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
The Mastermind,艺盗低飞(港),盗艺有道(台)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乔什·奥康纳,阿拉娜·哈伊姆,盖比·霍夫曼,约翰·马加罗,比尔·坎普,霍普·戴维斯,莱齐·费利兹,马修·马希尔,科尔·杜曼,玛戈特·安德森-宋,伊莱·盖布,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在天眼尚未密布,监场保安仍会打瞌睡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名画大盗就是会光天化日,大剌剌走进美术馆,直接把猎物从墙上取下放入布袋运走。看似儿戏的一切,背后主谋还要是住在市郊、人畜无害的住家男人。凯莉·莱卡特完全弃用好莱坞盗宝片叙事公式,改以其擅长的左翼简约主义镜头,捕捉触犯艺术罪行者的日常生活、双面人的言行处境,以及..详细 >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2025年拍出来的电影,情节设计、套路、服装调色场景调度等等都十分老套,连台词都十分乏味 “我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你和孩子,是为了家庭”“虽然我做错了,我抱歉,但我还想你给我汇钱”…又是一部想狂按快进键的电影,但是前三十分钟的音乐无聊中带着点谐趣也是让观影心情忽上忽下,种草的点是可爱的带有复古未来感的家具们
2025.08.16. 圆方戏院,香港夏日电影节,个人第三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句话总结本片就是:美国左翼知识分子文青女导演的1970年“伪艺术盗窃”片。片名“主谋”或“犯罪大师”(误导观众)实为反讽:本片男主是一位没犯罪头脑还成天想着靠偷盗实现财富自由、已婚有娃还整天伸手问妈妈要钱的无业青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在彼时无监控无防盗措施+保安只会上班打瞌睡的家乡二流美术馆的盗窃行动,结果很快自己和同伙就要么被抓、要么被黑吃黑、要么被迫流亡。第二幕更是直接变成一部“公路片”,莱卡特甚至给自己御用男星约翰·马加罗安排了一个特别没意义的角色和几场大可不必的戏。非常短的“命运弄人”第三幕还是有趣的,在此不剧透。只能说恭喜男主乔什·奥康纳履历上再添一部戛纳主竞赛作品,看他的演出是看本片的最大意义。
PYIFF 无聊无聊无聊
高开低走,多有潜力的设定开发成这副模样,这年头不看标题海报阵容就冲着设定也防不住被骗,画被盗了还能物归原主,我的时间被抢了哪里讨回来。或许导演就是想弄出个“抽象画”罢。只见小人物,不见大时代;只见小伎俩,不见大才华。要拍传记式电影,主角一点没弧光延伸和内心挖掘;要搞荒诞式喜剧,后面又转为公路片范式;要做现实主义讽刺,选了个非典型人物和极浅的文本景深;唯剩下点荒芜、绝望的氛围烘托,但也完全不够意思。信息密度低至深渊,拍成学生短片作业都嫌枯燥的剧情硬撑成长片,主旨还能做到不知所云;情绪共鸣也不成立,作为非典型人群还不强化动机信念,扁平、贫瘠、无趣,让谁去关心理解这人的经历,到达不了观众。设定创意、剧情推进、人物塑造、思想主题、情绪渲染同时做到无可取之处的电影真的不多了,金棕榈提名真的佩服。
Night Moves 2.0 but better(第一次大银幕看Reichardt很满足了)
些许草率
中間部分昏昏欲睡,攝影好美。看到Alana出現,我的甘草披薩之夏回來了(;~;)
反类型我知道。不符合这个类型的规则,但是很莱卡特。一些人可能会喜欢,我其实也理解(只是恐怕以后莱卡特也都很难在戛纳拿奖),但在看完拉皮德那全心全力到每一分每一秒都写满“2025当下”的奇作后,我只觉得是不是美国人随便拍一个还在把越战当背景的隔绝当下议题的反类型片就能进主竞赛。我是想不通的
除了结尾其余的部分真的很催眠
A / 《开展在即》之后的《第一头牛》。莱卡特似乎选择愈加克制对人物情感动态的铺展,而更加专注于在抽象的情景内对某种凝定而未知状态的直陈。开篇既是摄影机对人物的空间调度,也是作为父亲的James对妻子与孩子的调度:如何用声音吸引注意力,如何用视觉杂耍掩盖痕迹——而这场双重的调度则成为了全篇唯一成功的一次,在此之后仅剩下对“调度”失效的观测与见证。比如对物品迟缓拆分搬运的姿势,比如多景深分割出的近乎死寂的房间,比如怎么无法挡住的荧光和声响,乃至不得不汇入的人流:自以为能够完成一次最华美的调度的创作者,却在瞬间的外在强力下被捕获。或许真的是她近乎布列松的一次。
男演员那种颓废带点文艺的气质似乎很受导演青睐,又是盗墓又是盗艺
看完接近终点给你四星👍🏻
一部纯纯的“动作”片。莱卡特的活力往往来自对类型和既定规则的反叛,这部也不例外:犯罪在开头就已经“草率”发生,之后的发展则总是笨拙地偏离轨道和预期,而这种偏离既是一种结构,也与70年代初的迷惘状态暗合。奥康纳的JB和芭芭拉·洛登的旺达,难道不是亲姐弟吗?可惜强度比密探还是稍低一些。
原来那个年代的艺术生就找不到工作,人家至少是个二代有家里撑着。里面穿搭好看,可以模仿。
不是每一部能让你看睡着的都是好电影
『9th 平遥首映单元』 站台在没有监控的年代,偷盗行为实在荒诞,但整体看又很散,之后会重刷一次。音乐是真的很好听!站台没有想象中那么冷,那晚有圆圆的大月亮挂在银幕上空,赶场的我饿着肚子,边看边吃了包里的一块月饼🥮。也是很浪漫的记忆了~
有点失望。缺少一些坚实的动作,仅仅在藏画时有恰当的展现。有一种危险的浪漫化,孩子成为摆设,用灰土藏起明星光环,反而让其更耀眼。
#PYIFF jam
2025.5.23/#grand théâtre lumière2025.5.24/#bunuel théâtre因为戛纳大停电,原本就最后一天首映的《主谋》的四场排片又被取消了两场,为了赶上《主谋》的媒体发布会,幸运的选择了没被取消的那两场,也许是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为数不多看了本片两遍的人。是非最后一天才首映的电影根本就没被考虑评奖呢?通过最后一分钟排队进了大光明看了首映场,但像手机一样小的银幕,不被音响系统考虑的区域,让我没能沉浸的享受电影,只为我的人生导演献上了掌声。最终在电影节的最后一晚再一次走进了故事,依旧觉得莱卡特平淡的故事像我的人生一样无趣与虚焦,却又无时不刻不展现电影的魅力,让人一刻也不愿意分神。通过讲故事来爱电影,而不是靠说“爱电影”来爱电影。
结尾镜头赞赞赞 且出乎我意料 #biff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