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看的时候没感觉,今天得空又看了一遍愈发觉得有一点难过,对于阿太来说,愿意与他亲近的人似乎都拿他当谁的替身,而不是为了阿太本身。
学姐把他当做哥哥的替代,晴子拿他唤醒海盗王,但实际上,阿太就是一个青春期苦恼的少年。
从脑子里蹦出来的萝卜就像是青春期少年烦恼的具象,青春期的苦恼、不甘、难过就像一锅乱炖一样在少年的脑子里,所以晴子要找的脑袋也只能是青春期的少年。
他想象着得到某一份喜欢,得到一个吻,也会因为一份喜欢的离去而难过、低落。
但更多的还是逃避,不敢挥下球棒,不敢想别人接近自己的目的,甚至在最后有能力结束的时刻放弃,说了一句喜欢,这让我有一些难过,不要脸地说,大概是看到了青春期逃避的自己,但我大概还不如阿太吧,毕竟我的电吉他还确确实实地没挥过呢。
临了末尾,之前把自己当替身与自己亲近的人一个一个都离去,好像阿太也仍然没有变,他还是一边觉得同龄人幼稚一边觉得成年人不靠谱的青春期苦恼少年。
通俗来说,在战斗后的男主女主总是要成长总是要变化,可不是每个人都会一下成长靠谱的大人啊,所以阿太也挺好的不是吗?
总有一天我们终将在薄暮中蔼蔼老去,眼神或许不暗淡但总是安安分分,用着闪烁所谓处世智慧光芒的双眸关照所有面露不屑的后辈“等到你到我这个年龄就会明白”——哦打住。
这些都是那些腐朽不知年轻气息为何物的坏人说出来的陈词滥调!
拉上电吉他跨上夸张的坐骑,蹬着靴子扬尘而去吧——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愚蠢和招摇,让我们大声叫嚷着去撞青春的南墙吧!!
粗糙混乱得有趣。
如果得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些“乱配”(笑)的rock中浮现的清晰得突兀的对白,那么还有什么比“蠢”这个字适合呢?
蠢得不行的分镜安排,愚蠢的摩托车刹不住得故意撞上正太额角,蠢得冒泡的台词。
蠢的美丽而脱线外星人肆无忌惮地炫耀愚蠢青春大力弹起电吉他的六弦直到最后她也一直单细胞地挥动它砸向收留她多日的少年。
唔。。。。?
---插入:要和我一起走么于是,要。
18:47:31阿太神情一软,扑进了原晴的怀抱。
全然不顾一切事情游荡在疏濑城的街头;睡袋包着鸟巢般的头发;睡眼惺忪;衣衫凌乱;神情困窘:尽管如此他们坐在大大的摩托上时依旧那么放肆那么随意,仿佛下一刻雅特就要出现,下一刻世界就会崩溃在面前。
然而他们笑的多么快乐。
我常常在想要是有一天,也许是晴子也许是怪异的机器人也许也许是飘着一头长发的夏诺亚,或许无论是谁都好,出现了在我面前对我说:要和我一起走么,我该怎么反应,才能够对得起我的青春呢。
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控制不住笑出来。
因为我知道我绝对可以抛下很多东西毫不犹疑,即使我正在读《还乡》或者《魔山》,或者我正在吃芒果鲜奶油,我也能够大笑着冲上前去说一声!
好我跟你走;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东西甚至比我的青春重要。
因为阿太是个孩子他不知道,而原晴原本也未曾拥有过很多,因此我们终究不一样。
可是这样的心情我知道我会一直保存着,直到有那么一天MR unknown用那种我上瘾般喜欢的随随便便的口吻说道 来跟我一起走吧。
天知道我更加想要有一天能够站在他们面前用目空一切只珍惜他们的口气说道:跟我走吧。
用着可以融化一切的高温的年纪和强大这么说出来,就算下一刻物是人非,那又怎么样呢。
我们还在。
我们可以一起并肩看着世界坍塌在我们面前,然后想办法用电吉他电贝司砸出一条通道,在所有人惊惶的眼神里面大笑着逃走,流窜在天际。
流年不利流年不利——在19岁来临的日子猛然遭遇到FLCL,那些畅快随便的态度让我过得窝囊纠结的十八岁要自惭形秽,痛哭出来——那么随随便便的口气那么随随便便的对白那么随随便便的硬派爽朗的动作那么随随便便的笑容不管是哪一个都让我优柔寡断的生活燃起咬牙切齿的妒忌和潜在的不愿承认的不甘心。
或许不该说妒忌,事实上我也正在这条死路上一直狂奔停不下来——原晴。
肆无忌惮狂妄愚蠢粗糙焦躁得似乎下一秒吉他都会颤抖着尖叫出来哦我该怎么样反应呢,难道我还该引用那句用烂了的“青春就是一头狮子在发霉的房间里乱撞么?
