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最近国产剧开播就喜欢搞突袭。
零预热零宣发,上来就放三集。
没错,说的就是让观众等来等去的《南海归墟》。
自2019年的《怒晴湘西》开始,鬼吹灯系列一直保持着一年一部的输出频率。
但因为文物犯罪问题,导致“鉴宝”“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审核越来越严格。
观众差点都以为今年等不到了,没想到《南海归墟》直接空降。
更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爆点是陈牧驰。
由于他之前常驻热搜的负面舆论,导致路人缘极速下降。
剧方来不及换人重拍,企图把他放到群演列表中,降低演员舆论对剧的影响。
然而还是有一部分观众,因为演员直接给了一星差评。
剧粉认为这种操作对其他主演很不公平,直接提五星反击。
路人一时间也无法判断剧集质量到底如何。
所以咱们今天抛开演员争议,一起来品品这部可能是鬼吹灯系列绝唱的剧到底怎么样。
胡八一、王胖子、Shirley杨在《精绝古城》初相逢,为铁三角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龙岭迷窟》再相遇时,胡八一和王胖子被Shirley杨告知,他们三人在精绝古城中了诅咒。
于是三人远赴《云南虫谷》寻找可以解除诅咒的宝物雮尘珠。
随后铁三角带上雮尘珠去《昆仑神宫》启动法阵,破除了身上的诅咒。
跨越南北的战友情谊,促使胡杨CP悄然诞生。
胡八一打算金盆洗手,和Shirley杨去美国。
结果临行前,Shirley杨父亲的好友陈教授开了局鸿门宴。
拜托胡八一帮忙寻找文物“秦王照骨镜”。
“秦王照骨镜”遗失的地方是号称沉船墓地的珊瑚螺旋海域。
所有航向设备在这片海域都无法运转,神秘程度堪比百慕大三角。
刚好胡八一曾听香港商人明叔说过,这片海域藏着无数巨蚌。
巨蚌产出的珠子,个个儿堪比夜明珠。
于是胡八一打着找文物的名义,揣着想赚钱的心思,答应了陈教授的请求。
当晚陈瞎子突然闪现,算出胡八一此行必然危险重重。
为了多一层保险,胡八一出发前找了有航海经验的明叔当舵手。
一行人到了珊瑚海域的必经补给站——珊瑚庙岛,准备在这里一站式购齐所有装备。
首先必须要一艘能抗住大风大浪的船。
胡八一在当地势力头子掰武的介绍下,寻到了一艘海柳船。
海柳船不仅有现代化动力系统,还配置了潜水钟和大炮。
这艘船装备硬核,还有个相当硬气的外号——“鬼船”。
船的前主人是一伙儿准备去采明珠的英国人。
结果还没等出发,全船人就莫名奇妙失踪了。
虽然这船有点诡异,但目前也没有别的选择。
中介掰武一条龙服务,还给胡八一推荐了熟悉当地海域的舵手阮黑。
一切准备就绪后,铁三角、阮黑师徒三人、明叔及其跟班朝海域出发了。
然而没多久海上忽起大雾,海面上出现了一艘挂满血布条的三桅船。
最恐怖的是遇到这船之后,胡八一等人好像陷入了鬼打墙。
每次躲开三桅船,几分钟后还会再次相遇,怎么甩都甩不掉。
海上风浪渐大,两船距离过近导致救生艇被三桅船挂住。
为了保住救生艇,胡八一跳上三桅船,慌乱中意外打破了舱门。
三桅船的船舱中瞬间涌出大量血液,很像专门用来释放瘟疫的驱疫船。
胡八一好不容易保住救生艇,明叔的手下又突然被风浪掀到了海里。
胡八一要求阮黑调头救人,遭到阮黑拒绝。
作为主角,胡八一当然选择跳海救人,此时三桅船又双叒叕来了。
Shirley杨当机立断,推出顶级装备“大炮”。
联合胖子轰碎了三桅船。
胡八一却在海中看到船下游走了一只巨兽。
其实这三桅船不是驱疫船,而是渔民用来祭祀的打标血船。
船底的巨兽是一种似鼋非鼋(鳖类鼋属爬行动物)的生物大拥沙。
渔民祭祀时会将大拥沙放血后绑在船底,将船推入海中漂流。
他们遇上的这只大拥沙被放血后没死成,一直背着血船游荡。
大拥沙想撞碎身上的打标血船,所以才频频与胡八一的船相撞。
经此一事,胡八一和阮黑因为救人问题,对彼此心生不满。
海域变幻莫测,接下来还会遇到比大拥沙更可怕的危险。
而他们栖身的鬼船上,也藏着神秘的东西。
铁三角接下来不仅要防着危险,还要防着有异心的同伴。
毕竟探险之旅最险的地方不是前路,而是人心。
《南海归墟》开播后,不少网友发现剧中有很明显的删改痕迹。
一是平均每集都存在演员台词和口型对不上的问题。
二是时长大幅度缩水。
鬼吹灯系列剧集以往每集时长都在35分钟左右。
《南海归墟》每集时长不均等,三四五集都有36分钟。
第二集却只有29分钟,掐头去尾,能看的也就25分钟左右。
三是某些段落接续很突兀。
比如掰武带胡八一去看鬼船时,特意找了个女巫祈福。
女巫上一秒刚跪下,下一秒就祈完了。
可女巫的状态看着比大学生体测跑八百米还累。
明显是中间祈福过程消耗巨大,最后被一剪没。
并且之前释出的预告中铁三角初入珊瑚庙岛,遇到当地混混枪战。
这段不仅在正片中消失,鹅连站内预告也替换成了删后版本。
