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人”,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一种心灵上的“安全地带”。
我认为能够被称为安全地带的关系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你们互为对方的归宿。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都认为和对方待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
当你消失了,对方会第一时间察觉。
事实上,这本应该是家庭最原始的特性。
二是不会被比较评价。
他们不会对你说“今天的你真厉害”或“你应该像昨天那样”,而是完整地接纳你,让你始终处于“不被挑剔、不被嫌弃”的安全感之中。
三是身心都不会受到伤害。
他们既不会对你施以肉体上的暴力,也不会伤害你的自尊心。
当你生病难过时,这些“心灵家人”会主动安慰你,提供帮助,让你免受伤害。
在安全地带,不论是依存关系还是支配关系都很难产生。
“标题废”星人一个,也不知道起个什么题目,随便填了一点感慨。
《姿态》从第一季的“尖锐骚”风格,到了第二季突变成催泪鸡汤多少还是让我有一点不适应。
没有主线故事,片段化的呈现方式,其实按理说追剧的情绪会弱很多,但偏偏编剧又很会调动情绪,把程式化的套路铺展得很煽情——坎迪这个有点配,有点龙套,时不时还挺讨厌的角色,谁会想到她突如其来的死会成为所有人的泪点?
救生员小哥和布兰卡的艳遇,突兀也众望所归,兴致盎然的时候却又戛然而止。
这种只有初遇没有结局,以为会刻骨铭心偏成了点到为止的恋情线,不想抱抱布兰卡吗?
从来没有想过第一季的小天使成不了安吉尔的救赎,反而是越来越有存在感的帕皮成就了一段最甜腻且坚定的爱情。
有时候爱情又真的可以让你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佩瑞的羞耻感,布兰卡的自卑心,也可以依靠鼓励,依靠尊重,依靠理解,依靠对自由的热爱,通通抛掉。
甚至几乎作为唯一反派存在的女房东,在最后一刻也成为了一个高傲的、为自己发声的独立女性,在对布兰卡的悔意中炸了一把演技、秀了一波情怀。
所以,第二季琐碎、杂乱、人设模糊,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很给人力量的剧。
我很开心,在一部剧中能够看到这么多敢于用真实的自己面对世界的人,在一部剧里每个人都努力对抗着外界的定义和赋予的框架。
我很羡慕。
之前看过一段话——如果你不信任你的朋友,不让他们看到、认识你真实的一面,卸下防备、伪装的样子,那其实你就没有朋友。
剧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用最真实的样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认同自己,也被人认同。
不再需要遮遮掩掩,而是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坦诚:我是……像安吉尔和帕皮争取到的那样,像艾丽卡在餐厅里趾高气昂地捍卫自己那样,像布兰卡在面对爱情时坦然那样。
那样真好,但或许远远不够,如果有一天,不需要争取,不需要捍卫,不需要坦然,那一天才是真的很好的时候吧。
去年,一部华丽中带着复古、复古中带着婊气、婊气中带着热血、热血中带着颓靡、颓靡中带着激情的美剧横空出世,将“装腔作势”四个字诠释到极致。
一张海报告诉你,什么叫“浑身上下哪哪儿都疼”:
全剧主题只有三个词,从第一季延续到第二季,就是:live(活出彩),work(浪起来)——《pose》(有姿态)
《姿态》的编剧和导演瑞恩·墨菲,作品如雷贯耳。
《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整容室》《宿敌》……每一部都堪称奇作。
风格也以华丽诡异、疯狂重口、突破下限著称。
而今天介绍的《姿态》,切入角度依旧出其不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纽约,既有五光十色的张扬奔放,也隐藏无数压迫与耻辱。
一方面,主流社会昭示着文明应有的模样,人人西装革履、步伐矫健、精致体面;另一方面,在主流声音拒绝的下城区社会,聚集着一群“怪异”“另类”、无家可归、不被接纳的人群。
这些人被称为“跨性别者”,也就是LGBT群体中的“T”(transgender),类似今天被调侃的“女装大佬”。
他们不像今天某音、某手上,那群为博取眼球刻意搔首弄姿的“钢铁直男”。
