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看着可气,就和看历史一样可气,虽然现实比故事更残酷,电视剧整体逻辑毫无道理,但是故事就是纯属虚构,应该看着爽就行,编个美满最好!
可惜一帮傻子!
剧情就是套路!
自土伦堡之战后,明勋贵集团失势,因文官清流占据朝廷主流,失去对外征战之力(国防没了,文官扯后腿,把武勋搞残了,土伦堡之战后还没重建,直接压死武勋,搞到之后,随便一个文官都可以随意搞武勋PS:武勋都是有爵位的,世袭),平衡最重要,外戚和武勋相连,所以快一起倒了霉,之后维持平衡就剩下文官了!
所以党争必不可少,党争无关对错,只能说文人的事,那叫思想(PS武勋:百无一用是书生)。
故事情节不会出现文官子女和武官子女结拜,文官也不会和武勋结为亲。
所以正常情况是高剑雄和李箐箐结亲,八辈子攀不上程闻道和杨秀。
而且文官势大,皇帝无权,党争失败的一方坑定死翘翘。
言官之流就是杨秀那样,去哪都敢说,就是搞事情,反正言论自由无罪,所以最安全的就是杨秀,只要不是被抓住现行,而且文官贼奸,不会把赌注放在一个框里,所以程家灭门顶多一个旁支,你要知道程朱理学是明朝最大的势力,需跪舔那种,严嵩都惧怕三分,而且明朝信道教,所以释教都是封山。
严嵩初期不坏,只不过位置做到头了,党争必不可少,失败者从来都是遗臭万年。
故事情节就是 当时势力强势的严党灭了 程家旁支,顺带灭了看着不顺眼的武勋王爵,高剑雄无奈忍痛,被踩在脚下,被御史清流之杨秀批判。
总之明朝最惨就是皇帝和武勋,因为没权利,所以最惨,毫无存在感,就是小弟,一个圣旨制造机器,一个打手小弟,文官集团窝里斗,就是这么个情况。
没武勋,没国防,东南沿海倭寇盛行(PS:几百人能抢大明朝的州县,没做,明朝的战斗力就是很水,别问为什么,你看看朝廷谁当家做主?
)所以看似悲剧的主角,其实只是党争失败一方,无关对错。
倒霉的永远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少林问道》后面比前面妙,前面比后面禅。
前半段自己给自己拆台,后半段情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且被强行灌输了二十年的真善美,和中国式大团圆的我,喜欢后半段。
前半段,因为槽点差点弃剧。
前边的我不想骂了。
后半段,割不断的血脉,忘不了的结拜,成不了的姻缘,舍不了的少林,悟不完的禅。
虽然我不曾知道现实中,经历太多之后,会不会依然情深似海,值得信任,如果我永远都不能经历,我希望经历的人都笑说是。
在我心中,程闻道是孙悟空,是六小龄童版和周星驰版的结合体,败火僧是观世音,少林是天庭,高剑雄是紧箍咒,杨秀是白龙马,李蓁蓁是紫霞仙子。
我还想说,每个人物都有你想掐死他的瞬间,我觉得这是这部剧最成功的地方,最接于生活的地方。
最后,以最应该的方式祝福一下,(不基的角度)愿闻道,轮回六世,一世与生父母生活。
一世与恋人拜堂成亲,喜结连理。
一世与兄弟没有磕绊。
一世与少林以及少林僧人修行。
还有一世盼君之念。
这五世都清净,无纷扰,补足一世的情愿。
愿李蓁蓁和高剑雄有一世的夫妻缘,前世的修缘大概够了吧。
愿明德与沈梅儿有一世的情缘,可能无想已经修得。
愿方丈一直有一个清净的少林。
至于败火,我不知祝些什么,因为他竟是我想到都会心疼的人。
