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确实不太讨喜,不过真正的去看了,才知道真的很搞笑,也真的很励志,里面的人物和台词也很容易让人记住,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也算是大鹏的得意之作,至少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很有笑点。
这世上多一个笑,就少一个人哭。
有句话说的也好,开心过也是一天,不开心过也是一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开开心心的过呢。
或许你的力量很小,但是当你感染到你身边的人的时候力量就大了。
《煎饼侠》的笑料段子挺不错,相信也是大鹏原创的吧。
但是整个剧本结构是完全抄袭1999年 艾迪.墨菲的电影《包芬格计划》啊。
这个电影的介绍在豆瓣可以找到的。
《包芬格计划》故事内容是酱紫的:一个制片人想拍科幻大片,但是没有钱,然后骗了一堆小演员和学生来出演,告诉他们要和大明星艾迪.墨菲一起拍戏。
但是拍摄手法为了追求真实都是偷拍....以上也是《煎饼侠》的剧情简介....所以虽然煎饼侠挺搞笑的,但是抄袭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很无耻的就还是当《屌丝男士》段子秀看看吧,导演比较聪明的选择了一部不太知名的老片,而且豆瓣那么多电影迷都没有发现...
或许是因为过于屌丝化的名字,再加上暑期档这样一个令人沮丧的档期,对《煎饼侠》一直没有太多期待。
那张浮夸的海报太过狗血,不知道会让多少人误会了这部电影的质量,也不知道是不是反而能拉拢到更多的小城观众。
但无论怎样,以当下中国院线电影的水准来说,《煎饼侠》目前的评分被严重低估了。
在这个近乎恬不知耻的对IP进行透支的电影时代,《煎饼侠》值得被审慎地歌颂。
它是暑期档中的最大惊喜,某种程度上超过《大圣归来》,因为毕竟后者的口碑一直不俗,更因为它是动画,技术的隆重能让人们忽略剧情的稚嫩。
但《煎饼侠》不同,它是喜剧,甚至掺杂了部分闹剧的成分,是中国院线观众最热爱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被挑剔的类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院线喜剧开始主打一句宣传语,叫“笑中带泪”。
这都是那群出身于八线小城,在《知音》和《读者》浸淫中长大的公关团队的杰作。
他们热爱这种既用喜剧招徕客人,又用眼泪表示深刻的假模假式的矛盾短语。
其实,笑中带泪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能用电影推动人们达到这种情绪,很难。
之前几乎所有有这个企图的电影都让这句宣传语沦为了笑话。
《煎饼侠》算是努力蹦跶着碰到了这句“笑中带泪”的边缘。
《煎饼侠》老老实实地做了一部结实的喜剧——至少在那场柳岩对大鹏进行“点化”的戏之前都是如此。
网剧出身的大鹏,有一种特别本分的喜剧观——逗笑观众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他用最合适于一个演员的表演方式逗笑观众,而不是考虑传达背后的“意义”。
在他的价值观当中,笑料就是笑料,没有高低贵贱,笑是普世的,把人逗笑是喜剧的道德。
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中国喜剧界竟然还存在争议。
网络视频是残忍的,其实比大电影要残忍得多。
《屌丝男士》那一类东西,如果在三分钟之内没有抓住观众,人们早就关掉了事。
这样的残酷训练,至少让大鹏懂得了对包袱的敬重。
他把这一切都平行移植到了大电影当中。
他的小聪明在于,懂得扬长避短。
他让所有演员以真实身份出演,明星就是明星,首先,可以使光环最大化,有利于电影宣传;然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直接利用那些明星本身的特长。
他让岳云鹏唱唱《五环之歌》,让宋小宝说一句“你这个损色!
”,让赵四抖会结巴,让邓超喊一句奔跑吧兄弟……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俏皮的小聪明段子,挠着娱乐圈和公众心理的痒痒,当包贝尔躲大鹏的片约时,假装喊着,“把我的大麻拿来!
