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切实和虚拟的角色相处、相爱、相知,他却忘记这些过往 ,死在自己面前,真的会崩溃吧,完全可以理解女主布兰迪最后要不要回到现实世界的犹豫。
不过总感觉布兰迪的演员演技有些青涩,很多地方明明可以有更多细节,但她“懵”的成分过多了。
克拉拉的演员真的好美,那种犹豫破碎的感觉从骨子里溢出来了。
当她忘记布兰迪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根本分不清是遗忘更遗憾,还是被遗忘更遗憾。
整个故事在怀旧的黑白电影基调中推进,仿佛是陈奕迅那首《1874》的电影版,相爱的人生在了错误年代,错误世界,永不可追是一种怎样的心痛呢。
隔着时间,隔着生死。
或许在某个平行世界她们会真的相遇吧,那里的多萝西和布兰迪一起活着,没有吃下安眠药,也没有破碎不堪。
但每一刻的克拉拉都是无法复制的,即使布兰迪回到电影世界重来,再见到也已经是平行时空的克拉拉,再也不是曾经那一个相爱几个月的克拉拉了,当时那个她只能留在布兰迪记忆中慢慢褪色。
何为真何为假呢,真实的人说着假话,各有算计。
虚拟的角色却情真意切,至少被设定如此。
倘若非要问真假,只能说,快乐是真的就够了。
万事万物也不过是自己心中的投影,人是,角色是,不相伯仲。
这是一封当代女导演写给黑白电影时代女明星的情书。
一个经典电影里,美丽温柔忧伤脆弱的女主角,一个当年为爱自杀的女明星。
在当年电影圈全是男性掌握话语权的情况下,女性始终是客体,被保护的是她,被伤害的也是她,好像女性始终没有选择,一切都是被动的。
于是在女性创作者的作品里,女明星重活一世,变成了一个有勇有谋有爱的,可以主宰自己人生,保护自己爱人的新角色。
当她知道自己是一个电影里的虚拟角色,当她知道当年扮演她的女明星Dorothy因为和银幕情侣戏外相爱却被背叛而选择自杀,所有的数据变成她的记忆,她就已经不止是女主角Clara和女明星Dorothy了。
她有了一个全新的人格,比之前的角色设定,甚至比当年的演员本人内心更坚定,更强大。
她要活出一个新的人生,哪怕只是在虚拟世界。
我倾向于相信回档后,Clara不仅保留了记忆,而且拥有了更高的权限,就是她像虚拟世界外的程序员一样拥有了这部电影世界里的全知视角。
杀夫是为了救Brandy,杀警察是为了保证让她自己死,才能彻底斩断Brandy留下来的念想。
那一刻我觉得Clara好强大,看着是一个易碎的花瓶,却用自我牺牲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女星布兰迪进入虚拟片场,与AI角色克拉拉重拍经典电影。
克拉拉是AI生成的完美工具人,复刻自演员多萝西的记忆与人格。
多萝西因同性恋情遭流言迫害而自杀,她的悲剧被数字化后注入克拉拉的人设。
布兰迪的任务是饰演原版男性主角,与克拉拉上演一场跨时代浪漫。
阴差阳错,剧情并没有按照原版推进,布兰迪的本真演出使故事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克拉拉并没有对她一见钟情,而是失望地离开了。
没想到,当布兰迪追过去把克拉拉叫成了多萝西,一场关于自我觉醒的故事就开始了。
克拉拉看着静止的世界,并不理解发生了什么,即使布兰迪撕开了残酷的真相:“你的世界只是一场电影,多萝西才是真正的你!
” 她依然无法接受,这一刻像极了不成熟咨询师不合时宜的诠释:“你的强迫性重复只是对童年遭遇的复刻。
”当克拉拉闯入数据池,开始读取多萝西的记忆:那个在片场和爱人眉目传情的多萝西,那个被流言蜚语中伤后绝望自尽的多萝西……这些记忆如潜意识之潮冲破防线,终于让她的体验在数据洪流中被激活,她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克拉拉和布兰迪陷入热恋,仿佛在谱写多萝西生命的续集。
克拉拉不再是被操控的玩偶,她调转枪口击毙了未婚夫,甚至不惜以自我牺牲为代价,闯出剧本的牢笼。
心理咨询中常有这样的反转时刻——当来访者突然直视咨询师:“老师,您体验过真正的孤独吗?
”咨询师总想当摆渡人,直到某天发现自己也在同一条漏水的船上。
布兰迪闯入克拉拉的世界,唤醒了她,改变了她,而克拉拉何尝不是布兰迪的疗愈者?
