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在搜索引擎里的释义是: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
你害怕死亡吗?
你害怕呼吸、心跳停止吗?
你害怕的究竟是死亡本身,还是孤独的走向死亡?
尽管剧中几位老人他们相互扶持,有趣的过着每一天,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孤独的味道。
妻子去世后,对着空气说话的诺曼;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想要自杀的诺曼;渴望女儿却不知如何改善关系的诺曼,我都觉得深深的孤独,诺曼有一段话特别打动我:“我至今无法接受,说实话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往后余生,没有了妻子,这个老人将会有多孤独。
而柯明斯基的老年生活似乎也并不乐观,作为一个演员,没有任何通告可接;癌症的消息无人可说;想要追求一个陪伴自己终老的女伴;在死亡面前,每个人似乎都做不到真正的坦然和接受。
相比之下,艾琳就从容多了,在迎接死亡之前,她提前规划好自己葬礼的每一个细节, 棺木要用浮木或沉船木的材料制作,喜剧脱口秀主持人Jay Leno担任葬礼主持,黑人女歌手Patti LaBelle演唱《果酱女郎》,还有变装皇后出席演唱,整个葬礼独特又有趣,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有诺曼这样爱他的丈夫,有柯明斯基这样的朋友陪伴。
但这并不代表她不孤独,在临走的那一刻,她十分抗拒去医院,她并不想死在医院这么孤独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也都会死去,在无尽的黑暗来临之前,我们希望有人陪伴我度过,让我们不再恐惧与害怕,这也是为什么这段友谊,这么令我们动容的原因,故事中,他们还有彼此携手共度余生,而我们呢,陪伴我的会是谁?
谢谢Netflix,让美剧冬歇都还有好剧可以继续煲。
《柯明斯基理论》听起来非常拗口,而且好像有意和《生活大爆炸》搭上一点点的关系,但其实只是指的是主角Sandy Kominsky开办的一个演艺工作室而已,但确实这两个剧来自于同一个出品人Chuck Lorre。
74岁的Sandy Kominsky(Michael Douglas扮演) 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演艺事业的高光时刻太短的同时也不足够让他在残酷的好莱坞安享晚年。
现在的他就只剩下一个生意不算红火的演技培训工作室、操持工作室的女儿Mindy、一顆肿大的前列腺带来的尿频尿急,还有经纪人兼多年好友Norman。
比Sandy更年长的Norman(Alan Arkin扮演)虽然身为经纪巨头的董事长,但年事已高的他在失去爱妻Eileen(第一集)之后、面对用药上瘾、像青少年一样偷死去妈妈的名牌包包鞋子、出门还要问他要钱打车的45岁女儿,生活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好过。
即使是Sandy新近交往、所谓的相对年龄合适的Lisa(Nancy Travis扮演),也是一个50多岁、有一个轻度反社会人格儿子的离婚女士。
所以,就算不算戏分不少的Mindy,这也是一个超过200岁的电视剧。
如果这还不足够让你对这个高龄新剧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或者Sandy和Lisa的约会史可以让你有一个更具象的了解。
他们两第一次的正式约会最后结束在医院Norman妻子的病床上,第二次则是在葬礼后的聚餐上,第一次上床Lisa就问Sandy是不是有用伟哥。
在他们这个年纪,生老病死最经常发生的就是第四个字。
所以,摆在《柯明斯基理论》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找到这些贯穿全剧的老年生活与年轻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点,毕竟,质量再好的剧没有了收视的保证,也难以持久。
But The Kominsky Method is in good hands.Chuck Lorre/Michael Douglas/Alan Arkin任意单独拎一个名字出来,都是票房和质量的保证。
即使是在大银幕,两位奥斯卡获得者同台飙戏,这样的机会也不多见,除却Netflix财大气粗之外,Chuck Lorre的金漆招牌也是吸引两位重量级大佬加盟的主要原因。
情景喜剧大亨Chuck Lorre已经成为了在世的传奇,不仅产量惊人,手执口碑极佳的《极品老妈》《西碧尔》,还有已经无法用奇迹来形容的超热门情景长寿喜剧《生活大爆炸》(虽然今年第十二季要结束了)及其衍生剧《小谢尔顿》,还有更早之前的《好汉两个半》(如果没有Charlie Sheen自毁式的个人生活,估计还能在十二季的基础上坚持几年)。
三强联手,第一季交出一份扎实亮眼成绩单之余也保留了相当多的后续发展空间和元素,许多地方点到即止,没有用力过猛,反而让人余味无穷。