”这种小幽默,不但近乎于现挂,而且还都带着刺儿呢。
所有这些都是亲切的,大鹏极其聪明地利用了这些喜剧明星自己的标签、符号和金句,他们沉淀多年留存下来的经典段子,就被大鹏全部顺理成章地为己所用,而且你还不会觉得突兀。
能做到这一点,只有让他们自己演自己才可以,不然,为他们重新设置角色,反而会显得很做作。
这样利用明星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办法。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网剧给大鹏带来的鸡贼。
对于那些隆重对待电影的学院派人士来讲,《煎饼侠》的剧情或许有些段子化,但如果以效果论英雄的话,大鹏至少让每一个段子都熠熠生辉。
里面几乎没有咯吱人的地方,却都能让你笑得舒展。
客观地讲,《煎饼侠》本质上仍然是一部IP电影,但混杂着喜剧类型片、闹剧和正剧等多种风格。
重要的是,这部IP电影,有一种毫不欺瞒的态度,它明目张胆的告诉人们,用的就是《屌丝男士》积累起的人气,再加上这个套层结构的故事、戏中戏、现实和虚构的穿插,所有人的真名出演,反而让人们觉得诚意十足。
它绝不像《栀子花开》,近乎诈骗地启用了何炅的一个歌名以及李易峰的粉嫩,就此了事。
如果你不故意苛求,那么即使说《煎饼侠》是段子集锦和碎片化的,那这部集锦也让人从未停止过笑声。
它足以对得起喜剧这两个字了。
更何况,这部电影真的没有那么碎片,他比很多故作精妙的电影的起承转合都要纯熟。
除了对于喜剧明星最精准地盘活,大鹏也熟谙观众的心理。
当他演绎被打回底层的小人物,他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身上每天面对的心酸,当他在开头张扬着意得志满,他也明白,戳破那些明星画皮的那些部位,观众才会买账。
后来,大鹏在酒桌上念叨,“我不想再演屌丝啦。
”在天台上,柳岩说,“这么多年,别人就会说,柳岩什么都不会,就只会借胸上位。
”这就是他们真实的心声。
看到这些,你会觉得你不但看了喜剧,甚至还贴近了大鹏和柳岩的身边,看了一次他们私下的吐槽。
从这个意义上讲,《煎饼侠》不但成功地植入了大量笑料,还在抒情的桥段中成功搬演了一幕明星的真人秀。
在这个网络时代,作践自己有时是唯一能成功的捷径,这真残酷,但他们作践的时间长了,观众就分不清角色和演员,他们就被角色附体。
人们只盯着大鹏贱兮兮的表情和柳岩深邃的乳沟,这个时候,他们能用自己的名字说出那些平时无人去听的感慨,人们也就能看的到那份背后的无奈和酸楚。
刚刚他们卖笑赚了一份掌声,这些桥段,他们卖泪又能赚到另外的感慨。
是的,你能从《煎饼侠》里看到周星驰电影的影子,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子,那些硬汉动作片的影子等等,这些致敬做得都不差,有时,近乎可爱。
《煎饼侠》有它的问题。
比如结尾,当在天台上被柳岩点醒之后,大鹏因为梦想而爆发。
他真的突然变得犹如英雄附体,同时,海哥角色的转变,尚格云顿的客串以及古惑仔的出场,等等这一切都有些转场得过于突兀。
大鹏仍然想在结尾营造一点与梦想相关的情怀。
但还好,他向经典电影致敬的桥段仍保持着一股故意的嬉闹范儿,这有效地冲散了那股阐述梦想时不可避免的矫情劲儿。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真的让人觉得有一点圆童年梦想的童趣。
喜剧其实是最难驾驭的题材。
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口味越来越重,笑点越来越高,机灵的段子手都能随时吊打喜剧演员,你想逗笑久被历练的观众,得需要多少功夫?
《煎饼侠》真的意想不到的在这个让电影感到耻辱的档期,让人们看到了一部像样的喜剧。
淘宝上票价8.8,室友也一直说着要去看,好吧那就买票去看吧。
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就是明星都是真名出现,引用了部分现实的桥段进去,比较关注娱乐圈的都能get到一些梗,比如陈赫说的话,包贝尔的台词,邓超跑着喊奔跑吧兄弟,柳岩的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现身说法。
这让观众有一种非常强的代入感。
据说大鹏是赵本山的弟子,难怪出现了东北F4,那一口东北腔儿也是醉了,估计北方观众会很喜欢,有那么一刹那我也为在看乡村爱情故事呢。
东北F4很好得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对,那不就是刘能那几个人么?
尚格云顿原来是来打酱油的,之前刚看过一部美剧:超感八组,里面的一个肯尼亚小伙子的偶像就是尚格云顿,剧中多次出现,因此我也认识了他,也成了看这部片子的一个引子。
帅!
