个性格迥异的朋友展开。
1994年开播第一季,2004年以第十季结束。
整整十年的故事让你了解什么叫做平凡人生中的大欢喜与小确幸。
[img=1:C]☝《老友记》中最熟悉的场景Central Perk咖啡店[/img]1第一季那会儿六个人基本都25岁+左右,按照如今人们对于时间进度条的感知,他们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中年期。
然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六人有的没工作、有的没房子、有的没存款、有的没对象、还有的没孩子,离婚的离婚、逃婚的逃婚、假结婚的假结婚,一无所有,一切都是零。
也不知道这样的几个适婚男女青年们在北京的相亲角里价位何如,在老同学的聚会上算不算混得好。
大部分时候6个人都是死不着急,除了必要的工作外,要不就是坐在咖啡馆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聊着一堆有的没的话题。
要不聚在莫妮卡家或者乔伊家玩着各种游戏,吃着早餐、午餐、晚餐。
在他们身上就从来没有宏伟的人生目标,更谈不上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的紧迫感。
这要是被罗子君的妈妈薛甄珠女士或者樊胜美的妈妈看到,那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一定油然而生。
但剧中的父辈们都一副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喝酒比带孙子重要的释怀姿态。
作为一部喜剧,片中的许多笑点来源于生活的窘迫和尴尬,以及那些直面困境时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的反应。
这样的剧里没有绝对的完美人设,每一个人的性格里都有着鲜明的偏执,只要多活两集的角色,缺点的暴露成为必然。
所以每一个人物都很亲切,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着身边人的影子。
看着看着,你就不由自主地嘀咕:怎么这么傻啊,和xxx一模一样。
这十年来,他们空闲的日子基本就是没完没了地喝咖啡、聊天、玩游戏,他们嘲笑着生活的不堪与困境,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后暮然回首,才发现每一个人的成长在不疾不徐中已经彰显。
瑞秋已经不是那个一惊一乍的小姑娘,从家里逃婚出来后十年蜕变成变成时尚行业的采购主管。
莫妮卡从原来的餐厅变装服务员一步步变成了高级餐厅主厨。
吊儿郎当的钱勒辞去高薪数据分析工作后终于成功转行进入自己喜爱的广告界,并成为了责任感超强的丈夫。
罗斯不再是博物馆管理员,而是成为大学里的终身教授。
菲比从破碎的家庭出生,最终寻得好归宿。
乔伊虽然智商依旧不在线,但把妹的能力越来越强。
[img=2:C] ☝最后一季的《老友记》每一个人都照得像社会成功人士的样[/img]然而道阻且长嘛,他们也焦虑过。
在第一季,瑞秋遇到了过去白富美朋友们,有的结婚了、有的掌管家族企业、有的怀孕了,而她还在为她们端咖啡。
朋友问她啥时候回家,瑞秋表面说不回去了,要在纽约开始伟大的独立。
背后深刻怀疑在家乡作为一个壕,离开有钱的父母,脱下从头到脚的香奈儿,拒绝一段门当户对的婚姻,进入纽约,学习独立是否正确。
她根本不知道在打破了原本既定的康庄大道后,未来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好,还是一蹶不振。
☝瑞秋的白富美闺蜜们莫妮卡告诉瑞秋:“You are not the only one. Half the time we don’t know where we’re going. You’ve gotta figure at some point. It’s all gonna come together, and it’s just gonna be un-floopy.”瑞秋则问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What if it doesn’t come together?没有人知道现在做的一切是否可以组成一个光明的未来。
控制不了终点是选择冒险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手上的一副牌好牌好像越打越差,又好像峰回路转处处是翻盘的机遇,然而答案只能由时间揭晓。
或许“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才是每个尝试独立的人唯一出路。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浑浑噩噩,搞不清楚前面还要发生什么事情。
最近忙着整理两台电脑里从大学至今的所有资料和图片,看着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历历在目,在点滴中,在图片中,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切实的成长。