”于是就在前面写下:让我们一起叫嚣着撞上青春的南墙——没错没错,青春本来就是死路一条,哪一天你走通了那么你并不是通关也没有进到隐藏模式。
你只是老了。
你绕开了墙壁同时也背叛了青春一厢情愿的单行道呢。
不通透到只能用最后很狠撞上的疼痛来证明存在的年轻的肆意的年华。
嘴角轻蔑地勾起眼神毫不在乎地点燃起放肆,原晴的存在很多时候象征了我们企图抛弃一切实现的内心的青春原型。
追着一个不知为什么就存在在那里的家伙穿越宇宙。
直线式的行动方式加上暴烈的摩托车习气。
跟着一个奇奇怪怪、脸红的沸点更加奇怪的机器人一起不怀好意地寄住在一户更加奇怪的家里。
阿太的家。
其实每次阿太家的蒙太奇无论是平行还是分镜都能让我偷偷笑的乐不思蜀,他们与其说是家人不如说是青春时期躁动模糊的亲情的抽象标志。
一份别扭地不愿承认却又在乎的不得了的情感。
无法被取代没有办法被超越的浓厚。
尽管和我自己完美的家庭(笑我是这么想的啦——唔我的家最美好了!
对就是这样子呐!
)大相径庭,可是在这么一幕青春独大的独角戏里,又有什么所谓呢......又有什么不是美好的爽脆多汁的呢!
--脑里面的回音“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勇气呢!
”真由美。
为什么会跳出她呢......是那种别别扭扭的想要依恋父母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扭头,还是明明在乎得不得了却要一脸兴致勃勃宣布自己滥用私权的诡计的笑意。
那种别扭看在眼里怎么样都是可爱到极致的代名词。
这样的女孩子果然只能够在FLCL的舞台上发挥萌点到极致。
别的地方,总会有人觉得“莫名的不知所谓”的吧?
可是有什么关系。
“她的可爱本来就是一朵最娇艳的不知觉就能吸引大家的花,就算被吸引的人用着各种不同的理由说服自己不自觉接近她的渴望(剧外么?
笑)更有人还没有意识到便已经经常与她来往...?”在初二美好的烟花里面,想象自己用神经质的青春节奏敲下所有的字符。
以上。
PS耳洞是件美好的象征呢——爸爸妈妈喵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你们。
记得是两年多前看完EVA之后开始看的FLCL,当时看了大概一集半就放弃了,原因也很简单,我看不懂。
但是看不懂和看完有必然联系吗?
或许没有,不然也不会有读经读歪的人。
但是经书真的有唯一确定的含义?
或许也没有,区分曲解和阐释可能很困难。
欣赏作品是个人的事情,重点恰恰在于寻找一种阐释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当然方法这个词过于技术,替换成视角、共鸣或者对上电波都可以。
还存在一种差异就是,当我去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看懂或者理解一部作品时,我反而是没有进入到作品之中,尽管我可以长篇大论去进行细读或者批判,但这不重要。
与作品的共鸣只会发生在无数的一霎间,身体会比大脑先感知到冲击。
实际上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可能并不幸运,作为共鸣基础的经验可能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幸的,没有共鸣反倒是幸福的。
当然对于我来说,幸运或者不幸,我已经找到了与作品的共鸣,这就足够了,,,
其实,不管是不是OTAKU(尽管時至今日本人也只是个伪OTAKU)跟看不看和懂不懂这片子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反正你都要被那群精神领域已经超越了OTA的"前OTA"整疯。
阿太,小小年纪已经很好地继承了各路男猪脚的必备属性,闷骚——"我就是和其他一般人一样平凡到死的小学生嘛就是和其他小男生一样暗恋漂亮坏姐姐嘛就是和其他小弟弟一样嫉妒自己的不露脸哥哥和超猥琐爸爸嘛谁叫他们经验丰富嘛但是我就是不让你们知道咋咋地"——请不要介意我如此解读闷骚仔的内心世界。
最受欢迎的评论《可能有关青春》的标题也起蛮闷骚的(哈,请不要介意),因为FLCL必然有关青春,而青春必然有关闷骚。
刚上初中时候看感觉唯一似乎能理解的是阿太的头痛欲裂。
不知道大家有没这样的感觉。
在那种刚开始了解点什么而又什么都不了解的混沌中,真的,大脑皮层下面会有什么东西涌动,有莫名其妙的东西在疯长。
好像是舍不得吃但错放冰箱冰冻层结果无法下口的那块蛋糕,好像是无意中蹲下发现的粘在家里每天用的陶瓷洗手盆下的墨绿色青苔,好像是刚穿出门却沾上了一滴M记汉堡酱汁的白色T-Shirt。
