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到30岁的时候,天天就想着一件事:变老。
为什么想变老?
原因很简单,单纯就是想着有一天,我坐在公园里,看着那些推着小孩散步的爸爸妈妈(大部分时候是妈妈),嘲讽道:“what a waste of time!”然后,我还要面对那些活泼乱跳的年轻人,对他们说,你们有一天也会变成我,只不过没有我这么优雅!
当时,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体面地老去,必须孤独终老,独来独往。
在我看来,一个晚年独进独出的老人,有房,有院子,有狗,哦还是个女性,在外人眼里她的人生一定都是故事,谜一样的女子(wonder woman)。
我可能过早地就定好了我的衰老目标。
中学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一个词,踽踽独行。
踽踽独行,我真是太喜欢这个词了,几乎每篇作文的结尾我都会用上:在时代的潮涌里,在社会的偏见中,她或他,踽踽独行。
多酷!
蝙蝠侠就是这么生活的。
总之,老和死,大概是当代年轻人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畅想的词。
一、与死亡社交的艺术这种畅想一直继续到,我陪我的外公去看眼疾。
我的外公就像剧中柯明斯基和诺曼的结合体。
首先,他大概和诺曼一样,不怎么喜欢人,除了我外婆,不怎么会社交,固执己见。
他倒是也可以和别的阿姨出去吃饭散步,回来后就开始和外婆吐槽:“哦小王的老人气也太浓重了,我应付不来,下回你替我去参加晚饭吧!
”又比如,夏天,他不开空调,别人来家里做客,他就穿着大裤衩背心接待,别人穿着衬衫长裤远道而来,说要开空调,他说,别了吧,太冷了。
但是,他又有柯明斯基的一面。
既讳疾忌医,最大程度避免和医生社交,然而一旦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求生欲就开始疯长。
比如,我外公不久前得了白内障,按理说安心手术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他觉得白内障不仅仅是白内障,还连带着头晕、癫痫、老年痴呆等一系列后遗症。
这种情况大概是,他一旦想到自己有可能看不见,什么病都来了,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性生活紊乱。
好了,当我外公颤颤惊惊地坐在门诊室,面对医生说着的一大堆他听不懂的术语,他焦虑地说:“医生,我不太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不过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了,又得了这种病,不会就这样死了吧?
”那一刻,我发现我外公还从来没有那么真诚地和某一个人说话,眼睛里满是爱意和渴求,仿佛这位医生就是他人生挚爱。
这一刻,再加上看剧,我想到,哦,原来与死亡社交是一件让人胆颤的、无法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啊。
这还不是与自己的死亡社交的事,还牵扯到与你所爱之人的死亡社交的事。
就像剧里,诺曼花了一整季都在和妻子的死亡社交,试图达成和解。
他的妻子也是,死之前最后考虑的事,是让柯明斯基照顾诺曼,又想为柯明斯基找一个照顾他的人,希望这样能让他们与自己的死亡,与自己的死亡和解。
说白了,就是不要过于痛苦,优雅而又舒心地走下去。
至于年轻人,在还没有和活着的人好好社交和解的时候,就不要这么着急和死亡和解了吧。
二、一个可爱的老伙计变老是相对论。
怎么说?
