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在搜索引擎里的释义是: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
你害怕死亡吗?
你害怕呼吸、心跳停止吗?
你害怕的究竟是死亡本身,还是孤独的走向死亡?
尽管剧中几位老人他们相互扶持,有趣的过着每一天,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孤独的味道。
妻子去世后,对着空气说话的诺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想要自杀的诺曼;渴望女儿却不知如何改善关系的诺曼,我都觉得深深的孤独,诺曼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我至今无法接受,说实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往后余生,没有了妻子,这个老人将会有多孤独。
而柯明斯基的老年生活似乎也并不乐观,作为一个演员,没有任何通告可接;癌症的消息无人可说;想要追求一个陪伴自己终老的女伴;在死亡面前,每个人似乎都做不到真正的坦然和接受。
相比之下,艾琳就从容多了,在迎接死亡之前,她提前规划好自己葬礼的每一个细节, 棺木要用浮木或沉船木的材料制作,喜剧脱口秀主持人Jay Leno担任葬礼主持,黑人女歌手Patti LaBelle演唱《果酱女郎》,还有变装皇后出席演唱,整个葬礼独特又有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有诺曼这样爱他的丈夫,有柯明斯基这样的朋友陪伴。
但这并不代表她不孤独,在临走的那一刻,她十分抗拒去医院,她并不想死在医院这么孤独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也都会死去,在无尽的黑暗来临之前,我们希望有人陪伴我度过,让我们不再恐惧与害怕,这也是为什么这段友谊,这么令我们动容的原因,故事中,他们还有彼此携手共度余生,而我们呢,陪伴我的会是谁?
Netflix在2018年彻底失去了《纸牌屋》这块招牌的口碑,《超胆侠》等漫威剧又接连被砍,之后还要面对迪士尼带头的新一波新兴流媒体冲击,怎么办呢?
把高品质的新剧拿出来就行了。
9月“石头姐”艾玛·斯通主演的《疯子》笑傲秋季档,紧接着的冬季档Netflix再出惊喜之作,豆瓣评分更呈现上升趋势,近两千人评价,飙到了9.0分。
《柯明斯基理论》,又是一部有影帝级演员坐镇的新剧,笑中带泪,泪中带着生活的智慧。
顾名思义,“柯明斯基”就是本剧的男主角,“理论”门面上是之他的表演理论。
第一集一开场就是他课上的演讲,教后辈们怎么演戏。
他认为演员就像上帝一样,赋予剧中角色生命,热爱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然后,还必须抽身出来。
因为最终,真爱,上帝的爱,就是放手。
开场的这番理论或是全剧的主题,看似是表演理论,实际上是生活的理论。
Sandy Kominsky,他是一位曾经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演员,年老之后成为了许多明星演员的表演导师,其中就包括,《阿甘正传》莎莉·菲尔德,《电视台风云》费·唐纳薇,《教父》黛安·基顿,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后。
台词中提及的许多名人也成为了剧中的小彩蛋。
风光不再的Sandy难免要面对试镜失败的事实,在和经纪人好友Norman的首场对话中,“种族多元化”的议题让人倍感熟悉。
他被一个黑人演员取代了,事实上就要是说明,他已经过气了。
扮演他的迈克尔·道格拉斯状况可能要好一些。
他在1988年拿到奥斯卡影帝,30年后演艺生涯再次焕发新生。
《蚁人2》中,他将初代蚁人的倔脾气演出了喜剧效果,与初代黄蜂女的爱情甚是感人,有时候会让人以为他这个老头子其实才是男主角。
同期他主演的华语电影《动物世界》也收获好评,票房成绩十分不错。
11月,正式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当然他早已经有资格留名,只不过是因为家离洛杉矶太远,总是找不到时间来参加仪式。
《柯明斯基理论》是他随潮流“被逼”去拍美剧的首部作品,然后就拿到了明年金球奖视帝的提名,这部高分美剧也提名了最佳音乐/喜剧类剧集。
饰演Sandy的经纪人兼好友Norman的艾伦·阿金,则入围电视类最佳男配角。
艾伦·阿金是《三个老枪手》之一,他比迈克尔·道格拉斯还要大10岁,年过80依然年年演戏,从《剪刀手爱德华》、《阳光小美女》,再到《逃离德黑兰》,像迈克尔·凯恩、摩根·弗里曼一样,是如今好莱坞的超级王牌配角。
有两位重量级老戏骨驾到,《柯明斯基理论》在表演上自然是不用说的。
在第一集他们就示范了教科书式的哭戏。
当得知好友病危之时,Sandy先是悲伤地叹气,眼睛马上泛红,但是没有流泪,而是强忍泪水。
这恰好对应了之前的台词,“哭泣是一种公认的悲伤的表达方式,但当人们真正失去所爱之人之时,内心其实是五味杂陈的,表现出来并不太好。
”成年人总是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哭,忽然之间号啕大哭的话那就未免太出戏了。
