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打开爱奇艺,翻看电影页面时候,看到了这部《海带》,说实话当时心想打开随便翻看一眼,但是不知不觉就被剧情勾住了,直到结束都没有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部大电影的时间。
今天上班路上,一直在想这部电影的立意和镜头。
有一种细微之处见真知的感觉。
《海带》讲的是发生在海边城市的一个荒诞故事。
画面进入,海面上男主在钓鱼,很荒唐的有了一个和所谓的“海带星人”的对话。
开篇十分钟,作为观众大概都会觉得这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幻片。
但很显然,导演想要的并不是科幻本身,而是“荒诞”这个点。
男主是个被关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非正常人”。
剧情的第一次转折在主人公想说出自己和“海带星人”的对话, 但排在他之前的病友率先讲出实情后,被当作没有精神病没有康复的症状,被再次推上电击治疗。
此刻的主人公内心其实是非常惶恐的。
他小心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他觉得这这是精神病院的不正常。
他只要出院,一切都是新的,有希望的。
这里导演给了观众一个希望。
因为观众在看的时候,也期待主人公的出院,我们和主人公一起认为,外面的世界是正常的。
外面的人是正常的。
剧情进展到第二个转折点是,男主人公的同学出场。
因为主人公发现,家人、同事和这个世界都对他不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就对这个世界绝望。
因为还有朋友。
因为朋友的相信,生活似乎出现了曙光。
家人也跟着一起信了。
这一段也是整部电影中最轻松最充满希望的的一段场景。
剧情的第三处转折出现在所有人告知男主真相的那一刻。
所有先前建立的信心和对肩负的责任感,其实都是被大家看笑话。
此刻的男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再一次彻底坍塌。
他发现所有人的信任其实只是一场戏。
最后的一个转折点是在男主重回医院的剧情中。
在此不和大家透露剧情了。
这四个转折点,从男主自身的境遇着手。
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到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再到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最后再到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坍塌。
完整的一个心路历程。
他其实更像是一个年轻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代人走出校园,惶恐但又充满期待的走进这个世界。
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倾诉的自己的梦想。
但大家“欺瞒”式的鼓励,再到朋友对自己的欺骗,再到自己所有努力得不到回报。
这和男主的遭遇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故事不过是借助一个精神病人作为载体,完整的讲述了所有的“正常人”、“普通人”的日常。
最真实的日常。
说完故事的立意,我还想讲一讲故事里的一些细节。
男主出院的第一场戏,是全家一起吃饭,家里人劝他认真上班。
虽然每个人都表面上在祝贺男主“康复”,但是大家还是在讨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病”的可怕。
这个点其实也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大家对现代年轻人心理状况的误解。
对待抑郁患者像是躲避瘟疫,立马带上有色眼镜,退避三舍。
看到剧情我真的被戳到了。
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一个长期陷入焦虑的人。
被家人这样去认知,非常感同身受了。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大家对常识的认知。
吃猪心,听专家,做电击可以拯救“精神病”,让他康复。
作为故事的局外人,看起来十分荒谬。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多到数不胜数。
没有一个人是这个世界的例外。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做为帮凶出现。
我还想说的是男主朋友这件事。
其实到最后,我始终相信主人公的记者朋友,仍然是想要出自真心来帮助男主的。
但他的不信任也是真的。
换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朋友哪里都是。
最后想来说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摄影。
电影用了很多插曲。
欣喜的是我居然听出了海绵宝宝和数码宝贝的配乐。
剧情本身节奏进攻性不强,加上这些配乐还有节奏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电影因为是在青岛拍的。
整部影片有一种海的味道。
淡蓝色的滤镜,所有的镜头都带着风。
精神病院的镜头都带着明亮的感觉。
镜头的构图也很好,有一些可以直接截图做壁纸了。
希望后期片方能多上一些截图来豆瓣让大家欣赏。
最后电影看似是一个癫狂的荒谬的精神病故事,但是这其实也是小人物的平凡人生。
很多普通人也有大梦想,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拯救人类),但当他们往往在和身边的人说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甚至会歧视他们。
至亲至爱还会“演戏”给自己看。
跌跌撞撞,时代变化太快,我们这一代人该信任谁?