虽然台词和情景构建笑料十足,《柯明斯基理论》却不能算作传统意义的喜剧,背后带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很多人还会第一时间想起《极品基老伴》和《同妻俱乐部》(同样是Netflix出品),毕竟聚集老年人的剧集由于受众问题,出品数量并不多,难得的几部作品,自然会拿来做比较。
但即使是同样围绕老年主角,后两者的内核是还是传统喜剧,主角们虽然斗嘴不断,矛盾不断,时不时也有青年一代和老年人之间的隔阂和代沟问题,但整体调性是哈哈哈哈,而《柯明斯基理论》更多的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是无奈之笑。
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至于《柯明斯基理论》要走大众喜剧路线,还是更具野心地要打造一个伟大的作品,即使现在第一季已经完结,也还言之尚高。
这个问题,恐怕连主创Chuck Lorre自己也没有办法回答。
对Chuck Lorre来说,这个领域也是一个全新尝试。
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都是走纯喜剧大众路线,里面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尴尬和不堪,但主角是有活力的,带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即使主角没有,正值盛年的生命自带的生存活力都让人精神抖擞。
但《柯明斯基理论》从根本上就缺少了正值盛年的活力基因,取而代之的是生命之光即将熄灭的力有不及,是真正意义的孤独的全面入侵。
这是一种被动性的孤独,一种物理性的孤独,你愿意去和世界交流,但不仅发觉这个世界不再给你积极的反馈之余,以往能够缓解孤独感的人也在一个接一个地、以你能够感知的速度在消失。
你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只要我愿意就有大把朋友的豪言壮志,而是在妻子逝世后的某一日,在干洗便利店里抱着妻子未取的晚礼服,突然失声痛哭。
在你年轻的时候,单身狗是一种社交状态,一种可供吐槽的娱乐嚼头,也只可以是一种生活选择。
但随着年纪渐长,单身状态更多的是死神在一步步给你下最后通牒,这种单身再也不是你的主动选择,随着你身边的好友一个接一个地老去死去,你再努力也没有办法和身边的年轻人沟通得了,或者说你对身边的小年轻再也没有欲望去了解沟通的时候,在某天午睡醒后,突然发现,这是自然在一步一步地瓦解你所熟悉的世界。
而那个和你同床共枕五十多年的身边人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你而去,你觉得,似乎这就是最后的通牒,你就是下一位。
Alan Arkin扮演的Norman承担着这部剧的悲情核心,第一季八集几乎都是围绕着他的丧妻之痛展开。
摆在面前的,那个和自己关系疏离的不靠谱的女儿还不是让Norman最头疼的,而是年近杖朝之年的自己,该如何自处。
身体零件比起大脑更频繁地提醒着他对生活、对身体慢慢失去控制,孤独感前所未有地强烈,宗教、公益这些过往可以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去的东西,也慢慢失去了它们应有的效力。
唯一的牵挂,可能是自己那个已近古稀之年、却依然不靠谱的多年好友Sandy Kominsky,一个还非常孩子气、忍受着前列腺肿大带来的尿频尿急、逃税被IRS发现面临着牢狱之灾的过气电影明星。
但他恰恰也成为了Norman生命中唯一的活力来源,在《柯明斯基理论》里成为了和Norman几入墓地的寂静相对的、有一点儿调皮的光火。
从年青一直帅到老的Michael Douglas在这里把一个潦倒又有点淘气的过气明星Sandy Kominsky演得说服力十足,逃税被发现时的气短、在约会对象家门口忍不住尿尿的困窘、面对演技差爆学生时的白眼、对女儿的愧疚,每一面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生气不起来。
除了两位核心骨,Chuck Lorre还为《柯明斯基理论》配置了为数不少的年轻角色。
但一季八集的长度能够留给年轻人们的空间实在有限,然而胜在配角们的剧情足够有趣,演员对角色塑造足够立体,默默地在两位大伽的光芒之下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丰满内容的同时,也为剧集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行事雷厉风行的Mindy,表演用力过猛的Theresa、靠洗个头拿下潘婷洗发水广告的美而无脑的金发少年Jude、脾气火爆的Breana(下图)、基中自带演技的Lane(上图),还有那个写了一个名叫《乱伦》(但不搞笑的)喜剧的Darshani,这些在八集中一带而过的角色,都被年轻演员们紧紧抓住,贡献了毫不失礼的表演。
问题在于,已经有《同妻俱乐部》珠玉在前,这个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来容纳两部人群类似的作品?