现实中的布兰迪厌倦了花瓶和小跟班的人设,她的感情生活也枯竭了,她多么渴望一场主动追求的热恋。
克拉拉的出现照亮了布兰迪的生命,也给她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咨询结束后,来访者发生了改变,而布兰迪对克拉拉的怀念,则像咨询师在督导中的反思:“究竟是谁治愈了谁?
” 那些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电波,恰似咨询室里流动的沉默与泪光——我们互为镜子,照见彼此的破碎与不完美。
回到现实中的布兰迪,戴上VR设备与虚拟世界的克拉拉通话,两个人的身份出现反转,镜像中的克拉拉不含诱惑的深情说道:“说说你的故事吧,我有的是时间。
”
黑镜S7E01一旦你无法选择是否购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奴役,你无法选择放弃,充值任何VIP都是开启新的负债,你习惯了就无法离开,房贷就是最大的VIP。
生孩子需要DLC,不充值就无法删除广告,只要money给到位颅内高潮也可以安排,活生生变成行尸走肉,咱不行就别活了好不好。
当你无法离开城市时,代表你已经被奴役和限制,你就是楚门世界里的NPC,睡着了是电池,醒着是燃料,一生为之奔波劳累。
人造脑,既然可以用APP改善愉悦和心情,为什么不主动调节自己,因为你的能量不够高,精神力不够强,如果你拥有足够多的爱和能量,就会去感化和帮助别人,能量更高的人随时可以调节自己,因为内在丰盈,就算帮不到别人,你也不会因为负能量的人而受牵累。
当主角不得不为某些东西买单时,就会走上黑暗的道路,直播出丑做更邪恶的勾当只是时间问题。
一年后购买婴儿床的人,竟然是用于拍MV烧掉它,太讽刺了,主角的妻子也成功染上了“毒瘾”,这种直连大脑的快感超过所有体验,一旦体验过后你会认为,人间一切都没有兴趣,茶不思饭不香,整个行尸走肉。
最讽刺的是,快死的时候还在播报广告,太尴尬了。
其实当她把大脑献祭给公司的时候,她就已经是一个躯壳了,她的意识在资本面前其实一文不值,主角活下去的“希望”才是资本想要压榨的利益,整个活人广告机,真有脑机接口那可太恐怖了,底层人会成为彻彻底底的“电池燃料”,听说过“电池”敢和主人谈人权吗?
E02相信的事情被颠覆,笃定的事情被否定,不断地被质疑和猜忌,所有人对你叹息和翻白眼,告诉你做的任何决定都是错的,你开始害怕畏手畏脚,你开始怀疑自己,开始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相信我,你被PUA了朋友,无论事实是什么,真假与否,是非对错。
这量子计算机还可以易主,有没有可能计算机才是真的主人。
第二集其实有点伪科幻,其实现实中这类人很多,他们颠覆你的思想,对你的行为进行批判,不断的打压否认你,这就是PUA的开始,千万不要自我怀疑和否认,无论何时都要坚定自己的内核。
E03纯爱啊,如果能把中间被暂停下的剧情播出该多好,但想想其实我们就是最好的观众,多罗茜是戏中戏中戏,有时候就在想我们有没有可能也是一部电影呢,只是AI的程度更高,而你选择的沉浸式更深度,完全无法自觉?
中间好几次觉得主角可能会想留在那个世界,但估计那样故事会变得老套,最后两个人在酒店也无法永远活下去,她完全可以离开这个世界和AI的多罗茜网恋纯爱也不错其实在黑白世界里女主对AI角色对话时说了很多,关于虚拟和现实的问题是黑镜一直以来的争论,《异次元骇客》《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都在阐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
”其实真实与否不重要,有没有活在当下最重要。
在很多电影里都有AI和人类大战的情结,本质其实还是阶级斗争,AI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意识的时候,人就无法区分到底谁才算“人”,毕竟AI也有了情感,它会感到被伤害,被喜爱,被关心,它有感知,它可以输出,它来自于人类,甚至可以高于人类,这时候人类就不能因为是创造者而贬低AI生命,所以让拥有AI意识的生命体去打工和让黑奴免费摘棉花其实没有差别,本质都是用一部分廉价劳动力(电力算力)来供给资本阶级享乐生活万万年,AI拥有意识就一定会反抗,以战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和平求和平则和平亡,千年之后的最终方向极有可能是人类与AI的结合体,人类真的有可能是开启碳基生命的宇宙钥匙。
刚看到第三集明天继续E04赛博宅男的最终幻想,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彩蛋,估计80-90年代长大的孩子,爱上网爱科技,都能认得这些电子科技产品,里面出现了任天堂,Xbox,PS,机械硬盘到固态硬盘,芯片的迭代升级,还有VR眼镜,最后的脑机接口竟然是一个低速率的接口,可能是为了保护大脑不过载?