该坚定什么才是对的?
该如何抉择?
到底是世界疯还是自己魔?
我们每个人没有必要为了社会的进步,把自己搞的粉身碎骨。
把自己是病人的秘密藏在心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海带精来的时候,茫茫人海你会就被擦亮,被标识,拥有一点点不平庸的权利。
第1次在豆瓣发表评论,写得不好,请大家见谅做为一个程序员,智商应该都不低,而且逻辑能力也不应该低,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就不必往下看了,请出门左转。
但电影中的男主是一程序员,表现的毫无逻辑,智商堪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 男主提前知道外星人将要入侵地球,并且知道获救方法(在指定的日子里,全身缠满海带,随风起舞,这个是从外星人口中得知的,我们暂且就把这个当做是获救方法),但是影片结束,男主并没有拯救了自己的家人,一个都没有,可能很多人会说原因不在男主,因为家人没有选择相信男主,但我要说的是,恰恰是因为男主的愚蠢,没有逻辑能力才造成了这个结果。
分析:外星人入侵这种天方夜谭的事,从一个普通人(非政府,专家,或其他权威机构)口中说出来,也没人相信,再加上男主,还有一个精神病人身份的加持,可信度会再降低千倍,万倍。
换位思考一下,你会相信吗?
举例1:一个白人女人带着一个黑人小孩,一个白人男子说,这个黑人小孩是我跟你生下的孩子;举例2:一位足球教练信誓旦旦的对球迷说,只要让我执教中国队,保证一场球都不会输。
如果换作是你这样的言语,你会相信吗?
当然不会相信,难道电影中的男主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或许有人说,因为男主是一个病人,不要骗我啦,从影片中的表现,男主的病已经接近康复,并且症状是幻听幻视而不是降低智力或逻辑能力。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无法让人相信的问题?
当然有啦,影片中的男主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他是一遍又一遍,非常执着的,像一个傻子一样对大家说,“我是一神经病,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解决方式,举例1:去做亲子鉴定,举例2:在任中国队教练期间,推掉中国队所有比赛,有没有这个权利另说😃😃😃如果我是影片中的男主,要证明外星人入侵地球,这件事很难,但可以变通一下,先准备好够全家人使用的用海带量,然后郑重的告诉所有家人,几天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日子)我有重要事情要宣布,大家到时候在某某地方集合,外星人的飞船出现的时候,再告诉大家真相。
而不是一遍又一遍,非常执着的,像一个傻子一样对大家说,“我是一神经病,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2 被外星人接走,真的就能获救了吗?
影片中男主是坚定的相信,但我看未必外星人说的话真的可信吗?
(影片中证明外星人说的是真的)外星人救男主的方式有问题,首先,穿海带这个方式不是为男主准备的,不是为人类准备的,外星人为自己准备的撤离程式,可能是在入侵时会放什么大杀器,所以外星人需要撤离,操作这种撤离程式的外星人,如果不是男主遇到了这个外星人,想想后果会怎样,(外星人会想,我明明要接的是人,为什么会出现一群虫子)被外星人接走之后,后果会怎样,非常大的概率是这两种,一是失去生命,二是失去自由或者更惨,被外星人研究试验,不然的话,为什么要入侵地球。
3 除了被外星人接走这种非常不可靠的获救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让人类获救?
找个地方躲起来,虽然这种方式也不可靠,但是比被外星人接走的方式要好得多,或许外星人只是来旅游一下,过几天就走了呢。
说服地球上的武装部门,与外星人一战,虽然同样面临着信任问题,而且也不知道外星人的战力值,比地球高多少,但是这个成功后会拯救全人类,反正是个死嘛,何不拼死一战。
《海带》20171011国产电影。
有点科幻有点黑色幽默。
男主总让我想到一些别的演员,比如《灵魂摆渡》的男主刘智扬;《Dr.伦太郎》的男主堺雅人。
估计是小成本电影吧,演员都很新,特效很假,最后末日的场景也没做出来就the end了。
(你不然剪辑一段美国灾难片毁灭世界的特效进去也可以啊!
