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充满心意的电视剧,如果有看过原版日剧的人设,可能大家就不会吐槽女主的演技,因为人设确实是这样。
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剧的整体与内涵。
感动于对音乐坚持与追求的每一个人物。
梦想、努力、对音乐的理解、对自我的思考与成长的探索、对音乐最为纯真的追求、对朋友与爱人的信任与相互扶持、对学生教学的思考等,整部剧中每个角色都很鲜活,也都有各自的局限与困扰,但都始终呈现了对音乐的喜爱,这其中有懵懂的、迷茫的、不知方式方法的学生、有严厉的或温柔且循循善诱的老师、有成名了患病了却不忘后辈的大师等等。
音乐的路上,有相互竞争的彼此,却也是相互成就的彼此;但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只有对梦想、对自己充满信息,不畏惧、不逃避、持续不断的努力、日积月累的付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是一部用心的、值得品味的作品。
这部戏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在追梦音乐的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太真,音乐制作用心。
恨的是感情线写得一言难尽。
1.一见钟情,却又让人莫名其妙第一次听到小窝的琴声就被吸引,那一刻臻言就喜欢上了小窝,被她纯粹热情的,快乐的琴声吸引。
臻言就开启了对小窝的照顾模式,这高冷的人设崩的也太快了,没有犹豫,没有挣扎,直接是进屋给小窝大扫除,给她做早餐,做晚饭,这是要送入洞房的节奏吗?
从高冷到暖男转换实在是太过突兀,让观众很不适应,我只能感慨臻言情是个外冷内热的人,本质是善良的。
编剧的确用了秦奋,陈征二傻大闹臻言家来表现他的嘴硬心软。
但一见钟情真不是这样的,我们命中注定是因为能彼此治愈,观众需要跟随男主一起爱上小窝。
在观众为认可小窝时,爱情居然就发生了,就凭林允瞪眼浮夸的演技,这就是蜗牛,一上来就劝退一波人的重要原因。
2.小窝对尊严的爱是迷恋,是依赖,是全心全意,是全力以赴。
这种爱非常纯粹,如小窝对音乐的热爱一样,让人觉得热情温暖。
小窝是言言的小太阳,照耀着臻言,让他在音乐的路上坚定的追求梦想。
小窝劝臻言加入s团,跟随费格尔重新走上指挥的道路。
是小窝让臻言在比赛的焦虑中找回初心,是小窝治愈了臻言的童年阴影,让他飞向欧洲,走向更大的世界,是这小窝的一直陪伴,臻言从高冷自以为是变成了温暖,懂得接纳大家的大师哥。
小窝和林杨一样,让人觉得美好,一样的晶莹剔透。
不同的是,林扬的陪伴是自我成全!
即使得不到周周的回应,林杨一样阳光,一样的不气馁,不放弃希望。
想我的爱热烈纯粹又患得患失,他渴望回应,渴望真言在身边,没有真言的生活,小我的世界便要塌下来,原来,五彩斑斓的世界都暗淡了,箴言是小窝的情绪钥匙,这种爱是小窝生命残缺,只有真人在身边,这块拼图才完整,那问题来了,小窝是否要戒奶呢?
小窝需要成为一个,独立能与臻言肩并肩的人格存在吗?
Amore,这个傻瓜真的有在努力,真的很努力的想要靠近你,追随着你的脚步,但是你为什么总是走的这么快?
3.我治愈了你,你守护我了吗?
正因为小窝的卑微才导致真言的忽略,两次的隐瞒。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让小窝振够了失望。
这一刻,我是多么的心痛,小窝这份全心全意的爱受到了忽略,让我痛心疾首。
最纯粹的爱世间少有如此珍贵,他应该被小心珍藏,我甚至怨恨及我的偶像,你没有坦诚相对,因为你没有将我放在与你平等的位置上,你认为我还是个小孩,不想让我烦恼,不配与你一同承担?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为什么不尊重我?
不给我机会,与你一同肩并肩,无论快乐还是忧愁。
4.导演是矛盾的,他既希望小莴独立。
可小窝一旦独立,势必让小窝从迷恋的状态中走出来,小窝就再也不是小窝了。
正是这一份纯粹而热烈的爱,才使小窝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导演既想小莴戒奶又不能让她戒奶。
导演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这问题,导致情感线的缺陷。
小窝对臻的爱太多太多,尊严追着梦想,小窝追着臻言,真爱的天平失衡了,观众都盼望虐一下臻言,让他知道小窝是多么的珍贵。
是导演未能清晰定位,小窝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爱臻言。
开虐不够一集,一段钢琴和奏,两人便重归于好。
其实小莴的迷恋并没有错,这一份独一无二的热烈是需要被守护的,真正需要成长的是臻言面对这种迷恋的态度和与之相处的方式。
你必须知道它的珍贵,有一个人那么热烈的爱着你,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如果我的爱让我变得卑微,我蹲下身子来爱你,请你不要高高在上地看我。
臻言请你也放低你的姿态,俯下身来去亲吻这颗因爱而变得卑微的小窝。
去守护这一份热烈,去守护这一份纯粹。
你可以坚定的告诉他,我爱你,请你相信我。
大胆地坚定地说出来。
让小莴不再患得患失,从缺乏安全感中变得更加坚定与信任。
剧情最后睁眼说我是养着两个女儿,导演刻画的这究竟是爱情还是父女情?