而是打心底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心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本属于另一种性别。
当时的美国,还不具备包容这种人士的气量。
因此他们大多沦为城市中的“次等公民”,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等到第二季,时间推移至九十年代。
那年,麦当娜发行了个人单曲《Vogue》,成为彼时炙手可热的美国年度单曲,其灵感正是纽约同志舞厅中一种特别的舞蹈。
以此为契机,过去在黑暗中起舞的人群也渐渐走进主流视野……
从LGBT群体这一剖面,折射出美国整个社会上世纪末的风雨变迁、破灭与顽抗,所以很多人也管这部剧叫——《美国年代故事》。
第一部中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每个人都需要有人让他觉得高人一等。
有钱的靠没钱的衬托;好看的靠难看的衬托;受教育的靠小混混衬托……一层层传递下去,就形成了鄙视链。
LGBT群体的内部,也存在“高低尊卑”。
同性恋不如女人、双性恋不如同性恋、跨性别者不如所有人,是公认的“怪胎”,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今天的你以为,「堂堂正正做自己」是件特别简单的事情,无论别人的眼光,还是社会的价值,这些根本不足挂齿。
然而在那个时代,「做自己」意味会被家人被赶出家门,从此流落街头:
意味着从此丧失平等择业的机会,连基本温饱都得不到保证:
他们中有许多人,学会与同类抱团取暖,组建一个个“家族”,相互扶持。
但有更多的人,却一度迷失在纸醉金迷的堕落街头,指望从那些情场老手身上获得温暖。
也许,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会错觉用身体可以换来真爱。
八九十年代的美国,艾滋逐渐开始猖獗。
人们公认这是种“同志病”,是上帝对背德行为的惩罚。
很多LGBT人士也信了这种说法。
他们穿上符合性别预期的服装、修理符合性别预期的发型、和一个符合期待的异性走入婚姻,过一段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今天所谓的歧视,最多不过一两句口头调侃;但那时候的歧视,是真会要人的性命……
第二季一开场,就呈现一幅凋敝又绝望的画面——自从艾滋爆发以来,越来越多人相继辞世。
活着的时候,他们被亲人驱赶;死了,就被径直埋在纽约最偏远的哈特岛,像处置一堆污染性垃圾。
这是一个集体坟地,除了死于艾滋感染的人士,这里也会处置那些出不起丧葬费用、停尸房里无人认领的尸体。
最落魄的,连个名字都不会留下,没了就是没了。
Blanca和Pray,是生活在同个“家族”里的基友。
不久之前,Pray过去的恋人也因艾滋逝世,长眠于这片土地。
在那些由LGBT群体所组成的社区里,死亡和别离就如同三餐一样频繁。
当时的人还不太了解艾滋的传播渠道,只知道这是一种百分百致命的可怕疾病,一旦染上人生就算完了。
于是,上流社会的精英们,再也不敢贪享片刻欢愉,转而学习从“安全的”受虐里获得快感。
而另一方面,天主教会内部却「庆幸」这场疫病的流行——因为再没有比这更棒的借口,名正言顺消灭“异性恋”以外所有性取向了。
他们利用公众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宣称避孕套“未必会”对预防艾滋起到效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欲”。
只要不和任何人亲密接触,艾滋就追不上我
这说法,太踏马有逻辑了!
“只要我从此之后不吃不喝,这辈子都不会被撑死!
”绝症的阴霾、不被保障的医疗条件、加上宗教的煽风点火……使得那时代底层的性少数群体四面楚歌。
既然不想学上层精英,从自欺欺人中获取快感;又不想听信天主教那套理论,勉强自己当一个「崇高的正常人」。
那么唯一的出路,只有坚持自己的态度。
无论女同、男同、跨性别者、黑人……大家今后都要从各自的少数族群圈子里走出来,学会彼此团结,学会放下鄙视链,学会用不同的嘴、发出同一句话。
只有如此,声音才能传得出去、而且传得很远很远……
他们自发成立一个“抗艾”组织,向社会公开募捐,推行一项和平抗议运动。
等到周天,他们会假装成天主教徒,在大教堂庄重肃穆的礼拜结束之后,演一出混乱又直观的“死亡秀”,目的是强调避孕套的预防意义。
其实是想给提倡禁欲的大主教一些颜色瞧瞧
看到这一幕,院长不由自主联想起“家族”间最热衷的舞会。
与主流世界的舞会不同,这些人的舞会安置在地下,只欢迎臭味相投的观众。
每一期,舞会要设定不同主题,家族成员围绕主题制作服饰。
随着音乐响起,霓虹灯闪烁,他们陆续走上舞台,展示自己的造型和舞姿,争奇斗艳,比比谁最妖媚、最独特:
要么浓妆艳抹,要么嘴贱毒舌,要么舞技卓绝,要么搔头弄姿……不论种族,不论性别,每个上场的人,都要高傲扮演一个“主角”,用美艳折服来宾、燃爆全场。
不会觉得男儿身穿女装是种羞耻,也不会因为肤色而低人一等。
在舞会上,大可以暴露真实的自我,场面再喧嚣再混乱都无所谓,因为最怕是平庸。
就像大教堂里的和平抗议运动一样——无所顾忌,轰轰烈烈。
他们其实向来如此。
未必比谁高尚,也不见得卑贱。
不过是顽固了些、叛逆了些,偏要在墨守成规的世界里,决定自己的性别,保持自己的姿态。
被家人抛弃,就从同类身上找归属;被主流文化嘲弄,那从找机会嘲笑回去……永远我行我素,永远高昂着头。
那姿态像告诉世界:美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第一集笼罩在死亡的阴郁之下,奠定了本季灰暗的色彩。
开场拉出一面大旗,HIV是全人类共同的难关,在第一季中捎带提到的的问题,在第二季爆发。
随之而来的各类矛盾与冲突也愈加激烈。
不再拘泥在小情小爱中,矛头直指平权和消除歧视。
为争夺平等权利,Blanca和Pray带着一群孩子们东奔西走,摇旗呐喊,甚至Blektra也加入其中,共同努力。
而角色之间的情感线也变得更加复杂,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不过有一说一,着实有股小时代的味道了,特别是餐桌一场戏,各种抓马和撕逼也太郭敬明了。
此外,在Blanca妈妈用心之下,孩子们也一个个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至于舞会方面,终于,麦当娜女士发布了永恒名作《VOGUE》,把这一群体文化带向了潮流前线,一时之间风靡整个世界。
Candy失踪即便是背叛过自己,Eletrika也参与到缅怀Candy的队伍中。
想想也是,正是Candy帮Eletrika处理掉字母圈客户的尸体。
她们平常在ball上斗得你死我活,朋友有难的时候却出手相助。
相比起现实世界,你有喜事大家为你庆祝鼓掌,你出事了无人问津。
好真实不是吗?
作为LGBTQ一员,半come out状态,有很多情感需求和共鸣,只有同类懂,hetero的盆友没法理解。
这也是我们需要community的原因,更何况现在中国是一个反LGBTQ大趋势。
我们不像欧美那般张扬、情况稍好,we still live in shadow。
所以我们的地下community就像剧中上个世纪一般落后。
我们中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平权的重要性,个个只求自保。
有了Community,就像离群的大雁回归了队伍、有了陪伴、理解、支持,所以community members的离去我们才会如此伤心,虽然candy就是嘴贱,但是她没有一次不出手相助,所以她值得我们缅怀一集。
我个人感觉第二季属于是高潮,我也是在第二季逐渐懂得了这个community ,house ,这个ball , 对LGBT意味着什么。
天性如此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法选择自己的家人和家庭,被家庭斥责打骂,抛弃和拒绝。
社会最底层,没人关心没人爱。
但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同类,可以尽情展示自己,做自己,还能得到掌声和支持,生活又有了些意义。
在这里,可以找到新的家人,自己选择家人,相互支持和陪伴!
相互懂得!
最让我感动的点是,LGBT大多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在这里组建家庭,把别人的抛弃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抚养和照顾,让整个community 传播爱。
其中一个故事讲述者是Twiggy,她在高中参加了她人生第一次舞会,“那是15年前的事了,虽然我永远都不会说我实际的年龄”,她在电话中对Billboard说。
从第一季的舞会场景顾问,到现在第二季的编舞师,如果你有幸能看到她的工作,你就能知道原因——Twiggy既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表演者,又是舞会历史文化的学者。
Twiggy与Billboard Pride聊起她的开始,她在保障无家可归的LGBT青年计划True Colors的经历,以及她对舞会文化未来的期望。
如果你喜欢看《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或者《宿敌》,那你肯定也会喜欢这部。
《姿态》POSE
第二季 | 共8集它们都出自FX,它们的编剧和导演也都是瑞恩墨菲。
《姿态》从海报到剧集题材剧集风格,都散发着浓郁的瑞恩墨菲风。
瑞恩墨菲是谁?