)以下涉及剧透。
如果一个曾经有精神病史的人告诉你世界末日就要在十三号星期五到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想?
即便所谓的精神病史是抑郁症?
当一个曾经有精神病史的人想拯救世界,又有多少人会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呢?
男主角有个好听的名字卫任磊。
翻译过来就是(为人类)。
场景从他在海上钓鱼开始说起,钓上来的海带中夹杂了一个海带状的外星人,外星人为报不杀之恩告诉了他世界末日的准确时间以及自救方法就开着自己的飞船离开了。
而当片头一过之后,才发现男主的真实身份,一个正在精神病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精神病人。
这种特殊的身份安排就注定了以后人们看待他的方式和对待他所言所语的结果。
不过电影也正是因为男主角特殊的身份架构而让观众产生了一份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卫任磊当时看到的外星人是不是真的?
世界末日和那种缠海带模拟海带飘动的方式到底能不能拯救人类的生命?
这些都是电影一开始就设下的悬念,不到最后一刻揭晓都会让观众带着充满问题的好奇心继续看下去。
其实想知道结果的观众从这里便可以直接拖动进度条到片尾,世界真的末日了,卫任磊和他的304房病友都缠着海带飞上了宇宙飞船。
从科幻片的开头到科幻片的结尾。
不过我会推荐你好好把中间的过程看一遍。
男主想了很多方法来告诫人类世界末日这件事,比如发微博,录视频,找专家教授,找宗教集会,找年轻人宣传这件事。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信了他的话。
本来以为是卫任磊好兄弟的李某,也只不过是通过他这种就算得了精神病也依旧想着拯救人类的精神来写作投稿做演讲,把他当成了一个说教的真实案例。
最后一次的家族聚会上,姨夫讲明了全家的配合只不过是表演,是为了替他治病的妥协。
没人相信卫任磊的话,从一开头就没有。
人类之间失去了信任,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突然想到最近看的《晓说》——高晓松先生录制的一档博古论今的节目——中提到的《三体》的猜疑链。
人类因为可以说谎,所以就会有猜疑。
而卫任磊虽然作为一个人却被划分到了说的话都不能相信这么一个群体之中——精神病人。
人类总喜欢划分出不同群体。
比如专家、教派、80后这些代名词。
专家说的话即便再假都是有权威性的。
精神病人就算说的是真话也拯救不了人类。
结尾卫任磊又被家人送回了那个监牢,最爱他的奶奶给他带来了很多海带便离开了。
一个艳阳天,精神病院里组织了病人表演,似乎是精神病院里来了高层视察。
在众目睽睽之下卫任磊带着他病房的病友飞天了。
结尾让我有种黑色幽默的讽刺感。
当他回归社会的那片刻时间都想着怎么去爱别人,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世人。
世人却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他。
这里又让我想到唐寅那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电影阐述的内涵是极好的。
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体会了。
我能想到的这些估计也仅仅是沧海一粟,希望大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让我做井底之蛙。
谢谢您的阅读。
版权所有,转载需告知。
20171011晚 射洪伏河
刚刚在爱奇艺无意中看到了标题《海带》,介绍却是科幻喜剧。
感觉有点意思便看完了这部电影,电影不得不说很有深意,从最开始的随意到后面越来越正视它。
带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影片最开始是主角小磊在精神病院的一次集体休闲娱乐中去到海边钓鱼,却无意钓到了一个“海带星人”并被其告知地球即将毁灭,人类想要生存必须在毁灭之日时身缠海带扭动身体,这样一个“荒诞”可笑的求救方法。
随后小磊回到精神病院,在院长的出院审核中小磊否认了出现外形飞行物一说而得以成功出院。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主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病,只是患有抑郁症和间歇性幻想。
回到家中的小磊第二天正常去公司报道,这里导演以似真似幻的方式来描述这一过程经历。
这让很多人觉得是因为主角的幻想症病发了!