虽然它好像很慢很慢,但是确实发生了。
2除了成长,感情的戏份在其中也相当吃重,甚至是推进剧情的线索。
友谊自不用说,围绕6个人的情感生活所衍生出的婚恋关系在今天看来依旧非常前卫,像是一本情感关系教科书+案例分析。
在6个人接触的男男女女中有IT界新贵、有学术界翘楚、有文艺界大咖、有同性恋、异国恋、有大到父辈的叔叔,也有小到和自己的学生或者自己的鲜肉助理谈恋爱。
罗斯离婚三次有两个孩子;瑞秋逃婚后怀了罗斯的孩子后坚持做单身妈妈;莫妮卡在和钱勒结婚后难以怀孕最终领养双胞胎;钱勒永远不知道如何和女生搭讪,乔伊永远和女生发生关系后忘记女生是谁;菲比先和朋友假结婚帮他获得居住许可,再再帮弟弟借腹生子,最终找到了迈克。
我也不好说是大部分美剧里的感情生活都那么复杂,还是现实中的情感世界其实就是如此。
他们或许没有一个人的经历是世俗意义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满婚姻。
每一个人的经历放在国内都能拍一部狗血的电视剧,每一个人都能演一个罗子君。
对于六个人而言最重要的绝对不是稳定,听从内心感受是每个人所追求的。
没有一个人到最后是将就将就就算了。
就连生了罗斯孩子的瑞秋,最终也没有因为孩子和罗斯在一起。
☝无数次觉得罗斯和瑞秋就是仗着自己是主角把别人当炮灰的一对吧钱勒在向莫妮卡求婚的时候是这样说的:“I thought that it mattered what I said or where I said it. Then I realized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that you. You make me happier than I ever thought I could be. And if you let me ……I will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trying to make you feel the same way. Monica, will you marry me?
”
☝第一个泪崩点没有准备一个特别的求婚场景,没有许下宏伟的将来,没有讲更多好听的话。
他告诉我们对的人是可以让一个人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确定的而非患得患失的。
在一起的生活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共同度过,螺旋上升。
一切自然而然,如顺水推舟。
我不禁觉得,或许一切都没有那么复杂,那些奇葩的虐恋可能根本不值得可歌可泣。
所有的猜测、没有安全感、讲究纵横捭阖战略的感情都是过客。
在《老友记》展现的所有的恋爱形态中,鲜少有暧昧形态。
科技没那么发达的年代,一切变得简单而直接。
如果你不开口搭讪,你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如果你不开口聊天,你可能对于对方的信息一无所知。
然而伴随着社交网络兴起,人和人的距离看起来变得越来越近,实际上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如今许多人不愿意将喜欢和爱慕放在台面上,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的跌宕起伏演练了一次又一次。
朋友喜欢一个妹子,连当面问是否单身都开不了口,还问我如何从朋友圈中了解一个人的是否有男友,弱爆了。
大家按照自己的套路用各种方式去试探,暧昧成为一种时疫病。
长期的暧昧会让人特别心累,它会让你觉得你彷佛得到了什么,低头一看,其实什么也没有。
久而久之就会怀疑自己丧失了爱的能力。
大家可以多经历几段实实在在的感情,珍惜眼前人。
但是关于暧昧这种“流行病”,我只有一个大招“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不要贪恋那种超脱朋友又未达恋人的关系下滋养的所谓情感,这样的情感是难以孕育出花最终结成果,只会消磨人心最终幻化成泡沫破灭后的苦水。
真正对的人即使和你玩躲猫猫,也不会让你等太久,因为她/他怕你等久了被人抢了。
3一直有传言说《老友记》会再度合体拍摄特别版。
但是49岁的饰演菲比的丽莎说:“我太老了。
我甚至都没有兴趣去看这些人十年以后在做什么,十年后他们要作为父母去履行责任了。
这样就会变得有很大不同,就不再是《老友记》了。
”
☝去年几个人再聚首,不得不感慨:时光匆匆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对啊,这部剧展现了6个人25岁到35岁这段黄金十年。
在这十年里聚集了一个人需要做的众多选择,承受的众多压力,结交的众多情谊,是人生随着选择如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十年。
进入社会,职场起步,寻找伴侣,结婚生子。