因为看完整部剧后的观感打上5星,但这里还是想谈一下看的时候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其一,是程闻道在武学上的进度充分发挥了主角光环。
在救出少林十八罗汉后,师叔临死前将毕生功力传授给他,使他从羸弱的贵公子开始变为武学上的可塑之才。
整部剧中关于武术的描述大体上还在一种可在科学解释的范畴之中,但在这里是传统武侠小说的套路。
其二。
铲除倭寇后,程闻道和高剑雄在高台上,享受胜利的喜悦,然而也是此时梁五背着明德的尸体走过。
在剧情后半段,明德和程闻道这对父子已经开始有所和解。
特别是明德为程闻道挡下炮弹也让程闻道感动不已,但是在最后这里,程闻道却遗忘了父亲的遗体,这里的感觉是相当不对劲的。
其三,因为《大明王朝1566》中严世藩的扮演者张志坚出演此次的明德,他和严世藩有很多对手戏,看起来真的很有两个严世藩站在一起的感觉。
另外,也是受大明的影响,感觉这里的徐阶太年轻了,身子骨相当利落。
当然,徐阶比严世藩大10岁这一点还是可以感觉到的。
这里更多的是我刻意联结了这两部剧,不算剧的过失。
以及,感觉整部剧中观感最好的一个场景:
两年多前看到少林问道的8分钟片花,然后惦记了很久,然而看完后,我最喜欢的竟然不是当初片花里让我惊艳的僧将儒中的任何一位,而是明德身边的那个道士梁五。
梁五40多岁的年纪,一身道士的装扮,蓬头散发两撇小胡子,天生长的一副坏人的模样,当然他也的确不是个好人。
独特的口音倒成了他特有的萌点,尤其是他每次“大淫”“大淫”地叫明德的时候。
剧情没有交代梁五的来历,只在他与明德的对话里透露,明德曾经救过他。
明德曾经救了他,于是他愿意一辈子为明德鞍前马后。
他是明德的一只忠犬,明德叫他杀人,他就杀人,让他盯着高建雄,他就盯着高建雄,绝无二话。
明德遇到危险的时候,一定有梁五在身边保护着他。
梁五瞒着明德收了高建雄钱的那次,可能是梁五在剧中唯一的一次不忠。
最后明德死了,在一片狼藉中,是梁五背着明德的尸体默默离开,那个背影让人很伤感。
剧本对梁五的着墨太少,我们只知道他可能来自青岛,毕竟他有着跟黄渤一样的口音,只知道他离开师门很多年再没有回去,可能师傅早已不认他这个徒弟了,只知道他武功高强,武功很杂,各大门派武艺都会一点,除了这些好像也没别的特别的交代了,这个人物的留白太多,不过也无所谓,毕竟他只是一个对剧情几乎没有推动作用的配角。
然而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在梁五身上没有任何复杂的反转,他的性格和行为从一而终,他几乎是本剧中最纯粹的一个人了,一只忠犬。
高建雄很悲剧,他三番两次放过程闻道,杀进大狱救杨秀,为了李蓁蓁活命跪求她嫁给自己……换来的不过是兄弟的谩骂,女神的嘲讽……所以不管高建雄变成什么样,哪怕最后他变成明德一样无情无义我想也是身边人逼的…… 很难忘高建雄在院子里抽自己的场景,真是心酸,他和绣春刀的张震一样,承认自己是一条狗,在这样的世道想变强大,想保护所有自己想保护的人,可是那些你想保护的人却用你的善意践踏你,不肯放过你,凭什么?
所以不管高建雄变成什么样我都可以原谅他,但凡自诩正义的人对他多一点理解和信任,他都不会真正堕入恶,可惜没有,他们只是消耗了他本来就不坚定的信念。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对我们有善意的人更苛刻,我猜大抵是因为只有他们会因为我们受伤吧!