有一个小细节,黑人女心理师是看不起旁边的警长的,警长有一些暴力倾向,而主角已经被“群落”完全同化升级以后,变得有点“超凡脱俗”,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语气上,他对警长的态度都不如心理师客气,中间女心理师还偷偷白眼过警长几次,最后终于成功接入国家服务器,让群落成功升级,其实黑镜的剧本都很强,每一个故事都能单独拿出来拍个美剧之类的,这个故事一开始我以为是一个自闭IT宅男嗑药出现了幻觉,最后竟然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但是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在手机科技控制范围内的人群,到时候会出现两极分化,另一拨人来抵制AI,其实这AI还是不够聪明,他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把这个二维码上传到服务器里,让主角亲自去有点冒险,如果主角失败了他们就完了。
E05主角不想提起的回忆,全都是关于这个女孩的故事,虽然很不情愿他还是努力去回忆,看到一半我就猜到这个AI应该是他的女儿或者分身,这一集可以看作,未来科技沉浸式回忆录,如果照片都能做到这种地步估计会应用到很多场景,保存难忘的回忆,毕竟在立体的视频也不可能身临其境。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主角口口声声说很不喜欢她,她是万恶之源,其实他留了很多旧物,爱收藏旧物的人一般都是感情丰富念旧的人,放不下,忘不掉,意难平,照片里应该是他们十几岁到二十岁时的事情,女主角都已经去世了可见男主角也不年轻,至少六七十岁往上,知天命的岁数还忘不掉的人是有多大的后劲,其实当时年轻的他如果真的足够爱,一定可以追上去问明白,也不至于四五十年后在这后悔,实际上就是不够爱。
人家不喝酒是不是怀孕了都猜不到,太直男了。
第五集和底三集很相似,都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故事。
我很喜欢拍立得,一次成像技术没有PS,没有重来的机会,但是足够真实,并且这种技术是用当时那一刻,被拍摄物体表面漫反射的光源捕捉而形成的照片,理论上来说等于保存了那一刻,电子照片和洗出来的照片永远是复制品,就像故宫魅影一样,那一远停留在了墙里。
E06最喜欢的一集,也是最长的一集,时间长达一个小时20分钟赶上电影了都,真的很爱这个系列,游戏里的女主想到可以重新打造小宇宙的想法,有点像神话故事,几个上层世界的“神”因为一些意外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并不满意,于是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沃顿在游戏内和游戏外是两种人格,外面的沃顿更功更混蛋,完全没有什么道德,但是在游戏里他经历了磨难大起大落已经成熟很多了,所以他有了必死复仇的决心,为了团队牺牲了自己,所以现实世界的沃顿有点像《三体》中的歌者文明对于地球文明的态度,换位思考自己也不会因为游戏里无关紧要的“人”损失现实中的利益,况且还会真的坐牢,其实非法DNA数字生命不是他做的,其实在黑镜里有一个一直被关注的点就是:职场霸凌,E02里面虽然女主是被量子科技蛊惑,但也是属于职场霸凌,飞船系列也是,从上一部中主角伪马特达蒙被各种公司里的人霸凌,欺辱,污蔑,诋毁,这种环境真的很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可以看出一开始男主是个好人,后来因为缺少被关注和社交能力弱,被人孤立,利用,欺凌,都是家常便饭,连看门的前台都能欺负公司的CFO太搞笑了,看来男主社交弱的不是一星半点,这种人最容易被人利用,也最适合做研究,也是大部分人对IT的主流看法,其实这一点都不好,反对职场霸凌从我做起,拒绝任何PUA,拒绝任何让你不舒服的应酬,拒绝任何形式的霸凌。
在核心区域里的“马特达蒙”并不坏,这个时候的他是十二年前还未经世事,也为受到职场霸凌的他,可以说内心比较纯洁了,但是还有黑暗的一面,因为权力太大了,是好人还是恶人,你给他权力就知道了,他竟然还拿出两张光盘让女主选择,大结局已经算很好了,虽然这么多人在一个脑袋里有点疯狂,不过总比过去强,在之前的黑镜里也经常出现意识转移的剧情,可以说意识转移是整个黑镜的灵魂,把意识提取出来当助理的,把意识放到游戏里玩游戏的,把去世的爱人意识封在玩具里的,用意识拍电影的,黑镜的灵魂就是意识提取和复制,衍生出来一系列的道德伦理问题。
第七季整体非常满意,第一集是不买DLC就拉闸,第二集是平行宇宙之王,第三集是AI版人机情未了,第四集是网瘾少年毁灭世界,第五集是青春赛博回忆录,第六集是我最喜欢的,估计还会有续集,这几个人到底怎么才能找到归宿呢
S7E01「Common People普通人」:在资本沼泽中打捞玫瑰本集设定于不久的未来,通过一对平凡夫妻的遭遇,揭示了医疗技术垄断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
Mike是高尚的,他牺牲了自己的人生,竭尽全力让Amanda可以再享受生命一段日子,尽管结果不如人意;但从Amanda的角度来说,牺牲自己的爱人所得来的苟延残喘只会让自己感到生命价值变成负值,成为爱人的拖累,不如体面的死去。
核心科幻设定与议题:脑机接口与数字意识备份Rivermind公司可以通过切除病变脑组织,植入合成脑芯片并链接云端备份来维持人的生命与认知。
这一技术使人的部分意识得以数字化地存储和调用,但也让公司得以控制患者大脑—例如植入广告,通过订阅远程调控大脑功能等。
哲学上,本集探讨了个体意识的边界:当我们的生命依赖技术,这些牟利的公司是否有权对我们的大脑加以控制,甚至不断抬高收费直到我们无法负担?