后来看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才了解那个应该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没教过的生词——烦恼。
然后英语老师又教了一个单字ANNOYING,异常喜欢,连发音也很ANNOYING,恰恰表达了那种不得不憋的难受。
但阿太还是幸福的,毕竟他的那些东西长长长,长出一个瘤,冒出一些角,居然也结出了果,例如电视机脸的伪女仆机器人。
这是继午夜凶铃之后又一次令我有拆电视的冲动。
而PILLOWS的音乐也在推波助澜,每一分钟都成为我脑海那些怪东西的肥料。
那个不是最后的最后,阿太对着怪姐姐嘟囔"SUKI",瞬间点燃,释放出巨大的粉红色蘑菇云,与必杀的闷骚能量,击败了怪姐姐——轻轻掠过(真的,很短很快)怪姐姐双颊的绯红是阿太险胜的标志。
当然,注定怪姐姐继续找怪哥哥,闷骚小弟必然是没戏的。
但这又如何,闷骚爆发了,那股快感是怪哥哥怪姐姐都没有的。
而那股快感被PILLOWS直白地喊了出来:SINGING MY FUTURE, SILLY MY WAYDANCING MY FUTURE, SILLY MY WAY或者又或者,小小闷骚地再说句,CAUSE WE PLAY IT FOOLY, WE GET IT COOLY.青春,有点蠢,但很爽。
这个片子出来的时候,我离网络还有点距离,不会自己去下动画什么的。
但是当时已经在买漫友跟《猎人》的剧透什么的了,当然,杂志上也有介绍这个片子。
杂志上的文介绍了大红大紫的《EVA》的公司Gainax,在对《EVA》的神经性进行肯定以后,又介绍了另一部神经片,就是这个了。
还记得当时杂志上对这个片子的评价“看不懂就对了。
”大学的时候下了几次,都没看就删了,最近补番补了一下,看了看,剧组做这个的时候肯定很肆意妄为,只要跟上了剧情,看起来还是挺痛快的。
如果说《EVA》是中二受的基调,那么《FLCL》的基调就是中二攻。
通常这种所谓看不懂就对了的神经片,随便拈起一个片段就可以搞出大量的隐喻、暗喻、象征什么的,长的圆的都可以直接定性为性暗示,青春、成长什么的赶紧跟上就行了。
除掉中二元素什么的,剩下的故事却和遥远的费诺·文奇的《呱啦啦》共鸣了:爬行界的小城镇上有砣飞跃界甚至超限界的来的设备,然后某一天,爬行界的土著少年卷入了来自上界针对遗迹的攻防战之中,不管战事如何,一场大乱之后,少年成长了。
因为剧组很随意,所以绝大多数的设定都在迷雾中,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各个角色的情绪,反应,以及画面畅快动机莫名的打斗。
挺不错的。
【完】
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去欣赏:作画分镜、叙述方式与内容。
1、作画分镜。
强无敌的金田流不多说,动态场景和动作的作画极强,爽快。
分镜也很好,比如第五集用枪击这个元素实现三线叙事之间华丽转场,十分印象深刻。
2、叙述方式。
动画中的诗歌,很多相似之处。
不是那种优雅的诗歌,而是激情与呐喊的诗歌。
和诗歌一样篇幅不长,6集ova。
叙述多用象征。
性暗示和性魅力的隐喻无处不在,除了露骨的之外,典型的如:(1)吉他和直太驾驶的canti象征男性魅力(当场的女性流鼻血)。
Canti本身产生于直太大脑,本来就意味着直太成熟男性的潜质。
(2)战斗的对象分两类,手型怪物和熨斗medical mechanical。
手型怪物是在精神紧张时从直太的脑内迸发而出,第一象征与手型怪物战斗实际是与自己的战斗,而不是与外部力量的战斗。
第二,怪物仅有手指没有思考的冲动,即男孩的不成熟。
相对的驾驶canti变红时长出的翅膀里迸发的则是类似大脑状的物体,即成长后的成熟。
驾驶红色canti打败手型怪物即象征直太自身的成长和成熟。
(3)第二个敌人熨斗medical mechanical。
熨斗会将事物压平,巨大的形体立于城市中心,冒出白气笼罩城市从而隔离了外面的世界,这三点很明显暗示了medical mechanical象征外部压力,是男人成熟过程中挑战的另一个敌人。
(4)晴子的神秘身份与能力,强烈不现实感,与其他角色的完全超脱。
似乎叙述者本身就不注重给予其明确的主体性,暗示她与其他具有现实感的角色不同,其本身可能就是象征男性成熟的过程,整个剧情即直太的成熟几乎都是由她催化。
(5)海苔眉毛=假装大人(5)挥棒和使用吉他=成长。
因为多用象征,所以在表面上情节天马行空,但象征背后实质的感情逻辑是极其清楚的。
3、内容。
内容实际很简单。
青春期男孩直太处于和哥哥女友暧昧关系之中(喜欢上大哥的女友。。
是你西蒙!