(原版预告枪战画面)最后,原著中胡八一斗完大拥沙,紧接着就遇上了“龙上水”和“黑潮浮棺”。
剧中直接跳过了这两处情节。
但有网友发现,海报有疑似“龙上水”的场面。
所以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压根儿没拍,还是拍完没放。
虽然剧集的删减问题对剧情和人物塑造产生了影响。
但是说实话《南海归墟》没被删减的部分,好看程度也未达预期。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出在编剧身上。
救一个还是救全体,这是一个经典的电车问题。
这也是在剧中胡八一和阮黑产生矛盾的源头。
被胡八一所救的小跟班,其实是向明叔催债的打手。
跟明叔上船的打手有两个,但在原著的这段内容里,根本查无此人。
编剧加这两个人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可以在后期当趟雷血包。
二就是引发关于救人的矛盾。
这个矛盾可能是个伏笔,后期大概率还会出现相似情节来完善人物的成长线。
有人觉得这个救人情节,是胡八一为了弥补在《昆仑神宫》中没能救下初一的遗憾。
另外,矛盾的出现同时凸显了阮黑这个配角的性格。
他阻止救人的行为,也在暗示他此前可能有过相似经历。
看过鬼吹灯系列剧集的观众,应该对剧版这种给配角加戏的操作很熟悉。
在剧版《龙岭迷窟》中,村民马大胆和李春来用一只鞋引胡八一去了陕西,后来还跟着胡八一下了墓。
这两个角色在剧中的很多戏份也是在改编过程中新加的。
不过马大胆和李春来等“古蓝兄弟团”在剧中并非是纯工具人。
他们从第一集一出场就立住了角色,也给剧集增加了更多看点。
由于角色塑造很成功,甚至还有观众要求给他们单开一条线。
但是《南海归墟》新加的两个跟班,目前只是单纯的工具人。
前三分之一剧情中,阮黑作为原著中的重要配角,完全没立起来。
仅有的人物塑造,还是靠新加的小跟班达成的。
存在感甚至不及偶尔出来打酱油的明叔。
编剧与其花费笔墨添加新人物,不如好好润色原有的角色。
并不是每次给配角加戏都能达成“古蓝兄弟团”的效果。
鬼吹灯系列小说以冒险为主,内容充斥大量惊险刺激的场面。
时不时穿插的喜剧元素,就成了调节氛围,控制节奏的重要手段。
《南海归墟》中也加入了很多喜剧桥段。
但喜剧内容加入过多,调味剂直接变主食,不免有些喧宾夺主。
而原著中比较出彩的喜剧桥段,却直接被砍掉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大金牙的“两只黄鹂鸣翠柳”。
原著中众人出发之前,明叔上门找人吃饭。
大金牙用几根烂韭菜和两个鸡蛋做了锅鸡蛋挂面,取名“两只黄鹂鸣翠柳”。
结果几个人吃完一泻千里,胡八一没想到他们经历大风大浪,却差点折在一碗挂面上。
也就是在这顿饭上,胡八一才从明叔那里得知,珊瑚螺旋海域有明珠。
少了这顿饭,不止少了笑点,也对人物逻辑造成了影响。
本来在原著中,胡八一赴宴时没有立刻答应陈教授去找秦王照骨镜。
海上实属危险,刚说了要金盆洗手,他不能随便替金牙和胖子作主。
但明叔来吃了这顿饭后,胖子和金牙明知有危险也愿意冒一次险。
胡八一也明白陈教授的请求无法拒绝。
并且他心里没完全放下继续冒险,也没准备好真的金盆洗手。
明珠正好给了他一个重拾摸金符的契机。
经过这番周折和纠结,胡八一这才答应了陈教授。
剧版省略明叔蹭饭这段儿,同时也少了很多信息交待。
并把这段信息提到了胡八一去赴宴之前,将海域有明珠的事儿几句话带过。
让胡八一直接在饭桌上就改变主意答应陈教授出海。
最后给观众造成一种他是为了珠子才去找镜子的错觉。
编剧这种信息前置省略铺垫的改编,确实能快速推进剧情。
同时也会让剧情的丰富度及呈现效果大打折扣。
剧中类似的操作还有很多,导致我追完五集,总有一种好像看了又好像啥也没看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部剧情是有漏洞,但毕竟有原著垫底,从内容上已经胜过很多国产剧。
从主线上来看,目前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
《南海归墟》还未更完,我还是期待之后会有更多惊喜。
更重要的是能再看到它上线,实属不易。
很多剧粉都是凭着多年追剧的情怀,在包容不可抗力造成的问题。
所以大家且看且珍惜吧,不要过于执着场外争议。
《巫峡棺山》还能不能有,真说不定。
另外,鬼吹灯系列只剩一部未拍,大家最喜欢这个系列的哪一部,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今天就说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梅子
我是小说《鬼吹灯》系列的忠实粉丝,又研究多年易学,对此类盗墓小说中的玄学内容尤其感兴趣,《南海归墟》一开播首集便有陈瞎子在酒楼走廊不小心碰掉了龟壳,得出离上坎下,火水未济卦,然后引出和胡八一的一段对话,剧情不多赘述,我主要讲一下陈瞎子的这一卦。