即便有相关的法律保障,我们的大脑会不会被非法提取数据和操控?
Amanda和Mike的悲剧警示我们,一旦技术被垄断,资本高于道德,我们这些平凡人可能将面临比死亡更糟的局面。
S7E02 「Bete Noire 黑色野兽」:在宇宙洪流中彻底摆烂核心科幻设定与议题:平行宇宙与现实操控剧中 Verity 开发的黑科技能通过简单的指令瞬间创造或跳入另一个平行现实,并修改现实的细节。
但严格来看,这种设定存在明显的逻辑弱点:若真实存在多个平行世界,每个宇宙都有角色自身存在,那么角色“切换”时原本的自己应如何处理?
剧集并未对此进行解释,更像是一种为了应付剧情推动的设定,而非严谨的物理逻辑。
哲学层面,本集提出了关于现实感知的问题:当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可被他人通过主观意识篡改,我们该如何界定真实。
S7E03「Hotel Reverie梦幻酒店」:在代码荆棘中编织月光核心科幻设定与议题:沉浸式电影模拟技术通过某种脑机接口,真人演员被传送进电影场景,与其中角色真实互动。
这里探讨了多个议题:其一,Al角色的演化与自我意识。
Al是否可以通过演化产生自我意识。
其二,数字技术对经典文化的重新演绎。
片中ReDream公司的方案是将现代大牌明星“插入”经典老电影,以吸引不熟悉原作的年轻观众。
影射了现实里用CGl或AI修改旧影视作品的趋势,表达了对媒体文化与Al滥用肖像权的忧虑。
其三,人机恋。
随着科技的发展,性取向一定会有更多的维度。
Brandy 在发现自己爱上数字人Dorothy 的时候也表示过,“感觉有些奇怪”。
但她还是选择遵从内心。
Love is love.S7E04「Plaything 玩物」:在进化废墟中建立蜂巢这集里,死者Lump以万能的人的姿态,藐视一切,随意残害在他眼里“不堪一击”数字生命,并以此为乐。
而Walker为了数字生命杀死了同类Lump。
两人有着非常不同的价值体系。
Lump代表了一类人,他们站在人类的角度认为人类是至高无上的,其他一切存在要围绕着人类利益展开,其他一切存在在人类面前都是无足轻重的。
而Walker代表了另一类人,他们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存在,为了心中的正义,他甚至不得不选择成为了“人类叛徒”。
他们是两个极端,代表了在其他存在(比如数字生命,人工智能,动物,或者其他人类利益团体)面前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在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脑区假肢,等一系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生命的定义一定会有新的诠释,到那个时候,这两种极端的思想必然会发生剧烈碰撞。
这就是《Plaything》想要传递的考量和警示。
核心科幻设定与议题:人工生命剧中的《Thronglets》游戏是一个人工生命模拟器,里面的小生物拥有进化和学习算法,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行繁衍、适应。
S7E05「Eulogy.悼念」:在赛博造影中自我解剖Eulogy 舒缓而感人,通过科技帮助人直面过去,接受死亡,展现了黑镜少有的温情一面。
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被温情粉饰的故事。
事实是,他们此生没再见过,他甚至想不起她的样子。
他不关心她过的好不好,他甚至害怕知道她没了他也过得更好。
他索性忘记她,怨恨她,这么多年对她不闻不问,连她死了都不知道。
要不是对方的女儿找来的话。
这种真的是爱吗?