),这种关系可以看做是青春期时总有的自我意识过剩和对年上,本身是不正常和不可能有结果的,双方从未真正喜欢对方,直太是出于男孩的冲动,真见美是将直太当做哥哥的替代。
直太面对真见美递来的喝到一半的酸性饮料一掌打翻,真见美也一直以来从未只叫阿太,叫过直太(记不清了好像直太的哥哥叫政太?
那这个暗示更明显了)。
剧情中间直太有了一点自信,装大人想强吻真见美时也被拒绝。
在青春期中直太“不愿意挥棒”(拒绝成长)。
晴子出现,击打直太使手型怪兽和canti从脑中诞生,即代表青春期的冲突与成长。
直太驾驶canti打败手型怪兽和熨斗后,并向晴子进行了属于大人的成熟告白(相对于与真见美之间不成熟的扭扭捏捏)。
晴子离去,直太拿起吉他成长为大人,同时告别了与真见美不成熟的关系。
剧中也体现为真见美拍下拿起吉他的直太,意识到直太已经是具主体性的男人,不再是替代品,也不会再继续这种不成熟的暧昧关系。
还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如头上的红色印记是大人两个字等等。。
g社真是擅长用象征来讲故事。。
很好的是其叙事都是晦涩地恰到好处。
确实是很有才华,否则很容易翻车。
太具体了就没意思,太晦涩了又表达无力。
天马行空的叙事方式之下,作为其内容的感情逻辑又十分清晰。
这种叙述方法其实在天元突破和klk里都能见到,反而在eva里倒不明显。
eva其实是属于我上述中的太具体了,圣经梗、神学梗、生命树等仅仅属于取名和剧情上的捏他(也未表达多深刻的哲学和神学理论),还达不到象征的深度,因为没有第二层意义。
不过看起来的确有趣,酷炫和中二。
最大的深度大概就是贡献了真嗣这个形象,也算是现在业界药丸、作品迎合市场的起点,即让受众代入主角。
反响巨大,所以现在业界一堆一定要以中学生为主角的各种穿越、后宫、漫画家小说家职场故事等等,g社也因此在宅圈被供起来。
这种故事在eva之前是不多见的。
天元对直太和真见美的这种关系进行了扩充和续编(毕竟这种懵懂与注定的失落对青春期男孩来说有一定普遍性),和男人的罪孽、责任与救赎结合,结合点在于剧中罪孽正是因前述的不成熟所造成。
尼娅更多象征着男人的救赎,与晴子的不现实感相似以致更甚,尼娅后面简直是直接被剥夺人格和主体。
西蒙即使明知尼娅终将逝去,也坦然举行了婚礼,之后转身离去,意味着男人对失落的接受、承担和对生活的和解。
好像全剧都采用了The Pillows的歌,没有其他配乐。
全剧都用偏朋克的曲子来配感觉也是罕见(因为表达力较强,一般作品仅用于强调激烈的情节)。
不过The Pillows的曲子倒也没有纯粹朋克的那种糙,感觉没怎么用3和弦,编曲也还挺精致。
朋克编曲上的失衡感、不安定与躁动倒是很符合flcl所描绘的青春期激烈成长的感觉。
“Fu?Li?Cu?Li……是什么东西。
” “Fu?Li?Cu?Li啊,就是FLCL啊……” “其实啊,那个只是……你心跳的声音哦!