不过打斗略短。
剧中唯一没有使用真名的就是袁姗姗了,老实说,这个姑娘可是被于妈害惨了,之前被刷滚圈。
其实呢,现代装挺好看的呀。
演得不错呢最有演技的就是那位老爷爷了,最后让他演了个幕后大boss,也是帅的很。
总之,工作之余乐呵乐呵也是可以的,质量也不算差,可以一看
行走江湖,你的背包里有没有一个侠客梦?
蝙蝠侠、猪猪侠、垃圾侠、再加个煎饼侠,不管你是什么侠,耐心点儿,要你横空出世的伟大时刻早晚会到来,只要你别违约、别从梦想里先醒来。
开始撒花唱婚礼进行曲,鸡蛋、葱花、番茄酱齐齐砸来,恭喜贺喜,用电影人自己演绎娱乐圈某一生态区的“真人秀”,这个大拼盘因为说了很多实话,讲了很多实在的现实,就算是丑媳妇,从情感上也已被公婆接纳了。
很多人揣着一颗星去看煎饼侠,做好了心理准备,大不了赔钱赔时间,再逼自己做个“键盘侠”(没有讽刺之意)与坏心情来个华山论剑。
结果,剧情逆转,慷慨地给出了三星、四星,万万没想到的意外惊喜就像煎饼侠甩出来的葱花蛋,让快乐的感觉有味道、有模样、完全具象了。
觉得国产喜剧片开始领悟了“笑中带泪”的深沉,年轻幼稚但没那么糟糕了,反正跟大鹏的“个人恩怨”也一笔勾销了。
这样的评价对制作团队来说就是先抑后扬,貌似让人家失落了,但也有坦率的可爱面目是让人开心的。
也有一些人,以前没留意过屌丝男士,也没太在意大鹏用明星来为电影刷脸的前期宣传,只是觉得闷热的周末,决定去蹭影院的空调。
早前可能有点小想法,知道《煎饼侠》已经火了,想探究这到底是个什么鬼,然后翻了《煎饼侠》的牌子,结果发现这次观影感受还不赖。
给五颗星,那的确是加了“感情分”的。
客观说来,看喜剧片的人最忌讳吃到炒冷饭,所以咱们当真初见,非‘若如初见’,这就是一见钟情的感情分。
总之,为了照顾一下吃到冷饭的同学(觉得《煎饼侠》就是屌丝男士的加长版),平复感动心情之后,打出三星四星则是给出的真实的感受分。
当然,这里的肯定是地域化了的,是因地制宜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热爱电影,看电影写感受、分享心情、映射人生、汲取成长的养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与电影的火热程度、与所谓的影评人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被我说的充满了火药味,其实就是“我选择我的”。
对这些人来说,看电影仅仅是添加到日常生活里的一个项目,好不好看,火不火热,都无所谓。
他们只想跟着感觉走,因为电影与心情之间有个神秘的反射弧,社会环境与心情之间也有个神秘的反射弧,所以心情会用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映照出电影的好评差评。
甭管社会如何发展,也甭管它发展到如何牛掰的地步,多数人讨生活的氛围若是被压力与不快乐郁结成疾,置身那种环境的人是想看到可以快递到心里的快乐礼包的,也希望感受到“希望”,也愿意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
这或许可以草率地给出近些年某些电影风行的理由,电影人疯狂地拍梦想、拍情怀、拍青春、拍回忆,拍明媚的未来等等,观众买账,因为人们需要这样集体“取暖”。
而认可《煎饼侠》的人,或许就是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并不浮夸的努力人生。
对我来说,以上的看片前奏在我脑海中都有演奏过,对《煎饼侠》的观感也是肯定的分数。
事实上《煎饼侠》让我想起当年的《中国合伙人》,虽说故事迥异,风格不同,拍摄水准也不宜比较,但有让我感动的共通点。
两部电影在表现喜剧的喜感上,都在极力靠近现实,享受着自讽、自嘲、自黑的乐趣,亦真亦幻,半真半假,但都在把握一个度,不致夸张过猛、表演太过、自嗨忘我,至少努力规避着哗众取宠的廉价笑点。
整体而言,《煎饼侠》的笑料都算收放自如,采集了网络段子,但看得出是在寻找改头换面的方式。
郑凯的“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不是个新梗,让凯少爷一本正经地双语表达还挺逗的。
“宠物吞宝演变出的狗屎运”也在其他的电影里盖过章,没什么新鲜的,但大鹏用狗狗为“钻石不见了”铺了个伏笔,而且不留痕迹,这种设计是比较成熟耐看的。
但就个体演员的表演而言,还是留下了欠火候的印象。