冲着郭京飞去看的,结果并不是男主。
看到12集,男一和女一人设实在讨厌,就属于那种成天打嘴炮,满口仁义礼智信只是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的,却一点能力没有手头不干实事的讨厌角色,反正看到现在已经开始跳着看了,不知道这8.7分怎么来的,特别是12集男主跟抽了风似的,明明说是放下了要去当和尚了,听到女主小道消息立马不当了,枉顾败火僧一番心血,还以匡扶朝政救国救民为借口,利用无辜读书人同情心筹钱救自己女朋友,我真是被这三观打败了,WTF???
杨秀这人也有问题,一个读书读傻了的典型,做了一手腌臜事儿还以读圣贤书自居:我可是读书人呐!
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酸儒气息,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则完全没有原则。
看到目前为止,服装很出色,道具什么的也很用心,台词一般,男一性格很讨厌一惊一乍,比较出彩的反而是明德和高剑雄这些反派角色。
看评论说是慢热型的?
那就再坚持几集,男一女一如果还是这尿性,那只能弃剧了。
这么牛逼的电视剧 怎么不上星,等高清片源出来定要再看一遍。
里面的武打动作就是扎扎实实,一板一眼。
完全中式武侠范儿而非各种五颜六色的特效加持。
特别喜欢里面有一段十八行者那一套仿十八铜人的动作。
加上他们一身黑衣和斗笠看的真是燃爆了。
电视剧的的服化真是没话说。
整体素雅,写实符合年代背景。
尤爱蓁蓁游花车的造型以及妓院的职业装,虽没有半点暴露,但那一片肚兜就足够让人想入非非。
男主的黑僧袍真是又苏又禁欲。
最后倭寇的造型也让人惊艳的不得了,特别是那个汉人卧底的武士服装相比日本自己拍的古装剧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吧。
关于本剧的内容不敢说怕剧透。
只能说我看了也想出家了。
佛法真是玄妙又深刻。
一切在佛面前只是过往云烟。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心中有佛,不在少林”。
反正推荐大家看看,国剧精良起来也是牛逼的不行。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老爸送我去了河南少林武校,在那里呆了一年,认识了很多人,很神奇的一次经历,就像这部剧里的每个人,有着自己无奈没得选择只能接受的命运。
郭京飞的表演是最具有张力和层次感的,在这之前我看见他就会自动脑补他在《龙门镖局》和袁咏仪的对手喜剧,这部剧让我彻底忘记他在龙门的角色,一个演员,成功的让人忘记他成功的角色,才是真的演员。
上一代人的恩怨影响着两代人,因果循环,本片主要宗旨是“放下”,可是放下又哪里有这么容易,李从郡主变成老鸨,侯爷之子变成和尚,将军之子变成人见人恨,人生在世很多事都是被推着走。
败火僧在本片算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也是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没有他,程无法放下,还在被仇恨所斥,失去自我。
所谓因果,又是因为败火僧把他放在程家,让他恨上自己的杀父仇人兼职亲爹,而所谓的爹也是为了赎罪自己的亲生父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本片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当观众作为旁观者,看剧里人物,仿佛上帝视觉,思考,明明主角只要放下,这一切就可以过去,本片撑起来的两个点就是,执念——放下,放下,谈何容易…往深了不会说,随意写写
记不清有多久没看过这样让人全情投入、心潮澎湃的国产剧了。
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兄弟情、儿女情、父子情……这一切尘世情都刻画得动人心魄,而情情纠缠之中展现出来的人性,更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把少林的禅武医讲得最透彻的电视剧,简直可以说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完全可以放在嵩山少林寺轮番播出作为宣传片了!