大部分人的关键几步都在这段时期迈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过十年,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随着选择的尘埃落定,生活趋于稳定。
或许再也不用为了未知的前程而焦虑,再也不用为了寻觅伴侣而忐忑不安,再也不用为了作出一个个关键选择而踟蹰,大家开始以自己的家庭为中心,朋友撤到关系同心圆的外层。
大部分人不会再像唐晶那样独立、自主、优雅,更多则是变成薛甄珠那样,在为人母为人父后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对生活的不易,逐渐变得吃相难看。
所以我也不希望《老友记》再聚首,现在这样就足矣。
再过几天就要26岁,这个节点点开这部剧对于我来说刚刚好,未来的十年或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与君共勉。
—— End ——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anney-G长按二维码关注
看完Friends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最初决定开始追这部经典美剧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它会陪伴我这么久。
十季,237集,到现在为止看了三遍。
习惯总是可怕,看了很久的剧,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里面人物就在身边的错觉,而实际上距离这部美剧1994年开播,都快要过去了20年,从1994到2004,他们从20多岁到30多岁,10年的确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
安妮斯顿早已经不是那个青春活力的富家千金,她和布拉德·皮特结婚、离婚,遇上了其他的人,她在《He is not that into you》里扮演一个谈了七年恋爱却没有结婚的女人。
时光已经爬上了她的眼角,容貌没有多大变化,却看到岁月毫不留情的剥夺了她曾经年轻时候那份阳光与顾盼的神采。
可能因为最喜欢Rachel,所以对她的关心比另外五个人要多的多。
再一次看Friends时,就没有了那份担心害怕惴惴不安,我知道最后Chandler和Monica在一起,我知道Rachel和Ross可以有一个好结局,我知道Phoebe和Mike结了婚,我知道Joey一直在Days of Our Lives里演Dr. Drake Ramoray,我知道他们六人最后还是迎来了离别,我也知道之前的分分合合最终都有一个交代。
就像第九季那个跳脱衣舞的男人在Phoebe的单身派对上说的,You never know when it`s gonna be your last dance,但是不管怎样它都一定会到来。
哪儿有不散的筵席?
哪儿有终日吟唱的歌曲?
最后一季注定要少很多笑料,已经了然结局一步一步逼近,看的时候连笑的心情都减少了几分。
这并不是一部单纯笑闹的戏剧,就像歌词唱的,I`ll be there for you,这里面有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它没有温情脉脉的制造假象给你一种梦幻天堂般的不真实,它真实的呈现了不同的人生,友谊里有嫉妒挑衅、爱情里有责骂争执、亲情里有忿忿不平,生活里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尖锐的冲突与温情、理解一起登场的时候,一次次的误会与指责过后,我们总会知道,坦诚相待总会让事情更好,隐瞒与谎言会让你失去一切。
但是如果你迷途知返,也还有朋友温暖的拥抱可以依靠,一句come here,有时比千万句安慰的话语更有力量。
Monica的洁癖,Phoebe的怪异,Chandler的怯场与Joey的滥情,还有Ross和Rachel纠缠了十年的爱情,从第一季到第十季,十年时间,Monica早就不再是那个胖妞,她和Chandler有了新家还有了一对龙凤宝宝,那个酷似莫文蔚的Janice在那么多次“偶然”巧遇之后终于不再出现到处搅局,Joey在与Rachel的关系厘清之后,也真正成长了许多,到最后,Phoebe和Mike终于在雪夜里完成了婚礼。
从始至终最纠结的,一直都是Rachel和Ross。
他们的爱情从青涩的高中开始,年月变换,Rachel早已从最初的富家小姐挥金如土的生活中走出来,她剪掉一张张信用卡,从最初做waitress,转向自己所好的时尚界,从Fortunata Fashions开始,到后来经由Mark介绍去了Bloomingdales,以及后来跳槽到Ralph Lauren,甚至于主动寻找Gucci更高平台的工作,其实她比Ross独立得多,她适应力好,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然也不会逃婚了),并且能勇敢的做出努力,她从来不是手足无措的小女生。
而相比之下,Ross倒更像一个腼腆羞涩的大男孩。