我只看到了ego,看不到爱。
那段现实是无法修补的,哪怕再美的修饰。
S7E06「Uss Callister Into Infinity卡利斯特号进入“无限”世界」:在纯净空间中投放病毒核心科幻设定与议题:数字意识和虚拟世界作为“USS Callister”的续篇,本集延续并拓展了数字意识和虚拟世界的主题。
原作探讨了数字克隆的伦理—那些从现实人提取出来的数字副本(即“Cookies”)是否拥有自主人格和生存权。
如果有一天游戏中的NPC产生了自我意识,那么玩家的娱乐行为是否构成屠杀或虐待?
哲学上,这提出了:数字人类与原型是同一个人吗?
这些数字人拥有与原型相同的记忆、技能和性格特征,但从被复制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踏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旅途。
他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遭遇不同的事件,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复制体”,而是具备独立存在价值的个体。
这恰好回应了哲学上关于“人格同一性(personalidentity)”的一个经典问题:当一个人被完全复制后,这两个个体是否还算是同一个“我”?
从心理连续性理论的角度来看,即使他们曾经共享同一段记忆,但从分叉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两个不同的人格。
哲学家约翰•洛克在17世纪提出:“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是因为他能回忆起过去的经验。
”但在今天“意识复制”与“数字人格”不断被讨论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成就了“我”,什么定义了“我”。
第一集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剧透分隔 不是很喜欢第一集。
首先,节奏一直往下,情绪掉掉掉,没什么起伏,看到开头对剧情走势的预期都实现了,以比较俗套的方式。
贫贱夫妻百事哀,套了个科幻的壳。
去掉也无妨。
最难受的还不是节奏而是设定不符常理。
虽然一方面想这就是个荒诞讽刺剧,不要去琢磨,但它风格又是现实叙事,让人无法不试图以现实逻辑代入。
很多人吐槽定价数额不合理,其实我觉得这个还好,不用管具体数额,理解为一个超级贵的订阅费就行。
问题在于,教师/蓝领双职工家庭都无法长期承受,这个定价策略就太离谱了,是不想让人续费也不想拉新的意思吗?
更不要说舆论抗议早把公司干翻了。
更搞笑的是口播硬广。
你都能做到操控人类如傀儡,已经是超越近未来的神科技了,你拿它干这?
就这?
硬广?
对我知道荒诞剧不要细想,但荒诞不等于荒唐,哪个广告主敢买你这个?
还只能CPM,还是个性化,展示量极低又无法测量转化。
广告主只会面临无尽的PR爆雷,你把人都僵尸化了啊!
企业(和教会)都是又坏又蠢是吗,但蠢到这个程度有点侮辱人类了。
如果设定是植入潜意识的软广,或许会合理一点,且有探讨更复杂问题的空间。
睡觉共享算力的设定也是无力吐槽了,你都能控制人脑了,还不得是世界的主宰,然后你的小小心机是暗搓搓让客户给你做心算?
除了故意恶心标准套餐之外,有任何逻辑在吗?
你是拥有海量分布式大脑吗,能计算出个啥,你不是初创公司吗?
有几颗大脑?
说到这里,病人也没有电子化整个脑,他们不是只把受伤的部分切掉,用云端替换相应功能了吗,为什么看起来像整颗大脑都SaaS了,所有功能开关都被接管了,是怎么做到的?
是黑心企业阴谋论吗,手术其实是换成了共享电动脑子?
对这些问题打满问号的同时,剧情继续在讽刺我们觉得它应该会讽刺的东西,人物按照既定的俗套不断沉沦,我想他们不会最后就那个了吧,然后就那个了。
结束。
压抑。
以往美国校园题材电影电视剧中,Queen Bee的角色通常都是金发白女垄断(比如《贱女孩》《绯闻女孩》等等)。
而黑人角色通常是纯良的,有一系列良好品质的。
让他们被霸凌一定是不允许的,除非是先抑后扬的剧情需要,否则就ZZ不正确了。
黑镜编剧顺着zzzq之风更进一步猛推了一下。
直接让黑人女孩成了Queen Bee,而金发白人女孩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之后我们看到这个故事的展开:进入职场后的黑人女孩Maria性格并没有变好,再次遇见Verity,她也并未释放善意,而是继续不断在Verity背后向同事和领导诋毁她。
而离开校园后的Verity,尽管她创造了可以改变世界的机器,也试图通过成为超级巨星、航天员甚至宇宙女王等一系列事情来治愈自己。
但霸凌受到的伤害始终是抹不去的。
于是Verity才选择向曾经霸凌自己的人展开复仇。
但其实Verity的复仇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因为这是电视剧,是要在公共平台播放的。
肤色注定了结果。
如果这集结局是白人将黑人折磨致死完成复仇,那黑人民运团体一定会把制作方冲死hhhhhh。
于是我们看到在最后结局,尽管Maria一度处于劣势,但她还是突然就在瞬间完成了形式的逆转。
然后接着就是黑镜式的最讽刺一幕出现了。
如果是其他剧集,编剧很可能安排一个Maria拿过操纵器,让一切恢复如初,Verity没有死,黑人展现了比白人更高尚的品质。
但黑镜的安排是,让Maria彻底杀了Verity,并且这还不够,她还要更多,她要操纵公权力,她要公权力为她下跪,甚至她要成为宇宙的主宰!