群戏相当考验演技,也相当考验编剧的实力。
先说客串的大腕,这一环节的硬伤出在编剧身上。
客串的明星各种技能本领,貌似都有杀手锏,但并没有完美利用,不是戏份太少就是戏份蹩脚,表现好了,也像广告明星,举着打酱油的广告牌一溜烟就没了。
说说我觉得好看的,尚格云顿很出彩,大鹏的敬老精神值得肯定,导演显然没用他的中式导戏法困住国际巨星的自由式演技(还记得金陵十三钗如何改造出中国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吧),硬汉的打戏打得很认真,一句话的文戏也像那么回事。
张朝阳与韩寒很新鲜,点缀的作用刚刚好。
东北F4到哪儿都是刘老根的味道,这确实不能怪他们,这也是人家的风格。
所以在编排“四人转”舞台时,尽量呈现“本色”,用他们本真的面目表现自己,段子没让人觉得太冷,这样的编排基本合格。
另外,用T台靓照红遍微博的道馆馆长王德顺老爷子,他那段戏也算不错,听说很多人为“成龙劈匾”的桥段折磨得心痛,看来笑点不同,泪点也不同,但不管怎么说大鹏助理潘斌龙是个可爱的人。
再说让人不满意的,让我热血沸腾的《古惑仔》。
这一节真是痛并快乐着,就是那种无语的遗憾。
编导简直浪费了一次可以让观众激情万丈的机会,四人亮相时太好看了,可是为嘛高潮只有1秒钟啊,只有1秒。
后面好尬尴,是来探班的吗?
四个人用客套的普通话象征性地点评一下煎饼侠,就只剩下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了,我怎么觉得自己都是别扭的,但愿他们不是自掏腰包领盒饭的。
好吧,就当那会编剧打瞌睡了。
另外,闪回至童年的《煎饼侠》煽情版前传其实就是个鸡肋,那一段对我来说是煎熬。
蜻蜓点水就好,算是交代,搞出主旋律的范儿,不是说好“笑中带泪”的吗?
直接催泪,似乎文不对题了。
再有一个就是,我真心觉得吴君如、袁珊珊、柳岩、郭采洁四位小主不是花瓶似花瓶,不用在乎演技了,呈现自己就行了,你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吧。
当然有令人感动的,比如柳岩亦真亦假地道出口水,那当然是心声,还是希望世界是美好的,少伤害多热爱。
像柳岩那样很真诚地“自揭伤疤”其实就是《煎饼侠》的叙事风格,语气是无奈的,心情是低落的,表达出来的是淡淡的苦涩与不容易,但我们能感受到里面还有最淳朴的性情,气愤、失望、困惑、彷徨。
别说你是明星,就是总统、国王,天庭的玉帝,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都有七情六欲,都抱有希望亦都会绝望。
经历的越多越能感受到真诚的分量,感受到魅力人格的价值,感受到诚实坦率的意义。
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只有一条,利人利己,人品就是人脉。
电影故事开始正视真相了,那不是正能量,的确只是事实。
显然,用人物与事件塑造影人心里的蓝图与希望,《煎饼侠》就是在遵循他能够达到的“真诚”。
而不是以往那种摆出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神情,一副我是屌丝我怕谁的匪气,一半捧着地气一半踩着地气。
总之,那种为了避免被黑不如自黑的过度“自黑”,似乎被玩残了,真诚度直线下降,为了取悦低级可能真做低级的事儿。
标榜自我的虚情假意表露无遗,想来大家都看出来了。
现在已经打开了“该透明的就要透明”的真假参半模式了。
最后数来宝,简单说说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
没错,配乐,《五环之歌》不用说了。
最带感最让人陶醉的便是《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lue”,完全烘托出了大鹏杀出记者团时的动物凶猛的势头,而且这音乐打的怀旧牌超正点。
古惑仔的配乐也是另一大亮点。
除此,对于主要人物,我个人最喜欢烂狗仔(崔志佳)的表演的,除了第一场戏略显生,后面完全逆袭,台词动作都是优质的,只要给他一个镜头,整个画面就是他的。
停车场油漆隐藏那段,他在背景墙里跑来跑去,把3拼得准确无误,那真是让我笑得前仰后合了。
PS:剧中,大鹏甩出鸡蛋、葱花时,我一直纠结于摊煎饼的动作,饼铛在哪儿?饼皮呢?
还得裹上啊·······这个问题我一直放不下!