大概是,你如果有一个伴,一个可爱的老伙计,不离不弃,懂得你的爱好,知道你的软肋,时常陪你,做任何事,那么你就不会老。
我喜欢柯明斯基在诺曼打算放弃生命的时候,说,你不孤独,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哈喽,你看得见我吗,因为我看得见你啊。
我喜欢在一个人们喜欢含蓄表达爱,或认为爱理所应当的时候,有人炙热地说,你还有我。
尤其在当你老了,每天的社交就是参加葬礼,每天的八卦不是结婚生孩子,而是谁谁谁又死去了的时候,直到你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你也觉得自己应该与死亡和解的时候,还有一个老伙计,说,嘿你还有我,别那么容易放弃。
对,就是季终的那句话,you got me babe.一点都不矫情,很可爱。
“你今天要回家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留下,随时。
”
8.5分。
这是一部专为老年人打造的现实轻喜剧。
两个打了半辈子嘴仗的好友,在进入花甲之年后遇到的种种生命难题时所经历的心理、身理及情感的变化。
一个是只会授课,到60岁都缺乏常性,风流无度,不知责任和珍惜,只知任性放飞自我的不想对任何人负责的卓有才华的表演导师。
一个是几十年如一日只爱一人,事业有成,凡事挑剔,毒舌傲娇,老婆去世后就变得幼稚、粘人的经纪公司老板。
这样一对生活中的所谓成功人士,进入老年后既互相嫌弃、相互碍眼,却又能相互取暖,不离不弃。
他们既把对方视为无话不谈,倾诉吐槽的对象,又只能把对方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因为身份、年龄及事业上的地位因素。
他们可以对对方任性说出自己想说的任何话,不必考虑对方的感受,即使当时可能深深伤害对方,隔天又能互相道歉,重归于好,这是多么奢侈的友情啊,简直情比金坚😂道格拉斯宝刀未老,演技超然,戏里戏外都堪称表演大师👍艾伦也是一位老戏骨,演出了“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有钱人的孤独真寂寞😂😂😂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痛苦孤独的时刻,苦中作乐,且行且歌。
影片体现了一种举重若轻,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没有刻奇,没有深刻,没有死死抓住不肯放手越钻越深的悲痛。
最打动我的一幕,当属,Lisa对Sandy说,Don't take for granted. 之后,Sandy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把资产转给女儿,真情流露表达感谢。
也重新赢得了Lisa的芳心。
这个时刻,我忽然明白,一个人不被爱,是有他自身的原因的。
或许像Sandy一样,他们不为别人付出,或者不知道如何为别人付出,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
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相处,聪明地为对的人付出,爱和生命力才会流动起来,源源不断。
年轻女孩的青涩美丽,与成熟女性的魅力相比,大概就是萤火之光和日月之辉的区别。
在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前,青春亦相形见绌。
成为自己,为自己选择,也为自己负责。
不要把他人和一切当做理所当然的当然更不要让别人这样对待你人生中没有混蛋名额,not even for my parents.
2020年之初,从春节到现在,在家憋了这许久,能偶遇这个剧集真的太幸运了。
第一遍撸完,又从头开始循环,也不盯着看,权当画外音。
没想到二刷的第一分钟就有新的发现:S1 E01
sandy在讲述什么是表演
他提到了he or she
此时他看见了这一位,ta点点头
于是sandy说or they
ta微笑示意
于是sandy继续讲述在此,我们不知道坐在学生席的ta对于性别的自我属性是怎么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剧对于非二元性别的善意与包容。
就会发现学生们的组成表达了充分的多元包容性,乱伦、黑人、同性恋、流浪者、亚裔、非二元性别……说真的,我不知道人权是什么,但是好像又能感受到些模糊的什么。
总之,很感动。
这部剧真的黑色幽默,印象最深是柯明斯基的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结果好消息是癌细胞扩散缓慢。
柯明斯基说,你刚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还怎么have a nice day!
医生说,你得的是相对轻松的那种。
在你这个年纪其他疾病可能比这个更早要你的命。
人生就是这样啊,哪怕你忐忑地等,小心翼翼地活,命运还是会突然抛给你选择题,必答的,worse or much worse那种。
你能做的只有接受它,并学着与它和平共处。
柯明斯基和诺曼这两位,一位失去了一生挚爱,要和孤独、无望斗争,一位患上癌症,要和疾病斗争,还要照顾老友诺曼。
他们以一种非完全友善的方式相互支撑着,这份友情让人动容。
诺曼说,我很害怕。
柯明斯基急了,我们都会害怕,你知道为什么嘛?