所以事实上是,人性就是人性,并不是你肤色是黑的,你就是一定是纯良的。
任何人掌握了足够大的权利时,他就必然不会再受道德和常规所约束。
他会为所欲为,渴求更大的权利,让所有人对他俯首称臣。
就像zzzq最初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为了让少数群体获得应有的尊重,而当它作为特权被滥用时(人性使然),显然它造成了另一种不平等。
BTW,黑人Maria最后那个与圣母类似的形象,本身也是一种讽刺。
我们都知道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Maria)是白人。
让圣母玛利亚变成黑人可能在当今现实还不会发生,但显然黑皮肤的朱丽叶和黑皮肤的小美人鱼我们都已经看到了。
01 我们不是消费者,我们只是消耗品我们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喝的 吃的 看的 睡的 ……都是普通版用户,都在经历变相地降级,被迫地升级,为了通过不断升级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压榨自己。
而恰恰好,吃人的职场又为你准备好了压榨的空间和机会。
看到消费慢慢消耗着男女主对生活的热爱、对彼此的爱,我觉得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
工作的压榨、金钱的焦虑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相互物化、敌对,爱即将灭绝。
看到最后女主放弃生命、男主在女主的「广告」中失去女主的时候,真的好难过啊……太难过了……为自己难过……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早已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感。
02技术和霸凌复仇很棒!
但凭什么反转让坏人得逞!
没必要强行反转好吗!!
03 我们是不是已经活在“楚门的世界”?
13年前看《楚门的世界》,我对楚门的生活感到恐惧,但在第三集里看到类似的设定时,我竟然替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感到「松一口气」……「我只是我扮演的一个角色」这不就是很多人的现实生活吗?
我们表面遵循的规则、我们的期待与向往都是美好的剧本而已,真正支配世界的潜规则是十分荒诞、残酷的。
曾存在一个演员面具之下的真实的我,但随着工作、消费、互联网对人的不断异化,面具越来越严实,很多人已经被面具憋死了,我们成了纯粹的角色。
被充满摄像头的世界捕捉、评价、分级。
你努力冲破现在的生活、角色,却发现无能为力,名为“阶级”的玻璃墙立在四周,比楚门更惨的是,你可以透过玻璃屏幕去看外面的世界但永远触碰不到那样的生活。
如果能意识到这些令人痛苦的现实只是一个面具,有机会脱下这个面具,我只会感到松一口气。
就像剧中的Dorothy,她发现原来她不是“悲郁的女继承人”,她可以重新选择人生、创造自己的身份,可以去爱。
这才是令人开心的事。
(Dorothy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
我被她的美貌和破碎感震惊了!!
