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倔强的萝卜》的时候,就觉得那个男主角很像这个里面的刘桦。
小桑还没有记得这个演员的名字,只是一直在问我,那个养猪的男人是不是道哥儿,我也有点疑虑,不知道这个类型的男人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
但总体来说,这个类型的男人,虽然口口声声说“混口饭吃”,貌似一些没出息的样子,但毕竟是说了实话,比那些大道理、把自己吹上天的人好多了。
就像是电影里面他对别人的承诺贯彻到底一样,憨憨直直的,也有些讨人喜欢。
帅哥对于喜剧,从来都不是必要的元素,倒是有性格、善良大度的丑男子,会有些以外的效果。
上一次在快乐大本营已经看多阿朵的方言版千面,其实就我个人而言,阿朵唱歌跳舞都还不错,但是总不见红,估计也是衰到一定程度了。
当年男人装露成那样都没火,估计是没什么辙了。
里面包含的MV的镜头,实在是有点儿雷。
邓家佳也是个山寨的吧,很像李小璐,李小璐又很像周迅。
这次她的表现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感情戏不是她的擅长。
也许是孤陋寡闻吧,李小川我之前没有听说过,没什么感兴趣的根基。
上次在大本营还说自己创了一门语言,明明就是偷懒。
编剧或者制片人去找个懂满语的人应该没啥难的。
后舍男生啊,何炅啊,也都算了。
不过这是我们四个人一起看的第一场电影,在最后一排最靠里的四个座位,也值得纪念一下。
单单为了笑一场的话,还是可以一看的。
&论剧情:《十全》和《熊猫》都是古装题材,一个夺宝、一个护镖,关于片头一个设计成《碟中谍》式开头,一个以漫画为开头,都算颇具创意,不过《熊猫》的漫画感更胜一筹,再说结局,《熊猫》是大团圆结局,而《十全》的结局是离别的伤感,给人以些许共鸣,《十全》更胜一筹&论人物:《十全》和《熊猫》的大部分演员是原班人马,只是在主演上做过调整,以刘桦和邓家佳为主角的《熊猫》在演技上与立威廉和黄奕不相上下(一个演技派配一个新人)。
两部戏都出现的李小川(分别是乌卡卡和叽哩),比起在《十全》里的惊艳的淡定,《熊猫》里已是平庸很多。
接着是两部戏都出现的后舍男生组合,比起《十全》里两个斗嘴的小太监,《熊猫》里两个狱卒一个粤语、一个台湾腔更加逗乐,两人的银幕体验已成熟不少。
再来是明星客串,何炅在《熊猫》里是个极度近视眼,喜剧程度比起《十全》里的戏班主汪涵就差很远了,操着湖南口音的汪涵一出现就已经惹人发笑。
不过性感熟女阿朵倒是个不错的靓点&论歌舞:《十全》里的“梨花香”和“海盗船长”比起《熊猫》里的“朝思暮想”和“叹金莲”要脍炙人口多很多,前者一个摇滚一个伤感,相映成趣,充分发挥了后舍男生和春哥的优点;而《熊猫》里的就略显温和了。
《十全》里开演唱会式的歌舞场面比起《熊猫》里傻傻的熊猫舞水准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论时下流行语:具有原创性的《十全》里的淡定和蹦蹬你个蹦蹬儿比起《熊猫》里的已经是网络流行语的穿越和寂寞,一个是引领流行,一个是被流行引领,不用猜就知道哪个赢了。
另外两部里面都有拿演艺圈和艺人恶搞,《十全》用过的到《熊猫》里再用一次不会雷同吗从这4点来看,《十全九美》不管怎样都赢过《熊猫大侠》,票房上面输给前者也是情理之中
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好电影?
最近在我看电影的时候,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袋里转悠。
对于投资方来说,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赚钱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那《无极》呢?
钱肯定是赚了,但口碑呢?
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各大论坛拼命删负面评价的帖子,以至于让我对自己的审美水平都产生了怀疑!