先讲一个小问题,我们现在都把占卦风水算命这些称为玄学。
其实严格来说,这些东西不是玄学,应该称为数术,或者术数。
我们的古代文化一般分为经、史、子、集。
这些东西一般归在“子”类之下。
另外,现在盗墓影视剧很多,很多剧中的数术内容并不严谨,鬼吹灯这一点做的还是挺好的,比如我之前就解读过《云南虫谷》李晨用树叶卜卦,在数术内容方面还是相对严谨的。
陈瞎子意外得到一卦,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身为摸金校尉自然也懂这些,所以他说出字为阳,背为阴,两阳夹一阴,离卦,这是上上卦。
当时下雨。
陈瞎子说道,可惜掉水里了,于是变成了,离上坎下,水火未济卦。
这是大凶卦。
剧情内容如上,但是涉及的易经知识点不少,我一一讲解。
第一:最早的易经是不用龟壳和铜钱占卜的,起先是用五十根蓍草,经过十八次演算才能得出一卦,因为相对繁琐,因此到了汉朝时候,才简化成了使用铜钱。
不过一般用铜钱摇卦,也不是这样一次成卦。
通常是三枚铜钱,抛掷六次组成一卦。
剧中是偶然打翻在地,三枚铜钱组成了一卦,也符合易学的随机性,没有毛病。
第二:离卦,两阳夹一阴。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爻组成,这叫复卦,也叫重卦。
其实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组成,也叫单卦,三爻卦。
铜钱有字的一面为阳,用—代表;另一面为阴,用--代表。
所以离卦如图:
第三:铜钱掉到水里了。
这其实是一种外应。
外应,通俗来说就是外部感应。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杯子突然碎了,代表事情不圆满;再如听到乌鸦叫,不吉利。
这是我们古人“天人合一”哲学观的体现,我们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着某种联系的。
所以铜钱掉到水里了,这也是一种外应的体现。
水,在易经里是坎卦,坎代表坎坷凶险。
古人是非常害怕水的,特别是大河,因为古人没有工具,想过河是很难的,所以认为水代表危险。
第四:上上卦和大凶卦。
剧中人物说离卦是上上卦,又说未济卦是大凶卦。
其实不然,易经的六十四卦,没有绝对的凶,也没有绝对的吉,一切都是变化之中,吉可以变凶,凶亦可以变吉。
所以陈瞎子也说了“这六十四卦没有绝对的吉凶”。
第五:离上坎下,火水未济卦。
这篇文章我主要想讲一下未济卦。
易经为什么被称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
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这一个未济卦!
易经总共有六十四卦,从乾坤二卦开始,到既济未济结束。
济,代表着过河,既济是已经过河,代表成功;未济是没有过河,代表不成功。
既济是第六十三卦,从开天辟地开始一路奋斗,按理来说成功了,事情就该结束了,到六十三卦也就很圆满了。
但是六十四卦却来了一个未济卦,一切又重新开始了,是不是很有哲学意味?
就像一部电影,如果正常的打败BOSS就结束了,你会觉得意犹未尽,但此时突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i will be back,是不是一下子就悬念迭起?这就是第六十四卦未济卦的魅力。
代表着世间规律的生生不息。
它不是循环,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新的局面。
比如我春天种玉米,秋天收获。
然后第二年春天我又种玉米,这可不是循环,今年的情况和去年不可能是一样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红的凋零不是死亡,而是化作春泥成为树的营养,这就是生生不息!
宋朝理学与易学大师程颐有云:既济矣,物之穷也。
物穷而不变,则无不已之理。
易者,变易而不穷也。
故既济之后受之以未济而终焉。
未济则未穷也,未穷则有生生之义。
所以易经从占卜之书成为哲学之书,在我个人看来未济卦占了很大功劳。
再看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易经的六十四卦,有不少用动物来进行象征比喻的,比如乾卦说龙,坤卦说马,渐卦用大雁,而未济卦用小狐狸来作比喻。
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它们过河,如果是结冰的河面,会试探冰面是否结实。
如果河水未冻,它们过河的时候会把尾巴翘起来,因为尾巴湿了就会变重,过河就危险了。
未济卦辞,第一个字,亨,代表亨通。
既然未济是没有成功,怎么还会亨通呢?