更何况,Sandy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前面好几场戏已经塑造地很清楚了。
他是绝对不会在旁人面前哭出来的。
艾伦·阿金可以更放开一些,因为病危的人是Norman的妻子Eileen。
不过他也没有掉眼泪,而是加快了眨眼的速度,一个人快要哭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而台词中流露着一丝懊悔,和百般的无奈。
不需要加什么悲壮的配乐,两个人光用演技就能把观众的情绪拉到了低点。
《柯明斯基理论》就是这么一部淡淡的生活剧,剧情出现波折的时候,角色的艰难让人揪心。
别以为到七老八十退休之后就可以安养天年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难,想必本剧能让老一辈们感同身受。
年轻一辈也能通过本剧了解到老年人的生活,原来比想象中的更有趣,也更不容易。
他们并不会因为上了年纪而接受孤独,依然可以约会找对象。
有事没事还会爆下黄段子。
老友之间还是会相互支持和调侃。
他们除了要像年轻人一样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更要面临身体上的难题。
乃至是来自死亡的终极挑战。
一位网友评论道,“所以到了老年,生活并不会变得更轻松一点哦,一样的有约会问题、财务问题、家庭问题、友情问题要处理,为什么一到了中国的电视剧里,老年人就只能做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了呢。
”
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往往能有全新的感悟。
《柯明斯基理论》给年轻一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不矫情不鸡汤,许多台词都令人感同身受。
别以为会用个微信支付宝就很懂生活了,不活到七老八十,我们永远尝不到人生真正的味道。
像Sandy和Norman这样的老人和时代脱节,不知道推特这些软件是何物,但他们很清楚知道,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坚持活下去。
“……”原来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柯明斯基理论》首播季一共8集,平均每集约30分钟,2018年11月16已经在Netflix平台全季上线播出。
就算没有学会什么大道理,看着两个老戏骨耍嘴炮何尝也不是一件人生趣事。
更新 - 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窃喜一下自己的评价是在评奖之前写的 - 名至实归!
看过Michael Douglas的剧不多,可能印象最深的是本能 – Basic Instinct.他斑比般的大眼睛很是有戏。
他在好莱坞,被称作是好莱坞皇族 - 爸爸是影帝,自己是影帝,妻子是影后而且一直排在全世界最美丽的人的榜单。
可是当我点开这个奇怪名字的剧集的时候,乍一眼看到一头银发的他,还是吓了一跳。
满头银发这件事情,在中国人看来,完全与衰老等同,我们国家领导人哪个不是将头发染成黑色。
在欧美国家,男性很少染发遮掩白发,而且很多人发色本身很浅,从浅色过渡到白色其实可以在30几岁就发生。
我也是这样才理解了为什么90年代的时候会有那么多人觉得克林顿性感无比,当时还是小小朋友的我觉得他银白色的头发难看极了 – 人家当时也才40几岁!
于是认真观察了一下75岁从癌症恢复的Michael Douglas,皱纹是70几岁正常的皱纹,但是皮肤其实很好。
身材有点偏瘦但是还是非常标准。
头发没有秃顶。
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睛 – 那种通彻的眼神-没有变化。
第一集前面几分钟描述他讲课状态的时候我几乎确定了这部戏就是装腔作势。
但是剧情铺开,两位老友互损,幽默逐渐加入,我突然发现,这是一部特别聪明的剧集,决定追。
好多很好笑的情节:· 比如Norman不知道怎么样同时看短信与打电话于是需要几次挂断电话· 比如Norman去自己的公司可是已经无法理解最新消息于是和秘书私语 – 你等下告诉我· 比如精彩的葬礼· 比如他与女儿Mindy的对比(和落差 –她真的是他的女儿吗)个人认为有点点败笔的地方是Norman的女儿的演技 – Dr Cuddy客串的这些剧,从Good Doctors到这里,都缺乏演技就是浮夸 ,而且她这么大年纪还在做小朋友做的事情,感觉情节有点老旧。
与同妻俱乐部相比(另外一部老年人逆袭以女性为视角传奇女神Jane Fonda为主演的电视剧),这部戏对白更有趣,情节更紧凑,有时候需要停顿想一下这是一部老年人逆袭的电视剧,毕竟能给70+以上的人作为主角的剧集少之又少。
庆幸我们这个年代,虽然大部分的剧只属于年轻貌美,但是还是有有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庆祝他的存在。
Norman的扮演者已经84岁了!
看来,我们前面的路还是很长多么。
Chuck Lorre这次幽默的水准比The Big Bang Theory高了一大截。
总之,Michael Douglas,即使74岁了,也还是Michael Fxxxing Douglas.