” “……胡说……” “给你看出来了……” FLCL…这四个混乱不堪的词素, 直到最后,就连身为主角的ナオ太也百口莫辩。
或者说,打一开始他自己就不明不白的。
FLCL… 笼罩在大团白色蒸汽里的城市,宇宙人机器人,身份不明的美少女,不断的爆炸,暴走,神秘组织,被当作球棒高速挥出的电吉他和巨大的熨斗工厂 所有这些混乱不堪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孤僻少年的焦虑内心而存在的。
FLCL…「青春的骚乱」啊。
请用少年的爱和电吉他拯救世界吧
不同于许多将这部动画解读为青春的观点,在我看来这部动画在青春的表象之下运行着一种弥赛亚与谎言的结构——这一结构不仅潜行在这部动画之中,还潜行在我们青春的妄想之中。
就在第一话开篇就提到的“不会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有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发生”,正是这句话构成了弥赛亚的起点。
第一话开篇是直太与麻弥美的互动,在这一互动中表明了二人的亲密关系,并且提供了两个贯穿全篇的隐喻——哥哥和棒球。
哥哥在全篇中(尤其是在前四话)反复出现,但是并不存在任何关于哥哥的直接叙述,他仅仅存在于直太的充满崇敬的话语中。
哥哥作为一个奇妙的人物参与到了动画的运作之中,他既是动画之中显现他的位置,又常常表现为一个缺失,换句话说,哥哥是一个“空缺的意指”。
这里意指承载了直太的欲望,他以哥哥作为自我形象的替代,并且享受麻弥美对直太-哥哥形象的混淆。
而棒球这个意象主要在第四话中集中出现,这个意象既是哥哥在场之显现(哥哥是一个优秀的棒球手,第一话麻弥美登场第一幕就是挥舞棒球棒),又成为直太欲望的一个表象,即想要像哥哥那样挥舞棒球棒。
这一意象意涵的其实是对于我成为哥哥那样人的想法的转喻。
回到第一话,我在和麻弥美的互动中点出了“我不喜欢喝酸饮料”的信息,这个信息在这里还未发挥作用,所以姑且不论。
紧接着就是晴子向我的额头进行了一次击打,正是这次击打使得直太头上出现了角。
这个角的形象是“阳具”的转喻,亦即性冲动,直太的按住亦即压抑。
第一话的台词“那淫秽的野心,在这个创可贴下隐藏着吧”可以当作例证这一转喻在后面的叙事中逐渐摆脱了起初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更广阔的意指——欲望。
这个欲望在第一话结尾时摆脱了创可贴的压抑,以机器人大战的画面呈现了出来。
但奇怪的是这个欲望的能指总是在片尾时以一种拯救的姿态出现,这种姿态在第二话结尾时达到了顶峰。
伴随着麻弥美脱口而出“ かみ ”,这个欲望好像不再是对象小a的追寻,而成为了一种别样的东西,这个东西以基督教中的弥赛亚来称呼是最为恰当的。
弥赛亚并不是一个欲望的“大写之物”,而是一个显现却同时消隐的状态,在这个状态我们得到了一种类似于“得救”的情绪,这个状态其实才是直太追寻的核心能指。
我们似乎可以在片中的人物关系中(麻弥美-直太,直太-晴子,麻弥美-哥哥,晴子-atomusk)发现人物的欲望关系,然后说这些切实存在的对人的欲望并不是一种弥赛亚。
然而我们必须发现的是片中的每一个人物的欲望都没有指向某一个人,或者说他们和欲指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恒定的不可能性。
他们时常以那个切实存在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欲望,但比起说这是欲望对象不如说这只是一个残留的对象小a(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欲望对象是存在的,相反是一个对象化的精神体,这是一种“典雅爱情”),真正的欲望总是超出其外的,并指向一个幻无,这只能用弥赛亚来代指。
回到文本本身,与弥赛亚相关最明显的显然是麻弥美,第二话集中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第二话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麻弥美由于过去的创伤和得救,一直期盼着“神”的来临(神显然也是一个能指),这个“神”的形象由哥哥的能指来填充。
第五话中直太自以为自己拯救了小镇(第四话的情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人”,麻弥美对神的期盼也应当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事与愿违,他发现无论他是什么样的,即便他可以成为麻弥美曾经认为的那个“神”,也无法成为麻弥美的欲望对象。