这就是易经的智慧。
未济,可不是不济,未代表尚未,还没有过河,说明有过河的可能,不过河那才是不成功。
而且未济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因此来说,接下来是亨通的。
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这是说小狐狸快要过到河岸的时候,尾巴湿了,没有收获。
在我看来,这句卦辞的核心就一个字:汔,读qi四声,接近、几乎的意思。
小狐狸几乎就要成功过河了,此时却把尾巴打湿了。
我们很多人往往都是倒在成功的边缘,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正是此意。
越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越不能大意。
最后,用这一卦来推断一下胡八一他们这次行动:下坎上离,坎是坎坷险阻,离是光明。
经过一番坎坷,最后见到了光明。
他们接近成功了,但是最终却没有收获(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因为看过小说,这和鬼吹灯整体剧情还是比较符合的,因为他们接下来还要继续盗墓。
以上就是对剧中未济卦的解读,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原创首发公众号:易山先生
正处于无剧可看的阶段,结果《南海归墟》就上了,二话不说,立马就追起来了。
看完前面几集,说一下感受,这部剧还是值得一追的。
首先是潘粤明(胡八一)+张雨绮(Shirley 杨)+姜超(王胖子)原班人马拍摄,铁三角重出江湖。
有潘粤明在,这部剧的演技是有保障的。
张雨绮我不得不夸一下,感觉张雨绮的气质变化很大,她的短发造型我很喜欢,还有就是整个人物角色的气质成熟了很多。
之前几部里她还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飒爽英姿,但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人物的角色沉淀下来,她的形象、性格也变得更加饱满丰富了。
话说胡八一本来已经决定要金盆洗手,和Shirley 杨去美国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了,但熟悉胡八一的朋友们都知道,他怎么可能放下冒险的生活,去国外过“好山好水好无聊”的生活呢。
所以当陈教授提出希望他们帮忙去寻找秦王照骨镜的时候,胡八一表面上是半推半就的,但实际上心里是蠢蠢欲动的。
要是他不乐意,咱们这些观众怎么跟着他一起探险呢。
首先是场景设定:这次的《南海归墟》的设定很明显,这次下海了。
用大海作为冒险背景是非常巧妙的设计,仅仅是船在海上行驶着,哪怕风平浪静,哪怕看起来夕阳很美,岁月静好,但我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下一秒就电闪雷鸣,风云突变,给铁三角们的冒险旅途增加难度(要不《加勒比海盗》系列怎么那么卖座呢)。
深海一直都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原著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欺山莫欺水”。
你可以不把高山放在眼里,即便出现什么问题,遭遇什么安全危险,还是有生还的可能,毕竟你还在陆地上。
但入海就危险多了,真的掉到海里,海浪无眼,一个大浪打过来,那真可能就嗝屁了。
外加海底有那么深海怪物,体型巨大,外貌丑陋,难怪那么多人有深海恐惧症呢。
但正是因为恐惧,才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看这种冒险剧,不就是为了体验那种刺激的感觉嘛!
本来下海就够刺激了,他们要去的地方更离谱,南海归墟,在《列子·汤问》中,有对“归墟”的论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意思是说:在渤海遥远的东面有一个无底深渊,名字叫做“归墟”,天下所有的水最终都汇聚于此,不会满也不会枯竭。
通俗一点讲就是大海眼,想象一下海面上出现一个大漩涡,漩涡里面是深不见底的洞,所有的水都朝着深洞流去。
在海眼附近的所有东西都会被吸进去,就像是黑洞。
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出意外的,也就说铁三角的船是肯定要被吸入归墟的,这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困境。
看这种冒险题材的电视剧,就是要看主角团被逼上绝路,最后一定是在绝境中寻找一线生机,最终逃出生天。
虽说是一样的套路,但是故事一定要有逻辑性,要能够说服观众,一定要自圆其说,其后闭环才行。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之前我也试着写过类似冒险小说,但很难自圆其说,将主角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说说剧情,我看了几集,节奏相对比较舒适。
第一集达成下海共识,目标明确,打捞秦王照骨镜。
第二集就去采购装备,船是最重要的,铁三角找到了一艘英国人剩下来的海柳船,这艘船是当年英国探险队改装过的,但那批英国人还没等出海就莫名其妙全死了,总之这艘船非常邪门(此处给这艘船留下悬念,后面会一一揭开)。
第三集他们就出海了,船上的人分为三个团伙,第一个就是铁三角主角团,目的是文物。
第二个是阮黑,古猜和多玲,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下海采珠。
第三个是明叔,大力和阿豪,他们俩的作用不太明确,可能是“送人头”?
除了主角团的故事吸引人之外,书里对阮黑这群人采捞夜明珠的故事也是费了不少笔墨的。
作者表达了对疍人的同情,让我想到了《捕蛇者说》,作者还是悲天悯人的。
不过我主要还是被采夜明珠的情节吸引。
我天生就喜欢看那种疯狂采摘的情节,特别是书里讲到他们在珊瑚螺旋中找到了老螺巨蚌的藏匿之处,简直就是老鼠掉进米缸里,太幸福了。
还有一个故事特别精彩,他们打捞了一个食人蚌上来,打开食人蚌之后,只见蚌壳里光采熠熠夺人二目,里面是一尾孩童般大小的怪鱼,那鱼人首鳞身,光润流彩,与全身灿若黄金的鱼鳞辉映生光,眩目离奇。
不知道剧里会如何还原这一场景。
不得不说下特效,这种奇观剧就是吃特效,而且水的特效是非常难的,稍不留神就会显得特别假。
目前我看到的都还算不错,期待接下来很多大型海怪的登场,包括大拥沙,海蛇,巨型章鱼,鲛人等“海鲜大拼盘”。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是用心之作了,阔以成为电子榨菜。
看完大结局有种终于完了的感觉,真是每一部有每一部的槽点,剧情越来越离谱,角色越来越OOC。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主角形象清爽了,对这一部报了一些期待,结果还是过于乐观了。
胡八一和雪莉杨一谈恋爱就变了个人,感觉俩人整部都在争论冷战闹别扭,看到中间我都想说要不你俩分了吧。
胖子更是一部比一部更加神烦,编剧到底懂不懂碎嘴瞎贫和插科打诨的区别,手欠和红内裤更是莫名其妙的设定,每一部都执着地安排红裤衩出镜,实在不懂这是什么特殊癖好,一点也不好笑好吗?