不知是不是一直在校园的缘故,未经历残酷社会的打磨,或者一直沉浸在对恐龙和古生物的喜好中,生活里的变化总会投射到他过分夸张的焦虑情绪中,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不安。
他缺少安全感,害怕被拒绝,除了Rachel,他心里根本就容不下第二个人,Ross和大部分女友分手,几乎都是各种各样关于Rachel的原因:Julie和Bonnie都成了他与Rachel复合后的炮灰,和Emily已经走到了婚礼的殿堂,好巧不巧偏偏这种庄严的时候Ross嘴里念出的却是Rachel的名字,与Mona的交往也止于邀Rachel来家入住,以便照顾他们“偶然”来的孩子。
Rachel在他心里永远都是NO.1,即使他们都开始决定向前走,却从不停止往回看。
他为了让Rachel高兴而故意输牌,他为了陪Rachel去医院而放弃上探索频道,他为了让Rachel留下来,不惜采取各种方法,让Ralph Lauren出高薪返聘Rachel。
他采取的方式不是表明自己的心迹,而是因为害怕拒绝,旁敲侧击,这大概也是他们纠缠的原因吧。
Monica和Chandler在一起时从没有拖泥带水,连Joey向Rachel表白的时候都是开门见山,开诚布公总是能少去很多不必要的猜忌与误会,但Ross和Rachel,他们之间最不缺少的,就是波折。
十季Friends,变化太大了:那个怪异而有着悲惨过去的Phoebe结婚了,她是幸福的Mrs. Hannigan了;Monica和Chandler要搬家了,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叫Eric,一个叫Jack;Rachel到了最后,还是下了飞机,回到了Ross身边,他们终于能给Emma一个完整的家庭;Joey失去了经纪人,演艺的路依旧在继续,他还多了两只要好好照顾的小家伙:Chick Jr.和Duck Jr.。
但终于到了筵席的最后,离别在即,他们都交出了钥匙。
六把钥匙,紫色的屋子,对门的生活,十年后的告别。
你永远不知道何时曲散人终,但友谊常在。
总会有人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对你温柔的说 “I`ll be there for you”,总会有人在你绝望自弃的时候轻轻牵着你的手,说着“Come here”,给你一个结实的拥抱。
So no one told you life was gonna be this wayYour job`s a joke, you`re broke, your love life`s D.O.AIt`s like you`re always stuck in second gearWhen it hasn`t been your day, your week, your month, or even your year But I`ll be there for you, when the rain starts to pour.I`ll be there for you, like I`ve been there before.I`ll be there for you, `cause you`re there for me too
洗澡的时候,思索了一下自己为何对盖勒家兄妹情有独钟,突然明白过来,《老友记》里面的人物成长设计是很精心的,编剧们真是熟谙心理学与教育学。
罗斯兄妹都很有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情,而且他们在这方面都很自信。
莫妮卡小时候虽然特别胖,但是性格很好,活泼、要强,并没有被肥胖与歧视所打败。
他们的父亲是医生,父母非常恩爱,家里还注重家族文化建设,例如橄榄球比赛。
我觉得这就是罗斯兄妹能够成为这个朋友圈核心力量并且能够为大家提供情感与物质支持的主要原因吧。
瑞秋父亲也是个医生,非常强势,而母亲是花瓶一样的家庭妇女,父母最后离婚。
瑞秋姐妹三个人很受宠溺,但也有共同特点——自我、不负责任。
乔伊父亲是工人,出现的次数比较少,有一次出现是因为出轨,而他的母亲也知道丈夫出轨。
菲比就更不用说了,养母自杀,父亲出走。
钱德勒父亲是同性恋,变性人,在感恩节被妻子曝出与男仆上床,母亲是情爱作家。
父母离异。
我并不赞同原生家庭决定论的观点,它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人的选择与改变,但不得不说,原生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且强的。
希望每个人若为人父母都能够负起责任来,同时也能善待别的孩子。
爱,才是治愈的唯一希望。
《老友记》第十季完结,六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结局。
Phoebe喜得良缘,在最后两三季遇见Mike这位来自上西区富饶犹太家庭的好好先生,终于能结束为金钱而苦恼的生活。
最难得是他理解她的好,发誓一生都要与她一起冒险。
Ross和Rachel分分合合,不过我们都知道两个人最终会在一起。
若非如此,编剧大概会被无数愤怒的粉丝赶出娱乐行业吧。