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在《百岁人生》里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将因为寿命的变长必然面临新的多段式人生历程,我们都将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每一个人活到100岁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而长寿时代并不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样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
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远超出我们想象之外,其中婚姻和家庭的变化自然是重要一个部分,而跨龄友谊将也将成为常态,老人不再是一个老无所依的“独立王国”,老人们必须重新面对新的人际社会。
衰老和死亡,是我们每一个都无法避免的现实,再好看的人,都会变老,周迅都表示曾经为开始变老而焦虑,「早上起来就坐在沙龙上开始哭」。
但是如何老去,却是每一个人完全不同的故事,是优雅,还是埋汰,是活跃,还是闹心......告别2018,迎来2019,除了签名时要时刻注意不能签错时间以外,不得不感慨一下时光又老去了一段,要知道我们总是喜欢在岁末年初回顾和展望,并且一年又一年地做新的计划(虽然老的计划基本上没有真正有完成的),在某种层面上也是抵抗逝去。
2018年底上映的这部老而弥坚的美剧《柯明斯基理论》,用不瘟不火的幽默和节奏,讲述了两个老伙计如何面对老去的经历,却在第2集就用一份似乎不那么合时宜的温情,直接将人新年的泪水给催了下来。
《柯明斯基理论》讲的是过气明星桑迪和他的经纪人好友诺曼的晚年故事,分别由好莱坞大伽老爷迈克尔·道格拉斯和艾伦·阿金扮演,倒是恰如其分地一种呈现,这两个人物的年龄加起来快有150岁,而他们的生活也呈现了分分钟老去的状态,从一开始为他们上菜的那个颤颤巍巍的老服务已俨然折射。
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诺曼重病多年的老妻子艾琳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如何送走挚爱的人,这个命题对任何人都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无论你是多么智慧,当那个平日里刻板、刁钻又体面的老头儿诺曼,开始对自己的好友桑迪既依赖又抗拒,在丧仪商场对销售员不断挖苦和挑剔浮木棺材,那个脆弱、敏感、受伤的苍老的内心就跃然眼前。
死亡意味了永远的分离,事实上分离本身就已经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何况永远的分离,何况是那个挚爱的灵魂的离去。
在现实的死亡面前,我们会选择用部分的隔离去体验和保护自己受伤的内心,也面临过送别亲人,看着他因为结束病痛而有些许的释然,可那份释然还没有安定下来,另一份失去的伤痛就会席卷而来,在过后的午夜,也非常容易被悲伤刺醒,用泪水去洗刷。
诺曼也是那样,送走妻子的夜晚,倔强的他是渴望桑迪的陪伴的,可是敏感的心让他又很难承受桑迪在他身边,于是他会不冷不淡地赶他离开。
所以,如果你有好友面临亲人的离去,当他处于悲伤中的时候,无论他怎么说,请一定多陪陪他,那个时候一定是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刻。
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要让他知道「你在,不管他是否需要」。
桑迪就是这么做的老伙计。
而真正令人感动到哭的,还有诺曼的老妻艾琳面对死亡的坦然,她甚至在离开之前就设计好了自己的葬礼的每一个细节——谁来主持,主持不许啰嗦超过5分钟,谁来主唱,唱的是什么歌,要请哪些好友参加,甚至连邀请函上的字体都明确注明。
最最重要的是,她叮嘱桑迪要照顾好她的此生所爱诺曼,也叮嘱诺曼要好好地生活下去。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喜感的葬礼仪式,喜剧脱口秀主持人Jay Leno说着节制有度的幽默,Patti LaBelle唱着欢快的令全场走节奏的歌曲,还有变装皇后的演唱出席,My God,你会惊讶这俩老头怎么能这么有趣,即使是面对沉重的丧失。
然而,当诺曼最后走上台,念着自己写给艾琳的悼词,当他动情地告诉妻子「我不知道如何在你离开以后好好地生活」,眼泪还是会很不争气地跑下来。
深深地去爱一个人,不容易;失去深受的人,更难。
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差别,有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差别,当我们年老时必然遇到的打击却是相似的,会与时代脱轨,会经历人生的失意和被遗弃,会经历生死离别。
但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柯明斯基理论》试图给出一份不太一样的答卷,它有心酸,它也有趣,它有脆弱,它也坚毅。