即使作品口碑足够好人气足够高,Netflix是否愿意继续重金打造这样一部无特效无大场面的生活类剧集,更何况按目前的情况来说,《柯明斯基理论》在这两方面都表演平平。
更重要的是,Alan Arkin和Michael Douglas的费用绝对不便宜,而因为费用问题不顾口碑和收视对佳剧痛下杀手这件事,Netflix也不是没有做过,《超感八人组》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了。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跪求生肉资源!
这部剧真的黑色幽默,印象最深是柯明斯基的医生打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结果好消息是癌细胞扩散缓慢。
柯明斯基说,你刚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还怎么have a nice day!
医生说,你得的是相对轻松的那种。
在你这个年纪其他疾病可能比这个更早要你的命。
人生就是这样啊,哪怕你忐忑地等,小心翼翼地活,命运还是会突然抛给你选择题,必答的,worse or much worse那种。
你能做的只有接受它,并学着与它和平共处。
柯明斯基和诺曼这两位,一位失去了一生挚爱,要和孤独、无望斗争,一位患上癌症,要和疾病斗争,还要照顾老友诺曼。
他们以一种非完全友善的方式相互支撑着,这份友情让人动容。
诺曼说,我很害怕。
柯明斯基急了,我们都会害怕,你知道为什么嘛?
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他妈的让人害怕。
到我们会熬过这一切的,因为我们不是孤身一人,你不是一个人。
这个剧很戳我泪点的是,艾琳去世后,由于思念过度,诺曼开始跟臆想中(不存在的)的艾琳说话。
那是他痛苦时光中唯一能微笑的场景。
艾琳比他先离世,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人生剩下的意义是什么呢,痛苦又如何排解出去呢,也许柯明斯基理论会给他答案。
两位主演都演技爆棚。
非常值得一看。
每一部好剧看完都值得认真写写观后感。
网飞出品的丧丧喜剧,8集,1集20多分钟。
开头不惊艳,要耐下性子看,属于渐入佳境的作品,两个老头儿的对话趣味十足,4.5分。
人总得老去,总要面对接踵而来的身体机能衰退、身边人的离去以及各种各样的不如己意…Norman深爱的妻子离世,家里还有个45岁毒瘾缠身的女儿把日子搅和得一塌糊涂,Norman想过死,可最终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有Sandy。
反过来看,Norman亦是Sandy最重要的精神与物质的支柱。
两人尖酸刻薄的互怼是此剧的亮点,越是毒舌才越发深爱,羡慕这样的友情。
这剧的基底不是悲伤,是豁达与乐观。
面对现实的残酷,保持一颗幽默的心,坦然接受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说实话,这部我抱以很大期望的剧平淡如白开水,我甚至需要再回顾一下才能写出点东西。
不过确实两位老爷子演得很舒服,叙事也很自然流畅。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题材新颖取巧的冷幽默剧,没事儿打发时间轻松一下的。
根据简介和我的观影体验,这部剧围绕两个主题:老年生活和友谊。
说起老年人,难免会联想到衰老、退化、死亡等词,而这些东西越是离得近、绕不开越是骇人。
Sandy(海报左)是一个很担忧疾病、死亡的平凡老头,但他有着不平凡的身份:前电影明星。
他不愿参加葬礼,不愿接触病人,想要恋爱、上床来证明自己还能行。
他的日常就是教课、泡妞、
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也笑了。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既有生活的琐碎与不堪,也有人生的洞察与练达。