真不知道他们收了多少黑心钱!
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水准高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像田壮壮、贾樟柯这些人拍了不少文艺片,还得了奖,自然都是好电影。
但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实在是闷了点。
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丰收的电影毕竟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情况是顾了艺术顾不了钱,顾了钱顾不上艺术。
结果呢,艺术家们骂老百姓没品味,商人们骂艺术家不赚钱。
我们观众也分成两伙,这边骂那边太俗,那边骂这边有病。
总而言之一句老话,众口难调。
这样说来,难道就没有个标准了么?
思来想去,我终于有了一个光辉的答案。
那就是:有特色的电影才算好电影。
以中国的情况而言,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一部电影,或者可以推广到一个产品、一个公司,只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无论是够艺术还是够科技,还是够时尚或是够老土,只要路线清楚手段鲜明,就应该算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好产品和一个好公司。
《熊猫大侠》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尽管这部电影无论投资、艺术、剧情、场面、明星等各方面都算不上突出,但唯有一点他们做到了,那就是:这是一部最贴近网络生活的电影!
相信有了这一点,就足够了。
足够赢得网民的笑声,也足够赢得观众的票钱。
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在影片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用心。
“山寨、城管、躲猫猫、草泥马、纠结、我唱的不是歌曲是寂寞、穿越、喊他回家吃饭………………”影片中使用的网络流行元素之多已经无法一一列举。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网民,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感觉很亲切。
当然,除了网络特色之外,本片算是乏善可陈。
不过这就够了,我相信李湘老板也没太高要求,她无非想证明两点:第一我《十全九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第二我这次没嫁错人。
我认为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了。
最后,在骨头堆里挑一点骨头。
影片的后半段,矢野浩二的神经病老妈出场的这一部分,完全与主题搭不上关系,让人看得莫明其妙,算是很令人失望。
最最后,再说两句。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方言片已经火了几年,因此观众们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估计这个方法也用不了多久了。
此外,本片的背景是番兵攻大宋,从这里似乎隐约可以看到一丝王岳伦的理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可能会尝试更大制作的作品。
自习归来,补上作业。
今天又结识了2位豆友,每次观影都能结识两位豆友,按这个速度下去,我也能混出不少朋友来,吼吼。
从人生来看呢,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构成了贯穿我们一生的两条主线;从年份来看呢,年初必然有工作计划,年底必然有总结报告。
那么,这只肥肥的熊猫大侠,便是芒果台今年的年度总结报告。
看抱着不同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类型的电影,对于十全九美,熊猫大侠这类型的恶搞+荟萃片,就要本着舒缓工作压力,随着片中无厘头的台词和场景傻乐到底的心态去看,那么你不仅不会失望,反而会收获颇多,最起码我是舒缓了下最近疲惫的心灵,傻乐了一个半小时。
年根儿底又到了,各大媒体又会纷纷推出09全年回顾,躲猫猫,草泥马,城管,草根......将会重新出现在你的视野当中。
作为芒果台的年终总结报告,这一切当然不会错过啦,反过来的NIKE,声线颇像七仔的猫熊熊,李小龙式的“阿朵”,哎呦喂一次次的让影院爆发出阵阵欢笑。
叽里咕噜的人品,阿朵的现代舞,吴佩慈的玩儿猜猜,“我的地盘听我的”的伟大城管,一水儿上海腔的邢捕头,二麻子的羊驼反而比主角儿王老吉更为出彩,支线坚定的走搞笑路线,主线拼命的保持正统,哀叹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二者融会贯通,或许生活也是这样吧,永远是欢笑伴随着眼泪,苦涩中掺杂着甜蜜。
影片最后还歌颂了把主旋律,娱乐政治两不误。
继风靡大江南北的东北腔之后,今年四川话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继上次《倔强萝卜》中阳痿男之后,这次又有黄老吉大放光彩,看来川普要越来越火了
我在地铁上看到熊猫大侠的预告片时有个感觉,就是它的画面怎么那么像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呢?