整个剧情很多应该吻戏的地方却用了拥抱,这种纯粹的爱情,难道可以连吻戏都省略吗?
那它和女儿对父亲的迷恋区别又何在,导演,你想明白了吗?
为了避免误会,我先声明一下,我目前看到21集。
也没有打算弃剧的打算。
这部剧的日版真的是我心目中的白月光。
我真的太爱上野树里了。
而蜗牛前面18集我是一边在脑海里回忆对比着日版一边看。
剧情上有70%的相似度,但是国产剧的细节真的处理的很不到位。
感觉像是收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拆开那个华丽的盒子,礼物本身却是仿制的a货。
——还不是最高版本的那种a货。
说一个细节。
日剧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野田妹的背包。
一个钢琴键盘图案的单肩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一个镜头是她坐在长椅上(大概是在等千秋前辈的时候),一边等一边在包上弹琴。
我们可以从这一个细节感受到野田妹对钢琴的热爱。
这种小细节特别戳我。
然后因为一些原因,真澄这个角色被改成了天才少年的人设。
弗兰兹也不能去夜店了。
怎么说呢,修改后的版本总体有些寡淡。
再然后我很喜欢本哥。
这次很多人吐槽本哥的发型,但其实我觉得是发型师的锅。
如果发根做的蓬松一点。
这个发型也很好看啊!
而且这种发型也能驾驭,本哥的颜真的很能打!
但是!
必须说实话!
本哥这次的角色塑造和他之前的几个相比,真的是稍显逊色。
作为千秋真一的中国版,李臻言显然不合格。
说好的“孤傲的王子”呢?
这除了第一集翻了几个白眼,连所谓的“恶魔指挥家”我都没看出来哪里“恶魔”了。
我不知道在导演和剧本的刻画下,演员本身的成分占多少。
反正我从李臻言身上真的看不到千秋真一的影子。
方小窝我就不谈了。
大概是我之前对这部剧的期待太低,所以看了正片,我竟然觉得比我想象的好一点。
于是我也就这么看下去了。
毕竟爱奇艺会员不要浪费嘛!
然后一直看到21集。
看到李臻言对方小窝说什么我永远会在你身边。
看到他们两个人抱在一起,看到说什么要把她放在掌心。
我突然顿悟了。
这压根就不是中国版交响情人梦。
这就是中国“典型”偶像剧。
逻辑硬伤,情节拖拉,盛产工业糖精。
虽然男女主相爱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主角光环。
但是工业糖也是糖嘛。
甜就完事了嘛!
这么一想,我就宽容了。
跳脱出所谓中国版交响情人梦的框架,这部剧我能给个及格加。
突然就觉得自己打的两颗星有些刺眼是怎么回事。
一会我就改!
起码也得三星嘛!
p.s.我看到有些评论踩了日版,说玉木宏指挥很业余之类的,还有说弹钢琴谈的很假。
然后以此来显示这部剧的良心。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会钢琴,不懂指挥。
但是套用一句话——景有多假,情有多真。
追逐梦想的路上,到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行业大环境不好?
发展前途渺茫?
等你真踏上追梦路就会发现:人会因客观条件的艰辛而愈挫愈勇,却会不知不觉断送在迷失里,这种迷失叫做忘却初心。
最近在芒果TV热播的青春励志偶像剧《蜗牛与黄鹂鸟》,就展示了年轻人追梦路上所遇到的困难。
故事从两个古典音乐天才讲起,钢琴系优等生李臻言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指挥家,可因童年阴影的缠绕无法到欧洲学习,在怪才方小莴的帮助下,以李臻言为首的好朋友冲突桎梏,来到巴黎开始追梦,却再遇困顿。
当上乐团指挥的李臻言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手下的乐团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演出质量不得已延长训练时间。
可他有时间跟着排练,其他乐手却吃不消了,延长的排练时间已经耽误了他们的行程,合作好友无奈道“为了生活,有时候就要牺牲理想。
”李臻言追梦路上面临的第一道迷失难题现身:梦想与面包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
问题往往成对出现,李臻言遭遇“面包”危机,方小莴这边则更严重。
虽然是个钢琴怪才,可方小莴对李臻言的爱让她无法自由的驰骋在音乐的海洋中,她羡慕宋冉能与李臻言同台,为了达到要求,她练琴练的忘乎所以,甚至开始模仿宋冉,别人认为她琴技大涨,然而导师李亚哲一语中的“弹得不对,你把自己给丢了。
”
为了某些目的,你愿意用放弃自己个人特色而换取吗?