这种结构在片中呈现为哥哥和哥哥的替代品的关系,但我们前面已经说到了,哥哥是一个空缺的能指,因而这其实就是一个对于虚空的欲望。
这一虚空的欲望之所以无法取代并不在于哥哥,而在于欲望对象本身就不存在,因为欲望对象本身不存在(这一空无的所在在第六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无论那个能指填充到了空无之中,都无法成为他本身。
换句话说,麻弥美的欲望是超乎其外的,她所向往的是一种时刻,在那个时刻空无将具有实在的能指,而这种向往其实是一种“得救”,是一个弥赛亚结构。
再看晴子,晴子是全篇占据篇幅最多的一个人物,也是最重要的人物,她连结着非常多的意象。
直太的欲望从第一话开始就处于一个被压抑的状态,他的情感总是通过谎言的欲盖弥彰和蠢蠢欲动的欲望之流来体现——这得益于全篇的整体的风格。
他对晴子的感情在许多地方表现得近似于爱情,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其中流动的永远是我与对象物的关系,换句话说,晴子在直太那里也是一个幻想之物。
晴子这个形象不仅仅是直太的幻想之物,也是读者的幻想之物,她连结着诸多意象(贝斯、摩托车、外星人、机器人),以一种神迷且超然的姿态成为了联系作品和读者的人物——读者借由晴子这个飘忽不定的形象构造出了一个幻想之物。
而读者所作的和直太所作的其实是一样的,或者说读者将其所作的东西赋予到了直太身上,这也是阅读得以进行的假设。
晴子作为一个幻想之物在直太那里无疑是具有非晴子的意涵的,晴子在直太那里一个“得救”的转喻。
早在第一话中,晴子的初登场就已经暗示了晴子和哥哥这两个形象之间的联系。
晴子和“哥哥”具有某种类似特征在第四话中,晴子和哥哥一样具有高超的棒球技巧,并且指导直太进行棒球训练
第四话的结尾充满了一种类似于“少年的第一个全垒打”这样形式的隐喻,在第一话中再普遍不过的棒球到了第四话中却因处于幻想结构之中被赋予了奇妙的涵义——“我”成为了“哥哥”。
但是又必须明确的是,直太认为自己成为了“哥哥”还仅仅是消灭了那个幻想的压抑,但直太的欲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哥哥的形象使得直太拥有了一种丧失的感觉,从而始终以一种我之非我压抑自身。
但哥哥在形象在第四话之后并非是消失的,而是如同往常一样在场,这样,真正的压抑并非哥哥的想象,相反,哥哥的形象是作为逃离压抑的幻想而存在——当这个幻想不存在时,“得救”的欲望才会愈加迫切。
直太对麻弥美的欲求和对晴子近乎偏执的向往都是这一情形的转喻,幻想结构被更大的幻想结构所取代,曾经化身为哥哥的希望和弥赛亚的召唤融为一体。
无论是“哥哥”还是那个“想要和你一起走”的梦想,都是这种召唤的产物,这种召唤让我们不断寻求一个无定之天,不断在当下感受着它的在场和缺席。
弥赛亚不断地在当下显现自身却又不曾来临,它作为一个临近的召唤结构统摄我们的时间。
第一话中提及的“不会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只有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发生”在第六话中得到了更全面的重读,这其实隐藏着的并非是对当下的认同,而是对当下的不满。
正如同样在第六话中直太表示感谢晴子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种更大的结构并非是“哥哥”可以比拟的,而这个结构的逃逸之线被直太赋予到了晴子身上。
换句话说,晴子此时此刻并非是一个对象化的欲望对象,而是一个幻想之物,是一种“得救”的希望,是一个弥赛亚的召唤。
最后直太的拒绝即是一种对弥赛亚的放弃,是一种极其可悲的“成长”。
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特别的她》是少年的幻想。
但在这种幻想之中运行着的是一种在谎言的表象下被不断移置的弥赛亚。
弥赛亚作为幻想的起源和幻想的对象,它身处在一个在与不在的领域之中,它不仅仅是这部动画所具有的,也潜行在妄想的海洋之下。
正也是我称之为“妄想的神様”的原因。
简介: 《FLCL》为全六卷的OVA动画,是大名鼎鼎的GAINAX继“新世纪福音战士”、“彼男彼女的故事”之后的又一力作,贞本义行出任人物设计一职。
故事由主角直太的“头上”开始,他遇见一位自称友爱同盟的宇宙搜查官的少女晴子缠上,而直太就被晴子飞掷的电结他击中头部,之后,怪事便接二连三发生!