另外在预告片里韩看到喊你回家吃饭,唱的是寂寞,居然还有成群结队的草泥马出现,冲着这个就去看了。
再加上城管这种敏感元素,这部娱乐片大流量地吸收了本年度内的网络流行元素。
在年底需要欢乐的时候看看还是蛮适合的。
借着古装的背景加入现代的流行元素,这部娱乐精神十足的片子不单单是乐呵乐呵,也有点小感动。
看来我不再是文艺青年了,也接受这样的平常煽情了。
不过我觉得挺好的。
感谢保利博纳与豆瓣提供观影机会!
王岳伦依旧还是《十全九美》里的导演王岳伦,可是味道却是截然的不同,如果说08年带着《十全九美》来见观众的王岳伦带给人们的还有些许的惊喜的话,那么09年的《熊猫大侠》带给人的感觉就是:原来王岳伦也会炒冷饭,而且炒的还不错,就是这饭有点难吃,让观众们难以下咽。
和《疯狂的石头》等黑色幽默电影不同,王岳伦的黑色幽默有着深深的王氏风格和烙印,别人的黑色幽默是骨子里面的黑色幽默,可是这个叫做王岳伦的导演的黑色幽默却是隔靴挠痒般的黑色幽默,简而言之:别人的黑色幽默有深度、有张力,可是王导演的黑色幽默就是徒增笑料尔,而且有时候,王导演的幽默毫无张力和表现力,即使是引人发笑这一条有时候往往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08年有《十全九美》的成功在先,自然在09年的贺岁档上延续上一年的成功,希望继续书写传奇。
可是,不知是观众的笑点太高还是什么原因,《熊猫大侠》的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拙作 。
本来嘛,《十全九美》就是一部爆米花一般的快餐电影,要思想没思想,谈深度没深度,就是要博得大家一笑而已,可是,全部看完,观众大概记得只有“海盗船长、粉红娘娘”之类的口水文化了,其余的一概全忘记。
老师说了:不要小看所谓的喜剧,因为逗人笑其实是一件不容易得事情。
看来,《熊猫大侠》算的上是一部不择不扣的失败的喜剧,怪不得有人会看十分钟不到就会甩头离开而不心疼几十元的票价。
人物是古时候的人物,说的话却是十足的现代味道,时不时会有几句年度流行语跳入观众的耳朵,如果不看画面,简直会被误认为是年度流行语评点呢,这简直就是恶搞,借古人之口时时爆出惊人之语,这也算是王岳伦导演的一大创新和突破。
无论是《十全九美》,还是《熊猫大侠》打出的都是一样的套路和手法,只是这是否是一条正确的王氏商业片之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不知2010年的年末,王导演又会拿出什么雷人不赚笑声的电影出来,我拭目以待。
当然,在《熊猫大侠》里,王导演依旧不会忘了回忆一下《十全九美》,于是就有了食全酒美得那间客栈。
09年的穿越,08年的王岳伦,穿越不是人物的穿越,而是所谓的语言的穿越,导演还是那年的王岳伦,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依旧是后舍男孩在里面客串和搞怪。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熊猫大侠》是个十足的王岳伦作品。
熊猫大侠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熊猫了,因为它很可爱,而且它看一下月亮就叫一声,妈妈,月亮也变成了熊猫的样子,所以熊猫管月亮叫妈妈。
我还觉的这部电好的地方就是这部电影有的时候会用上美术,非常好看。
我觉的好奇的是那些女人为什么是蛇蝎呢/?因为她们在一个人身上用手指碰他而且还发出奇怪的声音,她们其中的一个人还喜欢上了巴图鲁,因为,她爸爸说谁要是喜欢她的大脚就是真的喜欢她了,巴图鲁就喜欢她的大脚了,可是她们一直管叫巴图图。
最后所有的女人们抓起来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监狱里她们说话被在外面的巴图鲁偷偷听见了,巴图鲁闯进了监狱把她们救了,巴图鲁说蒙古话的我爱你,她们两个人你也喜欢我,我也喜欢你。
两个人被一幅环绕这非常美,感觉两个人非常幸福。