或许是真的病发吧,笔者看到这里时内心莫名的伤感。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个小磊?
我们平凡着却不甘平凡。
就像一个个普通的小磊,我们渴望着他人的理解,信任。
可现实里却不那么尽人意!
所以我们幻想,像小磊一样去幻想着美好。
回到家中的小磊收到同学聚会的邀请,明明自己刚刚出院一天,就有同学聚会。
也为后来小李的有所图作了铺垫。
小磊抵不过两句劝便答应了,可以看出主角内心的良善,不会去拒绝。
就像普普通通的我们,内心向往着美好!
住着最本真的柔软!
因为小磊的原因,同学会上只留下了小李和他。
人性如此,对于“不好的”事物,选择避开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因为内心的苦楚小磊和小李大醉一场。
酒后小李吐露出职场的不顺,并直言“我们是一类人”获得主角的信任。
小磊和他说了毁灭之日的消息。
惊喜的是,小李却对此并不反感。
小磊和小李醉后交心,一拍即合。
良善的心让他们开始向身边的人做思想工作,以期帮助更多的人,幸运的是亲人们选择了相信所谓的“毁灭之日”。
于是在小磊亲人的一起帮助下小磊劝导了更多的人。
充足忙碌的生活让小磊也一度精神满满,干劲十足!
亲人朋友貌似都已经准备好了“毁灭之日”,万事大吉,只等“海带星人”了。
可是在最后的集体谈话中,小磊的“幻想”破碎了,这一切不过是亲人配合他治疗而演出的一场闹剧。
让小磊努力建立起来自信立马崩塌,苦求“你再骗骗我”
精神崩塌的小磊跑出家门,痛苦之后的冷静让他想到,就算没人相信他,世界末日,人类灭绝。
也要拯救人类。
他冲进医院,疯狂的收集“捐精试管”,企图为人类留下希望。
这里很感人,这时的他真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精神病”,最后一剂镇定剂,小磊被送回精神病院。
电影到了这里,反应了人性,引人深思。
不过,笔者看到了像小磊一类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内心丰富,思想已经脱离了正常人类,因为不同,他们被冠以“精神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切回归正轨,毁灭之日也不期而至,其实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毁灭之日”只不过是小磊的幻想而已,不过这里的编剧很有心意的把它写了出来。
和万万千千个像小磊一样渴望美好的人般。
编剧走心的给了小磊想要的“美好”,给了我们无限的幻想。
“小磊飞了”,像他说的那样,外星人接走了他。
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思想,脱离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小磊一样,飞了。
同样,带走了我们内心世界里和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我们何尝不是一个个“卫仁磊”?
渴望信任,心存幻想,只是我们的棱角渐渐被社会磨平,没有了“小磊”一样的“荒唐”,可是我们的内心同样孤独,同样“荒唐”!
“死如长夜不眠”曲尽意终。
卫仁磊再见!
和我一样“荒唐”的你,再见!