微信公号ID:psyxiabin新浪微博:@莅临现场 ❶ 真诚,温暖,沉着,不装逼❷ 用专业的态度,装载实用心理学,和你一起面对生活❸ 心灵树洞等着你,有烦恼,和树洞说说➤
没有华丽丽的人物,剧情喜感中带点感动带点丧丧的气息。
他们很老,他们满脸的皱纹,他们身体带着各种的问题,他们毒舌,他们生活充满了种种生离死别,他们去得最多的医院与追悼会,但他们还是很积极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他们还是未来的我们真实的勇气大概是认清生活,还能积极活下来既然孤身而来,怕什么孤身而去呀
关注的群体、剧情、台词、演绎都非常棒的一部剧,每一集不到30分钟只有8集,但是看完一直在想着Kominsky、Norman以及他们身边的(老)人。
21岁的我代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们的视角和处境去跟着角色们忍耐着年老的痛苦、家庭的痛苦、爱情的痛苦、社会对老人造成的痛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年老而产生的痛苦。
看到Norman因为想念妻子哭泣的时候屏幕这一边的我也跟着哭泣,看到Norman觉得妻子走了、孩子磕药带来无尽麻烦而绝望时我也跟着感到绝望,看到Kominsky嫉妒年轻人的身体、不满去酒吧无人可约无人搭理他时我也觉得自己身体就是一个要报废的机器。
我非常羡慕Norman有Kominsky这个朋友。
Kominsky在Norman妻子去世的第一晚陪着他,容忍Norman以愤怒的方式发泄他失去妻子的悲痛,帮助他完成他妻子嘱咐的葬礼,在他一次次绝望的时候告诉他—Norman你还有我,我需要你,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操蛋之处、太多麻烦的人,但是偶尔美好的瞬间、一个忠诚的朋友就是强大的活下去的理由。
一直以来我都不害怕衰老,而是非常接受必将到来的变成老人的那一天,看到剧里面老人们面对的这些具体而琐碎的问题,我意识老人睿智背后的不便后,反而更加欢迎衰老这个过程,不过也感到要从年轻的时候就保护好、锻炼好自己身体。
这部剧是优秀的编剧和优秀的演员共同成就的优秀的作品。
谢谢Netflix,让美剧冬歇都还有好剧可以继续煲。
《柯明斯基理论》听起来非常拗口,而且好像有意和《生活大爆炸》搭上一点点的关系,但其实只是指的是主角Sandy Kominsky开办的一个演艺工作室而已,但确实这两个剧来自于同一个出品人Chuck Lorre。
74岁的Sandy Kominsky(Michael Douglas扮演) 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演艺事业的高光时刻太短的同时也不足够让他在残酷的好莱坞安享晚年。
现在的他就只剩下一个生意不算红火的演技培训工作室、操持工作室的女儿Mindy、一顆肿大的前列腺带来的尿频尿急,还有经纪人兼多年好友Norman。
比Sandy更年长的Norman(Alan Arkin扮演)虽然身为经纪巨头的董事长,但年事已高的他在失去爱妻Eileen(第一集)之后、面对用药上瘾、像青少年一样偷死去妈妈的名牌包包鞋子、出门还要问他要钱打车的45岁女儿,生活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好过。
即使是Sandy新近交往、所谓的相对年龄合适的Lisa(Nancy Travis扮演),也是一个50多岁、有一个轻度反社会人格儿子的离婚女士。
所以,就算不算戏分不少的Mindy,这也是一个超过200岁的电视剧。
如果这还不足够让你对这个高龄新剧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或者Sandy和Lisa的约会史可以让你有一个更具象的了解。
他们两第一次的正式约会最后结束在医院Norman妻子的病床上,第二次则是在葬礼后的聚餐上,第一次上床Lisa就问Sandy是不是有用伟哥。
在他们这个年纪,生老病死最经常发生的就是第四个字。
所以,摆在《柯明斯基理论》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找到这些贯穿全剧的老年生活与年轻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点,毕竟,质量再好的剧没有了收视的保证,也难以持久。
But The Kominsky Method is in good hands.Chuck Lorre/Michael Douglas/Alan Arkin任意单独拎一个名字出来,都是票房和质量的保证。
即使是在大银幕,两位奥斯卡获得者同台飙戏,这样的机会也不多见,除却Netflix财大气粗之外,Chuck Lorre的金漆招牌也是吸引两位重量级大佬加盟的主要原因。
情景喜剧大亨Chuck Lorre已经成为了在世的传奇,不仅产量惊人,手执口碑极佳的《极品老妈》《西碧尔》,还有已经无法用奇迹来形容的超热门情景长寿喜剧《生活大爆炸》(虽然今年第十二季要结束了)及其衍生剧《小谢尔顿》,还有更早之前的《好汉两个半》(如果没有Charlie Sheen自毁式的个人生活,估计还能在十二季的基础上坚持几年)。