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电影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但摸准年轻人的口味殊为不易,紧跟时代脉搏更是难上加难。
老牌导演热衷于拍大片,貌似走商业路线,其实还是重个人情怀,年轻人的口味偶尔兼顾就算不错。
年青一代的导演中,宁浩艺高人胆大,未来足以引领潮流;陆川本质上是个文艺青年,让他放下架子比较难;还有一个王岳伦,目前走“投机取巧”路线,处女作《十全九美》小兵立大功,除了档期选得好,最重要的是用古装喜剧玩出时下年轻人的“恶趣味”。
王岳伦知道自己在拍什么,所以又有了《熊猫大侠》。
我看完之后,感觉该片不仅是《十全九美》的全面升级,更填补了华语商业片领域的一个稀缺类型--贱片。
所谓“贱片”,简而言之就是绝不端架子,放眼俗段子,这一类型在好莱坞极为流行,《美国派》系列、本·斯蒂勒自《情迷索玛丽》之后的贱男喜剧,都可归为此列。
《熊猫大侠》的路数贴近《惊声尖笑》系列和《史诗大电影》,不过重点不是恶搞电影对白桥段,而是“向网民致敬”。
从北京奥运到“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一年来的网络热门话题,从北京黑车、上海警察到城管、草泥马、躲猫猫,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被《熊猫大侠》一网打尽--该片完全可以当做“2009网络大史记”。
作为“贱片”,《熊猫大侠》笑料有点脏,主题很健康,跟盛年时期的周星驰、王晶有些相似,玩尽屎尿屁,最终还是要惩恶扬善。
《熊猫大侠》的主人公是刘桦,被师傅看死一事无成的镖具小店主,谨守着护送熊猫安全到站的一份承诺,阿朵、何炅、后舍男生、吴佩慈、任泉是他一路遇到的各种人马,最后误打误撞成为拯救大将军的民族英雄。
剧情不能说紧凑,笑料倒很密集,拍M V出身的王岳伦施展浑身解数,《熊猫大侠》比《十全九美》更爆笑更耍贱。
不过无可否认,这只是种快餐消费,所谓“网络智慧”,说白了也不过是段子集锦,讥诮解构当下社会百态的手法也拙劣粗糙。
我们可以斥之为烂片,但很难不笑。
你不喜欢,我没信心,但总有人买单,贱片无敌。
哈哈,这样也是号称2009年第一部贺岁片,时间有点早,不过凑合着吧。
开心最重要!
--By 小妞&白菜
首先要说《熊猫大侠》是我认为的今年比较成功的喜剧电影,比《追影》《大内密探00狗》好看。
好看是一个综合评价,是剧情、镜头语言、演员表演,搞笑桥段等所有指标综合起来给人的感觉。
为什么会说他比另两部好看呢。
那就要说说什么是喜剧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
它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
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以我个人喜好来说,我喜欢那些以社会生活中的否定事物为对象的讽刺性喜剧。
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去听郭德纲的相声,听周立波的清口一样。
如果人纯为笑笑,还不如互扣脚心。
我们去影院去剧场找乐,找的不仅是乐,还希望能从剧场从影院找到一些什么来迎合内心那份寂寞。
掉书袋一下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那真正会得表演喜剧的人(如 卓别林 ),倒是大部借用悲剧的动作的。
” 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丑陋乖讹通常只引起嫌恶,喜剧却叫我们在丑陋乖讹中见出新鲜的趣味。
”陈佩斯说:“喜剧都是从悲剧悲情的线索延伸出来的,所有的喜剧让人发笑的东西,其实它最核心的部分都是悲情。
”西德的思斯特·伊洛思说“写一出喜剧,意味着举行一次审判,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社会情况,而笑是最后的和最高的审判。
”德国的斯提登·杜多夫说:“发现缺点,这是笑的根源,也是喜剧性的根源。