至于Chandler和Monica,在孕母的帮助下喜得双胞胎后,将要搬去郊外大house开启“两个孩子一条狗”的典型美式中产生活。
这让Joey成为了六人组里唯一落单的人。
撇去粉丝不希望他结婚成家以及为了拍单人剧两种可能性不谈,从角色设定与人物成长上来讲,编剧安排Joey结局时孤身一人是种必然。
首先,他是六人组里唯一没有完整角色弧光(arc of character)的人,这个词指代的是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在转变或内心旅途。
情景喜剧作为一种以制造笑料、服务观众为主的电视剧形式,虽然不像情节系列剧一样注重情节的紧张刺激与角色的成长改变,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戏剧冲突作为故事的推动力。
老友记前四季中,Ross和Rachel是毫无疑问的绝对主角,一切故事围绕两人的成长与恋情的展开。
第一集中,Rachel穿着婚纱跑进咖啡厅,那时她是一个娇生惯养、没有常识、不知生活为何物的富家千金。
后来她慢慢学着与室友相处、照顾自己、工作赚钱、原谅曾经讨厌的人,过程中磕磕绊绊,却从未停止成长。
与之对应的,Ross改变虽然不多,却也好歹从暗恋到默默守护,再到放弃Juliet、与Rachel相恋、两人闹分手、追求Emily,完成了自己的青春期任务,走入成年人的生活。
其中夹杂着处理和前妻Carol的关系与抚养儿子的任务。
第五季开始,中心开始慢慢转移到Chan 和 Mon 两人的关系上。
编剧们用了用了一整季的时间隐瞒两人恋情,再用一季时间准备两人求婚(相比之下,他们的进展真的很顺利),接着是婚后生活与各种夫妻梗,至此两人的角色塑造趋近完满。
相比而言,Joey十季前后的变化少得可怜。
第一季Joey出场的时候就是一副天真无邪、食色为天、讲义气重感情的性格,全部十季的故事里,虽然他从默默无名的广告演员做到了鼎鼎大名的电视剧明星,演技也有了一定进步。
可性格上,他还和第一季一模一样,甚至连住的公寓都没有换(假设不搬去和Chandler住的话。
这种停滞,让他与剩下五人的生活步调出现了差异。
其次,Joey这个人物的心理发展状态停留在青春期,难以承担走入婚姻与生儿育女这样的重任。
老友记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大学毕业不久刚开始工作,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成人早期”。
理论上而言,这是人生中最后一个可以做出重大改变的阶段。
在成人早期的阶段,人们建立亲密关系、选择职业方向、稳固身份认同,各种各样的任务纷至沓来,所以我们能看到老友记里触及的议题之广泛。
第一季,能明显看出老友里的四个人还带着上一个阶段的影子:Monica为外表感到自卑,时刻渴望关注;Chandler不善交际,只会用笑话拉近关系;Rachel娇生惯养,遇事靠自己的美貌解决;Ross笨拙迂腐,对两性关系知之甚少。
Phoebe比较神奇,她处于一种混合态中。
生活逼迫她过早地面对世界的真相,因此她有生存能力爆表、过度社会化的一面;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童年,编剧又赋予了她那种讨人喜爱的古灵精怪与天真无邪。
Joey则是唯一一个,一直处于青春期当中的角色。
他看待女性最重外表,对长期关系毫无兴趣;对待工作含含糊糊,虽有热情但不愿下苦功去琢磨;唯有对待朋友,他一往无前,倾其所有交付一切。
这是一个典型美国青少年形象。
可以说如果从十季里面随便挑一集,把这集里的Joey换个样子丢到高中校园剧里面去,一点都不会显得违和。
Joey的设定有些类似分析心理学中的“永恒少年”原型。
原型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他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与神话传说发现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些不分地域与文化的共同象征,他将这些象征命名为原型。
顾名思义,永恒少年原型代表的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少年,这类人物往往会讲少年的特征持续到后面的人生。
在积极的意义上,他们永远保有好奇心、成长潜力巨大、极具可塑性、向往未来、爱做梦;与之相对的,他们可能不负责任、难以克服苦难、幼稚淘气,以及最重要的,及其依赖母亲。
老友记中,Monica就承担了这个母亲的功能:大门永远敞开,冰箱里永远有美味的食物。
事实上,Monica是整个六人组里的母亲;结婚后,Chandler也慢慢起到了部分父亲的功能。
第十季中,Mike与Phoebe的结尾,原本应该由Joey在红毯上牵着Phoebe,最后临时换成了Chandler。
买房子的时候,Chandler提到要留一间房给Joey养老,还买了小鸭子小鸡怕他寂寞,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暗示(明示?