(看完电影突然想写点东西,第一次影评,语误之处,多请见谅)
AC/DC 《Highway to Hell》
Hank Williams 《Lovesick Blues》
Indochine 《3ème sexe》
Alexandra Rubner 《An die Musik》
Wayne Coyne / Danger Mouse / Mark Linkous 《Revenge》
Choir Of Downside School, Purley 《Old Abram Brown》
Skeeter Davis《The End of the World》
邹律《梦过浮生》主要的插曲都在这里了,按照影片中出现的顺序,都很不错。
看电影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先被影片开头出现的几首插曲所吸引:“听上去不错嘛”。
几首老歌倒是熟悉,剩下的未曾接触,都用听歌识曲认了出来,回头自己完整听完,都是挺不错的歌
他奶奶很神秘啊,神秘的微笑,神秘的带墨镜。
顺便一提,卫仁磊谐音 为人类。
还有我觉得科幻提及世界末日的时候不应提及科学科技,虽说是电影,也不要里面在否定科学科技完成世界末日,这难道是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存留世界末日可能存在的想法吗,反正我个人是反感这样的,还有其中最大的漏洞是卫仁磊太相信自己了,就算是正常的没得过精神病的人,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眼睛之类的感官,更何况卫仁磊,在受到家人别人的不相信,竟然没有怀疑自己是不是幻视了,始终如一的坚信自己。
写个评第一次写影评,旨在解释下许多看不懂或者觉得无聊的观众和我对制作团队的吐槽。
1、弹幕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从头到尾都有人发看不懂,看不明白,不看了等等,说不看的 拜托你别看到电影都快完了再发行吗,你们居心何在?
看不懂看不明白的其中可能包含两种人,年龄较低人群和对宏观事物不感兴趣的人,这些人不能说不好,只是他们关心到的事物和接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对于他们的评论不必太在意。
电影其实想表达的意义比较杂乱,有关于人性的,关于到底谁才是精神病的,关于环保的,关于弱者和强者的,想要讽刺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让我感觉除了年轻气盛的“愤青”文艺青年之外,没人能写得出拍得出这样的电影。
很好,开头很好中间较平淡,结尾有两处大爆发,差点哭了,因为触动到了我,拯救人类,关心社会,何尝不是我在某些时刻的“中二”想法,这样的文艺团队才能拍出这样的触动80,90后心灵的的电影,大导演已经不屑于拍或者已经拍不出或者就压根没有这个创新和思维拍出这样的电影的能力了。
这就是代沟,我们的时代需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导演,电影中的许多配乐听得出也是用了心思的,平时没少听虾米和网易云吧,我的加油我感觉不算数,假如你们愿意听,我还是想比较伤感的说句加油。
虽然很难。
1 细节上可以改进空间太大。
2 很多时候真理往往是被绝大多数人所不齿,人普遍认为琐碎的现实的事才重要,真正重要的事都与生活太遥远不相干。
3 小投资电影也可以有想法有野心?
4 故事很简单却值得回味。
5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6 节奏慢,故事比较无聊。
7 五毛特效没得说。
虽然制作成本低下,好在演技还算合格。
看到影片结尾飞碟出现时,突然从头顶飞过一架直升飞机,差点以为是来接我逃难的,把本人的精神病都快吓康复了!
通过对影片的学习,了解到精神病其实是神经病的高端系列。
人一旦不能从众,也许大多都会被贴上另类的标签,哪怕你也是个病人。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得了哪种病,都不要妄图拯救世界……
片尾曲相当有代入感,娓娓像海带懒散飘着,向高处去。
也因此莫名有了当下的情绪,有些不平,激动,不小心就打了5星。
好吧其实在我看来真的不值五星,可当下的我的情绪做此选择,我表示认同。
电影之前看到预告,觉得很有趣,今天一看到爱奇艺有资源,立刻开始。
中程便猜到了,大家只是为了配合他而做的那些事情,做了那么多的宣传,见了那么多人,朋友几次三番询问男主的心绪,以至于我一度以为这是歌颂家人爱意的电影。
毕竟,发动那么多人,只是为了配合一个精神病人的臆想,而且配合到这种程度,真心超出了常人能够忍受的范围。
我多想在他们的谎言被戳破的时候,他们顺从自己孩子的意思,再几天就好了。
真相大白,人心各安。
也许这确实不容易吧。
男主在精子医院的戏,我虽然一边吐槽医院的安保系统以及男主根本没能力保存那么多精子,一边也隐约想起另一部电影,危楼愚夫。
电影的最后,男主被人狂扁一顿,危楼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故而在看这个电影时,我有点害怕同样的结局,男主一身执念,跌跌撞撞到底,戛然而止。
然而随着片尾精神病四人组的发言,到男主表演(电击后男主说都不会话了还吓了我一跳以为会这样到结尾),再到片尾曲响起,外星人入侵了,男主如自己所说的那般逃离。
这个结局是我喜欢的,一路紧凑地升华,主人公最终被证实是对的,而以一种悲哀无奈的姿态被救赎,知道真相却一笑而过的人大惊失色,还有路人甲乙丙,或震惊,或慌乱,或仅仅是大喊着“卫仁磊再见!