其实开始看这部电视剧,我是冲着武打的名头来的。
如果开始就知道它是讲禅,可能我还不一定有信心看下去。
而电视剧的前半截,确实有点让我看不下去,不仅是因为情节慢,更是因为感觉恶者恒恶却不受惩弱者逾弱却无力反抗,实在压抑。
但看到后来,慢慢明白,这本不是一部快意恩仇的江湖剧。
这里面没有无缘无故的大奸大恶之人,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二元思维来看待。
里面的很多“恶人”,开始看得我牙痒痒,但最后我却也不希望他们死,因为他们或多或少被度化了,我似乎也被度化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以说,整个这一部电视剧都是在诠释这两种境界。
剧中的台词,更是文采飞扬,意味深长,随便来几段:身虽沉浮痴心在,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
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花开有时,花落亦有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一切已经发生的,都是无论如何一定会发生的。
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
缘生缘灭皆是因果。
注定要一切改变的,可能只是百年之后一朵花开的瞬间。
世人之心皆想紧握,而见我出家弟子又皆说放下。
殊不知,这紧握与放下,都是畸形。
禅,是紧握,亦是放下。
一方官印,让世人坐想行思;一些金银,让世人辗转反侧;一次输赢,让世人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又让世人痛心疾首。
那一段情缘呢?
让世人愁肠百结,而一次不公,让世人蹙眉千度。
可佛说,轮回不在来世,天堂和地狱,也不在将来,善恶一瞬间,你见到天堂,见到地狱。
还有,每次关键时刻想起来的女声吟诵版的佛教背景音乐,超好听!
可惜网上我没搜到!
最后,我要说,这样的经典剧竟然没上星?
我不知道是该为目前的影视市场感到悲哀还是该为这部剧庆幸?
也许,曲高就应该和寡,太世俗的人不会理解,反而会暴殄天物。
再者说,这本就是一部讲无欲无求的剧,何必要去凑铜臭市场的热闹?
不可求不可求,要看的,总会找出来看的。
“师父,地扫完了。
”“继续扫……”这地上有尘土就扫尘土,那没有了尘土呢?
有没有尘土真的重要吗?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样一小段的片头,开始了这部充满了禅机和智慧的电视剧。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可以在电视机里播放的佛经。
编剧以禅宗教义为基础,在之上编写了这样一个看似无奇的明代爱恨情仇类故事,且故事还写得不怎么精彩抓人,有些地方更显拖沓。
但如果从禅机的角度上去看待,这确实是一部少有的好作品。
前十集基本为观众搭建了一个悲剧故事的框架,内质里却暗涵了深刻的禅机:程闻道一家数十口人被严党奸臣所害而死,其父兄更是当着闻道的面死得及其痛苦和悲惨,这是死之苦;程闻道从出生就身带重疾,寒毒每时每刻都害得他生不如死,这是生来就苦;明德因为当年中的尸毒得了怪病从而神性错乱,偏激邪恶,这是病后苦;高剑雄的父亲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一军首长,年老之时已不为朝廷重用而委曲求全于当年小弟手下,虽有老骥雄心却也只能整天里在上官面前唯唯诺诺,这是老来无用苦。
佛说,人生有八苦,这里告诉了我们四苦,即我们平常人最熟悉的生老病死之苦。
那么,还有的四苦呢?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此后的剧情很好地为我们展开了佛家所指的人间另四苦的苦难悲惨。
闻道和李蓁蓁青梅竹马早已订下婚约,两人彼此情爱深厚,怎奈两家族接连被抄家灭门,以至于两人虽有海誓山盟却难以相聚相守,爱人相爱却只能彼此离别,直至最后剧终都未能偕老,苦不苦?
高剑雄军户出身,这在明代是低人一等的,加之程家和李家都是贵族,他虽在心里暗恋李蓁蓁却碍于身份差异不能表达,此后李蓁蓁家族尽毁落魄之时,高剑雄看到了追求李蓁蓁的机会,他也为了李蓁蓁不惜犯险违法却始终换不来李蓁蓁的任何好感,心有所求而不得,苦不苦?
明德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被结义兄弟所害以致身心大变,他恨自己的大哥却又必须利用自己的大哥;程闻道和李蓁蓁将明德和高剑雄视为杀父仇人却又一再与高剑雄和明德搅和在一起;高剑雄心中厌恶明德却身为下属不得不对狠毒的明德虚与委蛇。
作为人却要整天里与自己最厌恶最讨厌的人甚至于仇人见面说话,苦不苦?