用极高极的喜剧外壳包裹向死而生的悲情内核,又用完全去戏剧化的开篇与结尾拒绝煽情和滥情,像极了生活本身:既让你痛不欲生满身裂痕,又在裂痕处照进微光指引你继续前行。
古怪的纽曼,其实是用毒舌拼命掩饰失去挚爱后害怕独自生活的怯懦;随性的桑迪,其实是用潇洒拼命躲藏必须做出抉择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但任何的伪装虽可以骗天骗地骗他人,终究骗不了自己。
于是,上天夺走纽曼的生活支柱艾琳,让他必须学会独自生活;上天赐予桑迪独立自主的丽萨,让他必须正视自我的逃避。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在人生的课堂上,所有人都终其一生在做表演课上的学生:曾经只知道演戏却演的过火,曾经只知道用力却用力过猛,而最终,在一次次被生活虐的体无完肤之后,才慢慢懂得,只有真正学会正视自我、投入自我、放下自我,才能掌握属于自己的柯明斯基方法论!
“中年危机”经常被提起,今天我们来说说“老年危机”:曾经光芒万丈的明星,在衰老面前也束手无策。
前几天,57岁的刘德华因嗓子发炎无法继续演唱,不得已终止了自己的演唱会。
岁月无情,如果再年轻几岁,华仔不会这么狼狈收场。
【五十七岁刘德华嗓子发炎中止演唱会】好莱坞是全世界娱乐业的金字塔尖儿,好莱坞明星的人生风光无限,但也会因衰老狼狈不堪,美剧《柯明斯基理论》讲述了两位好莱坞明星晚年的窘迫生活。
这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就讲好莱坞明星晚年生活的各种琐事,他们面对年老体衰及生死交替的无奈与思考。
听着挺枯燥无聊?
完全不会。
两位老明星不仅幽默风趣自带段子手光芒,而且还有老年人机智、哲学的一面。
难怪,这部剧的评分会高达9.1分。
年底辞旧迎新之际,这部机智、幽默的电视剧,特别适合一家人一起看。
剧集共八集,主人公是两个老男人桑迪·柯明斯基与诺曼。
桑迪曾是好莱坞巨星,他年轻时生性风流,经常和女星谈着戏就谈到了床上,因为太渣太风流,离过三次婚后,至今是个老光棍。
桑迪有一个女儿,不过,这个女儿不怎么鸟他。
年纪大了,桑迪也接不到戏,不得不利用自己的名气当一名老师,通过教学员如何演戏来维持生活。
【桑迪·柯明斯基】诺曼是桑迪的经纪人,他的性格正好相反:传统、刻板,除了妻子外没有接触过别的女人,并且他事业有成,拥有自己的明星经纪公司。
然而,他的妻子因患病先一步离开了他,这使他非常孤独与痛苦。
此外,他还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她喜欢嗑药,被送去戒毒所七次,这也是他一生的心病。
【诺曼】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让他从高峰跌落谷底。
原来风光无限的好莱坞大腕儿,老年的时候孤独寂寞,已经够惨了,生活依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遭遇了一系列变故。
变故一:昔日好莱坞大佬,今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桑迪热爱演戏,却怎么也找不到适合他这个年龄演员出演的戏,甚至连桑迪瞧不上的情景喜剧都接不到。
他只能继续教学员演戏混生活,但学员的思想和他存在严重的代沟,学员走心又走肾的表演令他很无奈。
【桑迪的课堂上,学员只走肾不走心】变故二,亲人的离去。
诺曼的妻子卧病在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不幸去世,诺曼也因此陷入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时常陷入幻觉中。
【诺曼的妻子去世】诺曼想通过工作消解丧妻之痛,却发现自己已经与时代脱轨,不适应电子化办公的方式。