”然而,到此为止,我却觉得结局有没有外星人存在一点都不重要了。
也许危楼愚夫的结局便是因此,不管危楼倒塌与否,那个倒在地上的男人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太多。
然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命题,“相信精神病人说的话”是一个基本不可能的命题吧。
我翻来覆去,但从我的角度出发,怎么考虑都是一个死胡同。
最后,说一个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的内容,男主其实不是幻听幻觉,而是嗑药上瘾,自己给自己创造幻觉,所以其实男主大概不是精神病,需要看心理医生吧。
(以上是一时情绪在此,胡乱写下的文字,大概是悲哀和无奈是我自以为是地赋予最后男主的情绪吧,我不知道为啥感觉受到了冲击,不知道是啥冲击,在这儿磨叽半天又写不明白自己的感觉。
可能要容我再想想?
总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电影呼吁对精神疾病人群关爱,在男主出院时,四个长辈讨论精神病时讽刺意义最为明显。
期间其实父母对他还是很迁就了,其实问问我们自己,如果一个出院精神病人像模像样地告诉你世界末日要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嗯,可能这个示例太极端了吧,如果他只是告诉你海带即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呢?
再想想
这个结局怎么说呢,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有些无厘头,但我觉得很有味道啊。国内算是好看的科幻片了。
很有趣的一个小故事,能看出有很多灵光一现的地方,还有剧组真的是穷2333不满足的地方是有点强行拉长,这个体量感觉30分钟都够了……
立意很好,实现很差。只说缺点。导演和编剧都没有整体的架构概念,剧情想起来一段是一段,人物行为和感情都缺乏铺垫和逻辑合理性;细节上胡作非为,没动半点脑子的,比方说程序员上班的感觉跟链家的差不多;因为细节脱离现实,所以想表现荒诞和黑色幽默的段落,呈现出来的却是尴尬。
无聊
想要拍黑色幽默,格局小了些,科幻的意味反而重了些。人生在世,谁能说的清楚自己是不是精神病呢?
这个故事脑洞给5星,在国产剧中能比较深刻的反映人性的不多,而且还有一层深层的隐喻,就是ZF或者精英人士的做法。也许国内的限制,丑恶人性方面基本是浅尝辄止。如果在韩国可能会拍出《釜山行》或《出租车司机》的效果。
其实想法挺好的。。
风格不统一和节奏拖沓是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站在一部小成本网大的角度来看,完成度非常爱。
太模式化
优质网剧
特效比较垃圾,部分剧情有点拖沓,但是整体故事很好!还有就是很多bgm太出戏了……估计没版权
想法还是很创新的,有点惊艳,事实证明这种片有想法还是能拍出来的
被抖音骗来看了这个。很喜欢这个影评 “对于电影人来说特别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有想法但是没才华”
荒诞有趣,完成度挺高。但无论是世界真的要末日还是主角就是精神病,这两个结局都很俗套.......
鼓励一下给四颗星。这很学院派,但剧本还是单薄了一点。
尴尬症都犯了
剧本,深意,风格,手法,ost和表演都可圈可点。是部超出网大市场射程的网大。
有些闪光点 剪辑画面都有些想法 网大拍的还算有品位 但是节奏问题很大 故事本身也不新鲜了 还有那么多歌给版权了吗
本是一部30分钟短片的内容。前半段对维斯安德森式喜感的模仿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太多段落陷入mv感的陶醉,我还是比较喜欢简约又精细的镜头语言的。
虽然大众的做法最后确实很讽刺,但是又有什么错的?这才是大众们最经济效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