这种犀利的问题放在生活中会通过软化来侵蚀你的心志。
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其他行业,模仿是学习是手段,而非成功的道路,一味的追随他人,丧失个人风格,即便能收获眼前红利,也不可能长远。
说到底,金钱与梦想、目标与手段,两大追梦路上的“迷失难题”,核心就在于你是否有明确的、坚定的初心来作追梦“护身符”。
方小莴因爱放弃自我,导师李亚哲从她的初心上找答案,一问果然这个怪才连自己弹琴的初心都不清楚。
没有初心的追梦,是丧失灵魂的奔跑机器,会不自觉的被路上的风景吸引,会随意的改换目标。
比如面包与梦想,这本是不冲突的话题,有了面包才能更好的追梦。
可现实是,在没有坚定的初心守护下,追梦人会把梦想偷换成金钱,以为有了钱就实现了理想,本末倒置阻碍了多少追梦人的成功啊。
不被金钱影响,也有可能在爱情里迷失,方小莴的困境令人惋惜,可这也是大部分人可能面临的难题,出发时豪情万丈,中途时迷惘伤心,为爱改变一切,也为爱失去了一切,让追梦变成无意识的既定行动,僵硬疲惫又徒劳无功。
幸好方小莴有个懂自己的李臻言,他明白方小莴困境的症结,循序渐进的引导,鼓励并支持她做的任何决定,追梦路上同行人的相互支持尤为重要,如甘霖一般浇灌自己因迷茫而干涸的心,无论做什么,以“我”为中心,坚持本我,才是寻找初心、坚守梦想的良方。
《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建立在一群学习古典音乐、为梦想不断追寻的年轻人身上,剧集让古典音乐落地,不再高冷,也告诉大家追梦路上人人平等,你所遇到的问题,他们也不例外。
优秀如李臻言,也曾因现实低头,被迫放弃了与小莴的约定;秦奋为乐团运营甚至接了殡仪馆商演、本有能力进入顶级音乐殿堂继续进修的采薇却因声带受损在酒吧买醉……剧中看似完美、意气风华的年轻人也逃不开现实的“毒打”,这些困难真实辛辣,追梦的不易与梦想的美好相交织,使得人物立体,原本平面的形象沾着烟火气生动起来,更真实、更具代入感。
电视剧热播恰逢高考来临,又有一批学子将开启全新征程。
选拔性考试必定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从人生的马拉松来看,高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即便这“起点”不尽如人意,但接下来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走什么道路、如何经营、到底什么位置可都在你的选择,别因一城一池的得失灰心丧气,即使你慢如“蜗牛”,也总有独属于你自己的风景。
我刚开始是冲着张新成追剧的,但也是真的喜欢古典乐,最初几集被张新成的琴技和第一次合奏时李臻言指挥的那种投入感所吸引,但是剧真的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尤其后面有老戏骨费舍尔的加入,音乐氛围也很浓,剧里的角色都能量满满,大家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值得学习,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吐槽💔林允也没有那么差,她的方小莴在剧后面的时候代入感真的太强了,如果说前半段吸引我的是张新成,那后半段吸引我的有一半是方小莴,我希望她能成长起来,所以感伤于她的为爱勇敢和隐忍但是大结局有一些仓促了,就不能让李臻言和方小莴有一个完整的演出吗🙃
真的真的真的还可以 挺好看的 不要只看前面几集就来豆瓣打个一星 两星的啊 真的还可以啊啊啊 这是一部好剧啊 不要因为前面几集林允的瞪眼卖萌错过这部剧 看前几集的时候 差一点点就被林允的瞪眼给瞪走了 但坚持看完之后 发现 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剧 林允的演技在这部电视剧里也很自然 看完40集之后 我甚至觉得 这个角色也只有林允来演 才会这么合适 这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恋爱剧 在这部剧里 有很正的恋爱观 三观 爱就是爱 不爱就是不爱 也有一群追求梦想的人们 刚看完40集就来豆瓣评分的人表示 10分真的不过分很多人都是在前几集被劝退的 但看下去 你们会发现 它不止前面表现的那样 其实它很细腻 很好 真的可以 音乐盛典张新成接戏也挺有意思啊 冰糖炖雪梨是 冰上运动 蜗牛与黄鹂鸟是 音乐盛典
《蜗牛与黄鹂鸟》的意义比较大于实际,因为毕竟是接替质量不咋滴但是热度还不错的《幸福,触手可及》的档期,在前面一个收视率还算不错的剧集之后,紧接着要再续辉煌,所以,林允和张新成的搭配很有推陈出新的意味。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傲娇严肃的钢琴王子李臻言(张新成饰演)和脱线迷糊的钢琴怪才方小莴(林允饰演)相遇后,为了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克服恐惧并勇敢追逐梦想,相互影响相互提携促进的励志爱情故事。
《蜗牛与黄鹂鸟》脱胎于日本漫画,但不是每一个好看的日剧都适合翻拍。
翻拍得成功不成功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文化背景不同,你看日剧的时候觉得角色丰满可爱,拿到中文语境里你就是会觉得油腻突兀。
是的,看剧时被我大拇指硬生生抠出来的(狗头)。
作为观众,我永远喜欢偶像剧,但是,不需要这种剧情无逻辑,内容藏狗血,演技超尴尬,服化具浮夸,不尊重观众只诚服资本的四不像产物。
高亮:请别扯什么漫画改编,所以夸张。
如果买下版权只追求所谓表面“还原”,观众不如对照漫画听汉化广播剧,还更直观。
电视剧是艺术,讲求声色画多层次的协调和统一,有了故事内核,不考虑文化融合与台词落地,只是自以为是的无脑照搬(没看过原著,恐怕也没有那么复制黏贴),就不要把“改编”当粗制滥造的借口了。
下面正式开始吐槽剧情进度飞快,逻辑九霄云外男女主是上演了一出“一泡鸟屎引发的爱情”?