生生把动作探险拍成无厘头尬聊尬笑加别别扭扭的情感纠葛,为了强行冲突把胡八一变成蛮不讲理的二愣子,为了强行凶险抛弃合理性和胡八一的智商,为了推动剧情强行安排胖子手欠,为了所谓搞笑让胖子永远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瞎吵瞎闹,编剧到底是对这个故事这仨主角有多少不满,写得这么招人烦,想按自己喜欢的来就别叫鬼吹灯了啊,直接写原创剧本不好吗?
剧情有多不合理实在懒得说了,太多。
别总拿审核当借口,不让拍的没办法,起码把能拍的部分拍好,胡乱注水凑时长不说,还非得把合理的改成不合理,图什么?
还有一些该交代的地方也不交代,就像古猜水下换气这个事儿,要不是看到小组讨论里科普根本不知道那个吹气的镜头是用螺换气。
且不说印象中似乎就只有采珠这一处出现了一下,我当时看到就很疑惑这是在干什么,还以为是用管子向蚌里吹气能让蚌张开好方便取珠。
类似这些设定但凡用两句话交代一下也不会看得人莫名其妙,又不是每个观众都看过原著,难道看个剧还得要求观众自己补个小说吗?
特效部分有些还不错,有些一言难尽,看出来是花了钱的,但没花够,不过我对网剧特效的要求一向不是很高,毕竟成本有限。
我可以接受制作上糙一点儿,但剧情糊烂角色全崩不能忍,即使没看过原著没对比,单看剧版情节就已经各种不合逻辑,唯一的优点也就只剩主要角色没有换人这一点了,可是不能因为这点就接受瞎编。
对铁三角从最初觉得还不错到现在很反感,编剧可以说功不可没,至于演技方面就不说了,见仁见智吧。
结果这一部看下来最喜欢的是明叔和阮老大。
本人是原著党,也比较喜欢几个演员,但从制作到剧情到演员,这部如此糊弄跟是不是原著党已经没关系了,看着喜欢的剧被拍这么烂怎么还不能批评了?
哪怕只是为了让其他正常审美的人别为此充会员,也得真实表达啊。
本来二星,冲着不知道是黑是粉的莫名其妙人,改一分。
对比看看今年国剧的进步,只会对本剧更失望。
跟是否遵从原著没关系,所有维度,包括演员的投入,有一点合格么
1. 经费有限,场景和特效受限制 2. 想象力有限(不仅是拍摄方面,本身南海归墟就带点玄幻色彩) 3. 拍摄能力有限,需要大段的感情戏来填充 4. 演员能力有限,卡司阵容不弱,但没有化学反应 现在鬼吹灯这套阵容的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鸡肋,也许巫峡棺山会好一点,但要达成像样的效果,也必然要烧钱,不过好在只有一部了,虎头蛇尾也是常态了。
南海归墟,鬼吹灯系列是吧。
还记得第一次看精绝古城的时候,还是在书吧借书,充钱交押金,借老板的盗版劣质书,津津有味的上课看。
也忘了一天是多少钱了,反正最后书吧老板跑路,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少大本子800页的劣质书。
我一直以为一本800页应该是完结的,直到后来手机普及了。
哈哈,原来这种劣质书只印刷800页,都是套路。
言归正传,这鬼吹灯我只看了前四部,到昆仑神宫。
后边的故事,没有看过原著了,但是企鹅的剧都追着看了,从靳东、阮经天再到潘粤明。
单说这南海归墟,作为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三人合作的第四部,我就已经能给到三星。
不知道有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态,我经历了那个拍一部就没有下文的混乱年代,我认为任何一个能够连续拍下去的IP,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我始终认为国产电视剧最牛的就是《乡村爱情》,没有之一!