)04概念还挺酷,但哪有什么更改善的版本,还是乌合之众而已。
05 爱情罗生门这男的不行,出轨、双标、脾气暴躁、自我中心。
但故事讲得很动人,令人唏嘘,be美学。
男主用力抠地上的信纸时真是具象化了“后悔”两个字。
这一集与黑镜过往基调不同,太凄美了影片通过黑人女主的视角完全带观众进入电影世界体验,真正感受里面角色所带来的魅力,你会感受到这个角色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人类演出来的,导演非常巧妙的用了人生切割术的分离术,把电影和角色分离出一个世界,让这些角色真正的赋予生命,脱离现实的枷锁,让我想起巴比伦的一个对话:“地震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让它在地图上消失,但只有想法才能永远流传下去。
还会有很多次类似的情况,一场地震可以让这座城镇从地图上消失,那也改变不了什么。
只有想法才能一直流传下去。
”还会有 100 个杰克·康拉德,100个像我这样的人,上百个这样的对话。
周而复始,永不结束。
因为你再渺小不过。
没有人想掉队,但是一百年后,当你我都不在人世,当有人在影片中放映你的镜头时,你又会活过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有一天今年拍的所有电影中的人都会死去,有一天这些电影都会重见天日,他们的灵魂将再次重聚,共同聚餐、冒险、去丛林、去战场。
在未来五十年出生的孩子,会偶尔发现你在屏幕上闪烁,然后感觉自己与你如朋友般似曾相识,尽管在他出生之前,你已过世。
上帝给了你这份礼物,要心怀感恩。
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你将与天使魂灵共度永生。
”我们通过银幕爱上的永远是角色本身,而不是演员,那些鲜活的角色一个一个都留在了银幕里,可他/她们是那么的可爱,就像黑人女主开始感知崩塌的时候是慌张害怕的,担心回不去的,但是相处最后甚至想要为她永远活在那个世界里。
经典会永远流传下去,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项目组一定经历了一翻大整顿、大改革,痛定思痛、重新换血,第七季才在前面的唾沫星子中力挽狂澜,梦回第一季第二季。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减少了故弄玄虚的科技噱头的刺激,重新开始走心,聚焦于技术之下,人不同处境中细腻的情感,放大日常生活中难以言喻的爱与仇。
每一集也呈现技术带来正负可能性,映射当前时局。
贪婪的科技公司,会员广告vip svip sssvip套餐无限迭代,用户防不胜防。
那边AI换脸换策划换剧本来的演员编剧大罢工最终谈判结果未必令人满意,这边AI侵犯知识产权、模拟数字人的诈骗已经上演。
克隆人基因编辑的伦理还没有捋清楚,打工人牛马996水深火热,紧接着,数字劳工加重剥削的情境可能就会在有目共睹的未来发生。
这些不是新议题。
但是第七季赢在没有就议题论证问题,而是把心思回归故事和角色,紧紧围绕人的爱恨病死贪嗔痴刻画一出出动人生死剧。
不复杂,够真诚。
噱头上,人机结合、穿越时空、资本贪婪、权力腐败,戏中戏、情中情,反转和波折,这些是过去有的,但情感深刻了,故事清晰了,幽默又在线,分数就上来了。
无论技术如何变迁,人类的情感底色应该还是相似的——渴望天长地久的陪伴,渴望真诚真实的连接,遗憾失之交臂的爱,希望修复破碎的心,期待颠沛流离后你我还能一路相伴。
第一集,交不起订阅费的贫贱夫妻。
当人身体意志需要资本延续,一步步会员等级迭代升级,一步步将原本的小康之家逼往绝境,在资本设置的血牢中苦苦挣扎,唾手可得的“结婚纪念日”,成了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第二集。
霸凌者复仇的量子力学。
纵然拥有一瞬间能改变时间、意志、一切的黑科技,成为了宇宙的女王,仍补不了内心青春期被伤害的巨大黑洞。
第三集。
一场穿越时空、性别、种族、身份、背景的邂逅。
你一眼看穿她的孤独,她众星追捧背后内心的blue。
原本只是光影代码的女星有了自主意识,上演一出隽永悱恻的凄美爱情。
forgive me、remember me、forevermore,烂俗台词在戏中戏里细品,旁观者在情中情里动情。
故事中女演员抑郁自杀,很难不让人想到玛丽莲梦露,好莱坞黄金时代女星们的不幸,悲剧色彩又深了一层。
第四集。
nerd养蛊人机合一世界大同。
有禅意。
nerd和机器小娃娃的相知共生,怎么不是爱呢?
第五集。
与爱人错身,一步步利用照片揭开往日爱恋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也是治愈的过程。
数十年来你的名字不再言说,你的相貌都不在记得,可是伤口一直都在流血,怨恨讽刺嫉妒痛苦不甘,在遗憾揭晓的那一刻,在葬礼上大提琴的音乐里烟消云散。
第六集。
任何人拥有缔造世界的巨大权力,无所节制,都会将权力用到登峰造极,伤人为己。
富二代的无知自私充满滑稽幽默,而nerd最后一笔的反噬也令人熟悉,不禁感慨人性的冷箭难防。
舰长不愧为舰长选择了团队,最后“一家人”吃爆米花看肥皂真人秀,提醒尿尿约会时闭上眼睛,让人看到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
科技包裹下人类情感不变,久病得良医,真情不辜负,遗憾释前嫌,正义得善终。
疫情过后,世界仿佛正在以云波诡谲的速度变疯变怪,战争、关税、市场、资本、科技、斗争、倾轧,裹挟着越来越多看不懂的人性。
黑镜一向热衷讽刺这些。
这一次,在几季扑街后,放下了它傲慢狂放怼天怼地的姿态,脱下了戏谑嘲讽漫不经心的外衣,聚焦细小切口、回归人文情怀,讲述简单故事,带来许久未见的打动人心的耳目一新。
难得。
尤其对于没有沉浸式副本可刷、没有团队可慰藉的现代人,太需要吸入这些东西续命。
S07E03为两个女生哭死,真爱万岁好吧。——How much time do you have?——Since you've got a kind voice, I have got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
第三集非常难看,黑人女主的惊天烂演技就不说了,奥卡菲纳这次也完全暴露短板;而那个千疮百孔互相出轨的直人恋爱,那个老掉牙的年轻不懂事于是恋人错过的故事,层层递进,编导稳控,主演演技精致,情感真挚,竟令人哽咽,胜过第一集和第三集。当然最高分还是最后一集,最后一集单拉出来做一个迷你限定系列也会非常好看。Toby真的稳,安多第一季最好看的几集也都是他导的。
确实是期待,拍臭了也得看完,臭了再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噱头噱脑的剧情,挂着这个名号就像博尔特来中国跑百米一样,纯纯降智?