怎么就带人回家了,怎么就打扫卫生了,怎么就自作主张帮人收拾还自以为是乱扔东西,最后怎么就蹭饭吃醋两情相悦了?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界限礼貌和尊重呢,人与人相处情绪的铺垫和感情的递进呢?
如果弹琴四舍五入等于谈情,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单身狗,相亲网站都关门大吉改成手指培训了吧(微笑脸)。
弹幕里一句轻描淡写的“音乐让他们心灵相通”就妄图把一切起承转合的沟壑烫得一马平川,怕是编剧自己的“甩锅”发言吧。
李臻言大型被驯服现场最生气的是校长和老师的私下谈话,差生?
奇葩?
大学还用这样生硬的标准给学生分三六九等?
尴尬,恶心!
我大概可以猜测漫画里的夸张表达,为了趣味和反差,但是汉化不当就成了人身攻击,只觉观感不适想打人。
还有太多不合理的情节了,介绍读作超级厉害的音乐家,看起来却像深井冰的猥琐大叔,最适合官方自己吐槽的台词,别以为留个艺术家发型,你就可以当指挥家了。
气质是由内而外积累与散发的,也许演技可以弥补,但目前也是查无此物呢。
服装土得像印象里的学生了,演技却依旧不是演员首先大胆开麦,张新成没有hold住这个艺术家的发型,只是在其他“路人“的衬托下,显得他是该剧最正常的一个。
李臻言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障碍,都不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感悟的,而是反复借由回忆杀强制解释(真的不是煮水拖时长吗)出来的,哪怕他有些表演刻意处理过细节,再加上侧颜的鼻子着实优越,可惜也没有让角色“天才”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有更强的信服力。
至于林允,对音乐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天赋通通活在他人的表现和台词里,就是不存在于方小莴这个活生生的人物的言行中。
我本来在想,什么样的父母(编剧)可以取得出“方小莴”这样绕口又别扭的女主名字(也许是《长发公主》情意结)。
直到看完两集后我才明白,这是彩蛋,是致敬,是对鹿小葵式的元气满满的隔空回应!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小”字辈的女生,都要经过就业培训,掌握“夸张、阳光、自强不息”三件套方能成功上岗,荣升女主。
再来欣赏一下方小莴遭遇“隔壁室友不请自来扔掉亲妈礼物”重创后的愤怒、痛心与难过的表演,一时间不知道是刘海会演还是眼眶给力。
隔壁星姐姐在综艺里饱受争议,这边星妹妹在剧集中青春无敌,不知道星爷看到是什么感想,不过方小莴在学校里哄老师吃灌汤包的情景,倒是让我一秒出戏,仿佛在看“给孤寡老人周星驰送温暖”的同款cos综艺。
其他配角的演技我就不提了吧,就,能上戏都是本事。
场景有形无魂,就像全剧缩影音乐学院造型那样其实可以接受,艺术嘛,本来就是奔放且自由的,红砖,拱门,小包间,才能承载音符的流淌和梦想的驰骋。
男女主租房租到小洋房(看起来像)也无可厚非,毕竟在我们狭隘的观念里,艺术都是费钱的,钢琴都能弹了,花钱住好点也没什么。
但是,我就是感受不到人气,那种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暖烘烘的四季痕迹。
李臻言的房间犹如他的人设(虽然没看出来),干净、整洁,没有生气(虽然他做饭,还很好吃哦,但做得都是西餐哦),也就算了,不深究了。
但是方小莴的房间应该在前两集的戏份里还挺重的,甚至应该成为男女主关系进展的神助攻吧?