【诺曼不适应电子化办公的方式,苦恼万分】变故三,身体出了问题。
曾经风流成性的桑迪,小便开始不利索了。
他觉得自己患了前列腺癌并怀疑自己那方面有问题,但他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而女儿也搅和了进来凑热闹……这段相当搞笑。
【桑迪在做检查】变故四,不成器的女儿。
诺曼虽然经济上过得去,但他有个四十多岁、嗑药成性的女儿。
这个女儿老是在外边胡混,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出尽洋相,这令诺曼生无可恋,最后,他狠心将女儿再次送进戒毒所。
【诺曼不成器的女儿】面对变故,两个老男人同命运勇敢抗争。
桑迪爱上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女学员并和她约会,最终两人成功为爱鼓掌,桑迪也开启了人生第二春。
【桑迪和女学员为爱鼓掌,中间有些小尴尬也很搞笑】诺曼却不太顺利,他的妻子去世后,有个丧偶十二年的寡妇想接近他,但他却不想这么快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以至于在宴会上暴躁无礼地拒绝了对方。
大结局的那一集中,可怜的诺曼因为过度思念妻子患了失心疯,穿着睡衣疯疯癫癫在街上乱逛,好在被桑迪找到,将他送回家中。
【患了失心疯的诺曼穿着睡衣走在大街上】一系列变故令桑迪和诺曼无奈而迷茫:前半生的金钱、荣誉、爱情,在亲人离去、身体变坏与漫长的孤独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正如剧集所讲,生命本无意义,面对未知、苦难、离别我们都很害怕,好在我们不是孤身一人,都有老友陪伴,这就是桑迪·柯明斯基得出的最终理论,所以这部剧名字就叫“柯明斯基理论”。
这部剧集的魅力在于:故事的内核很丧,但呈现形式幽默轻松,所谓“丧并快乐着”。
正如剧中台词:“人生就是苦痛,苦不堪言,无论你怎样去探索人生,也不会让这些痛苦消失,因为生而为人,注定苦痛就会随之而来。
”
故事并通过两个老人互怼的方式,诙谐地讲述出来,展现老年人的智慧与生活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并关注老年人群体的身心状况,剧集平实、幽默却催泪,是部不可多得的黑色喜剧。
这部剧的成功,主要依靠编剧,编剧就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查克·罗瑞,那些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台词足以让你笑出腹肌。
举个例子,他在这部剧里疯狂吐槽《生活大爆炸》就让美剧迷会心一笑。
【《生活大爆炸》编剧查克·罗瑞吐槽《生活大爆炸》】除了编剧很有名外,两个主演也不简单,扮演桑迪的是迈克尔·道格拉斯,他在电影《华尔街》中扮演冷酷的资本大鳄,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迈克尔·道格拉斯《华尔街》剧照】他的人生和剧集里桑迪的经历出奇的像,年轻时不太靠谱,离婚、酗酒、花边新闻不断,也得过癌症(不过,是喉癌),如今岁月无情,已经75岁了,再也折腾不动了。
扮演诺曼的是艾伦·阿金,他曾是百老汇风云人物,凭借在《阳光小美女》中扮演毒舌爷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两个老男人加在一起得有一百六十多岁了,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这个160+组合相当成功,幽默、风趣的黑色喜剧,令观众笑中带泪、泪中有沉思。
【迈克尔·道格拉斯(左)与艾伦·阿金(右)】诚意推荐本剧,喜欢的朋友可以趁着小长假和家人一起看!
↓↓↓↓↓↓
我在20到30岁的时候,天天就想着一件事:变老。
为什么想变老?