三强联手,第一季交出一份扎实亮眼成绩单之余也保留了相当多的后续发展空间和元素,许多地方点到即止,没有用力过猛,反而让人余味无穷。
虽然台词和情景构建笑料十足,《柯明斯基理论》却不能算作传统意义的喜剧,背后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很多人还会第一时间想起《极品基老伴》和《同妻俱乐部》(同样是Netflix出品),毕竟聚集老年人的剧集由于受众问题,出品数量并不多,难得的几部作品,自然会拿来做比较。
但即使是同样围绕老年主角,后两者的内核是还是传统喜剧,主角们虽然斗嘴不断,矛盾不断,时不时也有青年一代和老年人之间的隔阂和代沟问题,但整体调性是哈哈哈哈,而《柯明斯基理论》更多的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是无奈之笑。
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至于《柯明斯基理论》要走大众喜剧路线,还是更具野心地要打造一个伟大的作品,即使现在第一季已经完结,也还言之尚高。
这个问题,恐怕连主创Chuck Lorre自己也没有办法回答。
对Chuck Lorre来说,这个领域也是一个全新尝试。
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都是走纯喜剧大众路线,里面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尴尬和不堪,但主角是有活力的,带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即使主角没有,正值盛年的生命自带的生存活力都让人精神抖擞。
但《柯明斯基理论》从根本上就缺少了正值盛年的活力基因,取而代之的是生命之光即将熄灭的力有不及,是真正意义的孤独的全面入侵。
这是一种被动性的孤独,一种物理性的孤独,你愿意去和世界交流,但不仅发觉这个世界不再给你积极的反馈之余,以往能够缓解孤独感的人也在一个接一个地、以你能够感知的速度在消失。
你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只要我愿意就有大把朋友的豪言壮志,而是在妻子逝世后的某一日,在干洗便利店里抱着妻子未取的晚礼服,突然失声痛哭。
在你年轻的时候,单身狗是一种社交状态,一种可供吐槽的娱乐嚼头,也只可以是一种生活选择。
但随着年纪渐长,单身状态更多的是死神在一步步给你下最后通牒,这种单身再也不是你的主动选择,随着你身边的好友一个接一个地老去死去,你再努力也没有办法和身边的年轻人沟通得了,或者说你对身边的小年轻再也没有欲望去了解沟通的时候,在某天午睡醒后,突然发现,这是自然在一步一步地瓦解你所熟悉的世界。
而那个和你同床共枕五十多年的身边人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你而去,你觉得,似乎这就是最后的通牒,你就是下一位。
Alan Arkin扮演的Norman承担着这部剧的悲情核心,第一季八集几乎都是围绕着他的丧妻之痛展开。
摆在面前的,那个和自己关系疏离的不靠谱的女儿还不是让Norman最头疼的,而是年近杖朝之年的自己,该如何自处。
身体零件比起大脑更频繁地提醒着他对生活、对身体慢慢失去控制,孤独感前所未有地强烈,宗教、公益这些过往可以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去的东西,也慢慢失去了它们应有的效力。
唯一的牵挂,可能是自己那个已近古稀之年、却依然不靠谱的多年好友Sandy Kominsky,一个还非常孩子气、忍受着前列腺肿大带来的尿频尿急、逃税被IRS发现面临着牢狱之灾的过气电影明星。
但他恰恰也成为了Norman生命中唯一的活力来源,在《柯明斯基理论》里成为了和Norman几入墓地的寂静相对的、有一点儿调皮的光火。
从年青一直帅到老的Michael Douglas在这里把一个潦倒又有点淘气的过气明星Sandy Kominsky演得说服力十足,逃税被发现时的气短、在约会对象家门口忍不住尿尿的困窘、面对演技差爆学生时的白眼、对女儿的愧疚,每一面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生气不起来。
除了两位核心骨,Chuck Lorre还为《柯明斯基理论》配置了为数不少的年轻角色。
但一季八集的长度能够留给年轻人们的空间实在有限,然而胜在配角们的剧情足够有趣,演员对角色塑造足够立体,默默地在两位大伽的光芒之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丰满内容的同时,也为剧集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行事雷厉风行的Mindy,表演用力过猛的Theresa、靠洗个头拿下潘婷洗发水广告的美而无脑的金发少年Jude、脾气火爆的Breana(下图)、基中自带演技的Lane(上图),还有那个写了一个名叫《乱伦》(但不搞笑的)喜剧的Darshani,这些在八集中一带而过的角色,都被年轻演员们紧紧抓住,贡献了毫不失礼的表演。
问题在于,已经有《同妻俱乐部》珠玉在前,这个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来容纳两部人群类似的作品?