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他妈的让人害怕。
到我们会熬过这一切的,因为我们不是孤身一人,你不是一个人。
这个剧很戳我泪点的是,艾琳去世后,由于思念过度,诺曼开始跟臆想中(不存在的)的艾琳说话。
那是他痛苦时光中唯一能微笑的场景。
艾琳比他先离世,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人生剩下的意义是什么呢,痛苦又如何排解出去呢,也许柯明斯基理论会给他答案。
两位主演都演技爆棚。
非常值得一看。
说实话,这部我抱以很大期望的剧平淡如白开水,我甚至需要再回顾一下才能写出点东西。
不过确实两位老爷子演得很舒服,叙事也很自然流畅。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题材新颖取巧的冷幽默剧,没事儿打发时间轻松一下的。
根据简介和我的观影体验,这部剧围绕两个主题:老年生活和友谊。
说起老年人,难免会联想到衰老、退化、死亡等词,而这些东西越是离得近、绕不开越是骇人。
Sandy(海报左)是一个很担忧疾病、死亡的平凡老头,但他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前电影明星。
他不愿参加葬礼,不愿接触病人,想要恋爱、上床来证明自己还能行。
他的日常就是教课、泡妞、
非常巧合的是,看完《柯明斯基理论》的这一天,老布什去世了,在他妻子离开的七个月以后。
剧里的大结局,Alan Arkin演的Norman因为仍然无法接受妻子的离世而患了失心疯,穿着睡衣在人行道上游荡。
警车经过,警察摇下车窗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他的回答是:“I outlived my wife. That was not part of the plan.”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我们到底看到的是分离与衰老的命运,还是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里说到:“我知道我终将老去,没有人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你的爱情也不能,我将从现在起衰老下去,开始是悄无声息地,然后是大张旗鼓地,直到有一天你看到我会感到惊讶——你爱的人也会变成另一个模样。
”夫妻之情常常比亲子关系来得隽永,或许正是因为它没有“骨肉之亲”,它的充要性在于后天的吸引与磨合,而非生理先决。
所以不时看到那些笃定到白头的人会觉得不容易,即便彼此都在岁月中自我更改,但互相成了对方的离不开,证成金刚不坏。
这么说下去有点儿鸡汤了,我并不擅长写鸡汤。
《柯明斯基理论》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个充满鸡汤的作品,它更多的在刻画那种衰老的状态及其应对。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 H. Erikson)曾指出,老年期是一个反思自己一生的时期,核心挑战是“自我整合与绝望”(ego integrity v. despair),好的走向是自我整合,意味着回顾生涯并接纳结果。
因此又有了“整合人格”(integrated personality)这样的概念出现,指能够接受自己正在变老,并且可以用平和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然而并非每个老人都能达到这样满足的状态,生理与认知的问题又往往导致情绪与自尊水平较低。
另一个心理学家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由此提出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认为老年人藉由对社交接触的选择性不断增强来实现他们心理健康的最大化。
Sandy和Norman这两个好莱坞老头的惺惺相惜,或许印证的就是如此扶持与补偿的力量所在。
以前看ITV的《极品基老伴》(Vicious),觉得即便抛开性取向的主题,只看两个老人相濡以沫的陪伴,也同样会觉得很温馨。
这次Netflix和华纳合拍的《柯明斯基理论》又一次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尽管表面上是毒舌损友的末路狂花。
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我说这部属于deep的喜剧,但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生活小品,老年危机与老年智慧并存。
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也笑了。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既有生活的琐碎与不堪,也有人生的洞察与练达。
用极高极的喜剧外壳包裹向死而生的悲情内核,又用完全去戏剧化的开篇与结尾拒绝煽情和滥情,像极了生活本身:既让你痛不欲生满身裂痕,又在裂痕处照进微光指引你继续前行。
古怪的纽曼,其实是用毒舌拼命掩饰失去挚爱后害怕独自生活的怯懦;随性的桑迪,其实是用潇洒拼命躲藏必须做出抉择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但任何的伪装虽可以骗天骗地骗他人,终究骗不了自己。
于是,上天夺走纽曼的生活支柱艾琳,让他必须学会独自生活;上天赐予桑迪独立自主的丽萨,让他必须正视自我的逃避。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在人生的课堂上,所有人都终其一生在做表演课上的学生:曾经只知道演戏却演的过火,曾经只知道用力却用力过猛,而最终,在一次次被生活虐的体无完肤之后,才慢慢懂得,只有真正学会正视自我、投入自我、放下自我,才能掌握属于自己的柯明斯基方法论!