原因很简单,单纯就是想着有一天,我坐在公园里,看着那些推着小孩散步的爸爸妈妈(大部分时候是妈妈),嘲讽道:“what a waste of time!”然后,我还要面对那些活泼乱跳的年轻人,对他们说,你们有一天也会变成我,只不过没有我这么优雅!
当时,我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体面地老去,必须孤独终老,独来独往。
在我看来,一个晚年独进独出的老人,有房,有院子,有狗,哦还是个女性,在外人眼里她的人生一定都是故事,谜一样的女子(wonder woman)。
我可能过早地就定好了我的衰老目标。
中学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一个词,踽踽独行。
踽踽独行,我真是太喜欢这个词了,几乎每篇作文的结尾我都会用上:在时代的潮涌里,在社会的偏见中,她或他,踽踽独行。
多酷!
蝙蝠侠就是这么生活的。
总之,老和死,大概是当代年轻人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畅想的词。
一、与死亡社交的艺术这种畅想一直继续到,我陪我的外公去看眼疾。
我的外公就像剧中柯明斯基和诺曼的结合体。
首先,他大概和诺曼一样,不怎么喜欢人,除了我外婆,不怎么会社交,固执己见。
他倒是也可以和别的阿姨出去吃饭散步,回来后就开始和外婆吐槽:“哦小王的老人气也太浓重了,我应付不来,下回你替我去参加晚饭吧!
”又比如,夏天,他不开空调,别人来家里做客,他就穿着大裤衩背心接待,别人穿着衬衫长裤远道而来,说要开空调,他说,别了吧,太冷了。
但是,他又有柯明斯基的一面。
既讳疾忌医,最大程度避免和医生社交,然而一旦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求生欲就开始疯长。
比如,我外公不久前得了白内障,按理说安心手术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他觉得白内障不仅仅是白内障,还连带着头晕、癫痫、老年痴呆等一系列后遗症。
这种情况大概是,他一旦想到自己有可能看不见,什么病都来了,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性生活紊乱。
好了,当我外公颤颤惊惊地坐在门诊室,面对医生说着的一大堆他听不懂的术语,他焦虑地说:“医生,我不太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不过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了,又得了这种病,不会就这样死了吧?
”那一刻,我发现我外公还从来没有那么真诚地和某一个人说话,眼睛里满是爱意和渴求,仿佛这位医生就是他人生挚爱。
这一刻,再加上看剧,我想到,哦,原来与死亡社交是一件让人胆颤的、无法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啊。
这还不是与自己的死亡社交的事,还牵扯到与你所爱之人的死亡社交的事。
就像剧里,诺曼花了一整季都在和妻子的死亡社交,试图达成和解。
他的妻子也是,死之前最后考虑的事,是让柯明斯基照顾诺曼,又想为柯明斯基找一个照顾他的人,希望这样能让他们与自己的死亡,与自己的死亡和解。
说白了,就是不要过于痛苦,优雅而又舒心地走下去。
至于年轻人,在还没有和活着的人好好社交和解的时候,就不要这么着急和死亡和解了吧。
二、一个可爱的老伙计变老是相对论。
怎么说?
大概是,你如果有一个伴,一个可爱的老伙计,不离不弃,懂得你的爱好,知道你的软肋,时常陪你,做任何事,那么你就不会老。
我喜欢柯明斯基在诺曼打算放弃生命的时候,说,你不孤独,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哈喽,你看得见我吗,因为我看得见你啊。
我喜欢在一个人们喜欢含蓄表达爱,或认为爱理所应当的时候,有人炙热地说,你还有我。
尤其在当你老了,每天的社交就是参加葬礼,每天的八卦不是结婚生孩子,而是谁谁谁又死去了的时候,直到你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你也觉得自己应该与死亡和解的时候,还有一个老伙计,说,嘿你还有我,别那么容易放弃。
对,就是季终的那句话,you got me babe.一点都不矫情,很可爱。
“你今天要回家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留下,随时。
”
如果你的家人刚刚打电话告诉你,你欠了数十万计的税款,而你的富翁朋友在你耳边嚷嚷着:我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还不如死了算了!