(都是我根据它国作品脑补的)
但是这个家哦,乱则乱亦,没有灵魂。
没有生活的气息,但不一定要脏乱差到多么夸张的程度,但每一处的混乱都经不起深究,过于摆拍和干净了,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凌乱。
和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很像,一切都朝着剧本(或者原著)看似有条不紊的推进,但哪儿哪儿都是bug和漏洞。
以上
看片经过(不重要): 24岁老阿姨,平时不喜欢看剧,最多看看20集左右网剧,而且还是倍速播放的那种。
可能最近太不顺了,就忙了一阵,停下来了,不爱出门,不爱聊天,打游戏也无感,就宅家,玩手机和平板换着来冲浪,辛苦它们了,轮番充电上阵。
也许好久没看电视剧,或者都在微博上看剧都刷的差不多了,比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起初想等忙完了再重新开始看,可是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却不想看了。
我总是这么奇怪,不按计划走。
或许某天我来兴趣了,又想看了。
呃呃呃,扯远了。
也就是在家躺了某天下午,受过年期间看《我家那闺女》影响,随手刷视频库里恰巧看见林允和张新成的剧封面,始于他们互动,还有颜值啊,就点了进去。
哈哈哈,我就是这么肤浅!
初印象(有点费劲): 第一天下午,就随意看,有一搭没一搭,断断续续的,跳跃式的刷了6集。
唉,奈何我是个大土鳖,实在是不懂音乐,更不谈交响乐,之后才知道该剧内核是古典乐。
嘎嘎嘎……毕竟从小卷起裤脚,下河掏虾抓鱼玩泥巴的我,太难为我了。
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羡慕会弹钢琴的人,觉得好厉害。
无艺术细胞的我,对艺术家总是报以羡慕、惊叹。
虽然我欣赏,但奈何我还是没继续往下看……对,有点弃剧了。
说不上来感觉,反正不想看了,我放弃抵抗了。
重拾(有点上头): 间隔了2天后,对,我又无聊了。
又点击腾讯视频,然而有个栏目类似淘宝猜你喜欢的东西,又给我推了该剧,这时我强迫症犯了(处女座本命),觉得要有始有终。
就这样,我继续看了,继续假装听得懂的样子,继续装啊,当然以方小窝和李臻言为主跳跃式的坚持看,这大概主角光环吧。
至于上头感觉来了,一是我挺喜欢方小窝,二是她和李臻言的相处方式吧。
方小窝这个角色,个人感觉,挺适合林允的。
说句实话,心里是羡慕这样女孩子的,性格真不错。
在剧中和现实中,无论方小窝还是林允都是被爸爸宠爱的女儿,她能够给予周围人快乐能量,释放善意给每一个人,她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她可以毫不犹豫地答应秦奋帮他伴奏补考,可以气踹吁吁地蹬起三轮送摔伤的纪墨去赛场,从此多了个朋友。
她可以主动地寻求李臻言的帮助,给她和秦奋补课,教她弹琴,顺带蹭了饭,从此多了个男友。
她也可以倾听卓音被背叛后的内心,也可以为了李臻言转系,反复排练其原创曲子,希翼展现其才华,多次登门觅得“费事儿”的同意。
她还可以以自己的感受去表达、去号召S团成员回家,重新聚了团……就是这样小窝,她是爱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爱的分享者。
她弹琴的初心是获取快乐。
尽管童年经历过学琴时刻版式的不愉快,但好在遇上琴行老板的女儿的启蒙、胡老师的循循善诱、李臻言的陪伴、费舍尔的因材施教、张老师的“逼迫”、纪墨的理解、李亚哲的良苦用心……正是因为这样,让她足以去消化直至自愈。
在“搞事业”之途中,不因她是所谓“天才”,让一切变得触手可及、一蹴而就。
与平凡世界中的奋斗的人们一样同样经历着迷惘、踌躇、自否、质疑。
正如后期巴黎留学中费舍尔对李臻言所说的:“小窝的钢琴天赋是不比你差,但如果不让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那么天才就会很快地陨落于星辰中。
”她足够幸运,也足够努力。
在这之中,也悟出来“乱弹”和“自由”的边界,也让身边人明白弹琴要跟随自己的心。
只有这样,才会拉进音乐与人的距离,增进其亲密感,使人觅得音乐的快乐。
方小窝虽始于对李臻言追随,但在途中慢慢地找回自己的定位,最终忠于初心。
她永远是那个笑着弹钢琴的孩子!
方小窝一路的“升级打怪”,同时也伴随着李臻言的“斩妖除魔”。
在我的理解中,这里的“妖魔鬼怪”便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口,伤口的愈合是她们感情升华的催化剂。
全剧没有日常的狗血的剧情,如三角恋。
呃呃呃,不对,好像也有,说周全点吧,蒋采薇和宋苒,但李臻言给力啊,直截了当,挑明关系:一个朋友,一个妹妹。
虽然后期小窝在宋苒也受过干扰,这之中一部分是李臻言优柔寡断造成的误解,毕竟李臻言指挥、钢琴、小提琴都精通,上帝是公平的,人无完人嘛,总要有点瑕疵的。
他们的爱情总要有点冲突的。
看下来,总体感觉该剧中的女孩子们在感情方面也都是拿的起放的下的,挺大度的!