首是从直太额上走出了一个谜之机械人Kanchi,他哥哥的女友麻美美竟对Kanchi当神一样崇拜;还有直太的头时常有古怪事情出现…… 直太的祖父茂国是棒球队“火星”的监督,这支球队昔日是有名的队伍,可是现在却今非昔比,剩下的只是一些老弱残兵……身为茂国孙儿的直太,被祖父强迫参加棒球比赛,一脸无奈的他也只有认命。
与此同时,“火星”的劲敌FlagMentsu,重金礼聘请来晴子当主投手,当晴子发狂般似的能量爆发的时候,直太等人的“火星”看来难以招架…… 另一方面,一个神秘的组织正蠢蠢欲动,隶属该组织的特残入国管理官亚玛拉奥,出现於直太的面包店前。
亚玛拉奥更向直太说了一个忠告,似乎这位神秘人物知道晴子的真正身分…关于FLCL:1、《FLCL》讲的是一个什么内容?
主要讲述了琉璃市六年纪小学生南束直太偶然遇见了宇宙人春原晴子。
春原晴子是为了修建在琉璃市里的MDKR(像个茶壶一样的监狱)来的,因为MDKR里关押着她喜欢的人——怪兽王雅特。
春原晴子的武器是电吉他和摩托车VESPA,她喜欢利用直太的大脑作为传送门来传送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故事。
最后雅特被释放出来跑到了宇宙其它地方春原晴子也就追随他离开了。
2、真见美的问题真见美按照剧情交代来看是单恋南束直太的哥哥南束健太(他是真见美的学长)。
在健太出国后,真见美便把这份感情加在了直太身上。
直太也自以为是大人似的喜欢着她(FL)。
最后直太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而真见美也明白了,这只是一种CL3、到底什么是FLCL?
FLCL的具体意思大概应该是指:First love Cyber Love的缩写。
直太对真见美可以说是FL(FIRST LOVE初恋)这从第5集他邀请真见美去喝咖啡,想像一个大人那样喝酸酸的饮料,恋爱就可以看的出来。
直太对春原晴子的可以算CL(Cyber Love计算机爱情,或者说网络爱情,在日本被作为虚拟爱情的代名词,是日本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恋爱方式)因为春原晴子是夺走他初吻的人(强迫的)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性(这种女孩不要接近为好)作为弱势的直太被强势的春原晴子所吸引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这种CL的爱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结尾处晴子也说了直太毕竟还是个孩子啊4、GANIX或者说贞本义行想要表现什么?
说实话我个人对这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很是反感,就算你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伟大的精神,还是应该比较容易懂还一些,李白的诗就文字简单通俗易懂可并没有降低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对吧?
书归正传,这部片子总的来说还是讲了一个有点自闭倾向的少年的一段生活经历,他通过这段生活经历所学到的东西,从而走向成熟。
动画一开始就讲了直太的无聊空虚生活,下午没有事可干就跟哥哥的女友一起在河边打发时间,MDKR散发出的雾气如同心中的阴云压在胸口,自己都会对自己说:烦。
接下来随着晴子的出现平静的生活不再平静,FL与CL之间相互转换挣扎,第3集里的那句话:我发现自己对于生活里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还是分不清楚。
就很明显的代表着少年时期的心境。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少年成熟了(不知道是不是件好事情)可以接受酸酸的饮料,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FLCL的真正意义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制作者的本意恐怕也是让大家展开无尽的联想,不管怎样,一切都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初恋也好、虚拟的恋爱也好,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其实我们不必在乎以后会发生什么,而应该多把握现在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未来是掌握你自己手中的,如何做,就看少年你自己了!
个人看法:首先纠正一下读音:FLCL在动画里念成fu-ri-ku-ri[フリクリ],如果你第一次看这部片子,会觉得毫无头绪,没有什么人物介绍,一开始就是乱七八糟的,具有超常运动神经、喜欢拿吉他乱敲人的“外星人”晴子;从直太头上钻出的机器人;外观象熨斗不停冒蒸汽的工厂;吃电器长大的怪物;就算出现怪事也毫不吃惊的小学生;喜欢彼氏彼女里乱糟糟的那几集的人,喜欢EVA里人物造型的人,喜欢安倍桥魔法商店街那样异想天开无拘无束的人,都会在这里找到你们喜欢的东西,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这部动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想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同吧。。
这里就不多说了。。
自己去看吧。。
\
为什么我会阴差阳错地看到这部动漫呢?