你该怎么安慰他?
作为一个有钱人,诺曼还真是有点傲娇而矫情。
我是从《本能》开始认识迈克尔.道格拉斯,后来看了好几部他的电影,都是些霸气十足的大亨角色,没想到他演起这种有点落魄,善良看似有些滑头实则笨拙的老好人也游刃有余,不愧是老戏骨。
当我着手写这篇影评时,发现有太多可以写的点,你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独具匠心,情节发展,每个起转承合都那么合理且有趣。
比如说,诺曼刚刚说自己了无生趣,转眼就开始买点心和盆栽。
当诺曼感谢有桑迪这样的朋友,说陪伴和友谊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时,小老头听了嘴角狡黠一笑。
当他们俩互怼时,会让我想起郭德纲和于谦,有时会拿家人开玩笑,还有很多屎尿屁的低级梗,但两人实质上互相关心,谁也离不开谁,看上去CP感十足。
第二季比较有意思,桑迪的女儿明蒂找了个年纪和桑迪差不多的男朋友,翁婿两人见面,发现还挺有共同语言,作为父亲,桑迪是该高兴呢?
还是该难过?
诺曼见到了前女友玛德琳,玛德琳是我见过的最有魅力的老太太,少女般的表情出现在她脸上一点都不违和,她骑在马背上,穿着牛仔衣看上去英姿飒爽,我希望自己到她那个年纪也能像她那么可爱。
等我老了,再看
当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像这样,仍然去和异性约会,去酒吧喝酒,去赌场,跟毒舌朋友骂人扯淡,而不是跟张大爷李大妈夕阳红,在家做一桌子菜等着子女回家,挑剔儿媳妇乱花钱,逼女儿必须生二胎,like我们国产剧里面所有的老年人,not cool,man,not cool
真人老年版馬男
这俩老头对话就很老白男啊,乒乓球对拉似的一来一回,其他各种对话也是美式废话的感觉,有点意思但只是段子级别的有意思。无感。
这种么叫个文戏。
生活态度与年纪无关
I’m scared all the time. / Because it’s a scary fuckin’ world.
just my type of entertainment!
老戏精们太厉害了,可以说是今年最大的惊喜了吧!目测金球奖应该会爆!PS:道格拉斯越老越帅,小品笑星的后起之秀了
不是说是喜剧吗?怎么第一集就看哭了!
台词写得太好了…
勉勉强强三星。就是个非常普通的肥皂剧这些老年琐事和相互的关系处理等种种非常普遍地发生在各个年纪。我觉得编剧眼界太窄了虽然每一集都有很棒的名字但就是很浅显地讲了点故事情节最多算是人物表达上完整了。长辈们那些智慧与通达完全没有体现出。整体还不错我也被感动了但多一点意思没有。最近看的剧都没趣,看电影也都是老片还不错
「羞辱对你没啥影响,是吧?」「(摊手)我是个演员。」金句频出,简直笑死。★★★★☆
全给表演。Chuck Lorre一如既往能找到绝佳题材(其实是冷门题材的绝妙角度)后把剧写得越来越水。这次的幸运是让一堆好演员把各种片儿汤戏演得可信,于是从新周刊变成了读者。
很有趣,是70岁和80岁两老人面对老婆死了前列腺出问题了女儿在吸毒财务发生危机考虑要不要跟着妻子一起死还要斗嘴到底的那种有趣。
那个女孩的表演给我吓到了
麦克道格拉斯好他妈帅!每一根白发,皱纹,都好他妈帅!尖叫!!!
两位老爹爹太甜了,嫉妒,扣一星。
最开始以为是宿醉那种爆笑剧,然后发现是“老年危机”类型,最后发现是兄弟电影😂
fuck我总是对这种老年友情特别有憧憬