明德执念于报复,闻道和李蓁蓁执念于报仇,高剑雄执念于得到心爱的女人,他们的执念一起便难以放下,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偏激,这些欲念蒙心使得身心苦痛疲惫,苦不苦?
佛家八苦,都体现在了这部剧的几位主角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苦?
首先是因为放不下。
剧中的败火僧本质上讲就是佛家的阿弥陀佛,是人生摆脱痛苦走向彼岸的引导者。
“唯有放下,才能破除执念。
”败火僧这样劝解闻道,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生苦短,不要被外在的爱恨情仇蒙蔽了清净之心,唯有放得下,才得真自在。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放得下呢?
难!
所以佛家要讲给我们听蒙蔽我们心神的那些爱恨情仇究竟是些什么。
佛家说因果,有因才有果,有因必有果。
我们身边的一切爱恨情仇也许不过是当初的一念之差,而令我们魂牵梦绕或者咬牙切齿的人,难道与我们就没有别的或者更为隐含深刻的关系吗?
程闻道恨明德,却不知明德原来是自己的亲身父亲;明德欲杀闻道斩草除根,却怎知要杀的是自己的亲身儿子!
这种仇恨怪吗?
这还能成为仇恨吗?
明德投身严党残害程家看似疯狂,原因却是程闻道的养父程肃当年对于结拜三弟明德的欺骗背叛,当初的欺骗与背叛才招来后面的杀身灭门之祸,因果报应原来可以如此之快。
所以,败火僧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执念是不能被放下的。
程闻道后来能够为明德治病,难道仅仅是因为救少林?
不,他的心已经因为知道了与明德的特殊关系而即生改变。
也许今时的受害正源于他日的施虐,你不共戴天的仇人在另一时空维度里或许与你有着完全不同的关系。
如此看来,又有什么还让我们忘不了放不下的呢?
放下了就能够立地成佛了吗?
不能。
就像败火僧所说的:还差一点点。
差在哪里?
一颗慈悲心。
基督教说普通人都是平凡无奇的,唯有他们勇于担当牺牲自我去帮助他人救助世道之时,基督的神性便在凡人身上得以体现,此谓神格人格的统一。
佛家说的慈悲心其实也是这样,心存善念就会发慈悲心,当救世爱人之心在凡夫俗子心中升起的时候,即是发善念,即是菩萨心,那个时刻凡夫俗子就是佛。
程闻道从杨秀舍身取义直言揭发严党罪恶的事情上悟到了,在败火僧的点拨下领悟到了真正涅槃的意义,他去做了:他冒死打出少林,为了饥民去奔波操劳;他为了救下会被杖击毙命的杨秀而主动要求承受酷刑,此时他救的已不是他结拜的二哥,而只是一个人。
当闻道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人遮蔽苦痛灾难时,这善念慈悲心已让他得以涅槃重生,走到了彼岸。
身体是什么?
此世之皮囊。
你,我,他现在世界中是什么关系?
有关系吗?
前生后世中我们之间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就如同演员演戏一般,在这个剧目里我们是这样的缘分,在那个剧目里我们又会是另外一种关系,都说人生如戏,其实人生和戏又有什么区别?
看穿了这些,还会必纠缠于此生此世吗?
恐怕连我们的一身皮囊又何必去在意?
悟道后的闻道终于得到了衣钵,也终于成为了无想。
他身心合一真正解脱,就如同败火僧进洞面壁前说的那样:在世人看来此洞是禁锢,在我看来却是最自由的所在。
是啊,了断了所有因缘,才会真正无牵无挂,才能得到大自在。
得道后的无想真的无想了,我在何处?
我本无我,随心所欲,“方丈就是吃饭睡觉”,无心于念,心潮起处便是善念,是菩萨心,是行大慈悲事。
什么是禅?