怕是美剧圈里最骚气最有才华的男人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怪人,圈里的一个特立独行者。
他有多重身份,导演、编剧、制片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限制级题材,而且都有两个重要的明显的特点,“大尺度”和“重口味”。
比如,为他带来金球奖荣誉的《整容室》,游走在软色情边缘,各种血淋淋的整容过程和千奇百怪的整容故事,让整容从医务风格变成了刺激性的娱乐。
让瑞恩名利双收的《美国恐怖故事》,更是将尺度和口味直接拔高了一个等级。
还有高度还原美国知名案件的《美国犯罪故事》,受到全球剧迷的疯狂追捧。
去年的话题热剧《宿敌:琼和贝蒂》,将昔日好莱坞女星的争斗搬到了台面上大撕特撕,给观众贡献一部超有料的女人撕逼大戏,这真的是太瑞恩墨菲了。
暴力、性爱、血腥,同性恋、变性、毒品......尺度不大就不是瑞恩·墨菲。
他的剧,能满足所有的重口需求。
连瑞恩墨菲自己都说,自己可能就是自己剧中的那些畸形怪胎“Freaks”角色的集合体。
其实,瑞恩墨菲自己就是一个已出柜的同性恋。
2011年6月17日,瑞恩宣布与相恋15年的男友订婚,现在都是有两个孩子的爹了他的作品中,也塑造了不少同性恋角色,几乎每部都和LGBTQ题材相关,他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致力于为LGBTQ人群平权。
他的新剧《姿态》中,更是找来了多位跨性别演员及变性演员一同演出。
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多跨性别演员主演,最多LGBTQ演员担任常规演员的电视剧。
瑞恩说,第一季中大概会有50多名LGBTQ角色出现。
50多名,也太Cooooooooooool了吧《姿态》第一季刚播出不久,口碑就炸裂了。
在豆瓣上拿到了9.2分,一万多人评价;前两天刚回归的第二季首集,豆瓣评分已经飚到了9.8,IMDb上首集拿到了9.2分。
其实《姿态》第一季刚播出的时候,天天就已经被震惊到。
虽然早就知道这部剧很特别,但万万没想到,这部剧竟然能骚断腿骚上天,称它为骚剧之王,我想没有观众敢反驳。
首集刚开始,随便几个镜头就能让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浓烈骚气。
这些奇奇怪怪的姿态,其实就是折手舞,属于Voguing中的一种。
后来因为麦当娜Vogue舞蹈被大众熟知,蔡依林在其《美人计》MV里也曾用折手舞致敬麦当娜。
《姿态》的主角就聚焦着LGBTQ群体边缘人物,一群不被社会接受的人。
他们可能是同性恋、也可能是变性人。
比如,达蒙。
一个体魄强壮的黑人,但是却喜欢跳芭蕾舞,喜欢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他还是一个同性恋。
当父母发现他的性取向后,便把他赶出家门。
父亲给了他一巴掌,说:“你对我来说已经死了”
母亲说:“上帝给你那种病惩罚你,以后再也不要做这种恶心事了”,然后便把他的背包扔给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达蒙只好流浪露宿在纽约街头。
还有,安吉尔。
她是一个变性人,身上还长着小伙伴,正在努力攒钱做变性手术。
她和一个已婚并且有孩子的深柜男人有了关系。
但是,这个男人一方面被安吉尔的美丽深深吸引,另一方面却因为安吉尔变性人的身份而异常憎恶。
还有,布兰卡。
布兰卡本来拥有自己的小群体,她属于“丰饶之家”。
这里有艳丽凶恶的“母后”,痴迷跳舞展示自己的骚气男,还有一群喜欢跟风巴结母后的婊砸。
他们最热衷的事情,便是参加一个圈内的地下主题舞会赛事。
赛事包括变装PK,斗舞大赛等等,现场还有评委,一帮志趣相投的观众。
如果说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被边缘化,没有立足的位置,那么在这里,他们就是主角,舞台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的,他们可以尽情表现自我,放肆嘲弄狂欢,搔首弄姿,释放真正的自我。
但是,布兰卡想出的参加金点子总是被母后抄袭,还经常被其他小婊砸们嘲笑和打压。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
于是布兰卡便和母后当场决裂,她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一个传奇家庭。
和她同属“丰饶之家”的安吉尔跟随了她,她也无意间发现了同性恋达蒙,属于布兰卡的家族慢慢壮大起来,《姿态》讲的便是他们这群人的故事。
《姿态》的骚是放浪形骸的骚,夹杂着阴柔妖娆的气质。
尤其是在黑人小哥身上表现出来时,拥有着强烈的妖娆感和反差感,风骚指数和性感指数猛烈飙高,天天是看的目瞪口呆。
《姿态》的第二季,当然是更上一层骚。
故事方面首集就冲高潮,让人热泪盈眶。