再说这内容,虽说不得逻辑缜密、环环相扣,但也还是制作精良、演技到位,值得我这四星。
剧情的延续基本就是这——胡八一情定杨司令,二人双宿双栖,要到雪莉杨那边颐养天年,但陈教授欲寻这秦王照骨镜,求助胡八一;眼见这对雪莉杨父亲一般的陈教授有求于他,胡八一如何能袖手旁观,这才有这一遭《南海归墟》。
对于这一趟,雪莉杨是十分反对的,经历过寻找雮尘珠的种种生死,她不远胡八一再次冒险,但胡八一却还是应了下来。
我觉得这就叫命中注定。
老胡可能就是那种停不下来的人,从初探龙陵得摸金符,在到寻雮尘珠至云南虫谷、云顶天宫,说是无可奈何,但心里藏着的是对冒险的渴望,期待着刺激的生活,而不是端着咖啡坐在院子里,看朝阳升夕阳落。
最近大数据给推送了一些视频,叫“没有男生能拒绝一根直溜溜的棍”,拿着一根棍,就仿佛自己是金庸小说里的大侠,要仗剑走天涯。
这可能真的是藏在骨子里的东西。
纵观老胡在全剧里的表现,跳海救广东仔、与王胖子硬闯底仓,更多的表现出他的无畏,没有那种有了爱人之后的克制。
再对比雪莉杨,船上不能放水桶、鱼翻面的说法,看的时候虽然很想笑,细细想来都是对老胡安危的担心。
说起来,还真是羡慕,大家可能都有“那些你很冒险的梦”,而少数人才有“我陪你去疯”。
老胡即使没有按照雪莉杨的安排归隐,雪莉杨却还是要陪老胡刀山火海闯一闯。
故事还在向前发展,斗黑水王蛇入归墟,发现玛丽仙奴号,斗章鱼王寻得秦王照骨镜,斗鲛人群启动楗木出归墟,可谓是过重重艰险,结局以救多玲为由引出下一部的内容,算是按部就班。
故事终有落幕,就好像飞累了的鸟儿终会返巢。
或许当剧情走完,经历过更多的生死之后,老胡才能发现平静的生活或许真的不错,即使他不再是那个上天入地的胡八一,他只是雪莉杨的丈夫。
就写到这里吧,期待下一部。
这次开始码字时,脑子里的想法并不是很清晰,反反复复改了几次的内容,也不是很满意。
可能是隔太长时间忘了看剧时的想法,也可能是好久不动笔生疏很多,总之就是年末集中补终归是不太好的,虽说是记录自己的看剧生活,但终归不想胡乱凑合。
——2024年12月24日 23:03,可能不太平安的平安夜。
据说《巫峡棺山》已经不让拍了,以后这种题材的影片只能且看且珍惜了。
这一部从一开始一直到结尾都在贯穿胡八一和雪莉杨的爱情,我说过很多次了,无论是悬疑惊悚还是动作冒险,只要加入爱情,那就必然翻车。
再就是人物对白,这让我想起当年陈浩民主演的《活佛济公》,各种耍贫嘴。
什么上一季怎么怎么样,这才第二集你就怎样...你们到底干什么去?
再到最后几集居然还加入了BGM,我的天呐,我到底在看什么剧...
由于过度删减,最后几集的节奏太快了,最后暗示还有下一季,可惜了...唉...
01.原班人马继续摸金传奇“人点蜡,鬼吹灯。
”一场席卷中文互联网的文字奇迹,就是从这句经典台词开始的。
转眼间,《鬼吹灯》这部现象级小说问世快二十年了,这个由文字铺陈雕砌的瑰丽奇诡的神秘世界也经过读者的口耳相传,收获了无数“灯丝”。
作为原著党,我几乎是从头跟到现在。
小说第一部结束,就看到很多人在网上讨论,小说中出生入死,性格鲜明的“黄金三角”由谁来扮演比较好?
这个问题讨论了十几年,但一直没有答案,直到近年来潘粤明版的胡八一出现,这个问题才逐渐尘埃落定。
在众多影视版本“鬼吹灯”中,潘粤明、张雨绮和姜超饰演的“黄金三角”形象无疑是最贴合原著,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版。
以至于现在提到潘粤明和张雨绮,我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俩扮演的胡八一和Shirley杨。
从《怒晴湘西》开始,到现在开播的《南海归墟》,这个系列已经出了四五部。
最难得的是主角人选一直没变,那种由一而终的陪伴感是非常触动人的。
每年看一次原班人马继续延续摸金传奇,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吃火锅的情节透露着老北京的诙谐幽默)前几集延续了《鬼吹灯》系列前几部的各种优点,制作方的编剧在改编的时候真的很尊重原著,没有画蛇添足,故事情节更加紧凑,毫不拖泥带水。
每一集都自带爽感,悬疑的氛围里又带着老北京的那种“幽默”,插科打诨中伏笔深埋,令人不禁诙谐一笑。
02.中式悬疑恐怖氛围还原原著精气神奇幻冒险类的剧集在影像上很难呈现,毕竟那个世界距离我们太远,想要做得超出想象又不悬浮,非常之难。
《鬼吹灯》系列的改编难度之大,可谓是奇幻冒险这尊皇冠上的明珠。
尤其是面临粉丝基数如此之大的“网络名著”,要做到推陈出新,还要尊重原著,得斟酌好每一个情节才行。
看了这么多季下来,这版在影像呈现上有很多细节在还原度上可谓非常用心。
(传统中式恐怖氛围感太迷人了)开头聚餐时出现的幽深木制回廊,灯笼蜡烛,各种小摆件。
出海时的古典船只和岛上建筑,中式恐怖感十足,精气神很对味。
风水、卜卦、阵法,加上鬼气森森的环境,那种中式恐怖的氛围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放大。
(开场第一集陈瞎子卜卦,透着浓浓的宿命感)开场时陈瞎子卜卦,悬疑感十足,埋下的钩子不仅呼应了后面的情节,而且很好的把观众的胃口吊了起来。
以及每一部开头都会吃的“火锅”,用餐时提到的各种神秘传说和意味深长的话,都紧紧关联着后面的情节,以至每次都要看到最后才会回味到前面一些台词的精妙。