即使作品口碑足够好人气足够高,Netflix是否愿意继续重金打造这样一部无特效无大场面的生活类剧集,更何况按目前的情况来说,《柯明斯基理论》在这两方面都表演平平。
更重要的是,Alan Arkin和Michael Douglas的费用绝对不便宜,而因为费用问题不顾口碑和收视对佳剧痛下杀手这件事,Netflix也不是没有做过,《超感八人组》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了。
第一季共八集,每集30分钟,一天刷完,还意犹未尽。
身为演员的Sandy近两年没有接片,靠着自己表演工作室维生。
虽然离婚三次,好在还有女儿作为工作伙伴陪伴左右,并还颇具魅力,成功“勾搭”自己的学生Lisa,前列腺出问题了slow cancer,也不忘证明一下自己的pennis。
他的经纪人也是长达几十年的好朋友Norman,在第一集中就失去了陪伴自己46年的妻子,45岁的女儿又第八次进了戒毒所,幸好他还很有钱。
但当女儿从戒毒所跑出追逐在他们离去的汽车后,估计他也崩溃了,他想到了suicide。
Sandy经常与幻想中的妻子对话,例如商量是否要帮Sandy还逃税的30万,但当头脑中的妻子,妈妈,外婆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时,他终于受不了,一个人穿着睡衣就冲出了自己家门。
幸好他还可以打电话给Sandy。。。。
可是又有几人能拥有Sandy这样一个陪自己老去,还能说知心话的朋友呢。。。。
Sandy把Norman送回家,但心中依然迷茫的Norman坐在床上问Money doesn't matter anymore. Sex doesn't matter。。。
.who am I why am I here。。。
Maybe life has no meaning and best we can hope for is just being nice 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本身就难,但亲爱的不在,身体衰老时,什么才能支撑自己走下去呢。。。
扎心了。。。
快四十的我也不能回答。。。
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但折腾的动力在哪里呢。。。
下一季会找到答案吗?。。
期待ying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小探转载请注明出处11月的影院可谓是异常火爆,各路欧美大片接连上映,国产影片也不缺黑马佳作。
相较如火如荼的影院,这个月的美剧就略显冷清了,值得一看的优质佳剧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万能的小探还是给你们淘到了一部!
无论是剧情、演员、团队,还是评分和口碑, 都是绝对的可放心食用系列。
真香预警——《柯明斯基理论》The Kominsky Method
站住!
小探跪求大家不要看见这个“性冷淡”的标题和封面就掉头开跑!
常年混迹于美剧圈的人应该都知道,一部美剧的成败从来都不是靠标题和封面来定义。
甚至,有时越是这样禁欲的标题和封面,越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之前给大家安利过的[报社]、[创业公司]…
这部禁欲外表下的美剧,实则坏滴很!
它不仅会拉你入坑于无形之中,偷偷撞击你的心灵、赚足你的眼泪。
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带你提前体验一把老年生活……
变老,一直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想面临,但又都逃避不了的问题。
因为变老就意味着年华老去、容颜不再、身材松弛…这一系列可怕的事实。
但这还只是变老带来的最表面的问题,随之而来的疾病、死亡、孤独、恐惧、脱离社会……这一切才是真正可怕的、躲不过去的老年危机!
而小探今天给大家安利的这部[柯明斯基理论]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
既然是讲老年危机,剧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帅哥靓女了。
不过!
它的阵容也是不容小觑!
编剧是[生活大爆炸]和[小谢耳朵]的编剧兼制片人查克·罗瑞。
两位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和艾伦·阿金也都是奥斯卡小金人的获得者!
(左阿金、右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毕竟初代蚁人、蚁人岳父、黄蜂女她爹谁不认识。
[蚁人]剧照曾经的他在好莱坞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凭借电影[华尔街]拿下了第60届奥斯卡的最佳男主。
虽然如今已经老到满头白发,但那股痞帅痞帅的劲依旧不减。
而阿金也是业内公认的老戏骨,曾多次提名奥斯卡小金人,并凭借电影[阳光小美女]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的最佳男配。
[阳光小美女]剧照一个金牌编剧➕两个好莱坞大佬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道格拉斯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曾在好莱坞红极一时的过气明星桑迪·柯明斯基。
现在的他只能靠着开工作室,教授表演课为生。
而阿金在剧中扮演的则是一个已经退休的经纪人诺曼。
一个明星、一个经纪人,这两个在工作中的最佳拍档,在现实中也成了彼此最好且唯一的朋友。
这部剧其实并没有什么主线,故事也比较琐碎,讲的就是这两个毒舌老头的老年生活及互怼日常,搞笑、丧气又催泪。
表面看这两个老头,似乎已经过了焦虑的年纪,到了颐养天年的好时候。
但生活的魔爪似乎并不愿意放开他们,老年的危机接连上演。
就像剧中诺曼说的:生而为人,注定痛苦!