记录一下几个搞笑的点,还有比较印象深刻的地方😜杜潇潇:拿几个煎饼走吧,好吗?
拿几个煎饼走吧 啊拿几个煎饼走吧,小流氓拿几个煎饼走,有那么困难吗拿几个煎饼走吧,思密达,思密达,思密达陈赫:我前两天把手给摔断了,医生说是左后臂半粉碎性杀马特式骨折。
林更新:21、22、23都不行,诶,25行。
不是,你误会了,是2025年。
东北F4:①那我就叫麻辣小龙侠吧。
②吃了小鸡,叉上小鸡,单吊小鸡,哎呀,妈呀!
摸错了!
③你觉得我和钢铁侠哪个比较厉害, 钢铁侠也没揍过我啊。
岳云鹏:(唱)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吴君如:对,我刚才碰到,肩膀侠!
(什么肩膀侠呀,煎饼侠!
)哦,铅笔侠!
(煎饼侠!
)坚挺侠!
(煎饼侠!
)煎饼侠!
邓超:奔跑吧 兄弟!
(Duang~撞晕了23333)柳岩:对你来说,低比高更可怕吧羽泉:我们昨天演唱会、真唱、可嗨了!
哦对,偷拍岳云鹏的时候,胡来看到马涛等人挨打,准备偷偷离开,后来看到杜潇潇打岳云鹏耳光又偷偷挪了回来。
也是没想到电影里的小岳岳武功如此高超啊哈哈哈!
电影最后的歌曲挺好听的,贴一下歌词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谁写的诗和我有什么关系你是只蝙蝠蜘蛛还是只蚂蚁星爷说没有梦想就都是咸鱼冒着风雨吃套煎饼看一场电影这样的一天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些事情我不会忘记就像我忘不了你每当黑夜来临就在我心中冉冉升起为了明天能有曙光爱与恨都要被隐藏勇敢不代表不紧张可是信念不能伪装冒着风雨吃套煎饼看一场电影这样的一天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些事情我不会忘记就像我忘不了你每当黑夜来临就在我心中冉冉升起为了明天能有曙光爱与恨都要被隐藏勇敢不代表不紧张可是信念不能伪装我拥有梦想的力量抵抗怀疑我的目光我不能带你去远方尽管你懂我的忧伤
人气偶像大鹏遭遇意外,人气不再。
人生谷底时签下电影合约,然而资金短缺,为了履约临时组了个摄制组,想尽办法坑骗各路明星来糊弄完成任务。
别误会,和煎饼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非常无厘头的搞笑电影,什么是无厘头?
看,摆的姿势酷不酷?
瞧,这个桥段搞不搞笑?
什么,我这么努力上窜下跳的闹腾,请来这么多超级明星大咖客串,你怎么能一口无聊、烂片的就抹杀我的努力…… 大鹏大哥,无厘头不是这样搞,你认真一点嘛,观众也不都是小朋友好吗。
周星驰的无厘头为什么大家都愿意买账,人家有内容支撑,有感情投入,观众有代入感,笑完之后回味甚至还会带点泪。
所有流于形式没有内在的东西,几乎等同于骗人。
这电影里的主线,和本影片的制作还真是异曲同工之处。
最后大家一起来数星星,陈赫,包贝尔,陈思成,郑凯,邓超,郑伊健,陈小春……哎哟,拍得不咋滴,人脉倒是挺广的嘛。
事实证明,如果对《煎饼侠》没有任何期望,那应该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在六月份上海国际电影节听到了一些影片好评,后来又有朋友以股市身家性命担保本片过八亿票房,我突然觉得,也许,《煎饼侠》还可以看看。
跨行来拍电影的人很多,广告圈电视圈作家演员经纪人。
虽然其中烂片也很多,但跨行这个行为本身,总归还是值得鼓励的——无破不立嘛。
况且没有烂片,怎么能显示出好片的身段、地位和价值呢。
不过,打从飞出来“搜狐视频”四个方块大字,我觉得《煎饼侠》有点不妙了。