03.大航海题材与古典志怪文化作为一部海上奇幻冒险剧,《南海归墟》这个题材不仅在华语影视中少有,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其中出现的“秦王照骨镜”“归墟”“珊瑚螺旋海”“三叉戟号”“幽灵船”“蝙蝠洞”“大拥沙”等名场面,将秦始皇巡仙与神秘莫测的深海古国结合在一起,非常勾人心弦。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很多神话传说和怪物异象地名都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来自《山海经》《列子》《搜神记》《酉阳杂俎》等古典幻想志怪名著。
例如关于“鲛人”的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
其眼泣则能出珠。
——《搜神记》”关于“归墟”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列子·汤问》”关于“秦王照骨镜”的记载:“秦镜,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号为照骨宝。
在无劳县境山。
无劳县境内,儛溪古岸山上石窟中有方镜,直径一丈有余,能透视脏腑,秦始皇时,号称照骨宝。
——《酉阳杂俎》”文化基因脉络一线传承,才能让中式恐怖氛围弥漫在整部剧集中。
(铁三角之一Shirley杨在幽暗深海中乘船冒险)《南海归墟》在整个系列里,区别于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次的墓在海下。
相比较大家熟悉的陆地环境,海洋中有太多人类没见过的生物,像“大拥沙”“海蛇”“鲛人”“巨型章鱼”等,以及“珊瑚螺旋”“海沟”“海岛”等奇特地形地貌。
水下探险,无疑是用人类微弱的力量去挑战整个大自然的力量,这种夸父追日式的精神对抗,使得整个情节设定都极具看点。
海上风浪和深海冒险的各种极端气候设定,让我想到《加勒比海盗》中那一艘载着遭受诅咒的死亡灵魂之船,以及满船的怪物。
虽然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可是在某些方面,都将故事氛围和悬疑推到了极致。
让人一边惊叹世界之幽深奇妙,同时又被草灰蛇线的伏笔所折服。
在追剧的过程中,电影级的画质,有种沉溺式地体验那个神秘世界带来的视觉冲击。
《南海归墟》作为《鬼吹灯》系列的倒数第二篇,它延续了前几部故事中埋下的悬念,如雮尘珠和主角团身上的诅咒,主角团中胡八一和Shirley杨的感情,在这一部中也会得到很好的交代。
虽然现在后续的部分还没有播出,但按照前几集来看,不管是情节还是画面还原度,应该都会超出预期。
这个国民级的大IP能改编成这样,可以看到全体主创的用心,对好故事和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航海冒险题材类型的一种尝试和拓展。
这部里胡八一和雪莉杨感情升温的太快了,原著含蓄委婉的感情线比这部剧版黏糊油腻的感情线好多了,那种含蓄符合书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价值体系,有种朦胧的美,他们是多次同生共死滋生的战友情+知己情+对优秀异性伙伴的欣赏,不是随时随地发情见色起意的泰迪!!
这部里热恋状态下的打情骂俏太多了,剧版云南虫谷拍杨参谋换衣服卖肉的镜头就够恶心了,想不到感情线一部比一部恶心,第一次认识到女编剧也能编出这么猥琐的感情线😓
这人物背景特效还能再假点不??
下面对重点集中关键细节做分析和评价:第一集,开篇第4分50秒的情节就让人难受,导演宁可拍胖子和大金牙调侃老胡的婚事问题,也不按原著拍大金牙给明叔做的那碗经典韭菜“拉肚”面,后面第8分钟对秦王照骨镜的背景介绍也草草带过,原著在开篇对背景和镜子的介绍是特别详细的,而拍摄团队这样简略的介绍,对没看过原著的人很不友好,也对不起原著的精髓!
第三集8分38秒,八一雪莉竟然抱在一起??
第20分56秒,俩人竟然在调情,还讨论求婚情节!?
第五集10分51秒,胡八一竟然和雪莉吵架?
完事俩人还抱在一起,胖子被孤立在角落?
完全毁原著的情节啊!
第六集9分36秒,胡八一从水里的压力舱上来,竟然和女主抱在一起,该集的第17分钟也是,俩人说着说着话就搂抱在一起,成什么样子!?
原著中朦胧的情谊,被毁的一无是处!
第八集6分22秒,编剧还代胖子的嘴,挑拨铁三角的关系,竟然问出了雪莉杨和探险拿宝哪个重要这样的弱智话题?
还凑巧让路过的雪莉杨听到,这样挑拨关系的情节,铁三角能稳固就怪了!
原作者天下霸唱看到这样胡改剧情,不知作何感想!?
第18分16秒,雪莉杨被原著没有的npc角色打了闷棍还被打晕了,是最不能忍的情节,要知道虽然雪莉杨没有当年外祖父鹧鸪哨那般的武力值,但论身法和灵活性,在铁三角中排第一,很多险情都是杨参谋化解的,她能被个小兵打了闷棍我也是服了这位胡改的女编剧😠第九集20分55秒,雪莉杨无谓的“科普”太多了,船底的东西按原著拍不好吗,弄成海石花在找乐!?
第十集14分26秒,编剧刘安琪这段抹黑胖子,虽然原著里胖子也贪财,但不是他害死古猜师傅的,这里改动成抢包掉水害死师傅,让没看过原著的,不是更讨厌胖子这角色吗!?
第十一集20分36秒,大章鱼作为碳基生物竟然不怕子弹打?
古猜拿刀反而能扎进去?
这剧情哄孩子玩呢???
第十一集35分,本片唯一改动出彩的地方,就是古猜捡到手表拿去给多玲姐当生日礼物戴到手上,这比原著多玲突然莫名其妙的戴到手上剧情更合理,也是该剧仅值两星⭐的原因!
第十二集26分36秒,动不动雪莉杨就和八一谈感情,甚至女主还质疑俩人合不合适?