这种剧也是世间罕见,和天天一起入坑吧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剧迷已关注,欢迎来撩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每周等待《Pose》更新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第二季目前豆瓣打分9.7,除了把“让艾发声”的意义不断拔高,几位姐姐也开始把自己的野心从“ball场”转移到了“职场”。
大家的事业心一下子就燃起来了。
我喜欢她们身上这种“自带燃点”的炸裂感。
以往,我们看从低往高爬的励志故事时,故事里都带着太多苦情。
每天对着别人说:我是靠着吃苦熬过来的,我如今最强大。
流程并没有错,这是野鸡变凤凰的逆袭之路。
《Pose》里的这些姐姐们,从来都是把苦难当成一种享受,这是凤凰涅槃的招式。
不管有钱没钱,老娘都有本事扮靓。
她们就像一个个独角兽,一直骄傲并璀璨着。
正如Blanca和富婆房东谈判的时候说的:我挨过的打比你吃的早饭还多。
【截图字幕源:classic字幕组】她的眼神轻松而笃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而那些咄咄逼人的眼神只能掩饰内心的恐慌和紧张,就像你们手机里那些“故意凹女强人”人设的朋友圈一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用力过猛的化学香气。
你看Blanca,她第一次在ball场亮相,即便穿着并不得体的服装,即便遭到群嘲,她内心是骄傲的。
这还是她的小透明时期。
后面自己当家做了母后,她培养并输送了各类精英人才。
#从站街少女到模特新星,她转身华丽而坦荡#上一季,Blanca培养出了舞蹈天才Demon。
这一季,她最美丽的女儿Angel终于出道做了模特。
Angel真的很美,她美得很有自己的辨识度。
之前她一直等待被爱,然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无论是站街少女,还是金丝雀女郎,她没有丝毫危机感。
Blanca刺激她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Angel的几场模特面试驾驭得很好,最开始的报名面试,她略显生涩,甚至有点放不开自己。
这和当时Demon参加舞蹈学校面试有点相似,面对陌生的环境,总会冒出第一缕羞涩。
有的人在陌生环境下,会一崩到底。
有的人只要被激励一下,紧张就会瞬间驱散,反而还会超常发挥。
Angel属于后者。
只要她正式被推进一个陌生环境,她就能自如地挥洒自信与魅力,谈吐真实而独具个性,非常抢眼。
这是非常难得的舞台型魅力,她在秀场修炼多年,面对美的审视,她笃定而自然。
她几轮面试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越到后面,她越懂得为自己增加筹码。
面试官问完了问题,她还要追问: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想成为1990年度新鲜面孔?
这时候,我们看到了Angel身上的凶猛:被贬低了很多年,今时今日,我要做你们的榜样。
她过去习惯被别人管理,如今她懂得为自己做主,增强自我管理是最美的主观能动性。
Blanca是那个重要的助推人,她分享了自己的风险与危机,她期待Angel能有“mother of the house”的担当。
责任也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当你想掌控更多力量,这时候你也必须倾注更多责任心。
#她是永不凋零的女王#Elektra Abundance,人如其名,她就是一台永不熄火的永动机。
Elektra这个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恋父情结一词由其名字演变而来。
我能理解这个人物的设定,此前和金主爸爸缠缠绵绵了整整十年,但她为了追求完整的自我,甘愿放弃这种受制于人的牢笼生活。
她要做真正的女人,而不是为了取悦老男人而活在阴阳之间。
第二季,Elektra全面升级,你无法想象一个年过40的女人依然给自己设定了无限可能。
她全能,且身兼数职。
午夜时分,她化身俱乐部里的“神鞭女王”,她这挺拔的身高,神鞭在握,所有男人只能跪着求饶。
这份工作让她收入颇丰。
同时,她还要在餐厅做领班,她可是一块活招牌。
“如果你不按流程预定,老娘的毒舌绝对在大庭广众下撕碎你”Elektra有着排山倒海般的自信,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餐厅工作能给自己积累好名声,尤其在名流圈,积累人脉是她的绝对强项,她曾经和女儿们说过,这座城市有一半都是老娘的人脉。
而在俱乐部做女王,她能赚到更多钱,这是最有安全感的经济基础。
同时,每周的ball场,她从不吝啬自己的艺术才华。