一直到整部电影看完,我发现它的影像故事并不抓人,中途出去溜达个五分钟十分钟都没什么影响,尿点无数。
你一边玩手机,光靠耳朵听都能知道大概,比如连说带唱的葬礼主持那一整段。
到了大鹏跟柳岩在天台上诉说心中有梦想,每天一碗鸡汤,噢,是每天一张自拍,我就觉得电影毫无看头。
这还玩出真爱了,哄小孩啊。
其实到了这里,《煎饼侠》已经完全拍不下去了。
大鹏突然顿悟了,真心英雄友情岁月更重要啊,他像《大圣归来》的孙悟空一样,挣脱了镣铐封印,然后硬生生接上了尚格云顿和古惑仔,暴走结束。
通俗的说,《煎饼侠》缺乏电影感,画面扁平,打光布景镜头运动都极其含糊,缺乏一般好电影的场面调度设计——基本都靠几个演员张嘴说事,把情节都写在了一张张便秘用力再用力的脸上。
我注意到,《煎饼侠》用最多的电影手法是屡试不爽的分屏技术,表现煎饼侠的出场,扔鸡蛋洒葱花(扔鸡蛋真的不是取材于《少林足球》么),KO对手。
作为一部讲述拍电影的电影,《煎饼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隐藏的固定镜头,不挪也不带切的,包括结尾动作场面,号称偷拍的狗仔摄像机几乎都是缺席存在,真是欺负观众不会拍电影啊。
即便陈小春开口说,这片子肯定拍得挺烂的。
然而,能把搭草台班子和偷拍过程讲得这么无趣,那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不能因为自嘲屌丝,自认为不专业但大家都很努力,然后就真的把这些玩意当成挡箭牌了。
那台不断在消失隐藏状态的摄像机,包括吴君如的雪茄出场,岳云鹏的河南人身份,片中很多设计,其实是完全敞给观众的,都是这些人物跳出来跟观众说话卖秀,而不是服务于拍摄的山寨电影和整个喜剧故事。
他们放置在故事里,就变成一种极其尴尬、无比拙劣的存在,比如那位间歇性神经痉挛的海哥。
让尚格云顿一字马和古惑仔凹造型这种无来由的乱入,说到底是在卖情怀,而不是真的在搭桥拍喜剧。
有人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观众看电影,与专业无关。
煎饼侠的紧身衣明明很健美,柳岩的胸明明很立体啊,哪里扁平了。
作为一部喜剧,《煎饼侠》让我笑了几次,却实在远远比不上《道士下山》,包括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吊威亚技术。
它的笑点,基本上还是来自传统的相声小品类节目,比如宋小宝,大家一起看春晚。
然而,像麻辣小龙虾这样的语言梗,之前已经被吴君如一再口误,说实话毫无笑点,干涩得慌。
我承认《煎饼侠》的想法和方向都是对的,没有整成3D也是良心。
可是,那些赤裸裸的植入广告,生怕别人看不出平安银行的段落,实际上跟以前的国产商业电影没有本质区别。
包括有人引以为亮点的自黑,老实话,如果大鹏这样也叫自黑,那么,娱乐圈明星依然还是带着面具在忽悠,你让那些被朝阳区群众举报的圈内人情何以堪。
观众只不过是满足了一些变相的窥私欲,原来明星们在现实中可能(应该是)这样子的,土豪老板是这样淳淳善诱女明星的,歌手不假唱了嗓子大概就废了。
那结论就是,中国观众太容易满足了。
我对《煎饼侠》的想象,本来应该是假拍电影真做戏。
结果,它还是变成了假拍电影假做戏。
饰演自己的大鹏,落魄只是因为成为了被封杀的明星,而不是真心想拍一部电影却无法完成。
那种无路可逃、全力以赴的情感诉求,《煎饼侠》里一丁点都没有。
有的只是初心,是梦想,是没有人会相信但大家都觉得应该相信的煎饼童年。
无论是把死变态写脸上的经纪人,袁姗姗诠释烂演技的玩法,这种电影充斥了太多鸡肋一样的人物桥段,仍还是处于想一出、编一出的社会主义原始初级阶段。
说一句“再来几口大麻”,喊几句“奔跑吧!
兄弟”,这样的东西就是喜剧幽默了?