嘎嘎嘎……好像跑偏了。
拉回来,我感触最深莫过于男女主相处方式。
该剧中他们情感的发展是存于日常,累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于常规模式,情感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于“仪式感”,即感情阶段的界限并不是清晰,前期更多的以内心的独白去处理的,后期的情感升华会直接一些。
他们的感情是日生日成的,这大概是日久生情中也包含着一见钟情。
不过虐的成分很少,平淡中夹着甜。
方小窝的:“我的心里肺里都是你”。
李臻言:“我的生命中最重要是音乐和你”。
他俩的感情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双方只需要的时候互相给予力量,给予帮助。
看完(真香): 看完一遍后,不自觉地重新又仔细看了一遍。
二次看,被《梁祝》吸引了。
挺好听的,以后有机会要到真正的现场买票听听看。
同时还看了幕后花絮,翻了官博,还仔仔细细的倒回来把片头片尾都看了一遍。
作为小白,感受的话,制作挺大的,音乐顾问还请了朗朗,该剧中的选曲、插曲以及伴奏都挺好听的。
虽然不能像专业学音乐那么懂,但是还是了解点东西。
剧中的角色很多都是音乐出身,都是专业的,瞬间给整部剧增添了专业的感觉。
但是制作者初心,是想让古典乐走进人们生活中,改变以往阳春白雪印象。
这个高度其实挺高的,可能还需要点时间。
碎碎念(不成熟感受): 看完这部剧,我挺喜欢的。
可能,也许,没有说服力。
大家不知从何时开始,万事都开始找茬,质疑是好的,但质疑应该是理性的,不能为了找茬而找茬。
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称,衡量标准不一样的。
谨以此篇,献给我心中的方小窝和李臻言,永远幸福下去吧。
第二集边看边写观感1.后面果然还是用了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这个乐章的变化明显没有第一乐章多。
两个人的合奏时候没听出来两台钢琴更丰富和不同的变化啊。
2。
女主的白痴脸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说个台词能说得目光无神,嘴唇微张我也是醉了。
3,弹琴的时候不应该是享受和沉浸在自己的音乐里吗?
为什么一直跟男主对视。
你对视个鬼啊。。
这又不是在谈恋爱。
真想像千秋学长那样大力抽飞她。
4.BGM是一定要用流行歌吗?
这不是跟全剧古典乐很不搭吗?
5.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么矫揉造作的女生存在。。。
马路上那个撒娇。。。
我饱了。
6.日版里的峰,该剧中的秦奋。
遇到师姐时。
PK用的是 勃拉姆斯匈牙利第五号舞曲” 日版中是野田妹为了爱情发誓要拿到奖金时的配乐,现在挪到这里了,不过只是一个小节。
7.女主的演技真的太劝退了。
吃早餐那一段。
还有在学校那一段。
不是,能不能好好整个女主人设啊。
日版中的野田妹虽然跟个花痴似的,喜欢千秋学长。
可是她很喜欢弹琴的。
就是那种单纯的热情在里面,这女主天天弹琴走神,是怎么让男主喜欢上她的琴声,从而喜欢上她的。
不可思议。
8.。。
编剧你在逗我吗?
一个考进钢琴系的。
没听过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
王腾飞!
搞啥啊?????
不行。
我得弃了。。
受不了这种脑残编剧。
扣一星给这编剧。
还有女主请你不要瞪眼蹶嘴了!!!!
太白痴了啊啊啊啊,我看了想打人!