每一部好剧看完都值得认真写写观后感。
网飞出品的丧丧喜剧,8集,1集20多分钟。
开头不惊艳,要耐下性子看,属于渐入佳境的作品,两个老头儿的对话趣味十足,4.5分。
人总得老去,总要面对接踵而来的身体机能衰退、身边人的离去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如己意…Norman深爱的妻子离世,家里还有个45岁毒瘾缠身的女儿把日子搅和得一塌糊涂,Norman想过死,可最终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有Sandy。
反过来看,Norman亦是Sandy最重要的精神与物质的支柱。
两人尖酸刻薄的互怼是此剧的亮点,越是毒舌才越发深爱,羡慕这样的友情。
这剧的基底不是悲伤,是豁达与乐观。
面对现实的残酷,保持一颗幽默的心,坦然接受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小探转载请注明出处11月的影院可谓是异常火爆,各路欧美大片接连上映,国产影片也不缺黑马佳作。
相较如火如荼的影院,这个月的美剧就略显冷清了,值得一看的优质佳剧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万能的小探还是给你们淘到了一部!
无论是剧情、演员、团队,还是评分和口碑, 都是绝对的可放心食用系列。
真香预警——《柯明斯基理论》The Kominsky Method
站住!
小探跪求大家不要看见这个“性冷淡”的标题和封面就掉头开跑!
常年混迹于美剧圈的人应该都知道,一部美剧的成败从来都不是靠标题和封面来定义。
甚至,有时越是这样禁欲的标题和封面,越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之前给大家安利过的[报社]、[创业公司]…
这部禁欲外表下的美剧,实则坏滴很!
它不仅会拉你入坑于无形之中,偷偷撞击你的心灵、赚足你的眼泪。
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带你提前体验一把老年生活……
变老,一直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想面临,但又都逃避不了的问题。
因为变老就意味着年华老去、容颜不再、身材松弛…这一系列可怕的事实。
但这还只是变老带来的最表面的问题,随之而来的疾病、死亡、孤独、恐惧、脱离社会……这一切才是真正可怕的、躲不过去的老年危机!
而小探今天给大家安利的这部[柯明斯基理论]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
既然是讲老年危机,剧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帅哥靓女了。
不过!
它的阵容也是不容小觑!
编剧是[生活大爆炸]和[小谢耳朵]的编剧兼制片人查克·罗瑞。
两位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和艾伦·阿金也都是奥斯卡小金人的获得者!
(左阿金、右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毕竟初代蚁人、蚁人岳父、黄蜂女她爹谁不认识。
[蚁人]剧照曾经的他在好莱坞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凭借电影[华尔街]拿下了第60届奥斯卡的最佳男主。
虽然如今已经老到满头白发,但那股痞帅痞帅的劲依旧不减。
而阿金也是业内公认的老戏骨,曾多次提名奥斯卡小金人,并凭借电影[阳光小美女]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的最佳男配。
[阳光小美女]剧照一个金牌编剧➕两个好莱坞大佬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道格拉斯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曾在好莱坞红极一时的过气明星桑迪·柯明斯基。
现在的他只能靠着开工作室,教授表演课为生。
而阿金在剧中扮演的则是一个已经退休的经纪人诺曼。
一个明星、一个经纪人,这两个在工作中的最佳拍档,在现实中也成了彼此最好且唯一的朋友。
这部剧其实并没有什么主线,故事也比较琐碎,讲的就是这两个毒舌老头的老年生活及互怼日常,搞笑、丧气又催泪。
表面看这两个老头,似乎已经过了焦虑的年纪,到了颐养天年的好时候。
但生活的魔爪似乎并不愿意放开他们,老年的危机接连上演。
就像剧中诺曼说的:生而为人,注定痛苦!