)。
最后,老友记最终季的时候,美国社会正在向单身社会转变。
在1986-2001年这段时间里,美国社会中18-34岁年龄段的人有3540%左右的人没有固定伴侣,35-49岁年龄段的数据则在16-20%之间。
按照概率算一下的话,差不多平均是每六个人里一个单身。
《老友记》两位主笔编剧曾经讲过,他们写这部剧的初衷就是展现年轻人某个生活阶段,这个阶段中朋友就是你的家人。
当其他人都结婚成家、迈向生活的下一阶段后,从某种意义上,一直单身的Joey可以算是剧集精神的最后存续。
十季看完 感慨有点多。最后一季的最后几集大家都在告别,And Sometimes goodbye is the better way.
最后一季感觉是强行为了给结尾 人物塑造模式化 感情线编剧纯属拿脚写的... 实在接受不了Ross and Richael... 因为Ross这个角色我觉得整部老友记我都不会再看第二遍吧
友情很好!钱莫很好!每个人演技都很好!但双r剧情真的是受不了!be吧!Joey没有结局归属!第十季除了菲比结婚的场景,其他平平无奇!钱德勒的人设后两季很完美!
迷恋phoebe被暴雪耽搁和损耗、又最终在雪后的静谧纯洁中得以成全,回音一般的婚礼。我会时时想起当她脱掉外套被问会不会冷的回答「I'll be my something blue」。
这剧对我意义非凡。极度沮丧的时候,我基本上就指望不停歇地看这部剧来拯救心情。一遍又一遍,从S0101到S1018。然后还有一句我始终相信并且要告诉我自己的话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昨天看完的,忘记标记了。故事越到后期越有发展得混乱的趋势,而且很多笑点像在强行挠人去笑。所以在第十季终结是正确的选择。空荡荡的房间确实让人失落,感谢陪伴。
仿佛每个人都有旁人看来最好的结局,其实并不尽然。为什么最后要搞的作鸟兽散一样离开,我宁愿认为第九季是最好的结局。配角相继离开才是悲伤的开始,主角的故事的改变好像就只是改变,故事还掌握在自己手里,配角的故事就真的是结束,伤感的气息是他们带来的终场。一直很纳闷joey和phoebe为什么没有故事,可爱的人都很纯粹吧
我真的不希望Rachel留下,她值得一份她爱的事业,也值得一个更合适的人。本来第一季最喜欢的是Ross,但是之后好感度一直掉,到现在最喜欢的是Phoebe
所有的关系都很认真负责地给了交待和收场,但是其他填充内容都太水了。
回到现实吧
Charlie的存在好突兀啊,感情线突兀,颜值突兀,演技突兀,下线突兀……感觉是为了迎合政治正确编出来的(非裔,聪明,貌美,女科学家),然而毫无说服力。
除了Phoebe,其他人实在喜欢不来
评分仅针对脑残粉 回复不评论 谢谢
本来以为我会流泪,但是瑞秋和罗斯的结局太差了!!!既然爱她就让她走啊,让她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不到ross的任何成长
瑞秋和罗斯分手6年啦,为什么瑞秋和别人约会都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样,想和谁在一起不是瑞秋的自由吗?他凭什么觉得自己有干涉的资格?明明自己也在不停地约会,双标🐶当导演就是好哈,无论怎么辣鸡都能安排个happy ending
现在来看,也就三星,还行而已。菲比给我的印象和影响最深
十年了,人物已经开始老态了,从乔伊和瑞秋不能sex的时候已经开始笑了。大结局就这样结束了,还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只是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几年后再看,这个为了结局而结局的结局已经不可接受了。Mike 是Pheobe 绝对不会喜欢的类型,Rachel 应该去巴黎追求自己的事业。唯一没变的是对Ross 的反感,甚至变成了厌恶。
为什么Rachel和Joey给了那么多铺垫结果就因为这么个理由草草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和渣男Ross在一起而且是放弃了上一集还真心想去的巴黎工作。。。还有最后几集Rachel的小孩去哪了???太混乱了。。。
记得是因为大家片酬涨到超高,以及詹妮弗·安妮斯顿觉得自己身体里的Rachael已经快要用完了,所以决定在这个系列还受人追捧的高光点结束。最后集还是看一次泪目一次。因为成了家之后,朋友就很难再是家人般的存在。那是一段肆无忌惮亲密但也回不去的时光。后面看重聚特辑他们六个人聚在一起,就有种失去了太多时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