继续扣一星。
-总体二星半到三星。
没有打二星多给一星为了好感男主。
先声明。
我对男主演是路人好感以上。
对女主此剧之前是路人。
我只看过日剧真人版,没看过漫画,也没看过动画。
作为翻拍剧。
自然免不了要和日版做一番比较。
日版可是声称漫改最成功的一部真人版。
事实上,它也确实值得这个殊荣。
首先先说观感还不错的地方。
男主选得还挺好的,因为这个演员本身就会弹钢琴。
在弹钢琴的部份不用用手替。
有些细节方面做得还不错。
比如在琴房时还能隐约听到其他琴房传来的声音。
这个就比日版好,日版是完全静音的。
各种场景,服装算是接地气,不是那种看起来就很假的,做起来的样板间和租来的衣服。
但服设这个我也有不同意见。
下面会提到。
还有每次有交响乐起来,都会贴心的给出名字。
太好了,老泪纵横的说,当年为了OST,不知道听了几遍BGM。
因为只看了第一集,暂时只拿日版和本剧的第一集的剧情,服设,人设,演技,音乐等做比较。
剧情部份该剧一集为45分钟,真人版为56分钟。
删掉了一些群演和许多KUSO(这里指 是恶搞。
这一两年也可以用沙雕来代替。
非贬义)的地方。
首先不知道后面那些被删掉的群演们是不是会出场,会不会被修改,这里不做评论。
但是把女主的KUSO部份修改了,就还是很遗憾的。
日版中的女主是一个大大咧咧,单纯又很废的女孩子。
而且用了很KUSO的形式的夸张的表现了出来。
不止女主,还有男主与她的对手戏。
比如她弹琴不对着琴谱弹,男主就会像动漫里一样,直接拿着琴谱用力抽过去,野田妹会做一个很夸张的表情,类似还有很多。
非常恶搞。
但也很有趣。
比如她和千秋合奏后露出白痴一样的表情说自己心跳得好快,感觉爱上学长了,被学长再次大力无情的抽飞。
这种类似动漫的KUSO模式混合着进行。
看起来轻松,有趣。
很有笑点。
而本剧中的女主就是一个看起来笨笨的。
傻乎乎的小女生。
人设变得无趣极了。
最后第一集里的改动比较大的也是我不赞同的一处是。
日版中的千秋学长忍受不了垃圾窝一样的野田妹的家。
在野田妹在家里的时候,忍不住亲自动手大清除。
而该剧中男主却在人家女主不在家的时候,擅自作主清理,还把人家的东西都扔了。
这个改动挺不好的。
且不说你一个大男生人家不在家,你跑去人家家中本来就不太对。
还乱扔别人的东西。。
日版中共同清理的那些笑点也全无了。
最后是日版的千秋教野田妹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对方突然有兴致的弹了一个小星星变奏曲,而是从对方的很有激情的弹琴到兴趣缺缺的并不快乐的按谱弹琴中慢慢感悟出自己这个方法不适用的。
这一点还是日版好。
以及在李听到方弹错音的时候,其实如果不是专业的,是听不出来第三小节哪里错了。
而日版的是两人一起弹,同一个曲子,那个音就错得很明显,这一点也是日版处理得更好。
演技部份要说的是本剧最需要避雷的,是女主的演技。
不知道为什么作为一个星女郎,灵动全无。
拿90年代那种偶像剧傻白甜的演法来演女主。
是导演的要求还是自己理解的剧本角色?
野田妹在上野树里的演绎下,虽然很废,很KUSO。
但是异常可爱!
很多处做作的表情,夸张的五官都有些扭曲了。
也不影响她的可爱!
可以这样说,她的行为和台词都显示她很沙雕很白痴。
但上野树里演的女主全身写着四个大字:我很可爱。
而本剧女主,林允演的方小莴(为什么凑个剧名CP真是不容易。
这么难听的名字。
去掉了KUSO部份之后,平平无奇。
和男主的对手戏中,很多地方甚至接不住男主的戏。
你看他俩的对手戏,你会觉得,她沉浸在她的演法中,和男主完全是两个世界。
并且在有些地方不需要那么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需要放开演的时候,她也没有做到。
感觉她的演技中有很多时候还是在意自己。
在意这个镜头,她美不美,她可不可爱。
那么悲催的就是,镜头对她的每一个特写。
都让观众觉得写着四个字。
我!
是!
白!
痴!
目前有有一星都是为她扣的。
男主的演技在我这还是在线的。
有一些小表情小动作都挺到位。
就是一出场那个指挥比较。。
软。
看着指挥得就不是很有感觉。
圆舞曲虽然欢快也不需要这么柔吧。。
就是感觉他挺想向日版的千秋致敬的。
可是问题出在,千秋那版人人自带KUSO气质。
不过男主也没有太过浮夸。
在这里就不过多挑刺了。
比较出戏的是他的服设。
原版中的千秋真一,在学院里有着钢琴王子之称,也被称为千秋王子,穿着挺刮的白衬衫,配笔直的黑色长裤,这个造型真是到现在都不过期。
看着还是很有贵族气息,帅气逼人。
反正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长身玉立这四个字真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还有一套是简单的黑色的T恤配休闲长裤,在教野田妹在家里练琴的时候穿的。
很显身材线条优美瘦长。
该剧中的李臻言,出场穿的是连帽衫。
在家里指挥。
连帽衫是很青春很靠近现实没错。
但是也很出戏啊。
我总觉得下一秒就有人在下面喊:黎语冰,快去练冰球。。。。
后来去学校的时候换了一套,敞开的白衬衫,里面加T恤。
呃。
颜值是能HOLD住的。
也真是很写实。
现在的大学生都差不多这样穿的。
但对于这个钢琴王子的人设是扣分的。
还有男主的的偏分头也多多少少扣了一点点分,但这个属于各花入各眼了。
希望后面会有进步和修改。
女主的没太多可说的。
关于服设。
普通吧。
音乐部份最后一part要说的是日版和这一版的音乐。
要知道日版算是我听古典交响乐的入门剧啊。
而且这剧主打也是音乐。
所以配乐是必不可缺少的需要说到的。
1.日版的第一个出现的是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2波尔卡意在表现年幼时的千秋在旅行中得良师指导。
非常开心。
心情愉快。
而该剧第一个出现的是男主在家中自己指挥。
出现的是普罗克非耶夫的灰姑娘一号组曲第七舞曲.灰姑娘圆舞曲。
为什么拿这个作为第一个出场的交响乐。
有何意图,还不明。
是为了表现主角对当指挥更快乐吗?