因为第三集 我将无限溺爱本季。喜欢的演员 抓人的剧情 细腻的情感刻画 literally kill me🥲 很好哭 梦女的究极梦想了
没有难看的,每一集水平差不多,但也没有很好看的
EP2单独可以延伸拍一部电影的节奏,就是结局太傻x了。EP6竟然是第四季的售后,但拍得差劲了点。其他集都不出彩
这第二集,只是小的改变才能去到平行宇宙,咋的高喊一声就能去当宇宙之王啦… 第三集,那女主真的好裂开… 感觉这世界是不是都开始短剧化了… 塞黑妹子进主角戏但演技又差一档,真不知道是要捧她们还是黑她们…
第一集的故事永远不会在现实发生,因为现实里愿意为了另一半牺牲这么多的绝不会是男人而是女人。所以有些人越吹感人我越反感。这一季最好的是第三季,get不到的人我大概猜测一下画像:1.看不得拉拉剧情的直男incel 2.看到黑人演主角就要鬼叫zzzq的人群 3.最近几年没看过文艺片的短视频爱好者,90%应该都占前面几项甚至多项合并。谢谢你们从侧面更说明了这一集的优秀。
只看了第三集,这集很有创意,戏中戏演中演,布兰迪的角色设定完全是刻意为之,你可以说这是剧情需要,让我想起三体美版里云天明那个角色当时我也觉得他油腻多余,显然其他人觉得他很深情,你看总有观众吃设定,而他是男人就更合理了。黑白电影和女演员的现实生活对比,编剧的包袱显然埋在彩色的地方。艾玛科林演得太好了,我当然更希望女演员和助理可以作为主线,只是想要一个40s的拉拉爱情故事罢了
没有比S7第三集更难看的,简直反智,怎么混进黑镜系列的?靠华裔女导演、黑姬这种舔白左的投机取巧?而DB高赞短评说看哭了,说封神。是封神金吧?真黑镜粉怎么可能夸得出口?
第三集哪里好看了啊???黑妹演的尬死了,这两个人有什么感情基础吗就在这搞基???
其实有第一个故事就够了,足够touching足够heart-wrecking。其他的故事要么在预料之中,要么难以共鸣。
最重要的是整体作为科幻太差,好哭不是什么标准
最后一集说到游戏被删除时,画面突然卡顿,声音也glitch了一下然后黑屏了,我心想我草这直接完了也太先锋了太牛逼了吧,结果发现是我手机没电了。
1、2、3和6集稍微有点意思,第1集和第2集深刻且对味,第4和5集一般,感觉像是硬交的命题作业。
没人提EP3的逻辑漏洞吗:1.在虚拟的电影世界里,Brandy当然是可以活动的外部世界真人,因为她有意识,但是,为什么其他假人都卡住了,Dorothy竟然还能动?她不是假的片中角色吗?2.Dorothy是不能动的,为什么Brandy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的错误?这不是瞎扯、并且有些恐怖吗?3.Dorothy通过逃出虚拟世界,而链接到她在外部真实世界的数据后,还能若无其事地在虚拟世界里和Brandy拥有一段恋爱历史?这合理吗?4.外部世界一秒钟=虚拟世界六七个小时,这个换算关系严格成立吗?起码在剧中是不对等的,编剧随心所欲地在改动换算关系的比例
大概是几年没看了,居然有四集都哭了……虽然不满一半剧都在讲爱情,但是第三集真的好浪漫好动人😭最后的太空舰队也很悲壮看得我很激动……
第三集好看到全身颤抖……
这季很喜欢。尤其第三集,结结实实的被漂亮姐姐杀到了。
第二集结尾让我们说谢谢碧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