这本质上,还是在编网剧杀时间啊,太无视观众的智力。
但,可悲的是……
【木卫二微信公众号:movie432】
文/梦见乌鸦《煎饼侠》是一部让人惊喜的电影,惊喜之处大多纯在于之前的偏见,或许是片名的缘故,或许国内烂片当道的“惯性”使然,总以为这部电影很山寨,也没什么搞头,但其实《煎饼侠》噱头非常多且成熟,《食神》故事模板,《喜剧之王》内核,《屌丝男士》的笑料,一气呵成的故事,有瑕疵但不影响观感,内容实则高能搞笑。
大鹏在这部戏中戏的《煎饼侠》中,用大量自黑方式 调侃自我,令人刮目相看的作品。
而电影中同样令人刮目相看的,还有袁姗姗。
袁姗姗,一个被黑出来的女星,从签约于正工作室到如今,并没有因为演戏红。
她的红,是以被网友谩骂并要求她“滚出娱乐圈”的方式红起来的。
内地娱乐圈发展至今,好像还没有哪一个明星,会以这样被网友大规模地嘲笑抨击甚至谩骂而妇孺皆知、被放在头条上一个月之久的——袁姗姗是第一个。
个人对袁姗姗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从未关注过于正那些影视作品,不粉不黑,只觉得这位没有特点,《煎饼侠》竟然是我看她的第一部作品。
从电影中的表现,能感觉出袁姗姗很拼,不是那种演技派或者偶像派用自己特点来招揽观众,而是用“自黑”的方式,一拼到底。
《煎饼侠》中,每个角色都在演自己,除了袁姗姗那个角色之外,每个角色都用了自己的本名,她饰演的那个角色叫做杜潇潇,而其实袁姗姗也是在演自己。
开场一出现,就顶着清宫穿越剧的龙套,一个三线小演员,梦想着去好莱坞演一个女六号,在煎饼摊前问小演员知不知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用5种方式,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女演员的自我修养”,只不过是用浮夸的方式演绎出来,看到这里,就能感受大鹏在编排这出戏之时的讽刺意味,而袁姗姗在用了一个角色的名字,去演绎这种讽刺之色。
因为在“中枪”的女明星中,绝大多数观众对他们的印象是所谓的浮夸、做作和炒作等负面词汇,久而久之,成见成为了观众脑海中的“演技。
”袁姗姗是有演技的,起码在这部电影里就能看出来。
或许她对这个近似于本色演出的角色有着特殊的情结在其中,在电影里伴随着草台班子剧组,从卖煎饼的少女到被洗脑的女超人,再到杜潇潇自己, 完成了多个性格人物的演绎。
不仅仅是外形上的变化,更有将自己独特的情感注入其中,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奋斗的小演员形象,也是一个多变性格的人物形象,在火锅店那场戏中,她的发飙勾起了很多观众追求梦想后被随意践踏后的无奈情感,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草根演员形象。
或许这样的角色才是袁姗姗最适合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名句让世人可知初识之大同美好,但却不要忘了其后面:“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现实。
之前一直不太清楚袁姗姗为什么被黑,是演技和颜值?
而这个20多岁的女演员,她没有很多女星那样咄咄逼人的架势,也没有一些人善于用卖萌、美艳来吸引目光,总是感觉袁姗姗很柔弱。
在她逆来顺受的温和表情之下,其实是孜孜不倦的奋斗之心。
于是在《煎饼侠》,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敢于自黑的本人。
尤其是当观众看到袁姗姗和大鹏几乎就是在演他们现实中的困境之时,他们经常被黑已经不是新闻,他们的演技不高几乎成为很多人说话的前提,他们如何认识自我、做出自我评价,并自黑下去、才是《煎饼侠》中的喜剧精髓。
袁姗姗是个相对沉默的女星,网友们说她香肠嘴,她承认,“我一直都是香肠嘴啊”,她给自己的长相打零分,还说‘有的网友还给我打负分呢’。
她这样对网友们放低姿态,客客气气,可不是真的像杨幂、范冰冰那样学自黑,她说自己还没有到达一个自黑的境界,实际上她也不愿意这样,在《煎饼侠》中这是她第一次自黑。
她可能更希望的回击方式是:收拾心情,继续拍戏,等到有一天,狠狠地给当初叫她滚出娱乐圈的人还以颜色。
结果从头笑到尾!
