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
Blue Moon,蓝月终曲(台)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伊桑·霍克,玛格丽特·库里,鲍比·坎纳瓦尔,安德鲁·斯科特,西蒙·德兰尼,约翰·多兰,帕特里克·肯尼迪,乔纳·利斯,伊雷恩·奥德怀尔,艾斯林·奥马拉,基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1943年3月31日晚,在传奇性的萨尔迪酒吧里,著名的歌词作家洛伦茨·哈特独自面对着他破碎的自信心。就在同一时刻,他的前合作伙伴理查德·罗杰斯却正在庆祝他们昔日合作的延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的盛大首演。详细 >
1、伊桑霍克起起伏伏这么多年(指选片),还能抽冷子让人感慨“好能演!”,好演员就有这种让人反复爱上他的硬实力。论本部中的表演,游刃自如,信手拈来,将人物的处境心境细腻细剖至赤裸裸血淋淋,影帝级别。2、很久没看到这么扎实的单一空间室内戏了,很适合改成舞台剧(虽然舞台剧会失掉不少特写细节)。3、柏林电影节发布会前就安排了一个媒体场,大爆满,头一次只能坐到二楼山顶去了。从时不时的全场哄笑就能看出整体观影体验极好,随后发布会第一个记者提问的“哇哦”赞赏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bravo!
NYFF No.09|性压抑老💡消亡史,什么可悲不可悲讽刺不讽刺的拍到最后的情绪不都是只剩下你导演自己的那一点自我沉溺吗?搞不明白这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思,林克莱特一年忙了半天结果就是在赶着给死人上坟而已。而那边厢玛格丽特库里《某种物质》后这一年也是被剥削的厉害,只能期望这都是库存吧。
3.5 老白男诠释得很好,但再也不想看了,有些台词极度不适。🫢其实是因为安煮拿奖,才来看的。但其实也没有很大突破,就是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看完想去重温都是陌生人
深深的刺痛了我这个爱情小丑的心,抛开一切电影手法和真实历史:我真的这样爱过一个人
是谁喜欢拍一镜到底下的老白男团先是狂开黄色笑话然后化身纯情少男追姑娘的故事啊,伊桑霍克演嗨了,那是属于传统曲艺形式——相声贯口的魅力
美国文艺界人士最爱的被时代抛弃的(自以为)怀才不遇的创作者的故事,不知道有没有统计这种故事拍出来的频率和好莱坞自身生存处境的关系。
#Berlinale75 归来仍是话痨片
烂到扑街啊,真的,整个电影前20分钟我以为是廉价版本的伍迪艾伦… 后来发现不是的,就是男主喜欢blabber… 所以整个剧本就是让我看一个文艺圈的Loser吗???BFI剧场看一半都无法离席,苦了我了
#Berlinale75主竞赛 How many lost souls in showbiz? 😭 本片至少要看三遍才过瘾吧?经典室内剧,从门口到吧台空间的戏几乎舞台男主Hart台词写得真精彩,几乎是伊桑·霍克独角戏,他把一个矮小酗酒潦倒猥琐尖酸刻薄嫉妒心重絮絮叨叨心口不一急切期望东山再起再塑辉煌的昔日明星作词人塑造得丝丝入扣,而这么一堆毛病的人,却不是坏人不惹人厌,他有着小情趣、小幽默,惹人爱怜。配角最出彩的是作家,主要因为他声音太有磁性,其他人几乎都是extra,而这一晚真正的人生extra是Hart😭这是最不Andrew Scott的Andrew Scott表演,导演你牛逼!你欠我们一部真正的莫娘片!配乐设计很巧妙,片头和片尾的钢琴曲太忧伤了😭😭
回归话痨模式的伊桑霍克让人极度舒适,简单酒馆场景但好像囊括了男主的一生。他身材矮小但才华横溢,内心极度自卑但又喜人前滔滔不绝炫耀才华,酗酒但专情,楼梯转角Richard走上人生巅峰,而男主蓦然走下楼梯和心之所想躲进衣帽间,卑微聆听但换来的只有“I love you but not that way”,趴在地上捡起散掉的扑克牌也不过是想重拾碎掉的自己,起身还要说“一会我家还有一场盛大Party(感叹号)”
#Berlinale75#很喜欢本片的表现形式:描写一个传奇作词人,但并不流水账式地聚焦他的创作过程,也不为了突出他的某种精神品质去从他的平生里精心挑选素材,而是仅仅截取了不到两小时的他不间断地与周围人交流的片段,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而非名人形象。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不到两小时的了解,你仿佛能想象出他此前一路来的创作和生活历程,包括他为何成功为何讨人喜爱,又为何落寞和悲伤。伊桑霍克饰演的主角和他本人形象反差很大,其举止言谈的风格虽然是外放浮夸的,却精准传达出了诸如自大要强、敏感嫉妒、孤独落寞等细腻的情绪变化和细节。如开头引述的别人对主人公的两条描述——所有人都觉得他很有趣,但他又是最悲伤的,影片截取的段落和演员的表演不偏不倚地将这两点表现了出来。我会把今年的主角奖投给他。
最盛大的成功下最悲伤的老白男,可惜我已经没有了听name dropping的耐心。
如果你和Rogers一样时而不耐烦时而被吸引,最后又被结局搞的心绪难平,那么你也进入了这部话唠电影的圈套。整部电影一直聚焦在个人,友情和所谓的爱情,并没有着墨很多的同性身份,抑郁症处境都让人在电影结束后发出一声叹息。最后点播一首sam smith的 Not in that way
@SFF2025
#Berlinale 窒息逼仄的高清戏剧影像 靠每隔十分钟的机灵台词唤醒沉睡的观众 伊森霍克的角色说 唱歌传神是要让人漂浮起来(levitating)这电影丝毫没有要传神的意愿
Nothing special, nothing new,基本上就是伊桑霍克的个人秀。它只是在规定情境和限定场景下完成小而重复的戏剧任务,且舞台感也很重…
#75.Berlinale|一气呵成的独幕剧!伊桑霍克太强了!感觉可以拿这部片冲奥斯卡最佳男主了//出源还会再看一遍嘟
我承认虽然我理解导演的意图,但前 20 分钟依然让我昏昏入睡,在中后段才渐入佳境。用一个人的两个小时来说他的一生,整部作品都透露着强烈的舞台感,散发着浪漫忧郁的气质。Ethan Hawk 蹲在地上捡牌的那场戏真是近期看过最卑微最难过的一场戏,而衣帽间那场戏让我再次对库里小姐刮目相看。很喜欢结尾的处理,你看到一个人在内里轻轻的碎掉了,但他用一首歌给自己灾后重建,假装无事发生,让我想起林夕黄伟文和他们那些低到尘埃里的歌词。整体是非常林克的作品,但当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胜在表演绝佳。
好了我已经知道艺术电影不赚钱了
Well… 能看出來是Richard Linklater的电影,关于自尊心的某些讨论OK,其他都很糟糕,平庸的電影,主角和其他人谈论Margaret Qualley的角色的部分很糟糕很男凝,Margaret Qualley自己也不知道是演技糟糕还是角色糟糕发挥不出来,觉得这个里面没有一个人演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