”“如果被描写的人物身上的缺点也正是当时社会的缺点的话,对这二者的嘲笑便得到了统一,这时喜剧便也达到了美的程度。
这种笑是最深刻、最持久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会笑出来”。
熟悉吗,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喜欢看赵本山小品。
这种搞笑是一种社会范畴,他包含着对该社会和该时代所固有的恶习、弊病和反常现像的暗示,嘲讽和辛辣揭露。
由于有了搞笑这词,许多导演只认得搞笑,所以拍喜剧电影的同志往往只为了搞笑而搞笑,让喜剧失去了他的批判性内涵。
似乎大家只从《一个馒头的血案》里看到了堆砌笑料和歪曲情节引发的全民笑点的迸发。
而没有看到其蕴含的对社会反思的深刻含义。
为什么人们都变傻了,从精英到p民。
这谁都不怪,就怪这几十年来视讯传播方式对文本阅读的取代。
那么回到这部电影上来,至少可以看出,它的好看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搞笑恰到好处,没有为了纯搞笑而搞笑,搞笑的桥段没有破坏叙事的完整,搞笑的桥段没有牵强附会挠人脚心。
整个情节脉络是清晰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的。
二是与生活联系紧密,他借用了许多生活中现成的段子和网络用语。
你可以说他庸俗懒惰,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喜剧效果。
为什么网络中人群中会流传这些段子,因为它们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声音,难道郭德纲的相声创新了什么吗,他也是借用了许多现成的笑话而已。
所以与生活紧密,能达到讽刺现实的效果。
三是2D与真人结合。
我个人觉得这很新鲜,有一部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面的人吃到了美味的食物,心理状态会用夸张的动画表现出来。
熊猫大侠中也活用细腻的2D动画夸张的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和故事情节,非常值得表扬。
其实第一三点都是器物层面的。
我更关注第二点,因为是内涵方面的。
当然你不能指望现在一部国产电影能真正做到和卓别林电影一样在引人发笑背景下关照现实,批判现实,引人深思。
但他毕竟在体制内规定内剪刀下照顾到了一部分现实生活。
这就够了。
说实话片子真恶搞,太悲剧了,我这种不懂电影的人都觉得囧了,囊括许多时下的流行话语,为了博大家一笑了之,剧情其实还属凑合,我只是最后也觉得想家了,呵呵在王老吉在月下描述画面感的时候。
再就一点,就是巴图图跟金莲说我爱你的时候,我感动了,就那么一瞬间,我记得有人说过,如果你真正的爱一个人那么就会情不自禁的用母语说出一句我爱你,巴图图说了蒙语的我爱你,金莲最后都没有明白。
但是那是真的出自肺腑的,他知道他听不懂,他也会说汉语的,但是他还是选择的用蒙语。
然后那刹那见我明白了,爱。
如果你真正的爱一个人,那么请你用母语大声的说出来
一场闹剧。。。我的熊猫猫,啊哦
不是一般的无聊
无论别人怎么说,我看好这个片子的片头,片头相当不错,就冲这个4星了。
虽然烂,但也有其可爱之处。
那个熊猫好可爱❤
开头的漫画风还不坏,别的就那么回事吧
擦 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
这拍的啥呀。
今年烂片太多了,这个也就一般吧!
熊猫大侠从片名看就是屎尿屁似的圈钱之作。
单纯娱乐来讲 蛮好笑的 神兽+国宝 XXXXDDD
无笑点
我也是混口饭吃而已
邓家佳
我还是哭了的~
全寝一起看才能乐呵。“你爱东方美,还是西方没?你爱心里美,还是身体美?”
2009 阿朵 刘桦
我觉得这电影还可以。笑料还是挺多的。
阿朵是个亮点啊~~
恶搞,纯属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