看到小岳岳,听到《五环之歌》的时候我更是笑得牙床都松动了。
作为本片吸引观众的最大看点,它的笑果非常出色,是《屌丝男士》的升级版。
纯粹的搞笑并不难,难的是控制好度,否则搞笑沦为挠痒痒,观众会觉得膈应。
而本片的度就控制的很好。
作为导演处女作,大鹏体现出处女座才有的精准,害得我差点从柳岩的球迷变成他的粉丝。
从网络剧到大电影,不是将一个个段子简单的组接起来就行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故事框架把它们规整到一起。
《煎饼侠》的统一故事框架就是大鹏想要拍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所有的段子和参与的明星,都是这个故事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一种比金钱更让人兴奋、更让人有成就感的东西——梦想。
所以说,这部影片在大的架构上保证了完整性,并且有软性的价值——梦想,和情怀。
细节上,大鹏对客串明星的特点挖掘得很到位,比如美丽的柳岩小姐继续在酒店餐厅等高级场所展现她的一颦一笑,并在暗中关心大鹏(多少球迷梦寐以求的事情),比如东北F4的戏份安排在澡堂子里(要是再把乔衫安排进来就更完美了),我看的时候感觉四位仿佛回到了家里一般活络自在;古惑仔四人组安排在终极大战打完之后出现(顺便圆了超市老头的演戏梦。
PS老头真像曾江),并指出大鹏的超级英雄电影本身拍的很烂,但将拍摄过程制作成电影会很精彩。
这句台词看似随意,其实是大鹏通过古惑仔之口给自己“圆场”——我虽然已经脱离了屌丝的身份,但我也尚未达到大导演的境界,我拍这电影很简单,就是“拯救不开心”,情怀,是用来装点的,你能感动就感动,不能就图一乐。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了,观众才有可能买你的账;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得很高,很容易会引发观众的一片嘘声。
现在资讯发达,大家好片烂片都看得多了,故弄玄虚的电影糊弄不了人。
总而言之,我觉得《煎饼侠》是一部拿捏得当的喜剧片,没有用无趣的恶搞拖延时间,而是以恰到好处的笑料让人开怀大笑,并且在笑过之后还有所回味,所以,值得一看。
————欢迎关注我的订阅号“野评人”,V信扫描头像即可自动添加。
近几年喜剧作品难得佳作
好笑,讽刺辛辣,结尾过于周星驰了(那种烂尾的感觉都是,所以没有脱俗),不过总体推荐的
全场爆笑N次!!!
從創意、道具和細節來看還是很粗的,但套了一個「拍電影的夢想」進去一切又變得合理化。正能量和眾多明星的撐場是這部電影打開市場的利器。不過片中傳達的信息似乎有點成功學的感覺了,夢想≠成功≠出人頭地,雖然想借助小人物說大夢想,但雞湯太濃也會咸。
说实话看着演员阵容的时候我是不看好的,并且是抱着吐槽的心情来看的,但意外的发现很不错,在狂笑中也能有所思考
监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superhero,光鲜亮丽的背后谁不是一个poorman
飞机上看的。没啥意思的喜剧生生加一个看似励志感动的梗。
3.5/首映礼,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烂,除了偷拍这招有创意以及片子本身挺接地气之外70%都在抄袭电影《包芬格计划》和周星驰→屌丝演员(喜剧之王)的超级英雄梦(功夫),也把所有参演演员都解剖(黑)了一遍,原来惊喜都在预告片里,作为喜剧比上不足,动作也如过家家一般,很喜欢宋小宝,因为他是小品侠。
笑点还是有的,但都不高级,山寨感比较重。中国网剧水平吧。
不算好看也不算好笑,但是蛮多惊喜的。
抄成这样
为什么能像建国大业般地用演员。。。难道这个也是韩三平投的么,,
虽然比较接地气,但故事实在是俗不可耐,我可没看过什么屌丝男士,所以看着大鹏有种哭笑不得的新鲜感。幸好总归是看着轻松惬意的,而且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笑点也到达到效果。明星阵容如此强大,一个个露脸的面孔都起到了作用,真是佩服大鹏的人脉。
点映场满满都是感动,《古惑仔》、红玫瑰、尚格·云顿……抛开电影里的笑点和泪点,单是这些致敬的细节,足以让80后的我唤起回忆共鸣好一阵子了,感谢《煎饼侠》带来的惊喜。
看了20分钟……撑不住了……
尬片拍成电影上映,也算是成功了
【C】制作是真的很low,打光烂的简直没法忍。不过立意选得好。电影台词都直说了“我一拍网剧的,能拍啥电影”,难得的就是有自知之明,然后聪明的扬长避短,这点,比许多专业的都强。
三星半。是药不能停的那种笑点,逗死我这颗二逼的心了。
这几年出现一大堆又当导演又当编剧又想立牌坊的人。术业有专攻,连个故事都讲不好也敢来凑热闹。为无厘头而无厘头的段子网络剧,全片东北味还要扯情怀!即使明星扎堆,更是遗憾,一星都不想多给他们。在我看来这不是自嘲而是把观众拉到同等位置进行贬低罢了。或许我笑点过高,笑不出来的喜剧就是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