首先说桑迪,曾经在好莱坞也辉煌过的他,现在却落魄到完全没有表演机会。
甚至连自己最嗤之以鼻的无良广告都开始接拍上了。
结过三次婚,但都以失败告终,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是孤身一人。
最重要的是,他的前列腺最近还出现了问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而诺曼也没好到哪里去,自己深爱了一辈子的妻子艾琳因癌症去世。
女儿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酗酒嗑药样样精通。
老妈生病后从没探望过不说,在葬礼上还出尽了洋相。
失去了灵魂伴侣的诺曼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甚至还萌生了自杀的想法。
看到这他们俩的生活似乎已经丧到了谷底,但事实证明,还没到底……家庭事业本就一团糟的他们,也在慢慢被这个社会抛弃。
去个酒吧会因为年龄大被嫌弃↓
溜个公园会被当成恋童癖↓
付个款会因为弄不明白刷卡机被收银员嫌弃↓
甚至回归工作后,会上员工说的话自己都听不明白,还要靠秘书过后给自己解释↓
说实话,看到他们的这些老年遭遇,二十出头的小探已经开始担心我的老年生活了……不过好在的是,影片并没有将这种丧气一直继续下去。
而且,它也没有过度渲染这种老年危机,而是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用喜剧的形式将这些问题轻松的展现出来。
比如聊到健康问题时,一开始还在担心身体零部件的两人,转眼又开始比起“漏屁”来了↓
而艾琳的葬礼,本以为会悲痛无比,没想到也被办成了一场老友重逢的演唱会。
而且,除了丧气满格的老年危机,他们的老年也有着快乐的一面。
比如桑迪,不仅有一个孝顺的好女儿↓
还能偶尔勾搭一下自己的女学生。
这不,最近他又收获了人生的下一春,他的表演课学生丽萨↓
这俩人的故事也是够奇葩了。
第一次约会,桑迪就带丽萨去见了已故的艾琳。
而第二次约会,地点则直接变成了艾琳的葬礼!
不过虽然过程奇葩,桑迪还是如愿以偿的走到了最后一步。
看来他的前列腺也不治自愈了嘛~至于诺曼,他最幸运的事情应该就是有着桑迪这样一个朋友了,而这份友情对桑迪来说也是同样的珍贵。
这老哥俩别看每天一见面就开始互掐,但他们都把对方放在了自己的心尖上。
艾琳去世后,桑迪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诺曼,生怕诺曼想不开,即使他自己的生活也一团糟。
让小探印象颇深的,是艾琳在医院去世的那晚,诺曼在艾琳的病房迟迟不愿离去,任谁劝也不管用。
只有最后桑迪出马,才终于说动了诺曼。
而桑迪之所以能说动诺曼,并不是因为他的好朋友身份,而是因为他真正懂诺曼。
最后两个人一起走出医院的背影,真是让人又心酸、又暖心。
还有在诺曼有了自杀想法后,半夜醒来发现诺曼不在身边的桑迪,担心的连鞋都顾不上穿就跑出去找他。
虽然嘴上成天吐槽对方,但行动却比谁都诚实……而后来桑迪对诺曼说的那一席话,更是让小探哭成了狗。
“我还有谁呢”“我啊,你这个老傻缺”生活虽然苦涩,但还好有一个懂你的人……而有这一人,其实足矣……就像海报上的那句“SOME FRIENDSHIPS NEVER GET OLD”说的。
有些友情,永远不会变老!
[柯明斯基理论]这部剧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炫彩夺目的特效,超大的尺度……它有的只是老年人的聒噪与平淡、老年危机的恐惧与不安、以及老年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但有趣的是,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充满智慧的老年人。
他们毒舌、他们犀利,他们在老年危机的巨大压力下顽强的活着。
他们也曾气馁、也曾想过放弃,但一切过后,他们依旧继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那一天,但愿你我老去之时,都能像他们一样智慧又不失幽默,而那时你我的身边,都能有一个像他们这样的朋友。
这样的人生,足矣……文/小探(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中年危机”经常被提起,今天我们来说说“老年危机”:曾经光芒万丈的明星,在衰老面前也束手无策。
前几天,57岁的刘德华因嗓子发炎无法继续演唱,不得已终止了自己的演唱会。
岁月无情,如果再年轻几岁,华仔不会这么狼狈收场。
【五十七岁刘德华嗓子发炎中止演唱会】好莱坞是全世界娱乐业的金字塔尖儿,好莱坞明星的人生风光无限,但也会因衰老狼狈不堪,美剧《柯明斯基理论》讲述了两位好莱坞明星晚年的窘迫生活。
这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就讲好莱坞明星晚年生活的各种琐事,他们面对年老体衰及生死交替的无奈与思考。
听着挺枯燥无聊?