原著中俩人哪有这些情话,都是同生共死出来的感情,是不需要用嘴说的,导演这么明目张胆显露俩人暧昧,是毁原著的行为第十三集28分32秒,这段编剧刘安琪瞎编胡造,从古尸肚子里拿出来的死孩子,胡八一竟然对众人说,留着出归墟用?
我就问问他怎么知道的,原著中死孩子是和鲛人战斗时无意中发现的,导演+编剧漏拍漏写和蚌母战斗,导致后面的情节只能生硬的解释,现实谁倒斗的时候,挖出古尸还留着?
第十五集28分12秒,胡八一救一个原著中根本没有的npc角色也就罢了,雪莉杨被人拿绳救上去了,怎么到了胡八一这里,全员降智了!?
甚至画面出现古猜拿着绳子往下看胡八一出险?
这是让观众气乐的场景啊←_←第十六集17分18秒,八一浮上来以后,还和杨腻在一起,而这时的突然出现在他们身边的胖子反而成了电灯泡,原著之所以没刻意展现男女主的情感,就为了让铁三角稳固,这部倒好,成了什么样子T^T
虽然规避了很多不能播的,也改了很多。但是我真的希望摸金三人组能走到最后,把巫峡棺山拍了我就圆梦了,这版剧版我真心喜欢。
哎,11集,导演和编剧看了几遍《极度深寒》?抄的真多。当然特效肯定没看,因为这效果和90年代比都差远了,抄都抄不明白。之前那蓝天3毛特效我忍了,这个一模一样抄都不行,哎。最后一部了,也就那样了。愿有一天,创作自由时代重新回来
果然深海的探险就是比陆地更艰难!从第三集进入佳境,海上的风浪场景让人有代入感!铁三角还是这么稳,胖子关键时刻还可以,不然胡八一也不敢这么冷静指挥。
搞笑的地方都是尬笑,剧情水的一笔,一集有效剧情不超过五分钟,特效三毛不能更多了,水下火箭入水螺旋桨上升也是没谁了
自打《云南虫谷》起,我对鬼吹灯系列就始终处于一种“边看边骂边期待下一季”的心理。尽管年过半百使得脸部肌肉的松弛暴露无遗,剪了短发又瘦了许多的老潘仍有拍《白蛇传》时许仙那股稚气。阮黑在剧中的表现无疑比古猜来得更有性张力,客串三分钟的连奕名也颇有存在感,倒是雪莉杨的风头没以往强劲了。
这拍的,是来洗钱的吧
不如前几部,凑合着当下饭剧看吧,拉胯划水的剧情,五毛特效,男配陈牧驰肌肉棒棒,不过风评演技都有所争议,油腻的胖子(姜超的胖子几部都这样,没什么新意,越来越油腻讨嫌),逻辑bug太多,情节上都立不住脚,没什么惊喜,也不新鲜,现在(1207)6.9分给高了,也就6.0吧。
看过
这很难评!什么破特效啊!你们是不是就没出摄影棚?这五毛特效是缺经费吗?????
看了这么多季下来,这版在影像呈现上有很多细节在还原度上可谓非常用心
海上的特效做的虽然有点假,但是也就还行吧。小帅帅这种人鱼的设定最好提及一下,要不然觉得太扯淡了。两个人的感情确实因为总是经历生死,经受考验,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大怪物,就是那么一个古船,还有一些小的远古生物,可能就像他们说的这个片不太敢拍,希望还能看到下一部吧无功无过的感觉
必追系列,从不犹豫,题材太稀缺了,每年等着这个系列给我喂饭,今年要下海吃海鲜了哈哈哈哈
还是老一套,啥都带不回来
鸡肋鸡肋
这到底去的是中国南海还是某个太平洋岛国啊?明明是南海,怎么搞这些意义不明的异国风情,搞得我还以为是去夏威夷或者某个南太平洋岛国了?
原以为云南虫谷已经够拉胯了,看来还是抱有期待,是我想多了。
瘦了的胡八一剪短头发留起胡子,出场时的感觉没有前两部那么油腻了,但是看到五六集就发现每多看一部就对胡八一更多了些讨厌,这一部的胡八一感觉和胖子一样浑,吹嘘起来特像两个招摇撞骗的神棍,还有编剧导演是对红内裤有多大的执念,居然又来……剧情越来越离谱,强加尬死人的“搞笑”桥段,以及都四部了还是觉得男女主毫无CP感 - -
不注水,哪来的南海?
姜超和编、导二人达成了什么PY交易,为什么强行加了那么多硬塞的废镜头和没话找话的台词?后半段他的镜头全是于剧情毫无意义的废take、一讲台词就要往里塞那些古早情景喜剧的烂零碎儿表情、台词除了没用的废话、尴尬到抠地的猪八戒式搞笑、就是毫无来由的愤怒和爷气傲慢,要么拖后腿要么手贱,勇敢细心枪法好演成了废物一个。后半段只要一听到那破bgm,就知道这家伙又要出来抢戏。当然,整部剧就奔着省钱去了,谈情说爱、斗嘴吵架占用了太多本就不充裕的时长。如果这个质量,那不拍最后一部也罢,看得出来演员很懒散,动作戏几乎所有反应都是原地发呆念一段台词再动;制作瞎对付,搭个景恐怕浪费了,演员全都在原地挪来挪去讲台词,编剧跟拖欠工资开工一样,要死不活、爱看不看的编写剧情。
我就当这个特效是今年经济下行的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