首先说桑迪,曾经在好莱坞也辉煌过的他,现在却落魄到完全没有表演机会。
甚至连自己最嗤之以鼻的无良广告都开始接拍上了。
结过三次婚,但都以失败告终,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最重要的是,他的前列腺最近还出现了问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而诺曼也没好到哪里去,自己深爱了一辈子的妻子艾琳因癌症去世。
女儿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酗酒嗑药样样精通。
老妈生病后从没探望过不说,在葬礼上还出尽了洋相。
失去了灵魂伴侣的诺曼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甚至还萌生了自杀的想法。
看到这他们俩的生活似乎已经丧到了谷底,但事实证明,还没到底……家庭事业本就一团糟的他们,也在慢慢被这个社会抛弃。
去个酒吧会因为年龄大被嫌弃↓
溜个公园会被当成恋童癖↓
付个款会因为弄不明白刷卡机被收银员嫌弃↓
甚至回归工作后,会上员工说的话自己都听不明白,还要靠秘书过后给自己解释↓
说实话,看到他们的这些老年遭遇,二十出头的小探已经开始担心我的老年生活了……不过好在的是,影片并没有将这种丧气一直继续下去。
而且,它也没有过度渲染这种老年危机,而是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用喜剧的形式将这些问题轻松的展现出来。
比如聊到健康问题时,一开始还在担心身体零部件的两人,转眼又开始比起“漏屁”来了↓
而艾琳的葬礼,本以为会悲痛无比,没想到也被办成了一场老友重逢的演唱会。
而且,除了丧气满格的老年危机,他们的老年也有着快乐的一面。
比如桑迪,不仅有一个孝顺的好女儿↓
还能偶尔勾搭一下自己的女学生。
这不,最近他又收获了人生的下一春,他的表演课学生丽萨↓
这俩人的故事也是够奇葩了。
第一次约会,桑迪就带丽萨去见了已故的艾琳。
而第二次约会,地点则直接变成了艾琳的葬礼!
不过虽然过程奇葩,桑迪还是如愿以偿的走到了最后一步。
看来他的前列腺也不治自愈了嘛~至于诺曼,他最幸运的事情应该就是有着桑迪这样一个朋友了,而这份友情对桑迪来说也是同样的珍贵。
这老哥俩别看每天一见面就开始互掐,但他们都把对方放在了自己的心尖上。
艾琳去世后,桑迪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诺曼,生怕诺曼想不开,即使他自己的生活也一团糟。
让小探印象颇深的,是艾琳在医院去世的那晚,诺曼在艾琳的病房迟迟不愿离去,任谁劝也不管用。
只有最后桑迪出马,才终于说动了诺曼。
而桑迪之所以能说动诺曼,并不是因为他的好朋友身份,而是因为他真正懂诺曼。
最后两个人一起走出医院的背影,真是让人又心酸、又暖心。
还有在诺曼有了自杀想法后,半夜醒来发现诺曼不在身边的桑迪,担心的连鞋都顾不上穿就跑出去找他。
虽然嘴上成天吐槽对方,但行动却比谁都诚实……而后来桑迪对诺曼说的那一席话,更是让小探哭成了狗。
“我还有谁呢”“我啊,你这个老傻缺”生活虽然苦涩,但还好有一个懂你的人……而有这一人,其实足矣……就像海报上的那句“SOME FRIENDSHIPS NEVER GET OLD”说的。
有些友情,永远不会变老!