本季PK赛里,Elektra依然美轮美奂。
她重新给自己的house升级换代了。
她看到了舞蹈的潮流趋势,在麦当娜《Vogue》的强力驱动下,Elektra开始花重金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house力量。
她在赚钱这门营生下越做越精,而且开始培养自己的市场敏锐度。
她不求那种稳稳当当的赚钱生活,她的眼光开始投向未来。
她上一季和金主爸爸分手的时候就说了:我已经40了,比嫩,我比不过外面那些娇艳欲滴的。
别看她气场一米八,她非常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脚踏实地,再挥霍自己的爆发力,这才能扎实。
这位圈内的“大妈妈”,文化程度比你们所有人都低,但生活赐予了她绝对的才华:从审美到赚钱,从口才到视野,她时时刻刻都在突破自我。
她才是骄傲的独角兽。
#还有这个愈挫愈勇、瘦不拉几的大女人#Blanca这一季升级为女企业家:开了一家自己的美甲店。
这可是在1990年的纽约哦……超时髦吧……
她找对了自己的定位:做管理型人才。
论美貌,她不及Angel,论品味,她被Elektra碾压。
但她很擅长做管理型人才,她管理了自己的house,她培养输出了各类人才。
包括她的母后Elektra,也是被Blanca推出去重新做人的。
这一季,她和女房东谈判的时候,占据了有利的话语权。
女房东是白人,非常挑剔,而且恐同,因为她前夫是GAY,和别人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她撞见。
Blanca身份被识破后,女房东翻脸不认人,直接不租了。
这时候,Blanca并不示弱,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她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有色人种+LGBT的最底层。
她头脑非常清晰,女房东要求现金交易就是为了避税。
Blanca就戳中这个痛点,并且给自己的语音语调加足了胡椒味,她的这顿爆炒谈判很有震慑力。
抓对方弱点,坚持己见,加重自己在表达上的感染力,Blanca的筹码就大了很多。
她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一直积极融入到主流社会中,而其他人还在享受圈地自萌的那份舒适感。
Blanca的勇气和魄力比任何人都强。
#姿态总结#《Pose》主要描述了变性人精彩一生的故事:就算前半生被别人否定,我的后半生必须靠自己来肯定。
她们天生骄傲,才能重塑自己的傲骨。
第二季在每一集片尾都熬了一锅好汤。
第一集聚焦“为艾发声”的平权运动,打破沉默,迎接新生。
第二集把“家庭”的意义升华了,家庭并不需要有血缘关系。
这个圈子里的人,哪个不是曾被男人伤透了心。
大家一边怀揣着对真爱的最后一丝念想,一边奋不顾身地投奔于男海。
第二集Blanca终于分享了自己的“蠢女人历史”,这也是她为何一直做严厉母亲的原因:自己吃了这方面的亏,就不能让孩子们重蹈覆辙。
她一直敢于正视自己。
真实且强大,才能成就一切。
这才是真正的凤凰涅槃。
【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哦】
本季时间设定将往后来到1990年代,从麦当娜的《Vogue》发行的那一天开始,继续纽约城voguing的故事,“舞厅”群体走入流行文化和主流,Evangelista之家也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
第2季也将更多涉及第1季笼罩的阴云:HIV/艾滋,将更多看到病魔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医疗,以及作为黑人和拉丁裔无法得到相应治疗,意味着什么。
我的电子榨菜终于回来了!!!还是那个味 最爱Oliver 演的太好了
等不及了
E1黑帮儿子笑死我了啊啊啊,Howard写的啪姐同人文给我看看呢!笑死了说你们播客很多元吧Charles你是不是gay,其实我们Mabel才是Gay哈,此事在S2中已有记载👩❤️👩 E2又给我看哭了,小梅宝好可爱好萌🥹OMITB每季对victim的人物小传都写得很好很动容🥹🥲这季还有Beanie加入🥹😚
啧啧啧还能拍
推着尸体回公寓有点理解不了,这不是地球人吧!
所以,傻脸娜的颜值就再也,再也回不去了吗?😓
一个大楼里有谋杀的剧名给编剧脑子炸开花了,第五季了让楼里死人是容易的,但本格推理的诡计不好复制,于是编剧把推理变密室逃脱了,大楼里硬是挖了一个赌场,几位老头的亘古不变的假笑演技和一些不好笑的烂梗,发现尸体甚至不报警自己尸检都不给黑女警出场机会,电梯里散发尸臭大家视而不见,救命有点怕再拍下去下一季在楼里发现时光隧道了。。。。。
只是想感叹编剧真不容易还能编的下去,这个楼简直是柯南常驻,感觉都快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