完全不会。
两位老明星不仅幽默风趣自带段子手光芒,而且还有老年人机智、哲学的一面。
难怪,这部剧的评分会高达9.1分。
年底辞旧迎新之际,这部机智、幽默的电视剧,特别适合一家人一起看。
剧集共八集,主人公是两个老男人桑迪·柯明斯基与诺曼。
桑迪曾是好莱坞巨星,他年轻时生性风流,经常和女星谈着戏就谈到了床上,因为太渣太风流,离过三次婚后,至今是个老光棍。
桑迪有一个女儿,不过,这个女儿不怎么鸟他。
年纪大了,桑迪也接不到戏,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名气当一名老师,通过教学员如何演戏来维持生活。
【桑迪·柯明斯基】诺曼是桑迪的经纪人,他的性格正好相反:传统、刻板,除了妻子外没有接触过别的女人,并且他事业有成,拥有自己的明星经纪公司。
然而,他的妻子因患病先一步离开了他,这使他非常孤独与痛苦。
此外,他还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她喜欢嗑药,被送去戒毒所七次,这也是他一生的心病。
【诺曼】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让他从高峰跌落谷底。
原来风光无限的好莱坞大腕儿,老年的时候孤独寂寞,已经够惨了,生活依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遭遇了一系列变故。
变故一:昔日好莱坞大佬,今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桑迪热爱演戏,却怎么也找不到适合他这个年龄演员出演的戏,甚至连桑迪瞧不上的情景喜剧都接不到。
他只能继续教学员演戏混生活,但学员的思想和他存在严重的代沟,学员走心又走肾的表演令他很无奈。
【桑迪的课堂上,学员只走肾不走心】变故二,亲人的离去。
诺曼的妻子卧病在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不幸去世,诺曼也因此陷入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时常陷入幻觉中。
【诺曼的妻子去世】诺曼想通过工作消解丧妻之痛,却发现自己已经与时代脱轨,不适应电子化办公的方式。
【诺曼不适应电子化办公的方式,苦恼万分】变故三,身体出了问题。
曾经风流成性的桑迪,小便开始不利索了。
他觉得自己患了前列腺癌并怀疑自己那方面有问题,但他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而女儿也搅和了进来凑热闹……这段相当搞笑。
【桑迪在做检查】变故四,不成器的女儿。
诺曼虽然经济上过得去,但他有个四十多岁、嗑药成性的女儿。
这个女儿老是在外边胡混,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出尽洋相,这令诺曼生无可恋,最后,他狠心将女儿再次送进戒毒所。
【诺曼不成器的女儿】面对变故,两个老男人同命运勇敢抗争。
桑迪爱上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女学员并和她约会,最终两人成功为爱鼓掌,桑迪也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桑迪和女学员为爱鼓掌,中间有些小尴尬也很搞笑】诺曼却不太顺利,他的妻子去世后,有个丧偶十二年的寡妇想接近他,但他却不想这么快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以至于在宴会上暴躁无礼地拒绝了对方。
大结局的那一集中,可怜的诺曼因为过度思念妻子患了失心疯,穿着睡衣疯疯癫癫在街上乱逛,好在被桑迪找到,将他送回家中。
【患了失心疯的诺曼穿着睡衣走在大街上】一系列变故令桑迪和诺曼无奈而迷茫:前半生的金钱、荣誉、爱情,在亲人离去、身体变坏与漫长的孤独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正如剧集所讲,生命本无意义,面对未知、苦难、离别我们都很害怕,好在我们不是孤身一人,都有老友陪伴,这就是桑迪·柯明斯基得出的最终理论,所以这部剧名字就叫“柯明斯基理论”。
这部剧集的魅力在于:故事的内核很丧,但呈现形式幽默轻松,所谓“丧并快乐着”。
正如剧中台词:“人生就是苦痛,苦不堪言,无论你怎样去探索人生,也不会让这些痛苦消失,因为生而为人,注定苦痛就会随之而来。
”
故事并通过两个老人互怼的方式,诙谐地讲述出来,展现老年人的智慧与生活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并关注老年人群体的身心状况,剧集平实、幽默却催泪,是部不可多得的黑色喜剧。
这部剧的成功,主要依靠编剧,编剧就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查克·罗瑞,那些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台词足以让你笑出腹肌。
举个例子,他在这部剧里疯狂吐槽《生活大爆炸》就让美剧迷会心一笑。
【《生活大爆炸》编剧查克·罗瑞吐槽《生活大爆炸》】除了编剧很有名外,两个主演也不简单,扮演桑迪的是迈克尔·道格拉斯,他在电影《华尔街》中扮演冷酷的资本大鳄,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迈克尔·道格拉斯《华尔街》剧照】他的人生和剧集里桑迪的经历出奇的像,年轻时不太靠谱,离婚、酗酒、花边新闻不断,也得过癌症(不过,是喉癌),如今岁月无情,已经75岁了,再也折腾不动了。
扮演诺曼的是艾伦·阿金,他曾是百老汇风云人物,凭借在《阳光小美女》中扮演毒舌爷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两个老男人加在一起得有一百六十多岁了,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这个160+组合相当成功,幽默、风趣的黑色喜剧,令观众笑中带泪、泪中有沉思。
【迈克尔·道格拉斯(左)与艾伦·阿金(右)】诚意推荐本剧,喜欢的朋友可以趁着小长假和家人一起看!
↓↓↓↓↓↓
餐厅旧主的偏执
女主挺好看,剧情比较苍白,不合理的地方不少。
失望之处在于,对于厨师这个职业特性以及对人物思维逻辑的影响没有太多细致的展现,餐厅后厨的工作环境沦为了某种背景板,让原本就平庸的情节彻底成了流水账的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