没有就是禅,或者说,本就没有禅。
阿弥陀佛。
坚持看了前面六级,人物智商太低,梗也很多,剧情完全是随着人物智商由低到高龟速发展,毫无看点,实在是没法坚持了,看了前面六级就跳到十六集,感觉十六集做第七集都嫌慢,靠人物智商超低然后慢慢恢复正常这个过程来带动剧情的发展,这样的电视请来全世界的明星都无济于事。不多说,两个字,尬剧。
两星因为明德书记。世界上最危险最没用的东西就是良心。明朝之乱祸根在皇帝,明朝权力只在皇帝。
我就发现没有当红人士参演的电视剧&电影,豆瓣评分是不是就异常宽容,这都是什么鬼,看了一集不到根本没有看下一集的欲望,周一围不火是有原因的,演戏一点吸引人的地方都没有,龙门镖局那个男生倒是不错。
难看的要死
不是说就是完美 只是喜欢这种态度 每一幕都是精心的呈现 看着一些千奇百怪的电视剧各种上星 嗯还是期待上星 期待更多的人看到
虽然这部剧有些台词看得我尴尬症爆掉了,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34集已经成为无想的闻道和已经成为十一娘的蓁蓁的那段对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有点无聊,5
一般不标记看过的国产剧,特别是没有完整看的。但这部无论怎样我要强烈好评。有老国产剧那种认真用心的感觉,并且人设都细心揣摩过,这一点无论放在哪里都无限好评,看出来非常非常追求画面感,包括静态和动态,构图显然是推敲过了,演员也很卖力。我猜编剧想看同人(嗯w)。总之完成度很高。
大悲咒贯穿全剧,原来可以这么好听。比较喜欢整体的色调和节奏感,和弥漫在全剧中的禅意,合十的动作真是百看不腻,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古装剧。虽然花楹的演技和其他几个实力派的比起来略显不足,多给一星作为鼓励
为什么评分这么高?买的吗?窝囊大哥+鸡贼二哥+一吼二跪三卖惨三弟+死人脸女主,男主女主每一个镜头我都想骂一遍,带资进组吗?而且全程气声讲话,装什么深沉,你嚎的那个劲儿呐?MD!
目前看到第七集,所有主角配角全是作逼,我真的不知道为啥能刷到8.6,及格分偏上一点的水准吧。
好题材,烂故事,人设崩了又崩
我的个妈呀,这个女主的演技真的和人设一点不符合,长相,zhenzhen 应该是倾城倾国吧作为头牌. 而且这个女演员没有那种妩媚气,她和两位男主各种不搭. 演技,咬字尴尬,台词轻浮,演技连瞪眼都不会,全程一个表情!还有周一围,演技都靠喊. 里面别的演员都很好!剧情还是可以的,尤其是武术场面,很好看.
虽然我看过大明王朝但是这一部真的节奏慢得我打瞌睡,一官独大得太过火了吧,也不解释一下。两集了,我实在没有耐心。
看到最后觉得一般般,剧情为了配合主角,垃圾得不行!主角开始装逼,卖萌,傻到极限,中间不劳而获,最后一本正经禅道附体!因为一个女人,推动故事的发展。没意思!
编剧也是吃透了QQ空间文艺语录了
像我这种历史盲都看的都好尴尬。不说别的,就说王府要被抄了,下人们开始打包裹走人?难道奴仆不登名造册的么,说不干了就不干了?你以为你是临时工呢?看见和尚打机锋就觉得很欠抽!“南京”“异姓王”这些就不多说了。上个吊还能离地一人多高,会轻功是怎么着?真奇怪他是怎么把自己挂上去的
只看了前四集就受不了了,节奏慢得要死,每集都TM一大堆闪回,生怕观众是弱智记不住上一集的剧情吗
良心好剧,爱周一围
复仇吧。还是要复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