或者说是命中注定吧我对青春期的回忆已经很稀薄了,只记得容易发怒,整天气鼓鼓,觉得全世界欠了我也容易兴奋,任何小事都会撩拨我的心弦两小时刷完,拨开科幻的、悬疑的、涩情的、宏大的外衣直太的青春期,和我们也没什么不一样吧哥哥作为完美的他者,变成了远处的符号和自身“弱鸡”的对比耳鬓厮磨的真见美和横空出世的晴子,是直太对女性的幻想和矛盾反而是最像真实恋情的班长,倒是没有了下文至于网球棒拯救小镇、世界毁灭变身海盗王……中二少年的梦,全世界都一样有个弹幕说“我真的看不懂啊,但是好燃好燃”不需要看懂啊,再努力回忆一下自己的青春吧本来就是混乱、烦躁、激动、亢奋以及无尽的“我可以”
我已经有好久没看动漫了~~在我点了想看之后过了很久我才忽然想起来原来我看过这部动画…疯狂的片子
这动画在日本反响平平,销量一般。因为是严重御宅向的,所以不太讨我喜欢。喜欢EVA和摇滚的年轻宅男们可以试试,也许会很爱。
华丽的恶趣味与科幻外衣下 还是关于爱与成长的青春剧码
实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好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找的字幕全能都是翻译有问题的,有的连时间轴都不对,做字幕用心点好不.
没经历过激素旺盛分泌的男性青春期,真的看不懂,不明觉厉
三集弃,又是那套青春疾病而且很恶心,女角色塑造成什么样露内裤、脱内裤、穿内裤制作人员不如把内裤套自己头上得了,那么爱画
ber怎么时而神神的时而抽抽的,神抽抽的
不行啊,这部我也欣赏不了一集半弃。基本第一集不能吸引我的话就88了,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啊(喂
我爱它的音乐,我爱它的故事……那个少年爱着那个姑娘,那个姑娘却不爱他。另外一个姑娘,爱的只是一个影子吧
业界仅此一部,纯粹的自嗨艺术
木鱼水心姐说,完全看不懂是啥但是有一种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很厉害的。
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如此电波。看不懂TAT
表现主义,拼贴风格。聚焦放大男性青春期时的人物关系、感觉体验,利用动画媒介的特点,借用象征元素符号的自由组合变形来重新表达它们,并且在故事逻辑、表演、剪辑、音效等方面都极尽夸张跳跃,体现了动画的审美特点,但视听表现欲远超戏剧性,缺乏代入感和价值性,更适合做成每集5到8分钟的短片。
青春?热血?我怎么看不懂类?
OTAKU向的大没谱动画,一群人在一起胡说八道自说自话絮絮叨叨。镜头很前卫,情节很疯狂,角色都很彪悍!。。。第一集就被小学生和女高中生的H情节震撼,我服了!宅叔叔们请用邪恶动画拯救世界吧!!
没看懂也没受震撼。个人不喜欢,觉得很无聊,没有共鸣,可能是我的青春期太不青春了吧。不喜欢用隐喻的形式谈性,要谈就大大方方谈,不喜欢搞这么乱七八糟的。尽管讲的是小男孩的成长,但是sexualize female还是让我感到不适。个人观点,仅此而已。配乐不错,制作挺好。
青春到爆!
一部由日本动漫史诗级鼻祖半壁江山挥霍eva赚来的钱洋洋洒洒整整写了120min可读性为零的青春恋爱梦想主题曲。作画神级,剧情负分。当作eva同人看心态会好一点。粉毛薰,红毛香,男主嗣,机器丽,班长美,秘书律,海苔堂…无论在哪个世界里再见到你们,只要能再见到你们就好
我果然在记人名方面有着极端严重的先天缺陷,导致看了60余遍FLCL后,别人问我两个女主叫什么名字,我都想了很久… …话说我都看60多遍了啊…哎… …再去看几遍…60遍果然还不够…
商业成熟的一作,表现手法已经十分纯熟,且不屑于讨论任何严肃问题了。不知道为何评价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