2. 日版中,千秋学长在路上听到的是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
这也符合他的心境。
他和老师闹翻,心情不爽,走到路上,听到另类的悲怆。
会不自觉的停下。
该剧中。
男主听到的是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333》第三乐章。
此曲为优雅的小快板。
呃。
感觉跟男主的心情什么的没啥关系。
这个曲子和女主的人设也扯不上啥关系,不明白为什么选这个。
3.日版中的千秋学长和那个有野心的前女友在酒吧的回忆那个飞机的时候,用的是威尔第—安魂曲(Messa da Requiem)挺有KUSO感觉的。
本剧中男主和所谓的搭档见面。
没有BGM。。。
4.第一集的重点戏是男女主要合奏。
日版用的是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有精神的行板此乐章的背景故事是莫扎特唯一一首双钢琴奏鸣曲.而且有传闻这个朋友的女儿是他的学生,也曾和他有过一段爱情.恰好暗喻了千秋学长和野田妹的刚开始的关系.亦师亦友,又有一些暧昧在.而曲风也很阳光,积极向上,恰好也能鼓励千秋吧.该剧用的也是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用的是第三乐章很快的行板。
在这一乐章中,没有像第一乐章那样,能明显的体会出合奏的钢琴互相的对话和合作。
因为第三乐章已经临近结尾。
私以为还是日版更好。
总的来说,日版的选乐方面更古典也更贴切主角心境剧情一些。
希望第二集会有改变。
但最不让我喜欢的是,明明是一个讲古典交响乐的。
居然片尾曲还是流行乐。。
还有一些剧中的配乐也是流行乐。
就像大杂烩了。
不好。
说不香的,现在有个功能只看主角。只看张新成不香吗?
三星,拉下评分吧~音乐部分做的蛮用心的,画面也不错…就是日版真的是最爱的漫改,林允的野田妹…没眼看
因为张新成点开看了两集……这他喵的不是交响情人梦嘛??原来是这个翻拍??对不起这个野田妹我不行,本土化的某些地方也觉得别扭有一说一他弹钢琴是真帅所以还是给的三星勉勉强强吧
林允真的毁戏。
一般吧!看了两集,这部剧不在我的审美点
看得我尴尬癌要犯了,弃了
一般吧,四星给本身就会弹钢琴的张新成
林允啊林允,傻白甜的“甜”,要傻得可爱,不是真的演成一个傻子。一表达情绪就张牙舞蹈的,啥时候她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倒是也没想过拍的这么浮夸和难看,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还挺般配。
听说是翻拍,没看过原版,这个题材很少有,可能受众不是很广,单纯看剧觉得还不错,感觉评分被刷低了。
虽然完全比不上原版的不过就不带脑子随便看看还算乐呵吧,张新成没有玉木宏的王子气质发型也怪怪的不过看久了还是顺眼了,林允演得过于傻子了,配乐感觉能多用点古典可能效果更好,我说费舍尔咋看着这么眼熟呢结果原来是隔壁隐秘的角落那个严良爸爸的渣渣朋友23333
张新成演什么像什么
无法接受交响情人梦的任何翻拍,我的野田妹和千秋sama只有上野树里和玉木宏。
傻白甜只剩下傻了。鹿小葵加强版。吃不消吃不消
剧情演技双尬,看不下去,翻拍有风险,别太随意啊!
感觉还可以吧,音乐学院题材,不过这里面的发型不能接受,里面的乐团音乐,钢琴曲我还挺喜欢
除了张新成以外的一切都令人发指。。张新成你看到女主是林允还敢接,给我好好反思!能不能别再毁经典了啊!
·《交响情人梦》翻拍完全水土不服,毁了最爱的一部日剧(首先中国去欧洲可以火车,不能把男主恐飞人设改一改吗…)·男女主选的完全不搭,女主就别提了·本哥挑剧滑铁卢,但是如果这部剧的团队好好改剧本,他会很适合这个角色的…毕竟好难遇到这种音乐学院的戏
全程没有撕x的电视剧不多了。。。每段音乐都有注释,很多耳熟不知道名字的曲子这次都知道了,男主真是最近的最爱了,女主虽然一开始略尬但是后面感觉还可以接受了,感觉比冰糖要好看呢
亏我还因为原版日剧和张新成会弹钢琴去看,结果就让我看一个小脑发育不全滥用替身的女疯子,配乐也是不知所谓,收视低是你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