[柯明斯基理论]这部剧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炫彩夺目的特效,超大的尺度……它有的只是老年人的聒噪与平淡、老年危机的恐惧与不安、以及老年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但有趣的是,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充满智慧的老年人。
他们毒舌、他们犀利,他们在老年危机的巨大压力下顽强的活着。
他们也曾气馁、也曾想过放弃,但一切过后,他们依旧继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那一天,但愿你我老去之时,都能像他们一样智慧又不失幽默,而那时你我的身边,都能有一个像他们这样的朋友。
这样的人生,足矣……文/小探(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比较厉害的:1 我居然没认出 Michael Douglas,他和他爹Kirk在我心中一直是最典型的美国男主(比皮特、东木、Tom Hanks/Cruise都要早),充满肤浅、财富和性张力,人物和表演多少也具有这个特色;2 剧情一般,但我居然看完了,很久没有从头到尾看完一部剧了。可能自己连快30都接受不了,更别说变老了吧
等我老了,再看
《同妻俱乐部》之后又一部老年人主角的喜剧,非常非常喜欢。各种梗和段子充满中产阶级趣味,内核却是全人类通用的: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抱恙,生活总是不如人意,即使是耳顺从心之年也不会放过你。和生活和解,是人到死都要学习的课程。
两位老友的互相毒舌挺有意思。
三年前迷道格拉斯的时候看过,对前列腺这个话题印象深刻。
你们对喜剧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暖丧暖丧的。
这俩老头对话就很老白男啊,乒乓球对拉似的一来一回,其他各种对话也是美式废话的感觉,有点意思但只是段子级别的有意思。无感。
三年前看《同妻俱乐部》的时候在想Netflix什么时候会找两个同等咖位的男星来演一个男性版本,直到这部剧的开发和播出才最终圆掉这个梦想。Chuck Lorre利用自己半生的智慧写出了两个活得通透却又被年华笼罩着的角色。或许在百态人生的表演班能用戏剧宽慰人生,生活却从来不会指引方向,只有谈天说地和老友相互告解才能走完这一生。第二集Patti LaBelle的高歌、Jay Leno的露脸, 全是给面儿的重量级客串。PS 在剧中饰演Sandy女儿的Sarah Baker爱了好多年了哦,是真正“可盐可甜”的“胖系”女演员,希望这一部剧能够让她被更多的人看到。
很有趣,是70岁和80岁两老人面对老婆死了前列腺出问题了女儿在吸毒财务发生危机考虑要不要跟着妻子一起死还要斗嘴到底的那种有趣。
笑到飙泪!不矫情不鸡汤,心酸的自嘲全来自生活的智慧。五星佳作!
看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欧维》,但《柯明斯基》要热闹的多,如果没有Sandy的话Norman一开场就要寻死觅活了吧,本以为围绕着Sandy在表演课上与上课的学员们发生故事,但主要是讲述两个咋咋唬唬老头子的友情,思考最多的是关于死亡的议题,人活着是痛苦的,既然你没有胆量死去,那就好好活着。
Lisa一出来,我就想到她和Sandy之间的故事了。
是挺好笑的。但是Sandy就是个渣男!!真的被他对Lisa无数次自大伤人的言语气死!
牛逼轰轰,mirror的心理治疗不错。
好看在哪里,能打9分,就非常平庸的一部剧,看到后面昏昏欲睡,没有高潮没有起落
不好意思 看不下去 实在不能欣赏老男人
这种么叫个文戏。
艾琳去世后诺曼时常还会看到她,隔空对话,好像依旧陪伴在身边,她也能针对很多现实问题给予开导帮助,想到《雪山镇》里的医生,其实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I outlived my wife. That was not part of the plan.”
老年喪喜剧,不断想起百年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